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7 05:00:29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心理教育分析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并對已經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fā)展,提高全體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其內涵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心理學專家提出: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應是發(fā)展個性的輔導;心理輔導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幫助一個人去發(fā)展所有的潛力,有快樂的人生。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冶療;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詢,而是面向每個學生,并促進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靠學校普通教師來組織和實施的,必須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人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時期。一方面,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種種矛盾、困惑和斗爭,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的發(fā)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別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心理學家指出:學校教育應致力于為兒童創(chuàng)造有利于心理發(fā)展的環(huán)境,促使他們更好地健康地成長。筆者認為,首先廣大教師要有較高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其次是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有關理論;其三是學習、掌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邊學邊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相結合的心育氛圍濃厚的師資隊伍。

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體現小學教育的特點?;A性和普及性是小學教育的兩個基本特點。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應是為兒童的健康發(fā)展選擇適合兒童教育方法。使小學生在認知、情感等領域里得到幫助和培養(yǎng),讓兒童從小學會認識自己、接納他人,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以科學、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去學習,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讓兒童從小學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成為會理解和尊重他人、誠實和積極進取的小學生。因此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花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一小部分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的小學生,應及時地進行疏導使小學生心理向著健康的方面發(fā)展。

二、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現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和競爭,生活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變化,小學生周圍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寧靜的小學校園也越來越熱鬧,現在小學生實際上要比他們的父輩承擔多得多的心理壓力。依據我們的觀察,認為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物質豐裕導致刺激或變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學生比較容易滿足,考試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要有一顆糖的獎勵也會欣喜若狂,也比較重視家長和老師的表揚。現在小康之家衣食豐裕,還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屬于先富起來的家庭,家長過于寵愛孩子,物質的要求有求必應,以至于有的小學生對鼓勵、表揚無所謂,對什么事都滿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養(yǎng)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祖父母輩。小學生的家長恰好是年輕力壯干事業(yè)的好時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相對而言,貴州的經濟還不是很發(fā)達,特別是畢節(jié)地區(qū),就拿筆者任教的黔西縣仁和小學來說,多出現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輩照顧的情況。祖輩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這些小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明顯不足。

3、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級集體中表現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多數家庭獨門獨戶,小學生放學后在家里和電視、電腦為伴,沒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動,在班級集體中往往幾個能干的學生無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幫助。

4、家長對孩子希望過高?,F代社會高學歷的影響使得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來越高。家長對于分數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試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揚,家長會問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樣要接受教訓,關照不要驕傲呀,不要自滿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一進家門就做作業(yè),以至于一出家門仿佛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性發(fā)泄放縱。

5、小學生能力普遍較強,個別學生自我表現欲過強。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會教育媒體的影響,當代小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比較高,但是個別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太強。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上課舉手發(fā)言很積極,只要老師沒有請他回答問題,他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故意講話、吵鬧,甚至鬧到無法上課,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師搗亂,只是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素質存在問題的負面影響。不可否認,小學教育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最突出的是過分強調了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的教育。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團體輔導。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fā)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時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更加專業(yè)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環(huán)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仿佛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

3、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化。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yōu)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4、測試與矯治。采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后找出存在的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采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自己設計心理調查表。小學生在回答調查表時會有意無意地接受某種暗示,量表的設計一定要符合科學性,否則會誘導歧義。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fā)現的問題,分別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東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fā)展。

5、心理健康教育課。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試點班嘗試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試點班取得經驗以后,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全校開設。老師根據各班的不同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解決伙伴交往的問題,鼓勵孩子們多為別人著想;同時從完善自身人格著手,通過討論讓孩子們知道怎樣才能讓別人信任等。小學生喜歡上心理健康教育課,因為老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和游戲活動,學生可以說出心理話,并傾聽別人的心聲,自助———助人,這在其它課上是無法感受到的。

隨著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課堂。這不僅僅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fā)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結合貴州畢節(jié)的現狀,筆者建議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所有的小學教育工作者除了傳授科學知識,也應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心理輔導員,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使我們的孩子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心理教育活動研究

【內容摘要】健康的心理狀況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也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因此,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闡述了如何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質。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環(huán)境;活動;科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況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也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因此,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學校環(huán)境及老師的引導對他們的心理變化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肩負重任,不僅僅是授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質。以下談談我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尊重學生,為心理健康教育壘實基礎

陶行知先生在《兒童年獻歌》中寫道:“不要你哄,不要你捧,只要你懂———懂得我們還是小兒童,不要教成小老翁”。所以,了解學生,知道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基礎。低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小學階段,對外界充滿探求欲,雖然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還是時常會有不穩(wěn)定的情況出現,當遇到學生沖動、煩躁不安的情緒時,老師應當及時了解原因,善加引導,幫助學生走出不良情緒。中高年級的學生雖然情感更為穩(wěn)定,但他們對外界的情感需求也越多,道德情感也初步發(fā)展起來,他們渴望得到同學及老師的尊重,也需要老師對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孩子可塑性很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性格、習慣漸漸開始穩(wěn)定,也就很難改變了,所以,在這至關重要的時刻,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與引導,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壘實基礎。

二、創(chuàng)設優(yōu)雅的環(huán)境,陶冶學生的心理素質

校園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其實就像一個小社會,學生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他們在這里學會人際交往,養(yǎng)成習慣,形成性格。一個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有益的影響。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近年來,我校加強了校園改建,美化了校園,并在校園的走廊、樓道口、教室內貼上名人、名言、名畫;學校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奇花異草樣樣俱全,高大挺拔的樹木像一個個衛(wèi)士保衛(wèi)著我們的校園,花草樹木的旁邊還寫了形式各樣的標語,提醒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書法是我校的特色,除了建立專門的書法展覽室外,校園的每一面墻上都有我校師生寫的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中自覺喚起了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養(yǎng)成人人愛清潔、個個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學校還在櫥窗開辟了“心理B超”、“學子心聲”、“心理輔導”等欄目,向學生、家長普及心理知識,溝通家長一起關注少年兒童的心理成長,正確引導幫助少年兒童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三、開展豐富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

近年來,中小學生人群中違法犯罪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學生病態(tài)的心理和錯誤的人生價值觀引起的,這樣的現象值得每一位老師和家長引起重視,因為不健康的心理不僅會嚴重摧毀了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甚至對家庭和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實踐證明,讓學生參與活動,親身感受和體驗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顒拥膬热菀愿纳菩睦憝h(huán)境、訓練心理品質為目的,注意漸進性、序列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例如“親師友,習禮儀”的主題活動,通過了解父母、老師一天工作,好朋友一天的學習生活,講述古人、名人尊師愛友的故事等等,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處處懂得要敬老幼、尊師長、講文明、懂禮貌,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顒拥男问胶芏啵覀儾痪窒抻诮淌液蛯W校,可以通過春游、夏令營、智力游戲等課外活動,不斷增強學生團結協(xié)作、不怕挫折、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開展的“愛心手拉手”活動、到鎮(zhèn)敬老院慰問活動等等,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關心社會的責任感與義務感。讓學生在參與中、在活動中得到心靈的凈化、情感的升華、行為的矯正。總之,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可以教會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從小擁有一顆純潔、友愛、樂觀向上的童心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四、設立心理咨詢室,及時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隨著年級升高,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心理狀況,對于一些學生比較輕的心理問題,班主任或者任課老師可以善加引導,幫助學生走出困境,但是,對于心理矛盾和內部沖突非常激烈的心理狀況,甚至出現了偏激的情緒和行為,則必須由專業(yè)的心理老師來指導、教育,因此,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專業(yè)的心理老師對學生的心理更了解,分析更透徹,運用的方法也更科學。有的學生遇到心理障礙、煩惱或者沒法解開的心結時,不愿意告訴父母和自己的班主任,因為他們的學習生活有交集,他們害怕別人的異樣的眼光和言語指點,而專門的心理老師,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老師會以嚴謹的態(tài)度處理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問題,并保證學生信息的私密性。班主任、任課老師、心理健康老師,三者的相互協(xié)調和共同努力下,為學生正確疏導不良情緒,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讓他們更好地學習,更好地生活??傊瑢πW生進行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為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競爭的、全面的、高素質的接班人才,形成下一代良好個性心理,我們將不斷探索,積極為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做必要的、有益的探索與鋪墊。

作者:於琴琴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黃泥山小學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游泳心理教育論文

