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案范文

時間:2023-02-27 11:15:28

序論:在您撰寫機械能守恒定律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第1篇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會正確推導物體在光滑曲面上運動過程中的機械能守恒,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知道它的含義和適用條件;

3.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機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在具體的問題中判定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xiàn)象,分析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能量守恒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建立過程,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

2.在具體的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

【教學難點】

1.從能的轉化和功能關系出發(fā)理解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2.能正確判斷研究對象在所經(jīng)歷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確分析物體系統(tǒng)所具有的機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斷物體所具有的重力勢能。

【教學方法】

演繹推導法、分析歸納法、交流討論法。

【教具】

細線、小球、帶標尺的鐵架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我們已學習了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動能。這些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那么在相互轉化的過程中,他們的總量是否發(fā)生變化?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這方面的問題。

二、進行新課

1.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演示實驗:如圖所示,用細線、小球、帶有標尺的鐵架臺等做實驗。

把一個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

點,然后放開,小球在擺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我們看到,小球可以擺到跟

點等高的

點,如圖甲。

如果用尺子在某一點擋住細線,小球雖然不能擺到

點,但擺到另一側時,也能達到跟

點相同的高度,如圖乙。

問題:這個小實驗中,小球的受力情況如何?各個力的做功情況如何?這個小實驗說明了什么?

學生:觀察演示實驗,思考問題,選出代表發(fā)表見解。

小球在擺動過程中受重力和繩的拉力作用。拉力和速度方向總垂直,對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對小球能做功。

實驗結論:小球在擺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和動能在不斷轉化。在擺動過程中,小球總能回到原來的高度??梢?,重力勢能和動能的總和,即機械能應該保持不變。

教師: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到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那么在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和是否真的保持不變?下面我們就來定量討論這個問題。

2.機械能守恒定律

物體沿光滑曲面滑下,只有重力對物體做功。用我們學過的動能定理以及重力的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推導出物體在

處的機械能和

處的機械能相等。

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獨立推導出機械能守恒定律。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獲得過程。

學生:獨立推導。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

推導的結果為:,

。

可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體系統(tǒng)內,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同樣可以證明:在只有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tǒng)內,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總的機械能也保持不變。

結論: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tǒng)內,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總的機械能也保持不變。這就是機械能守恒定律。

3.例題與練習

例題:把一個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就成為一個擺,如圖,擺長為

,最大擺角為

,小球運動到最低位置時的速度是多大?

學生: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講解自己的解答,并相互討論;

教師:幫助學生總結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的要點、步驟,體會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的優(yōu)越性。

總結:

1.機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時間,用它來處理問題要比牛頓定律方便;

2.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必須明確初末狀態(tài)機械能,要分析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練習一:如圖所示,下列四個選項的圖中,木塊均在固定的斜面上運動,其中圖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圖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圖A、B中的

為木塊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圖A、B、D中的木塊向下運動,圖C中的木塊向上運動。在這四個圖所示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解析: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物體只受重力或彈力的作用,或者還受其它力作用,但其它力不做功,那么在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守恒。依照此條件分析,ABD三項均錯。答案:C。

練:長為L的均勻鏈條,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且使其長度的1/4垂在桌邊,如圖所示,松手后鏈條從靜止開始沿桌邊下滑,則鏈條滑至剛剛離開桌邊時的速度大小為多大?

解析:鏈條下滑時,因桌面光滑,沒有摩擦力做功。整根鏈條總的機械能守恒,可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設整根鏈條質量為

,則單位長度質量(質量線密度)為

,設桌面重力勢能為零,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4.課下作業(yè):完成25“問題與練習”中4.5題。

5.教學體會

機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個特例,要使學生對定律的得出、含義、適用條件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是能夠用該定律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

本節(jié)知識點包括: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含義和適用條件。

機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內容,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物體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的條件;能夠正確分析物體系統(tǒng)所具有的機械能;

第2篇

(一)知識與技能

1、會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

2、掌握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體驗驗證過程和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驗證,體會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通過親身實踐,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科學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掌握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原理。

教學難點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誤差分析及如何減小實驗誤差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親自動手實驗,并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工具

重物、電磁打點計時器以及紙帶,復寫紙片,低壓電源及兩根導線,鐵架臺和鐵夾,刻度尺,小夾子。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教師活動: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本節(jié)實驗。下發(fā)預習提綱,重點復習下面的三個問題:

1、推導出機械能守恒定律在本實驗中的具體表達式。

在圖1中,質量為m的物體從O點自由下落,以地作零重力勢能面,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A和B的機械能分別為:

EA=,EB=

如果忽略空氣阻力,物體下落過程中的機械能守恒,于是有

EA=EB,即=

上式亦可寫成

該式左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動能的增加,右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等式說明,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等于動能的增加。為了方便,可以直接從開始下落的O點至任意一點(如圖1中A點)來進行研究,這時應有:----本實驗要驗證的表達式,式中h是物體從O點下落至A點的高度,vA是物體在A點的瞬時速度。

2、如何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根據(jù)做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段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圖2是豎直紙帶由下而上實際打點后的情況。從O點開始依次取點1,2,3,……圖中s1,s2,s3,……分別為0~2點,1~3點,2~4點……各段間的距離。

根據(jù)公式,t=2×0.02s(紙帶上任意兩個相鄰的點間所表示的時間都是0.02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是1,2,3,……各點相對應的瞬時速度v1,v2,v3,…….例如:

量出0~2點間距離s1,則在這段時間里的平均速度,這就是點1處的瞬時速度v1。依次類推可求出點2,3,……處的瞬時速度v2,v3,……。

3、如何確定重物下落的高度?

圖2中h1,h2,h3,……分別為紙帶從O點下落的高度。

根據(jù)以上數(shù)值可以計算出任意點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從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學生活動:學生看書明確實驗的各項任務及實驗儀器。復習《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掌握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的方法。

(二)進行新課

教師活動:在學生開始做實驗之前,老師應強調如下幾個問題:

1、該實驗中選取被打點紙帶應注意兩點:一是第一點O為計時起點,O點的速度應為零。怎樣判別呢?

2、是否需要測量重物的質量?

3、在架設打點計時器時應注意什么?為什么?

4、實驗時,接通電源和釋放紙帶的順序怎樣?為什么?

5、測量下落高度時,某同學認為都必須從起始點算起,不能弄錯。他的看法正確嗎?為了減小測量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shù)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還是近些好?

學生活動:思考老師的問題,討論、交流。選出代表發(fā)表見解。

1、因為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點一次,在最初的0.02s內物體下落距離應為0.002m,所以應從幾條紙帶中選擇第一、二兩點間距離接近兩年2mm的紙帶進行測量;二是在紙帶上所選的點就是連續(xù)相鄰的點,每相鄰兩點時間間隔t=0.02s.

2、因為不需要知道物體在某點動能和勢能的具體數(shù)值,所以不必測量物體的質量m,而只需驗證就行了。

3、打點計時器要豎直架穩(wěn),使其兩限位孔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以盡量減少重物帶著紙帶下落時所受到的阻力作用。

4、必須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

5、這個同學的看法是正確的。為了減小測量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shù)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

教師活動:聽取學生匯報,點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學生活動: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課余作業(yè)

1、完成實驗報告。

2、完成如下思考題:

(1)為進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有下列器材可供選用:鐵架臺,打點計時器,復寫紙,紙帶,秒表,低壓直流電源,導線,電鍵,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

;缺少的器材是。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如果以v2/2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圖線應是,才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其斜率等于的數(shù)值。

(3)在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時,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紙帶如圖3所示,其中A點為打下的第一個點,0、1、2……為連續(xù)的計數(shù)點?,F(xiàn)測得兩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s1、s2、s3、s4、s5、s6,已知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打點時間間隔均為T。根據(jù)紙帶測量出的距離及打點的時間間隔,可以求出此實驗過程中重錘下落運動的加速度大小表達式為_________。在打第5號計數(shù)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大小的表達式為________。要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為減小實驗誤差,應選擇打下第_________號和第__________號計數(shù)點之間的過程為研究對象。

(4)某次“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用6V、50Hz的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無漏點的紙帶,如圖4所示,O點為重錘下落的起點,選取的計數(shù)點為A、B、C、D,各計數(shù)點到O點的長度已在圖上標出,單位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錘質量為1kg。

①打點計時器打出B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VB=m/s,重錘的動能EkB=

J。

②從開始下落算起,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小量為J。

③根據(jù)紙帶提供的數(shù)據(jù),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重錘從靜止開始到打出B點的過程中,得到的結論是。

[參考答案:(1)不必要的器材有:秒表、低壓直流電源、天平。缺少的器材是低壓交流電源、重錘、刻度尺。(2)通過原點的直線、g.(3)(s6+s5+s4-s3-s2–s1)/9T2,

(s5+s6)/2T,1、5.(4)①1.175,0.69,0.69②0.69,③機械能守恒。]

