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0:51
序論:在您撰寫飲食文化調查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我國教育部門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華夏民族音樂傳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不同程度地面向學生實施了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只是由于國家沒有對多元音樂教育的開展程度提出硬性規(guī)定,因此,各個地區(qū)中小學的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開設情況參差不齊??傮w而言,經濟發(fā)達的一線城市開設情況較好,在二、三線城市則開設不是很好。以內蒙古包頭地區(qū)來說,市區(qū)中小學的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開設較好,而下轄的旗縣中,音樂教育的普及情況都不是很好,因此,這些地區(qū)中小學的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開展情況令人堪憂。筆者對包頭市區(qū)的東河區(qū)公園小學、青山區(qū)一機三小、鋼鐵大街四小以及第二中學、二十四中學、二十九中學的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開展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學年的跟蹤考察,發(fā)現(xiàn)這一地區(qū)的中小學的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育重心依然受“歐洲中心論”思想的影響
我國的教育體制承襲前蘇聯(lián)的音樂教育模式,特別是在目前的高等音樂院校的實際教學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中小學音樂教師都是在這樣的高等音樂教育模式培養(yǎng)下走上工作崗位的,長期的耳濡目染使得這些教師在個人的音樂觀中都是傾向于“歐洲古典音樂”的高雅,認為其他地區(qū)乃至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都低俗或落后的。在這樣的音樂觀指導下,即使目前的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有很大比重的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內容,但是教師依然選擇以自身較為熟悉的歐洲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為主要教學內容。有的教師甚至會將自身的狹隘音樂文化觀強加給還沒有成熟音樂審美能力的小學生和中學生,致使學生在音樂文化觀的養(yǎng)成期就被先入為主地灌入了“歐洲中心論”的狹隘音樂文化思想,進而阻止學生形成“寬容、寬泛”的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多元音樂文化觀。
在筆者跟蹤走訪的某些學校,學生對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這些西方音樂史中的經典作曲家都有著無限都崇敬之情,更有學生對于這些音樂大家的認識已經遠遠超出了音樂教材中所涵蓋的內容。但是當問及非洲音樂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相關內容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連教材中涉及的內容都不能說清楚,更有甚者,有的學生還表現(xiàn)出對這些音樂內容的不屑之情,這讓筆者內心不由產生極大的擔憂。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尚且對不發(fā)達地區(qū)的音樂抱有這樣的態(tài)度,怎么能讓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后能有一個理性的多元音樂文化觀?除此以外,筆者還有更深層次的擔憂:很多家長和老師認為多元音樂文化觀能不能形成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音樂教育始終只是一種“點綴性”教育,即便是沒有接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的學生,依然不影響其步入社會后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人生規(guī)劃。筆者認為,國人大多沒有真正認識到音樂教育的意義,更加不能領會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的意義所在。其實,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對學生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有句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一個人的性格狹隘、偏執(zhí),那么這個人即便又再深厚的文化知識積淀,這個人也很難在專業(yè)上有大的成就,有的甚至由于性格的原因而在文化知識上學有所成后依然誤入歧途,這樣的學生在當今的社會中已不是一兩個個案了。
二、課程教學內容中多元音樂文化知識比重較小
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可以說是一項音樂計劃,是一個多民族音樂教育模式,涉及到音樂課程中一個廣闊領域內音樂文化的教授。2001年,我國教育部正式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成為新世紀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起點、新希望。《課標》中多個部分涉及到了多元文化,如《音樂課程標準》中基本理念第九條,有關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內容指出:“理解多元文化,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有賴于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以利于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睆囊陨稀墩n標》內容不難看出,在中小學開設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其意義是巨大的,然而,據(jù)筆者了解,在實際的中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由于多種多樣的原因,目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課程教學內容里多元音樂文化知識的實際教學比重很低,很多時候教師都是一帶而過地帶領學生學習。