游泳項目是一項令學生終生受益的運動項目,在現實教學中體育教師為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往往對動作技能方面的教授講解較多,對學生心理方面的培養(yǎng)則較為忽視,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游泳中產生緊張、焦慮、怕水、厭水等不心理問題,影響了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果,若不相應措施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必然產生教學失誤。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向成熟過渡時期,在心理素質上表現出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相互交織共存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心理特征往往表現為易受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干擾,注意力不夠集中,理解力不強等,需要體育教師開動腦筋,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和障礙進行分析和研究。

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內涵探討上,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健康觀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兩個方面探討。健康觀教育方面,就是在體育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貫徹“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指導思想的自覺性,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對學生修養(yǎng)身心的重要作用進行拓展,使學生掌握現代健康觀。心理素質教育方面,就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借助發(fā)現小學生在體育鍛煉時的表現出的各種運動心理反應和表現,運用心理健康知識,滲透心理品質、情緒情感、自我認知、個性心理、心理適應等內容的心理教育,指導并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排除心理困擾,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質。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與其他小學課程相比,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義重大。首先,與日常其他課程比較,體育教學在內容和形式完全不同,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均需要具有自制、勇敢、堅持等良好的意志品質以及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種情感體驗。其次,由于體育教育多為競爭性、集體性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對個人會有一個比較切近于實際的自我認識,并自覺或不自覺地校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第三,體育教學中,學生們隨著教學活動中直接或間接地溝通交流,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獲得較高的安全感,并樹立起自信心,促進學生人際關系能力的提升和改善,同時,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服從教師、團結伙伴,努力控制和約束自己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社會公約意識,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團體精神。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游泳運動和其它小學體育運動項目相比,游泳教學活動是在水的特殊環(huán)境下進行的。小學生由于對水的物理特性缺乏感知和體驗,不了解克服水的壓力、浮力和阻力等不利因素影響,因此到一定深度水中進行游泳學習時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站立不穩(wěn),進而甚至引起喝水和溺水等問題,并由此而導致怕水、厭水等心理障礙的產生,影響了游泳基礎教學的深入開展。結合多年來的體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導致小學生在游泳學習中心理問題的產生主要有游泳自身因素、學生自身因素和體育教師因素三個方面。

(一)游泳自身原因

由于游泳項目是在水中進行,人在水中運動時,正常的運動習慣明顯不適應,例如運動方式,呼吸方式等,加之這些運動方式和呼吸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這些客觀因素很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恐懼。在運動方式方面,游泳改變了人的正常的運動習慣,在游泳運動中,身體是在水平狀態(tài)下進行運動,完全顛覆了人們直立運動的習慣,這種水平運動失去了地面支撐作用,而是依靠浮力等進行運動,給初學者造成向水中沉的感覺,進而產生恐懼的心理。在呼吸習慣方面,游泳時的呼吸是在動作配合下進行的,嘴在水面上吸氣,用嘴和鼻在水中呼氣,呼吸運動比陸地上復雜許多,改變了人的正常的呼吸習慣,初學者一般掌握不好吸換氣的時機,造成了呼吸困難,產生畏懼心理。部分學生有過嗆水、溺水經歷,對嗆水帶來的的劇烈咳嗽痛苦和溺水帶來的不安全心理反應,對水產生恐懼心理,懼怕游泳,或者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動作。

(二)學生自身原因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期,生理和心理上尚不成熟,在這一時期小學生往往表現出依賴性強的心理特征。大部分初學游泳的學生,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運動項目,尤其是游泳這種帶有一定風險性的運動,往往不能積極的面對,勇于克服,是采取消極和逃避困難的態(tài)度,意志品質差,膽小畏縮。在怕水心理原因上,怕水心理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學生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親身體驗過嗆水、喝水和溺水,感受到了水對自己身體安全的威脅,間接原因是看見或者聽說過游泳事故對人的傷害,因此產生怕水的負面效應心理問題。在厭水心理原因上,一方面,在游泳課教學中,部分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認為專業(yè)課是本行,游泳成績并不重要,成績及格就行,進而對游泳課產生厭煩情緒,另一方面,游泳課中,學習環(huán)境相對于其他體育項目較差,如氣溫低、水溫低、水質差等,都可部分學生對游泳課產生心理抵觸情緒,缺乏學習熱情,成為學習好游泳課的一道心理障礙。

(三)體育教師原因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也是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部分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態(tài)度上較為嚴肅,導致學生對老師不敢接觸,學生對老師懷有恐懼心理,師生之間有距離感,影響了學生深入學習游泳課程。另有一些體育教師,在游泳教學中,對教學方法研究不夠深入,方式方法上簡單粗放化,一次游泳課,學生不僅要消耗巨大的生理能量,也消耗了巨大的心理能量,如果教師教學方法簡單、語言生硬、教學缺乏循序漸進,動作不規(guī)范、水中保護不夠等,學生往往會對如何學好游泳課產生恐懼心理,影響教學效果與質量。

三、對如何消除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策略思考

(一)引導學生樹立現代健康觀

身體健康是人進行一切活動的物質基礎,無論智商有多高,身體素質不好,也難以為國家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針對這一點,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現代健康觀。引導并幫助學生認識到未來社會既是高智能的社會,又是競爭激烈的社會,在個人素質培養(yǎng)上,不僅要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更需要有強壯的體魄,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這就要求當今的學生必須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成為復合型的人才。而游泳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形成堅強、勇敢、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質,為學生將來成長為社會有用之才奠定基礎。只要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學生就會明確學習游泳的目的,產生對學習游泳的興趣,進而自覺地努力克服困難,消除各種心理障礙。

(二)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和培養(yǎng)

在加強學生的心理訓練方面,體育教師在游泳教學中,針對學生怕水、厭水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傳授運動心理學知識,結合游泳項目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訓練,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例如,當練習吸換氣時,部分學生出現畏難情緒,表現灰心畏縮時,體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別人能學會,我也能學會”,并教授學生使用心理自我暗示法,默念:“不能灰心,堅持就是勝利”,通過心理素質訓練的開展,幫助學生克服并跨越心理障礙。在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上,小學體育教師應重點加強對學生意志品質培養(yǎng),結合游泳項目的特點,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意志品德教育,上游泳課時學生主要是恐懼水,擔心嗆水,喝水,不敢下水去熟悉水性。體育教師針對學生這種恐懼心理,有應積極教育學生要樹立勇敢、頑強、必勝的信念和信心,幫助學生克服恐懼,逐漸消除緊張和恐懼情緒。

(三)完善體育游泳教學的方式方法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通過新型師生關系構建、提高體育教學藝術性和進行心理激勵教學等不斷改進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對游泳的教學水平。在新型師生關系構建方面,體育教師應結合新形勢下的教學形式,轉變觀念,樹立新型師生觀,在業(yè)務上應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平等對待,耐心指導,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師生觀,親近學生,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形成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提高體育教學藝術性方面,體育教師應能夠給學生提供豐富新穎的教學形式方法,引起學生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水中進行游泳教學,應通過手拉手前進、后退、下蹲、跳躍、打水點等游戲形式,讓學生體會水性,體會人體在水中的愉快感,以玩促趣,以趣促學,使學生對游泳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打消學習顧慮等心理。在心理激勵教學方面,教學過程中對于少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體育教師應重視他們,給予語言上的肯定和鼓勵,及時表揚,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從而消除學生自卑心理,進而掌握好游泳技術。

結論

小學游泳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全面掌握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工作,通過采用富有藝術性教學方法和手段,以身作則,及時消除學生游泳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提高學生學習游泳技術的興趣,實現游泳教學和學習水平的全面提升。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管窺小學生心理教育問題

一、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因素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家長的品德修養(yǎng)、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和家庭條件、家庭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德與心理的成長。有的父母經常訓斥孩子,使得孩子畏懼父母,和父母缺乏感情交流,當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壓抑感與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不和而離異,使得孩子的弱小心靈承受了非常大的打擊,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有的父母本身就品德低下,作風不正,其言傳身教對孩子就更不可能有好的影響。

(二)學校因素

學生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學校是培養(yǎng)學生成長并成才的搖籃,教師是灌溉學生進步并逐漸成熟的園丁,學校的環(huán)境與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會產生最重要的影響。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視學生的智力教育,輕視學生的德育與體育,重視尖子生,輕視后進生,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有的學校生活內容與教學方式單一,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也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不當的方法,懲罰學生、諷刺學生、體罰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不僅會造成學生的自卑與自閉,而且可能造成學生自暴自棄,失去上進心,甚至過早放棄學業(yè)。

