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七年級地理范文

時間:2022-09-18 09:45:37

序論:在您撰寫七年級地理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七年級地理

第1篇

今年的七年級地理期末試卷題量,難度適中,題型能體現(xiàn)課改的要求,結合實際,圖形類型比較高,注重讀圖識圖知識。試卷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注重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考查,對以后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能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

二、試題解題分析

第一部分,選擇題,15個小題,滿分30分

出現(xiàn)錯誤較多的有第3題,地圖上的方向判斷不準;第5題,點A在那個半球掌握不準;第11題,選項A發(fā)達國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沒有看清楚;第15題,學生對由降水和氣溫圖判斷氣候類型掌握不準,對氣候類型的特點掌握不牢,所以丟分較多。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3個小題,滿分30分

錯誤較多的有第16題,(3)講過原題,但個別學生回答錯誤,對四季和溫度帶的理解不夠。

第17題,東、西半球判斷錯誤,亞洲和歐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會寫。

三、對今后教學建議

在今后的地理教學中,要重視和加強基本知識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多讀多練,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對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識的教學要加大力度。在教學中,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思考,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和能力。在教學中,突出讀圖教學的地位,加大了讀圖教學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讀圖訓練,重視探究活動,加強動手能力,強化平時訓練。

七年級地理試卷分析(二)

一、試卷的基本特點

試題的命制體現(xiàn)了地理新課改的理念,緊扣教材,以課標的具體要求為依據(jù),注重地理事物、地理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兼顧知識、能力的考查。試卷內容知識覆蓋面較廣,對綜合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基礎題、中等難度題比重合理,但難題難度略大。不足有:①沒有體現(xiàn)出課標要求中“運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重要性”的要求;②試題的生活化氣息不夠濃厚,沒有充分體現(xiàn)“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二、成績情況:

********

三、學生答卷情況分析

(一)選擇題分析:

選擇題主要考查的是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得分率較高。失分率比較高的題是第10小題。

第10小題:學生對根據(jù)經(jīng)度的理解存在困難,不能判斷出東邊時刻比西邊早。

(二)讀圖分析題:

第17小題:少部分學生審題不清,將東半球看成西半球而選擇B

第18小題:學生在區(qū)別山脊與山谷時,只會死記硬背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時為山谷,向低處凸出時為山脊,學生在判斷時,最容易將其搞混淆。

海拔計算“山頂”的氣溫,學生由于粗心或者對地形對氣溫的影響理解不透,造成失分。

第20題:此題為試卷中難度最大的一道題,按課標要求“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qū)”,該題的難度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不能分析判斷圖中A、B、C、D四種圖所代表的氣候類型,另外將“氣候分布圖”與“氣溫降水圖”組合運用,也加深了難度。如果在圖中標出氣候類型的名稱,那么難度就會降低。

第21題:難度適當,得分率較高。

四、對今后教學的指導意義

1、引導教師以課標為準,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以課標為準,對教材知識進行適當?shù)恼{整、補充,避免“教”教材、“教”活動,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圖片、活動都要落到實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中,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多層面、多角度地評價學生

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分層教學,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課堂上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輸”,“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多一些互動,少一些背誦”,“多一些有效學習,少一些無效訓練”,使每一位學生都主動參與、樂于思考、勤于動腦。

3、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有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是地理信息的有效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最重要渠道,無圖不成題,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讀圖活動、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七年級地理試卷分析(三)

一試卷分析

二成績分析

三學情分析

主要原因:

1復習不充分,學生平時作業(yè)完成質量不是很高,作業(yè)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獨立完成。

2學生對地理學科重視不夠,極少有學生找到我問地理問題的。

3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讀圖、記筆記

四采取的措施

1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熟悉把握教材,以便更好的處理教材

2加強學生管理,從嚴要求,向40分鐘課堂要效率,充分利用課堂輔導

3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創(chuàng)建和諧師生關系

第2篇

一、認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七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主要內容是“地球和地圖”“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居民與聚落”“發(fā)展與合作”,希望該年級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這一次是直接接觸,而七年級的學生是剛剛由小學升上初中,對“地理”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地理又是中考的會考科學,分數(shù)帶入總分,所以給我?guī)砹撕艽蟮膲毫?。這就要求我,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了解,對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為本學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目錄,明確本學期的教學重點。