我國中小學的專職音樂教師大多都是“科班”出身,自身的高等音樂教育經歷使其在審美形態(tài)上會自覺以西方音樂的藝術評價標準來規(guī)范自己。這就使得教師在備課階段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時,先入為主地選擇西洋“高雅”音樂藝術為教學內容的重心,而對于大綱上要求必須將的非歐洲以外的音樂品種則會以介紹性和瀏覽性講解為主,教學內容的側重不同,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不同音樂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并制約其產生多元音樂文化的思維和音樂觀。
三、對教學目的理解偏頗,以一概全地認識教學目標
對于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地和任務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著以下幾種片面地觀點:一些人往往把教會學生掌握音樂教材上地知識技能看作是中小學音樂教育地目的和目標,認為中小學音樂教育主要是為高一級專業(yè)音樂學院輸送專業(yè)后備人才,因而培養(yǎng)音樂特長生成為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則習慣把音樂教育看作是“飯后甜點”,是學校教育的一種點綴,是學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還有一些人則喜歡把整個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簡單移植成音樂教育的目標,特別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談論素質教育的時候,很多人更喜歡人為地、空洞地拔高音樂教育,這種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本質特征認識不足所致,以上幾種對音樂教育目的和教學目標的認識都不能全面地定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本質。就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對于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的目的來說,以上三種觀點都難以正確把握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的目的和目標,如果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標定位在為高等院校輸送專業(yè)后備人才的話,那對其進行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僅能在學生的知識架構上對其豐富和完善,并不會對學生成為音樂特長生產生特別顯性的效果;而過分地夸大音樂教育的意義實際上為中小學音樂教育設置了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讓教師在教學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能以音樂本身的美為教學目的,還要額外地為其強加一些哲學或道德方面的東西,這些都違背了我們對中小學生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的初衷。
《新課標》中指出: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更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從這個定位不難看出,中小學音樂教育并不是為了培養(yǎng)后備的音樂特長生,也不是為了做其他學科學習后的“飯后甜點”,它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為目的和目標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在音樂方面的表現(xiàn)不僅僅是讓學生會唱、會跳、會彈,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他唱的、跳的、彈的是什么,要讓孩子在唱、跳、彈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受到承載不同音樂類型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對多元音樂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在輕松的氛圍中認識小至我國少數(shù)民族,大至世界其他民族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品種和不同特色的音樂文化傳統(tǒng),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感受不同音樂的美,使其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較為客觀、理性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多樣化的音樂品種,并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多元的音樂文化觀,進而促進其形成寬容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
四、對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認識不足
自我國開始音樂教育體制形成至今,人們提到外國音樂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這里的“外國音樂”就是“歐洲音樂”,雖然在流行音樂在我國盛行之后,人們不僅僅是把外國音樂看待成歐洲古典音樂,還有的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會覺得歐洲的流行音樂也比較經典,但是只要一提及歐洲以外地區(qū)的音樂類型,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認為這些地區(qū)的音樂都是又“土”、又“落后”,且難以入耳的音樂,所以對這些地區(qū)的音樂缺乏興趣,有的人甚至認為這些又“土”、又“落后”,且難以入耳的音樂就是在世界上消失了也不足為奇。這正是因為長期以來,國人對多元音樂教育重視不夠,對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重視不足引起的。
