時間:2022-05-25 03:08:31
序論:在您撰寫幼兒小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江蘇省淮安市安瀾路幼兒園)
美術活動是美育的重要途徑和載體。雖然美術活動是小班幼兒較為喜歡的一項活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fā)現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常出現“不愿動、不敢動”的現象,這大大影響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情。那么怎樣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小班幼兒繪畫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畫呢?
一、加入游戲因素,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著力培養(yǎng)并尊重幼兒的繪畫興趣,并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課堂上,如果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幼兒便會為材料所吸引,自然會積極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受認知和思考能力所限,小班幼兒對美術活動往往缺乏目的性,完全依靠外界環(huán)境與教學中提供的各種事物的刺激,才能激起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
小班幼兒剛剛接觸到美術活動時還沒有經驗,興趣尚未穩(wěn)定,因此創(chuàng)設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所以游戲的導入能大大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當我們以游戲的方法進行繪畫活動,出于幼兒愛游戲天性,他們的興趣就高了,也不會感到害怕和茫然,才能積極參與進來。
二、貫穿整體思想,優(yōu)化教學方法
在教授幼兒簡單的繪畫技能后,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畫自己喜歡的畫,當幼兒信手涂鴉時,他們的心中必然充滿了驚喜。伴隨著這種愉悅的情感體驗,他們對畫畫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孩子有了興趣,就可以傳授幼兒簡單的繪畫技能,孩子掌握了簡單的繪畫技能,就不會再膽怯和不自信。與此同時,我們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畫”,不斷給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從中感受到美術活動的興趣。
1.選擇游戲性的教材,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
對于小班幼兒繪畫活動來說,選材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選擇幼兒的繪畫活動教材時一定要注意游戲性,應根據幼兒的喜好選擇題材。因此,教師在選擇繪畫活動教材時應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并具有游戲性的題材。另外,小班幼兒感知經驗少,思維的直覺行動性以及對自己活動的控制和小肌肉發(fā)展還不完善,支配能力差,因此我們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畫面效果好的繪畫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繪畫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例如為幼兒提供各種“蔬菜、瓶蓋”等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紙團讓幼兒壓??;提供棉簽讓幼兒點畫;提供毛線拖畫;提供吸管吹畫等。
2.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活動,提高繪畫創(chuàng)造能力
游戲是小班幼兒的主Щ疃,要讓他們把繪畫當作一種游戲來對待、來實踐,首先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入手,以游戲的口吻導入,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即運用各種游戲、故事表演等形式引入,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在邊做邊玩中發(fā)展幼兒的繪畫技能
小班幼兒年齡雖然較小,仍需要掌握一些簡單的繪畫技能,我們應利用幼兒喜歡游戲、喜歡模仿、愛表現的心理,巧妙地把美術活動融合在游戲中,使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小班幼兒的思維屬于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美術活動中,常是畫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愿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游戲化的指導語言讓幼兒在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美術技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滿足。
三、引導幼兒在游戲環(huán)境中發(fā)展美術技能
小班幼兒還需要掌握一些剪、貼、畫、撕、捏等簡單的美術技能。只是這些美術技能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如讓幼兒在紙上拓印蘋果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腳變成一個個小朋友。又如,用玻璃珠蘸上顏色,放在紙盒里進行滾畫,不一會兒便會變出一塊塊漂亮的花手帕。還有和幼兒一起吹泡泡,讓幼兒在開心之余再進行泡泡畫,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潔精的顏料后,對著白紙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卻在紙上留下了美麗的痕跡。在這些有趣的游戲中,幼兒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正確評價幼兒作品,促進健康發(fā)展
幼兒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利用。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不追求完美,應注意發(fā)現畫面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贊賞幼兒點點滴滴的創(chuàng)造,并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使他們有更多的溝通??陀^、公正、公平,以表揚鼓勵為主,不宜采用橫向比較等評價方式。我認為游戲化的繪畫活動更需要游戲化的評價過程。我在評價幼兒作品時,都會努力地去準備一些與繪畫內容及其相關的物體形象,采用游戲化的評價語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運用這種有趣的游戲評價形式后,每一次的作品講評,幼兒都充滿著期待。我想:游戲化的評價可以避免單純評價作品的好與不好,而且還能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技能,從而讓幼兒始終對繪畫活動充滿向往。
總之,在小班幼兒繪畫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在游戲性的美術活動中快樂地繪畫,讓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玩中求進步,這樣的繪畫活動是一件快樂而富有成效的事情。
(福建省閩清縣第一幼兒園)
摘 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正如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明學好禮儀對每個人在社會中的生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禮儀教育是學生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處在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時期,讓幼兒接受系統的禮儀教育更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農村的實際工作中不難發(fā)現,大部分孩子都不肯主動與人打招呼,他們的行為舉止都欠缺禮貌,在日常生活中沒能形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如何對農村幼兒小班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呢?在此進行簡略的分析。
關鍵詞:農村幼兒;禮儀教育;提高策略
在農村的幼兒教育中,本人發(fā)現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落后,對幼兒教育并不熟知,對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和教育總是抱著隨意的態(tài)度。由于農村的小孩父母大部分打工在外,孩子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看,過多的呵護和溺愛使得幼兒從小便不懂得尊重父母、長輩,在集體中各種自私、任性、無理等行為經常出現,而尊重、謙讓以及合作意識顯得薄弱。因此,如何加強農村幼兒小班的禮儀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1.創(chuàng)造模仿的環(huán)境
幼兒教育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模仿教育,這是由于幼兒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對外界事物的接觸和認識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因此,幼兒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強大的。他們常常會觀察身邊的人的一舉一動,不自覺地開始模仿。因此,教師在課堂內外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也必須做到。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用自己熱情、禮貌、友好的態(tài)度去影響幼兒,一個儀表整潔端莊、談吐舉止文明禮貌的形象是孩子的好榜樣。
2.創(chuàng)造實踐的環(huán)境
課堂上的教導對孩子們來說并沒有太多概念和印象。只有達到“知行合一”,幼兒的禮儀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價值。教師需要利用生活經驗引導孩子們學習文明舉止。每天,我會仔細觀察孩子們的行為舉止,將他們關于禮儀方面的進步在課堂上告訴所有的小朋友。例如,我發(fā)現有小朋友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很有禮貌,我會及時在班上說出這事兒:小朋友們,今天我發(fā)現鵬鵬在東西掉在地上之后,小恒及時主動地上前去幫忙拾起來,鵬鵬隨后說了一聲“謝謝”,小恒回答“不客氣”,小朋友們真懂禮貌!在一般情況下,我還會讓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實踐各種文明禮儀,讓孩子們在實踐生活中關注文明禮儀,親身體會禮儀教育帶來的重要成就感。漸漸地,孩子們學會了見面主動與人打招呼,學會了熱情禮貌地交談,學會了尊敬老人、孝順父母。
二、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促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1.故事、兒歌
通過充分刺激幼兒的感官神經,利用好他們喜愛的故事、兒歌等文學形式,可以萌發(fā)孩子們講文明禮儀的想法,也是教師可以實施的有效方法。故事通過有趣的情境和通俗的語言讓孩子學習如何做到講文明、講禮儀,一般情況下,在平時的課堂中我都有意識地挑選那些關于教育幼兒講禮貌的故事,并富有表情地講給他們聽。如給孩子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后,問小朋友:“孔融給自己的哥哥梨吃的做法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做過嗎?”他們都會有不同回答。我又問:“這種做法大家覺得好嗎?”引導幼兒說出這種行為是一種禮貌,我又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學會對話,親自感受禮讓的禮儀之道。
2.游戲
幼兒最喜歡玩游戲,教師可以將禮儀教育融入各種游戲活動中,特別是玩角色游戲。通過各種游戲活動,讓幼兒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比如開展娃娃家、百貨超市、小餐廳等角色游戲,讓孩子通過接待、讓座、倒茶等行為來認識禮儀知識。這些角色的扮演讓孩子們懂得要排隊購物,在公眾場合遵守秩序,學會在適當情況下運用諸如“謝謝”“不客氣”“歡迎光臨”等禮貌用語。在入園、進餐、如廁、午睡、戶外等活動中訓練學生的禮貌行為。
