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9 03:36:40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成長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認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边@就告訴我們,兒童的心理成長和智力成長是一個統(tǒng)一的過程。要想發(fā)展兒童智力,首先要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如何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形成智力呢?兒童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感覺,讓兒童感受事物,是心理成長和智力成長完美統(tǒng)一的重要途徑。
兒童對觸覺和視覺的感知
兒童從出生開始,最初是用嘴吸吮著母親的乳頭,口腔感覺到了乳頭的軟硬,感覺著乳汁的味道。他們能夠吃食物以后,用口腔感覺著食物的軟硬和食物的味道。他們隨著手的發(fā)展,不停地用手抓東西,手感覺到了物體的軟與硬、涼與熱、粗糙與光滑。他們還不停地把東西放進嘴里,用嘴感覺物體的各種性質(zhì)。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在“精神胚胎”的指導下,自然、有序地通過用眼睛、嘴巴、手、耳朵、鼻子等身體的各個部位感知各種東西的屬性。他們在與物體或事物現(xiàn)象的互動過程中,反復多次地感知它,這樣,他們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得到了滿足,才會不斷地成長。如果他的詞匯沒有發(fā)展,他們對各種各樣的感覺不能夠表達出來,那么,他們的感覺是模糊的、對物體的屬性產(chǎn)生了模糊的認識。這時,如果我們能夠及時地用恰當?shù)脑~語表述他的感覺,那么兒童對這種感覺就有了明晰地認識,他們對這種物體的性質(zhì)、對這種事物的現(xiàn)象就有了清晰地認識,他們的智力就隨之產(chǎn)生了。
例如,有一個名叫團團的男孩,不到兩周歲半,一天,他用一個圓柱體的小瓷杯喝牛奶,他喝完牛奶就把杯子放倒,在茶幾上滾動著玩,非常開心。一用力,杯子滾落到地上摔碎了。媽媽告訴他:“杯子是用來喝水的,不能滾動著玩?!彼笮χf:“能滾動著玩,好玩?!彼跐L動杯子的過程中通過觸覺和視覺感受著圓柱體杯子的外在屬性,滿足了他心理發(fā)展的需要。媽媽的話里“滾動”一詞給他模糊的感覺及時配了對,于是,他清楚地認識到了圓柱體杯子外在的能夠滾動的屬性,他以后再見到圓柱體的物體的時候,就會知道這個物體能夠滾動。這樣,他的心理成長和智力的成長就達到了統(tǒng)一。
尊重兒童的經(jīng)驗感覺期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愛和自由》一書中說:“幼兒期是感覺經(jīng)驗開創(chuàng)期,創(chuàng)造經(jīng)驗感覺期,感受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己的經(jīng)驗得出結果,它就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如果是別人教你的東西,那是別人的感受經(jīng)驗,感覺經(jīng)驗是不能代替的!創(chuàng)意是不能教的?!边@段話說明了兒童親自感受對兒童心理成長和智力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在沒有吃過蘋果的時候,單憑別人說蘋果是甜的,你能夠感受到蘋果真實的味道嗎?不能。每個人想象出來的甜都不會一樣,只有自己親口嘗一嘗,才會感受到它是怎樣的甜,才會認識到蘋果的真正味道。例如,有一個叫寶寶的女孩,在剛滿兩周歲的時候,在一次坐白色車子的旅途中,她由于暈車嘔吐了,這種感受對她的心理成長造成很大的傷害,直到她兩周歲半的時候,她都不肯坐白色的車,不管別人說白色的車多么漂亮、坐著多么舒服,她都不相信,她只相信自己的感覺。她說:“不做小白車,做小白車就吐?!边@是她從自己的感覺中獲得的經(jīng)驗,對白色車產(chǎn)生的認識??梢姼杏X經(jīng)驗對兒童心理成長和智力成長的影響非常重要。
注重兒童的心理成長
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更要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注重兒童心理的成長,從而達到智力的成長。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充分利用幼兒的感覺器官,讓幼兒在對事物充分的感受過程中滿足心理發(fā)展需要,對事物產(chǎn)生正確認識,形成概念,發(fā)展智力。比如,筆者在進行幼兒園中班物體沉浮的教學活動時,課前準備了充足的典型材料,準備幾個裝有水的試驗器皿,把幼兒分成組,讓每個幼兒都親自動手實驗,親手把實驗材料放進試驗器皿中,親眼觀察哪些材料的物體在水中是沉下去的,哪些材料的物體在水中是浮在水面上的,幼兒在親自動手操作活動中得出了正確的實驗結果。這樣,幼兒通過觸覺觸摸物體、通過視覺近距離地仔細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獲得了正確的感受,在親自感受中對不同材料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產(chǎn)生了正確的認識,形成概念,完成了自我心理成長和智力成長的統(tǒng)一。
事物作用于一個兒童的感覺器官,感覺器官把感受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大腦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做出反應,從而產(chǎn)生心理活動,形成一定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就被“實體化”了,成為了這個兒童內(nèi)在的東西。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這一系列的程序,只是別人用語言或者動作把某種事物或現(xiàn)象描述給他,那么這些事物或現(xiàn)象就不能被“實體化”,如同過眼煙云,瞬息即逝,留不下任何真實的痕跡,只是讓他感到迷茫、模糊。兒童正處于認識事物的最佳敏感期,我們要尊重兒童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放開兒童的手腳,給兒童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準備充足的安全材料,讓兒童親自充分感受事物,在對事物的感受過程中認識事物,積累經(jīng)驗,形成知識,發(fā)展智力,完成其心理成長和智力成長的統(tǒng)一。
摘 要 現(xiàn)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人口選擇外出打工,導致留守兒童、失學兒童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很多留守兒童、失學兒童在教育、健康、心理等各方面都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因此解決留守兒童、失學兒童的教育問題,促進其健康發(fā)展是當下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本文主要對留守兒童、失學兒童在學校教育中的心理成長進行分析和研究,對促進我國留守兒童、失學兒童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 留守兒童 學校教育 心理成長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體制不斷深化改革,入城打工的農(nóng)民越來越多,并且這些農(nóng)民工大多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只能留在農(nóng)村,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兒童群體,這些留守兒童占據(jù)了我國農(nóng)村兒童數(shù)量的四分之一,巨大的數(shù)量也導致了一些兒童失學。很多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因為缺少教育和父母的關愛導致性格和思想發(fā)生嚴重的扭曲。因此,學校教育在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的人生成長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對其心理的疏導是最為關鍵的部分。
1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通過對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的心理健康調(diào)查情況不難發(fā)現(xiàn),因為缺少父母的愛護,心理會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孤僻、膽小、封閉等心理障礙都是最為常見的,在眾多的留守兒童中,心理能正常發(fā)展的不足一半,學習成績也是不好,針對出現(xiàn)的種種心理問題,分析其中的原因,從而解決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1)缺少家長的關愛。大多數(shù)的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的次數(shù)不超過三次,很多都是一年才回家一次,在這樣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很難得到父母的關愛,平時也只是通過電話來進行聯(lián)系,常年得不到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在情感少就比正常兒童缺失。沒有了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呵護,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的情感極為脆弱,在學校對這種事情非常的敏感,遭到同齡的小朋友的嘲笑,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問題,思想上也是極為的消極,成績一塌糊涂。
(2)長輩過于溺愛。一些留守兒童大多是由爺爺奶奶等進行照顧,這些長輩對孩子相當?shù)哪鐞郏潞⒆邮艿揭欢↑c的委屈,父母的外出,對孩子的教育的責任就降落在長輩的身上,但是因為大多是孫子孫女,長輩只有疼愛,舍不得責備,這樣就導致留守兒童的思想和心理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再者,長輩的思想與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有著差異,很難對孩子進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沒有了約束的小孩,就會在日常生活中胡作非為,做事僅僅考慮自己,以個人為中心,對待別人缺少寬容和理解。
(3)厭學心理比較嚴重。很多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是一件沒有多大用處的事情,隨著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和眾多大學生畢業(yè)就面臨失業(yè)的情況,導致很多家長和長輩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給孩子灌輸一些學習無用論的思想,加上自己的父母沒讀多少書照樣掙錢,就產(chǎn)生了厭學的思想,因此在學校學習中表現(xiàn)的心不在焉,對于學習也是極為不認真,導致學習成績差,形成惡心循環(huán)。
2加強留守兒童、失學兒童學校心理教育的建議
(1)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雖然眾多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但是并非所有的留守兒童都是出現(xiàn)心理問題,很多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面異常突出,生活條件和物質(zhì)條件也并不是太好,但是卻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的生活和成長,他們的精神世界并不是一無所有的,在父母、親人、老師等的關心幫助下,快樂的成長著,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和人生態(tài)度對其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關愛比任何物質(zhì)上的獎勵都重要,父母應該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增加回家的次數(shù),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2)在學校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學校,教師應該幫助一些留守兒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加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在一些活動中,將一些留守兒童與正常的孩子和諧的調(diào)和到一起,讓他們能一起快樂的成長。除此之外,社會各界的人士也應該為此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加強對失學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和思想教育,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心和社會的溫暖。