第3篇

一、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臻待完善

1.復習模式(1)知識復習與典型例題的講解的關系處理得不好。這一階段過分重視了對知識的復習,忽略了對典型例題的講解與相關題目類型的總結、方法指導。這樣的教學結果就是,學生課堂上聽老師對知識點的復習很輕松,但到晚上處理這一部分的習題就不行了,很多題目做不出。(2)上一節(jié)課的復習與下一節(jié)課的習題講解太割裂。從這一點上看,教學是非常機械的。比如:知識的復習一節(jié)課時間剩余是不是就一定那個要學生做題或者看書?若時間不足呢?習題講評課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應該把本單元知識的復習與習題的講評看成一節(jié)大課,而不是把這兩節(jié)課割裂開來。

2.教學手段 多媒體給人的視覺沖擊無疑是巨大的,對學生的高考成績能夠起到較大的提升。然而我在這方面還很欠缺,教學基本功還不成熟之外制作powerpiont的技術還不熟練,應該加以錘煉。

3.師生互動 高三教學面臨的是大量習題,更要加強師生互動以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然而由于受選修科目、教學時間的限制,反而更愿意以講授的方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不是我的強項,結果成績大打折扣。

二、具體教學目標的落實得失并存

第4篇

一、正確認識備課的含義,糾正對備課的片面理解

筆者經(jīng)常聽到周圍一些教師,特別是一些青年教師的抱怨:備課時下了不少工夫,將教案編寫得工整規(guī)范,但一到課堂上總感覺課備得并不充分,達不到預期效果。經(jīng)觀察了解后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教師對備課的理解有偏差:認為備課就是編寫教案,那么該怎樣正確地理解備課呢?真正的備課應該包括課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編寫教案只能算是備課的一部分,課前需要準備的工作很多,大量的備課在教案上是無法看出來的。當然教師還必須翻閱相關期刊或上網(wǎng)查一查,在教案的備注欄做注解記錄。除此而外,還要充分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精心制定預案,以期始終掌握課堂教學的主導權。所以,要備出一節(jié)好課,首先一定要正確、全面的領會備課的含義,全盤考慮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備學生,備教材,備實驗,備教法,準備教學圖片,設計合理教學環(huán)節(jié),查找各種相關資料,設想學生的提問,思考課后作業(yè)的時效性等,這樣才能備出一節(jié)準備充分、結構完整的課。

二、系統(tǒng)分析教材,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充實備課內容

和其他自然科學一樣,物理學的各部分內容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備某一節(jié)課時,不能只將目光局限于本節(jié)知識內容,而要將視野拓寬到整個中學階段的物理教材中,甚至有關聯(lián)的學科教材中,把本節(jié)內容作為一個大的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要真正弄懂、弄通、弄透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搞清本與本、章與章、節(jié)與節(jié)的內在聯(lián)系,便于在備課時靈活引用。通過知識間的相互滲透和關聯(lián)引用,既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了已有知識,幫助理解了新知識,又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讓分散的知識點連成了線,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網(wǎng)絡,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和綜合應用。

三、做好課題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新的一節(jié)課課題導入的怎樣,對上好整節(jié)課關系很大,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注意力等。在備課時要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認真構思設計方案,反復推敲新課的導入時機和方式,精心設計導語,使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從一開始就被激發(fā)聚集起來,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課題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的關鍵是導語的設計,該如何設計導語呢?因為每節(jié)課的內容、重點不同,導語的設計也不一樣,所以導語的設計也沒有固定模式。但總體看來,導語的設計要把握好這樣幾個原則:①語言要精煉概括,不要繁瑣冗長;②導語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可接受性,不能脫離教學目標和重點;③語言要準確恰當,不要含糊其詞,模棱兩可;④導語的設計要巧妙新奇,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教學的方法和全過程

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教學設計的依據(jù)。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知識、思維水平,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設計組織教學過程:如何把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做到深淺適當;怎樣使課堂語言生動準確、通俗易懂;要考慮學生會在什么地方迷路,出錯,對什么問題難以理解,教師應如何點撥;要考慮教材在什么地方需要鋪墊補充,怎樣過渡才能使學生容易理解、掌握;哪些地方需要停頓,給學生予留充分思考的時間;哪些地方需要重錘敲擊,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對不同的知識類型,根據(jù)其知識特征及學生的學習心理,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措施,對理論性強的抽象概念,重要知識點的應用,應舉例說明,以講為主,讓學生徹底理順知識概念??傊?,備課時要常常站在學生的一面,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備出來的課才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容易理解,樂于接受,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精心篩選課堂例題,深化拓展理論知識

第5篇

一、高中物理導學案在實踐中存在的幾個不良傾向

1.導學案脫離學生實際的傾向

“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學生的情況不盡相同,有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實行了“一刀切”的模式,未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有梯度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所以在編寫導學案時,沒有貫徹分層理念,忽略了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之間的差異,使部分基礎薄弱、理解能力欠佳的學生在課堂實踐時對導學案產(chǎn)生不適應現(xiàn)象,這不利于學生有條理地進行系統(tǒng)學習.有時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相關引導問題時,沒有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課程進度來設置,很多情況學生在簡單問題上還在大費周折、浪費時間,大部分學生未能掌握的核心知識來不及得到有針對性的解答.有時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回答導學案問題的結果是否正確,而忽略學生的思考過程,這種強調解題答案,忽視引導思路的教學,其實抑制了學生的開放性物理思維的培養(yǎng).