(三)社會因素

社會是一個大熔爐,處在家庭和學校保護中的小學生對社會的接觸雖然不多,但是由于缺乏正確的判斷力,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負面風氣的影響,社會轉型期存在的一些資本主義的精神污染和資產階級的自由化思潮,甚至是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視內容都會對小學生造成不良沖擊,影響小學生健康心理的養(yǎng)成。

二、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營造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感、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學校的教育教學氛圍指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游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不僅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學校的校風與氛圍。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而且可以為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利條件。課堂教學是學校的重要群體活動,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的班級學習氛圍,善于用教學氣氛引導學生的良好行為并轉變學生的不好行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多表揚、鼓勵學生,消除負面暗示,使每一個學生都感覺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樹立起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識。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向學生傳授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系統(tǒng)、科學地認知自身心理發(fā)展狀況與特點,及時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通過自我調整或尋求幫助來解決問題,保證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增強教師自身素質,與學生真誠相待、寓教于愛

學校要對全體教師廣泛進行心理學知識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保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需要師生間以誠相待。教師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理解學生,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個學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小學生的年紀雖然小但也有自尊心,只有在人格得到真正尊重、情感得到真正理解、行為得到真實鼓勵、努力得到完全肯定的情況下才能盡情釋放自己的潛在正面能量,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困惑疑問,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師生間的心理交融互動,也是教師愛的投入,對于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教師要投入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問題與障礙。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善于和學生交流、溝通,要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用真誠的愛去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讓學生擺脫心理障礙,正視心理問題,相信自己,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逐步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要寓教于愛,但愛不能離開嚴。嚴格要求自己,是為學生做出表率;嚴格要求學生,是出于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情懷,是源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嚴格要求,就是對學生的愛護、尊重、理解與信任。因此,教師要將對學生的“愛”體現在“嚴”中,做到嚴而予禮、嚴而有度、嚴而不苛、嚴而以恒。

(三)建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心理

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和睦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可以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教師,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的榜樣,是孩子心中的權威與偶像,其言行對孩子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學校要多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各年齡階段特點,使家長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方法,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

(四)營造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尤其在網絡發(fā)達的今天,社會與孩子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孩子在享受著過去人們無法享受到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同時,也面臨著比以往更多的誘惑與負面影響。因此凈化社會環(huán)境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也是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問題,不僅需要學校加強對學生自身保護的教育,也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幫助與支持。

作者:張美君 單位:北華大學 師范分院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思索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紀末教育改革運動中出現的新觀念。她是在我國大中小學生心理困擾與障礙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斷下降,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出于職業(yè)的責任感,迫切要求解決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問題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活動。國家教育部以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積極支持,這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根本保證。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并對已經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fā)展,提高全體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其內涵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心理學專家提出: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應是發(fā)展個性的輔導;心理輔導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幫助一個人去發(fā)展所有的潛力,有快樂的人生。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冶療;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詢,而是面向每個學生,并促進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靠學校普通教師來組織和實施的,必須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人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時期。一方面,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種種矛盾、困惑和斗爭,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的發(fā)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別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心理學家指出:學校教育應致力于為兒童創(chuàng)造有利于心理發(fā)展的環(huán)境,促使他們更好地健康地成長。筆者認為,首先廣大教師要有較高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其次是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有關理論;其三是學習、掌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邊學邊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相結合的心育氛圍濃厚的師資隊伍。

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體現小學教育的特點?;A性和普及性是小學教育的兩個基本特點。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應是為兒童的健康發(fā)展選擇適合兒童教育方法。使小學生在認知、情感等領域里得到幫助和培養(yǎng),讓兒童從小學會認識自己、接納他人,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以科學、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去學習,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讓兒童從小學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成為會理解和尊重他人、誠實和積極進取的小學生。因此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花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一小部分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的小學生,應及時地進行疏導使小學生心理向著健康的方面發(fā)展。

二、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現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和競爭,生活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變化,小學生周圍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寧靜的小學校園也越來越熱鬧,現在小學生實際上要比他們的父輩承擔多得多的心理壓力。依據我們的觀察,認為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物質豐裕導致刺激或變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學生比較容易滿足,考試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要有一顆糖的獎勵也會欣喜若狂,也比較重視家長和老師的表揚?,F在小康之家衣食豐裕,還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屬于先富起來的家庭,家長過于寵愛孩子,物質的要求有求必應,以至于有的小學生對鼓勵、表揚無所謂,對什么事都滿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養(yǎng)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祖父母輩。小學生的家長恰好是年輕力壯干事業(yè)的好時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相對而言,貴州的經濟還不是很發(fā)達,特別是畢節(jié)地區(qū),就拿筆者任教的黔西縣仁和小學來說,多出現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輩照顧的情況。祖輩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這些小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明顯不足。

3、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級集體中表現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多數家庭獨門獨戶,小學生放學后在家里和電視、電腦為伴,沒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動,在班級集體中往往幾個能干的學生無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幫助。

4、家長對孩子希望過高?,F代社會高學歷的影響使得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來越高。家長對于分數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試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揚,家長會問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樣要接受教訓,關照不要驕傲呀,不要自滿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一進家門就做作業(yè),以至于一出家門仿佛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性發(fā)泄放縱。

5、小學生能力普遍較強,個別學生自我表現欲過強。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會教育媒體的影響,當代小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比較高,但是個別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太強。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上課舉手發(fā)言很積極,只要老師沒有請他回答問題,他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故意講話、吵鬧,甚至鬧到無法上課,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師搗亂,只是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素質存在問題的負面影響。不可否認,小學教育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最突出的是過分強調了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的教育。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團體輔導。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fā)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時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更加專業(yè)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環(huán)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仿佛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3、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化。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yōu)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4、測試與矯治。采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后找出存在的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采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自己設計心理調查表。小學生在回答調查表時會有意無意地接受某種暗示,量表的設計一定要符合科學性,否則會誘導歧義。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fā)現的問題,分別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東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fā)展。

5、心理健康教育課。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試點班嘗試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試點班取得經驗以后,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全校開設。老師根據各班的不同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解決伙伴交往的問題,鼓勵孩子們多為別人著想;同時從完善自身人格著手,通過討論讓孩子們知道怎樣才能讓別人信任等。小學生喜歡上心理健康教育課,因為老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和游戲活動,學生可以說出心理話,并傾聽別人的心聲,自助———助人,這在其它課上是無法感受到的。隨著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課堂。這不僅僅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fā)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結合貴州畢節(jié)的現狀,筆者建議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所有的小學教育工作者除了傳授科學知識,也應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心理輔導員,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使我們的孩子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思索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紀末教育改革運動中出現的新觀念。她是在我國大中小學生心理困擾與障礙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斷下降,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出于職業(yè)的責任感,迫切要求解決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問題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活動。國家教育部以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積極支持,這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根本保證。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并對已經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fā)展,提高全體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其內涵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心理學專家提出: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應是發(fā)展個性的輔導;心理輔導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幫助一個人去發(fā)展所有的潛力,有快樂的人生。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冶療;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詢,而是面向每個學生,并促進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靠學校普通教師來組織和實施的,必須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人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時期。一方面,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種種矛盾、困惑和斗爭,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的發(fā)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別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心理學家指出:學校教育應致力于為兒童創(chuàng)造有利于心理發(fā)展的環(huán)境,促使他們更好地健康地成長。筆者認為,首先廣大教師要有較高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其次是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有關理論;其三是學習、掌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邊學邊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相結合的心育氛圍濃厚的師資隊伍。

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體現小學教育的特點。基礎性和普及性是小學教育的兩個基本特點。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應是為兒童的健康發(fā)展選擇適合兒童教育方法。使小學生在認知、情感等領域里得到幫助和培養(yǎng),讓兒童從小學會認識自己、接納他人,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以科學、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去學習,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讓兒童從小學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成為會理解和尊重他人、誠實和積極進取的小學生。因此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花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一小部分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的小學生,應及時地進行疏導使小學生心理向著健康的方面發(fā)展。

二、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現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和競爭,生活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變化,小學生周圍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寧靜的小學校園也越來越熱鬧,現在小學生實際上要比他們的父輩承擔多得多的心理壓力。依據我們的觀察,認為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物質豐裕導致刺激或變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學生比較容易滿足,考試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要有一顆糖的獎勵也會欣喜若狂,也比較重視家長和老師的表揚?,F在小康之家衣食豐裕,還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屬于先富起來的家庭,家長過于寵愛孩子,物質的要求有求必應,以至于有的小學生對鼓勵、表揚無所謂,對什么事都滿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養(yǎng)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祖父母輩。小學生的家長恰好是年輕力壯干事業(yè)的好時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相對而言,貴州的經濟還不是很發(fā)達,特別是畢節(jié)地區(qū),就拿筆者任教的黔西縣仁和小學來說,多出現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輩照顧的情況。祖輩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這些小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明顯不足。