(3)選擇恰當?shù)慕逃绞?。幫助失學兒童和留守兒童形成正確的心理,應該選擇恰當?shù)慕逃绞?,很多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在生活中就存在一定的問題,自卑心理比較嚴重,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盡量減少批評的教育方式,選擇愛心的教育方式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辭,一些類似于不可救藥等詞語不可出現(xiàn),這樣的話語會嚴重損害失學兒童和留守兒童的自尊心。對于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應該幫助其建立自信心,鼓勵其在學習的路上繼續(xù)前進,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失學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變遷,社會工作不斷地受到重視。最初對社會工作的迷茫無措到逐漸的重新認識和定位,以及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從這幾個方面分析闡述了個人心理成長與社會工作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個人心理成長社會工作角色轉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變遷,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出現(xiàn),隨之而來人們的觀念思想也發(fā)生了變化,社會需求的變化,這也正推動了中國社會工作的發(fā)展。與此同時相對應的社會工作專業(yè)應運而生。盡管社會工作在中國還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但是這些年的發(fā)展勢頭還是比較迅速的,同時也在不斷受到重視。社會工作專業(yè)是一個嶄新的專業(yè),社會工作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存在著不成熟的因素,但是這正也需要我們每一個社會工作教育工作者去探索研究。
一、剛進大學時個人對社會工作專業(yè)的認識以及存在的現(xiàn)狀
社會工作職業(yè)是一份高尚的職業(yè),再加上社會工作專業(yè)是一門新興的專業(yè),很多人還不甚了解,對社會工作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因此,毋庸置言,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對社會工作專業(yè)擁有濃厚興趣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數(shù)學生是沒有考取別的專業(yè)后才無奈的被調(diào)劑到這個專業(yè)的,對社會工作專業(yè)了解很少。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都是帶著迷茫、困惑甚至是抵觸的情緒來到這個專業(yè)。
一般院校在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個學期,只是進行專業(yè)導向工作訓練,并沒有正規(guī)的專業(yè)社會工作實習。首先,通過一個學期的歷練,學生對大學生活漸漸熟悉,最原始的那種抱負和激情漸漸淡化,學習狀態(tài)逐漸進入“疲勞期”;其次,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于社會工作專業(yè)開始逐漸了解,對社會工作的辛苦,特別是開始認識到了社會工作所選要幫助的對象都是弱勢群體,這對于對大學報有浪漫幻想的不成熟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學生群體中出現(xiàn)這種心理現(xiàn)象不足為奇,在本質(zhì)上主要是因為我們過去的教育是帶有虛幻色彩的理想主義教育,學生已經(jīng)對此類教育形成了潛意識的抵觸心理。即這種非具體化和表面化的解釋使學生對社會工作專業(yè)不能夠正確的認識,甚至曲解,嚴重的削弱了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學習動力。
除此之外,大學生自身成長也面臨很多問題,首先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自卑焦慮,缺乏自信和勇氣,競爭意識差,有強烈的受挫失敗感,孤傲,對他人的情感、意見、利益熟視無睹。其次是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心態(tài)浮躁、安于現(xiàn)狀和以自我為中心、社會公德意識薄弱、組織紀律性差、誠信與責任意識缺乏。再次是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容納能力偏低,片面追求只有志同道合的才是朋友、不愿與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交往,自我封閉。這些對于體現(xiàn)助人核心的未來社會工作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如何解決自身的問題,成為了首要的解決目標。
二、后期在不斷的實踐中對社會工作的重新認識和定位
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專業(yè)見習的不斷開展。很所學生對于社會工作專業(yè)也有了新的認識。經(jīng)過大一一年的學習,學生的專業(yè)成長進入了滯漲和疲怠階段,而此時正是見習實習即將開始之時。正是在專業(yè)見習中,學生學到了很多書本書中體會不到的知識和實踐,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特別是社會工作實務以及個案工作的開展,不僅改變了他們對社會工作專業(yè)的狹隘理解,同時還豐富了他們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得學生對自身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舉個例子來說,上次我們天成小學專業(yè)見習,剛開始每個同學都激情澎湃,信心滿滿的過去跟孩子們做活動,可是到了現(xiàn)實中才發(fā)現(xiàn)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有多大。首先,我們沒有從孩子們的角度考慮,只是按照我們慣常的思路來進行活動,導致最后場面很難控制,沒有給孩子們帶來真正實際性的意義。其次,從我們自身來說,挫敗感特別強。因為活動的需要和老師的鼓勵我們又再次前往這所小學見習,有了上次的經(jīng)驗,這次前往我們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同時很好的解決了一些因為家庭環(huán)境因素自卑的孩子不合群的問題,這次的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好,同時也得到了校方的肯定。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對自己的角色有了新的認識,在活動中就將自己定位成了一個社會工作者,不僅給孩子帶去了歡樂,同時我們自己也是受益匪淺,對專業(yè)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這也是對社會工作核心理念“助人自助”的最好詮釋。
三、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對于個人成長的影響
總體而言,中國社工教育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從緩慢到發(fā)展迅速的轉變過程。社會工作價值觀的作用體現(xiàn)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從理論上看,社會工作價值觀確定了社會工作專業(yè)使命或目標;從實踐方面,社會工作價值觀規(guī)定了社會工作者在實現(xiàn)社會工作專業(yè)服務時必需秉承的專業(yè)倫理標準。這兩方面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人文關懷的內(nèi)涵不斷豐富拓展。人文關懷的價值取向不僅能夠肯定和尊重弱勢者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豐富了社會工作者自身的內(nèi)涵和修養(yǎng),促進了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與之相對的個案工作,關注個體獨特性,深入了解人的需要,幫助每一個人。而這點也正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目標指向是組成社會成員的每一個個體,關注每個個體的需要,了解每個個體的心理,深入幫助每一個人更好地生存、發(fā)展。而就目前我們的專業(yè)知識來看,還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一例成功的個案工作不僅需要人文關懷,更需要一些心理學知識和溝通交流技術。
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通過有目的的小組活動和組員間的互動,幫助小組成員共同參與集體活動,從中獲得小組經(jīng)驗,處理個人、人與人之間、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問題,恢復與發(fā)展社會功能,開發(fā)個人潛能,從而獲得個人成長。小組工作方法正是創(chuàng)設群體互動環(huán)境,幫助個體和群體實現(xiàn)積極互動,從而實現(xiàn)對個體更好的幫助和關愛。
《夏洛的網(wǎng)》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小動物以一座農(nóng)場的谷倉為家快樂地生活著,這些小動物中有只小豬叫威爾伯,它與蜘蛛夏洛要好。農(nóng)場主想要殺掉小豬威爾伯做熏肉火腿,消息一出,小豬威爾伯嚇壞了。渺小的蜘蛛夏洛卻向小豬威爾伯伸出了援救之手,它在威爾伯最絕望的時候說:“我救你!”并用蜘蛛絲在豬欄上方編織出了神奇的“網(wǎng)上文字”,被人類視為奇跡,這使得威爾伯最終在集市的大賽中贏得特別大獎和一個生活無憂的未來,成為一只看見冬天的雪的豬,徹底改變了它將被人宰割的厄運。但蜘蛛夏洛抽絲過度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小豬威爾伯又懷著感激之情,保護了蜘蛛夏洛孩子的順利誕生。
作為兒童文學的典范之作,《夏洛的網(wǎng)》在這個簡單而又曲折的故事中對兒童心理需要的充分關照,是它成功的關鍵所在。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在整個教育中,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的教育思想。這一理論極大地影響了“五四”時期的中國小學教育界及兒童文學領域,周作人、鄭振鐸等認為兒童文學應當“順應滿足兒童之本能的興趣與趣味”,滿足兒童成長的需要。20世紀80年代中期,伴隨社會變革帶來的思想轉變,兒童文學被定義為“適合于各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審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文學”。進入21世紀,兒童文學要“促進兒童的精神成長”,“為兒童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礎”仍然被廣泛認同和接受。可見,在兒童文學發(fā)展的過程中有一點是貫徹始終的,那就是對兒童心理成長需要的滿足?!断穆宓木W(wǎng)》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兒童的心理成長需要給予了關照與滿足。
首先,生存的需要。
在《夏洛的網(wǎng)》中,兒童成長過程在威爾伯身上得以充分體現(xiàn)。威爾伯一生下來就是一頭弱小的落腳豬。男主人擔心養(yǎng)不活,與其浪費時間和飼料,不如殺掉它,這是小豬威爾伯生命開始后第一次面對生存的需要。善良的小女孩弗恩從父親的斧頭下將小豬威爾伯解救下來。女孩弗恩在解救小豬威爾伯時有這樣一段讓其父親不得不放棄殺掉小豬的語言:“小豬生下來小,它自己也沒辦法,對不對?要是我生下來的時候就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給殺了嗎?”在小豬威爾伯面臨著被他人剝奪生命權的不幸命運之時,小女孩弗恩毫不猶豫地拯救了它。僥幸擺脫厄運的小豬威爾伯在女孩弗恩的保護與照顧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時弗恩把它抱在懷里,喂它奶喝;有時弗恩帶它一起出去散步,走累了小豬威爾伯還能和洋娃娃一起睡在嬰兒車里……在弗恩的關照下,小豬威爾伯一天一天長大,并且毫無生存的煩惱與憂慮,不用為生計奔波勞碌,每天就是吃著送到嘴邊的美食,曬著太陽睡著大覺。威爾伯生存的需要暫時得到滿足。
可是,成長的過程是充滿挫折與變數(shù)的,當一天下午最老的那只羊走進谷倉告訴威爾伯“一到天氣變得實在太冷時,幾乎所有的豬年紀輕輕地就都被農(nóng)民殺了”,它是注定要變成人們圣誕節(jié)餐桌上的熏肉火腿時,剛剛感受到生活甜美的威爾伯驚聞噩耗,怎能不產(chǎn)生強烈的求生欲望?它再一次面對生存的需要。對于生存的渴望使得威爾伯大聲呼喊甚至呼號到:“我要活……誰來救我?”這一次是蜘蛛夏洛承諾一定救它:“你不會死。我救你?!迸笥严穆逭嬲\的話語讓小豬威爾伯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夏洛為了改變小豬威爾伯的命運,救下它,絞盡腦汁,盡其所能地織出“王牌豬”、“了不起”、“光彩照人”等詞語來標榜小豬威爾伯,用以討好人們。而威爾伯此時也盡力活得與自己的名聲相襯,它的確表現(xiàn)得不同一般:全身雪白,耳朵和鼻子粉紅,毛像絲一樣光滑,舉止文雅,會做各種高難度動作,包括連續(xù)翻好幾個空心跟頭……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人們更加喜歡它。夏洛編織的網(wǎng)上文字使威爾伯出名了,弗恩的舅舅霍默?朱克曼先生注意到小豬的可利用價值,要帶小豬去集市參加一場比賽。在蜘蛛夏洛的幫助下,威爾伯獲得了當?shù)刎i類評比特殊獎,從此擁有了安享天年的特殊待遇,也成為一只看見冬天的雪的豬。生存的需要得到徹底的滿足。這與豬在現(xiàn)實世界里的生存狀態(tài)是一致的,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
其次,愛的需要。
愛是世界不變的永恒主題,先是小女孩弗恩用自己愛的方式小心地呵護照顧著小豬威爾伯。威爾伯在弗恩的關愛下生活得無憂無慮,威爾伯初生的這段舒心日子可以看作是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在父母的關愛下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這是一個孩子得以健康成長的最基本的物質(zhì)前提。弗恩是一個很有博愛之心的女孩,她拯救了一只小豬的生命,還無微不至地照顧它,給予它溫暖,從而讓威爾伯感到快樂與安全。她天天去看望威爾伯,喜歡有動物圍在身邊的感覺,甚至給它們讀鵝下蛋的故事,還會經(jīng)常畫畫展現(xiàn)動物們的生活。她整天和谷倉的動物們在一起,以至于媽媽懷疑她出了問題,委婉建議弗恩去找小伙伴玩,不要一個人老待在谷倉里,可是弗恩不以為然地反問道:“一個人?我所有的朋友都在那里,它們給我講最棒的故事,讓我開懷大笑,而我答應給它們念書?!彼踔敛辉试S自己淘氣的弟弟傷害谷倉里的任何動物,哪怕是一只蜘蛛。她天天與動物們?yōu)榘?,活在心理醫(yī)生所說的童年幻想中,在內(nèi)心中她深深熱愛這群動物,尤其憐愛小豬威爾伯,與動物們交流的童年難道不是很美好的嗎?當她聽說熏制室的秘密時,心中萬分難過,當她看見夏洛一次又一次為威爾伯織就的神奇之網(wǎng)時,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說服了霍莫叔叔讓威爾伯參加博覽會,通過獲獎的方式拯救它。如果沒有弗恩的純真善良和博愛之心,威爾伯怎么會得以生存下來呢?