三、將幼兒禮儀教育融入生活,展F禮儀教育的生活化
禮儀教育重在運用于孩子們的實踐生活中。因此,教師應當緊密結合實際生活,將各種禮儀教育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實現幼兒禮儀教育的生活化,使幼兒不僅在課堂中獲得禮儀知識,在生活中也無時無刻不受到禮儀教育,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與禮儀相關的話題,教育學生在生活中應當如何去表現禮貌行為,教育孩子們在生活中多運用“麻煩您”“您好”“謝謝”“對不起”“很抱歉”等禮貌用語,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禮儀教育是培養(yǎng)未來人才具備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重要基礎。開展幼兒小班禮儀教育必須從基礎做起,一點一滴、一招一式地從細節(jié)抓起,通過各種靈活、生動、活潑的形式將農村幼兒小班的禮儀教育落到實處。
(江蘇省江陰市峭岐中心幼兒園)
摘 要:幼兒時期是語言啟蒙的關鍵時期,幼兒正處于接收口型、發(fā)音體驗開口的敏感期。幼兒在敏感期學習語言,如果引導得當,就會產生“多、快、好、省”的效果。在實踐中發(fā)現,通過有效的手段,將聽說游戲置身于成人為其創(chuàng)設的積極言語環(huán)境中,讓小班幼兒聽得清、喜歡聽、樂意說、自主說、高效說、有針對性地說,能有效提高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終身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聽說游戲;中班幼兒;語言表達
在當今這個教育尤為重要的年代,這個教育備受矚目的社會。將游戲與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相聯系,無疑又會掀起一波爭議的浪潮。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游戲存在的積極意義。以全新的認知去正確看待游戲,以游戲獨特的教育魅力給予幼兒發(fā)展幫助。
一、聽說游戲的藝術
聽說游戲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教育形式,教育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活動的內容主要體現在聽說的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上。聽說游戲是以游戲為載體、以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為內容的教育活動,其中包括較多的游戲規(guī)則,通過游戲來更好地吸引幼兒參與到語言學習的活動中來,并在積極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完成語言學習的任務。
二、聽說游戲活動的基本特征
1.語言教育目標內隱于游戲之中。在游戲中練習說話。游戲中的對話和問答是學說話的好機會。這樣幼兒所理解和熟悉的事會在游戲過程中漸漸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幼師通過對聽說游戲的設計和實施,依據幼兒語言發(fā)展水平和Z言學習的需要提出語言教育的目標,并將聽說游戲活動的內容和過程落實到兒童接受理解和嘗試掌握的教育過程中去。
2.游戲規(guī)則即為語言學習的內容。幼師在設計聽說游戲時,根據具體的教育目標,選擇適當的語言學習內容,并將游戲活動的語言學習重點轉化為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在游戲中遵守規(guī)則,按規(guī)則進行游戲,通過游戲鍛煉幼兒的聽說能力。
3.活動過程中逐步擴大游戲的成分。聽說游戲活動兼有游戲和活動的雙重性質,從游戲活動組織形式上看,具有從活動入手,逐步擴大游戲成分的特征。由于聽說游戲活動帶有明確的學習任務目的,所以幼師必須指導和幫助幼兒理解活動內容,遵守活動規(guī)則,并且親自示范游戲玩法。然后帶領幼兒開展游戲,待幼兒熟悉游戲規(guī)則并逐步掌握游戲規(guī)則后,再放手讓幼兒獨立自主地進行游戲。整個過程中讓教師起輔助作用,讓幼兒成為游戲活動的主體。
三、利用聽說游戲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實踐
1.聽、說、畫三者結合?!奥?、說”是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基本方式,“畫”環(huán)節(jié)的加入無疑給幼兒語言能力的教育增添了新的元素。聽老師講故事是小朋友十分感興趣的一件事情。在聽說畫的活動中,讓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然后讓小朋友通過對故事的理解畫出故事人物或情節(jié),從中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2.創(chuàng)編表演。孩子一般都是喜歡聽童話故事、冒險傳奇等。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豐富多彩的情節(jié),都會在游戲中呈現,讓幼兒產生好奇心,并開始仿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幼兒也不例外,他們天馬行空,思維更為活躍,通過講述故事,讓幼兒在聽說故事當中學會建立自己的思維,并引導他們創(chuàng)編表演,盡量尊重幼兒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演繹,允許他們有不同的見解,表演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幼兒創(chuàng)編表演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3.多種連詞練習。“字卡”游戲是幼兒語言文字常用的教學方式。在多種連詞練習中,讓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進行聯想。(1)詞語開花游戲,諸如:風雨雷電,可以聯想到“風聲”“大風”“風箏”“刮風”“電風扇”等,讓幼兒在聯想中認真聽同伴發(fā)音,吸取有益聯想經驗,并允許指出不正確的發(fā)音。(2)連詞游戲,讓幼兒用第一個詞的第二個字組合成新詞,如“風聲―聲音―音樂―樂曲―曲藝―藝術”……若有幼兒遇到阻礙,可以讓其他幼兒對其進行啟發(fā)或幫助。(3)疊音字游戲,“亮閃閃―笑哈哈―紅艷艷”等,然后升級為四字疊音,“高高興興―整整齊齊―快快樂樂”等,通過疊音字游戲能夠更好地提高幼兒的組詞能力和語言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孩子在游戲中不僅能鞏固聽過的字詞,還能增添新字詞,繼而為語言表達打下基礎。
越來越多的院校與家長們也開始用游戲啟蒙孩子。游戲不僅有利于幼兒更好地學習語言表達,還能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學者做過這樣的表述:“聽說游戲以教育角度而言是兒童的優(yōu)良老師。他們在游戲過程中熟悉語言的魅力,學習并掌握語言理解和表述能力?!甭犝f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能輔助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通過聽說游戲,幼兒表達自己的能力、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語言的能力會進一步提高。
(浙江省寧波市第三幼兒園)
摘 要:繪本不僅能透過生動的文字來了解故事,更能在多姿多彩的圖畫中增加讀者天馬行空的想象世界。因此,繪本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帶進了幼兒園,廣泛應用到各種活動中,當然也包括美術活動。剪貼畫是小班幼兒的主要繪畫手法之一,用各種顏色和質地的紙剪貼作畫是小班所喜愛的,他們喜歡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以繪本為依據,通過剖析繪本美術價值、尋找剪貼畫的創(chuàng)作內容、拓展展示的空間等有效地將繪本與剪貼畫整合,使其更有利于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審美能力、想象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
關鍵詞:小班幼兒;繪本;剪貼畫;整合
幼兒美術是一種表達性藝術。美術即語言!在兒童文字和口頭語言還未發(fā)展完善的時期,美術作為一種符號語言是兒童表達其對世界的認知、情感的一種最為常用的方式。圖畫書是以圖畫敘事為主的語言教育讀本,里面蘊含著豐富的美術元素。如何把兒童美術活動與圖畫書閱讀結合起來進行有效的整合性學習,從而既發(fā)展兒童的美術能力,又加深兒童對圖畫故事的理解。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較為新穎的研究課題。浙江省寧波市第三幼兒園是浙江省一級幼兒園,該園自辦園以來,一直以兒童美術活動的開展為主要特色課程和重點研究課題。自2012年始,園就對兒童美術活動與圖畫書閱讀活動進行了整合性教育探究。2015年,該園全面、系統地開展的“美術即語言:基于圖畫書閱讀的幼兒表達性美術教育活動的行動研究”作為浙江省年度教育規(guī)劃課題正式立項(課題編號:2015sc070)。歷時5年的研究,該園積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此,我們擇其部分課題研究成果以論文方式呈現給大家。旨在拋磚引玉,為兒童美術與圖畫書閱讀的整合教育提供一些新的研究經驗和思路。
通過剪貼畫的運用,豐富幼兒的美術表現方法,讓幼兒更有興趣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但是現在的剪貼畫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形式單一:一般以集體活動為主。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簡單的情境或故事兒歌引入,然后引導幼兒根據要求制作與設定相符的剪貼畫。例如《紅紅的蘋果》,以故事導入,引導幼兒為蘋果寶寶“穿衣服”,即剪好小碎紙,一小張一小張地貼在畫有蘋果形狀的白紙上,直到把蘋果寶寶的全身都貼滿。
2.后續(xù)無連貫性、拓展性:對于剪貼畫活動,教師一般在活動結束后缺乏后續(xù)的有效跟進。例如《美麗的花園》,讓幼兒剪出小花,并布置出花園的小場景,活動后那里主要成為一個班級的環(huán)境欣賞區(qū)(裝飾區(qū)),個別孩子還會在區(qū)域活動時為那里繼續(xù)添加小花朵。但僅此而已,對于故事情景的連貫發(fā)展、不同領域或思路的拓展也就隨著活動結束而結束了。
3.發(fā)展空間單一:剪貼畫在集體活動進行完以后,個別教師會提供與活動相符的一些活動材料置于活動區(qū)域(美工),當然也有止于活動的情況。
繪本是指圖畫書,英文名稱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用繪畫來講故事。繪本中存在著很好的剪貼畫素材,這些作品比較適合小班幼兒欣賞、模仿與運用,例如,《小黃與小蘭》《田鼠阿佛》《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噗噗噗》等等。我們可以從繪本中學習剪貼畫的技法以及運用方式,同時也能以剪貼畫的形式改編適合于小班幼兒理解的繪本。
綜上所述,基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美術經驗、水平,剪貼活動在小班的有效運用以及繪本對幼兒的積極意義,嘗試將剪貼畫與繪本進行整合教學。下面以《小藍和小黃》為例來談談繪本與剪貼畫的整合性教學策略:
策略一:精析繪本,挖掘適宜的整合點
在繪本分析、整合過程中,應該注意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繪畫特征以及幼兒本身的繪畫經驗為依據。挖掘繪本中有易于幼兒的美術元素,并進行分解、辨析,從而在應用中更好地為幼兒服務。
策略二:依托繪本,尋找創(chuàng)作的內容點
在深入剖析繪本后,以繪本為依據,需要進一步尋找創(chuàng)造所需要的技法、材料。
1.循序漸進,巧用技法
剪貼、撕裂、粘貼,并且創(chuàng)作出完整的作品,對于小班幼兒而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發(fā)展這些技能的時候,卻能使幼兒體驗到極大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手部小肌肉發(fā)育還不完全,因此對于精細動作的運用不是很靈活,并且手眼協調有待加強。剪貼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有助于發(fā)展孩子在運動技能和視覺感知方面的協調能力。當幼兒專注于制作好玩的形狀或有趣的肌理時,控制力也會逐漸增強,并能慢慢剪下或制作出想要的形狀。
2.來源生活,巧妙選材
剪貼畫被稱作“環(huán)保藝術品”,從名稱中就能看出,它是一種變廢為寶的美術創(chuàng)作,因此過期報紙、雜志、墻紙廢料、色紙、碎布塊、毛線、郵票、果皮等都能成為剪貼畫的材料。
策略三:仿制繪本,拓寬展示的空間點
對于繪本,不僅僅是引導幼兒模仿而已,我們需要通過了解與模仿進一步對繪本深入地拓展,即仿制,讓活動更連貫、有趣并具有延展性和可持續(xù)性。
1.運用不同材料仿制繪本
學習和理解繪本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繪本進行仿制。除了尋找與之相符的操作材料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尋找新的材料進行再次仿制。讓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觀察、對比、探索,發(fā)現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或者與繪本內容有聯系的資源(材料),然后運用到自己的繪本中。當然,對于小班幼兒而言,有些內容有一定的難度。那么,也可以借助家長資源,通過家園共育進一步促進幼兒成長。