2.名為導學案實為傳統(tǒng)教案的傾向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倡導“以教師為中心”的原則,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取決于教師的“教”.而導學案教學模式使教學活動的中心由“教師”轉變?yōu)椤皩W生”,學生掌握了課堂的主動權.因此教師教案的編寫也應該順應導學案教學的發(fā)展,及時進行改革.有的教師在制定導學案時只是對原來傳統(tǒng)教案的簡單修改,使其在形式上成為導學案,將傳統(tǒng)教案“變臉”作為導學案,這是導學案模式的硬傷.教師編寫導學案時應多思考運用什么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潛力,設置什么樣的引導問題才能循序漸進的指導學生和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對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作出具體的應變,新瓶裝舊酒,這是對教學工作的敷衍,也是導學案模式步入誤區(qū)的重要原因.

3.導學案習題冊化的傾向

導學案的設計很容易出現(xiàn)偏差,教師在實踐中,一旦過于偏重對問題的設置或缺少對學情的分析,就會影響導學案的科學與合理.導學案是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得力助手”,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經(jīng)意間會成為一份變相的習題冊.雖然導學案中設置的習題在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理解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學生的學習并不是單純依靠習題就能夠進行的.教師不應該將習題作為導學案的主體,學生缺乏了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缺乏了有效的引導,將很難獲得啟發(fā),不但無法完成習題,還容易被“很多習題不會做”所帶來的挫敗感所壓垮,導學案也就喪失了初衷.例如在講解“力的相互作用”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親身體驗的方法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讓學生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的力,而手也會疼痛,體驗結束后,讓學生大膽分析原因,解釋現(xiàn)象.以簡單形象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物體間力的相互作用,既能體會到課堂的趣味,又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幾點改進措施

1.明確導學案的主置

導學案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適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無論何時學生始終是導學案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尤其要注意不能忽略這點,要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否則教學很容易步入誤區(qū).例如“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實驗,教師可根據(jù)學情制定好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自主進行探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由落體運動中去體驗“機械能守恒”,可以為學生事先準備好打點計時器、電源、紙帶、重物、刻度尺、導線等實驗器材,讓學生自擬實驗步驟,通過多次實驗,計算求出做自由落體運動物體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以及相應過程動能的增加量,將這二者的值進行對比,如果數(shù)值近似相等,說明機械能守恒,從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達到實驗目的.在導學案中適當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項目,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對學習的興趣,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尊重學生在導學案中的地位的體現(xiàn).

2.引導學生適當參與編寫導學案

在導學案的編寫過程中,教師雖然發(fā)揮主要作用,負責編寫重要的內容,但學生也可以參加學案的編寫,負責一些簡單的導學案例.學生編寫導學案例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當給予指導;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不能也不可能全憑自己一人的主觀判斷和理解來進行,要多與學生交流,經(jīng)常詢問學生意見,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有利于編寫出較為適合的導學案.讓學生參與導學案的編寫,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也有利于其提高團結協(xié)作能力,增進團隊意識.由于知識結構的限制,學生在編寫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和不足,教師應當寬容和鼓勵學生,并給予相應的支持以及適時地給予正確的引導,增強學生的知識量以及實踐能力.

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將教學大綱與學生具體情況相結合,一味地羅列問題、照搬知識點是沒有意義的,應該在導學案的編寫上體現(xiàn)其階梯性,結合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編寫.要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其次按照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導學案,引導學生開發(fā)潛能,深化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學案導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在設計導學案的“情景再現(xiàn)” 環(huán)節(jié)時可以結合名人軼事或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來展開,例子的選擇要注重趣味性,而不要刻意追求難度和脫離教學內容.例如,針對“向心力”,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同學們在平時在跑步轉彎時,身體與地面的角度會自然的發(fā)生怎樣的調整?讓學生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經(jīng)驗結合思考;針對“空氣阻力對自由落體現(xiàn)象的影響”,可以采用對比羽毛和石頭下落、樹葉和水果下落的快慢差異.以上的兩個例子都可以通過實景實物用于“情景再現(xiàn)”,可操作性強,貼近生活,學生容易理解.

