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班幼兒游戲范文

時間:2023-03-07 15:18:42

序論:在您撰寫小班幼兒游戲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班幼兒游戲

第1篇

幼兒園是一個充滿色彩的地方。普辛曾講過: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誘餌。所以,我們應用絢麗的色彩去刺激孩子的感官,讓孩子用多種感官去感受、認識色彩,進一步激發(fā)其興趣和對美的追求。但在美術活動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孩子坐著一動不動,是因為不會還是因為他根本不感興趣呢?我想很多時候后者應該大于前者,因為興趣是學習的關鍵。那么如何讓孩子對美術活動充滿興趣,并能積極參與呢?美國心理學家加維說:“游戲是由內(nèi)驅力所策動的一種快樂活動?!倍佬g活動對于年齡較小的小班幼兒來講,它的游戲性特點則更為突出?;诖耍覀冏プ∮變旱呐d趣點——色彩,以“玩色”為切口,讓幼兒在玩中學,玩中求進步,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本文便是從玩色游戲的內(nèi)容與材料、形式與方法、組織與實施等三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小班 興趣 玩色 游戲

一、環(huán)境熏陶心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闭缑膳_梭利所主張的那樣,幼兒在適宜的環(huán)境里從事愉快的活動,通過有趣的“工作”來塑造自己的精神。幼兒園是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場所之一,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而3~6歲的幼兒不具備成人對環(huán)境具有的那種選擇、適應、改造等能力,這就決定了幼兒對環(huán)境具有廣泛的接受性和依賴性,因此,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科學的有意義的色彩教育環(huán)境就顯得由為必要。我們小班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完全圍繞“玩色”進行,一共分成6塊:名畫欣賞區(qū)、色彩對對碰、有趣的印畫、好玩的噴畫、作品欣賞區(qū)、涂鴉墻,目的就是讓孩子們一走進活動室就能感受到濃濃的色彩氛圍。我們利用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讓幼兒參與其中,并利用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發(fā)幼兒內(nèi)在的參與和創(chuàng)作積極性,讓幼兒直接得到一種情感的體驗和心靈的熏陶。

二、“玩色”游戲三部曲

(一)“玩色”游戲之活動內(nèi)容與材料

1.趣味而游戲化的生活資源。

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生活也為我們幼兒的“玩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我們可以利用多種途徑收集并選擇適宜的玩色游戲的美術教學內(nèi)容和材料,然后進行整理、篩選、加工,使美術教學內(nèi)容本身成為一種游戲。小班幼兒受其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jīng)驗較少,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制作的興趣,他們正處于一個由無意涂鴉期向有表現(xiàn)意圖的繪畫期轉化的階段。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們在選擇美術活動內(nèi)容時,應堅持從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入手。例如毛毛蟲、棒棒糖、五彩泡泡、小雨點、柳樹、蝌蚪、糖葫蘆……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色彩鮮艷的非常有意思的事物。我們可以通過填色、補畫、點畫、涂畫等美術活動方式讓孩子玩色彩,感受色彩。根據(jù)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和玩具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選擇《給兔寶寶喂青草》《愛游泳的小鴨》《有趣的不倒娃娃》《幫洋娃娃串項鏈》等繪畫內(nèi)容,讓孩子用涂畫、填色等方式進行練習;也可以從他們熟悉的人、物或食物入手,選擇《自畫像》《甜甜的》等,讓孩子通過色塊練習,感知一些色彩的對比強度。要注意的一點是,選材必須堅持游戲性原則。因為單調(diào)的涂色練習和艱澀的臨摹活動都不是小班幼兒所喜歡的,他們更喜歡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進行學習。

2.趣味而游戲化的操作資源。

在小班的一次次美術活動開展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小班幼兒用蠟筆、彩筆來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時,孩子不是束手無策就是亂畫一通,有種敷衍了事的感覺,而當我們換成孩子不常用的一些材料或繪畫方式時,孩子們都很樂于參與,而且完成作品的概率會比較高。為什么會這樣呢?是不是因為這些不常使用的繪畫方式、材料激發(fā)了他們探索美術的欲望呢?事實也確實如此,材料和工具在美術教育中是孩子們學習、創(chuàng)造的中介與橋梁,而運用特殊的美術材料、工具會使幼兒產(chǎn)生更濃烈的創(chuàng)作興趣。

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又常常與教育環(huán)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被材料所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小班幼兒由于小肌肉發(fā)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我們重在培養(yǎng)興趣而非高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因此教師通過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操作簡單且能使畫面產(chǎn)生較好效果的材料,使幼兒對美術活動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這樣既能使畫面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從而獲得成功體驗,為下一次創(chuàng)作積聚信心。

在美術材料的選擇上,為了體現(xiàn)更多更豐富的教育內(nèi)涵,逐步放棄那些昂貴的美術工具和輔助教材,轉而引導孩子們?nèi)リP注自然資源和生活資源,并積極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應用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比如,引導孩子將包裝袋、包裝盒,飲料瓶、冷飲盒子、蓋子、舊雜志以及果殼、蛋殼、樹葉、種子、石塊等等這些隨手可得的材料清洗干凈后帶來分門別類地投放到收集箱內(nèi),以備創(chuàng)作之用。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參與勞動與創(chuàng)作,收獲喜悅與成功的過程。而且,這些搜集的材料也是既熟悉又新奇,既貼近他們的生活,又易于喚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與創(chuàng)作欲望。當然,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他們不可能對已有材料的用途和功能有很好的識別和把握,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更多的應該是由教師進行篩選和分類。我們嘗試盡量讓孩子使用新鮮的方式和材料,激發(fā)孩子在美術活動中的興趣。

(二)“玩色”活動之活動形式與方法

1.“玩色”訓練趣味化。

小班幼兒因年齡較小,對于一種形式的作畫方式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所以應該選擇富含一定趣味性的活動,采取符合幼兒心理需求的靈活多樣的形式來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當然,小班幼兒雖年齡較小,但是也需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剪、貼、畫、撕、搓、揉、團等繪畫基本技能,沒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孩子的藝術表現(xiàn)、藝術創(chuàng)作必將成為“空中樓閣”,無所依托。因此,我們應該結合孩子的特點,巧妙地讓孩子們有趣味地“玩”,在“玩”中滲透一些技能技巧的訓練。