威爾伯生命中的第二個轉折點是它被送往朱克曼家谷倉生活后,沒有了弗恩對它的關照,它不得不獨自面對孤獨與寂寞。在《孤獨》一章中,威爾伯的自我意識覺醒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滿足,但是這時候的威爾伯思想很稚嫩也很脆弱,它特別需要友情的慰藉,它感到孤獨無助,它需要愛心的溫暖,“威爾伯不要食物,它要愛。它要一個朋友――一個肯和它一起玩的朋友”,它尤其需要在身邊能夠有一個和它一起成長的朋友。對于威爾伯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周圍的其它小動物們都沒在意,都只顧忙活著自己的事,沒有一個能夠來到它的身邊幫助理解它、溫暖它。小豬威爾伯既孤獨又無助。是黑暗中的細小聲音打破了威爾伯的寂寞:“你要一個朋友嗎?我可以做你的朋友。”這是蜘蛛夏洛在和威爾伯打招呼。在自我世界的威爾伯不再滿足于最原始的吃的欲望而是亟需朋友!蜘蛛夏洛的出現(xiàn)恰好滿足了它這一欲望。威爾伯高興起來,從此,威爾伯擁有了蜘蛛夏洛的友情,這令威爾伯的生活快樂起來。夏洛喜歡小豬威爾伯,在它孤獨時陪伴它,夜深時哄它入睡,驚怕時安慰它。小豬威爾伯愛的需要得到滿足,它與蜘蛛在谷倉里度過一段快樂幸福的日子。
當威爾伯第二次面對生存的危險時,它最初反應就是嚎啕大哭,夏洛提出要救它時,小豬仿佛在恐慌而害怕的自我內(nèi)心世界里覓得了一株救命稻草。朋友夏洛就是威爾伯的“自我心理防御”工具。兒童閱讀后,便聯(lián)想離開母體后所發(fā)生的一系列焦慮和壓力。在脫離母體后兒童在心靈上最渴求的就是朋友。由于兒童從身體上和心理上都是弱者,憂慮是不可避免的,他們怕黑暗,怕怪物,怕父母把自己拋棄,擔憂自己的安?!?
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對于友誼和愛的需要是無意識的,是機體自然的心理反應,當夏洛在蜘蛛網(wǎng)上先后織出“王牌豬、了不起、謙卑”字以后,人們誤以為是神的旨意,遂把威爾伯當成了神豬供養(yǎng),生存危機便徹底消除了。夏洛恪守承諾后也付出了生命代價,但留下了蜘蛛卵袋。此時的威爾伯已被夏洛的友愛之心深深打動,為了催促老鼠坦普爾頓把卵袋安全叼下來,小豬毅然決然地說道:“只要你把夏洛的卵袋拿下來,從今以后,當勒維給我喂食的時候,我一定讓你先吃。我讓你在食槽里愛吃什么挑什么吃,在你吃夠之前,我絕不碰食物?!薄俺缘煤谩笔巧娴男枰瑸榱嘶貓笙穆逯琳嬷林说挠褠?,它寧愿犧牲生存的欲望而做出成熟理智的愛的選擇――把卵袋帶回谷倉安全撫養(yǎng)。毋庸置疑,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下了友愛的種子,它發(fā)芽成長最需的養(yǎng)料便是危難時朋友的“援助之手”,朋友無私地獻出生命的愛的關照。威爾伯所達到的愛的境界被讀者升華了,使兒童樹立了高尚的人生觀。兒童在閱讀過程中和威爾伯一起經(jīng)歷了人格的升華,在心靈上得到強烈共鳴。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是也需要我們的關愛嗎?只要我們也能像夏洛那樣為他們編織一張“愛”的大網(wǎng),他們也能像威爾伯一樣熠熠發(fā)光,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意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愛。沒有愛,他們就會像夜幕下迷途的羔羊,孤苦無依。他們需要我們用愛心去呵護。夏洛用生命編織的愛是無私、勇敢和真摯的愛。它用生命編織的這張網(wǎng)刻滿了夏洛的真誠與高尚,彰顯了夏洛高尚的心靈和愛的真諦:愛是單純的,是真摯的,還是幸福的。但是,愛的真諦不是索取,是奉獻。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中播下愛的種子,愛就會生根發(fā)芽,創(chuàng)造奇跡。一旦擁有了愛,生命就會更有意義,“愛”的主題也會延續(xù)一代又一代。
再次,生命價值與意義體現(xiàn)的需要。
一只蜘蛛,為了生存必須在一生中努力地織網(wǎng)捕捉食物,但夏洛不僅要用自己織出的網(wǎng)捕捉食物,還能夠用自己織出的網(wǎng)幫助威爾伯,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為小威爾伯贏取了生存的機會,見證了他們之間的寶貴友情,也見證了小蜘蛛夏洛勇于為友情犧牲自己的一切高尚情操。夏洛感激與威爾伯間的情誼,表明了它珍視友誼的品質(zhì),使得它區(qū)別于谷倉其他的動物而與眾不同,在朋友小豬威爾伯需要自己的時候挺身而出,真誠地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從而進一步提升自我生命的價值,達到體現(xiàn)自我生命價值的最高境界。而小豬威爾伯因為有了和夏洛的這段友情,在它的幫助下,免于成為熏肉火腿,終于擺脫了宿命,健康成長,并找到了自己人生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最終獨自承擔起生活的重任,勇敢地挑起了照顧夏洛孩子的一份責任。
夏洛不是深刻睿智的哲人,但它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它的價值取向震動了我們?nèi)祟惖男撵`。從夏洛的心靈成長軌跡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只在倉房里織網(wǎng)的蜘蛛,在認識威爾伯之前就不滿足于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就盼望著除了捕食昆蟲、吃飽喝足之外再發(fā)生些什么,夏洛選擇了友誼。幫助可憐的小豬給夏洛帶來精神上的充實、愉悅和滿足。當拯救小豬成為生活在倉房里的動物們的集體行動時,夏洛又嘗到了充當領袖的成就感。決定小豬命運的重要時刻來臨,夏洛不顧自己即將產(chǎn)卵的疲憊的身體,陪著威爾伯來到集市,只因為“它也許需要我”。做一個別人需要的人,是自我生命價值體現(xiàn)的需要,亦是對生命的最后最高回報。夏洛在改變威爾伯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夏洛“衰竭”的時候,心情平靜而幸福,它確信,它已經(jīng)救了威爾伯的命,感到安寧,心滿意足。它以完美的行動滿足了源自內(nèi)心的渴求:“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它完成了生命歷程的重要蛻變,由一只普通的蜘蛛成為威爾伯“那么深情,那么忠誠,那么有本事”的朋友。
曾有一個小讀者寫信給懷特問:“你的童話故事是真的嗎?”懷特去信回答:“不,他們是想象出來的故事,但是真的生活也不過是生活的一種罷了,一種想象里的生活也算一種生活?!睉烟卦噲D通過這樣一個感人至深且催人淚下的童話故事傳達一個深邃的現(xiàn)實主義主題: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生存與愛是永恒不變的旋律,而自我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是最終的目的。
【摘要】心理學認為:身體、智力、情緒的協(xié)調(diào),有幸福和成就感,在學習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標志。然而美術教學活動正是這一系列健康標準的體現(xiàn)過程。因此美術教育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其獨特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那么如何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美術教育心理調(diào)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藝術修養(yǎng)
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嶄新的世紀,它要求學校所培養(yǎng)的跨世紀的一代新人,不僅需要有健康的體魄,而且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我們的美術教育比較重視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忽略了美術的心理疏導及美術的心理教育作用。美術作為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教育及美術作品能夠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陶冶其良好的情操,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使一些不良的心理得到疏導與治療。為此,充分挖掘美術包含的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發(fā)揮美術教學的心理教育功能,是我們每個美術教師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一、從一則美術教學案例說起
梵高把藝術創(chuàng)作看作表現(xiàn)其個人主觀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簡單地對現(xiàn)實的模仿,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色彩明亮、筆觸奔放,整個畫面如同火焰般灼人。仔細反思學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行為,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與高中生的心理發(fā)育水平有著密切關系的。我們必須明白,美術作品雖然有其客觀的藝術價值,但是其鑒賞確實是一個高度依賴鑒賞個體個性的過程,如果忽視高中生這個群體的心理發(fā)育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而單純從美術作品本身去介紹,就難以收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二、從學生在美術鑒賞課中的行為表現(xiàn)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
高中課堂教學簡單地看起來是一個孤立的、幾乎完全由老師主導的教學活動,但由于美術鑒賞課的互動性質(zhì),導致教學過程和效果容易受到學生的心理和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影響。
1.逆反心理。
從學生的心理資料上看,學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種青春期心理發(fā)育的常見特點,特別是在正統(tǒng)的思維定勢的教育模式下,在高壓單向式教學體系中最容易誘發(fā)學生的這種心態(tài)。對此,若教師一味抓課堂紀律,那互動教學就難以繼續(xù),由此,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大受影響。
2.教學要求與學生心理不匹配。
美術鑒賞是一個需要高度的知識和修養(yǎng)才能進行的藝術活動。仍以梵高的作品為例,其實在梵高在世的時候,當時的人們,包括美術界、藝術界精英們,沒有人承認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否則也不存在梵高的人生悲劇了。但是他死后,其作品卻被社會所接受,并廣受贊譽??梢?,對藝術作品的鑒賞絕不是對繪畫技法的科學鑒定,而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價值趨向發(fā)展而變遷的,這也是人類藝術活動發(fā)展的動力之源,當然也是美術鑒賞課所要傳遞給學生的重要信息之一。
3.對非主流課程的放松心理。
由于中國教育的實際情況,應試教育在短期內(nèi)不可能發(fā)生改變是教師們必須面對的事實。高中學生就像要進入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心理承受著連成年人都不愿承受的壓力。因此,作為非高考課程類的美術課,就成為學生感到最為放松的課程之一。所謂放松心態(tài),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一是不重視,上課聽著玩玩,不打算參與互動教學,甚至有的學生在課上補習其他主課沒有完成的功課;二是進行“自我心理放松治療”,雖然主動參與互動教學,但是課上故意或明或暗地對著來,有機會就搞笑一下。
三、改進美術鑒賞教學的幾點策略
筆者認為,高中美術教學應當采取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鑒賞教育形式,來改進現(xiàn)在的標準化傾向傳統(tǒng)教學法。其具體內(nèi)容主要有三點:
1.尊重學生要求獨立的心理需求。
所謂尊重,首先就是不強求。在教學上就是不強求學生一定要接受某某權威或書本的觀點,本來美術鑒賞就是一門建立在高度的個人感受基礎之上的,與鑒賞者的經(jīng)驗和社會主流價值體系有著密切的關系,一直存在許多不同觀點和看法。如果直接拿出來讓學生品評,就會適得其反。但若首先拿一幅兒童作品讓學生鑒賞一下,他們很快就會被兒童純真的心態(tài)所感動,了解兒童們是用“心”在作畫,而不僅僅是眼睛。
2.直面可能誘發(fā)學生逆反心理的話題。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要事先對可能誘發(fā)學生逆反心理或惡搞心態(tài)的作品有所準備,要采取直接面對的做法,而不是抱以回避的心態(tài)。例如,介紹古典希臘雕塑作品時,面對眾多的裸體表現(xiàn)形式,中國學生肯定會有所反應。在上課時采取直接切入的方法,課堂效果就會改進很多。例如,首先就探討“為什么中國人面對裸體藝術不太適應”的話題,由于首先點破這個問題,大家都不再遮遮掩掩,一舉搞清“海洋文明”和“黃河文明”的差異性以及藝術表現(xiàn)的差異性,接下來,對古希臘雕塑作品的鑒賞就會進行得比較順利,想“惡搞”的學生也失去了著力點。
3.采取“輕松”的教學方法。
美術鑒賞課是一門非高考主流課程,那就不能按照主流課程的教學模式來教學。學生既然要放松,若教師想通過強制方式來改進,不僅學生不買賬,就連學校各方面也不支持。既然學生抱著放松心態(tài),美術教學就必須利用這種心態(tài),采取“輕松”的教學方法,當然,這里所謂的“輕松”,不是不負責任地“放鴨子”教學,而是花更多時間研究如何利用學生自己的知識和理解力來進行美術鑒賞活動。
四,采用多元評價凸顯個性心理
評價學生美術作業(yè)優(yōu)劣的標準應建立在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認識基礎上,每個學生都有較為豐富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在評價時應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情感、態(tài)度、習慣、學習方式等的差異性,采取多元性的評價。在色彩教學中,有些教師認為:學生作畫選用的色彩越鮮艷越好。其實色彩折射的可能是學生的性格和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孩子的個性的發(fā)展,應給孩子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將自己的情感躍然紙上,使得他們良好的個性心理得以充分的發(fā)揮。
總而言之,要有效地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活動,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本身教學方法的研究上,還要理解和照顧到課堂之外的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以及中國教育的現(xiàn)實條件。如果對之進行仔細地分析和研究,就可以化為促進美術教學的推動力。用藝術的甘露滋潤學生的心田,能用美的熏陶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
在家庭文化建設中,已婚女性的主導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一個女性能否推動婚姻家庭向幸福、美滿、和諧方向發(fā)展,取決于她是否具備了良好的人格特征。女性若能在婚姻歷練中自覺地成長,通過學習愛自己、學習給予,尊重家人……不斷地學習來做好自己,便有助于她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使其能夠智慧地引領婚姻家庭走向美好的未來。
女性心理 家庭文化 心理成長 愛自己
目前,我們的家庭文化建設存在諸多問題,而這其中,多數(shù)婚姻的女主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因為女性在家庭中不容置疑的主導作用決定了她們在家庭中的巨大影響力,她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和諧,是否積極向上。所以,每一個珍愛自己婚姻的女性如何在婚姻中主動地成長對婚姻家庭文化建設,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提高國民素質(zhì)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心理成長的含義及其作用
在基礎心理學中,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是以過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要經(jīng)歷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束的不同階段,屬于心理過程。需要和動機,能力、氣質(zhì)和性格,是人格的組成部分。在一定意義上,人格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通過心理過程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既是腦的機能,又受社會的制約,是自然和社會相結合的產(chǎn)物。我們的心理在隨著生理機能的不斷完善并與自然、社會密切接觸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變化:由簡單到豐富、由稚嫩到成熟,人的心理所經(jīng)歷的這一過程便是心理成長。客觀事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才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不同的行為習慣和不同的性格。改變思想,就能改變行為。
二、已婚女性心理成長的必要性
1.沒有心理的成長就無從完善人格
女性良好的人格有益于家庭文化的建設,然而人格的完善需要經(jīng)歷復雜而漫長的心理成長過程。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jīng)歷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成長,心理學研究人員認為生理的成熟所需時間可能在25歲以后,而且“生理成熟心理才會成熟”,而我們的心理成熟卻可能需要更長乃至終其一生的時間。我國法定結婚年齡規(guī)定: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事實上,不同地域、不同階層的人實際婚齡差距是很大的,超過25歲的也大有人在??梢?,當我們走進婚姻時,我們的生理已經(jīng)成長成熟或接近成熟,而很多人的心理還遠不夠成熟,這就意味著女性心理成長還需要在婚后繼續(xù)進行。
2.女性需要克服個性中潛伏的危險
女性個性中的弱點,在不經(jīng)意中就有威脅婚姻的危險。因為女性的“感性”很容易因敏感而多疑,其“柔弱”很容易因沒有主見而懦弱,其“單純”也很容易沒有內(nèi)涵而無知……女性一旦多疑、懦弱、無知,內(nèi)心就會缺乏充實感、安全感,喪失獨立性?;橐鰺o意中揭開了女性的性格面紗,將其性格中潛伏的弱點暴露出來。很多女性走進婚姻就是這樣,婚前溫柔嫻淑可愛的“淑女”形象被“母老虎”“潑婦”形象取而代之,丈夫與之難以溝通、情感上難以接受。女性要做到始終如一地溫柔、可愛、賢淑,將個性中的感性、柔弱發(fā)揮到恰到好處,就需要女性充實自我,內(nèi)外兼修以避免性格中的危險。
3.女性心理成長是現(xiàn)實的需要
數(shù)據(jù)1:2011年中國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離婚率連續(xù)7年遞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離婚人數(shù)和離婚率持續(xù)上升,近5年來增速明顯,增幅高達7.65%。去年,全國120多萬對夫妻喜結連理的同時,196萬多對夫婦勞燕分飛。數(shù)據(jù)2:1990~1995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為5.85%比1989年以前高0.5%;1996~2000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為8.64%比1996年以前高3.21%;2001~2008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為10.73%比2001年以前高2.1%。
如此高離婚率的原因是什么?逐年攀升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又是因為什么?原因很多,而不可回避的是夫妻、父母心理的不成熟現(xiàn)象,致使很多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僵化,難以溝通。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一筠指出,多數(shù)夫妻沒有崗前和崗位培訓,缺乏現(xiàn)代婚姻家庭觀念和技能的指導,不能很好地勝任各自角色。孫云曉說:“層出不窮的青少年問題,追根溯源都是家庭問題?!庇谑遣缓细竦姆蚱拗圃炝瞬恍业幕橐?,不合格的父母制造了孩子的不幸,他們也都制造了家庭問題。
三、已婚女性心理成長的必要條件
首先,已婚女性心理的成長需要主動性。主動的心理成長可以調(diào)動女性經(jīng)營婚姻的主觀能動性,為女性面臨婚姻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做好心理準備,使女性對婚姻中出現(xiàn)的各種預想之外的變化能夠以沉著冷靜之心去面對,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氨拘阅芨摹笨康木褪侵鲃拥男睦沓砷L,有意識的主動成長,才能使人從問題中深刻反省自我,發(fā)現(xiàn)個人不足,改變錯誤認知,達到人格的完善。女性有意識的成長也旨在做婚姻的主人,將婚姻引向正確方向。
其次,女性應當珍愛婚姻。每一樁婚姻都有它理想的狀態(tài),幸?;虿恍也⒉皇且婚_始就注定的,它的理想狀態(tài)是否能夠出現(xiàn),決定于婚姻中人的經(jīng)營狀況。如果婚姻出現(xiàn)危機信號,如戀愛時的激情退卻、生活趨于平淡、磕磕絆絆多起來、夫妻對婚姻的熱情減少時她若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沒有絕對好的婚姻,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婚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婚姻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依賴與索取……那么這些信念就能夠激發(fā)自己對婚姻的責任感,避免她停留在對婚姻不切實際的幻想上。女性有了這樣的責任感,就有了經(jīng)營婚姻的主動性。
四、已婚女性完成心理成長的路徑選擇
1.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的人往往自我評價高,自信心足,能夠悅納自己,這樣的人內(nèi)心也容易平和。只有愛自己的人,才有擁有主宰自己的能力,才能為自己營造屬于自己自由呼吸的心靈空間。這樣的女性在婚姻里的心靈是自由的,她的心情是舒暢的。她因為愛自己,能夠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富有情趣,也能為家人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她懂得家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懂得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她因為愛自己而能夠更好地愛家人。所以走進婚姻的女性,無論如何不能忘記了“愛自己”,婚前不懂愛自己的女性需要學會愛自己,婚前懂得愛自己的不能丟掉對自己的愛?!皭圩约海惚憧梢詮陌閭H身上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弱點并讓彼此都獲得克服弱點的能力;愛自己,你就能將婚姻變?yōu)獒t(yī)治精神傷痛的場所,讓自己治愈自己并實現(xiàn)與伴侶間平和健康的溝通;愛自己,你就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并通過自身樹立的榜樣告訴他們什么才是真正美好和睦的家庭?!?