3.合理應用導學案

導學案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導航,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前要將自主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曲線運動時,教師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以外,還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曲線運動現(xiàn)象加以觀察思考,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講解“生活中的曲線運動”,或者設置相關問題進行引導,如“下雨時撐傘并轉動雨傘,雨滴被甩出的過程所做的運動是什么?”,“投籃過程中籃球所做的運動為何是曲線運動?”等.

在應用導學案時,可以適當設置實驗環(huán)節(jié),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例如,解答“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這一個問題時,教師不要直接進行理論運算分析,而是讓學生準備相應的材料(小車、重物、桌子、計時器等),通過實驗來解答.具體的引導步驟如下:

(1)教師提出問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否會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如何改變?

(2)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使小車在懸掛重物的牽引下在水平桌面做近似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計時器記錄和計算每隔相等時間小車的速度.

(3)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根據(jù)各個時間點的小車速度在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下作速度時間圖像來探究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4.評價導學案效果

教師在實施導學案后,應該對教學方法的效果進行評價與總結,了解所編寫的導學案的不足與優(yōu)點,及時進行總結,同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例如在“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的教學內容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能否掌握行星運動的規(guī)律、引力常量的測定及其意義、萬有引力的定律及其應用等知識點.同時課后詢問學生對教師在導學案中教學形式、實驗設計、案例分析、公式解析、情景再現(xiàn)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法是否喜歡,了解學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并讓學生指出自身的不足,從而在往后的教學中進行改進及提高.

第6篇

1以學生認知規(guī)律為基礎,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教師的教學觀念將直接轉化為課堂上的教學行為,筆者認為以學生認知規(guī)律為基礎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首先在教學觀念上要有所改變,具體而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1新型的學生觀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提高能力.在構建課堂教學模塊時,要圍繞學生構建,讓學生學,讓學生易學,讓學生快樂地學;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調動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1.2正確的知識觀

學生學會知識是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因此在構建課堂模塊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但是,在構建模塊時不能因知識而知識,要根據(jù)知識的邏輯關系,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接受程度確立知識內容.從實踐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時以確立兩三個知識點為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宜.因此,在具體設計教學時,要不拘泥于課文,不拘泥于章節(jié),根據(jù)實際情況取舍.

1.3清晰的時間觀

人腦的生理特點、情緒特點是構建課堂教學模塊的科學基礎.40或45分鐘的時間段,人腦一般有兩個情緒高峰段和一個情緒低谷段.在不同的情緒段落,應設置、完成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更高效地利用時間.比如,在情緒低谷段可以讓學生進行習題訓練或實驗操作,讓學生的大腦、眼睛、嘴巴、手等都動起來,提升時間的利用效率,提高學習效能.總之,在設計和實施課堂模塊教學時,要隱含強烈的時效觀念,講究時間的合理切分,體現(xiàn)清晰的時間節(jié)點.

1.4明確的目標觀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歸宿,是教學的指明燈.對于課堂中的任意一個模塊,都應有適切的教學目標,且模塊與模塊的目標是相對獨立的、清晰的.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學目標要分模塊設計,并在教案上清晰地反映出來,不能出現(xiàn)一個教學目標反映在兩個甚至三個教學目標中.在不同的模塊中,教學就是圍繞相應的目標進行,并以實現(xiàn)目標為終點.

1.5嚴格的獨立觀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從教案的設計到課堂實踐,教師都要有“獨立”的觀念,反映出清晰的知識模塊界限,切忌將模塊與模塊之間含糊不清,當然物理知識間的聯(lián)系也必須明確.特別是在實踐之初,教師要時時提醒自己、強迫自己遵照執(zhí)行,否則很容易就回到“老路”.

2基于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建議

2.1先情感滲透,后知識探究

新課程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作為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維度,筆者認為我們的高中物理教學必須以建立在學生穩(wěn)定的、積極的學習情感之上才可能有效.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中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倡導以人為本,人人平等,師生之間和諧相處,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尤其是高中生,課業(yè)負擔重,學習任務繁瑣,更需要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學習,面臨高考的學生,學習的心態(tài)比學習知識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實現(xiàn)情感滲透呢?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好實驗的優(yōu)勢,將學生的想法、思維和觀點變成切實可行的實驗,讓“思考”轉化為實驗的動力,誘導學生對“錯誤資源”的領悟,從中獲得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學生沒有考慮到實驗過程中的摩擦力和空氣阻力,使得實驗數(shù)據(jù)不嚴密,不能對機械能守恒定律進行驗證,從而使導致了錯誤生成的產(chǎn)生.