筆者認為,有些藝術品個性極強,不可替代,不同的藝術作品對于不同的群眾基礎或者文化圈而存在,總是傾向于多元化的發(fā)展。音樂藝術價值的高低不是取決于民族性或國際性的強弱,而是取決于作品所達到的藝術成就的高低。那種認為只有世界性好或只有民族性好的觀點,都否定了多元文化所取得的成就,著名的音樂理論家洛秦在《音樂與文化》藝術中指出:“抽象、普遍、理性的啟蒙人并不存在于所有的文化和地理環(huán)境中:認識文化的人、社會的人、民族的人、觀念的人、意識的人,而且他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具體的、不能復制的。人類的各種文化,社會和民族沒有價值上的差別,只是觀念、行為和由之產生的具體物品不同:音樂中體現(xiàn)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樂?!币魳肺幕艘环N其他文化與藝術不可替代的形式,包含其他物質不可構建的思維基礎。對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認識不足,就會導致某一個處于多數(shù)民族的某一個音樂品種以非常態(tài)的方式發(fā)展,而處于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品種則會因為受眾越來越少而不能以常態(tài)的方式繼續(xù)傳播與傳承。
五、結語
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的內容,但是各個地區(qū)的融入程度參差不齊,以包頭市區(qū)的幾所學校為例,已經淡化了之前教育中的“歐洲中心論”的觀念,也適當?shù)厝谌肓藘让晒诺貐^(qū)特有的民族音樂,但是以內蒙地區(qū)的民間音樂來說,仍然存在狹義的多元音樂文化分布不均的現(xiàn)狀,這將是目前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需教育界同仁共同關注。
【關鍵詞】:淺析;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
【中圖分類號】TS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概述
飲食文化受自然、經濟、地理位置和思想文化的影響不斷發(fā)展。遠古時期人類以生食為主,隨之發(fā)展為熟食;烹飪技術由燎烤發(fā)展為蒸、煮、煎、炸等;飲食選材和菜系也不斷豐富;飲食觀也由“吃 飽”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飲食風味也由閉塞的單一民族和地區(qū)融匯到如今的豐富多彩的飲食口味。
飲食文化包括三點:第一是食物的選材和加工。選材受季節(jié)、節(jié)日風俗、地域和食忌思想等的影響;加工又包括刀工和烹調技術,通過刀法可將食物分為條、片、丁、沫、絲等,其給人的視覺效果和口感截然不同,烹調方法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第二是就人類而言,飲食文化包括少數(shù)民族、宗教和社會各階層飲食文化。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習慣和代表性的飲食菜系;宗教飲食文化典型有伊斯蘭教忌食豬肉,佛教、道教的素食主義等;社會各階層的飲食文化由物質基礎決定,包括宮廷、士大夫飲食文化和百姓飲食文化等,各階層在進餐時很講究禮儀,也就形成了飲食禮儀文化。第三層次是與飲食有關的文學文化,包括歷朝歷代許多關于飲食介紹和文人對飲食的歌頌贊美的文學作品。
2 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優(yōu)越性
2.1 傳統(tǒng)膳食結構可傳承性
《素問·臟器法時論》: “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最早關于膳食結構的記載,也是幾千年來的擇食原則。傳統(tǒng)的膳食結構以谷物為主食,肉類、水果和蔬菜為輔食,堅持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肮使炔蝗?,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告訴我們谷類乃人類維持機體運動的基礎物質。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平衡膳食觀,合理搭配飲食。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中國傳統(tǒng)膳食結構才是最科學的膳食結構,《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報告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6年的合作研究結果:20世紀80年代,我國人民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病率遠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這與中國傳統(tǒng)膳食結構密切相關,可見傳統(tǒng)膳食結構的可傳承性。傳統(tǒng)膳食結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1]我們需矢志不移地堅持弘揚其優(yōu)越性。
2.2 獨特的烹調技藝 注重色香味
我國的烹調技藝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素以選料講究、制作精湛、品種多樣著稱于世,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2]烹調技藝的精湛在于即使是同一種原材料,通過不同的烹調方法,也可以做成色香味截然不同的美食。我國傳統(tǒng)的烹飪、調味技法堪稱一絕,“烹”是指烹飪原料熟制成菜肴的操作過程,方式多種多樣,其制作過程重在掌握火候,如清蒸魚,火候不到則生,過火則老。而“調”則指原輔料的搭配和調味料的使用。通過調制,使菜肴美味可口、色澤誘人,《呂氏春秋·本味篇》云:“調和之事,必以酸、苦、甘、辛、咸。其先后多少,其奇甚微,皆有自起?!闭{味料所需數(shù)量和加入的先后順序都有講究 ??梢?,中國傳統(tǒng)烹飪技藝之細膩無與倫比。
2.3 醫(yī)食同源的食療觀