2.運用仿編故事仿制繪本
小班幼兒雖然語言能力有限,但能在教師(或成人)的引導下簡單地仿編,從而為仿制繪本提供新的素材。
(1)個別情節(jié)、句式的仿編,促進繪本仿制
主要是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開展熱烈的討論,并運用簡單的一句話仿編情節(jié),為仿制繪本提供新的素材。
(2)更換繪本中的個別元素,促進繪本仿制
換元思維在創(chuàng)造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對事物整體認識的基礎上,更換個別元素可取得新的或最理想的創(chuàng)造。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可通過換元思考,讓幼兒編出新的作品。
當然,也可以讓幼兒將自己想要表達卻表達不完整的內容或無法有效表達,又或者由于性格原因不愿表達、害怕表達或想表達卻一時找不到傾訴對象的,亦可通過圖符語言進行記錄表達。例如《小黃和小藍》中,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他們變成綠色后,還可以一起去哪里玩。并制作剪貼畫,用圖畫的方式記錄。讓幼兒自己的表達、想法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保留,便于自己的回憶與他人欣賞、了解。通過圖符語言與口頭語言的有效互動,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讓幼兒有多重途徑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通過繪本與剪貼畫的整合性教學。我們發(fā)現小班的幼兒對于繪本閱讀的興趣更高了,他們也慢慢地樂意攜帶一些家中的繪本來幼兒園進行交流。喜歡在閱讀區(qū)看書,和其他小朋友聊聊自己(或自制)的繪本書。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也比以往有所提高,在自由活動或一日活動的過度環(huán)節(jié)中,他們樂意在美工區(qū)剪剪貼貼、做做玩玩,并有一定的堅持性。同時在做與玩的過程中,小班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力量有明顯的增強,能較好地使用剪刀,剪出的線條、圖形比較光滑,甚至個別幼兒已經能剪出較為復雜的圖形。這些都反映了繪本與剪貼畫的整合性教學策略是有利于幼兒語言、動作以及繪畫發(fā)展的。今后將進一步嘗試其他繪畫形式與繪本相整合,摸索出適合小班的繪畫教學模式。
【摘 要】在幼兒園里我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發(fā)展。幼兒之間的交往伙伴有一定的選擇傾向,那些思維活躍、活潑開朗的幼兒常常能找到游戲伙伴。而那些不善表達、不善與人溝通的孩子往往游戲伙伴也很單調、貧乏。
【關鍵詞】幼兒 學前教育 角色 家園聯系
小班幼兒他們似乎還缺乏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想交朋友但又不知從何做起,從而導致有些幼兒出現不適應新環(huán)境、或存在交往障礙的現象。
現象1.在游戲中爭扮重要角色,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2.不會交往,時常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拿人家的東西,以至于出現爭搶現象;3.想與他人一起玩,卻不能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出現打、抓別人的現象,從而造成他人的反感,缺少同伴;4.還有的則顯得有些孤僻,不合群,經常默默地坐在一旁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或很少與同伴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所以,培養(yǎng)小班幼兒掌握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幼兒的成長、對他們今后融入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觀察與分析,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
一、為幼兒創(chuàng)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作為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我參與幼兒活動,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調節(jié)幼兒交往伙伴的對象,使幼兒在集體中喜歡與同伴交往,這樣不但使他們與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從別人那里得到了經驗,促進了發(fā)展。如在晨間的談話活動中,鼓勵孩子談談來自幼兒園之外的消息。區(qū)域活動時,除了幼兒自身游戲,選擇伙伴以外,我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適當人為地干預他們的活動,給孩子創(chuàng)造交往機會。如樂樂抱著一個娃娃獨自坐在角落里擺弄,我就讓活潑開朗的浩浩做她家的爸爸,這個角色游戲又重新開始了。
二、教給幼兒一些交往的技能。
小班的孩子,他們之間開始有了喜歡在一起游戲的興趣,但在游戲中常常還會出現各自游戲、互不干擾的局面,或有互相攻擊,爭搶玩具的現象,這都是由于孩子年齡小,缺乏社會交往經驗造成的。因此,讓孩子們學會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通過各種教學活動讓幼兒知道禮貌待人,孩子與教師與同伴與家長之間見面能相互問好,告別時說再見,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接受別人幫助后說謝謝,無意中碰到別人要說對不起,接受別人道歉時說沒關系等等。
其次,通過談話活動,鼓勵幼兒把自己的圖書、玩具拿出來一起與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師說一說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和小朋友拉拉手,抱一抱表示友好,和小朋友協商游戲的玩法等。
三、及時鼓勵、引導幼兒,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班幼兒在一起玩時常常三三兩兩各玩各的,邊玩邊說,慢慢地互相啟發(fā),互相模仿,從而產生互相交流的需要。當幼兒做出交往行為,能較好地與同伴學習或游戲時,我就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如“你能商量著搭,真好!”教師贊許的目光、肯定的語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輕撫孩子的肩膀、對孩子親切地點頭、翹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勵,從而進一步強化交往的動機,愿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交往行為。而對不太會交往或缺乏交往意識的幼兒我則給予適當的引導與指導,如“一本書,如果兩人一起看,會怎么樣?”“你跟他說,我們一起搭,試試?!薄澳銈兛梢砸黄鹜?。”在教師積極的鼓勵和適宜的引導下,幼兒與同伴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回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養(yǎng)。讓幼兒體驗到一種成就感,體驗到“學會本領”的喜悅,從而產生一種積極投入的內部動力,這有利于促進孩子有益經驗的形成和積累。
四、密切家園聯系,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俗話說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使家園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全方位、多視角地對幼兒進行教育。為此我們教師與家長運用各個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對孩子進行全面培養(yǎng)。由于現在獨生子女在家里的時間多,接觸同伴的時間少。為此,我們鼓勵家長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多與同齡的孩子在一起,與鄰居、親戚的同齡孩子定期活動。
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說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為孩子創(chuàng)設各種交往環(huán)境與機會,進行悉心指導,使孩子獲得積極的交往的體驗,在人際交往中逐漸地學會待人事,并從中體驗到人際交往的樂趣,以便逐步提高孩子同伴交往的能力。
摘 要:《綱要》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要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幼兒教師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好共同生活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關鍵詞:幼兒;社會;交往能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的社會。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現在社會對人的要求?!毒V要》同時也,提出了培養(yǎng)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及“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的觀點。因此,培養(yǎng)幼兒學會與成人、同伴之間的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融入社會的前提,需要幼兒具備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
小班的孩子由家庭轉入新的集體氛圍,將接觸到更多的人,他們的活動范圍擴大了,有了更為復雜的人際關系,社會交往活動更加廣泛,面對新的環(huán)境,他們似乎還缺乏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孤獨感、陌生感比較強烈。從而導致有些幼兒出現不適應新環(huán)境、或存在交往障礙的現象。比如;在游戲活動中爭扮重要角色,不顧他人,以自我為中心;在新的環(huán)境中,想與他人一起玩,卻不能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出現打、抓,咬別人的現象,從而造成他人的反感,缺少同伴;有的幼兒則顯得有些孤僻,不合群,默默地坐在一旁哭泣,不與同伴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流。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班幼兒掌握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幼兒的成長、對他們今后融入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感受幼兒對交往的需要
幼兒的交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先穩(wěn)定好幼兒的情緒,讓每個幼兒都能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逐步地喜歡幼兒園生活。盡可能地設計一系列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或游戲活動、滲透于一日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在活動中滿足幼兒對交往的需要。為了盡快地讓幼兒熟悉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并與同伴相識,可以設計系列的活動。如:晨間活動組織幼兒一起玩玩具、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在教學及游戲活動中設問“你是誰?”、“你認識我嗎”、“你住哪里”、“他是誰”,“誰躲起來了”、“打電話”等,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消除幼兒剛開始的恐懼感和緊張感,讓他們在游戲中相互認識,知道同伴的名字,使幼兒個體之間有了接觸了解,從而邁出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剛入園的幼兒基本上是從家庭直接過渡到幼兒園,各個家庭對幼兒的教育有所不同,因此,每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也大不相同:適應能力有強有弱;有的性格外向,有的性格內向,有的合群,有的不合群;有的善于表達,有的不善于表達等。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活動中及時地觀察幼兒的表現,了解幼兒在交往中真正存在的問題,認真總結、分析,才能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在日?;顒又?,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相互交往最有效的途徑。通過教學、游戲、合作性的戶外體育游戲以及一些日常生活游戲等,讓幼兒逐漸懂得為什么要交往,怎樣交往,引導幼兒將學到的交往活中得到運用和發(fā)展。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得到鍛煉,學習和掌握與別人交往的技能,為幼兒之間提供交往的機會,多途徑、多方式地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的意識和技能。小班幼兒最愛玩娃娃家游戲,讓幼兒在“娃娃家”中自由扮演角色,達到了一起玩、一起交流的目的。幼兒從中也體驗到了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這樣的游戲使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另外,組織幼兒戶外活動也能很好地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學習遵守日常規(guī)則,讓幼兒感受到交往所帶來的樂趣。幼兒的交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而得到發(fā)展。幼兒教師應多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隨時加以指導。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