錯誤生成:我覺得機械能守恒定律是錯誤的,因為實驗所得的數(shù)據(jù)不能驗證機械能是守恒的.

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采取直接否定的態(tài)度,很可能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相信自己的操作,不敢對權威進行質疑.教師可以從實驗入手,讓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認真觀察,誘導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的摩擦力和空氣阻力進行分析,使學生了解到實驗的局限性,從而積極對實驗進行改進,嘗試利用不同的方法來消除摩擦力和減小空氣阻力,在學生反復的實驗中,實驗數(shù)據(jù)越來越接近“機械能守恒定律”,越來越能感受到嚴密實驗的重要性.實驗使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在操作中不斷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自己的思維不斷的上升,提升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建立端正、嚴謹?shù)膶嶒瀾B(tài)度.

總之,生成即為合理,無關對錯.自由、開放的課堂之中,每個學生都有權利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教師要保護這種生成,敏銳機智的對生成進行整合利用,站在學生的思維角度對物理知識進行猜想、假設和推導,使學生在不斷攀升中認識自我,找到錯誤生成的“癥結”所在,從而不斷糾正、修復自己的思維模式,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膶W習習慣.唯有這樣,課堂上的“錯誤生成”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1)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對于學生而言,其大部分時間均在學校渡過,每天與周圍的同學和老師朝夕相處,如果我們和學生關系融洽,民主和諧的關系容易讓學生更親近教師,學生的心理自由,所有的創(chuàng)建學生會從內心迸發(fā)出想學這位老師所教學科的強烈欲望.

(2)賞識學生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贊美,高中生由于學習壓力大,競爭激烈,更需要別人的贊美和欣賞,尤其是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不能放任他們不管,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并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積極鼓勵和表揚他們,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給以他們學習上的指導,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老師的關愛和鼓勵可以給學生極大的動力,促使他們積極努力學習.

(3)學習材料處理上,適當?shù)募尤肭楦?/p>

從教材、課程內容來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教材很難引起學生強烈的行動感.因教材要求與學生的需求相差很大,不能引起學生興趣.要使學生喜歡物理,老師自己首先要喜歡物理教材.學習物理知識首先要熱愛物理,要有強烈的占有欲.物理課本原本是枯燥的,鉆不進去當然感覺到乏味,更領會不到知識的邏輯及內在美.而韻味無窮的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情感.其實不管教學手段有多么先進,但它是無法完全代替教師的,因為這些東西并不鮮活,缺乏情感.而教師卻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情感啟發(fā)誘導學生,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對學生予以熱情關懷,鼓勵學生樹立信心;以身作則,發(fā)揮榜樣作用,給學生施以人格感染,而這是教學機器無法辦到的.

2.2以問題為支架,引領學生拾級而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那么,主導性作用如何有效發(fā)揮呢?筆者認為除了給學生的學習選擇學習材料外,那就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點撥和指引,其中設置問題支架就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具體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問題有如下幾個教學功能.

(1)通過提出問題引入概念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創(chuàng)設真實有趣的教學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教師在引入新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采用知識回顧的方法進一步引出新知識點,并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舉例的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達到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的目的.通過集體討論問題的方式,引出知識點內容,尋求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最終形成網(wǎng)狀的知識體系,鍛煉與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

(2)通過探究問題建立概念

在實際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與提出新的問題,從而逐步建立問題意識.然而,對于部分物理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生而言,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膯栴}引導,給予這部分學生相應的提示以發(fā)揮問題的過渡作用.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發(fā)現(xiàn)與提出的問題展開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了解相關物理知識的概念.

(3)通過問題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與知識梳理

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堂的主導作用,合理控制探究問題的時間,使學生逐漸形成在有限的時間內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師還要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fā),針對相關的實驗原理進行講解,對學生自主探究出的原理進行全面的梳理總結,幫助學生建立整體的物理知識框架,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的“摩擦力”教學的導入為例,進行簡單的分析:

摩擦力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問題的提出: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教師可以隨手拿起一支筆或是一本書(保持豎直狀態(tài)),并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何筆(書)沒有從手中掉落?”讓學生自己嘗試,激發(fā)學生對“物品為何沒有從手中掉落”問題的興趣.這時學生不一定會聯(lián)系到摩擦力,再進行情境的設置,提供一個玻璃瓶,讓學生上來嘗試,然后在玻璃瓶上涂上油,再試,這樣還不用提問,學生能夠很自然地切入到摩擦力知識內容的學習,同時感受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運用,有些同學生成新的疑問:手握住瓶子時,摩擦力和手握瓶子的力有什么關系?摩擦力與瓶子的重力有什么關系?這些恰是很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2.3幫助學生建立并運用模型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及其規(guī)律、物質的基本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門學科.在物理學的研究中,相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復雜情況,為能夠表述普遍使用的基本規(guī)律,需要我們去抽象出一些概念,建立起一些基本的模型.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學生并非是對未知的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建模,而僅僅是將已有的知識體系框架范圍之內進行運用.當然建模能力是創(chuàng)造性的,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加以引導和培養(yǎng),特別是在新授課的時候要著重讓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思維.