“醫(yī)食同源”,即“藥食同源”。指用中醫(yī)理論知識和飲食文化相結合,使人們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通過食物來調理身體、預防和治療疾病?!饵S帝內經·太素》:“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靈樞·五味》:“五宜:脾病者,宜食禾亢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等”。名醫(yī)孫思邈在《千金藥方》中提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食療不愈,后乃用藥爾”。由此可知,“醫(yī)食同源”并“寓醫(yī)于食”的食療觀歷史悠久,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食養(yǎng)論”,即注重飲食膳食平衡,使之有利于身體健康,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二是“食療方”,即以食為藥,以日常食物的一種或數(shù)種作為藥用,以治療疾病。三是“藥膳”,以藥配食,取一味或數(shù)味藥物入膳。[3]中國的食療藥膳文化在歷朝歷代的總結思考下不斷完善。關于醫(yī)食同源和食療的書籍數(shù)不勝數(shù),醫(yī)食同源思想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我們應當積極研究醫(yī)食同源理論,傳承其精華,真正達到飲食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2.4 食忌思想
“食忌”即 “忌口”,也就是我們在吃的時候應該吃什么,怎么吃…… “茍全其身,須知切忌者矣”旨在告訴我們飲食禁忌的重要性。其包括配伍、季節(jié)、時辰、體質、數(shù)量等方面的禁忌。配伍禁忌如:黃瓜與花生同吃易腹瀉;羊肉與西瓜同食會中毒等。 季節(jié)禁忌即春天不宜吃辛辣發(fā)散的食物,夏季應忌食肥甘厚膩,少食生冷之品,秋季應忌食性燥和大補之品,冬季不宜食油炸生冷之品,時辰忌如:“早上人吃姜,晚上姜吃人。”“早喝鹽水如參湯,晚喝鹽水如砒霜?!?體質忌即中醫(yī)將人的體質分為:偏陽質、偏陰質、陰陽平和質, [4]體質偏陽者應忌溫熱、辛辣助火之品;體質偏陰即陽虛型體質者,應忌食寒涼生冷傷陰之品等。數(shù)量忌即飲食有節(jié)制,不可過量,忌過飽。若不掌握一定的飲食禁忌知識、合理選擇食物,則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食忌思想是歷代人們經驗和理論的總結,不容忽視,掌握食忌思想可使我們飲食生活更加科學、安全。
2.5 五彩繽紛的少數(shù)民族飲食文化
少數(shù)民族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優(yōu)越性的體現(xiàn),其豐富多彩的飲食種類為傳統(tǒng)飲食文化增添了色彩,少數(shù)民族的飲食文化由農業(yè)、地理位置、食材決定。中國地大物博,各具特色的農業(yè)為少數(shù)民族飲食文化奠定了基礎。長期定居在大草原的畜牧業(yè)民族如蒙古族、哈薩克族、藏族等以肉類、奶制品為主;居住在南方的民族如苗族、回族、白族、傣族等民族從事農業(yè),其主食多為大米、小麥、青稞等,代表特色如竹筒飯,菠蘿飯,五色飯等;少量三江平原的少數(shù)民族如赫哲族、鄂溫克族、基諾族等以狩獵和漁業(yè)為主,其主食多為野生肉類、植物、魚類,代表特色如殺生魚、蝌蚪拌臭菜、松鼠干湯等[5]。此外,少數(shù)民族多嗜茶、酒,我國少數(shù)民族多居住的邊疆高寒地區(qū),喝酒可以防寒,因此大多嗜酒,我國是“酒文化之邦”,少數(shù)民族更有“無酒不成席”之說,各個少數(shù)民族以酒待客之道各不相同,酒種類更是形態(tài)各異,有青稞酒、檳榔酒、藤酒等;茶也是少數(shù)民族必備的飲品,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人們在食用各少數(shù)民族飲食的同時便能回味其蘊含的歷史文化,融合少數(shù)民族飲食文化使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更具特色。
2.6 獨具特色的菜系文化
菜系是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區(qū)域表現(xiàn),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是我國地理環(huán)境、氣候、食材、嗜好的真實寫照。菜系由宋代“南咸北甜”到明代“京蘇廣三式”到清代四大菜系再到清末的菜(浙、閩、湘、徽、魯、蘇、粵、川菜)。地理環(huán)境對飲食選擇很有講究,蜀湘一帶濕氣較重、選擇辣食能祛濕,故辣味菜是湘、川菜的特色;食材更是決定菜系的重要因素,臨近江海湖地帶則擅做海鮮、以鮮香聞名,如湘、魯、粵、閩菜系,相反,山地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稱,蘇菜發(fā)源地由于菜種豐富所以一大特點便是四季有別;嗜好是決定菜系的又一重大因素,湘菜追求原汁原味, 香、嫩、清、脆是其特色;徽菜更愛燒、燉、蒸,注重火候,善于保持原汁原味;蘇菜選料嚴謹,愛好和注重制湯,保持原汁,追求鮮香酥嫩,重刀工、火候;粵菜技法、配料多樣,追求鮮嫩爽滑濃;川菜重調味,以“麻、辣、酸、香”為主味,由此可知,菜系是各區(qū)域歷史飲食文化的沉淀,賦予了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多彩和豐富內涵。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在發(fā)展中精華不斷被人們所傳承和豐富,作為新一代華夏子孫,我們應當積極去了解傳統(tǒng)飲食文化,并將其運用于我們的生活,嘗試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以豐富其內涵。
參考文獻
[1]柯林·坎貝爾著 張宇暉譯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J]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9).
[2] 、[5]萬建中, 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M]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1年(27 -30;259-263)
現(xiàn)代社會
一份來自攝影師的食物調查清單
150億英鎊
英國飲食浪費居首
通過對英國人超市消費的習慣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因為購買了太多的食物,平均每戶英國人每年會扔掉價值500英鎊的雜貨,高居世界榜首。有近一半的人會扔掉那些從未打開過的包裝食物,他們不完全明白食品包裝上標注的最佳食用日期和使用日期的區(qū)別。實際上,“使用日期”如果尚未到達,保存得當?shù)氖澄锶匀皇强梢猿缘摹?/p>
6.94億噸
中國魚類消費量全球居首