如我們可以結合主題活動內(nèi)容的特點,讓幼兒從小班就開始練習點、線、面及三者間的結合,讓幼兒知道“點”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等。并通過填色感知它們形狀和體積的不同。又如讓孩子欣賞一些內(nèi)容跟他們生活接近易懂的名畫,提高幼兒審美能力和色彩感受力。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孩子們的優(yōu)秀作品或一些富有童趣、易于孩子理解的名作供孩子們欣賞,引導他們欣賞色彩、線條和結構,觀察比較不同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風格,突出優(yōu)秀作品線條的大膽粗獷、造型的奇特有趣、色彩的張揚等特點,讓孩子們充分領悟作品的創(chuàng)作技巧,感受作品的意韻。如凡高的《向日葵》、馬蒂斯的《穿時裝的女人》、塞尚的《原始人》、日本著名兒童畫家杉田風的作品等等,這些作品對幼的兒吸引力會遠遠超出你的意料。如欣賞米羅的作品后,可以趣味性地讓小班幼兒用彈珠滾畫來表現(xiàn)線條的美;又如《給金魚寶寶穿上新衣》《向日葵》《做面條》,可以讓孩子用各種色彩紙、報紙、卡紙等練習撕貼、剪貼、畫、搓等技能。教師還可以根據(jù)不同孩子水平的個體差異,做粗面條和細面條,而且,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不僅實現(xiàn)了對孩子的技能技巧目標,而且還讓孩子有了更大的興趣和成功體驗。

趣味化的練習,會大大提高幼兒的興趣。如在玩色游戲中,可以讓幼兒在畫紙上教師事先畫好的樹干上拓印自己的手掌,變成一棵棵色彩斑斕的樹。又如用彈珠蘸上顏色,放在紙盒里進行滾畫創(chuàng)作漂亮的花手帕。幼兒在這些有趣的游戲中,不但能愉快地掌握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也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孩子們經(jīng)教師點撥引導,美術知識經(jīng)驗一點點豐富起來,一旦繪畫技能掌握,對畫畫興趣更是大大提高。有了興趣就會找時間、找機會主動去練。當美術活動成為學習生活中一部分時,那種畫畫的恐懼心理自然而然就會消失,小班孩子的創(chuàng)作能力也得到出乎意料的初步的發(fā)展。

2.“玩色”形式多樣化

“光說不練假把式”開展多樣化的玩色游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主要采用印畫、滾畫、棉簽畫、噴畫等多種形式。

(1)印畫。

印畫指利用手指、手掌、廢舊報紙、印章、樹葉、蔬菜、瓶蓋、積木等幼兒比較喜歡的材料,在上面涂上水粉顏料,然后把它印在紙上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

如用玉米芯沾上顏料進行印畫,用各種圖案的小印章進行印畫。

如把廢舊報紙團成團進行紙團蘸畫,用手指蘸上水粉顏料進行點畫。

如用胡蘿卜的側面進行印畫,在手掌上涂上顏色進行手掌印畫。

(2)滾畫。

滾畫是用彈珠、木珠、乒乓球、石頭、玩具汽車車輪、瓶蓋等材料沾上顏料,通過以上材料在鞋盒或者容器內(nèi)墊上進行自由滾動的軌跡作畫。

用乒乓球在顏料里滾一滾進行滾畫

如小球滾畫

(3)棉簽畫。

棉簽畫是指利用孩子們常見的棉簽進行不同形式的創(chuàng)作。在孩子的眼中棉簽是白白的,如何能夠畫畫呢?但是在老師的示范后,孩子們的興趣一下提高了。

如棉簽點畫,棉簽蘸上顏色來回移動進行拖畫。

玩色游戲的形式還有很多,如吹畫、噴畫等。

如下圖所示:

“玩色”游戲活動是美術活動中提高幼兒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美術教學,能進一步豐富小班孩子對顏色的認識。孩子在認識紅、黃、綠三種主色調(diào)的基礎上,還進一步感知了紫色、土黃、黑色、粉紅色、橘色等一些冷軟色調(diào),他們對色彩會有更多的理解與感悟。同時,活動還能使孩子在較細致的觀察物體的固有色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按照自己的想象,有意識地去使用色彩,從而使作品更加生動有趣,充滿美感。

形式多樣的“玩色”游戲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快、寬松的氛圍,讓孩子始終沉浸在探索的樂趣之中?;顒硬粌H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且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想象空間。玩色游戲重在過程、參與和體驗,所以,雖然有時在他們作品中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并不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些甚至缺乏美感,但這些稚拙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卻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并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

(三)“玩色”活動之組織與實施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曾指出:“嬰兒智力的發(fā)達,因其生活環(huán)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顯的差別?!痹谛“喑跗?,幼兒美術活動中更是如此。在活動的實施中我們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擬采用生活情境化、擬人化、游戲化等及多領域融合的方式,讓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激發(fā)審美動機,啟動幼兒想象的翅膀,喚起幼兒創(chuàng)作的熱情。

1.適宜的導入方式。

在實施美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好的導入策略正如樂曲的“引子”、唱戲的“開臺”那樣,未開場先叫座,能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因此在活動中首先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入手,賦予幼兒適當?shù)慕巧催\用游戲、故事、兒歌、對話、視聽等形式導題,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教學中要運用趣味性的語言引導幼兒自始至終的投入活動。不過,活動導入的設計不能是一成不變的、隨意一概套用的,而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內(nèi)容特點和幼知識基礎等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最有效的導入方式。