(1)幫助學生建立模型

縱觀高中物理中能夠做出的模型非常多,很多專家也對此進行過討論,針對當前江蘇高考的實際,我們在課堂上要幫助學生建立如下幾個模型:球車模型、滑塊模型、傳送帶模型、類單擺模型、追擊模型、小船渡河、碰撞模型等等.除了要幫助學生建立模型外,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加以拓展和分析,讓學生樹立模型的意識.

(2)加強模型的類比與推理

第7篇

關于物理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我是叫物理課的老師,說實話,現(xiàn)在學生學物理的積極性真的是不怎么好。在以前的歲月里,有一句話是“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墒沁@句話明顯的已經(jīng)過時了,被淘汰掉了。而物理在生活中運用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學生的學習物理課的積極性就不是很高了。

不過我既然要教學生物理,那么我就一定要教好。教好物理的基礎就是先制定好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按照計劃來,那么教課就明顯輕松許多,也更有成效。

一、學科、班級情況分析

我所教的年級,有兩個教學班,經(jīng)過上一學期的接觸,對他們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兩極分化較突出??偟膩碇v,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主動性都有待加強,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工作。

二、學情分析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但由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年級學生還要低一些,所以就必須要求他們

(1)課前認真預習,做好分材導學案的預習部分,把每節(jié)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

(2)主動高效率的聽課,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

(3)及時做作業(yè),作業(yè)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

三、教材內容分析

(一)新課程教科書的特點:

1、從學生興趣、認知規(guī)律和探究的方便出發(fā),設計教材結構;

2、注重探究活動,提倡學習方法多樣化;

3、形式生動活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聯(lián)系實際,貼近生活;

5、注意學科間的綜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教材內在結構的意義:新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與義務教育大綱中的教學目標相比,不僅有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還有其他領域的目標,為了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新教材在編寫上追尋著討論、探究、創(chuàng)造三位一體的有機結構。

(三)新教材知識體系的特點:我們知道,八年級下冊的內容包括了電和磁的內容,而傳統(tǒng)的力學內容絲毫都沒有涉及,它有如下的意圖。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實驗、圖畫等形象化、趣味化方式調動起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也有利于增加學生對物理的感性認識。

四、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tài)及形態(tài)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b、認識電學基本知識,了解這些知識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步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chǎn)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fā)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2、過程和方法:

a、經(jīng)歷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xiàn)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chuàng)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yǎng)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在現(xiàn)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進行分才教學,實施分材教學導學案,對不同學生進行采取不同方法,針對優(yōu)、中、差生,分層布置作業(yè),個別輔導。在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

①、新課開始前,提前一天發(fā)放導學式學習案,讓學生利用預習時間認真學習內容,為新課做好準備。

②、教學過程中盡量采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的教育方法。

③、教學速度以適應大多數(shù)學生為主,盡量兼顧后進生,注重整體推進。

④、新課教學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對其作相應的復習回顧。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lián)系。

a、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由于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lián)系,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盡可能采作圖片、投影、錄像、光盤、cai課件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yè)的一部分。

c、盡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六、實施素質教育計劃措施

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多讀關于素質教育的書籍,多聯(lián)系家長,了解學生的心理,以利于提高素質教育。

七、實驗電教安排

本學年的試驗探究比較多,有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歐姆定律、測量小燈泡電阻、電功率、電與磁現(xiàn)象等實驗。

總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學生的現(xiàn)在就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教好學生我責無旁貸,我一定要繼續(xù)的努力下去,把學生的物理教好,真的是這樣的。雖然現(xiàn)在物理不是很熱門,但是物理也是關系到人類發(fā)展的大局,我們不能輕易的等閑視之。

將物理課教好,把學生帶好,是我畢生工作的最根本。

關于物理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一、切實推進物理課程改革

1、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將目標定位在“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新教育理念。要把每一位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健康個性的發(fā)展,自我教育、規(guī)劃自身的發(fā)展,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初步形成,參與競爭包括國際競爭的意識,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初步形成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