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對海洋環(huán)境的影響最大,每年捕魚量和魚類消費量居首,并且對魚類的需求呈現(xiàn)持續(xù)上升狀態(tài)。而日本則是魚類第二大消費國,但是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秘魯是第二大魚類生產國,但主要是小魚,用于生產動物飼料。中國每年消費約6.94億噸海洋資源,日本消費量為5.82億噸,美國為3.49億噸。
905.5千克
美國漢堡帝國
猜猜看平均一個美國人每年吃掉多少食物7告訴你肯定讓你嚇一跳;905.5干克,也就是將近一噸。難怪美國許多媒體都在批評美國人的食物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國家之一。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年能吃下156個漢堡,外加30磅炸薯條,而全美每年消耗掉一億磅牛肉和34億磅的土豆。據(jù)美國最新統(tǒng)計美國人每年吃掉的漢堡數(shù)量大約有400億個。
64.6千克
阿根廷牛肉消費大國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約占肉制品市場的25%。落后于豬肉(38%)和家禽(30%)。據(jù)調查顯示,阿根廷以人均消費646千克牛肉排名第一,美國為42.1千克,歐洲僅為11.9千克。目前地球上約有12.8億頭牛,它們放牧在占陸地24%的面積上,消耗掉足夠幾億人吃的谷物,它們的重量超過全世界人口的總重量。對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巨大的破壞。
多元飲食各有千秋
現(xiàn)代社會,飲食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食,飲食的科學,健康成為了食材搭配的關鍵?,F(xiàn)代菜肴的發(fā)展更是進入了繁榮更新期,制作技術與理論研究不斷深化、新原料、新能源、新設備和新技術在菜肴制作中廣泛應用,形成了一股挖掘傳統(tǒng)菜、創(chuàng)制新品菜、重文化、講科學、求藝術的社會風氣,中國菜肴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興旺發(fā)達的景象。現(xiàn)代飲食的多元性不僅體現(xiàn)在不同食材的搭配,更重要的是,在飲食文化融合的同時,更保留了各民族飲食文化的特點,避免了同化的產生。
美國攝影師Peter Menzel和作家Faith D’Aluisio正在對這些進行著調查性拍攝,他們走訪了24個國家,采訪了30個家庭,記錄了他們一周食物消費狀況,出版了紀實攝影集《饑餓的星球》。從這些精心拍攝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國家庭食物消費的巨大差別,無論是飲食結構還是經濟支出,都或多或少反映著地域、文化的差異。一個四口之家的德國家庭一周的食物開支高達500美元,其中包含了相當數(shù)量的啤酒和飲料;而在經濟不發(fā)達的非洲和拉美地區(qū),更多的是蔬果和谷物,較少見到封裝的超市食品。照片中的這些食物,是按照每個家庭的一周消費清單,由Peter Menze和Falth D’Aluisio出資購買,經過精心設計,最后完成一幅特別的“全家?!?。
8個國家的一周飲食清單
在攝影師Peter Menzel和妻子Faith D’Aluisio的共同努力下,這份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影像飲食調查報告終于出爐,這其中,有兩點影響因素在左右著人們的飲食。其一,主要是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情況,在門澤爾的調查拍攝中,他主要選擇該國家中等收入的家庭進行拍攝,避免造成誤讀。其二,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的發(fā)展導致了飲食習慣,飲食器具,烹飪方式的差異,門澤爾雖然個人出資來為家庭提供食材購買的資金,卻完全不影響他們的購買方向,完全任由此家庭一周飲食的需要進行食材上的搭配,以保證其拍攝的還原度。
1.中國家庭飲食清單:生活在北京的董姓人家,一周伙食費:155.6美元,喜愛的食物:糖醋里脊。
2.丹麥家庭飲食清單:格陵蘭的馬德森一家一周食物花費177英鎊,最愛食物;牛肉。
3.馬里家庭飲食清單:納托摩斯一家每周食物花費16英鎊。最愛食物:米飯。
4.英國家庭飲食清單:生活在Cllingbourne Ducis的Bainton一家,一周伙食費:253.15美元,喜愛的食物:鱷梨、蛋黃醬三明治、對蝦雞開胃湯、巧克力冰淇淋蛋糕。
5.日本家庭飲食清單:生活在Kodaira城的Ukita一家,一周伙食費:317.25美元,喜愛的食物:生角片。
6.印度家庭飲食清單:帕特卡爾斯一家每周食物花費25英鎊,最愛食物:咖喱。
(三)假日旅游帶動零售業(yè)的發(fā)展。廈門、泉州等地大型商場銷售平均增幅約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長,其中一半顧客是來閩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國的社會零售總額比1998年增長6%,但接節(jié)假日的銷售卻增長了70%。這就表明,假日旅游帶動旅游消費已趨明朗化,消費者正在逐漸形成假日消費的習慣。因此,假日商場的火爆可以說是假日旅游推動零售業(yè)追上國際潮流的表現(xiàn)。
(四)假日旅游帶動餐飲的發(fā)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數(shù)320萬人次。這么多認得吃喝必然給飲食業(yè)帶來巨大的商機,假如按40元/人天的標準計算,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shù)目。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元旦春節(jié),許多城市、許多景點,出現(xiàn)人流如潮、、瘋狂熱賣的火爆場面,不少灑樓、餐館、快餐店要排隊預約。而且,游人在飲食過程中,還可領略全省各地的飲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帶動休閑娛樂業(yè)的發(fā)展。假日旅游的啟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模式逐漸向休閑娛樂轉變。休閑娛樂不僅讓游客參與各種游樂設施和娛樂活動,體驗其中的知識與樂趣,而且以休閑娛樂為載體,將休閑文化、體育運動等形式與游樂主題融為一體,使娛變得豐富多彩,滿足了游客休閑、娛樂、健身的愿望。調查顯示,節(jié)假日50%的人考慮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參與人休閑娛樂。
雖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業(yè)涉及面廣,關聯(lián)性強,因此,假日旅游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通知放假時間太遲;