2.學會尊重家人、理解家人、寬容家人、欣賞家人
一個家庭,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往往是家庭成員間發(fā)生碰撞的根源。比如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兄弟姊妹之間、不同輩分之間,因為出生不同、從小的教養(yǎng)不同、經(jīng)歷不同而生出的觀念的不一致就很容易產(chǎn)生各種矛盾沖突。信任、接納、平等、真誠是人與人之間能夠心靈相通的前提,尊重家人意味著對家人完全的接納和信任,把家人視為與自己平等的人,能夠保護其個人隱私,以真誠之心待之。做到這一點,就能避免與家人在心理上產(chǎn)生對峙,在彼此間搭建一個良好的關系平臺。理解家人則是在尊重的基礎上對和自己個性不相投、觀念不一致的家人能夠不反對、不支持,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讓自己以平和之心對待其不理性的言語或作為,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避免矛盾升級,實現(xiàn)和家人良好的溝通。寬容家人,就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得失,讓家人之間的爭斗更加嚴重,因為計較越多感情就越淡漠。寬容家人是以尊重、理解家人為基礎的,做不到尊重與理解就難以有寬容之心。欣賞家人則是真誠地、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家人予以肯定并贊揚,對家人投以認同、喜歡的態(tài)度。它讓欣賞者與被欣賞者都會有愉悅的感受,被欣賞者更能在被欣賞中獲得積極、自信的體驗。作為妻子應該看到丈夫身上的優(yōu)點,才有益于夫妻的親密關系;作為母親也應該看到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才有益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3.培養(yǎng)獨立自信、積極樂觀、幽默的品質(zhì)
要成為一個成熟女性,最重要的是獨立自信。女性的天性是柔弱的,但是已婚女性培養(yǎng)獨立自信,就要從骨子里打消對丈夫過度的依賴性,踏踏實實地做自己,在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里盡量地發(fā)展自己,盡量獨立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還要有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精神和不怕失敗的勇氣。積極樂觀,是我們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品質(zhì),是我們遇到困難能夠堅持不懈、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動力。女性走進婚姻,可以通過改變過去片面、消極的認知模式,正面、積極地認識事物,陽光思考來培養(yǎng)樂觀的品質(zhì)。幽默感是一種捕捉生活中乖謬現(xiàn)象的敏感力,更是一種智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其不斷開發(fā)的潛能。能夠?qū)W會幽默,有利于我們家庭的和諧關系。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母親,能夠在孩子的成長中培養(yǎng)他的幽默感,無論是對孩子的情商還是智商的提高都具有促進作用;如果能夠在婚姻中巧妙地使用幽默,那么很多家庭矛盾就會輕松化解。已婚女性可以在生活中多關注幽默資料,積累幽默故事,并與家人分享,以此培養(yǎng)幽默感,應用幽默,做一個有智慧的人,讓全家受益。
4.不斷地學習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知識和人才不斷淘汰更新的過程中,競爭壓力日益嚴重,如果一個人不學習,那么他的競爭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都會逐漸弱化。婚姻也是一門學問,如果不學習就會變成門外漢,對婚姻問題就會因無知而束手無策。所以一個女性婚后想要輕松面對社會壓力與家庭問題,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學習來提高個人業(yè)務能力、社會能力和心理能力。對已婚女性的心理成長來說,不斷地學習是提高婚姻生活質(zhì)量的途徑之一。作為情感細膩、敏感的女性,在婚姻情感中起著主導作用,如何實現(xiàn)與丈夫良好的溝通、如何使兩人的關系更加親密、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怎樣對待家人,怎樣做最好的自己,這些都是需要主動學習的。
五、結語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更是愛情的升華,怎樣促進婚姻家庭文化建設,獲得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離不開女性在心理上的主動成長,女性人格的完善過程便是婚姻家庭文化不斷優(yōu)化的過程,婚姻的質(zhì)量和幸福指數(shù)也會隨之提升。愿婚姻中的女性朋友們都能夠在婚姻中主動成長、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個能夠掌控個人情緒、情感、意志行為的個性良好的女性來發(fā)揮女性特有的優(yōu)勢,為自己、為家人營造幸福、美滿、和諧的家庭生活。
案例回放:小霞,女,個子不高,聰明伶俐,學習成績中等。小霞是剛從周邊的民辦學校轉進來的插班學生,在班中不惹事、不吭聲,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小說。剛開始覺得這個小孩不錯,布置的作業(yè)很快就能完成,很愛看書,語言表達能力很強,盡管作業(yè)中有一些小錯誤,但老師們都很喜歡她。去她家里家訪時,我了解到了一些情況,她父母離異,母親帶著孩子在這里打工,家庭條件不好,母親的管教比較欠缺,生活不容易,母親很擔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我積極地鼓勵她,這個小孩愛看書,反應快,好好努力,將來會很出色的。
慢慢地,問題出現(xiàn)了:到學期中期,我發(fā)現(xiàn)她只看言情小說,愛打扮,經(jīng)常戴耳釘和手鏈,而學校規(guī)定是不準戴的,她卻總是戴著到學校來。不太喜歡參與班級里的活動。經(jīng)常上學遲到或者不來上學,學習成績下降了許多。有一次母親打電話來說,女兒在家不聽話,她動手打了女兒,結果女兒一氣之下跑出去,到晚上很晚都沒回來,最后是鎮(zhèn)上的聯(lián)防隊深夜在一個角落里找到她并帶回家的。
案例分析:高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有朝氣、精力充沛、有好奇心,但是情緒帶有很大的沖動性和不穩(wěn)定性。又由于高中學生處于青春期,隨著身體的變化,心理上也出現(xiàn)了從以前絕對服從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到反抗成人權威的變化,這些都是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學生的這種“逆反”心理一旦形成了,就會產(chǎn)生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時間長了還有可能使矛盾激化。
小霞的自尊心比較強,接受不了媽媽的批評教育。當媽媽打了自己之后,小霞出現(xiàn)了自主逆反心理,深夜一個人跑出去不愿意回來。所謂“自主逆反”是指處在獨立自主意識迅速發(fā)展期的中小學生,強烈地要求成人予以尊重,給他們以獨立、自由支配自己的權利。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過分對孩子進行控制,使之感到自己的行動自由受到威脅,這時他們就有可能拒絕本來愿意去辦的事,甚至故意去做與要求相反的事。
干預措施: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做了以下努力:
第一,與該學生溝通,了解情況。從小霞那里了解到,小霞的媽媽由于愛女心切,總是懷疑她胡思亂想,經(jīng)常翻看她的書包,看到有男生名字的作業(yè)本就懷疑是她們談朋友,有小紙條就以為是某人寫的,沒有耐心和她談心、引導,經(jīng)常就是直接罵和吵,工作中有不順心的情緒也會帶到家里來,沒有鼓勵和尊重,也沒有讓小霞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我引導她把注意力多放在學習上,對學習成績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只滿足于現(xiàn)狀,不能只跟班里的同學比,要向年級里更優(yōu)秀的同學看齊。我能夠理解她在這個年齡段的想法,但要注意對自己來說在學校里好好學習才是重要的。經(jīng)過多次溝通之后,小霞也把心里的很多想法和不愉快告訴我,很真誠,很信任我。
第二,經(jīng)常當眾表揚,幫助她樹立信心。在班級里經(jīng)常當眾表揚她愛看書和愛學習,是很多同學的榜樣。多安排她為班級做事,鼓勵她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挖掘和放大她身上的優(yōu)點,讓她感受到自己每天在不斷地取得進步,從而在學習上樹立了自信心。慢慢地,小霞開始擺脫言情小說,喜歡上了學校的課程。我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經(jīng)常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小霞去展示自我,讓她慢慢地融入班級集體的生活中,讓她感受到了班級上每一個同學都在關心和幫助她。
第三,與該生周圍學生溝通,鼓勵生生幫助。和她的一個好朋友談心,希望她多關心和幫助她,有什么事情一起活動,有什么心事可以互相分享。為了不讓她去網(wǎng)吧玩,甚至同意她倆每周可以到老師辦公室的電腦上玩一會,我也注意引導她倆關注網(wǎng)上健康有益的東西。下載與學習有關的資料,還可以促進她們的學習,從而達到幫助小霞在心理和學習上雙重進步。
第四,與該生媽媽溝通,改變家庭教育方式。經(jīng)過多次家訪,和她母親溝通,發(fā)現(xiàn)母親在教育孩子上確實有一些問題。小霞看言情小說,心理越陷越深,腦子里整天充斥著不切實際的瞎想。而母親經(jīng)常上夜班不在家,小霞一個人由于沒有家長管教,晚上看小說看到很晚,或者用手機QQ跟陌生人聊到很晚。有時拿家里的錢去網(wǎng)吧玩好長時間。對于小霞這樣的行為習慣,小霞的媽媽很著急,又不知如何去處理這樣的情況,所以非常生氣,甚至一時沖動打了小霞。
我和小霞媽媽多次溝通,探討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因為小霞正是青春叛逆期,家庭情況也特殊,更應該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鼓勵比批評和打罵更有利于解決問題。
案例反思: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高中生成長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問題,具有兩面性。充分利用“逆反”心理中的積極因素、消除“逆反”心理的不良因素需要教師和家庭形成合力,構建和諧共贏的關系。
經(jīng)過以上的一些努力,我發(fā)現(xiàn)小霞慢慢地變好了,臉上的笑容多了,上學不遲到,不曠課了,課余時間多在做題或者和同學討論,也積極參加班里的活動,發(fā)揮她的優(yōu)勢,為班級活動出謀劃策。她的媽媽也很贊同我的觀點,對她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轉變。家里歡聲笑語越來越多,越來越和諧。我心里感到很高興。在我這些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類似這樣的例子也很多。老師要掌握很多心理學知識,更科學、更合理地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馬塘中學)
【摘 要】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決定著一個人事業(yè)的成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更關系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興衰,區(qū)分學校環(huán)境對于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然后分別采取措施,對于建設有利于學生心理成長的學校環(huán)境至關重要。
【關鍵詞】心理健康 物理環(huán)境 人文環(huán)境 校園文化
教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滲透的,是潤物無聲的。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把德育的意圖隱藏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绷己玫膶W校環(huán)境就是一個潤物無聲的德育場,能給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愉快、樂趣、活力和希望,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激發(fā)學生形成愛學校、愛生活、愛人民的道德情感,促使學生奮發(fā)向上。
學校環(huán)境大體上可以分為人文環(huán)境和物理環(huán)境,對學生身心健康有著各自不同的影響,我們分開敘述:
一、物理環(huán)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校的物理環(huán)境一般指學校的硬件設施,包括校園建筑、公共設施、教學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等。
學校的綠化、美化等因素對學生心理發(fā)展起到相當?shù)淖饔?。比方說:整潔干凈的校園使學生容易產(chǎn)生“完形”(班杜拉的理論)的需要,名人畫像、名言警句、藝術作品、雕塑作品能讓學生陶冶情操;小橋、流水、綠草、鮮花等自然風景能讓學生在學習勞累之余,領略大自然的美,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保證學生身心舒適,不至于感到環(huán)境的壓抑,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凈化了心靈,消除了緊張的學習帶來的一些不良的影響。
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成長,最有利于直接經(jīng)驗的獲得,也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良好的教學設施、足夠的活動場地,才能確保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去參與、體會和發(fā)現(xiàn),去和其他學生通過語言進行交流,并在交際中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完成情感學習,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進而避免消極情緒和行為的產(chǎn)生。
二、人文環(huán)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人文環(huán)境包括師生關系、校園風氣、文化制度、社區(qū)環(huán)境等方面,學校的人文環(huán)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同樣有著重大影響,其具體表現(xiàn)在學校及周邊的氛圍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學校的氛圍是影響學生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它與校園文化、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及教學水平密不可分,也與社會、家庭對學校的支持、配合息息相關。
1. 校園文化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種亞文化,它是以師生員工為主體,以校園的管理文化、課堂文化和課外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以校園為主要平臺,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如同一個人的氣質(zhì)修養(yǎng),它是一所學校思想文化內(nèi)涵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一所學校的“精、氣、神”。校園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學校,它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學校的每一位師生,它能夠增強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進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廣大學生必然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表現(xiàn)出形形色色的心理現(xiàn)象,其中,大部分心理現(xiàn)象是積極健康的,也是我們期望出現(xiàn)的。積極健康的心理現(xiàn)象能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奮發(fā)向上;在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還可能產(chǎn)生一些負面的心理現(xiàn)象,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產(chǎn)生干擾和沖擊。它們的存在不僅可以破壞群體的凝聚力,也可以削弱自己和他人追求進步的積極性,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效果。
2.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也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模仿他們的父母和老師,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指出的:教師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因此要求教師要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2010年,北師大珠海附中出現(xiàn)教師毆打?qū)W生的現(xiàn)象,其視頻一度在網(wǎng)絡快速傳播;而近期珠海灣仔鎮(zhèn)鴻景小學8歲小學生因數(shù)學考試不理想被老師打了20多竹棍……類似事件常見于媒體,雖然,這些老師的行為遭到了人們的反對和譴責,同時,他們也受到了一定的嚴肅處理,但是,這些孩子心里留下的創(chuàng)傷卻是終生難以彌補的。另外,當一個學校出現(xiàn)了上述情形,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其他的學生會同樣恐懼,情緒也就難以穩(wěn)定下來。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也告訴我們,學生時代,老師的過失更容易促使其自暴自棄,促使其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師的情緒變化,同樣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波動。如果教師們整天沉著臉,動不動就呵斥學生,那么,學校、班級將被籠罩在壓抑的氣氛之中,學生就會生活在一種機械的、缺乏活力與互動、缺乏情感交流的氣氛之中,久而久之,學生的心理會扭曲,情緒會不穩(wěn),甚至暴怒、焦慮、抑郁,攻擊別人,對社會的認知、情感也會漸漸淡化,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梢?,教師的笑臉、愛心、誠信,以及教師的激情教育是形成學生良好心理的催化劑。
3. 外圍文化環(huán)境也是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社會文化、社區(qū)、家庭是學校的外圍文化環(huán)境。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在學校中的反映,社會文化的發(fā)展也深刻影響著校園文化的變化和發(fā)展,因此,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系不是封閉的、靜態(tài)的,校園文化必須主動地去選擇社會文化,只有這樣,校園文化才能形成正確、健康的環(huán)境,并對學生時刻產(chǎn)生積極影響。例如當前流行的港臺武打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打打殺殺等暴力場面,也會不經(jīng)意間被青少年模仿,《逃學威龍》中的壞分子更被少數(shù)同學視為英雄,2012年,針對學生的砍人事件也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影響和沖擊,這些社會因素顯然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必須正確引導。而社區(qū)環(huán)境也嚴重影響著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孟母三遷擇鄰處,以及當前學區(qū)房的熱炒,也是人們認識到社區(qū)對孩子的影響意義重大。在外圍文化環(huán)境中,對孩子的心理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當屬家庭因素,不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管教態(tài)度,日益疏遠的親子關系,冷漠的家庭氣氛,無一不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傷害,而且在孩子將來的成長過程中會體現(xiàn)得越來越顯著,這些表明家庭因素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更是意義重大。
三、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學校環(huán)境建設,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加強校園硬件建設,創(chuàng)造高標準的適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現(xiàn)代學校
校園硬件建設是學生心理成長的物理環(huán)境。學校的整體規(guī)劃應從美學的角度去布局,盡可能遠離環(huán)境和噪聲的污染,保證空氣的清新,搞好綠化、美化,烘托出一種和諧的校園氛圍,同時做好活動場地、教學場地的配套建設,為學生提供獲取現(xiàn)代信息技術、藝術活動、體育鍛煉、科學實驗、勞動實踐的物質(zhì)環(huán)境。當然,我們的校園硬件建設目前仍然需要資金的保證和社會的重視。
2. 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創(chuàng)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fā)揮學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構筑全員共建的校園文化體系。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彰顯著校園文化的特性,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到現(xiàn)代文明的傳播,從校園內(nèi)涵文化的建設到校園外顯文化的營造,從靜態(tài)文化的加強到動態(tài)文化的生成,逐漸形成深厚的校園文化積淀,從而極大地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當然,校園文化建設必須針對學生的心理采取措施,例如,制度文化建設要貼近人的需求,做到以人為本,避免出現(xiàn)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規(guī)定,使各項措施更加有利于促進符合預期行為的產(chǎn)生,避免不良行為的蔓延和發(fā)展。只有重視學生心理現(xiàn)象分析,才能對不健康的校園心理進行調(diào)適,使措施更有前瞻性、針對性,更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為此,我們應該思考開展什么樣的校園活動,建立什么樣的社團組織,設立什么樣的榜樣、典型,提倡什么樣的理想和信仰等等,并做到既合理引導,又不會管控過嚴以致缺乏活力。這些,都要求我們對校園文化中的心理現(xiàn)象進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把握好管理的“火候”。
3. 提高教師隊伍素質(zhì),引導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首先,教師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老師要用自己的愛去哺育學生,要善待學生。只有愛學生,以真誠換取真誠,建立相對平等的師生關系,你才能博得學生的敬重,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樣,學生才會專心學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zhì)。因而,作為學校,應讓每位教師相信“師愛作用”,相信“親其師信其道”,把無私的愛獻給學生,用自己博大的情懷,去感染學生。并時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愛的溫暖。
其次,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時,教師應汲取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精華,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有效地組織教學。教學中,應注意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學生獲得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機會,以建立合作、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用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獲取成就感和自信心,為今后的社會交往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外部文化環(huán)境,以達成教育目標