例如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點線面,教師可引導幼兒直接感知,譬如為了激發(fā)幼兒感知曲線和直線的特征,老師一開始就直接出示一件舊毛衣,“小朋友,這件毛衣是由毛線織成的,我們想知道這些毛線是什么樣子的嗎?魔術變變變,我們一起拆?!焙⒆拥淖⒁饬θ晃^來了。拆下來的毛線彎彎曲曲,拉直了便成了直線。孩子們在拆毛線的過程中感知到了線條的變化而對畫線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又如玩色活動《小黃和小藍》,為了讓幼兒了解色彩知識,教師一開始就采用故事的方式導入,孩子先對顏色有個初步的感知,接著對接下來的噴畫活動就會躍躍欲試,興趣很高了。

導入方式除了以上兩種外,還有許多種。如情境導入、游戲導入、擬人化導入、直接繪畫導入等,但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最有效的導入方式。不同的導入方式能在不同程度上激發(fā)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有意注意。

2.循序漸進的練習。

美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大部分孩子通常喜歡的顏色是那些純度較高的顏色。但幼兒的個體存在差異,如有些幼兒只用幾種顏色而不理會其它顏色,作品色彩單調(diào),換色很少;有的幼兒只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涂色中大量換色,使作品出現(xiàn)雜亂而不協(xié)調(diào)的色彩;有的幼兒著重以實際為準,選擇與物體相似的顏色等。為了全方面地提高幼兒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較強的審美情感,我們應從繪畫的色彩規(guī)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引導,逐步提高他們的色彩能力。

(1)涂色練習。

涂色練習對于幼兒的色彩感覺非常重要。紅、黃、藍、綠……這些鮮艷的顏色純度較高,色彩本身就能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因此,在剛開始的繪畫活動中,我們可以大量采用原色涂色練習的方法,讓幼兒用單純而鮮艷的色彩來表現(xiàn)雨點、太陽、草地、藍天、小花等等。并強調(diào)要均勻地來回涂色,涂色時不能涂到輪廓線的外面、不能重疊涂色等,以此來訓練幼兒手部小肌肉群的發(fā)展,并讓幼兒學會一些簡單的技能技巧。

(2)配色練習。

在掌握一些原色涂抹的基礎上,開始進行配色游戲。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對比色讓孩子進行練習,因為對比色給孩子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如畫花樹,可以讓幼兒在已經(jīng)畫好的綠色樹冠上,用紅色顏料點畫上星星點點的小花;接著,可以進行稍難一點的玩色游戲,使幼兒學會色彩的均勻分布和對比色搭配;有了這樣的基礎,再進行相似色的和諧搭配。如撕貼活動“秋天的樹”中,可以讓孩子將深綠、淺綠、橘黃色的樹葉均勻分布,將這幾種相似色進行和諧搭配;又如在繪畫《星空》活動中,用幼兒喜歡的原色當場畫月亮和星星,并大量使用了淺黃和橙黃,初始畫面看起來似乎很單調(diào),但當用排筆在背景處刷上黑色或深藍色水粉顏料時,在兩種顏色的強烈的對比下,大量的淺黃和橙黃就成為最明亮的色彩了。這樣的畫面給幼兒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畫面效果棒極了。

3.精彩的活動設計。

教師在活動設計中創(chuàng)造性地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運用多種游戲方法,融游戲于美術教學過程之中。而融入了情境、游戲的美術活動,使孩子每次上課都像是做探險,做想象中的旅游,做愉快的游戲。繪畫寄托了孩子們?nèi)康膼?,一張白紙就是一個美麗的世界,充滿稚氣情趣的畫面,正是藝術生命的本真,孩子想象的翅膀需要我們的激勵才能展開。如何巧妙設計教學活動應根據(jù)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取決于教學內(nèi)容本身。

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情境,在《下雨了》的活動中教師播放真實的下雨聲,引導幼兒觀看動態(tài)的雨滴,在栩栩如生的雨景中讓孩子們身臨其境,為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再選用生活中常見的面巾紙、棉簽、噴壺,用按、擠、點、噴的方法表現(xiàn)大雨、小雨、毛毛雨。工具與情景有機融合,讓孩子們沉浸在快樂的創(chuàng)作中,切實體驗到玩色游戲的趣與樂。又如根據(jù)小班幼兒心理,采用擬人化的角色扮演。孩子們頭戴小兔頭飾變成了“可愛的小兔”,跟著“媽媽”去“拔蘿卜”,“紅紅的蘿卜、綠綠的葉子,看誰蘿卜拔得最多。”讓孩子們通過撕貼紅綠蠟光紙進行練習。角色的扮演和比多少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仿佛置身其中。

多媒體方式的結合也是常用的方式。如欣賞米羅的作品ppt后,教師利用表現(xiàn)直線、曲線、折線的小烏龜爬、蝴蝶飛、小兔跳線條的軌跡相匹配進行多媒體演示,引導幼兒觀摩,再請幼兒也以同樣的游戲方式讓蠟筆寶寶在畫紙上也來跳蹦蹦舞、圈圈舞、扭扭舞等或讓幼兒在欣賞多媒體后通過彈珠滾畫來表現(xiàn)線條的神奇和色彩的絢麗。生動有趣的教學設計,使孩子們不僅感到樂趣,同時也在有趣的游戲中基本掌握了各種線條的表現(xiàn)形式,體會了各種不同色彩組合的縱橫交錯的美。

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里,我們根據(jù)孩子年齡特征和內(nèi)容設計多樣的活動,設法幫助孩子尋找合適的“支架點”, 突破時空界限,開闊思維空間,迸發(fā)智慧光芒,啟發(fā)他們從生活的真實走向藝術的真實,使他們玩著畫、樂于畫,在玩玩畫畫中不自覺地流露出夸張變形的藝術語言。

4.多元的評價狀態(tài)。

評價在美術活動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小班幼兒玩色活動中,我們教師宜采用多角度多層面游戲化和積極的評價方式,及時抓住合適的評價時機,靈活機動地給予幼兒意想不到的鼓勵,讓幼兒獲得成功和滿足,使孩子的繪畫內(nèi)容和繪畫過程得以廣泛延伸。