3、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級集體中表現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多數家庭獨門獨戶,小學生放學后在家里和電視、電腦為伴,沒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動,在班級集體中往往幾個能干的學生無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幫助。

4、家長對孩子希望過高?,F代社會高學歷的影響使得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來越高。家長對于分數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試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揚,家長會問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樣要接受教訓,關照不要驕傲呀,不要自滿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一進家門就做作業(yè),以至于一出家門仿佛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性發(fā)泄放縱。

5、小學生能力普遍較強,個別學生自我表現欲過強。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會教育媒體的影響,當代小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比較高,但是個別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太強。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上課舉手發(fā)言很積極,只要老師沒有請他回答問題,他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故意講話、吵鬧,甚至鬧到無法上課,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師搗亂,只是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素質存在問題的負面影響。不可否認,小學教育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最突出的是過分強調了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的教育。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團體輔導。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fā)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時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更加專業(yè)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環(huán)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仿佛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3、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化。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yōu)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4、測試與矯治。采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后找出存在的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采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自己設計心理調查表。小學生在回答調查表時會有意無意地接受某種暗示,量表的設計一定要符合科學性,否則會誘導歧義。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fā)現的問題,分別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東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fā)展。

5、心理健康教育課。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試點班嘗試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試點班取得經驗以后,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全校開設。老師根據各班的不同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解決伙伴交往的問題,鼓勵孩子們多為別人著想;同時從完善自身人格著手,通過討論讓孩子們知道怎樣才能讓別人信任等。小學生喜歡上心理健康教育課,因為老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和游戲活動,學生可以說出心理話,并傾聽別人的心聲,自助———助人,這在其它課上是無法感受到的。隨著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課堂。這不僅僅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fā)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結合貴州畢節(jié)的現狀,筆者建議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所有的小學教育工作者除了傳授科學知識,也應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心理輔導員,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使我們的孩子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懶惰心理教育論文

懶惰是一種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缺少責任心,缺少時間觀念的心理表現。小學生的懶惰表現尤為突出。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而懶惰心理就像一道城門,打不開它,提

高素質、能力又何從談起?因此我就小學生懶惰心理的表現,成因及矯正方法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懶惰心理的表現

1、思想方面的懶惰。

懶惰的人常有明日復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件事應該今天完成卻總期待著能夠明日去做。例如:有懶惰心理的學生在完成當天作業(yè)時,常找出各種理由拖拖拉拉,邊玩邊學,時間晚了,就想明天早

晨早點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學后,又有了新的任務,這樣明日復明日,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懶惰的人常有依賴別人的思想。老師們經常會發(fā)現,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的總是個別幾名同學,而更多的人懶得動腦思考問題。心里想:反正我不舉手,也會有人說出正確答案。這種依賴別人的懶惰

心理只會使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

2。行動方面的懶惰

思想的懶惰必然導致行動上的懶惰。懶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應該做,甚至應該馬上做.可卻遲遲不做,或硬挺過去;做事時總是無精打采、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例

如:在我校的養(yǎng)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場或教學樓內看到雜物要主動撿起”的要求,而許多同學由于懶惰,即使是彎彎腰這樣的動作也懶得去做。學校每周末的大掃除,總有個別行為懶惰的同學溜邊

或干活時拈輕怕重,更有甚者,要父母代替打掃衛(wèi)生,其懶惰程度可見一斑。

二、懶惰心理的成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懶惰心理的產生呢?

l、依賴性強。

如今今的獨生子女有嚴重的依賴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沒有主見,缺少獨立性,他們在家靠父母,在學校依靠老師,在社會上依靠其他人。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懶惰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進心

上進心是前進的動力。缺少上進心的學生做事容易滿足,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質量,不求快節(jié)奏,常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和“混過去就行”的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

。而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必然導致懶惰現象的產生。例如:在我校每屆兒童畫展中,要求班級中的每位同學創(chuàng)作一幅美術作品,在班級內展出。就有個別同學放松自己的要求,心想:班級有這么多幅

作品,也不缺我這一幅,應付過去就得了,于是懶得精心構思,懶得用心著色,草草完成了事。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是產生懶惰心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家庭關系的影響

從客觀上說,家長的過分溺愛,也是造成學生懶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過分嬌縱,大包大攬,只會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勞而獲的壞習慣。另外,有的家長本身就

缺少時間觀念,沒有勤勞的習慣和雷厲風行,果斷利落的作風?!吧斫讨赜谘越獭保@樣的家庭影響嚴重影響了子女良好健康習慣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的發(fā)展,促進懶惰現象的發(fā)生。

三、矯正懶惰習慣的方法。

懶惰是成功的絆腳石,在充滿困難與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懶惰的人習慣于等、靠、要,從來不想去求知、發(fā)明、拼搏、創(chuàng)造,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只有勤奮、刻苦、好學、上進,朝著預定目標孜

孜以求,才會達到光輝的項點,為此要努力克服懶惰的習慣。

l、要養(yǎng)成每天清早按時起床和外出鍛煉的習慣,改掉戀床不起的惡習。

2.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在家里主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打掃衛(wèi)生、洗臉、洗自己的衣物。在學校認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別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和各種勞動、遠足活動,從而鍛煉

意志,磨練耐力。

3、制定學習計劃。所有各科作業(yè)都嚴格按老師規(guī)定的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逐步養(yǎng)成不完成作業(yè)不睡覺的習慣,改掉“明日復明舊”的思想。

4.尋找榜樣。找一個學習勤奮,做事勤勞的同學做為自己的榜樣,并請這位同學多幫助和監(jiān)督自己。

5、又進步了,天天堅持檢查自己行為,如果當天沒有懶惰現象發(fā)少,就在當天的日記本上貼一面小紅旗,表明進步了。只要堅持一至兩個月,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6、厭惡療法。做一個小丑娃放在寫字臺上,每當發(fā)覺自己有懶惰的心理或行為時,就在小丑娃的臉上畫一筆,或涂些顏料,久而久之.再看或丑娃丑陋的樣子,就會提醒自己改掉懶惰的習慣。

總之.懶惰是一個人成功的大敵,戰(zhàn)勝懶惰,戰(zhàn)勝自我,才能不斷地前進。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中小學生考試焦慮及心理教育輔導

摘 要:教育方式正從應試型向素質化教育型轉軌,雖然那種每周一小測,一月一大考的情況已過去,但不少學生遇到一些必要的教學終結性檢查時仍然存在著著急、發(fā)愁的現象。這種因考試引起的應急性情緒障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考試焦慮”??荚嚱箲]是當前中小學生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之一。本文以考試焦慮的表現和分類為基礎,通過分析引起考試焦慮的原因,積極尋求正確疏導策略,使考生形成最佳心理狀態(tài),取得最佳考試成績。

關鍵詞:考試焦慮;焦慮原因;心理輔導

一、考試焦慮的界定

考試焦慮是中小學生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它指的是由于面臨考試而產生的一種特征的心理反應,它是在應試情境刺激下,受個人的認知、評價、個性、特點等影響而產生的以對考試成敗的擔憂和情緒緊張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應狀態(tài)。有些學生一到考試就出現心慌意亂、情緒緊張、記憶卡殼等現象,考不出應有的水平,尤其是一些重大考試更是如此。這種現象就是考試焦慮,指的是由考試而引起的過分緊張不安、恐懼、擔憂、厭惡等情緒性心理狀態(tài)。

二、針對中小學生考試焦慮的心理教育輔導

分析引起中小學生考試焦慮的諸多因素,我們可以得出中小學生的考試焦慮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針對考試焦慮具體原因,可采用下列心理輔導方法克服考試焦慮。

(一)考試焦慮心理的認知嬌正

對于考試焦慮,認知矯正是一種重要的輔助途徑。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影響學生對考試的知覺和評價,使學生對考試獲得一種現實合理的態(tài)度,進而對“即將面對考試”這一情景產生一種控制感。教師要指導他們進行認知矯正,幫助他們發(fā)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優(yōu)點,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從而對考試情景產生一種控制感、減輕考試焦慮。