二、認真?zhèn)湔n、上課,細致批閱作業(yè) (一)、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堂課的效果,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參與地理教學工作,第一次接觸新的教材,對教材的思想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夠,所以,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不厭其煩地向同學科老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jīng)驗。

(二)、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講

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視讀圖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煉,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三)、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yè)

每一個班級有六十多位學生,每批一次作業(yè)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但我覺得是一種使命,深感責任之重,因為作業(yè)是體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對作業(yè)完成得較好的學生,我都給他們以很好的鼓勵表揚,對完成得不好的學生,我不是打“x”完事,而是在旁邊給予正確的解答。在課堂上還進行講評,這樣作業(yè)便成為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使得他們認識到作業(yè)不能敷衍了事。 (四)、積極參加校本研究

第3篇

一、認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七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主要內容是“地球和地圖”“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居民與聚落”“發(fā)展與合作”,希望該年級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這一次是直接接觸,而七年級的學生是剛剛由小學升上初中,對“地理”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地理又是中考的會考科學,分數(shù)帶入總分,所以給我?guī)砹撕艽蟮膲毫Α_@就要求我,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了解,對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為本學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目錄,明確本學期的教學重點。

二、認真?zhèn)湔n、上課,細致批閱作業(yè)

(一)、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堂課的效果,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參與地理教學工作,第一次接觸新的教材,對教材的思想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夠,所以,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不厭其煩地向同學科老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jīng)驗。

(二)、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講

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視讀圖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煉,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三)、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yè)

每一個班級有六十多位學生,每批一次作業(yè)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但我覺得是一種使命,深感責任之重,因為作業(yè)是體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對作業(yè)完成得較好的學生,我都給他們以很好的鼓勵表揚,對完成得不好的學生,我不是打“x”完事,而是在旁邊給予正確的解答。在課堂上還進行講評,這樣作業(yè)便成為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使得他們認識到作業(yè)不能敷衍了事。

(四)、積極參加校本研究

1、自覺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積極參加科組組織的聽課評課,并且在有空余的時間,我都主動去聽有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的課,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我知道學到的這些只是皮毛。與其他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無法相比比較。但是,這是一種進步。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將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將一如既往的“激情飛揚”。

第4篇

一、認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七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主要內容是“地球和地圖”“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居民與聚落”“發(fā)展與合作”,希望該年級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這一次是直接接觸,而七年級的學生是剛剛由小學升上初中,對“地理”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地理又是中考的會考科學,分數(shù)帶入總分,所以給我?guī)砹撕艽蟮膲毫Α_@就要求我,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了解,對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為本學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目錄,明確本學期的教學重點。

二、認真?zhèn)湔n、上課,細致批閱作業(yè)

(一)、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堂課的效果,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參與地理教學工作,第一次接觸新的教材,對教材的思想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夠,所以,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不厭其煩地向同學科老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jīng)驗。

(二)、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講

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視讀圖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煉,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三)、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yè)

每一個班級有六十多位學生,每批一次作業(yè)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但我覺得是一種使命,深感責任之重,因為作業(yè)是體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對作業(yè)完成得較好的學生,我都給他們以很好的鼓勵表揚,對完成得不好的學生,我不是打“x”完事,而是在旁邊給予正確的解答。在課堂上還進行講評,這樣作業(yè)便成為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使得他們認識到作業(yè)不能敷衍了事。

第5篇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有哪些?其實,要想學好地理,除了在課堂上認真背誦外,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好的學習方法。共同閱讀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請您閱讀!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1.以風車而的國家是荷蘭。

2.阿拉伯人的傳統(tǒng)服裝多是身穿白色長袍,頭戴頭巾,這種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陽光、抵擋風沙。

3.地平面上有東(E)、西(W)、南(S)、北(N)四個基本方向,在此基礎上,又分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共八個方向。

4.在沒有方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

5.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6.比例尺分為數(shù)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略。

8.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記和圖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徑:①查閱地理辭書;

②咨詢有關人士;③上網(wǎng)查閱資料等。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4、面積的大洲是亞洲;

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的大洋是太平洋;

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

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jié)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