多數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在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對自己的要求就應更高,要率先做出榜樣。比如在剛開學的一個階段中,教師通過“我上幼兒園”的活動,主動與剛入園的幼兒親一親、抱一抱,不僅消除了孩子的緊張感和陌生感,還拉近了幼兒與教師的距離,同時也為幼兒之間的交往做出了示范,幼兒同伴之間也通過相互的親一親、抱一抱親近了很多。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應該先做到。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常規(guī)教育入手,使德育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針對幼兒接觸過的各種事情,隨時隨地的進行教育。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幼兒,有些事情雖小但幼兒卻看在眼里,遇到相同的事,他們就會找你的樣子做,教師的這種言傳身教能讓幼兒很快了解并學習到更多的交往的基本策略。
四、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又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孩子的社會化培養(yǎng)關鍵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的搖籃,父母必須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在生活中為孩子做出榜樣。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認知切入,語言入手,讓孩子從“同伴相識”到“同伴交往”,這樣才有助于逐步提高他們的交往意識和交往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做個有心人,時時處處為孩子創(chuàng)設各種交往的環(huán)境,及時鼓勵孩子積極主動的交往,并進行仔細觀察,悉心的指導。讓孩子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交往能力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xù)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yǎng),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總之,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培養(yǎng)的,孩子正是在與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待人處事應有的態(tài)度,獲得社交技能,發(fā)展社會性行為。同時社會交往是幼兒不可或缺的心理需要,對于維護兒童的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 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基礎。進餐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幼兒日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尤為重要。而當前,幼兒在進餐習慣方面普遍存在很多問題,針對幼兒進餐現狀,探討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關鍵詞:幼兒;進餐;習慣;健康
古諺云:三歲住皮,五歲住骨。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凡人生之習慣多半在孩子六歲前培養(yǎng)成功,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身受其累。由此看來,3-6歲可以說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加以訓練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中國家庭中普遍存在,重“吃”輕習慣培養(yǎng)的現象,如吃飯?zhí)羰?、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的飲食習慣,直接影響幼兒的健康狀況及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從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至關重要。
一、幼兒常見的不良進餐習慣
(一)邊吃邊玩,具體表現為:吃飯時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總喜歡說話;吃飯喜歡玩勺子,在小椅子上動來動去;這種現象在小班中最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幼兒好動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與家長的忽視。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加之幼兒本身的自控能力較弱,如果家長不及時正確的引導幼兒,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久而久之,幼兒就漸漸養(yǎng)成了這種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二)挑食,具體表現為:將不喜歡的菜剩在碗里,有的直接扔到垃圾盒或地上,看到不喜歡的菜就不吃飯;含在嘴里不下咽;形成上述情況的原因除有遺傳的因素以外,更多的是后天因素,如飲食不合理、家庭教育的不嚴格。在幼兒日常中,零食琳瑯滿目,層出不窮,幼兒往往經不起零食的“誘惑”,而父母對孩子往往是有求必應,零食的地位慢慢的占據正餐,當幼兒看到自己喜歡吃的正餐時,會大口大口的吃,如不是自己喜歡的食物或是從小沒有吃過的食物則滴口不沾。
(三)等待“喂食”,不自己動手吃飯,等待老師來喂,不懂吃飽與否,不主動要求繼續(xù)加餐等,究其原因,父母包辦替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家長不舍得讓自己的孩子動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幼兒失去嘗試的興趣與主動性,就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
二、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方法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華生認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主要取決于后天的環(huán)境與教育,要用正確的、科學的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合理組織,做好準備
1.充分做好餐前準備
情緒――愉悅的心情有助于幼兒進餐,在進餐前,努力為幼兒營造寬松愉悅的進餐情緒,可以和幼兒進行簡單的談話,或給幼兒講述幼兒感興趣的故事,在進餐時不處理問題或批評孩子,可以為幼兒播放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如輕音樂、鋼琴曲等,以保證幼兒進餐時的良好情緒;
食欲――為激發(fā)幼兒對飯菜的欲望,在進餐前,為幼兒介紹飯菜的名稱和營養(yǎng)價值,可以自編或搜集一些簡單易懂的小故事,讓幼兒了解到蔬菜的營養(yǎng);在進餐座位的安排上,可以將飯量小的幼兒和飯量大的幼兒坐在一起,調皮的幼兒和安靜的幼兒做到一起,相互影響。
2.正確對待不同的幼兒
根據幼兒自身特點,正確對待不同的幼兒。在盛飯時,教師要做到少盛多添,在端飯時,提醒幼兒要根據自己的食欲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碗,若有生病的幼兒,不要求幼兒吃完所有的飯,對于挑食的幼兒,教師可引導幼兒慢慢的嘗嘗,從味覺上嘗試突破,在循序漸進,慢慢的克服。
3.善于發(fā)現,及時鼓勵
對于吃飯邊吃邊玩的幼兒或是吃飯?zhí)羰车挠變航處熞o與更多的關注,可采用一些小獎勵的方式增進幼兒進餐的欲望;米勒是一個吃飯超級拖拉的小男孩,有一次吃飯,我表揚另外一個小男孩吃飯像奧特曼時,米勒突然轉過身來跟我說:我也是奧特曼的嘴巴,老師,你看,我吃的大口不?說著他就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飯,米勒一邊吃,我在一旁鼓勵他,米勒的奧特曼嘴真厲害,不一會兒,一大碗飯已經下肚了,后來每當米勒吃飯邊吃邊玩時,我就裝作很好奇的問他:你的奧特曼的嘴巴哪里去了?米勒就會倍感鼓舞,開始大口大口吃。另一個名叫小雨的小男孩,是個特別挑食的幼兒,每當看到綠色蔬菜時,他都會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將菜扔進垃圾盒里,我發(fā)現之后,就對小雨說:小雨,如果你這次吃掉三片綠菜葉,我就獎勵一個小禮物,這個辦法很管用,小家伙果然吃掉了綠菜葉,在以后的時間里,我逐漸加大蔬菜量,慢慢,小家伙對綠色蔬菜不再挑剔了。
(二)以身作則,科學培養(yǎng)
正如古人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言教不如身教”這與幼兒具有向師性和好模仿的特點有關。所以,成人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以以身作則法,為幼兒做好表率作用。教師在要求幼兒形成良好進餐習慣之前,自己要擁有科學健康良好的進餐習慣,如安靜進餐,進餐時不干擾其他人等,因為教師本身的行為就是標準和規(guī)范,是一種及有效的言傳身教。很多幼兒對一些事物的排斥與他們的家庭生活有著某種特定的關系,幼兒往往是從家人的一些言談舉止中或平時的飲食習慣中間接或直接的受到影響,而3-4歲幼兒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應該可以形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因此,家長應努力為幼兒做出多口味、美味的食物來,烹調時需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調動寶寶用餐的積極性,以此來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幼兒的進餐。
(三)家園共育,形成合力
控制零食――一般在幼兒園,幼兒是不允許吃零食的,無節(jié)制的吃零食現象主要發(fā)生在家里,為此,幼兒園應取得與家長的配合與支持,采用節(jié)制法,對幼兒零食的次數與量數進行合理的控制,逐漸減少。
杜絕包辦――讓幼兒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字來做,不依賴他人。從3-4歲起,幼兒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迫切的要求表現自己,會產生強烈的“自己來的愿望”,但是他們的自理能力較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而非“越俎代庖”,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和老師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和時間,給予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施以言傳身教,家園一致,這樣才能使幼兒養(yǎng)成較強的自我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習慣是在不斷重復中逐漸養(yǎng)成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行為傾向,因此,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和教師持之以恒,共同協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復雜,閱讀時對智力發(fā)展就越有益。在閱讀區(qū)域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主動進行閱讀活動,產生閱讀的興趣,形成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及良好的閱讀習慣。而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規(guī)則意識差,對閱讀的興趣、態(tài)度、向往或成效,往往在成人還沒有注意到時就悄悄地開始了。但其閱讀活動往往帶有巨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這就更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