(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約;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
炎炎夏日,酷暑難熬,各大中小學校早已放假。在眾多的學生中,他們?yōu)榱诉^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紛紛去各地、各處游覽觀光,以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拓寬自己的眼界。因此,筆者來到省旅局,對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詳細的調查:
去年以來,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節(jié)、十一、五一三個假日旅游黃金周,極大地刺激了人民群眾的旅游熱情,國內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國慶至今年春節(jié)、五一,接連出現(xiàn)了公眾旅游消費熱的幾個。假日旅游有力推動了我省旅游業(yè)及鐵道、交通、民航和餐飲、商業(yè)等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刺激了消費,拉動了內需,增加了財政收入,滿足了公眾的旅游需求,豐富了節(jié)假日生活,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繁榮地方經濟,發(fā)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歡迎和關注。假日旅游帶動假日經濟大發(fā)展,其主要表現(xiàn)在:
(三)假日旅游帶動零售業(yè)的發(fā)展。廈門、泉州等地大型商場銷售平均增幅約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長,其中一半顧客是來閩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國的社會零售總額比1998年增長6%,但接節(jié)假日的銷售卻增長了70%。這就表明,假日旅游帶動旅游消費已趨明朗化,消費者正在逐漸形成假日消費的習慣。因此,假日商場的火爆可以說是假日旅游推動零售業(yè)追上國際潮流的表現(xiàn)。
(四)假日旅游帶動餐飲的發(fā)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數(shù)320萬人次。這么多認得吃喝必然給飲食業(yè)帶來巨大的商機,假如按40元/人天的標準計算,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shù)目。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元旦春節(jié),許多城市、許多景點,出現(xiàn)人流如潮、、瘋狂熱賣的火爆場面,不少灑樓、餐館、快餐店要排隊預約。而且,游人在飲食過程中,還可領略全省各地的飲食文化。
關鍵詞:飲食文化;利弊;問題;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141-02
在中國,老百姓常說“民以食為天”,從中我們便能看出,“吃”在國人心目中位置之高。前一段時間,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各個方面細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描繪了各地區(qū)人們的飲食特a。從紀錄片中深入感受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美妙,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在我們?yōu)橹袊嬍澄幕湴恋耐瑫r,種種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一)風味多樣
由于中國地域寬廣,從南到北,縱跨了熱帶、亞熱帶、溫帶。因此不同地理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習俗和文化傳統(tǒng)。又由于溫度、適度的不同,不僅影響了建筑的結構,在飲食上也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特色。像東北人喜歡喝酒,四川人喜歡麻辣;北方人喜歡吃面,南方人喜愛吃米等等。就這樣慢慢地,一個地區(qū)就逐漸形成了自己在飲食上的一種獨有的特色,最終形成一種較為固定的風格,我們把這種風格,稱之為菜系。
(二)四季有別
一年有四季,四季溫度、濕度差異較大,成為影響中國人飲食的另一大因素。不同的季節(jié)要吃不同的食物,講究食物的性質和搭配。春季,由于氣溫較低,對人體熱量的消耗較大,因此應多吃熱量高的食物;而夏季由于氣溫過高,易使人躁動不安,食欲下降,故要多吃清熱去火,消暑降溫的食物;秋季,由于天氣干燥,所以要吃一些滋潤之物;冬季,天氣寒冷且干燥,應多吃一些滋補之物。
(三)講究美感
中國的飲食文化的魅力,不僅體現(xiàn)在菜肴的味道上,還對烹飪的精湛技術和菜肴美感有很高的要求。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色香味”中的“色”。一道美食,不僅要味道極佳和香氣撲鼻,精美的外觀也同樣重要。這樣在品嘗之時,才不失為一種享受。使人們在享受美味感受味蕾刺激的同時,還有另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四)注重情趣
我們國家的飲食特點除了在色香味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對于每一道菜的名字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淵源。進餐的節(jié)奏以及娛樂的穿插也是大有講究,這體現(xiàn)了我國飲食文化對于情趣的追求。中國菜的名字可以把這道菜表現(xiàn)得更為出神入化、雅俗共賞。每道菜的名稱都有來歷,有的是根據(jù)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的是根據(jù)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肴形象來命名的。
