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個案心理輔導總結范文

時間:2022-06-08 00:02:38

序論:在您撰寫個案心理輔導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個案心理輔導總結

第1篇

【關鍵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探索

【中圖分類號】G441

未成年人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yè)和自我意識等方面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不少未成年人出現(xiàn)了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各種不健康心理與行為,嚴重者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嚴重危害了社會、家庭和學校。因此,應高度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來,教育部門在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鑒于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為使更多未成年人得到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我們與團市委聯(lián)合建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以下簡稱輔導站),目的在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形成合力,為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實施兩年來,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闡述如下:

1實施方法

1.1組建領導機構建立由市教育局、團市委領導組成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團市委宣傳部,其屬下的市義工聯(lián)負責日常管理,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負責業(yè)務指導。

1.2制定實施意見包括建立輔導站運作機制、人才保障機制、專家督導機制,建全檔案管理,明確輔導內(nèi)容及值班接訪安排等。

1.3建設心理健康輔導站建設一個多功能的輔導站,以心理輔導熱線為主,面談為輔。在團市委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服務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輔導內(nèi)容,免費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熱線咨詢,同時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面談輔導,搭建起維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服務平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與家庭密切相關,輔導站還將服務定位于家庭及社區(qū)。

1.3.1硬件建設建立起集熱線電話咨詢室、個體輔導室、沙盤游戲室和團體輔導室為一體的多功能輔導站,配置了專用電腦、購置了專業(yè)的心理測試系統(tǒng)和相關心理健康雜志,并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

1.3.2軟件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zhì)的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員隊伍,建立心理輔導員人才庫,主要由心理學專業(yè)教師、心理醫(yī)生、國家心理咨詢師等構成,確保了心理輔導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偨Y輔導站運作和管理的成功經(jīng)驗,逐步向其他縣市推廣,并與其他縣市共建輔導分站,形成輔導網(wǎng)絡。

1.4保障機制

1.4.1業(yè)務培訓派出管理人員參加全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培訓班,學習先進管理經(jīng)驗;舉辦心理熱線電話咨詢培訓班,提升輔導員的服務能力,規(guī)范咨詢要求;舉辦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輔導員們在釋放壓力的同時,親身體驗了團體心理輔導技術的精髓,學習到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操作技巧;組織同類個案的專題"沙龍"活動,輔導員們深入交流了輔導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商討解決的方法。

1.4.2熱線宣傳制作12355熱線的公益廣告,在報社、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反復播放,宣傳12355熱線;通過LED屏幕或戶外廣告等在人流密集,特別是青少年聚集的地方進行宣傳;制作12355熱線宣傳單張、書簽等,在學校、社區(qū)派發(fā);聯(lián)合本地主流報刊雜志,加大咨詢案例的報道力度,引起社會關注;教育行政部門向全市各中小學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學校以短信或致家長一封信的形式在師生、家長中廣泛宣傳,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使用熱線,學會尋求幫助。通過以上多種方式對12355心理熱線進行推廣,使"熱線"真正地"熱"起來,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并使用熱線。

1.4.3輔導活動向家庭、學校、社區(qū)延伸通過深入社區(qū)、學校舉辦各種咨詢活動,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向社區(qū)和家庭延伸。比如在某中學舉辦"青春路上,你我同行"心理健康主題宣傳活動;在青少年宮舉辦家庭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論壇及現(xiàn)場心理咨詢活動;舉辦"萬名義工獻愛心進社區(qū)"系列活動;深入學校舉辦高考、中考前心理輔導講座;在六?一兒童節(jié)舉辦關注留守兒童及殘疾兒童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活動;與團市委義工聯(lián)合總隊合作,舉辦為期一年的單親家庭孩子"護苗行動",每周由受過心理輔導專業(yè)培訓的大學生志愿者上門義教和心理輔導;并舉辦單親家庭兒童的戶外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家長家庭教育經(jīng)驗交流座談會等。逐步建立家、校、社會聯(lián)動的工作機制。

2效果

2.1成功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實踐和探索,逐步完善了我市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的硬件設施,除了原有的青少年綜合服務熱線外,還設有個體輔導室和沙盤游戲室,并購置了專業(yè)的心理測試系統(tǒng)和沙盤設備,打造了一支高素質(zhì)的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員隊伍,擁有49位專業(yè)心理輔導員,建立了一個實用性強、影響面廣的心理輔導站。

2.2成功樹立青少年和家長的求助意識。未成年人輔導站建立兩年以來,撥打12355熱線的人數(shù)不斷增多,目前已成功為3373個個案提供了咨詢服務。主要包括學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個性問題、行為問題、性心理問題等困惑,其中學習問題占45%,人際關系問題占30%,個性問題、行為問題及性心理問題占25%。在來電者中,青少年占52%,父母占30%,其他約占18%,說明青少年及家長的求助意識日漸增強。

2.3成功構建家、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wǎng)絡。目前輔導站的服務功能包括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提供心理熱線咨詢、面談輔導、心理測試、沙盤游戲輔導、特殊人群(殘疾人、單親家庭兒童、農(nóng)村留守兒童)輔導,同時送課到學校、到社區(qū),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社區(qū)大型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和現(xiàn)場心理咨詢服務等。比如2011年10月,在某學校舉辦主題為"承擔共同責任促進精神健康"的"青春路上,你我同行"心理健康宣傳活動,通過經(jīng)典的案例分析、家長與青少年間的真情互動,形象、生動地介紹了如何識別常見的心理障礙,如何把好早戀關,幫助青少年解決成長過程中性與生殖健康問題的困惑,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250多名學生及部分家長參加了活動,學校領導、老師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很高評價;同年10月在市青少年宮舉辦家庭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論壇及現(xiàn)場心理咨詢活動,有200多名學生及家長參與了本次咨詢活動;2012年舉辦學生與殘疾人聯(lián)誼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和殘疾人代表感人的成長事例鼓勵殘疾人好好珍惜生命,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出自己的價值,100多名殘疾人參加了活動,效果良好。此外,還舉辦"萬名義工獻愛心進社區(qū)"系列活動,為1300多人次提供咨詢服務。通過多種形式的輔導活動,將學校、家庭、社區(qū)緊密結合起來,成功構建起三位一體的教育網(wǎng)絡。

2.4成功推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運作模式。通過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運作模式的實踐探索,發(fā)揮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在全市的輻射作用,將研究積累和總結的經(jīng)驗推廣到各個縣區(qū),四個地區(qū)相繼建立了縣區(qū)級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部分地區(qū)還成立了關愛農(nóng)村留守兒童工作示范點、陽光天使愛心協(xié)會等,從而建立起全市的心理輔導站網(wǎng)絡。

3體會

3.1有效的心理輔導能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通過對咨詢個案進行分析,深入探索未成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其形成原因,對影響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進行評價,提出應對心理危機的干預措施,逐步建立家、校、社會聯(lián)動的工作機制,可以有效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3.2政府層面的支持有利于工作開展。借著我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在教育部門和團市委等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逐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的各項硬件設施,建立了一個多功能的心理輔導站,輔導人員基本由心理老師、心理醫(yī)生及國家咨詢師組成,有著扎實專業(yè)知識以及豐富輔導經(jīng)驗,有利于輔導站良性發(fā)展。