學校應協(xié)調(diào)好與社會、家庭的關系,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離開了社會、家庭的合作,學校教育寸步難行。
作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責任人――家庭,學校應與他們密切合作,通過教師家訪、家長校訪、召開家長會、家教經(jīng)驗交流會等途徑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學校應適時召開家長會,創(chuàng)辦家長學校,促進溝通和協(xié)作,才能使教育富有成效,加快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而在優(yōu)化校園社區(qū)環(huán)境方面,我認為應抓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社區(qū)文化的研究,在學校教育中充分利用其積極因素,避免消極因素;另一方面,學校要與社區(qū)有關部門建立密切聯(lián)系,爭取他們支持和參與學校的各種教育工作。
綜上,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維教育網(wǎng)絡的建設,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好外部文化環(huán)境,才能使我們的學校教育事半功倍。
結論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決定著一個人事業(yè)的成敗。學校應當重視人文環(huán)境和物理環(huán)境的平衡和協(xié)調(diào),整合各種資源,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努力構建優(yōu)美、和諧的學校環(huán)境,給學生們一個穩(wěn)定、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為孩子們的幸福人生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摘要】《另外那個女人》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的一篇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位個性堅強,冷靜睿智的主人公柔斯。她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陰影籠罩下,一邊與生活的艱辛和戰(zhàn)爭的恐懼作斗爭,同時承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與悲戚。在諸多的困難中,她都以超人的意志勇敢地面對,通過經(jīng)歷各種社會和情感磨難,她終于在心理上找到了自我,實現(xiàn)了自我心理完善。本文擬從成長小說的心理角度,結合作品進行文本細讀,通過柔斯的自我心理成長歷程,探討她實現(xiàn)自我心理完善的過程。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 《另外那個女人》 心理成長
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以其獨特敏感的女性視角和大膽犀利的批判精神, 對不同群體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探索,并對當代西方女性的獨立自由問題表達了鮮明獨特的觀點,由此被不少學者冠以“女權主義者”的稱號。她的作品備受各國專家學者關注。在以往對《另外那個女人》的研究中,有王麗婧,陳可培從女權主義觀點的《超越女權》;張曉敏以女性主義觀點的《的女性主義敘事研究》和《萊辛小說中柔絲的圓型人物構建》;黃春燕的《萊辛的現(xiàn)實主義人文關懷和技巧――以為例》;劉雪琪的《兩性生命位置的價值對立――中男女主人公形象解讀》; 萬麗君的《尋找自我與遠離“被他者化”――讀多麗絲?萊辛》等。 而筆者認為多麗絲?萊辛的《另外那個女人》,其實還是一篇完善自我,實現(xiàn)自我心理成長超越的成長小說。小說通過描寫主人公柔斯在各種遭遇和經(jīng)歷過后,主人公的思想和性格得到發(fā)展,在克服挫折中成熟了起來。本文擬從成長小說的心理角度,通過柔斯的自我心理成長歷程,探討她如何實現(xiàn)自我心理完善的成長圖景。
多麗絲?萊辛撰寫有大量的不同群體女性的文學作品,《另外那個女人》描述的是一個教育程度不高、收入水平低的中下階層女性。小說中的主人公柔斯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陰影籠罩下,一邊與生活的艱辛和戰(zhàn)爭的恐懼作斗爭,同時承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與悲戚。她繼承了萊辛筆下女性獨立堅強,冷靜睿智的性格特征:面對母親的事故,她鎮(zhèn)定沉著;與相戀三年的男友喬治分手,她低調(diào)瀟灑。面對戰(zhàn)爭疑云以及人們的恐懼,她隱忍持家。最后父親在空襲中的逝世,這給神經(jīng)緊繃她又一次沉重的打擊,此時,雖然吉米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現(xiàn),將柔斯從搖搖欲墜的地下室救出,并希望她能從悲痛欲絕的心靈桎梏中走出來。然而,在與吉米的交往中,盡管得知自己成為破壞別人家庭的一個女人而生活在不安中,但是,她依然處處以一個勇敢者的身份面對生活。對于過去幾年的種種不幸,她對社會,對人生的態(tài)度不僅沒有低落,反而在認識上有了飛躍,心理狀態(tài)也步入了成熟。當最后她發(fā)現(xiàn)吉米早在三年前已與前妻離婚,她根本不是第三者時,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虛偽,軟弱,不負責的吉米,勇敢地與吉米的前妻皮爾遜太太一到踏入了屬于她們的嶄新的生活天地。
描寫主人公的心理成長也是成長小說的重要層面。主人公的心理成長也和身體成長一樣,也具有鮮明的“生成”意味。成長的心理要經(jīng)過三個階段的發(fā)展過程。
首先是鏡像階段,這是拉康主體構建過程理論中的第一個功能性階段,又稱“前語言期”,是主體“自我”形成一個重要時期。這期間成長主題的心理構建面臨著作為‘小他者’的母親的情感干擾和心理壓力。無論是‘母親的兒子’還是‘母親的女兒’都因?qū)δ赣H鏡像既抗爭又認同的兩難而陷入心理成長的焦慮,甚至表現(xiàn)出神經(jīng)質(zhì)的心理癥候。不可否認,母親鏡像對于成長主人公的心理成長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心理成長對母親鏡像的辨識與想象性認同共有三個方面:一是抗爭式的母親鏡像認同;二是精神同盟式的母親鏡像認同;三是仰望式母親鏡像認同。而《另外那個女人》中主人公柔斯的心理成長的鏡像階段屬于抗爭式的母親鏡像認同??範幨降哪赣H鏡像認同就是成長主人公把對母親的抗爭和叛逆作為尋找自我的起點。在小說的一開始,柔斯在得知她母親去世的消息,她不僅沒有表現(xiàn)出悲痛與傷感,而且是如此的冷靜,這使的那位警察都覺得不可思議。柔斯想到的不是馬上通知她父親和男友,而是想到今后照顧父親的責任就要全部落在自己的肩上。她就要履行母親在時的職責。為此表現(xiàn)出,她再一次注視掛在墻上一副畫時,她心理想:“現(xiàn)在我可以把這幅畫摘下來了。她人已經(jīng)走了,我現(xiàn)在愛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了?!彼R上就把畫摘了下來,掛上了一張帶黃薔薇圖案的月份牌。對于其它的物件,柔斯也在第三天按照她的想法進行了調(diào)整。在此之前,母女倆可總是爭論不休。到此,在母親鏡像中,阻礙她確立自我的第一塊絆腳石被踢開了。自此,主人公柔斯不僅在家里而且在對社會各個方面都充分表現(xiàn)出了母親的身份職責。這是她心理成長,也是她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其次,心理成長進入了第二階段及后鏡像階段。后鏡像階段是對父親鏡像的拆解和審視。此時,父親介入了母子(母女)的二元關系。父親鏡像的闖入是成長個體自我構建過程中遇到的第二個重要的“小他者”。這位“小他者”與母親不同,往往以威嚴專制的男權主義的面容出現(xiàn)在成長主人公的心理之鏡上,試圖賦予他以秩序和“法”。對父親鏡像的拆解,審視和反抗是成長小說中主人公在后鏡像階段的又一次獨特心理冒險和自我拯救。這使成長主體的心理生成增加了更為復雜、更難處理的問題和困難。尤其是在西方男權主義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中,女性是被放逐到社會文化的邊緣地帶,沉積于歷史地心默默無語,長期不具備主體地位。為了獲得自身的主體地位,萊辛在《另外那個女人》中充分刻畫了主人公柔斯為此而進行的抗爭。柔斯在她母親出事后,擔當起了母親的職責。面對父親的種種要求她都表現(xiàn)出她自己的想法,不再順從。比如:操掌著家庭一切事情大權的父親在母親去世時要求她電話通知她的男友喬治,她卻裝作沒有聽見。只是在晚飯后才動筆用寫信的方式通知喬治。他父親建議她不要外出工作,她表示不屑一顧,總是堅持認為“女人就應該獨立生活”,表示“我喜歡獨立生活”。同時也不喜歡父親在她面前老說女人女人的話語,并爭辯說“我不懂得女人,我就知道我自己是怎么想的?!痹僬撸郧叭崴箤φ尾话l(fā)表意見,而現(xiàn)在他父親每每談到時事政治時,柔斯都能積極地表示她的觀點和態(tài)度。有時對父親的觀點還表現(xiàn)出輕蔑的態(tài)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成長中的女性擺脫了“前語言期”的無語狀態(tài),用在社會空間學習到的語言和男權主義代表的父親爭奪話語權。這是主人公心理成長的不可抗拒的法則,也是不可回避的心理成長法則。尤其是在她父親腰摔傷之后,柔斯不但繼續(xù)承擔社會和家庭的事物,而且還承擔起了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這樣她的遠見卓識再次體現(xiàn)出她高于她的父輩。這之后,她的父親與她的角色進行了換位,每天父親承擔起了家務勞動。到此,作者萊辛已經(jīng)把柔斯刻畫成如她父親對她所下的評定所說,對于柔斯他感到女兒就好像一堵墻似的,那樣無法撼動。因此,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柔斯在萊辛的筆下已經(jīng)完全具備了幾乎所有的精神質(zhì)素和心理構造:個性獨立,冷靜睿智,穩(wěn)重干練,有積極的行動意志,敢于顛覆父親鏡像的心理壓制。父親鏡像到此也就推出離開了。
成長小說的心理成長主人公在完成了對父親鏡像的拆解和反抗之后,必然發(fā)展到了第三個階段及后鏡像階段――“象征之父”的想象介入和象征性認同。也就是說,主人公送走了血緣父親,迎來了嶄新的“象征之父”。主人公心理成長主體的心理版圖上一旦父親之位虛位以待,“大他者――象征之父”必須乘虛而入。成長主體在心理上接受秉承“象征之父”律法的啟蒙者的面像介入與話語引導,就意味著他們接受和認同了“象征之父”所代表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心理。在《另外那個女人》中,這個啟蒙者就是吉爾的前妻皮爾遜太太。因為到此時,柔斯在成長之路上再次遭遇困惑,動搖和阻礙。通觀整篇文章,萊辛把柔斯安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個殘酷的背景之下,讓她不僅遭受社會的磨難,在她人生道路上也讓她遭受失去父母,失去戀人,失去朋友的悲慘境地。這樣的心理歷程一般人是難以度過的。當然,磨難越大,鍛煉越多。這使成長小說的主人公更能完善自我的成長。尤其是在小說最后,當柔斯從吉爾的前妻皮爾遜太太口中了解到吉爾一直在欺騙她時,在皮爾遜的指引下,尤其是在皮爾遜的話語感召下:歸根結底,男人們正經(jīng)事做不了,就會給人添麻煩。今天的世界,婦女必須自己照顧自己了;她們要是不這樣,別人是不會管她們的。柔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虛偽,軟弱,自私,不負責的吉米,勇敢地與皮爾遜太太一道踏入了屬于她們的嶄新的生活天地。從而,完成了柔斯這位成長主人公的自我建構。到此,成長主體心理成長的三個階段已經(jīng)完成。
總之,成長小說結尾,主人公在接受了教育之后,在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經(jīng)歷過多次考驗,經(jīng)過反思吸取經(jīng)驗教訓之后,主人公已趨成熟,準備迎接新的生活,但未來的命運卻不得而知。作者一般不預先安排主人公的未來,因此成長小說體現(xiàn)出開放式的特點。萊辛的《另外那個女人》同樣描寫了主人公柔斯和皮爾遜太太一到離家的開放式結尾。柔斯的未來如何就留給了讀者。
【摘 要】本文通過探究高齡父母的成因,以及他們對孩子心理成長影響的積極方面與消極方面,著重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探求高齡父母如何平衡自身心態(tài),如何減少與孩子間的沖突,以及如何克服包括溝通障礙、彼此理解能力欠缺等典型問題的有效解決方式,為孩子營造穩(wěn)定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提供建議,以更好地迎合現(xiàn)今家庭中高齡父母不斷涌現(xiàn)的需求。
【關鍵詞】高齡父母 孩子成長 心理影響
根據(jù)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年鑒2012的數(shù)據(jù)來看,目前眾多國家和地區(qū)女性的初婚年齡已在30歲左右。那么,究竟這種年齡的“鴻溝”給現(xiàn)代家庭帶來了什么,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了什么?