(五)食醫(yī)結合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我國飲食文化中還有極為特色的一點,那就是“醫(yī)食結合”。我國在飲食的烹飪上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這又與身體保健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食療”。我們說常說“是藥三分毒”,因此祖先們就把防治疾病這項工作放在日常飲食中。早在古代,就有著“醫(y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就是通過食物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將其做成美味,最終達到預防一些疾病的目的。而近幾年刮起養(yǎng)生的浪潮正是與此有極大的關系。
二、中國人飲食習慣所帶來的利弊
由于中國人獨特的飲食文化特點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飲食習慣。飲食習慣有益有弊,我們分別來看。
(一)中國人飲食習慣之優(yōu)勢
1.多食素食
中國是農耕文明的國家,因此中國人以素食為主,所吃的新鮮蔬菜要比西方人多很多,美國則秉承著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因此在飲食上大量吃肉、奶,蔬菜的攝取量則偏少,這樣的飲食結構對腸胃的影響非常大的,所以在西方國家的人患消化系統(tǒng)和癌癥的比例就要遠遠大于我們。
2.食粗糧
由于我國舊社會經濟水平較低,因此平民百姓大多都吃粗糧,而較為發(fā)達的西方人則多數(shù)吃的是精細糧食。然而粗糧的口感雖差,但所含營養(yǎng)物質要比細糧多,還可以有效幫助消化系統(tǒng)來消化食物,促進胃腸的蠕動。
3.食植物油
中國人多吃素食,所以烹飪時所用的油大都是從植物中提取的,而西方人則喜歡食用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除此以外,西方人還喜歡吃黃油、奶油等,所以細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是遠遠高于我國。
4.食豆制品
中國的老百姓對于黃豆的喜愛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將黃豆加工處理,做成豆腐、豆芽等。黃豆中含有大量的大豆異黃酮,這對身體尤其是女性的身體有特別的效用。而西方人卻是敬而遠之。
(二)中國人飲食習慣之劣勢
1.鹽過量
中國人的食鹽使用量過多,尤其是北方人。有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百姓平均每天的食鹽攝入量在10克以上,以東北人的攝入量為最高,達到了18克。食鹽攝入過多,會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壓、胃癌等。
2.味精過量
由于對食物味道的不斷追求,為了提鮮,在烹飪時喜歡加入味精。而味精其實就是一種化學元素鈉。攝入大量的鈉元素,對身體的傷害也是十分嚴重的。所以在烹飪之時,應當少用或用其他調味品代替。
3.多食腌制食品
在中國,許多地區(qū)人們喜歡用腌制的方式來保存食物,這也是祖先保留給我們的一種儲存方式。但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現(xiàn)在用冰箱來保鮮。而這種傳統(tǒng)方法,就被保留了下來。但是腌制品在腌制之初,放入了大量的鹽,這不僅加大了食鹽的攝入,而且時間久了腌制品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亞,而亞硝酸鹽卻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因此也增大了癌癥的患病率。
4.集體用餐
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吃飯喜歡做圓桌,象征著團圓之意。不僅如此,大家在一起吃飯,還喜歡互相夾菜,這種方式既不文明,也不衛(wèi)生,還大大增加交叉感染,加速了疾病的傳播。
三、飲食習慣所帶來的問題
(一)傳染病肆虐
由于人們對于美食的不斷追求,最終導致災難。2003年SARS席卷了整個中國,一夜之間,生活被完全打亂,整個國家從上到下的緊張感讓我們記憶猶新。而這場災難的導火索最終被確定在一種叫“果子貍”的動物上。正是因為人們食用了攜帶有SARS病毒的果子貍,而感染疾病。這一切都是因為“吃”而惹禍上身,都是因為對美食的追求而導致惡果。
有人曾開玩笑說,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最初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園中。后來只因為他們倆禁不住蛇的誘惑而偷吃禁果,才被逐出了伊甸園,來到地球繁衍后代。很多人喜歡用這兩個人攀附自己的祖先,這時候爭議出現(xiàn)了,地球上人種很多,亞當和夏娃究竟是哪一個人種呢?不管怎樣,他們肯定不是中國人,因為他們絕不會等蛇來引誘,就先把那條蛇也吃了。
這個極具諷刺意味的笑話就說明了中國人飲食文化的一個特點:無所不吃。也正是因為中國人“濫吃”“亂吃”的現(xiàn)象才導致“SARS”疫情的全面爆發(fā)。這樣的事情一次一次地為我們敲響警鐘,而人們卻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依舊是一味追求,不顧其他。
(二)飯局所造成的浪費
中國人的飲食之道,不僅是停留在一個“食”上,更多的是包含了一種人情世故在其中。一場飯局,不是簡簡單單吃一頓飯。從一場飯局中,你也可以了解一個人,看出他的地位、品味、尊卑、身份。
在中國,飯局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從生到死,可以說是一路吃過來的。從嬰兒開始,要吃生辰酒,滿月酒,學業(yè)有成要吃飯,結婚生娃要吃飯,就連生老病死都要擺上一桌,可以說是充斥著生活的各個方面。除了這些一般的有名目的飯局以外,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辦事的飯局,用來擴充人脈,建立關系。
以一種過于正式的方式談事,中國人會覺得拘束,不自在。在這樣的情況下赴宴吃飯,肯定吃不好,這就引出中國人飲食最大的問題:浪費。除此以外,“面子”同時也是中國文化有的現(xiàn)象。大家酒足飯飽之后,對于剩下的那些菜,丟之不管。倘若是打包了那些飯菜,似乎會覺得面子上掛不住。因此“適度點餐,剩菜打包”,在實現(xiàn)上卻是異常艱難。
(三)食品安全遭遇“恐怖襲擊”
所謂食品安全,是指“對食品的按其原定用途進行制作,食用時不會是消費者健康受到損害的一種擔保”。而現(xiàn)在中國所面臨的食品安全問題是相當嚴重的,其中摻假使假、環(huán)境污染、濫用激素,是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中最為突出的三個問題。
近些年來,食品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國家下大力整治,但是其勢頭確實愈演愈烈,有增無減。有人說,以后不能在外面飯店吃飯了,自己回家自己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然而連最基本的食材都存在問題,這讓我們如何在世界上繼續(xù)生活呢?