2、展示優(yōu)秀課,推廣探究性課堂教學模式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由二大部分組成,一是科學探究,二是科學內容。而科學探究則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5、分析與論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把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標準的內容之一,這在我國科學教育史上是從來也沒有過的。顯然,原先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物理教學。我們必須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本學期里將在前二年介紹并推出探究性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總結經(jīng)驗教訓,請在第五屆百節(jié)好課的評比活動中奪冠的老師開課進行展示,大力推廣探究性課堂教學模式。爭取使每一位物理教師都了解這一模式,都能在教學實踐中使用這一模式。

只有這樣,新的課程標準才能得以落實。否則,必然是舊瓶裝新酒,無法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

3、落實物理實踐活動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社會實踐活動,初中教學大綱規(guī)定,每學期必須至少進行一次物理實踐活動,高中教學大綱也規(guī)定每學期要搞一次課題研究活動,而且,中考、高考的命題也越來越重視實踐題。為了檢驗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也為了展示一下我市前一階段這方面工作的成績,本學期將進行初中物理實踐活動報告的征集和評比活動,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高中物理課題研究活動報告的征集和評比,爭取掀起一個實踐活動的。

二、指導思想

教育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施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根據(jù)黨的十六大的要求,落實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是增強綜合國力、應對國際競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件大事。為了認真落實十六大的精神,本學期里,物理學科將圍繞課程改革這一中心問題展開工作。以下是一些具體的設想:

三、狠抓畢業(yè)班教學

教育的地位在新的世紀里不僅得到了鞏固,而且還有了更快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所以對畢業(yè)班教學的研究不能弱化。**年的高考物理,又將實行間斷了二年的單科考試,而且各高校的選科方案也已公布,物理學科成了絕大多數(shù)高校絕大多數(shù)專業(yè)的選考學科。這對物理學科來說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會。我們必須花大力氣研究考試的趨勢,并拿出具有針對性的復習措施,把握高考動態(tài),提高復習效率,爭取在**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四、搞好師資培養(yǎng)

優(yōu)秀、整齊的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本學期里還要配合學校搞好新上崗教師的培訓工作。繼續(xù)在期中分初、高中開展一些集體備課和開課研討活動,讓他們能夠盡快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以完成教學任務。在去年百節(jié)好課評比的基礎上,讓好課獲得者開課亮相,一方面展示他們的教學風采,另一方面在實踐中進一步鍛煉和培養(yǎng)青年教師。最后還要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要督促并幫助他們總結教學實踐,宣傳他們的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擴大他們的影響力。還要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造和爭取機會,使少數(shù)特別有潛力的中青年教師盡快地成為名師。

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能上好課,而且還要善于進行教學科研。也就是要努力成為學者型的教師。為了促進物理學科的教科研工作,本學期將進行論文及教案評比。教學離不開研究,研究更離不開教學,只有把教學與研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教研發(fā)揮出最大的效益,才能使物理教師上騰飛的翅膀。

五、搞好教研組建設

1.教研組活動是搞好學科教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保證。也是培養(yǎng)師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研組在期初一定要制訂一個學期活動的規(guī)劃?;顒右?jīng)?;?,要保證至少二星期1次,每次2課時以上。

關于物理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一、關于教學計劃的說明:

本學期繼續(xù)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別為第一章《拋體運動》、第二章《勻速圓周運動》、第三章《萬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機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經(jīng)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

二、教學目標:本學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為例,研究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規(guī)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標:學會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萬有引力定律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能量的觀點和守恒的觀點來處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拋體運動》可分為兩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講述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曲線運動的特點.

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講述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并用這個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這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

第二章勻速圓周運動可分為兩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講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guī)律.

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以及離心現(xiàn)象.

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第四節(jié),講述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

第三章《萬有引力定律》章可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學習開普勒關于行星運動描述的有關知識.

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三單元第四節(jié),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有關知識.

第四章《機械能》可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講述功和功率。

第二單元第三、四、五節(jié),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重力勢能。

第三單元第六、七節(jié),講述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第五章《經(jīng)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只有一個單元,即經(jīng)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

四、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周計劃安排表

周次日期

12.21—2.27曲線運動及習題課

22.28—3.06運動的合成及分解、平拋運動

33.07—3.13平拋運動及習題課

43.14—3.20第一章測試及講解

53.21—3.27圓周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3.28—4.03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及習題課

74.04—4.10圓周運動部分練習及單元測試

84.11—4.17天體運動及萬有引力定律

94.18—4.24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及習題課期中復習

104.25—5.01期中考試

115.02—5.08功、功率及習題課

125.09—5.15勢能、動能、動能定理

135.16—5.22動能定理習題課

145.23—5.29機械能守恒定律、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155.30—6.05經(jīng)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

166.06—6.12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庫侖定律

176.13—6.19電場、電場強度和電場線、電勢差及習題課

186.20—6.26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電容器和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