3.3不穩(wěn)定的輔導員隊伍影響輔導效果。由于輔導站服務原則是公益性,所有輔導員是志愿服務,基本上一個月才輪值班一次,對需要跟蹤的個案可能要由幾個輔導員來跟進,這樣就令個案輔導工作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影響輔導的效果。所以對需要跟蹤的個案輔導記錄要求更加完整、詳細,以便于不同的輔導員可以有針對性地跟進輔導和回訪,對有較嚴重問題的個案盡量專人負責跟進服務。

第2篇

讀了這個故事,我有所感悟:要實現(xiàn)一個遠大的理想或達到一個奮斗目標,除了不懈地追求、積極地進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還要注意拼搏的方式和方向。找準方向,就會事半功倍,輕松地步入成功的殿堂;找錯方向或根本不辨方向,就會事倍功半,甚至與成功失之交臂。

作為一名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同時又是一名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培訓者和管理者,筆者經(jīng)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促進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使他們成為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各種心理問題的行家里手呢?

我的答案是:必須建構心理輔導教師的輔導智慧。

一、輔導智慧是心理輔導教師必備的素質(zhì)

什么是輔導智慧?輔導智慧是心理輔導教師的一種品質(zhì)、狀態(tài)和境界。從大的方面講,心理輔導智慧是心理輔導教師的一種內(nèi)在品質(zhì),表現(xiàn)為心理輔導的一種自由、和諧、開放和創(chuàng)造的狀態(tài),表現(xiàn)為在真正意義上尊重生命、關注個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心理輔導境界。作為輔導的一種內(nèi)在品質(zhì),心理輔導智慧應當滲透、內(nèi)化于心理輔導活動課及個案輔導中,以輔導目的、輔導價值、輔導過程、輔導環(huán)境、輔導管理等元素呈現(xiàn)。一方面,由于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成長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發(fā)展性問題,具有共性,心理輔導活動課就成為中小學生發(fā)展性輔導的主要載體。因此心理輔導教師是輔導目的、意義、價值、任務的直接體現(xiàn)者、承載者和實踐者,是輔導活動的組織者和主導者,在具體的輔導情境中,輔導智慧主要是通過輔導教師的輔導教學行為加以體現(xiàn)。另一方面,作為個體的中小學生,其差異性是自然存在的,成長中的心理問題有其個體的特殊性,個案輔導是解決其心理問題最直接且有效的輔導方式。從這一角度來看,輔導智慧則體現(xiàn)在對個案問題的傾聽、共情、分析、判斷和疏導過程中。

總之,輔導智慧在輔導實踐中主要表現(xiàn)為心理輔導教師對心理輔導工作規(guī)律性的把握、創(chuàng)造性駕馭、深刻的洞悉、敏銳的反應以及靈活機智應對的綜合能力。

二、輔導智慧的構成

智慧型輔導教師就是具有較高心理輔導智慧水平的教師。智慧型輔導教師的輔導智慧是心理輔導科學與輔導藝術高度融合的產(chǎn)物,是輔導教師在探求心理輔導真諦基礎上長期實踐、感悟、反思的結果,也是輔導教師輔導理念、知識學養(yǎng)、情感與價值觀、輔導機智、輔導風格等多方面素質(zhì)高度個性化的綜合體現(xiàn)。

在輔導實踐中,教師輔導智慧的形成途徑是多方面的,因此輔導智慧的構成也是多類型、多層面的,它包含了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與實踐智慧。

知性智慧是心理輔導教師對心理輔導的直覺把握、整體感知,主要是心理輔導教師對輔導對象心理問題的一種直覺反應,是建立在直覺基礎上的一種整體感知和反應能力。

理性智慧是輔導教師在學習心理輔導理論與技術的基礎上、在長期的輔導實踐中,經(jīng)感悟、反思所形成的智慧,是個人心理輔導理論與輔導實踐的結晶,它是輔導智慧的核心構成和高級表現(xiàn)形式。

情感智慧是在心理輔導教師的職業(yè)感、道德感、人際交往和師愛基礎上形成的特殊智慧,是心理輔導教師情感范疇的體現(xiàn)。對心理輔導教師而言,師愛,即對輔導對象――學生的熱愛,是心理輔導教師情感智慧形成的重要基礎,是構成心理輔導教師情感智慧最為核心的內(nèi)容。

實踐智慧主要建立在心理輔導教師的經(jīng)驗積累、實踐感悟、教學與個案輔導反思的基礎上。如果說理性智慧建立在對知識的把握和學習的基礎上,那么實踐智慧更多地是在經(jīng)驗的基礎上,是在個體經(jīng)驗感悟、教學與個案輔導反思基礎上形成的智慧。如果離開了長期的實踐探索,離開了對實踐的反思,那么心理輔導教師的實踐智慧水平是很難提高的。

三、建構輔導智慧是心理輔導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

心理輔導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是心理輔導教師對心理輔導的敏銳反應,是對心理輔導的一種深層的理性認識,是對心理輔導的執(zhí)著的愛,要經(jīng)過長期豐富的實踐才能最終形成。作為一個心理輔導教師,如何建構自身的輔導智慧?

1.重新審視經(jīng)典性學科教學的意義與價值,建構輔導教學體系

基于掌握學科知識的學科教學,經(jīng)長期的演繹發(fā)展,已經(jīng)形成了經(jīng)典性教學體系。在其經(jīng)典理論的指導下,形成了教學上的一些格式化特征,比如教學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以及可預設性、可控性等,并且形成了一整套規(guī)范的操作要求。但是教學體系的另外一些特征,如多樣性、復雜性、特異性、靈活性、開放性、生成性、選擇性等,在理論認識上嚴重不足,而這種理論認識上的不足直接導致了實踐中課堂教學長期呈現(xiàn)機械、僵化的局面。

心理輔導課是學校按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通過各種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培養(yǎng)、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達到健全和完善人格品質(zhì)的心理輔導形式。心理輔導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應該有兩個目標:發(fā)展性目標和預防性目標。其中發(fā)展性目標側重于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fā)和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自我完善,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提高今后的生活質(zhì)量;而預防性目標是幫助學生及時疏導自己在學習、生活、成長中的心理困惑,學會矯治和調(diào)節(jié)心理偏差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積極健康的情緒。因此,心理輔導課程不應強調(diào)心理學知識的掌握,而應致力于全體學生全身心的參與,人人平等、相互促進,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個性良好地發(fā)展。