1 概述
高齡父母產(chǎn)生的原因,針對不同家庭,大致包括這幾種成因。
首先,是由于大眾婚育觀念的改變。由于現(xiàn)代人文化教育水平更高,思想觀念更開放,經(jīng)濟以及思想更獨立,認為晚婚或不婚,對于生活并無太大影響。因此,他們往往等到各項時機成熟,才作結婚生育的打算。
其次,是由于家庭經(jīng)濟水平成型的延后。大部分社會人的學歷的提高使得社會的平均年齡向后延長4年,職業(yè)生涯也就是經(jīng)濟起步相對較晚,達到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以撫育孩子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這自然導致婚育時間的遲延。
再次,是由于婚育政策對大眾的影響。晚婚晚育政策推行已久,對人們的生活意識已然產(chǎn)生深刻影響,人們已習慣晚談結婚、晚談生育,從而營造出晚婚晚育的整體社會文化。
最后,生育技術水平的進步對晚婚晚育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生育技術取得很大進步,通過“試管嬰兒”“冷凍精子”“冷凍卵子”等先進技術,可以滿足一部分條件允許的高齡父母生育的愿望,這種技術保障無形之中也促使著高齡父母的不斷增多。
2 高齡父母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影響
一方面,高齡父母基于自身的特質(zhì),存在一定的教育優(yōu)勢,不能以偏概全。另一方面,相對于優(yōu)勢,高齡父母不可避免的在孩子心理成長方面存在諸多劣勢,需要引起格外的關注。
2.1積極影響
2.1.1孩子處世心態(tài)的培養(yǎng)
高齡父母更為成熟的心智,在孩子心態(tài)的培養(yǎng)上有專屬的優(yōu)勢。一方面,高齡父母相較于年輕父母,心態(tài)更為成熟,處事能力更強。他們在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言傳身教,能為孩子心理的成長樹立更為優(yōu)良的榜樣。另一方面,年紀較大的父母,往往更善解人意、更有耐心、更寬容,這種接納孩子的態(tài)度往往更容易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態(tài)度。
2.1.2孩子理財能力的提高
由于高齡父母總體理財觀念較為成熟,多數(shù)有長遠規(guī)劃的高齡父母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能力。一方面,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在生活小細節(jié)中教會孩子理性開支。另一方面,由于高齡父母的憂患意識 ,他們往往較早的鼓勵孩子去親身感受理財體驗。
2.1.3孩子成長關注度的給予
高齡父母對于孩子往往更為珍視。一方面,高齡父母大部分經(jīng)濟積累足夠,能為孩子提供更為優(yōu)質(zhì)的生活與教育條件,滿足孩子成長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孩子較容易得到高齡父母更多的關愛,這對于孩子的心理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2.2消極影響
2.2.1 “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
由于生育年齡的拖后,高齡父母進入“更年期”后,孩子往往正處在“青春期”的階段。青春期又稱為“危機時期”。這一時期的孩子面臨著性發(fā)育的困惑、情緒不穩(wěn)定以及叛逆心理等一系列問題,敏感、任性、易怒是他們心理變化過程中很正常的表現(xiàn)。與此同時,他們身上還擔負著課業(yè)日益沉重的壓力,“青春期”的心理狀態(tài)可想而知。
而高齡父母的“更年期”同樣面臨心態(tài)危機。由于身體激素水平的下降,父母的生理與心理將會發(fā)生巨大變化,這一點在女性身上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她們也會出現(xiàn)心理敏感、情緒不穩(wěn)定以及易怒的表現(xiàn),并且還會感到胸悶、氣短、眩暈等許多不適。她們不時會暴躁激動,不穩(wěn)定的心態(tài)便不言自明。
因此,這兩期相遇,往往是“家庭戰(zhàn)爭”爆發(fā)的動力源。但在這一時期的孩子,正處在轉型心理成熟的關鍵時期,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愛與理解。而高齡父母,“更年期”之內(nèi),想要保持或成為一名理智寬容的父母,多數(shù)力不從心。兩者沖突處理不當,會增加家庭矛盾的產(chǎn)生,甚至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總而言之,兩期的沖突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長。
2.2.2“過度溺愛”與“過分嚴格”的反差
“老來得子”,這孩子便顯得尤為珍貴,高齡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關愛,稍不注意,就變成“過度溺愛”。然而,過度的溺愛與保護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只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事事都幫助孩子打理,讓他(她)過于順利,就會使孩子變得軟弱、過于依賴,缺乏獨立能力。并且,挫折教育是人生成長的必修課。過度的溺愛,其實是把孩子在無形之中變成一個寵物,而不是一個人。高齡父母容易代走孩子的人生路,不利于成熟人格的培養(yǎng)。
還有一些高齡父母,會把過高的期望值加之到孩子身上,對孩子實行極為嚴格的管理。集中體現(xiàn)在孩子的文化教育上,除了常規(guī)學習的成績要求格外嚴格外,還要求孩子進行各種補習班的學習,對于孩子表現(xiàn)不佳或者拒絕抗議,多采取強硬的“棍棒”模式。然而,這種迫切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tài)往往害了孩子。沉重的各類學習負擔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圍,對其身心成長都是一種損害;并且,越是施壓,越是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他們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輕則成績下滑,萎靡不振,重則甚至走上歪路。
“過分溺愛”使孩子喪失培養(yǎng)獨立人格的空間;“過分嚴厲”使孩子承受莫須有的壓力。
3 高齡父母保障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建議
父母的高齡化,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做的,是積極主動地發(fā)揮積極影響,同時想方設法地化解消極影響,因為孩子身上寄托的不僅有父母的希望,更承載著未來世界的希望。
3.1 避免“青春期”與“更年期”的沖突
首先,高齡父母要充分包容孩子的“青春期”反常表現(xiàn)。“青春期”是孩子心理成長特殊且必須經(jīng)歷的時期。高齡父母們要主動去了解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體諒孩子的苦衷。對于他們的“反?!北憩F(xiàn)不要過于敏感,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和思考問題,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交往,引導他們化解問題。
其次,高齡父母要合理調(diào)節(jié)自身的“更年期”反常心理。高齡父母要了解自身“更年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要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體,注意膳食搭配,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以避免不必要沖突的發(fā)生。
最后,高齡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促進彼此之間的理解。高齡父母與孩子間的相互理解,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
3.2 調(diào)適“過度溺愛”與“過分嚴厲”的心理
首先,高齡父母要避免對孩子“過度溺愛”,做到嚴愛結合,即要愛孩子,又要對孩子嚴格要求。高齡父母要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并說明理由;幫助孩子分清是非和對錯,逐步培養(yǎng)孩子遵守規(guī)律地習慣;還應培養(yǎng)孩子杜絕浪費、勤儉節(jié)約的意識以及吃苦忍耐的精神;更要避免孩子的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xiàn)象,要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避免懶惰與自私意識的形成。
其次,高齡父母要糾正對孩子“過度嚴格”的教育方式。不要盲目的與其他孩子攀比,要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適度即可,要懂得換位思考,“過度嚴格”其實是“己所不欲,施之于人”;高齡父母要在基于孩子認可的基礎之上,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成長規(guī)劃;高齡父母要尤其注意自己關心孩子的尺度,重視孩子的叛逆心理,把不良傾向“扼殺于萌芽之中”。
總而言之,高齡父母在調(diào)整好自己心態(tài)的基礎上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表率。
3.3 化解“高齡狀態(tài)”與“成長階段”的矛盾
第一點,高齡父母要尋求與孩子的有效溝通途徑。高齡父母要積極地多與孩子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孩子交心談心,去關心孩子學習、生活,去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惑,解答他們的困惑,包括對父母本身生活觀念的質(zhì)疑。同時,高齡父母可以試著向孩子傾訴,將自己的煩惱和想法說給孩子聽,不僅更能容易得到孩子的理解,也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父母也是和他們一樣的人,父母也有年齡增大的種種難處,從而更加理解父母,更樂于與父母溝通。
另外,高齡父母還要積極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扮演好人生的導師,學習的榜樣和堅強后盾等角色。父母之間關系融洽,家庭氣氛溫馨和美,孩子自然而然地會受到正面力量的感染,易于培養(yǎng)積極樂觀心理的同時,也會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親密地溝通。
第二點,高齡父母要包容孩子的生活觀念。高齡父母應當充分認識到時代差異所導致的其與孩子生活觀念不同的必然性,接受這一差異,并且對孩子所應有的生活理念給予充分的尊重。
第三點高齡父母要做好生活規(guī)劃。良好的生活規(guī)劃,是高齡父母促進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高齡父母要制定合理的經(jīng)濟規(guī)劃,既保證家庭日常開銷現(xiàn)金流量的充足,又要保證意外情況下充足資金可供支出。同時,積累足夠的教育基金,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同時,高齡父母要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合理的時間安排,勞逸結合。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孩子的心理壓力。
另外,高齡父母還要盡自己所能,多留點時間給孩子。因為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關注他們的成長。有的父母忙工作,忙事業(yè),忙得忘記了孩子是自己為社會貢獻的最重要的產(chǎn)品,機器出了廢品可以報廢,可孩子如果出了廢品將是遺憾終身。這不僅是身為父母的應盡責任,更是關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
3.4 其他措施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不僅僅依賴于父母。一方面,根據(jù)高齡父母與孩子獨特的心理特征,可以成立相關心理輔導組織機構甚至互助團體,專業(yè)人士對高齡父母的子女教育予以指導,幫助排解子女心理成長方面的問題;同時,家長們相互交流,孩子們相互認識,本身對于他們的成長也是一筆財富。
另一方面,對于高齡父母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政府可以采取相關的經(jīng)濟救助措施,如美國的“大學教育儲蓄計劃”就是很好的范本。同時,金融機構可以開辟更多適合高齡父母為子女經(jīng)濟規(guī)劃的險種。
結 語
現(xiàn)今,家庭中父母的高齡化是大勢所趨,其對于孩子心理成長的影響,有利有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齡父母所做的一切,都將對孩子一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作為高齡父母,要尤其重視遵循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客觀規(guī)律,不能盲目地隨自己所欲。同時,高齡父母要清晰地認識到自身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哪些劣勢需彌補,關注孩子心理成長的需要,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尋求不傷害孩子情感的問題最佳解決途徑,建立自信心與孩子一起成長。另外,高齡父母也要善于利用社會資源,使孩子的成長有更好的物質(zhì)精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