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

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jié)多變的天氣

1、天氣的特點:時間短、經(jīng)常變化。

2、人們經(jīng)常用陰晴、風雨、冷熱等來描述天氣。

3、天空布滿云時,為“陰天”;

當天空無云或云很少時,為“晴天”。

4、風向是風的來向;

風力是風的強弱,共分13級。級數(shù)越大,風力越強。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衛(wèi)星云圖上:綠色表示陸地;

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區(qū),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云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qū)。

7、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小;

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大。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年較差:一年內的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

2、能繪制氣溫曲線圖。

3、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

4、氣溫的分布:(1)不同緯度地區(qū):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3)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6、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第三節(jié)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

3、能繪制降水量柱狀圖。

4、降水的分布:A、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B、溫帶地區(qū),大陸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5、影響降水分布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節(jié)世界的氣候

1、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其特點:時間長、變化不大。

2、幾種氣候類型的特點:A、熱帶草原氣候:濕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黃;

B、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C、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E、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4、熱帶種植水稻一年能收獲三次;

_帶一年可以收獲兩次;溫帶一年只能收獲一次。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減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shù)。

人口密度=總人口數(shù)÷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qū):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qū)。

4、人口稀疏地區(qū):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qū)、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qū)。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相適應,與環(huán)境、資源相協(xié)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lián)合國的工作語言。

10、_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于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chuàng)始于印度,現(xiàn)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鄉(xiāng)村和城市統(tǒng)稱為聚落。

先有鄉(xiāng)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

西亞地區(qū)的房屋墻厚、窗小;北極地區(qū)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云南西雙版納地區(qū)的傣族竹樓。

【第五章發(fā)展與合作】

1、從陸地面積看,俄羅斯1707萬KM2、加拿大997萬KM2、中國960萬KM2、美國937萬KM2、巴西854萬KM2、澳大利亞769萬KM2。

2、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

3、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南北對話: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商談。

6、南南合作: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7、聯(lián)合國是世界的國際組織,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

初一上冊地理16個地理口訣1.經(jīng)緯線特點

南北為經(jīng)線,相對成等圈。

長度都相等,形狀是半圓。

東西為緯線,獨成平行圈。

長度不相等,形狀是圓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地球形狀大小

地球是個大球體,面積5.1億平方千。

半徑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長約四萬。

地軸:地球的自轉軸

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赤道是的緯線圈。

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2.經(jīng)緯度判定

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

向西增大是西經(jīng),向東增大是東經(jīng)。

判斷好后添字母,東E西W北N南S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jīng)二十度,東經(jīng)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北緯是北球,南緯是南球。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替,時間差異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xiàn),五帶劃分。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北逆南順。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自轉中心,

地球地軸。公轉中心,就是太陽。

地球公轉示意圖

地球公轉示意圖,時間一定要牢記。

兩至日期二十二,兩分日期減加一。

冬至陽光射南回,晝短夜長北極夜。

夏至太陽射北回,晝長夜短北極晝

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晝夜一樣長。

初一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jīng)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的緯線圈。

②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jīng)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jīng)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jīng)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jīng)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jīng)度叫東經(jīng),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jīng)度叫西經(jīng),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地球運動 繞什么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xiàn)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xiàn)象,又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shù)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第6篇

我于2005年工作至今,從事初中地理教學工作已有10年有余。雖然教學經(jīng)歷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但自己有得有失,感受頗多,期間也在不斷地自我總結,以期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以下是自己就近年來七年級地理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總結:

一、重視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七年級地理所學的內容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所占的分值大約為40%左右。就所學內容來看,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地球和地圖,其中涵蓋了地圖的要素、經(jīng)線緯線和經(jīng)度緯度、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二是初一上冊所介紹的世界地理部分,包括世界的海陸分布、世界的居民和世界的氣候;三是初一下冊的世界主要的大洲、國家和地區(qū)。內容看似不多,但其實初一所學的知識是整個初中地理課程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例如:經(jīng)緯網(wǎng)和氣候類型圖的識讀、時區(qū)的劃分和計算、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等。這些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學起來難度較大。所以許多同學在剛開始接觸地理的時候就很容易被這些難點所“打倒”,以至于對地理課的學習產生畏懼感,從而影響到他們今后的學習。所以如何攻克這些“攔路虎”, 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課的學習產生興趣,同時把這些枯燥和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對于我們廣大教師來說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產生了興趣,才會把學習由被動變主動,更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也只有這樣,才能學好所學知識。回顧我這些年來的做法,我從一開始就格外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我緊扣教材,從學生身邊的實際例子出發(fā),引導他們對這些實例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例如:初一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列舉了很多事例來說明地理和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介紹了教材中的事例后,我還舉了很多與我們騰沖當?shù)孛芮邢嚓P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分析:騰沖農村的屋頂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騰沖人比較喜歡吃餌絲,而不是饅頭呢?北方人為什么卻又比較喜歡吃饅頭呢……通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不僅能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同時也能簡化難點,使他們能對地理知識、原理和規(guī)律理解得更加透徹。