第一,考試動機的調整。中學生對自我的認識經常是模糊而搖擺的,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源自內心的期望,還受家長、老師、社會等外在因素的制約。心理輔導的任務就是要幫助高焦慮的考生客觀、全面地了解自身能力與發(fā)展空間,理性聽取來自他人的意見,清晰而確定地找到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和“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第二,考試觀念的認知矯正??忌鷮荚嚜毺氐恼J知是多次考試經驗積累的結果,消極經驗會使考生形成對考試相關事物的片面認知,如“考試前不把所有的知識點看完,我肯定考砸”,當這種錯誤不為其意識所察覺,往往就成為焦慮的根源。認知矯正能幫學意識到自己的偏執(zhí),與非理性信念辯論并重構理性信念,從而緩解焦慮。通過一系列自我質問與反思,考生能將引發(fā)焦慮的部分因素清除,從而降低焦慮程度;第三,自我教導訓練與暗示。自我暗示是通過自己的認識、言語、思維等心理活動。在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信、樂觀的性格。心中感到焦慮時,要會釋放,找自己的朋友、親人傾訴,或者大哭一場也未嘗不可。要會轉移,聽音樂、參加些勞動、去大自然散步等等,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事物以遣散心中的不快。久而久之就能逐漸形成自信、樂觀的性格。

(二)考試焦慮的行為矯正

中小學生考試焦慮心理的行為矯正包括學生自我放松練習和系統(tǒng)脫敏、幫助學生切實搞好應考復習和考前輔導等幾個方面。南非心理學家沃爾浦早期研究發(fā)現人在肌肉放松條件下的情緒狀態(tài)與焦慮狀態(tài)是互相對抗的,二者不能相容。一種狀態(tài)的出現必然抑制另一種狀態(tài),這一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作“交互原理”。依據這一原理就可以通過誘發(fā)肌肉放松達到對緊張焦慮反應的抑制。放松練習和系統(tǒng)脫敏都是以這一原理為治療依據。放松訓練對克服考試焦慮有一定的療效,因此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放松。放松訓練是一套使人身體肌肉放松的練習。最正規(guī)、最易掌握的一種方法是“緊張――松弛漸進放松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局部一組一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漸進地擴及全身。這是一種既科學又適合個體掌握學習的方法,它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即使個別要領、動作不很準確也不影響放松的效果。它的放松順序是:手臂――頭――軀干――腿。當考試焦慮嚴重地影響著考生目前的準備狀態(tài),這種專門的放松訓練非常有效。

其二,自我系統(tǒng)脫敏。系統(tǒng)脫敏綜合了好幾種獨立的方法,如放松、身體意識、思考與想象等。利用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的情景,并通過心理放松的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癥焦慮的目的。采用系統(tǒng)脫敏法對考試焦慮者進行行為矯正應包括三個步驟:建立考試焦慮等級層次,進行放松訓和要求考試焦慮者在放松的情況下按某一焦慮的等級層次進行脫敏治療。首先,要幫助學生搞好考前復習,加強學生的考前指導。許多中小學生產生考試焦慮的原因之一就是考前復習不充分,知識準備不足。對應試科目的學習沒有一定的把握,惟恐不會以致產生考試焦慮心理。因此,教師要教導他們平時要刻苦學習,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按各科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不要憑僥幸心理靠壓題取勝;其次,要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考前學習計劃,注意勞逸結合;再次,要加強對學生的考前指導,幫助他們提高應試技能,做好心理上、知識上、物品上的準備,對防治考試焦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對于克服考試焦慮,使學生發(fā)揮應有的水平,取得考試的成功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加強考前集體和個別心理輔導

中小學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聘請有關心理專家為學生進行集體心理輔導或做講座,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另外,學校應開展一些心理訓練活動,讓學生掌握解除焦慮的方法,降低或消除焦慮。最后,學校要給學生“松綁”,把學生從題海之中解放出來,推廣“愉快教育”,寓教于樂,這是預防和減輕學生考試焦慮的根本途徑。另外,通過個別輔導,可以幫助考生正確對待考試,正視自我,培養(yǎng)積極的心態(tài),正確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以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考試,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關注小學生心理教育與孩子的成長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學校教育越來越重視“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成為當今的主題詞。健康與否,心理健康占據重要地位。小學生是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心理健康會影響到國家的昌盛、民族的振興。作為教師也好,作為家長也好,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學習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更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要職責。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教育;成長

一、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的重要性

1.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很迅速

表現在很多方面,例如小學生在注意力方面、記憶方面、以及學習興趣方面和思維方面發(fā)展的都很迅速。有些學者發(fā)現在7~10歲注意力集中時間為20分鐘,10~12歲為25分鐘,12歲以上的為30分鐘,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隨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注意力范圍慢慢擴大、腦子的靈活度越來越強。所以在給不同階段的年齡的小學生上課時,要適當調動氣氛,活躍孩子們的肢體語言,讓孩子們快樂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使之讓孩子們在心理健康成長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小學生在學習興趣方面更是變化的非???,例如在低年級的孩子們喜歡畫畫,三年級的孩子們就開始獨立喜歡足球、跑步。在記憶方面,低年級的孩子們只是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接觸自己喜歡的事物,在不經意間去記憶一些自己腦海里的“回憶”,然而高年級的孩子們則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去記住自己想要記住的事物。所以,當作為一名教師授課時,我們應當明確聽課人的年齡在哪一個階段,只要這樣我們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才能更好的讓孩子們吸收知識,更好的利用小學生心理發(fā)展很迅速這個特點。在思維方面,低年級的孩子們只停留在形象化思維上,是比較具體化。高年級的孩子們則有了邏輯思維,并且非常抽象。這些差異都非常明顯的說明了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迅速性,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多留意孩子們在小學階段他們的心理發(fā)展以及關注他們的心理教育與他們的健康成長。

2.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具有協(xié)調性及開放性

正是因為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具有協(xié)調性,所以在這個時期,我們應更加重視關注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與孩子的成長。所謂的“開放性”指孩子們在與家長老師交流時,心理活動表現的非常明顯,不善于偽裝甚至不會偽裝,這是作為家長或者作為老師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極好的機會,更好的引領孩子心理上的健康成長。所以在小學生這個階段發(fā)展還在的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良好的品德及心理健康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時間段了,作為教師我們要好好抓住小學生這個時間段,發(fā)展他們的心理,讓孩子們健健康康的成長,多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想法,明白孩子們真實的心理活動,從而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3.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還具有可塑性

人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會受到影響,包括環(huán)境的影響、事物的影響,不過心理影響至關重要,受到正面影響時,人們會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受到負面影響時,則可能會悲觀摧毀一生。小學生在這個階段的表現出來的可塑性較為明顯。早在距今2000多年的戰(zhàn)國時期,中國古代教育學家孟子的母親就注意到了這一點,為了讓自己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位偉大的母親將家搬遷了三次,孟子的母親這樣做就是在朝著有利的環(huán)境方向發(fā)展,更好的影響孟子積極向上的學習。孟子之所以可以成為一代大學問家,與他母親的正確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分不開的。所以作為老師也好,家長也好,要重視孩子們現在這個成長的黃金階段,重視孩子們的心理教育,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與他們的成長,將孩子們塑造成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小學生是國家的花朵,是國家的希望。家長、老師、學校、社會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往往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成為主流。但家庭、學校、社會帶給孩子們的壓力卻沒有減弱反而在與日俱增,使得孩子們產生了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問題。那么學校和家庭如何關注孩子們的心理教育與孩子們的成長呢,下面我來談一下自己對此問題的一些淺見。

二、小學生心理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1.容易造成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

現在一個家庭里,大部分都是一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手里的寶貝,家里的老人格外疼惜,孩子從小時候開始就一直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不能說是愛因為那是溺愛。在他們的成長中很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指責和教導,難以完成別人給予的任務,也很難獨立完成任何事情。這些已經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種表現了,這一心理問題時間久了就會使孩子們成為一個有“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學校和家長總是以分數論英雄,用分數判斷一切,使得原本屬于孩子們的自強、自信、樂觀等漸漸朝他們遠去,讓小學生漸漸地走向心理不健康之路。

2.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法

作為家長必須意識到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責任。家長的行為、習慣、待人處事的態(tài)度等多方面都時刻的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必須提高自我素質,使自己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在生活中要懂得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原則與方法,才能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學校要幫助小學生分析他們的有點,消除自卑孤獨的心理,正確作出評價,發(fā)揮孩子們的特長。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意志力,消除敏感與脆弱的心理,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他們在生活學習中的自控能力,克服消極的情緒,擺脫悲觀失望。整個社會也要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小學階段是人生發(fā)育最初的階段,一個人的性格、品質、興趣都是在這個階段初步形成,各種潛能的開發(fā)也是在這個階段初步開始,因此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小學生還應該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會每天認識自己多一點,改正自己的錯誤。不做無所謂的抱怨,不要容易受到消極性的誘惑。由于年齡的原因,父母應給予多一些的引領,孩子們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的認識往往是比較粗糙的認識,在這時父母要注意給予正確的引導。這樣小學生才能更加從分認識自己。