2.立足于實踐積累和實踐反思,建構個人的心理輔導思想

實踐是每一位教師成長的基石。任何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實踐的錘煉。智慧源自實踐,心理輔導教師的輔導智慧也來自于輔導實踐,是心理輔導教學實踐與個案輔導的結晶。心理輔導教師對心理輔導的各種看法、各種主張,以及他所接受的各種理論和學說,只有在與實踐的結合中,特別是在實踐的反思中才能轉化為自己的思想。沒有輔導實踐,最多只能說我們掌握了心理學知識,而不能說它已經(jīng)轉化為我們的思想,上升成了一種智慧。

3.切實重視自身個體經(jīng)驗的積累,建構個人輔導風格

智慧在本質(zhì)上是高度個性化的,沒有完全相同的智慧,每個人的智慧都是深深打上自己烙印的。心理輔導教師的輔導智慧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這種學習首先必須立足于個體經(jīng)驗,外來的知識只有在和教師的個體經(jīng)驗結合的時候,才能被內(nèi)化。就心理輔導教師個體而言,他最可寶貴的財富,就是他的個體經(jīng)驗,特別是那些值得總結、挖掘、提煉的輔導經(jīng)驗。心理輔導教師要學會獨立思考,既要學習各種心理輔導理論和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更要立足于個人的能力與特長,用自己的嘴巴說話,用自己的腿走路。

4.著眼于真實的心理輔導科研,建構“寧靜致遠”的心態(tài)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師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徑,是推動教師深入思考、不斷發(fā)展自身智慧的強大動力。心理輔導教師要建構自身的輔導智慧必須淡化科研的功利性,強調(diào)科研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在當前心態(tài)比較浮躁的背景下,“淡泊明志”,遠離功利,歸于寧靜。古人所說的“寧靜致遠”,其實深刻揭示了智慧生成的內(nèi)在道理。要致遠就一定要寧靜,這才是智慧的生成之道。

5.切實關注自身的職業(yè)情感狀態(tài),建構個人的責任品質(zhì)

心理輔導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智慧水平,不僅僅要提升自身對心理輔導事業(yè)的認識,更要關注自身的職業(yè)情感狀態(tài)。對心理輔導事業(yè)內(nèi)在的認同、情感上的接受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心理輔導教師的整體智慧水平。對心理輔導事業(yè)的責任感,對孩子的責任與關愛是心理輔導教師輔導智慧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心理輔導教師從事心理輔導事業(yè)的基本條件。

6.注重自身應變能力的生成,建構個人的輔導機智

輔導機智是輔導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機智就是對意想不到的情境,進行嶄新而出乎意料的塑造的能力。輔導機智是心理輔導教師在一定的心理理論修養(yǎng)與心理輔導技術把握的基礎上,在長期的心理輔導實踐體驗、感悟和實際經(jīng)驗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超乎尋常的、出類拔萃的臨場發(fā)揮能力。它反映了對輔導現(xiàn)場敏銳捕捉的能力、快速反應的能力和非常得體的、合理的應對能力。具有輔導機智的教師,可以把輔導現(xiàn)場中出現(xiàn)的偶然因素轉化成一種有利的輔導時機,可以恰如其分地把輔導引向,推向深入。輔導機智表現(xiàn)為臨場發(fā)揮的天賦,但這個天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長期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磨合而成的。同時,輔導機智又表現(xiàn)為對輔導工作、輔導對象的深刻的理解。如果沒有深刻的理解,即使表現(xiàn)出來某種機智,也可能只是一種小聰明,不可能對心理輔導工作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而真正的輔導機智正是要起到這種作用。

第3篇

【關鍵詞】朋輩心理輔導;大學生;心理教育

一、推進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背景及現(xiàn)實意義

基于學校實際,在現(xiàn)有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院系—班級—寢室”四級網(wǎng)絡體系基礎上,依托學校心理委員學生管理隊伍,選拔、培訓朋輩心理輔導員,將考核合格者安排至院系、班級開展心理教育相關工作。通過這一舉措,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校專業(yè)心理輔導力量的不足,有利于滿足大學生多層次心理援助的需要。另外,推進朋輩心理輔導,還有利于完善大學生心理自助體系,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機制,不斷充實、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二、構建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培訓路徑

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從對心理疾病的“治療”轉移到以“預防”為主,注重對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和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這一思路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大的意義。銅仁職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積極心理學教育理念為引導,強化面向所有學生的心理健康預防與積極心理品質(zhì)養(yǎng)成,以學生為中心在院內(nèi)開展了一系列嘗試性探索。一方面,通過對班級心理委員及心理委員學生管理隊伍進行培訓,將心理委員作為開展心理教育活動主持人輻射至全校開展活動,學校心理委員學生管理隊伍則監(jiān)督、指導各學院各班級的活動開展。另一方面,通過心理委員學生管理隊伍的過程監(jiān)督、結果反饋,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了解整個活動過程開展情況,并根據(jù)反饋結果反思、調(diào)整、改進工作思路。為促使學生更好的開展活動,對其開展相應的培訓顯得非常有必要。

1.培訓全校班級心理委員,培養(yǎng)心理教育及心理援助骨干

每一級新生進校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知全校所有班級設立心理委員,心理委員在學生志愿、班級推薦的基礎上產(chǎn)生。根據(jù)心理委員的人數(shù)、人員構成等實際情況設計培訓內(nèi)容、制定培訓方案。通過培訓,他們掌握基本的心理衛(wèi)生知識、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輔導技能,成為心理教師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及掌握班級學生心理健康信息的骨干力量。他們在班集體中宣傳、普及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知識,傳播心理健康理念,關注班級學生心理狀況,深入觀察并及時反映本班學生心理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時,及時報告學院領導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等等。

2.招募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深入培訓

通過對全體心理委員開展一系列培訓后,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從全校班級心理委員中選出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繼續(xù)深入開展培訓,培訓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朋輩輔導的基本概念與定位、輔導技巧、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分析、危機的識辨與轉介、朋輩輔導員自我成長等等,主要采用團體活動形式進行,綜合運用理論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解析、游戲體驗等方式,在活動中參與、體驗,掌握朋輩輔導員心理咨詢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培訓中注重朋輩輔導員自我心理成長,以“自助助人”的思路指導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準專業(yè)”成長。在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學習中逐步獲得對加強對自我的認知,知曉自己在助人行動中自我的角色與位置,并在不斷的實踐中強化對自我的認識,不斷進行自我優(yōu)化。

3.強化技能訓練,開展心理督導

培訓結束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通過角色扮演、個案分析等方式對培訓學生進行了考核,考核合格者,頒發(fā)朋輩心理輔導員證書。朋輩心理輔導員接下來赴所在院系開展相關工作,每周將所開展情況向指導教師匯報,并接受相應的督導。朋輩心理輔導的主要理論基礎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強調(diào)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際心理環(huán)境,注重培養(yǎng)人的自覺成長(張淑敏,2008)。在后續(xù)督導中引入心理咨詢成長小組的模擬練習:將所有成員分成三人一組,一人扮演求助者,一人扮演心理咨詢員,一人扮演觀察員。求助者扮演好個案角色呈現(xiàn)的心理問題,咨詢員根據(jù)個案的心理狀況進行咨詢,觀察員對整個過程進行效果分析并給出相應意見。三個角色輪翻進行,通過這樣的模擬練習使大家對心理輔導員的角色有了深入的感觸,并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習會如何觀察、尊重、真誠、積極關注、同理心,以及如何傾聽、重復、澄清、反映、詢問、自我開放、具體化等等。通過一系列深入的模擬培訓,使朋輩輔導員在訓練中加強了對自己的認知、體悟,并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反思培訓過程,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完善學生心理教育體系