(1)多形式的評價方式。

在小班幼兒美術評價過程中,我們往往采用個別評價、集體評價、相互欣賞和教師總結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當然因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主要采用以教師總結評價為主、其他評價為輔的方式。我們一般對幼兒進行個別評價,結合活動目標簡單扼要地進行評價。集體評價則安排在餐前安靜活動時(也可安排在晨間談話、下次美術活動的“導入”部分等),花三五分鐘時間,講講總體情況及表現(xiàn)特別出色或進步顯著的孩子,既評價結果也評價過程。相互欣賞即讓幼兒互相交流(分組或自由組合),找找自己及同伴的優(yōu)點和不足。教師的總結評價是對幼兒間的評價作出評價,引導幼兒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

(1)合適的評價契機。

評價并不一定是放在活動結束時,而是伴隨著美術活動的全過程。在過程中及時抓住合適的時機對幼兒進行適時的評價能夠給予幼兒及時的點撥,從而激發(fā)幼兒的靈感及進一步創(chuàng)作的欲望。如在添畫活動《小雞吃食》中,由于很多孩子缺少這方面的知識經(jīng)驗,在作畫時,有些幼兒僅畫了一只小雞嘴里銜著一條蟲子,有些畫了兩只小雞在搶食,有些幼兒則顯得無從下手,這時教師就可以在繪畫過程中,及時評價有特點的、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作品,這樣不但開闊了其他幼兒的思維,同時也激勵幼兒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來。

(2)積極的評價語言。

第2篇

活動名稱:小貓與老鼠

活動目的:

1、在游戲中知道小貓是晚上出來抓老鼠的,并能模仿老鼠和小貓的動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2、豐富詞語:靜悄悄、東瞧瞧西望望

活動準備:磁帶

活動重點:知道白天與黑夜的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能模仿貓和老鼠的動作做游戲

活動過程:

一、小貓的本領

·師:出示手偶小貓,小貓有什么本領?小貓白天為什么睡覺?

我們小朋友什么時候睡覺?白天怎樣呢?

·讓幼兒學習做學校;了老鼠的動作和小貓的動作。

二、游戲與老鼠

1、老師示范唱歌曲小貓與老鼠。

提問:·這個歌曲唱的是什么時間的事情?

·

夜晚是怎樣的(歌曲里怎樣唱的)歌曲中都有誰?

·

小老鼠出來是怎樣的?(請個別幼兒模仿,集體學做)

·小貓怎樣走出來抓老鼠的?

第3篇

【關鍵詞】維果茨基;游戲理論;評述

在幼兒教育領域,游戲一直是一個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問題。人們在談論學前兒童的教育問題時,總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幼兒的游戲問題。游戲與幼兒教育的這種特殊關系,是幼兒教育區(qū)別于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顯著標志。所以從古至今,一直有很多學者在探討游戲的作用,關注著幼兒游戲的發(fā)展。

前蘇聯(lián)杰出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是前蘇聯(lián)心理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是社會歷史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其一生中,維果茨基留下了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給現(xiàn)代心理學注入了大量血液。而在維果茨基的心理學著作中,幼兒園教學中的游戲理論,卻給學前理論與實踐工作者帶來了許多啟示和經(jīng)驗。在這里,我將淺談一下小班幼兒游戲教學理論。

一、幼兒游戲的起源認識

19世紀中期之后,游戲開始真正成為理論研究的對象,各心理學家開始研究游戲,探討游戲的本質(zhì)。許多心理學家從文化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探討兒童的游戲問題,他強調(diào)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高級機能是人類物質(zhì)生產(chǎn)過程中發(fā)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文化歷史的產(chǎn)物;強調(diào)心理發(fā)展過程是一個質(zhì)變的過程。兒童游戲出現(xiàn)的誘因是:當兒童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超出兒童實際能力的、不能立即實現(xiàn)的愿望時,游戲就發(fā)生了。3歲前兒童的典型行為方式是想要一件東西就必須立即得到,這種愿望不可能延遲滿足,否則兒童就會大發(fā)脾氣。3歲后,出現(xiàn)的愿望和需要不能立即得到滿足,此愿望能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渴望立即滿足的愿望變成一種情感誘因,使不能得到滿足的愿望以一種想象的、虛幻的方式實現(xiàn),即把一個東西遷移到另一個東西上,以一種簡縮的方式再現(xiàn)真實的生活情境,游戲就為愿望的滿足應運而生了。維果茨基認為游戲是社會性實踐活動,兒童看到周圍成人的活動,就把它模仿遷移到游戲中,強調(diào)游戲的社會性情感誘因。兒童在游戲中產(chǎn)生的情感,根源于他與成人的關系。

二、小班幼兒游戲的發(fā)展價值

幼兒游戲是否能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要看游戲是否與幼兒的發(fā)展和需要相吻合。幼兒游戲是符合兒童需要的一種“教學”活動,但幼兒的內(nèi)心有自身的“教學大綱”,只有二者相吻合的時候,這種活動才成為可能。他認為游戲對兒童具有重要的發(fā)展價值。

第一,游戲能促進小班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游戲使思維擺脫了具體事物的束縛,使幼兒學會了不僅按照對物體和情境的直接知覺和當時影響去行動,而且能根據(jù)情境的意義去行動。游戲幫助小班幼兒把詞作為一個符號來掌握,在游戲中幼兒能根據(jù)物體和動作的意義去行動。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做不到,而只能用真實的物體作出真實的動作。正因為游戲與現(xiàn)實這種矛盾現(xiàn)象的存在,使游戲成為幼兒早期完全受情境束縛的知覺與完全擺脫了現(xiàn)實情境束縛的思維之間的中介,小班幼兒通過想象來行動。

第二,維果茨基提出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思想,認為游戲在幼兒發(fā)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游戲創(chuàng)造了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兒童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二是通過成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達到的另一種水平。在游戲中,幼兒從中了解很多表現(xiàn)在未來將變成他真實的行動和道德的基本層次。在虛構游戲中遵循規(guī)則,幼兒比較能夠了解社會的模式形態(tài)與期望,并且努力表現(xiàn)出與之相符合的行為。維果茨基由此提出:受到特殊的鼓勵去進行集體性游戲的兒童,在解決闡明社會關系和社會角色的規(guī)則等社會問題時會變得更為熟練,尤其是當此社會問題的解決要依靠在社會行為的控制中使用語言時,效果更是如此。幼兒在游戲中憑借語言的功能,以角色為中介,了解、學習和掌握基本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最重要變化,都首先在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游戲活動是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更是小班幼兒學習的主導活動。