當今小學生,他們是跨世紀的一代,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心理健康是現代健康觀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學是學生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開始階段,是情商、智商的逐漸提高的重要階段,幫助孩子們走出困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讓我們一起關注小學生的心理教育,關注孩子的成長!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淺談加強小學生心理教育的措施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生活在新時期的小學生時刻面對著許多心理挑戰(zhàn),對其心理教育的相關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有利于其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對其心理技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對小學生的心理潛能進行充分的發(fā)揮,使小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而且,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時候,能夠對其在學習中的自信心、上進心以及自覺的心理的培養(yǎng)都有一定的有利影響。本文在通過對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進行重點分析,找出其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針對這些不足之處對小學生心理教育的方式進行改革,從而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教育;措施

作為我國在義務教育工程中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對小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點之一,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可以對其心理素質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使其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促使其人格的健全,使其在面臨挑戰(zhàn)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小學生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具有極強的求知欲以及上進心,但是,因為其年齡太小,在各個方面都還不太成熟,遇到挫折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容易影響其自身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對其心理方面的教育要重點關注。

一、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時期是人的一生獨特心理的成長時期,學生處在小學的階段,在自我表現的方面展現欲望比較強,希望得到老師以及家長的關注。而且,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新時期,在這個階段出生成長的孩子普遍具有較高的智商,在自我表達發(fā)展的方面能力較強,他們在這個時期渴望得到身邊人的表揚以及肯定,從而使自己顯得與眾不同。

但是,由于心理教育力度的不夠強,許多孩子在與其他孩子競爭的時候會采用一些比較極端的方法來吸引身邊人的注意。如有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會在課堂上故意吵鬧搗亂,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這樣的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疏導的話,就會對小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對其心理的健康成長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要對其心理的健康成長重點關注。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時候,要注意對其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使其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促使其人格的健全,使其在面臨挑戰(zhàn)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可以對其心理素質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使其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促使其人格的健全,使其在面臨挑戰(zhàn)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對小學生的教育中,對其心理的教育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加強小學生心理教育的措施

1.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上進心

小學時期的孩子相較與別的階段而言,都具有很強的求知欲以及上進心,在一定程度上渴望受到身邊人的關注和肯定。而且,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對與教育以及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模仿,所以,教師和家長要時刻注意端正自己的行為舉止,為小學生做好榜樣。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小學生的心理正確培養(yǎng),提高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使其學習積極性得到增強,對學生各個學科的學習進行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提高學習成績,培養(yǎng)自信心

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多是識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對學習的趣味性、連貫性以及其中的知識性進行挖掘,運用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fā),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其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要學習的知識進行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使其在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中掌握知識重點,從而使學習成績得到不斷的提高。結合生活的教學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樹立良好學風,培養(yǎng)自覺性

小學生在剛剛入學的階段還是一張白紙,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對紀律的整頓,引導他們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正確的學風。學生入校學習的過程就是其向標準學生蛻變的過程,在這個轉變中,其結果會對學生以后的成長以及學習造成直接的影響,與其以后的未來和前途也有一定的相關。在學生剛進入學校的階段,由于其年里較小,模仿能力極強,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端正自己的生活以及學習作風,為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領頭作用。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其心理的引導,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他們的思想進行啟發(fā)。另外,還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進行一些與學習知識密切相關的比賽或是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使其學風得到良好的樹立。通過引導和培養(yǎng),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成長和發(fā)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是人的一生獨特心理的成長時期,學生處在小學的階段,在自我表現的方面展現欲望比較強,希望得到老師以及家長的關注。而對小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點之一,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可以對其心理素質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使其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促使其人格得到健全,使其在面臨挑戰(zhàn)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他們優(yōu)點的鼓勵與肯定,適度的表揚對學生的上進心的培養(yǎng)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從而使學生的優(yōu)點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小學生的心理正確培養(yǎng),提高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使其學習積極性得到增強,對學生各個學科的學習進行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犯錯的心理教育輔導

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經常遇到班上個別這樣的學生表現非常讓教師頭疼,常常碰到的問題就是班上總有那么個別學生特別容易犯錯,每當老師批評教育時學生們常常說以后不會再犯了,接著又犯了。正因而此這部分經常受到批評的學生,則有的往往會被教師認為是 “不可救藥”,其實這是個別部分兒童在成長的心理被忽視的原因所帶來的異?,F象。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時期,所以容易犯錯的現象一般有如下幾種心理特征。

一、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極不穩(wěn)定

特別是小學生自控能力差這是眾所周知,因為小學生心理在小學生階段是最極不穩(wěn)定。所以在行為上和心理上表現出易犯錯,他們嘴上說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但在行動上卻重復了。往往教師很容易片面地認為是學生行為養(yǎng)成不好,或是屢教不改,而對其中部分的學生產生別樣看法,嚴重影響教育效果。如果我們教學教育工作者能掌握小學生的成長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對這樣的學生培養(yǎng)和學生的能健康成長。如某些上課總愛講和課堂無關的話的同學,惹到同學們在課堂上常常情不自禁地笑出來。用眼神提示他,他馬上就明白自己做錯了,但認真聽課的時間沒多久,他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節(jié)課都會有三四次。每次暗示可以起作用,指出他一次,但不久又照犯。這是我們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如我班有個小鴻的同學就是喜歡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重視,有次在課堂上對其的表現我就我就故意繼續(xù)講課,小鴻這時想這回不上當,他另想別的來故意引起老師的注意,這時我就因勢利導讓他說出在課堂上你學到什么內容、掌握什么知識的規(guī)律。小鴻這時就回答不出了,我微笑著讓他坐下來。課后我問:小鴻你對我講課覺得如何?能否講下你的心理話。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小鴻對老師上課是接受認為,但小鴻老是想同學和老師對他不重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引起別人重視。我經過思考后幫助小鴻分析,要想別人重視自己,自己先要從各方面做得更好。無論紀律還是學習成績更要有帶頭作用,這樣別人就會對你重視和尊重。經過反復教育及教師的耐心細致的引導,小鴻真的轉變了,并成為同學重視和尊重的學生。

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把問題與現象簡單的歸因為學生“不認真”,經常批評和訓訴,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是很不利的。認識了學生自控能力差,心理極不穩(wěn)定這種心理特征后,我們就要用耐心去引導和教育學生,體現師生和諧的教育理念。

二、對事物的認識深度缺乏深刻

一般來說,小學生由于年齡還小,因此,心理學上對事物缺乏深度認識,也就不能從意義上去理解事物內涵,所以造成自己行為不規(guī)。遇到這樣的學生,我們要更加冷靜、耐心地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問題癥結,然后去做疏導教育工作。

有一天下午放學,我看見我班上有幾個學生在操場上打乒乓球活動,于是叫他們離開校園回家,今天學校召開教師會議,籃球隊及乒乓球隊的訓練暫停。剛好碰巧學校從這個星期開始,要求學生放學后及時離開校園回家。他們是很不情愿地走開了。學校教師開完會,我還發(fā)現他們竟然還在操場上打乒乓球。我告訴他們,校園操場上沒有老師在,學校的籃球隊、乒乓球也暫停訓練。學校也有新規(guī)定要求同學們在無老師在場學生是不能留在校園活動,你們幾個還留在學校玩,這是有違校規(guī)的。學生們當中大部分同學都低頭認錯了,可是其中小郭這個學生,他不僅沒認錯,還說老師不講道理,這么早放學,也不讓學生在操場玩,是你們老師能早點回家,你們太自私了。我聽了沒發(fā)火,卻冷靜下心,耐心地解釋為什么學校近來會做這樣的決定。因為近來校園安全事件影響太大,為孩子們的安全,只能是讓你們放學后早回家。學生們理解了,也就暫時接受了他們不喜歡的“校規(guī)”。

第二天小郭同學跑到辦公室來找我,向我主動承認了昨天下午的表現是錯誤,小郭同學講學校能結合當時的社會上校園安全情況作出這些規(guī)定是為了我們學生的安全著想,是正確的有必要。

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中小學生對事物有了深層理解后,就能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更強化的約束效果。遇有問題,要耐心、熱情地了解他們,幫助他們,才會達到教育目的的。

三、中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增強

特別小學生進入小學高年級后,他們的個性得到一定的發(fā)展,這階段他們的見識也有了提升,獨立性,自主性逐漸增強,他們有著這種強烈的表現欲。隨之而來的學生是想借犯事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這也是爭取一種“榮耀”。所以也帶來很多學生的“易”犯錯,他們都是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其實,這也是孩子們在成長階段的正常軌跡,學生的“易”犯錯,還有其進步的一面,因而我們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不能片面去對待這樣的錯和這樣的學生。

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證明,中小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復雜的心理發(fā)展過程,我們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要從心理上等多方面去分析、關注、關心,以免造成教育失誤,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淺析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心理教學 實施全面素質教育

【摘要】素質教育應該主要是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的新理念。它主要是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提高人的能力和發(fā)揮人自己的潛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則是事實素質教育的根本之一。如何培養(yǎng)好學生的心理素質成為教師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心理教育素質培養(yǎng) 自信心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與模式,它是指以全面提高孩子思想品德和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健康的身體、心理、勞動和生存能力的一種教育,是以不拘一格培養(yǎng)人才為目的的基礎教育。心理教育是當代心理學的一種新的發(fā)展,也是當代學校教育的一種新的發(fā)展。同時也是當代社會對心理學和學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在當代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因為心理教育的一些內容和目標,心理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是其他幾種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耐心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則是心理教育的根本之一,那么根據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呢?