1.總結培訓過程,強化培訓效果

每一次培訓后,均要求心理參訓者撰寫培訓心得體會,并將心得匯編成簡報,讓學生參與到對自己培訓成果的收集、整理,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培訓效果,加強學生對培訓知識、技能的內(nèi)化。通過學生總結材料的反饋,使教師對培訓效果加強了解,為培訓反思提供了事實材料。從在他們的培訓心得中,也體現(xiàn)出了參與培訓的效果,如他們對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如何在班極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特別是如何去發(fā)現(xiàn)班級同學潛在的心理危機、在日常生活中對心理有問題學生的觀察和幫助、如何進行干預工作理清了一些思路。

2.反思培訓過程,明晰工作方向

在培訓中,雖然遵循“學生為中心”建構培訓路徑,將發(fā)展與成長的落腳點實踐于學生,但一系列的培訓后仍不可避免出現(xiàn)一些問題。首先,在整個培訓過程中,由于學生心理學專業(yè)領域是零基礎,理論講解學時比預期的多,就使得實踐練習的學時減少,從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其次,雖然將大家組成三人成長小組,給他們關于大學生校園生活、學習中常見的心理輔導個案,要求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真切體驗個案的心理失衡狀態(tài)、探索可能的干預措施,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分身乏術并未能對他們的活動開展逐一進行查看,給予點評、建議。第三,非專業(yè)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培訓后將在班級實踐中去獲得經(jīng)驗與成長,在進行心理輔導中由于經(jīng)驗不足、知識不豐富及自身能量不足等原因而導致自身心理能量的“枯竭”,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好自己,心理可能會受到影響,給自己帶來一定困擾。通過對存在問題的反思,為下一步更好地完善相關工作奠定現(xiàn)實基礎。

3.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完善學生心理教育體系

對于存在的問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如何有效避免,不斷完善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值得繼續(xù)深入探索、思考?,F(xiàn)就下一步如何做好相關提出一些思考。深化“助人自助”朋輩心理輔導理念。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助人理念是“授人以漁”而非“以魚”,只有使受助者提高認識或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形成自我教育自我訓練,克服自己的心理缺陷,最終獲取心理上的成熟、人格上的發(fā)展與完善。另一方面,在朋輩心理輔導員開展助人行動時,需要秉持中立原則,把握朋輩心理輔導的邊界,勿過度自我卷入,在助人前選學會自我保護。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督導。朋輩輔導督導體系的缺乏,導致輔導員的持續(xù)成長需求不能滿足(蘇英姿,2006)。朋輩輔導員是在以學生的身份承擔助人的責任,助人時可能會因為不切實際的助人目標、輔導中情感過分卷入或接受過多負面情緒而出現(xiàn)心理衰竭情況,這些問題如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指導和解決,是極不利于朋輩輔導員以及朋輩體系成長的。為了避兔和減少這種現(xiàn)象,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督導是必要的,應由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定期評估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討論朋輩心理輔導員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在問題出現(xiàn)時給予疏導,或通過技能訓練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方法,以便處理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強化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引導。積極心理學旨在從人性的優(yōu)點和價值出發(fā)嘗試用積極的視角對各類心理問題做出適當?shù)慕忉專瑥亩ぐl(fā)人自身內(nèi)在的積極資源和優(yōu)秀品質(zhì)最終幫助有心理問題的人,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目標(王芳,2013)。這與助人自助的理念不謀而合,均旨在挖掘求助者內(nèi)在的積極因素以應對當前的困難。積極心理健康理念的滲透重在心理健康意識的引導,在于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的塑造。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些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進而擁有這些品質(zhì),不僅可以緩解人的痛苦提高生活滿意度更可以成為一個真正把握幸福的人。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開展系統(tǒng)培訓、督導還在于將這一批人打造成為具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善于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和自我控制,善于與人溝通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在班級中起到榜樣和行為示范作用的人。通過自身的積極品質(zhì)潛移默化帶動、影響周圍的人,從而實現(xiàn)心理健康的朋輩榜樣教育。朋輩心理輔導是一個時間長見效慢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中包括人員的選拔、培訓、督導、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其中培訓打造是最關鍵部分。今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培訓內(nèi)容,夯實技能訓練,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心理輔導知識和處理心理問題的技巧,打造具有較高心理自助和助人能力的“準專業(yè)型”的朋輩心理咨詢輔導隊伍,更大限度地發(fā)揮朋輩心理咨詢員的作用,為學校廣大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顏秋農(nóng).朋輩心理輔導理論與技巧[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2]張淑敏.高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J].教育探索,2008,8(206)

[3]程素萍.高教園區(qū)朋輩輔導的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第4篇

以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部《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為指針,在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充分發(fā)揮教科研在我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導作用,以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為重點和落腳點,以課題為載體,大興校本教研之風,積極推進我校教育科研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使科研工作更好地為教育決策服務,為進一步提升我校的辦學水平作出貢獻。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圍繞課程改革,繼續(xù)強化校本研究,推進科研創(chuàng)新。

1.強勢推進校本研究,要通過校本研究,優(yōu)化校本管理,開展校本研究,開發(fā)校本資源,建設校本課程,營造校本文化,開創(chuàng)制度化、科學化的學校教育科學研究的新局面。校本研究要形成校長為主帥,教師為主體,課堂為主陣地的格局。

2.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中心,使研究的問題來自教學的需要;研究的過程貫穿教學的始終;研究的目的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問題。在加強課題項目研究、課堂教學研究、考試評價研究中發(fā)展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學校。

3.繼續(xù)舉辦好教師教科研講座,構筑學校學術論壇。做到定內(nèi)容、定教師、定時間、定領導負責,保證質(zhì)量。

(二)圍繞科研興校,規(guī)范教科研管理,形成科研網(wǎng)絡。

1.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科研才能,進一步規(guī)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學習教育理論,了解教育動態(tài),關注教改熱點,收集、總結先進的教科研信息,定期開展課題研究觀摩活動,積極推廣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

2.抓好重點課題研究,力爭多出精品。

(1)做好“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建構性學習環(huán)境設計”的結題工作,主要工作有:整理、撰寫網(wǎng)絡課題的理論文章;選出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教學的典型案例;整理、制作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課件;完成課題的實驗報告;參加總課題組的成果評比活動,對前階段的網(wǎng)絡課題研究進行全面梳理、總結、提升,舉行網(wǎng)絡課題的結題報告會。