三、游戲規(guī)則對小班幼兒的制約

小班幼兒游戲最重要的特征是想象和規(guī)則,象征性游戲包含了行為規(guī)則,幼兒必須遵循,才能成功地進行游戲的情節(jié)。從早期到中期兒童游戲發(fā)展的軌跡,發(fā)現(xiàn)最明顯的改變便是逐漸增加對規(guī)則的強調(diào)。維果茨基認為,當游戲的想象部分逐漸消失了以后,規(guī)則占了游戲的最重要部分,但是每一個游戲都有規(guī)則,都以隱密方式包含想象的成分,而且兩種游戲因素都保留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而在學齡前階段的后期出現(xiàn)的游戲,幾乎都是以規(guī)則為主的活動。因此,維果茨基強調(diào)指出,任何游戲只要有想象的情境,都有規(guī)則的存在。一個孩子是不可能在完全沒有規(guī)則的想象情境中行動的。在游戲中,小班幼兒把自己的愿望和一個想象中的自己聯(lián)系起來, 即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該角色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為規(guī)則聯(lián)系起來, 心甘情愿地服從于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規(guī)則,并放棄直接的沖動?!币虼擞螒蛴兄谟變阂庵拘袨榈陌l(fā)展,小班幼兒最大的自制力產(chǎn)生于游戲之中,從各種不同的游戲來制約幼兒的行為發(fā)展。

四、對小班幼兒教學中的特點

(一)樹立幼兒的主體性發(fā)展意識。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要以幼兒作為游戲活動的主體,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選取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游戲活動,讓所有小班幼兒都能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在游戲中獲得成長與發(fā)展。所以教師首先要心里想著幼兒、尊重幼兒,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方法、內(nèi)容的選擇等過程中把對幼兒主體性的教育放在首位, 并在教育活動中予以落實。只有真正樹立起幼兒主體性的觀念,才能切實把幼兒的發(fā)展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有的放矢地選擇活動內(nèi)容,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更主動地參與投入游戲教學活動。

第4篇

關鍵詞:小班幼兒;自主游戲;支持策略;幼兒發(fā)展

一、在參與游戲中提高幼兒游戲水平

教師要學會做“幼兒游戲中那個年齡稍長的玩伴,在了解幼兒所思所想的前提下,給予一些適當?shù)摹貞保蕴岣哂變河螒蛩健?/p>

如幼兒聽了 “黑貓警長”的故事后,戶外活動時,幼兒自扮 “黑貓警長”,把對方當“一只耳”,相互追逐,容易摔倒,這樣游戲有一定的危險,可又不能壓制孩子玩的興趣,于是我自扮“一只耳”:報告黑貓警長,“一只耳”在這兒呢。孩子們都停止了追打,把目光轉向了我,我一邊調(diào)節(jié)速度,一邊跑跑走走,走走跑跑,還利用滑梯和孩子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在找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說出在哪里找到“一只耳”,這樣不僅滿足孩子們玩的需要,還學習了“上、下、里、外”等方位關系和方位詞。教師以玩伴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游戲,才能引領幼兒快樂游戲,安全游戲,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

二、在自主游戲中生成區(qū)域游戲

區(qū)域游戲比教學活動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強的針對性,它和自主游戲很相似。以往區(qū)域游戲是由教師設置,教師介紹怎么玩??涩F(xiàn)在我們尊重幼兒的意愿,在幼兒自主游戲中巧妙地生成區(qū)域游戲,提高幼兒游戲興趣,讓幼兒自己研究怎么玩。

XX對“插塑”不感興趣,別的孩子玩“插塑”時,XX則用小手指在桌上畫“火車”,伴著“嗚嗚”的聲音,一條又一條曲曲彎彎的火車開來開去,XX忙得不亦樂乎,我沒有阻止XX的“隨心所欲”,在明白XX的想法后,我為她設置了“畫室”,提供了油畫棒、畫紙等,XX高興地畫畫去了,受她的影響又有幾個孩子也去畫畫了。

后來根據(jù)孩子們的需要我又投放了彩色紙、固體膠等,孩子們喜歡去那兒撕彩帶、做手工、畫畫, “美工區(qū)”產(chǎn)生了,如今美工區(qū)是我班孩子最樂意去的場所。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常常模仿媽媽抱著娃娃,于是我和孩子們商量給娃娃布置“家”,孩子們很感興趣,主動參與到布置娃娃家里來。在娃娃家的基礎上,又生成了商店、理發(fā)店、醫(yī)院等多個游戲區(qū)。與幼兒商量生成的這些游戲區(qū)域,是幼兒感興趣的,也是幼兒當下最需要的,體現(xiàn)了教師尊重幼兒、理解幼兒,促進了幼兒主動發(fā)展。

三、自然地滲透教學目標

游戲是兒童自發(fā)的對自身潛能開發(fā)的一種活動,而教學則是外部文化對兒童潛能的開發(fā)。在小班,由于幼兒的注意力時間短,集體教學也相應時間短,教師要巧妙地把教學目標滲透在各種形式的游戲中,讓幼兒在玩中學知識、長技能。如串木珠,開始時孩子們隨意串,我說:“兔媽媽的生日快到了,串一個好看的‘項鏈’送給兔媽媽吧。怎樣把項鏈串得好看?”我引導幼兒試著用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木珠有規(guī)律地搭配,孩子們在玩中計數(shù)、分辨顏色、認識形狀,數(shù)學目標、科學目標得到了實現(xiàn)。我又設計了兔媽媽過生日的場景,兔寶寶不僅給兔媽媽送了“項鏈”,還說了自己心中的祝福,愛的情愫在孩子的心間萌發(fā),社會目標滲透其中。