一、智力因素

從心理教育的觀點來看智力,它便具有了新的教育內容和意義,隨著心理學本身的發(fā)展,對智力的理解也已經得到了加深與擴展。按照新的心理學智力理論,除了傳統(tǒng)的記憶、思維、邏輯、語文和數學能力外,人們的自我認識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音樂和藝術的感受力,身體的感受力與靈活性等,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就是說,對以上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也都會促進人的智力的發(fā)展,因為它們本身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這樣,在心理教育的意義上,對智力的培養(yǎng)也就應該增加新的內容。同時,就這些所增加的有關智力培養(yǎng)的新的內容而言,它們的作用不但在于提高表面的智力,同時也在于拓寬與優(yōu)化智力發(fā)展,同時也是人的整體發(fā)展的素質或基礎。

例如: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結構。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中的心理結構,首先要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全面開展心理活動,有利于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課堂教學心理氣氛,使學生養(yǎng)成“樂學”的心理素質。要把教學活動從學生單純的認知活動轉到全面的心理活動的軌道上,引入情感個性品質因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學生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學習,養(yǎng)成“善學”的品質。

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的心理活動實現三個轉化:(1)把人類社會學已經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轉化為個體知識;(2)把凝聚于知識之中的人類心理活動方式轉化為個體的心理素質;(3)把蘊含于知識之中的社會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轉化為個體的價值觀和品德,從而發(fā)展自己的整體素質,達到“優(yōu)學”的目的。

總之,不僅要逐步建立一個能夠使學生“樂學、善學、優(yōu)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要使學生在課外學習活動中也能夠養(yǎng)成“樂學、善學、優(yōu)學”的學習心理模式,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非智力因素

心理教育更為直接的教育作用: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學習期望以及人的個性品質等,都是心理學研究的主題。目前美國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提倡“成就動機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國民素質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和內容。因為心理學家認為,積極乃至社會群體的“成就動機”的提高,將會促進個體和社會整體水平的發(fā)展。而這種成就動機教育。正是心理教育的一種形式,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體現。因為成就動機是指為了維護自尊心和提高個人地位而努力學習與工作的動機。通常,個人的地位與他人的成就相稱。因此.對差等生的教育工作之一就是讓他們取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抱負水平,以改變他們對學習的消極態(tài)度,提高學習積極性。

同樣的例子“欲求水準”的研究與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成功與失敗,以及對成功與失敗的感受;與其本人的欲求水平有關,甚至是由其本人的欲求水準所決定的。在對欲求水準研究的基礎上,便可以進行有關欲求水準的心理教育,其直接教育目的和效果,表現在通過提高學習者的欲求水準,便可以提高其學習的動機和學習效率。同時,通過學習者的欲求水準,還可以提高其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感受,還可以提高其自信心。

三、自信心

自信的人能夠相信自己的價值能力,即使通過社會阻力也不輕易改變信念或放棄工作。只要有了強烈的自信心,你想成就的任何事,都會有希望。馬克思曾說:“在科學的人口處,正像在地獄的人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試想一個人還未開始做什么事情,就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沒有一點韌勁,他就很難有什么成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創(chuàng)造性’?!蹦懬邮侨狈ψ孕判牡谋憩F,它會磨滅人的毅力,阻礙想象力的擴展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發(fā)揮。

自信心的培養(yǎng)常見的有:(1)為自己的能力劃一條界線;(2)自我欣賞與自我鼓勵;(3)在失敗與錯誤中記取教訓;(4)發(fā)揚優(yōu)點,堅持長處;(5)認定目標,堅持到底。

總之,自信是一個人個性發(fā)展的核心問題,也是一個人心理生活中的關鍵問題。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兒童認識自己的內心體驗,認識自己的情緒情感,認識自己的能力和發(fā)展,在心理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增加兒童對自己的認識和對自己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個性品質

人們都希望自己有所作為??梢姡聵I(yè)對培養(yǎng)自己成熟的個性也有極為重要的聯系。愛因斯坦曾說過:深入研究科學創(chuàng)立者的個性發(fā)展,可以解釋和分析科學的內容,但是在這種片面客觀的敘述中,某些步驟有時可能看來是偶然的成功……只有對他們的智力發(fā)展進行深研究的情況下,才能理解這些步驟是怎樣成為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由此可見,培養(yǎng)成熟的個性。實際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階梯。

外國心理學家指出:個性的成熟是受多方面的制約和影響,主要制約和影響個性成熟的有四種類型:(一)氣質(基礎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二)心理過程的特點;(三)經驗水平(習慣、技法、經驗、知識等);(四)信念、愛好的傾向性(世界觀、人生觀、榮辱觀、苦樂觀、興趣、志向等)。

總之,人格品質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過后天環(huán)境影響和教育熏陶逐漸形成的。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應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使學生不僅掌握一定的政治觀點和道德準則.學會為人處世。如何做人,而且形成良好的個性特點,將來才能真正成為21世紀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五、結論

心理教育是當代心理學的一種新的發(fā)展.也是當代學校教育的一種新的發(fā)展。同時也是當代社會對心理學和學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發(fā)揮心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有效作用,積極直接的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包括學生的心理危機.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關鍵。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心理教育初探

【摘要】小學生心理文前提的四種特點和分類教育

【關鍵詞】分類教育;探索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 (2012)02-0087-01

在小學教育中,我們目前發(fā)現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很不觀,有好多的小學生都涉及到心理障礙和精神障礙諸多方面的問題。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下面,我就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特點,如何針對其進行教育,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以便共同研討。

1 “害群之馬”型

這類學生多位男生,頑皮.好動?淘氣;經常撒謊.逃學.離家出走;結幫拉伙.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小偷小摸;不守紀律.不愛學習.不聽勸告;經常大大咧咧咧咧.疲疲沓沓.滿不在乎;常犯錯誤,還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架勢,破罐破摔,看你老師能咋樣。

這些學生是學習差,思想也差的雙差生,目前在學校為數不少,被稱為“害群之馬”。到哪班,都是“一個老鼠害一鍋湯”沒人要。我們測了這些學生的智商,卻發(fā)現都很正常。分析其行為表現,,從精神病學來看,大多患有或多或少的品行障礙,缺乏自知力,缺乏自尊心和同情心。常常不顧及別人的期望和利益,自暴自棄,冷漠自私。如果放任自流,任期延續(xù)下去,將會形成個性障礙,影響終生。

如何救護這些失去“活力”的生命呢?美國教育家艾瑪遜說:“教育的全部技巧奧秘在于任何熱愛兒童?!睙釔蹖W生是教師的天職曾有許多教師用他們慈母般的愛心,成功的從“死神的手中奪回一個個活的靈魂。”其實,這“愛心”里包含的是細心、耐心和恒心。首先,教師要細心的分析此類學生的行為和心理形成原因,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說服教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若有如此胸襟,害怕把“石頭”暖不熱嗎?然要聯系其他科任教師和家長,商定一個可行的計劃,對其進行全面和長期的教育。要知“積習難改”,“學壞容易,學好難”的道理,所以切記操之過急。應放長線釣大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平時多給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的機會,讓他們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甜頭,別再說自己是“廢物”、“笨蛋”、“不可救藥”。再加上教師勤鼓勵、勤督促,相信他們會步入正軌,重新做人。反之,如果教師放任自流,冷言嘲諷,嚴詞厲訓,加重體罰,就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處處與你頂撞、與你作對,讓你時時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尋找教育的契機,讓你的教育也將是失敗的教育,更有不好的,會逼迫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2 任性渙散型

這類學生個性偏激,行為不羈,思想意識不穩(wěn)定。如上課故意搗亂,與老師、家長玩心眼,作業(yè)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撒手不管。考試成績好壞都不在意,你如俺說硬說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類型是違反校規(guī),破壞公物,與老師、同學關系也較僵。上課上自愛遲到幾分鐘,遲到了也不喊報告就破門而入,對老師視而不見。老師批評他,他還當堂頂撞。弄得每個老師頭痛傷心,。惹得每個學生嫌棄討厭。

去看一看他們的家庭吧!這是造成他們心靈偏向的主要原因。他們的家庭不是“暴發(fā)戶”,就是父母經商或有錢的戶等。從小生活在物質環(huán)境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有錢花受家長的寵愛。他們抱著金錢至上,讀書無用的思想。有的說:“學習好不好無關緊要,只要有錢,將來生活會過的好的!”有的狂妄自大:“我爸說了,交通大學的大門向我堂開著?,F在學不學,將來照樣上大學,干大事!”更有勝者說:“學的好不好不好是我的事,你管得著嗎?”