關鍵詞:閱讀材料;幼兒;環(huán)境
一、創(chuàng)設溫馨舒適的閱讀區(qū)環(huán)境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特殊的潛在的課程,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我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選材和構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創(chuàng)設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環(huán)境應有的教育功能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更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一)物質環(huán)境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我們班創(chuàng)設的閱讀區(qū)以:"親和、舒適、愉悅"為宗旨,里面有小沙發(fā)、小靠墊和可愛的毛絨玩具以及各種刊物,幼兒可以抱著毛絨玩具靠在沙發(fā)靠墊上舒服、愜意、自由的享受閱讀的樂趣,在這樣的氛圍中,幼兒可以自主選擇閱讀的書刊,與同伴交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常見的交往語言和禮貌用語,逐漸掌握談話規(guī)則,能接應談話等。
(二)規(guī)則環(huán)境
1.活動區(qū)域的插卡袋數量,表示入區(qū)的人數,避免人太多,擁擠或搗亂。幼兒發(fā)現自己的卡不能插入時就自覺的離開了。
2.在圖書區(qū)的一面墻上創(chuàng)設了一組短語及配套的圖片如:輕拿輕放、仔細閱讀、愛護圖書、小聲交流、把書看好、輕輕送回家。在幼兒發(fā)現教師張貼的取書--閱讀--歸還的整個閱讀環(huán)節(jié)照片后,能夠有意識的去模仿其中的動作,可以看出,幼兒能夠理解符號、圖片所表達的意思并用口語講出畫面所表現的內容。
(三)精神環(huán)境
小班幼兒對成人有強烈的依戀,而我們老師是他們在幼兒園里最信賴和依戀的人,我利用幼兒這一特點,先主動進入閱讀區(qū),再吸引幼兒來到閱讀區(qū)邊講故事邊撫摸一下他們的臉蛋、小鼻子或小手,使他們更多地感受到老師的親切與關注,增進幼兒對老師的依戀,以使他們更愿意隨老師進入閱讀區(qū)。
二、提供幼兒喜歡的閱讀材料
小班幼兒在閱讀時更注重感官上的需要,這一時期的幼兒對色彩鮮艷的物體有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愿意模仿別人說話,喜歡重復聽相同的故事,掌握詞匯的速度很快,有的己能運用簡單的復合句。所以,我們就選擇畫面生動、色彩鮮艷,語言簡單、準確、內容短小,有趣、以及與他們生活經驗相似的內容,如《幼兒畫報》《東方娃娃》以及著名童話圖書。
同時由于小年齡孩子,手、腦、眼的協調能力還比較弱,常常“眼”不由衷,“手”也情不自禁把好好的圖書撕破,不當的翻閱很容易使圖書損壞。結合早期閱讀試驗課題的內容,選擇了一些適宜小班幼兒閱讀的優(yōu)秀繪本《好餓的小蛇》《好餓的毛毛蟲》《上床睡覺》等等。這些圖書的特點是硬殼封面,或厚型紙張,裝訂牢固,每頁上的畫面簡單,形象大、主體突出、色彩鮮明。這些圖書呈現在小班孩子面前時,對他們無疑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大大激發(fā)了他們閱讀的興趣。
我們還根據主題選擇與主題相適應的圖片來投放。如:在《我有一個幸福的家》這個主題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自己家庭的成員、家人的生活情景非常感興趣,就請家長輔助制作了關于家庭的自制照片圖書,幼兒看到了自己家庭的溫馨照片并且有了自己親身的家庭參訪經歷,再讓幼兒說說圖片上的故事情景,孩子就會大膽地暢所欲言了,就有內容可說了,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看書講述的欲望。又如:《馬路上的車》主題內容中投放了自制小報,其中有各種不同種類的汽車圖片、自己家的汽車、喜歡的汽車等等,幼兒感興趣的畫面內容,孩子們對看看講講的興趣更高了。
布書、異形書、響聲觸摸書等不同種類圖書的選擇,更豐富了幼兒對圖書的興趣和喜愛。
三、重視觀察閱讀活動情況
教師有目的對閱讀區(qū)進行觀察,才能了解到幼兒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發(fā)現教育指導的契機。
(一)觀察幼兒入區(qū)閱讀的人數,了解幼兒對這些圖書是否感興趣。
(二)觀察幼兒閱讀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怎樣拿書,如何翻閱,對書上的內容是否感興趣,看書時是否有言語,說的內容是否與書的內容有關……)
(三)觀察幼兒是否有遵守閱讀區(qū)規(guī)則的意識(是否能做到拿一本看一本,能否主動整理圖書并根據圖示把圖書送回“家”等)
四、積極介入示范指導
(一)教師進入閱讀區(qū),吸引幼兒閱讀
教師的示范作用下,幼兒會產生閱讀的愿望或因為模仿而進入閱讀區(qū)獲得閱讀的機會。同時引導幼兒有序的翻看圖書,給幼兒一個有序翻書的示范。幫助幼兒有序翻看圖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教師帶領幼兒閱讀
教師坐在中間,讓幼兒分坐兩旁,采用并排看書講故事的形式,帶領幼兒共同閱讀。一方面保證每位幼兒都能從正面看書,另一方面使幼兒處于教師手臂能環(huán)抱的范圍之內,便于教師用動作提示和引導,同時能調動幼兒看、聽、說等多種感活動,提高閱讀的趣味性。
(三)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分享快樂
小班幼兒往往只滿足于對圖畫的視覺刺激和翻書的動作體驗,注意力很容易從當前畫面分散,如果能加上語言的描述,則有助于注意力的維持,閱讀效果會更好。因此,老師鼓勵并引導幼兒進行交流,使他們在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習閱讀,相互感染、相互啟發(fā),從而提高他們參與閱讀的積極性。
(四)因人而異,適時指導
教師需注意觀察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行為表現,發(fā)現個別幼兒閱讀時的特別需要(有的幼兒書倒著拿也渾然不知;有的幼兒跳著翻頁,很快“看”完一本書;有的不會觀察畫面,有趣的內容被漏掉;……)教師要根據個體差異,及時提供恰當的幫助。
在幼兒早期閱讀被越來越廣為重視的今天,“愛閱讀”已然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優(yōu)秀品質,為了培養(yǎng)幼兒能從小喜愛閱讀、會閱讀,在今后的閱讀區(qū)活動中我們會繼續(xù)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尋找更有效的指導策略,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
摘要:數學學科相對抽象和枯燥,幼兒園的數學內容也不例外。如何讓孩子的數學學習變得有趣?根據小班幼兒喜歡游戲和運動的特點,將幼兒的數學學習融入游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數學;游戲;運動;趣味教學
數學就其學科特點而言,較為枯燥抽象。而幼兒園小班的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有限,他們喜歡的是游戲和運動,對于枯燥的數學更是不喜歡。小班幼兒數學教學要想變得有趣,不妨將數學學習融入游戲和運動中。鑒于此,在組織小班數學活動時,我就著手進行了嘗試。實踐證明:將數學學習融入幼兒的游戲、運動中,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的教學效果要好很多。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學體會和感悟。
―、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
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就是在游戲和玩耍中不斷長大的。在數學的學習活動中,我嘗試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游戲加學習的活動中。這種形式的數學學習因為游戲和運動而變得很有趣,幼兒學得輕松、愉快,效果也很好。在具體活動的設計中,包括以下兩大方面:
1.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數學游戲
小班幼兒的家長可能關注較多的是孩子的日常生活能不能自理,而今天W了多少知識則是次要的。其實,在幼兒的日常活動中滲透和開展數學學習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在組織孩子吃餅干的時候,我們在讓孩子關注“吃”這一活動的同時,不妨將數學學習融入進去,比如學習數數,數一數老師給自己發(fā)了幾塊餅干,給其他小朋友的是幾塊,先數一數再吃也不遲。在吃的過程中,為了讓小朋友吃得更有趣,那就讓餅干“變魔術”,啟發(fā)幼兒動腦筋想想:怎么讓餅干變成正方形、變成圓形,再變成三角形。如此吃餅干的活動,孩子都吃得很開心,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吃,更主要的是鞏固了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的認識,培養(yǎng)了幼兒動腦思考的好習慣,另外也避免了個別幼兒浪費餅干事情的發(fā)生。
2.在數學課堂上設計數學游戲
只要我們樹立“將數學學習融入游戲”的教學理念,就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數學游戲來,下面舉幾個常用的例子。
(1)“撿豆豆”的游戲
在小班上學期“認識一個與許多”的學習中,我組織幼兒開展撿豆豆的游戲。準備白豆、紅豆、花生豆等若干,放在多個小盒子里。然后將幼兒分組做游戲,一顆一顆撿起來放到另一個空盒子里。在游戲過程中,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一個一個撿起來,一個一個變成許多個”。當然,活動的材料可以換成木珠、雪花片等,再進行類似練習。
(2)“排好隊”的游戲
在小班上學期學習“比長短”的內容時,可以準備各種顏色、不同長短的彩色小棍若干,圖示卡一張。指導幼兒按照圖示將小棍按長短排隊。然后,引導幼兒找出“最長的一個”和“最短的一個”。
(3)“找朋友”的游戲
在學習“是否一樣多?”的內容時,可以提前讓家長配合幼兒收集各種帶瓶蓋的塑料瓶,然后用瓶身做成彩色娃娃,瓶蓋當娃娃的帽子?;顒訒r指導幼兒觀察顏色和大小,為每一個娃娃(瓶身)戴上相應的帽子(瓶蓋)。教師可以提前拿出幾個娃娃或帽子,操作到最后,讓幼兒觀察瓶蓋和瓶身在數量上是否一樣多。教師提前拿出的娃娃或帽子這時可以拿出來讓幼兒接著一一配對。
二、讓幼兒在運動中學習數學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的因素,他們較之大班的孩子更喜歡運動。而我們一般數學學科的教學設計,很多都是讓幼兒在教室桌面上操作實施。而他們的耐心有時很有限,坐一會兒就坐不住了。因此,我將數學學習與室外運動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運動中學習數學。
1.改編現有的體育游戲
許多體育游戲簡單而有趣,重在對幼兒進行基本動作與技能的訓練。將數學知識融入體育游戲,能不能做到兩全其美?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根據數學學習的需要,將現有的體育游戲進行了大膽改編。
比如,在區(qū)分“1”和“許多”的教學及4以內的點數時,我就將“拍皮球”的傳統體育游戲稍做規(guī)范。傳統的拍皮球重在練習拍的技能技巧,不強調幼兒拍的次數,我在游戲中增加了“拍一下” “拍許多下”“拍兩下”“拍四下”等要求,幼兒邊拍邊數數:“一下”“許多下”“兩下”“四下”。根據幼兒的現場反應,可靈活變換拍皮球的次數要求。這樣的體育游戲在訓練幼兒體育技能的同時也使幼兒掌握了數學知識,一舉兩得。
2.根據數學需要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
根數學教學的需要,我經常創(chuàng)編一些容易組織和操作的體育游戲。這樣,既能滿足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學科的練習。
比如,在“按大小排序”的教學中,可以組織幼兒在拍球游戲的過程中,給大小不同的皮球進行排隊;再如,在有關圖形的教學中,可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跳房子》等,讓孩子在活動中認識和區(qū)別各種圖形。
總之,要讓幼兒園小班數學教學變得好玩有趣,就要結合小班幼兒的實際,抓住他們愛玩好動的心理特點,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和體育活動,寓教于樂,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動中學,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目標。