(2)強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社會實踐與社區(qū)服務,主要工作有:開辟校外實踐基地,擬定合作實踐課題,制定基地實踐計劃,扎實開展社會實踐與社區(qū)服務活動,做強、做大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研究,研究設計烹飪、木工、園藝等各系列典型教學案例,舉辦勞動課題蘇州市級研討展示活動。

(3)進一步推進心理課題的研究,特別要做好心理教育的個案研究,主要工作有: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人輪流值崗,了解學生中的心理困惑,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收集教師中間積累的心理輔導個案,形成心理輔導個案集,作為全體教師提高育人水平的參考材料。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心理輔導方面的理論,提高教師這方面的能力,使心理輔導滲透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

(4)“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探索與研究”這一課題方面的主要工作有:認真完成總課題組的任務,上好兩堂課題實驗課,積累經(jīng)驗,進一步研究探索,在此基礎上完成總課題報告中其中一部分內(nèi)容的編寫。

第5篇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人際交往與我們密不可分,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貫穿生命的始終。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保證,更是社會生存的需要。

調(diào)查研究顯示,大學生心理不健康的種種表現(xiàn)中,人際交往問題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他心理問題也或多或少地與人際交往問題相關。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nèi)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調(diào)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促進良好的適應與發(fā)展的助人過程。劉倩、李輝的研究表明,團體心理輔導有效地改善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狀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團體成員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梢姡瑘F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但目前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點。例如:被試的選擇不夠有代表性、團體領導者不夠?qū)I(yè)、實驗方法不夠全面等。該課題項目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改進方法,增加專業(yè)性,通過為期3周的團體心理輔導的實驗研究,利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團體內(nèi)組員的人際敏感因子進行前后測對比研究與討論。希望在短期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一些進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被試

從招募海報招到的自愿報名的參加26人中隨機選取9名大一學生(5名男生,4名女生)參加大學生人際交往性質(zhì)的團體心理輔導,均身體健康、無精神異常、存在一些人際交往困擾且有意向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愿意按照團體契約參加團體心理輔導,參加為期三周(共6次)的團體心理輔導。

1.2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項癥狀清單(SCL-90)的人際敏感因子對研究效果進行客觀評估,同時采用個案訪談在團體心理輔導結束時了解團體心理輔導的干預效果。

癥狀自評量表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于1975年編制,該量表共有90個評定項目,每個項目均采取1~5級評分。測驗的目的是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到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多種角度,評定一個人是否有某種心理癥狀及其嚴重程度如何。按全國常模結果,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shù)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分超過2分,需考慮篩選陽性,需進一步檢查。

在團體心理輔導結束一周之后對被試進行個案訪談,從被試對人際交往能力的自我感覺、交往狀況、自我調(diào)節(jié)情況等方面記錄和探討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作用。

1.3 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

團體心理輔導以人際交往為主題,活動持續(xù)3周,進行6次活動,每次活動一個半小時左右,采用游戲、分享感悟、行為訓練等形式進行。

1.4 團體心理輔導的目標

第一階段,建立團隊信任感、適應指導。協(xié)助確定團體目的和個人目標、建立團隊契約。

第二階段,確定團體的結構,促進成員相互熟悉、建立和了解團體規(guī)則,幫助成員確定自己的目標、明確自己的期望、尋找他們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2]

第三階段,領導者主動介入,鼓勵成員認識并表達他們的焦慮,幫助他們了解如何處理自己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

第四階段,幫助成員接納自己的問題,促進成員相互幫助解決問題,鼓勵成員將自己從團體中獲得的感悟轉化為行為和人格的改變,對成員的一些人際交往問題進行認知重建。

第五階段,幫助團體成員總結經(jīng)驗,領導者應將零散的收獲組合起來,教會成員如何更好地將自己在團輔中的收獲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鼓勵成員健康快樂地生活。

2 結果

2.1 不同成員的SCL-90人際敏感因子的前后測數(shù)據(jù)

如表1所示。

2.2 不同成員兩個因子前后測的差異分析

根據(jù)表1,用spss18.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

P=0.001

3 討論與分析

3.1 本實驗中SCL-90結果分析

編號1、2、6、7、9五名成員:從上面的總分數(shù)來看,他們的前后測比較顯著,從人際困擾較嚴重到人際困擾較少。從個項目分來看,這些成員掌握了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在主觀努力和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勢下,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探索、自我表露、自我認識、并嘗試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

編號3、4、5、8四名成員的前后測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為差異不明顯,聯(lián)系成員個人,原因有以下幾點:(1)成員自身性格比較外向,本來人際交往水平就處于良好位置。(2)本項目團體心理輔導持續(xù)時間僅為3周,時間較短,成員兩次做SCL-90人格自陳量表時間間隔較短,可能會出現(xiàn)憑記憶選擇選項的情況。(3)個別成員自己性格過于內(nèi)向,短期團體心理輔導對其影響不大。

3.2 團體心理輔導效果的主觀評價

總結團體心理輔導領導者、觀察員和團員們的意見,每次團輔過后,團隊中成員能主動跟團輔領導者討論,還有些會跟其他成員分享感悟,90%的成員認為人際交往性質(zhì)的團體心理輔導給他們的觀念帶來了改變,也學會了一些與人溝通、相處的技巧。由此可見,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有促進作用。

3.3 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景下給成員潛移默化影響的活動方式,人際交往性質(zhì)的團體心理輔導可以通過活動領導者精心設計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團輔活動,將成員帶動起來,通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經(jīng)驗成員的相互影響,對成員人際交往能力起到提高作用。

在活動過程中,模仿在成員不知不覺下進行,而領導者對某個行為表示肯定或鼓勵時,其他成員也會不知不覺模仿這一行為,類似于社會心理學中的從眾心理,而這種模仿正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關鍵所在,也是僅在團體心理輔導這一形式下才會體現(xiàn)并多次出現(xiàn)的。

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案靈活多樣,這樣更能準確地把握成員存在的人際交往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活動,幫助成員成長。團體心理輔導創(chuàng)造了一個模擬的小社會,使團體中的成員在寬松的氛圍中尋找、認識、改正自身的人際交往問題。

第6篇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nèi)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調(diào)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促進良好的適應與發(fā)展的助人過程。

就業(yè)抗挫能力是指個人在遇到就業(yè)挫折時,能順利地克服挫折帶來的消極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勾炷芰τ袃煞矫娴臉嫵梢兀海?)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人們以自己明確的目的,善于通過理性的思考,以達到維持心理平衡,能動地支配行為的能力。(2)應變能力。應變能力是一個人受挫后的自制力、適應性、靈敏性的綜合表現(xiàn)。

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職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遵照團體動力學和群體心理學等原理,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運用團體輔導的技巧,指導學生以團體的形式進行活動,可以有效提高職校生的就業(yè)抗挫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一、國內(nèi)外善于團體心理輔導提高職校生就業(yè)抗挫能力的研究現(xiàn)狀