教師要用智慧的雙眼去捕捉游戲中的教育契機,在充分觀察和了解幼兒游戲的基礎上,以一個支持性的角色介入,恰到好處地促進兒童的發(fā)展。教學的因素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游戲過程當中,幼兒在保持游戲愉快體驗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游戲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發(fā)展。這種在游戲中滲透各科教學目標的做法是隨時隨處的,把教育目標變成幼兒自身游戲需求,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社會領域指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起來的。”在“教育建議”中強調(diào)“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在幼兒自主游戲時,孩子們?yōu)闋帗屚婢叱0l(fā)生“事端”。我沒有簡單地評判誰對誰錯,而是就游戲中的具體事件引導幼兒討論:當你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怎么辦?“和小朋友商量”怎么商量呢?“給我玩一下好嗎?”“我們換玩具玩好嗎?”幼兒自己想到解決辦法,老師及時肯定、表揚,強化幼兒積極動腦,解決問題的信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商量,知道需要幫助時要說“請 ”,得到幫助后說“謝謝”等。在游戲情境中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總之,觀察孩子的一日生活,關注幼兒的自主游戲,尋找有效策略,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是每個教師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徐則民.在游戲中走近孩子[J].幼兒教育,2011(25).

第5篇

一、以游戲性的教學情節(jié),培養(yǎng)幼兒的操作常規(guī)

在幼兒初學畫畫時,經(jīng)??梢钥吹疆嫻P亂放、亂丟的現(xiàn)象,孩子們的東西亂了也經(jīng)常由成人去幫他們整理。這樣的習慣可以通過開展藝術游戲來幫助糾正:“廣闊的大海是鯨魚的家,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遼闊的沙漠是駱駝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弊尯⒆诱f一說、找一找,給動物寶寶們找家,同時也給筆寶寶找家;同時我還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紅、橙、黃、綠、青、藍、紫”筆寶寶們要回彩虹家啦,讓孩子們一邊認識顏色,一邊給每支筆找“家”。在這樣的游戲中讓孩子自覺自愿地擺放畫筆,慢慢地養(yǎng)成良好的繪畫操作習慣。

我們還可以用游戲情節(jié)來使幼兒掌握色彩規(guī)則和裝飾畫技巧。比如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常常運用豐富的色彩作畫,那么如果對小班孩子說“漸變”“對比色”這樣的術語,對他們來說就會如同天書一般無法理解。這時我就用“好朋友”手拉手、“好朋友”抱一抱、“好朋友”去串門的游戲語言,來描繪這些絢麗的色彩,講解顏色如何過渡等等,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二、以游戲性的指導語言,引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教師可以利用小班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來設計生動有趣的導入語,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引過來,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良好的情緒基礎。比如在進行手工活動“美麗的風箏”之前,我事先告訴幼兒,在作品完成后將進行一場“比比誰的風箏飛得高”的游戲活動,一下子激發(fā)了幼兒參與制作的興趣和積極性,立即吸引了幼兒學習的注意力。

小班幼兒的思維屬于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繪畫活動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孩子一樣會先想好了再畫,而是畫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愿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比如練習畫直線教師可以說“開車”,讓幼兒用畫筆在紙上開車。練習螺旋線條可以說“畫棒棒糖”。在“五顏六色的棒棒糖”的繪畫活動中,有些幼兒就只用一種顏色畫,并且畫得很大,這時教師適時提醒他:“這根棒棒糖太大了,都吃不完了。老師想吃X顏色的棒棒糖,你能分一個給老師吃嗎?”這時幼兒就興致勃勃地換顏色繼續(xù)畫棒棒糖,并且說還要畫好多棒棒糖分給他的好朋友。此時幼兒的積極性就被再次調(diào)動起來了。

又如在讓幼兒學習畫封閉的圓形時,我設計了活動《小魚學唱歌》。當我出示紙剪的魚:“小魚游來了,想請小朋友教它學唱歌?!弊層變哼叧柽叜媹A。幼兒唱一句,就在紙魚的身上畫一個圓,句子長就畫大圓,句子短就畫小圓。老師鼓勵幼兒多教小魚唱幾首歌——在魚形紙上多畫圓。畫完,引導幼兒看一看,小魚都唱了哪些歌?小魚的歌都變成美麗的魚鱗了。游戲化的練習由于它的游戲性,可以讓幼兒在愉快、積極因素的情緒中,培養(yǎng)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三、以游戲性的教學內(nèi)容,啟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幼兒對有豐富認知和生活經(jīng)驗的事物比較樂于表現(xiàn),也易于表現(xiàn)。因此教師在選擇繪畫內(nèi)容時,一定要選擇幼兒熟悉的并且感興趣的事物,最好是孩子身邊剛發(fā)生和熟悉的故事、游戲、動物等。如《好吃的糖果》、《淘氣的小貓咪》等,這種題材能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并能發(fā)揮出孩子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如活動《筆寶寶跳舞》,以舞會開始了,筆寶寶都來跳舞引入活動。接下來我就演示:紅筆寶寶跳個圓圈舞——畫圓;綠筆寶寶跳個方餅干舞——畫方。再引導幼兒討論藍筆寶寶也想跳舞,跳個什么樣的舞蹈呢?讓幼兒大膽想象,如冰箱舞、蘋果舞等。讓幼兒邊畫圖像邊想象舞蹈的名稱。這個活動既滿足了幼兒涂鴉,又初步培養(yǎng)了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的能力。