摘 要:個性,廣義上說,就是一個人意識的傾向和各種穩(wěn)定的心理從而具有獨特的心理特征。狹義上說,個性就指一個人心理面貌中與共性相對的個別性,通常大家經常說的能力特征,興趣愛好等都屬于個性發(fā)展范圍內。由于個體之間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別,每個人才之所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的獨特性只有和群體的豐富相結合才能得以顯示。簡而言之,個性就是個體的心理特色。正因為個性是如此重要,發(fā)揮個性才成為當今社會各國普遍形成的一種教育觀念,也成為了各國現在教育改革的一種趨勢。個性發(fā)展也存在關鍵期,幼兒時期是個性形成與發(fā)展最關鍵極為重要的時期。這樣,幼兒教育要發(fā)展幼兒個性的任務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小班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變化比較快屬于不穩(wěn)定期,而在這個時候才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個性發(fā)展的黃金期階段,中國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到大,七歲看到老?!边@也說明了學齡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與培養(yǎng)對幼兒的一生都有著極大的影響。而針對現在社會我們的幼兒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個性發(fā)展也日益趨勢于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不善于傾聽、更不愿意與他人交流等。
關鍵詞:個性;個性教育;關鍵期
一、什么是個性教育
從古到今,任何一個成功者,沒有一個人不是在良好個性的支配下,經過重重困難、百折不撓才取得了今天事業(yè)上成功的呢!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優(yōu)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此外,培養(yǎng)人的個性也已成為當今社會各國普遍形成的一種良好的教育觀念,也成為各國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明確指出,“現代教育都重視個人,注意一個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結構以及他的興趣、動機和需要……這個受教育的個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著積極主動的作用?!笨梢?,未來人才的一個重要特征不僅要具有健康的個性、也要具備豐富的個性。
二、對幼兒個性教育的看法
(一)多給幼兒一點自由和主動權
做為老師我們不能用死板的紀律來約束幼兒,給幼兒增加壓力,應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愿望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讓幼兒在愉悅輕松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要把集體、分組、個人的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二)如何充分發(fā)揮游戲活動中主導的特殊作用
游戲會給孩子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在游戲中,幼兒是最開心的,沒有心理壓力,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逼真地扮演著各種成人在生活中的角色。我們老師比較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能力,引導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鼓勵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要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學會與同伴協商角色分配。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都會使孩子產生愉悅心情,激起幼兒自信心,增強獨立性和堅強性。
(三)給幼兒創(chuàng)造與伙伴交往的機會,發(fā)揮小伙伴的作用
許多心理學家研究指出:進入幼兒期后,孩子便開始與別的孩子玩耍,模仿小朋友的行為習慣,同伴間成了他們評價的參照物。例如:我們在戶外活動時或共同摘草莓我們組織非同齡伙伴共同游戲、自由交談。通過每個月這些活動的開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大有提升。也促進了幼兒自我意識的形成,對自己的一些行為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四)多多組織幼兒參與討論活動
多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而不是直接給幼兒答案,能夠促進幼兒獨立性的發(fā)展。幼兒受身心發(fā)展水平限制,認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自我評價能力這些能力都會是最初形成階段,行為較多的是受成人等外部條件的影響,比成人可能表現出更多的是順從型。1歲前兒童的一切行為是依賴成人而實現的,這個時期的兒童表達自己的愿望,一般也不抵抗成人的意思。可是3歲左右兒童,出現了獨立性的需要,主要表現在要求“自己來干”的動作,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無論能不能做。根據幼兒的特點,促進幼兒獨特性的發(fā)展,現在就是需要把握從順從向獨立性轉化的過度環(huán)節(jié)。而互相討論是在輕松氛圍下進行的,這樣幼兒不僅沒有心理壓力,又能得到應有的鍛煉,還會形成健康的氣氛,從而促進幼兒獨立性的發(fā)展。
(五)如何了解幼兒個性差異及其原因,應采取怎樣措施
幼兒時期的個性雖然剛開始形成發(fā)展,但在愛好、興趣、氣質能力等方面還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簡單的個性培養(yǎng),不僅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或阻礙幼兒個性發(fā)展。教師必須要對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做深入的觀察和分析:然后,根據幼兒的不同個性特點,制定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和措施。例如:對膽小缺乏自信心的幼兒,應該對幼兒多多鼓勵、多給他們更多的愛,多創(chuàng)造機會設法讓他們去嘗試解決問題,以使他們獲得成功體驗。多表揚他們,增進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和上進心,使每個幼兒都在不同的起跑點上自信滿滿、嬉戲和學習。
(六)如何加強家園互動
家長資源是幼兒園與一個家庭溝通的紐帶,所以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要求、教育環(huán)境盡可能的要保持一致。創(chuàng)辦家長學校,采取園長講座、現場活動、家長半日開放活動、親子活動等,讓家長了解關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個性的重要意義以及個性培養(yǎng)要求與方法等知識,提高家長的整體素質,幼兒個性的形成是一條及其漫長的過程,幼兒在家里的時間畢竟比在幼兒園的時間要多一些。家長的培養(yǎng)極其重要。因此,應加強家園合作教育,潛移默化,持之以恒的培養(yǎng)。
三、幼兒個性教育后的思考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感到幼兒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關鍵是教師是否能夠認識和駕馭幼兒在這個領域中成長規(guī)律,另外家長的配合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對于良好的個性在老師的教育中能夠形成,那么也要在家長的手中進行鞏固才能把根扎的更牢了,都是為了孩子,我們愿在這片土地上繼續(xù)勤勞耕耘,讓孩子們活潑、健康、全面成長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
睡眠是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具有保護大腦、恢復精力、增強免疫力、康復機體、促進生長發(fā)育、延緩衰老、促進長壽、保護人的心理健康等作用。兒童的生長激素分泌,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如果兒童睡眠不足,會對生長發(fā)育產生影響,給健康埋下隱患。為了使幼兒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午睡生活,必須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因此,對小班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的培養(yǎng)就顯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經過合理的教育和保育,孩子會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從小養(yǎng)成生活的規(guī)律性,可以在人腦的興奮和抑制活動中建立起具有一定節(jié)奏的動力定型。因此,我在培養(yǎng)中持之以恒不斷強化,以促進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一、午餐后到午睡前的這段時間
遵循不做劇烈運動,又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原則,恰當地組織幼兒餐后活動。
1、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區(qū)。引導幼兒選擇一些安靜的活動:如看圖書、系扣子、穿珠子等。
2、師生交談。教師在關心幼兒送餐的同時,可對吃完飯的幼兒進行個別交談,談一些孩子喜歡的話題:如正在熱播的動畫片、回到家后與爸爸媽媽都做什么、愛聽爸爸媽媽講的故事嗎等,這樣可以拉近幼兒和老師的距離。
3、散步。根據每周的教育目標,領著幼兒自由地到戶外觀察散步,談論自然景象,豐富幼兒的感知覺。
二、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午睡環(huán)境
1、光線要合適。要適當拉好窗簾,保持臥室適宜的光線。
2、空氣要新鮮。午睡前半小時打開門窗交換新鮮空氣;午睡時盡量做到半邊開窗,午睡室環(huán)境整潔。
3、播放舒緩的音樂。舒緩的音樂會使幼兒心情愉悅、放松,在這樣的氛圍中進入夢鄉(xiāng),幼兒的睡眠質量及入睡情況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多用鼓勵性的動作夸獎他們,如翹翹大拇指,輕輕地安撫他們的頭部,使他們產生一種安全感,溫馨感。
三、午睡室保持安靜
因為睡前組織了安靜的活動,所以孩子的大腦皮層逐漸適應進入抑制狀態(tài),為了使臥室保持安靜,我注意培養(yǎng)孩子:
1、輕聲走進午睡室。告訴幼兒走路要象小貓,輕輕地沒聲音,比一比誰脫鞋快還不出聲音。
2、臨睡時保持安靜。我在培養(yǎng)孩子學習脫衣服時,對能力強自己能脫衣服并能折疊好的幼兒要給予表揚,使他們信心倍增;對需要幫助的幼兒我允許他們輕聲對老師提出請求。
3、衣服放在固定位置。午睡前要求幼兒脫去外衣,按照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折疊好后將衣服放在枕頭邊。
4、養(yǎng)成正確蓋被子的好習慣。為了使幼兒養(yǎng)成正確蓋被子的習慣,我利用兒歌進行教育:“掀開一扇小門,輕輕慢慢鉆進,再把小門關緊,快快閉上眼睛?!边@樣孩子們在兒歌中學到了蓋被子的方法。
四、較快入睡
午睡時間從12 :30-15 :00兩個半小時。午睡時給孩子放舒緩的音樂,孩子形成條件反射,入睡^快。根據觀察,孩子躺下后十五分鐘左右入睡的占75%,二十分鐘左右入睡的占20%, 半個小時入睡的占4%。14:50分開始放起床音樂,這樣可使醒了的幼兒欣賞音樂,沒醒的幼兒漸漸從睡夢中醒來,不會因突然睡眠中斷而引起恐慌。
在培養(yǎng)良好的睡眠習慣時,我還經常采用以下方法:
1、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睡眠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堅持不懈。
2、示范講解。小班孩子,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通過觀看情境表演《娃娃睡覺》,使他們知道娃娃睡覺是輕輕走進臥室,坐在自己床上脫衣服,被子蓋好,眼睛閉好。娃娃睡醒有小便時會自己悄悄地去小便。起床穿好衣服后要去小便、洗手、喝水。我告訴孩子,只有睡覺好,吃飯好,身體才長得棒。通過觀看表演,孩子們親眼目睹記得住。
3、利用兒歌進行教育。在一日生活中,我經常用兒歌來配合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歌曲《小貓小貓你別吵》培養(yǎng)孩子要輕輕走進午睡室。當有的孩子忘記時,我會及時提醒他:“輕輕走,像小貓一樣沒聲音”,使孩子明白進午睡室需要保持安靜。通過兒歌“小朋友,來睡覺,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閉閉好,安安靜靜睡得好”,使幼兒明白安靜睡眠的道理。