面對這些學校生,我們不僅感動憂慮,更感到棘手。他們物質豐富,精神生活卻如此空虛、清貧。怎樣才能轉變他們的思想,重塑他們的靈魂?有效的方法肯定是艱苦而長久的,所以,教師首先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素質,承受這個艱辛的過程。通常采用“點”和“引”啟迪心智,因勢利導,旁敲側擊的點化和點撥教育。針對個性成因,與其交談、溝通,啟迪他們對人生的和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態(tài)度;在通過日常實例和前任事例進行正反說教,修養(yǎng)人格,重新樹立價值觀和人生觀。

3 憂慮壓抑型

這類學生平時聽講專心作業(yè)及時,遵守紀律,成績優(yōu)秀,是老師贊賞的好苗子,但他們個性內向、自尊心強,勤奮刻苦、自覺性強,把分數看得太重,思想壓力大。從心理分析他們患有不同程度的“考試緊張綜合癥”,沒有勇氣面對挫折。常產生個性抑郁,甚至自暴自棄。

由此可見這類學生心理素質太差,沒有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專家認為,學生負擔過重、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太切等因素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嚴重催促他們的心理。因此,教授一方面要引導他們安排好課內外時間,安排好娛樂的時間。另一方面培養(yǎng)他們的克服困難挑戰(zhàn)自我不怕失敗的能力,讓他們樹立能屈能伸“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自信素質,同時要求家長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勵,不橫加指責或默然置之。否則,會使學生心灰意冷形成心理障礙。

4 輕松自在型

這類學生個性活潑好動,學習看上去輕松自在。聽講認真,發(fā)言積極,作業(yè)“一揮而就”,成績良好,興趣廣,好動。什么事都能做好。缺點是愛自能,鉆牛角尖,不踏實,從不自覺補習,有點懶。針對這些心理行為,教師要適時進行挫折和自律教育。幫學生克服驕傲自滿,挖掘他們更大的潛力。使他們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去提高。

總之,現在大多為獨生子女。一方面,父母溺愛,學生以我為中心,缺少責任心和承受力。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沒有正確的家教,只是賺錢供學生不關心學生心理和學習。成績好就夸,成績差就指責.埋怨。造成心理負擔,并形成心理障礙和品行障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里健康和學習。

如今,我提倡素質教育, 那么就應從分把握好小學生的健康特點。這樣才能有效的因“材”施教,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家長和教師應加倍重視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注重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交際能力及責任心.同情心.合作精神等成長因素的培養(yǎng),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營造良好環(huán)境,使小學生成長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課程教育研究

小學生心理教育論文:小學生心理教育的幾點策略

【摘要】 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和心智健康與否與學校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教師和家長應對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所了解,并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協(xié)助兒童的適應和成長。教師應把心理教育納入教育計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的一代新人作出應有的努力。

【關鍵詞】 學生;心理教育;策略

小學生入學后,他們在學校要從事學習交友,游戲等活動,要適應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提出的要求,調整自已的行為,有的兒童適應良好,有的適應不良,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和心智健康與否與學校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教師和家長應對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所了解,并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協(xié)助兒童的適應和成長。

1心理教育,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師自身的問題

教師不良或異常心理,必然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甚至傷害。比如用抄寫幾百遍課文和方式懲罰學生,對學生惡言惡語,冷嘲熱諷,甚至變相體罰等等行為,清晰映射出了教師心理的陰暗面。教育必須跳出心理問題制造者的陰影,教師必須扮演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者的角色。這是義務所在,是育人的重要組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校開展心理教育的重點之一。教師應熱愛學生,認可和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地位。具體作法是:

1.1了解、關心每一位學生,要善于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以敏銳的洞察力,透過學生的各種表現和細微變化,準確分析判斷學生的思想活動。

1.2愛離不開嚴,嚴要寓于愛中。嚴格要求學生,出自于教師對學生的誠摯的關心,出自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在要嚴格要求學生,就是體現了對學生的愛護、尊重、信任?!皣朗菒?、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這句話是一句樸素的真理。因此,對學生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恒,最終貫穿于愛之中。

1.3要有一種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精神。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能歧視、諷刺、辱罵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關閉接受教育的心靈之門。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這時需要教師循循善誘,耐心開導,熱情關懷,誨人不倦。

2寓心理素質教育于教學過程之中

2.1營造良好的氣氛,培育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課堂教學是一種特定的群體活協(xié),教師的任務是力求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并善于運用于氣氛去引發(fā)或轉變學生的行為。教師對任何學生都不應有偏見,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很大的學習潛力,都是21世紀的建設人才。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殷切期望,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從學生個體來說,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會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如,學生的作業(yè),可以因人而異,起點不同;定時定量獨立完成,避免拖拉和浪費時間;批改,錯題不打“× ”,劃出錯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訂正以后,仍然評為優(yōu)等;單元測驗屬于形成性測試,對于做錯的題目,允許重做類似的題目,甚至比原測試試題難度稍小的題目,當學生做對了,估可評為優(yōu)等,這樣做不是降低要求,而是達到兩個目的:一個目的是了解到每個學生知識的缺陷,另一個目的是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樹立自信心。

2.2組織學生在活動中鍛煉意志、發(fā)展能力

2.2.1從表達行為方面作鍛煉,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類??陬^表達要求聲音響亮、語句完整;書面表達要求書寫工整、規(guī)范、迅速,完成后認真復核、檢驗,自信沒有差錯;反對只圖快速,不講究工整、規(guī)范。做法有:開展優(yōu)秀作業(yè)展覽,樹立榜樣,或分小組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向上,這不僅僅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也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工作能力。

2.2.2設計一定數量的“問題解決”一類的作業(yè)。這類作業(yè),在學生認知結構中找不到現成的模式可以仿照,需要自已尋求解題的途徑。這些問題不作教學要求,只作為思考題或小組討論題。意志的鍛煉需要有一定的難度,人只有經過困難,甚至失敗以后,才能更加體會到成功的愉快,這種愉快才是高尚的愉快。

3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兒童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是學生進入角色,順利適應學習的關鍵,為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每取得的點滴成績,給予其表揚、鼓勵,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愉快和成功的滿足,他們便愿意再一次去體驗學習的樂趣。如果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面對學習中的失敗,學習成果受到老師的忽視,都不利于學生形成學習興趣。只有讓學體驗到成功的愉快,做人的尊嚴,他們才會對學習感興趣。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又直接影響對學習的態(tài)度,如果學生樂于學習,接受學校的功課,便會取的好成績,也就會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因此,入學后培養(yǎng)兒童興趣和對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是至關重要的大事,比其他的任務都顯得更重要和突出。

4家庭教育也是孩子心理教育的關鍵

我認為,和睦溫馨的家庭能熏染孩子良好的心性,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著直接的影響,甚至可能影響一生,所以,教師還要教育家長,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小學生在家中同樣得到跟老師相同的教育方法。最主要的是要讓家長明確,小孩子做作業(yè)必須讓他們獨立,按時完成,不拖拖拉拉浪費時間,家長督促先從書寫工整、規(guī)范著手,至于對與錯,只能點撥,不能包辦,應以鼓勵為主,不應以考分高低獎懲孩子。這樣,家校一致,共同培育下一代。家校合作,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總之,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應把心理教育納入教育計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的一代新人作出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