四、如何擺脫飲食文化的負面影響
面對我們的飲食文化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中國人應該覺醒了,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像營養(yǎng)學家趙霖在中國科協(xié)會議上說:“人類正在用牙齒把自己送進墳墓”,的確,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如何擺脫飲食文化的負面影響呢?我們必須要轉變這樣的觀念,可是千百年來積淀下的飲食文化深入人心,完全改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至少我們應有這樣的意識,然后慢慢改變。如近些年開始慢慢流行起來的“素食主義”,或許就是人們思想轉變的一種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醒,開始意識到飲食方式的不健康,而開始積極地轉變調整飲食方式和結構。不論在西方還是東方,素食主義已經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素食清淡、鮮美、營養(yǎng)豐富,不傷脾胃,一些豆制品也可以滿足人體對蛋白質、氨基酸和熱量的需求。我們大膽設想,若中國人都開始吃素食了,那至少對于動物傳染這樣的事情就不會出現(xiàn)了。
參考文獻:
[1]王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照分析[J].西部大開發(fā):中旬刊,2009,(11).
[2]周拓.從識別中國烹飪特色入手研究中式炊具[J].中國科技博覽,2011,(24).
[3]國人飲食習慣的9大缺陷[EB/OL].http:///a/20
111111/000638.htm,[2011-11-11].
韓國有強大的“韓流”能代表該國軟實力。盡管有《媳婦的美好時代》等當代影視作品走出國門,但總得來說,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為根基的中國當代影視作品,在海外并不夠強勢。中國影視文化如何真正走出去,在海外形成文化“華流”,值得思考。
在文化“走出去”過程中,長期以來過于強調技術而忽視技巧、強調硬件而忽視軟件、強調有形而忽視無形、強調介紹歷史而忽視當代闡述。
2月21日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等部門《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
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等部門當天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顯示,61%的海外民眾樂于了解中國文化,52%的人認為“歷史悠久”是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只有8%的人認可“中國文化包容開放”。
這一組數(shù)據(jù)再次印證,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的確具有很強的國際吸引力。但與此同時,中國文化的全貌和真正內核并未得到有效傳播,絕大多數(shù)海外民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還處于“看熱鬧”階段。究其原因,這與我們長期以來在文化走出去過程中過于強調技術而忽視技巧、強調硬件而忽視軟件、強調有形而忽視無形、強調介紹歷史而忽視當代闡述有關。
有人說,美國正在靠“薯片、芯片、大片”打敗中國,韓國僅憑“催人淚下”的韓劇就俘獲了中國女性的“芳心”一部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讓“炸雞和啤酒”瞬時火爆起來。鑒于此,在對外文化傳播過程中,不妨多借助民間力量,增強內容現(xiàn)代性和傳播互動性,更多展示當代中國和未來中國,既要上檔次,也要有內涵,既要加快步伐“走出去”,更要深入地“走進去”。
正是難以復制的民俗民風,激發(fā)了本民族觀眾的共鳴以及其他民族觀眾的好奇,搭建起世界認識中國的橋梁。
湖南工業(yè)大學劉文良、張永紅3月17日在《光明日報》撰文談中國影視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
一個國家的文化最突出的特色莫過于民族特色,最博大精深的文化就是傳統(tǒng)文化。因此,增強影視藝術的原創(chuàng)性,就要從強化民族情結、打造民族品牌入手。凡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深邃的傳統(tǒng)文化蘊涵的影視作品,都與原創(chuàng)性有著深厚的淵源。遠至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陳凱歌導演的《荊軻刺秦王》,近到熱播的電視劇《大秦帝國》《趙氏孤兒案》,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這些影視作品都承載著中華民族豐厚的歷史積淀,其原創(chuàng)性內涵自然也不一般。無論是傳統(tǒng)婚喪嫁娶儀式和飲食文化的展現(xiàn),還是具有濃郁民族文化內涵的傳統(tǒng)曲藝,抑或是對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解讀,都在經意或不經意間展露了中國文化的鮮明特色。正是這些難以復制的民俗民風,激發(fā)了本民族觀眾的共鳴以及其他民族觀眾的好奇,搭建起世界認識中國的橋梁。
中國影視作品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因而不具備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