目前國外團體心理輔導起步早,發(fā)展快,已從學校發(fā)展到社會和家庭,覆蓋面相當廣。而我國團體心理輔導起步較晚,產(chǎn)生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但是近些年發(fā)展迅速,尤其在學校團體心理輔導領域,理論研究涉及范圍頗廣,但在具體實踐操作上未形成系統(tǒng)。團體心理輔導如今最活躍的地方仍是高校,研究對象也多是面對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近年來涉及的領域開始逐漸增多,團體心理輔導的內(nèi)容發(fā)生了多樣性的變化,從過去的自我成長、人際交往、情緒抑郁等主要領域,開始向網(wǎng)絡依賴等嶄新領域嘗試探索,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主要涉獵的領域有自我概念、厭學心理、自信、學習的適應性、學習動機等領域,但多數(shù)還是偏向于發(fā)展性團體,治療性團體輔導因為對團隊領導者的要求比較高,數(shù)量還是較少,有些職業(yè)學校開設的團體心理輔導主題上則主要針對新生適應、人際關系、團隊建設等,另外團體心理輔導的輔導模式較為單一,對團體心理輔導的實踐性進行論證較少,發(fā)現(xiàn)針對職校生的挫折教育系統(tǒng)研究較少,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運用團體心理輔導提高職校生抗挫能力特別是就業(yè)抗挫的實踐研究基本上處于空白水平,因此本課題的研究顯得非常重要。

二、團體心理輔導提高職校生就業(yè)抗挫能力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jù)

1.理論基礎

(1)團體動力學理論

團體動力學理論旨在探索團體發(fā)展的規(guī)律,它研究團體的形成與發(fā)展、團體內(nèi)部人際關系及對其他團體的反應、團體與個體的關系、團體的內(nèi)在動力、團體沖突、領導作用、團體行為等。

(2)社會學習理論

人們通常是通過他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和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方式,所以團體輔導可以為各種適應不良的成員提供多個可模仿的榜樣,以幫助他們改變不適應的行為。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為職校生就業(yè)挫折教育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活動場所和一種信任的、溫暖的、支持的團體氣氛,使成員可以以他人為鏡,反省自己,深化認識,同時也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力量。

(3)積極心理學理論

積極心理學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

2.實踐依據(jù)

作為長期從事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職教工作者,我們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就業(yè)受挫能力普遍處于較低水平。我們抽取了學校部分班級,對學生進行就業(yè)抗挫能力水平測試,測試結果驗證了我們的看法。近年來我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經(jīng)常開展各類團體心理輔導,特別是在對班級心理委員培訓中采用了各個主題的系列團體心理輔導,培訓后心理健康教師對培訓的效果進行了測試,結合有關班主任和部分家長的訪問情況來看,團體心理輔導這種方式對培養(yǎng)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質(zhì)有著較好的效果。因此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方式提高學生的就業(yè)抗挫能力,教育學生正確地面對困難、面對挫折,這是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課。

三、團體心理輔導提高職校生就業(yè)抗挫能力的研究策略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轉折時期,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yè)教育轉變,發(fā)展方向由升學為主向就業(yè)為主轉變,以及將直接面對社會和職業(yè)的選擇,面臨職業(yè)競爭日趨激烈和就業(yè)壓力日益加大的環(huán)境變化,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yè)以及成長、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難免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研究:團體心理輔導在職校生就業(yè)抗挫能力培養(yǎng)上的可行性、職校生就業(yè)抗挫能力培養(yǎng)團體心理輔導整體方案、職校生就業(yè)抗挫能力培養(yǎng)團體心理輔導操作模式、團體心理輔導在職校生就業(yè)抗挫能力培養(yǎng)上的實效性。在實踐過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幾個步驟:

1.收集文獻研究資料,完成調(diào)查研究。

通過收集、梳理文獻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設計兩份調(diào)查問卷,分別是《職校生就業(yè)挫折狀況調(diào)查問卷》和《職校生就業(yè)挫折應對方式問卷》。通過調(diào)查問卷,初步了解學生在就業(yè)抗挫能力的特點,以及面對挫折選擇應對方式的情況,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了比較可靠的依據(jù)。

2.建立課題研究QQ群,搭建交流共享平臺。

在課題研究人員QQ群,把研究計劃等課題研究的資料共享,將調(diào)查問卷的設計在QQ群里充分征求意見。

3.收集學生受挫個案,提高學生抗挫能力。

通過在學校心理咨詢室擔當專兼職心理咨詢師,收集大量學生遇到挫折的真實案例,通過咨詢老師的幫助,使學生迅速找到應對挫折的方式,從而充分了解了學生的抗挫能力,完成個案后對咨詢記錄進行整理,并定期進行案例分析,找到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的方法。

4.撰寫團體輔導方案設計,應用教學實際。

在設計團體輔導方案前先討論方案的基本框架結構,按照“導入――活動――體驗――總結”模式設計團體輔導方案,完成多個方案的設計工作,主要有:“游戲破冰,成員互識”、“理想現(xiàn)實,分享焦慮”、“職業(yè)興趣 自我探索”、“模擬招聘 自我認識”、“穿越生死 突破自我”等,并在心理課和心理委員培訓中加以實踐,最后將方案總結成冊。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陳虹、鄭小東主編.中小學生團體心理輔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郭韶敏.談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及其心理輔導方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綜合版),2001,(3).

第7篇

〔關鍵詞〕心理輔導;個案研究;教育契約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0)12-0014-04

一、問題的提出

本人先后在小學、中學擔任心理教師,常常面對一些班主任或家長轉介過來的學生,這類學生大都并不是純粹的心理方面存在不可調(diào)節(jié)的問題,而是行為習慣不良,他們都有這樣的特點:一是主動訴求改變的需求不強,有些甚至是覺得班主任或家長“逼”他來找心理老師的,所以不愿意配合心理輔導老師的輔導;二是對父母和老師的戒備心很強,不但不領會父母和老師的教育,而且經(jīng)常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找的借口就是父母和老師的不妥的教育措施;三是自律心和自控力很差,稍微沒有外界的監(jiān)控和引導就會“犯錯”,因此,這類兒童通常是家長和教師的“頭痛孩子”。面對這樣的學生,單是運用各種心理咨詢的技巧與他進行有計劃的面談,是很難收到改變效果的。因此,本人在困惑許久的同時一直在實踐怎樣的輔導方法能夠?qū)Υ祟悓W生的輔導有成效。

后來嘗試了“教育契約”法,發(fā)現(xiàn)即使對此類兒童的改變艱難,但比其他方法確實行之有效。因此本文試圖結合本人所實踐的兩個案例――一名小學生和一名中學生,談談自己的實踐與思考,希望能給眾多跟本人遇到同樣問題的心理教師一些啟發(fā)。

二、對“教育契約”的認識

說起“教育契約”,人們首先聯(lián)想到的是它的法律意義:契約涉及雙方平等主體――各級各類學校,作為教育服務的供應方;家庭,作為教育服務的需求方。有關“學校校長與家長簽署了一個‘教育契約書’,在教育領域引進合同方式”的報道常見于各種報刊及教育刊物中,引起教育界和社會的廣泛評論和爭議。還有可能會聯(lián)想到在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的學生與家長簽訂“親子合約”“母子公約”或“父子公約”,一些專家認為,此“家庭契約”會忽視家庭教育所需要的氣氛和兩代人之間所慕求的和諧,令孩子感到父母只是在履行契約的職責,而不是付出真正的關愛。