二、通過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huán)境中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和影響、以及人地關系之間的一門學科。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時時刻刻在影響和改變著地理環(huán)境,同時,我們也受到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由于地理學特殊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學習地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地球,順應自然規(guī)律,達到人地關系的和諧統(tǒng)一,最終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七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許多生活知識和技能相對缺乏,對于生活中一些經(jīng)常用到的技能更是知之甚少。如:對我市的東南西北方向毫無方向感、許多學生出門不會使用地圖、在野外不知道如何定向等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這些地理技能的培養(yǎng),這樣做不僅幫助他們學到了地理知識,還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實際生活能力。

三、引導學生勤思、好問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強大的動力,初一的孩子對于世界的認識有太多太多的問號,對于他們那些看似無稽之談的問題,我們老師不應當打壓。相反更多的應該是給予鼓勵和肯定。都說計劃沒有變化快,的確如此,很多時候在我的課堂上,學生經(jīng)常會問一些奇思怪想的問題讓我覺得措手不及,盡管有些問題與我們所講內容關系不大,甚至不相干。但τ謁們的這些好奇心我們老師不應該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無理”、“可笑”或是老師一時無法回答而置之不理,甚至批評他們是在“無理取鬧”。相反,此時我們應當順應學生的心理,發(fā)揮他們思維活躍、敢想、敢問的特點,積極引導他們對所提問題加以分析和探究。例如:在初一上冊學習世界的人口分布時,我讓學生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后,學生不難總結出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區(qū):東亞、南亞、西歐和南北美洲東部。然后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這些地區(qū)人口稠密,很多學生都能從圖中看出這些地區(qū)大多地處沿海交通便利的地區(qū)。此時,有個男生問我:老師為什么澳大利亞西部同樣臨近海洋,但那里卻人口稀少呢?對于這個問題,我沒有因為涉及到高中知識而回避它。相反,我讓學生再看地圖,問:澳大利亞被哪一條特殊緯線經(jīng)過?學生答:南回歸線。它的中西部地區(qū)地表以什么為主?學生結合世界地形圖可得出:沙漠。在此基礎上,我給學生講述:因為澳大利亞中部被南回歸線穿過,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終年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所以中西部地區(qū)以沙漠為主。盡管中西部靠近海洋,但該地區(qū)由于終年高溫少雨,因此人口稀少。通過這樣的講述,雖然學生不大理解什么是副高,但他們至少知道了沿海地區(qū)并不一定都是人口稠密區(qū)。同時為他們更加全面、正確的學習地理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把課堂交給學生

第7篇

一、 經(jīng)緯網(wǎng)圖

在七年級的地理教科書中,首先要學生掌握的就是經(jīng)緯線的判讀和運用。經(jīng)緯線的判讀是為以后學習地理打下基礎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同時它也是一個難點。由于空間思維能力的缺失,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難。所以在對于經(jīng)緯網(wǎng)的認識和判讀的教授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經(jīng)緯線的教學

經(jīng)緯線教學中,首先要了解經(jīng)線緯線的概念,這要借助我們學習地理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教具――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讓學生找出經(jīng)線和緯線,比較它們的不同。同時教師展示空白圖表(如下表),讓學生用填表的形式進行概括和總結,通過自己動手、動眼和動腦,認知經(jīng)緯網(wǎng)圖。在這部分利用地球儀進行教學時,經(jīng)緯線出現(xiàn)在球面上,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可以適當增加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南緯(S)北緯(N)