四、以游戲性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力

小班幼兒的思維尚處于直覺行動階段,他們喜歡說說、唱唱、跳跳、做做,如果通過音樂游戲、體育游戲、語言游戲、表演游戲等的介入,借助游戲情節(jié)將繪畫教學的目的、內(nèi)容巧妙與游戲結合,使幼兒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并表現(xiàn)出積極地投入。如在繪畫活動《種子寶寶長大》中,我們通過游戲讓感知種子的生長。小朋友扮成種子,老師當園丁:“快給寶寶喝點水,寶寶長高了、長大了!”(教師帶領孩子伸出胳膊,體會一點一點長高的樣子。鼓勵孩子把種子寶寶畫下來“種子一點一點向上長,它們直著長、斜著長、螺旋著長……看看誰的種子寶寶長得高,誰的葉子多。”)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例如欣賞活動《西班牙之旅》就是在情境中從多緯度地展現(xiàn)米羅作品。整個活動以去西班牙的旅行情境為線索在游戲情境中,孩子們來到美麗的西班牙,觀看風光DV,感受異國風情;在老師表演的斗牛舞中,米羅作品從西班牙舞裙上進行了呈現(xiàn),動態(tài)地感受到大師名畫;在歡躍的拍點、激情的旋律、狂熱的舞蹈中,孩子們踏著節(jié)奏感受米羅作品的奇特變換;在奇幻莫測的點線游戲、神奇的魔術變換誘導下,孩子們自由想象著米羅名作上點、線、色彩的萬種變幻,天馬行空地解讀名畫在自己眼中的趣味故事,并大膽地在米羅式“線條”上添畫,書寫自己的涂鴉語匯……充分地感受藝術的美。

第6篇

關鍵詞: 游戲 社會性 小班幼兒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教育形式,是幼兒園基本活動,幼兒能從游戲中認識周圍生活,培養(yǎng)獨立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動手動腦能力。幼兒教育中所謂社會性指與人交往,融入社會所需特點、品質(zhì)。它是和平相處、解決矛盾、和睦相處的技巧和策略及使用或掌握公共資源的能力。社會性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意愿進行的一種游戲,也是幼兒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形式。

一、問題提示

日常生活中人們會用幼兒的儀態(tài)和禮貌評價幼兒的社會行為,對小班幼兒來說很少會關注自己的儀態(tài)或外貌問題,如何評判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狀況?幼兒園中我們通過創(chuàng)設社會性游戲評判孩子的發(fā)展水平。教師可以通過社會性游戲,觀察和發(fā)現(xiàn)幼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怎樣與他人交往互動。

娃娃家是幼兒園最常見的社會性游戲,在小班布置讓幼兒感覺溫暖、安全的娃娃家環(huán)境,給予幼兒家庭生活體驗,幼兒通過游戲體驗家庭的溫暖,減輕分離焦慮,同時學習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完善人際交往。觀察幼兒自主游戲時娃娃家中若干幼兒的游戲情況,評價班級中部分幼兒社會性游戲發(fā)展情況。

二、案例

來園后的自主游戲時間,小G很快選擇了娃娃家區(qū)域,插好卡片后她和清清、軒軒在娃娃家忙開了。小G拿著一個藍色圓柱小玩具撐在娃娃的身旁,側身坐在床邊,把梳妝臺拉近了身側。清清左手用籮筐裝好一個水壺,右手拿著一個杯子,彎腰湊近身體問:“你要吃什么?”小G抬頭“菠蘿菠蘿蜜”,說著眼睛瞟了一下在旁邊玩的其他小朋友。清清轉過身去小灶臺擺弄她的工具,小G嘴里開始念著:“菠蘿菠蘿蜜,菠蘿菠蘿蜜?!辈㈤_始搖頭晃腦地唱起來,雙手拿著積木晃動著身體唱了2遍,看了一下清清,并輕輕瞄了一下老師。接著她停了下來看著旁邊的軒軒左手拿著小碗,右手拿著一把刀和一個小平底鍋繞了過來,一邊敲擊著一邊唱:“嘿喲嘿,嘿呦嘿,燒呀燒飯了?!比缓筠D過身繼續(xù)唱著:“菠蘿菠蘿蜜,菠蘿菠蘿蜜?!避庈幵谛≡钆_的左側擠開了清清,清清向后退了2步,小G只能往小床的右側挪動了一下。嘴里繼續(xù)咕噥著她的歌,這時聽到有小朋友來的聲音,抬頭側向左邊看了一下門口,又回身向右看了一下清清的灶臺。軒軒已經(jīng)做好了飯,拿著他的平底鍋和鏟子,右手搶過清清手里的小碗,清清和他拉扯了一下說:你不給我們的廚師。軒軒一用力還是將碗拿走了并回身放到了小床上。清清很委屈地轉身看了老師一眼繼續(xù)回身拿灶臺上的工具。小G坐在床邊把軒軒放餐具邊上的小熊拿起說:“要不它睡覺吧?!闭酒鹕碚f著:“睡吧!”轉身跪在小床上掀開小被子把它并排放在小床最右邊,并蓋好了被子。這時軒軒拿著小碗也擠到了小床邊看了一下娃娃,小G輕輕退下小床說:“你是她的爸爸,我是她的媽媽?!避庈幓厣頊蕚湫碌氖澄?,小G也跟著一起蹲在食物框邊上看著,軒軒用小碗裝了一個香蕉和一條魚,小G拿起框子里的煎雞蛋和雞蛋說著:“我來燒?!睂㈦u蛋拿到灶臺上分別放進2個杯子,左右搖晃著最后倒了出來。軒軒也找到了食物在灶臺上燒著,小G看了一下他說:“這是我們的控制臺,這是我們的控制臺?!弊笫州p輕搭在灶臺上看著軒軒做飯?!鞍职帧毙大叫了一聲,停了一下咕噥了一聲“老―老公”,聲音小了些,軒軒沒有答應,只是從右手邊繞過她將菜端到了小床邊。小G看著軒軒的動作,中間抬頭看了我一眼,走到床邊趴下看軒軒喂娃娃,嘴里說著:“多吃菜營養(yǎng)高!”聲音很高。清清也端了飯菜走了過來,蹲在他們中間一起。小G笑著說:“謝謝清清,謝謝清清!”