本人在此運用的“教育契約”與上述學校、家庭之間的契約有相通性,但本文并不是企圖去解決上述存在的爭議,而是思考“教育契約”在心理輔導工作中的運用,探討“教育契約”在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對改變青少年不良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相互作用。本人認為,“契約法”也是和“代幣制”是一樣屬于教育心理輔導的方法,“代幣制”是平時老師和家長都慣用的方法,“契約法”一直為老師和家長所忽視,因為操作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家長、老師、學生三方面的情感融合。因此我設計這樣的一個“教育契約”, 希望通過這個“教育契約”來規(guī)范行為偏差學生的某些不良的行為,發(fā)展其積極的心理和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就是呈現(xiàn)筆者在這方面探索的具體操作和思考。

三、研究個案

個案1:三年級學生小燁

小燁的家長經(jīng)常為接到老師和其他家長們的“投訴”而傷神,小燁的不良行為表現(xiàn)為:經(jīng)常跳上跳下忽左忽右,甚至不知道危險的動作,不能自我控制好自己的行為,有時會對班上同學有意無意地做一些危險性的攻擊行為。他的班主任每一次對他的行為糾正、再糾正,講道理、樹規(guī)范、豎起“大拇指”和寫表揚信等方法都用過,但是收效甚微;他的家長也配合老師的教育,經(jīng)常到校和老師一起探討輔導孩子的對策。本人經(jīng)過一年多的了解,跟他面談多次,與他一起對他的行為和心理作認知分析,并沒有起很大的作用。

個案2 :初一學生小夕

小夕并非生性多疑,但最近總懷疑周圍的同學有意找她茬兒。愛吃零食,到處借錢,日積月累,借了那個還了這個,總是欠債,班上好多同學都是她的債主,最后發(fā)現(xiàn)她多次偷竊。并且不愛干凈,剛上初一住校時被同學發(fā)現(xiàn)不刷牙不洗澡,因此遭到很多同學取外號譏笑,跟同學的關系漸漸處理不好。學習上經(jīng)常不做作業(yè),老師檢查作業(yè)時說忘了做,爸爸在家問起作業(yè)就說老師沒布置。本人多次跟她面談,感覺每次面談效果非常好,她很配合我對她的分析并進行反思,但是回到她的生活中還是一切照舊。而且面談時,她都會提到她單親的爸爸會用很粗暴的方式懲罰她,比如動手打她,或是讓她跑三千米等,然后就簌簌落淚,讓人感覺這孩子又是不幸婚姻的犧牲品,不良行為的產(chǎn)生是不負責任的家長造成的。

四、“教育契約”應用于心理輔導的實踐

面對以上兩位學生的不良行為表現(xiàn)和他們各自的個性特點,我都嘗試了自行設計的“教育契約”的方法,因為年齡、心智、環(huán)境等因素不同,所以對他們采取的輔導方案也有所不同,以下將具體闡述“教育契約”輔導方法的操作。

(一)輔導方案的設計

個案1:四年級學生小燁的輔導方案

首先,本人設計“小燁健康成長計劃”合約,融合老師、媽媽、爸爸和他本人的承諾;其次,結合了“代幣制”的方法設計了“小燁的超級積分卡”,分為“校園版”和“家庭版”,因為這只是一次輔導計劃,不可能把小燁的不良行為全部納入計劃進行糾正,因此只是針對他在校和在家各四項最需糾正的不良行為入手。

“小燁健康成長計劃”合約

老師們承諾:

1.小燁每做好一件“超級積分卡上”的事,都會豎起“大拇指”給他。

2.每天在放學的時候,檢查小燁的“校園超級積分卡”,一天中如果小燁做好積分卡上的事,就給一顆紅星星;小燁沒做好“超級積分卡”的事,就給藍星星。

3.老師每周會把“校園超級積分卡”拿給媽媽,讓爸爸媽媽來簽名。

4.老師相信并鼓勵小燁每天都可以自己做好“校園超級積分卡”,做到“我能行!我最棒!”

媽媽承諾:

1.每天給小燁四個“一定”:一定檢查輔導小燁的功課,一定讓小燁學會做一件家務,一定陪小燁練二十分鐘的書法,一定檢查小燁的衣服和書包整不整潔。

2.每天晚上睡覺前,檢查小燁的“家庭超級積分卡”,如果小燁做好積分卡上的事,就給一顆紅星星;小燁沒做好“家庭超級積分卡”的事,就給藍星星。

3.媽媽每周把“家庭超級積分卡”拿給老師,讓老師來簽名。

4.媽媽相信并鼓勵小燁每天都可以自己做好“家庭超級積分卡”,做到“我能行!我最棒!”

爸爸的承諾:

1.一周記錄一次小燁的“超級無敵積分卡”,把“校園積分卡”和“家庭積分卡”里的紅星星記錄到“超級無敵積分卡”上。

2.一個月內(nèi)總算一次小燁的“超級無敵積分卡”,卡里的紅星星超過一定數(shù)目時,頒發(fā)一次“神秘”小禮品給小燁,鼓勵小燁。

3.一定相信,并鼓勵小燁每天都可以自己做到“我能行!我最棒!”

小燁承諾:

1.每天做到“家庭超級積分卡”和“校園超級積分卡”的事,做到“我能行!我最棒!”

2.假如自己不小心沒做到,給班集體、給同學、給自己造成傷害時,愿意接受來自老師和爸爸媽媽的適當懲罰,并扣掉積分卡上的紅星星,換成藍星星。

爸爸媽媽、老師、小燁都不得反悔自己承諾的事情!!

簽約: 日期:

超級積分卡――我是小燁,我能行?。?!我最棒?。。。ㄐ@版)

1.我能做到每節(jié)課堂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不干擾老師、同學上課。

2.我能做到不隨便借同學的東西,我會禮貌地問他們,他們同意后,我才拿來玩。

3.我能做到不和同學打架,和同學發(fā)生矛盾時,我會請求老師幫忙解決。

4.我能做到不隨便爬欄桿,爬窗臺,爬柜子,那是很危險的。

超級積分卡――我是小燁,我能行!??!我最棒?。。。彝グ妫?/p>

1.我能做到在學校不隨便爬欄桿、爬窗臺、爬柜子,那是很危險的,會讓爸爸媽媽擔心的。

2.我能做到在學校收拾好自己的書本和不弄臟自己的衣服,每天很整潔。

3.我能做到不和同學打架,不讓爸爸媽媽傷心。

4.我能做到每天很樂意跟媽媽講學校的故事,而且能耐心地聽爸爸媽媽、老師們的話。

個案2:小夕的輔導方案

對于初中生小夕,“代幣”的積分卡已經(jīng)吸引不了她了,合約書也讓她有 “一種被監(jiān)視,被哄著來改變”的幼稚感覺,她沒有答應簽訂書面的合約,但是答應我、她的爸爸和她三方現(xiàn)場握手為誓。考慮到心理輔導首先是尊重輔導對象的意見為前提,我沒有設計類似于小燁的積分卡和合約書,我約了她的爸爸和她在一起進行了家庭咨詢,口頭約定我們的計劃大致如下:

1.小夕會努力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爸爸也會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脾氣。

2.小夕準備一本家校聯(lián)系本,平時用來登記作業(yè),每周五放學,老師會在本子上寫評語,記錄小夕在校一周的表現(xiàn),周末爸爸也在本子上寫評語記錄小夕在家的表現(xiàn),一起為小夕加油。

3.小夕不會再發(fā)生偷竊的行為,這是不道德的,會讓爸爸擔心和操心。

4.爸爸答應不體罰小夕,因為這是對小夕成長不利的方法。

5.小夕會學著規(guī)劃自己的零用錢,每周不得超支,不經(jīng)常買零食。

6.每周一回校時爸爸只給一周的伙食費和零用錢,爸爸有權通過老師到飯?zhí)貌樵冃∠Φ娘埧ㄏM記錄。

7.小夕每周末把作業(yè)登記本上的作業(yè)完成后,爸爸必須抽出時間來檢查,并且簽名。

8.老師和爸爸承諾家校聯(lián)系本不是交流小夕的“犯錯”,而是鼓勵小夕能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

(二)輔導過程

雖然輔導過程中充滿變數(shù),充滿細節(jié)問題的泛化,或是突發(fā)問題的干擾,但本人對這兩個學生的輔導過程可以概括如下:

1.以心理輔導老師的名義發(fā)出家長意見征詢書,征得家長的同意才實行以上計劃。

2.分別和家長、學生、班主任三方各自進行面談,并告知輔導方案,征詢輔導方案的修改意見。

3.和老師、家長、學生、班主任進行集體面談,明確此次輔導的目的、方案和過程的注意事項,兼顧孩子的心理感受,本人將這次會談命名為“愛的承諾”,而且這次會話的立場偏向?qū)W生。

4.定期檢查學生的積分卡,了解家長、老師、學生三方有沒有履行各自的承諾,并觀察學生的行為有沒有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否良好,學生的認識是否有了初步的進步。

5.與班主任交流輔導方案實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6.跟家長交流學生的情況。

7.根據(jù)所了解到的情況,總結、反思、評估輔導的成效。

(三)輔導成效的評估與跟蹤

1.對個案輔導成效的評估

總的來說,比起之前只是和學生進行的多次面談輔導來說,這種輔導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小燁對“合約”表現(xiàn)出空前的興趣和恪守承諾的“斗志”,在剛開始進行輔導的那段時間,某些不良行為確實得到顯著改善,比如,不再爬欄桿,上課不干擾老師和其他同學,不隨便拿人家東西等。小夕不洗澡、不刷牙、愛吃零食等生活上的不良習慣也得到改善。遺憾的是在之前設計輔導方案時沒有設想到對個案進行前后心理測量,通過數(shù)據(jù)來觀察他們的心理道德素質(zhì)的改善情況?,F(xiàn)只能通過對個案的行為觀察和與班主任、家長的交流來感受。

2.后續(xù)跟蹤

雖然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但個人認為這不算很成功的輔導。小燁最終還是沒能擺脫“問題孩子”的標簽,后來因本人的工作單位變更,沒有繼續(xù)跟蹤。小夕在表現(xiàn)好了一段時間后,不知是外界因素的干擾,還是她在脫離輔導方案后回歸原樣,之后又發(fā)生了說謊、盜竊行為。說起這件事,成為我心中永遠的遺憾,那段時間老師和家長們都發(fā)現(xiàn)她進步時,我也送給她一支原子筆,不久就聽聞她疑似再次發(fā)生盜竊行為,我為表示輔導的權威和嚴肅,收回原子筆,理由是她并沒有真的進步,繼續(xù)犯這種她最不能犯的錯。也許這件事是導致她后來疏遠我的“禍首”,她接下來不再信任我,見到我就躲,這是我從事心理輔導工作以來感到最挫敗的一件事。

五、“教育契約”應用于心理輔導工作的思考

(一)經(jīng)驗

1.“教育契約”是可以應用到心理輔導工作中的,由于結合了行為治療技術,因此能夠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對個案的輔導可計劃、可觀察、可追蹤、可監(jiān)控。

2.“教育契約”在處理品德行為不良青少年的問題上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尤其適合用在小學生的心理輔導中,因為小學生對來自教師、家長的“平等式”的承諾比較信服,特別能激起他們的興趣。個案中的小燁聽到跟爸爸媽媽、老師簽訂“合約”,非常興奮,每天關注他得了多少顆紅星星,看到藍星星貼上的時候,總是一副很不服氣的樣子。小夕每周五回校時準時拿她的家校聯(lián)系本給我,等我寫完評語后,總是很著急地拿過去看,而且愿意跟我交流她家庭更多的事情。

3.區(qū)別于其他只是和個案進行面談咨詢的輔導技術,“教育契約”的輔導是全方位的輔導,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可以做到對問題學生的輔導,而且還和家長和老師一起進行多次的溝通和思考,共同探討對策,能對家庭教育和師生關系的改善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優(yōu)化問題學生的教育環(huán)境。這一點在兩個個案輔導中都有明顯的體現(xiàn)。

4.“教育契約”法通過師生、親子、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承諾,讓學生從他律狀態(tài)過渡到自律,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律性和自控性。對于那些班主任或家長轉介過來的,不是主動求助的學生來說,這個方法只要取得他的認同,也會是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法。

5.“教育契約”輔導方法需與其他輔導方法相結合,如:在小燁的個案中運用了“代幣制”輔導技術;在小夕的輔導中,引導小夕反思自己的不良行為,設計自己的零用錢規(guī)劃,用日記本記錄自己的成長喜悅等認知輔導家庭作業(yè),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6.“教育契約”輔導方法并不能純粹地在親子或師生之間強調(diào)“契約”的承諾和責任。采用“教育契約”方式輔導孩子,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宜過分夸大。家長、教師應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解、理解孩子上,把握孩子的思想脈搏和行為軌跡,從孩子的健康發(fā)展與社會的和諧共存出發(fā),及時溝通和引導,才是教育的高境界。

(二)不足

1.“教育契約”的輔導涉及的關系較廣,較難控制操作的過程。因為這種輔導除涉及到基本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家校關系外,還涉及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但這些心理輔導工作者都不可能隨時關注和干涉,因此,輔導過程較難掌控。

2.由于“教育契約”的輔導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將“問題學生”的不良行為寄希望于學生、老師或家長在遵守承諾的基礎上發(fā)生改變,因此,對于輔導過程中的兒童情感變化,心理輔導老師的關注和及時的引導都顯得很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