4、表揚鼓勵。我在培養(yǎng)過程中,通過獎勵小紅花的形式表揚午睡中做得好的小朋友,要求大家向他們學習。
5、游戲中練習。利用角色游戲進行練習。小朋友當媽媽,喂娃娃吃飯,哄娃娃睡覺,幫它疊好被子,把娃娃的手放在被子里。娃娃睡著了,媽媽會輕輕地走不發(fā)出聲音。在游戲中鞏固培養(yǎng)睡眠習慣。
6、家園共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必須堅持一貫性、一致性的原則,需要班里教師共同配合,一致要求,也需要家庭配合,這樣效果才好。 我利用開學初的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生活作息時間,和對生活、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的要求、內容和方法,要求家長與幼兒園配合,同時利用家園聯系冊、入園離園時與家長的交談,和家長一起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做到家園共育。
通過我的不斷努力,幼兒養(yǎng)成了良好的睡眠習慣,身體也得到了健康發(fā)展。
【摘 要】如果有人問我家在哪里?我就驕傲地告訴他,我家在物產豐富的施甸縣,我的家鄉(xiāng)歷史悠久,有許多抗日遺址,有很多紀念意義重大的歷史故事,還有近幾年全國全黨都在學習無私奉獻的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楷模??梢哉f施甸的歷史和現代都很有別樣風采,歷史和現代的發(fā)展都具有特定的歷史必然性。我愛施甸,更愛施甸的教育事業(yè)。
【關鍵詞】幼兒;培養(yǎng)
身為幼兒教師,特別是作為小班級組的教師深知小班幼兒常規(guī)教育培養(yǎng)的重要性。萬丈高樓從地起,小班幼兒常規(guī)教育培養(yǎng)的質量將影響到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一個幼兒園班級來說,是否有良好的常規(guī),還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guī)沒有建立好,幼兒就不易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會因總要花費精力來維持秩序而覺得十分勞累,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像主席說的一樣,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靜下心來教學,潛下心來邊教邊學習探究。多學習,多和同事交流,向書本學,向身邊能學的人學。學會感恩,記住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所有可學之人都是我的老師。我都要給予他們老師的尊敬和感激,學以致用,讓他們看到,我的改變和提高。特別是結合幼兒實際,多看看一些研究幼兒教育的文獻著作。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小班階段是幼兒園的開始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對一切事物感到新奇。
而剛入園的幼兒由于環(huán)境、年齡小的問題,從未接受過正規(guī)性教育,從未過過集體生活,往往缺乏一定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在小班,教師應更加注重幼兒的全面性與個別性,采用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這更有利于幼兒各項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及形成。
一、穩(wěn)住幼兒情緒
眾所周知,新生剛入園,怎樣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幼兒迅速適應班集體生活、穩(wěn)住情緒呢?這對于許多幼教工作者來說也許是個大難題。怎么辦呢?在這個問題上,我采取了全面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各個幼兒的性格特點來“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本班的小璇小朋友,她年齡偏小,性格又有點怪,每天早上家長送來都是又哭又鬧,不肯進教室,一天哭幾次(“馬拉松”式的、哭累了就停、想想后又哭、又停……)。針對這種情況,就只能作個別教育,研究一種屬于她的教育方式了。經過我們的耐心教育,多跟她講講話,讓她感到老師也像親人一樣可信賴,吃早點、早飯時,告訴她認真吃好早點、早飯,才會長得漂亮高大。這位小朋友現已有很大進步、大有改觀了,早上和媽媽手拉手來幼兒園,并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后積極到操場參加晨間w育鍛練活動,吃飯、睡覺、上課都能正?;?,自理能力也明顯增強。談到她的變化時,她爸爸媽媽都豎起大拇指,臉上笑瞇瞇的,一副滿意、開心、知足的樣子。
二、重視個別指導
由于受各種原因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智商是不可能比的。同樣,小孩也是一樣,有些聰明點,就學得快、容易接受;反之,則反應緩慢、遲鈍些。在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如教幼兒學區(qū)域活動,對于小小班的幼兒,是第一次接觸區(qū)域,從區(qū)域常規(guī)到區(qū)域操作,是挺有難度的。為此,我絞盡腦汁,煞費苦心。除了在區(qū)域時間讓孩子操作,其他多余時間我也讓孩子操作(如課間休息時間、離園接送時間),盡可能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學習,幼兒也學得輕松、愉快,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地學到了知識。這方法確實不錯,一段時間下來,孩子的區(qū)域活動水平可真是大有改進,有些比小班的小朋友還厲害呢!
三、榜樣教育與暗示教育相結合
面對一張張?zhí)煺婊顫姷男δ?,一群群天真無邪的幼兒,這個時候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可塑性也極強。為此,在幼兒面前,作為教師的我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行舉止應顯得自然大方,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具有正面的、榜樣的教育意義。同時,我要擅于用眼神、雙手來表達情感,批評、指責時顯得嚴厲點,表揚、贊許時面帶微笑、輕輕撫摸等,給幼兒一個暗示,這樣既讓幼兒容易接受,又不傷害到他們幼小的心靈,真是棒極了。特別是小班幼兒,對這方面的需求也許更為強烈,做為教師應適時地給幼兒這種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直觀地告訴幼兒是與否、對與錯、美與丑、善與惡,真正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這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教師的教育方法得當,對本班幼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的常規(guī)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它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的方方面面當中,要讓幼小的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常規(guī),剛開始時保教人員是很辛苦的,但只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時時提出這方面的要求,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會使其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所以,一個班級的常規(guī)好與否,取決于班上的保教工作者,班級常規(guī)好了,教室里不會吵吵鬧鬧、亂亂麻麻的,戶外活動時安全意識增強了,教師也要少些擔心。
總的來說,常規(guī)好的班級的教師相對來說要輕松些。作為幼兒家長或老師,不能因為孩子還小就聽之任之,那樣的話可能會害了孩子,因為,一個人一生中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我們教師及家長都要重視起來。
摘 要:幼兒時代的個體發(fā)展對孩子的終身發(fā)展至關重要,尤其是早期閱讀的習慣,對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當今知識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情形下,幼兒園的應然教育、網絡信息教育成為目前教育的兩大形式。如何利用家園合作教學策略,激發(fā)小班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獲得全面系統的知識,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家園合作;興趣;小班幼兒
早期幼兒閱讀方面的啟蒙教育,隸屬兒童接觸書面語言、掌握詞匯結構及讀寫學習的范疇,包括廣泛的學習內容,促使兒童在家園合作等多途徑感知活動,開發(fā)他們的語言能力,共同實施教育,豐富他們的閱讀經驗,養(yǎng)成終身閱讀學習的好習慣。
一、家園合作早期閱讀的作用
閱讀是幫助兒童認識自然、熟悉社會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為孩子打開了一扇智慧之窗、心靈之門,搭建了一架生活與知識的階梯,是全面了解知識的最佳工具。家長與幼兒園合作,加深相互之間的交流程度,指導幼兒學會閱讀,不僅能使孩子產生愉悅的閱讀心理,還能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對啟迪幼兒的童心,陶冶高尚的情操,掌握學習技巧,拓寬視野,為今后打好堅實的讀寫技能基礎,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家園合作激發(fā)小班幼兒閱讀興趣的途徑分析
1.積極營造溫馨的閱讀區(qū)環(huán)境
小班的幼兒在視覺、聽覺和知覺方面發(fā)育都處于初級階段,語言表達方面僅限在用簡單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經常出現語言的病句,甚至顛三倒四,令聽話的人十分費解。家長是孩子表達的第一接受者,也是孩子最愿意進行交流的對象,因此,積極營造溫馨的閱讀區(qū),讓幼兒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隨意地在閱讀角中閱讀自己喜歡的材料,通過親子間的對話及互動進行有效且有針對性的活動,促進幼兒閱讀與語言發(fā)展的共同進步。
2.組織家園合作式的親子閱讀活動
小班的幼兒在聽說能力及行為規(guī)則方面基本上已能夠參與到集體閱讀活動,對閱讀材料的識別和思維活動都帶有極大的直覺感應,只是觀察力還停留在閱讀材料的膚淺表面,所以,在幼兒園的應餐后,老師可以組織幼兒8~10分鐘集合,帶進閱讀室,讓他們拿著色彩鮮艷、活潑有趣的圖書進行閱讀,幼兒之間允許相互交換圖書、畫片,鼓勵他們邊看邊說,相互指出書中的精彩內容,由此享受到集體閱讀的快感,使幼兒對閱讀產生深厚的興趣。對于那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幼兒在家里聽了父母曾經講過的故事,教師可引導他們在小伙伴面前大膽地述說故事的情節(jié),帶動其他的小伙伴也隨著去說、尋找相類似的圖書去閱讀。
3.運用多媒體手段,開展閱讀活動
當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家庭和幼兒園內中的電視、錄像DV司空見慣,幼兒對電視、錄像等電子設備都有著不抗拒的心態(tài)。因此,每周組織幼兒以開展家園合作的形式進行觀后的語言拓展游戲。讓幼兒和家長在活動室單獨相處幾分鐘,對閱讀環(huán)境進行短暫的熟悉,隨后兩人一起對著圖片或影像資料進行看圖說故事,使幼兒的閱讀充滿著愉快的心情,主動地閱讀,分享共讀的全過程。在共讀過程中,家長要適時地讓幼兒學習動畫片中的角色,繪聲繪色地模擬動畫片中的人物,揣摩故事中的角色心理,用最貼切的語言去表達對角色的理解,從而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本好的圖畫書具有雙重的作用,一是用文字來講述故事,二是用形象精美的圖畫反映故事的來龍去脈。這樣可以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造型生動、色彩斑斕的圖片,理解書中所反映的故事內容。在幼兒園的閱讀活動中,老師邀請家長參加閱讀活動,督促孩子M行獨立自主的閱讀,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翻頁的規(guī)則與口念的語言對應,心情隨著閱讀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即與書本互動,從主觀意識上閱讀與自己是相互聯系的,有助于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提高。
5.家園合作給幼兒一個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