三、案例分析

《綱要》指出幼兒在3~4歲期間在社會領域中人際交往之目標是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戲,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本事件中小G已經(jīng)能實現(xiàn)此目標。娃娃家是孩子們常玩的一種社會性游戲,做飯、喂娃娃是他們樂此不疲的活動形式。經(jīng)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游戲中軒軒更多的是在同一個區(qū)域進行平行游戲,小G始終在游戲中扮演角色。開始時和清清玩做飯,“喜歡吃什么”,并利用搖頭晃腦的歌唱形式表達了出來。當兩個人的游戲受到干擾時(軒軒搶了小碗),清清表示抗議,小G用更積極的方式解決了這個沖突,她給軒軒安排了一個角色,“我來當媽媽,你來當爸爸”,軒軒也接受了安排,小G成功用她的策略使游戲繼續(xù)了下去。接下來分配做飯的過程中她主動要求做雞蛋,可以看出她扮演做飯角色時已經(jīng)有所經(jīng)驗。開始使用“爸爸”這個稱呼大聲叫軒軒,后來停頓轉用小聲的“老公”稱呼表明她對家庭成員中同一人不同稱謂已有所認識,并能適當轉換,不過并沒有得到同伴的回應。在最后的喂娃娃過程中,清清再次加入游戲,小G表示很歡迎,繼續(xù)這個游戲。從始至終小G都能用積極的方式在游戲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四、案例反思

對于進入小班的幼兒來說,他們的社會性發(fā)展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進程。起初,幼兒完全自我中心,源于嬰兒階段本能,進入幼兒園后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個體,要開始學會如何和同伴相處。幼兒在最初的階段往往會出現(xiàn)焦慮、緊張,和其他幼兒發(fā)生沖突如抓人、咬人等不適應癥狀,如何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開始學習如何與同伴相處一直是小班初老師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教育形式,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幼兒能從游戲中認識周圍生活,培養(yǎng)獨立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動手動腦能力。幼兒從剛入園的擺弄、操作玩具,初步模仿到進入中班漸漸加深對角色的理解,并進行初步合作,再到大班時在游戲行為中產(chǎn)生假想替代行為,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幼兒社會性游戲發(fā)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及時了解幼兒社會性游戲發(fā)展水平,并適時給予指導,幫助幼兒更好地與同伴交往。

1.讓幼兒與教師一起觀察和討論

將游戲拍成視頻和幼兒一起觀看并討論。如“你喜歡在娃娃家玩什么游戲”?“你是怎么玩的(具體玩法)”?幫助一些不會玩的幼兒提供借鑒經(jīng)驗。如果和幼兒觀看視頻時出現(xiàn)攻擊,教師可以和大家討論這種行為會導致什么結果,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幼兒都不會喜歡具有攻擊的同伴的,可以給有這種行為的幼兒一些警醒。

2.教會一些游戲策略

當別人玩的過程中,如果有幼兒想要參與,需要一定的介入策略,如詢問,在旁玩相似的平行游戲,直接“闖入”。不同介入方式往往會影響游戲進程或者中斷游戲。同樣游戲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影響游戲的因素,如何用積極有效的方式解決,可以是協(xié)商、妥協(xié),也可以是轉移注意力等。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談話、集體活動或者個別指導中示范或者教授相應積極策略,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社會性游戲,這就是幼兒學習社會交往技能的重要過程。

參考文獻:

第7篇

第一階段:初步了解手的結構,培養(yǎng)幼兒對手指活動的興趣。

首先,我教幼兒認識自己的手,使幼兒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認識五個手指的名稱。認識后立即通過游戲《手指點名》進行鞏固。老師說出一個手指的名稱,幼兒立即伸出相應的手指并說:“某指到。”先是單手練習,熟練后用雙手同時練習。

在本階段,為了增強幼兒對手指活動的興趣,我還安排幼兒玩了兩個游戲《小老鼠》(一),幼兒先學用拇指和食指做老鼠,在學習加上中指做老鼠順著身體爬的動作,這個游戲用單手玩?!缎±鲜蟆罚ǘ?幼兒兩手分工,一只手做燈,一只手做老鼠,兩手配合,共同進行游戲。

第二階段,學習用手指表示數(shù)和方位,訓練幼兒手指小肌肉的活動能力,增強幼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在幼兒通過記數(shù)游戲和數(shù)學課,掌握了手口一致點數(shù)4以內(nèi)實物的基礎上,我讓幼兒學習用手指表示數(shù)(1-4)。具體做法是:老師先示范,說一個數(shù)做一個相應的手指動作,使幼兒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后,再來學習。

本階段的游戲有:(一)《聽聽是幾》。老師說出一個數(shù)字或敲幾下鈴鼓,要求幼兒很快地伸出相應的手指。另外,我們班級里都有鐘,下午時在鐘報時時,請幼兒用手指告訴老師幾點了,還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注意力。(二)《小鳥》。幼兒兩手背向上,交叉相握,兩大拇指相頂做鳥頭,其于四指做翅膀。通過兩手心的開合及手指的上、下動作做鳥飛狀,老師可提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要求。讓幼兒一邊游戲,一邊鞏固空間方位概念。(三)《水波》。兩手背向上。指尖相搭,兩手交替上下起伏,形成水波。這一動作要做得連貫、協(xié)調(diào),主要是練習幼兒手指及手腕動作的靈活性。(四)《猜拳》,即《布、剪、錘》游戲。通過這個活動訓練幼兒的反應能力和手指動作的精確性。剛開始時,有的幼兒出的動作“三不像”,根據(jù)這個情況,我采取了先集體練習的方法。老師說一個名稱,幼兒統(tǒng)一出動作,老師速度漸快,幼兒的動作也漸快。掌握后,幼兒再兩人一組游戲。

第三階段:綜合練習,使幼兒的手指和其他感官結合起來,較協(xié)調(diào)、熟練地進行各種單一的或集體的游戲。

先請幼兒觀察老師用手指表示“0-4”,并和老師一起說出從前一個數(shù)到后一個數(shù)要收什么指、伸什么指。如從“0”到“1”,要收拇指;從“1”到“2”,伸中指;從“2”到“3”,收食指,伸無名指和小指。然后讓幼兒自己邊出邊說。這是幼兒手、眼、口、腦全面的結合,幼兒達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處于興奮狀態(tài),充分體現(xiàn)了手指活動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