度數(shù)變化規(guī)律

東經(jīng)向東度數(shù)越大,西經(jīng)向西度數(shù)越大

南緯向南度數(shù)越大,北緯向北度數(shù)越大

零度線的確定

本初子午線

赤道

劃分半球的界線

20°W 160°E

2. 經(jīng)緯網(wǎng)的判讀

在經(jīng)緯網(wǎng)圖上確定點的位置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有的學生對經(jīng)緯線的內容掌握的很好,但真的讓他去讀圖判定就又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在經(jīng)緯網(wǎng)上確定點的位置只要掌握好步驟,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去做,這種圖的解析也就十分容易了。例如在下圖中判別點A的位置。

首先,在圖上找出點A的位置并用筆描出它的位置。只有找準點才能進行下一步,保證讀圖的準確性。其次,分別找出通過點A的經(jīng)線和緯線,如果在圖上通過點A的經(jīng)線和緯線沒有標明,學生可以過點與其他經(jīng)緯線作平行線,使其明確化。第三,找出通過點A的經(jīng)緯線的度數(shù),這里要遵循經(jīng)緯線度數(shù)排列的規(guī)律來進行(北緯向北度數(shù)越大,南緯向南度數(shù)越大,東經(jīng)向東度數(shù)越大,西經(jīng)向西度數(shù)越大)。同時表明經(jīng)緯線的方向(方法同上)。最后,寫出完整的點的位置。通過一步步的去做,我們很容易的就可以找到點A的位置為(30°S 50°W)

二、 一般地圖

在地理教學中,出現(xiàn)最多的就是地理示意圖。如行政區(qū)圖,交通圖,地形分布圖等。在這些地圖的讀圖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地圖上的三要素,方向,圖例和比例尺。在讀圖過程中,首先要知道地圖的比例尺,明確這張地圖所示范圍的大小。其次,要能判別地圖的方向。(1) 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永遠指向北。(2) 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經(jīng)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3) 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方向確定了,才能進一步去尋找去判別我們所需要的內容。

三、 線條示意圖

線條示意圖在地理教學中也是十分常見的,例如氣溫曲線圖,等高線圖等。線條示意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氣溫曲線圖這樣直觀反映當?shù)貧鉁刈兓牡貓D,這種圖形象直觀,學生很容易就能讀懂并總結。第二類是地形圖這樣較為復雜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形態(tài)的地圖。在解讀這種地圖時,教師一定要十分的注意。通過不同顏色,不同的符號文字來逐一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地形等高線圖。如認識我國地形等高線圖時,可以結合我國地形模型,讓學生尋找最高的高原在哪里?最高的山峰在哪里,在找的過程中適時結合等高線圖的內容,從形象轉入抽象,較好的掌握等高線圖的讀圖技巧。

四、 地理略圖

除了一些常見的地圖外,我們地理課程中還會用到地理略圖。教師有針對性的利用地理略圖來設計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抓住重點,同時隨著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邊講邊畫,使學生腦眼結合,加深記憶,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繪圖能力。例如在教授大洲大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世界地理略圖,通過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也讓學生認知大洲大洋的相對位置,隨著教師的注釋,發(fā)展了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運用地圖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1) 要注意地圖之間的聯(lián)系,綜合地分析問題。地理事物之間往往是融會貫通,互有聯(lián)系的,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多角度,多方面的去思考。例如在講世界氣溫變化的時候,除了要求學生能掌握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還要求學生知道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所以除了展示世界氣溫變化圖外,還要展示世界地形圖等。(2) 要培養(yǎng)學生圖與文字相結合地進行學習,雖然地圖在我們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很重要,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書本上對本課內容的描述,要讓學生盡量做到把文字(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規(guī)律等)落實到地圖上,做到文字和圖相互結合,互為補充,一方面使圖上內容具體化,同時也使文字在圖上形象化。(3) 注意不要為讀圖而讀圖。很多時候,教師在上課時就會張貼一張甚至幾張地圖在黑板上,而在上課時卻很少用到甚至不會用到這些地圖。但在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卻自然而然的被吸引到黑板上的地圖上,教師講什么卻被拋之腦后,這樣反而降低了課堂的效率,地圖反而成了累贅。所以地圖教學也并不是適合每一節(jié)地理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