在閱讀過程中,幼兒會通過看、聽得到不同的信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看法也是迥然不同的,開放式的共讀模式會減少封閉性的閱讀情形,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幼兒思考、提問及爭議,幼兒就會情緒激昂,爭先恐后地講述自己的想法,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其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這樣往往會使幼兒的語言及思維得到大幅度提高,開啟家長、老師、幼兒三者之間交流互動的金鑰匙,增強閱讀趣味性,鼓勵幼兒回家后經常去看圖書,并在家長、朋友面前講故事、表演故事,提高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在展示完自己的表演后,家長發(fā)出真心的、積極的回應,增強他們的自豪感,滿足他們的表演欲。如此這般,孩子們的閱讀熱情一定會更加高漲。
總而言之,家園合作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科學正確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興趣,形成自己的閱讀判斷思維能力,理解閱讀材料中呈現的美與丑,感知閱讀作品中的優(yōu)美語言和畫面,豐富幼兒的語言詞匯,增強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摘 要:舞蹈律動教學,是引導孩子結合音樂節(jié)拍、旋律、風格做出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作為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形式,舞蹈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來抒發(fā)感情、表達自我。闡述了舞蹈律動教學在幼兒園小班中的應用。
關鍵詞:舞蹈;律動;小班幼兒;教學措施
舞蹈律動經常模仿鳥兒、魚兒、狗熊、兔子等小動物的飛翔、游泳、走路、跳躍等動作;或者模范刷牙、洗臉、洗澡、梳頭發(fā)等生活中的常見動作;又或者是模仿勞動中的劃船、采摘、洗衣、開車等動作。于小班幼兒而言,舞蹈教學主要是基本動作、步伐的指導,讓孩子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快樂舞蹈、隨心所欲地抒發(fā)感情,在技巧方面并不做太多要求,也不會讓孩子去學成年人的舞蹈動作。
一、小班幼兒舞蹈中律動的作用
和聲、節(jié)奏和旋律是音樂最重要的三大核心要素,律動的作用在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辨識能力,讓自己的節(jié)奏感更好。有人說,如果把旋律比作音樂的靈魂,那么節(jié)奏便是音樂的骨架。在有關原始音樂的資料中,我們發(fā)現人最早有了音樂這個概念、認識到音樂的存在正是源于節(jié)奏。最開始,人們用敲打、跺腳、拍手的方式發(fā)出機械有規(guī)律的聲音,人們隨著聲音的起落高低舞蹈,發(fā)現心情更加喜悅、情緒更加高漲,后來人們在舞蹈動作中又加入了簡單的、音很少的歌聲,一邊跳、一邊唱地抒發(fā)感情。所以,音樂中節(jié)奏必不可少,沒有節(jié)奏的音樂也就不能被叫做音樂。
舞蹈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動作的節(jié)奏性很強,任何一種舞蹈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是節(jié)奏支撐起舞蹈的全部。無論是音樂還是舞蹈,都有節(jié)奏,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和舞蹈才華,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們對音樂的節(jié)奏感。有相關研究顯示,孩子的節(jié)奏感越強,音樂能力就越強,接受和學習音樂、舞蹈的速度就越快。而培養(yǎng)孩子節(jié)奏感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律動,節(jié)奏感一定需要動作與肌肉的協調配合,就像某位專家所說的那樣,人在聽音樂的時候,最敏感的是我們的肌肉與聽覺,但是對旋律的感受卻沒這么敏感。所以“聽音樂”這個說法其實并不十分準確,人們不僅是用耳朵聽,更是通過肌肉來感受音樂。所以,舞蹈律動教學離不開肢體、肌肉活動,老師需要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跟著節(jié)拍做動作。
二、小班幼兒舞蹈律動教學方法
1.選擇律動教材
(1)音樂
幼兒舞蹈教學所用到的音樂,節(jié)奏一定要歡快明亮,能帶動孩子的情緒,而且要和模仿的動作協調統一。很多孩子喜歡一邊哼著歌曲或調子一邊手舞足蹈地做動作,所以在音樂的選擇上應盡可能的簡單,讓孩子一聽就能記住旋律,跟著哼唱。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應該隨機應變,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而定,如果旋律較難、不適合幼兒哼唱,但又被幼兒喜愛的歌曲也可以當作律動教材。
(2)動作
先從上下肢等大動作、整體性的動作開始,然后循序漸進地過渡到手指、手腕等小動作;先從雙腳不動、只做伸展、拍手、彎腰等雙腳靜止不動的動作,再逐漸過渡到走動、跳躍、跑動、滑步等需要移動雙腳的動作,最后再將兩者結合,邊走邊做手部動作、邊跑邊翻轉手腕等。
2.舞蹈律動教學策略
(1)為孩子創(chuàng)造體驗生活的環(huán)境
舞蹈律動絕不僅僅是讓孩子完全照搬地模仿動作,而是在模仿中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豐富的想象力編出舞蹈動作抒發(fā)心中的感情。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豐富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讓他們對生活有所感悟。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在舞蹈律動的教學中,一定會通過各種途徑為小班幼兒營造體驗生活的環(huán)境,以此來增加他們對生活的感性認識,心中有了感情,舞蹈動作才會充滿靈性。
(2)啟發(fā)教學,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但凡藝術,都離不開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舞蹈作為最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配演理應滲透在整個舞蹈律動教學中,而不是只有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幼兒才知道做哪種動作,這樣的律動教學無疑失去了藝術價值。啟發(fā)式教學時,老師不能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創(chuàng)作動作,可以先給他們一些基礎動作,啟發(fā)孩子的靈感,讓幼兒在基礎動作之上進行改編和創(chuàng)作,而不是完全照著老師的動作來。
3.舞蹈教學措施
小班幼兒的舞蹈動作通常是簡單的隊形變換、基本舞步等形式,比如邀請舞,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先作為邀請者,邀請另一組共同舞蹈,然后兩組互換繼續(xù)跳,比如集體舞,全體小班幼兒一起、反復地做動作;比如童話歌舞或者小歌舞,像《小兔子乖乖》這種可以邊說、邊跳、邊唱,同時又能扮演角色、帶有故事情節(jié)的舞蹈。
舞蹈是抒發(fā)感情的方式,因此一定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之上。小班幼兒舞蹈的律動教學,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容易到困難的過程,需要孩子全身協調,包括四肢和眼神,舞蹈動作最開始可以慢一些,隨著教學的深入,幼兒越來越熟練,可以適當加快做動作的速度。舞蹈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運動,舞蹈律動讓孩子的肢體得到鍛煉,靈活性和協調性都會逐漸提高,動作變得越來越優(yōu)美、流暢。
摘 要:小班幼兒正處于身體、語言、思維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閱讀對他們來說格外重要。良好的閱讀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幼兒的理解能力,增長他們的見識,拓寬他們的思維。對如何善用繪本提高小班幼兒的閱讀能力進行淺析。
關鍵詞:小班;繪本;閱讀
繪本是由圖畫和文字組合而成的書籍,繪本里面的圖片能有效地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從而讓他們閱讀繪本里面的文字,進而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繪本可以為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吸引他們閱讀的注意力,所以如何善用繪本閱讀,幫助小班幼兒提高閱讀能力,已經成為每個幼兒教師思考的問題。下面,就對小班幼兒的閱讀特點、小班閱讀現狀、繪本閱讀的優(yōu)點以及如何善用繪本閱讀提高小班閱讀能力進行分析。
一、小班幼兒的閱讀特點
文字閱讀對于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是極其枯燥的,別說幼兒,就是成年人,在閱讀不喜歡的文章時都會感到異常乏味、枯燥。小班幼兒正處于思維、身體發(fā)展的活躍期,他們幾乎都是率性行事,只有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及興趣。閱讀也是一樣,如果拿一本書,叫他們坐下來,仔細品味書中的內容,估計沒有幾個幼兒能辦到,因為那樣的閱讀會讓他們感到很無趣。所以小班幼兒的閱讀,重點在于引起他們的注意,就是閱讀內容要有能夠吸引他們的地方。例如繪本閱讀中,書中的圖片能引起小班幼兒的興趣,能夠讓他們提起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想象,就能夠讓他們去閱讀書中的內容??傊“嘤變旱拈喿x特點就是,閱讀的東西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能夠讓他們在快樂中閱讀。
二、幼兒小班的閱讀現狀
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于發(fā)展的活躍期,他們的思維能力較弱,閱讀能力較弱,所以小班幼兒在閱讀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閱讀時不知所措
由于小班幼兒年紀尚小,識字不多,他們很難做到獨立閱讀。在閱讀時,甚至會把書倒過來看,對閱讀順序也不了解,一會兒看前面的內容、一會兒看后面的內容,書對他們來說和小汽車、小娃娃那樣的玩具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還有一些幼兒在閱讀時,由于太過乏味,就會把書扔掉或者把課本里面的內容撕下來玩,導致書籍破損嚴重。
2.思維跨度很大,想象空間很廣
小班幼兒在閱讀時,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他們的思維跨度很大,想象空間很廣,他們在閱讀的時候,由于識字不多,所以他們只對那些有著鮮明色彩的圖畫感興趣,在閱讀時常常把兩幅完全不相關的圖畫聯系在一起,在閱讀時,邊閱讀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空間,然后還邊閱讀邊自言自語地說出來。例如,給小班幼兒講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然后就故事的內容給他們看圖片,在他們看過圖片之后,重新拿一張圖片,圖片上只有兔子跟老虎,圖片注解是老虎吃兔子,小班幼兒就會將其理解為兔子跟老虎在賽跑,而忽略了閱x里的注解,這樣就無法理解故事的真正內容。
3.沒有閱讀耐心
小班幼兒大多都是活潑好動的,閱讀意識淡薄,在閱讀時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吸引,導致閱讀不專心,所以很多小班幼兒在閱讀的時候,往往還沒看一會兒,就跑去做別的事或者沒有專心在閱讀。
三、繪本閱讀的優(yōu)點
由于小班幼兒需要在有興趣的情況下才能做到專心閱讀,而顏色鮮明的圖片往往就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繪本中的文字具有字體大、字數少的特點,與圖片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在觀看圖片的同時,也能注意到文字內容,在不知不覺中就滲透了識字內容。
四、如何善用繪本閱讀
1.老師就繪本內容引導幼兒進行閱讀
在拿到一本繪本后,老師應當從指導幼兒讀封面、讀內頁,學會一頁一頁地翻閱書本,根據繪本自身的特點來進行閱讀。觀察畫面時,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細節(jié),關注整體,猜測想象故事的內容。對繪本文字的閱讀,應當結合圖片闡述,以手點字,讓幼兒對文字的形象進行記憶。
2.繪本內容要多加創(chuàng)新
要想使小班幼兒對繪本閱讀不覺得內容重復,從而失去閱讀興趣,就必須對繪本內容與排版進行創(chuàng)新。如果繪本內容始終不變,就會讓幼兒失去閱讀興趣。所以,要對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在第二課時或第三課時中,可以將繪本圖片進行不同的排版,讓幼兒來排序;或者跳讀、反讀,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來增加繪本閱讀的趣味性。
總之,小班幼兒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活躍期,閱讀能增強小班幼兒的思維擴散,拓寬幼兒的知識面。所以提高幼兒閱讀能力,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是每個幼兒老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