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學職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16:29:20

序論:在您撰寫化學職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化學職稱論文

第1篇

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并不是一句聳人聽聞之言,在多年的化學教學工作中,化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論文要從現在做起,積極進行課堂改革:

一、營造和諧氛圍,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和關鍵。有了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抓住創(chuàng)新機會,啟動創(chuàng)新思維,獲得創(chuàng)新成果。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創(chuàng)新的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利于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師首先要營造一種 、平等、相互尊重、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標新立異、打破陳規(guī)。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新的喜悅,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實施主體性教育,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主體性教育是關鍵。“主體性教育”旨在弘楊人的主體性,讓受教育者自覺、主動、積極地參加學習和實踐活動,從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動主體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互相合作、質疑、分享,平時要注重一題多變的有意識的訓練。例如,當老師講“燃燒與緩慢氧化”時,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對燃燒現象有那些認識和了解嗎?”同學們發(fā)言后,對“燃燒”現象了解了很多。對燃燒能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但同時也會造成災害。

 

那么,同學們想探討“燃燒”的實質嗎?你們想解決燃燒造成的有關理由嗎?接下來老師就讓學生按著自己想要解決的理由,自我選擇學習方式,30分鐘后老師聽同學匯報學習過程和結果。有的同學看書理解燃燒;有的回憶氧氣性質學習時,說明燃燒的條件;有的通過討論合作的形式,研究設計“燃燒的條件”實驗方案;有的通過小組討論解決了“自燃”是緩慢氧化產生熱量聚集引發(fā)的燃燒;有的同學通過組內的討論及老師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學習策略,獨立、地解決學習中的理由,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另外教師要多設計一些過程開放或結論開放的習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鼓勵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這樣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鼓勵學生聯想,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動機

聯想是思維的橋梁,歷史上有不少創(chuàng)造和科學思維難題的解決都得益于聯想。例如,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在長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結構的過程中,根據人類當時已掌握的有機化學知識很難對苯分子的結構作出合理的假設。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時,在夢中眼前又出現了旋轉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長鏈像蛇一樣盤繞卷曲,忽然一條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轉不停。當他從夢中驚醒時由剛才的夢境產生聯想提出了苯環(huán)結構的假說,并通過了實驗證明了這一假設的正確性。

這一化學史上的趣聞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聯想,學會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豐富多彩的想像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出理由、闡述自己的觀點,大膽想、不盲從教師、不盲從書本,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多啟迪少壓抑,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 ,在研究、探索中不斷創(chuàng)新。

四、通過趣味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中化學是中學化學剛入門的學科,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向創(chuàng)新學習的轉變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發(fā)現理由,意識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學趣味實驗可以以其獨有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其獲得新知。如尋找簡捷的實驗室制O2策略。有的學生首先在KClO3加熱分解的基礎上選擇Fe2O3、CuO等作催化劑制取O2,但此法與原法差別不大,談不上簡捷,也算不上創(chuàng)新。有的學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應劇烈,不易制約。

有的學生則想到氫氣可用啟普發(fā)生器制取,氧氣若也可,豈不是簡捷嗎?于是同學們選擇了反應物H2O2,并開始尋找合適催化劑的探索。學生試驗了沙粒、銅片、鐵片、鋅片、鉛片、錳片、土豆片、豬肝片、銀的粉末等,他們發(fā)現鉛片、錳片、土豆片、豬肝片、銀的粉末對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過有趣的探索性實驗,學生知道了動物中有過氧化氫酶可能性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設計出了實驗室制O2的簡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用啟普發(fā)生器制取氧氣)。這類趣味實驗可使學生對某一化學知識及原理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識往往超越了學生現有的知識,從而達到培養(yǎng)成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論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

化學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教師應重視“雙基”的教學,我們教學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要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深思、解決現實生活及社會中存在的理由,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 。

例如,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討論“廣州為什么要大力發(fā)展地鐵”,“為什么湛江的公交車改為天然氣公交車?”。這樣既有利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理由的能力,同時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只有學以致用,才能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第2篇

BrukerAV-300,AV-500型核磁共振光譜儀;X4型數字顯示顯微熔點測定儀(溫度未校正);Agilent1100LC/MSDSL;LABCONCO冷凍干燥儀;JASCOP-1020旋光測定儀半制備型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600型;檢測器Waters2487紫外雙波長檢測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柱色譜材料為硅膠(200-300目)、RP-C18(YMC;12nm)及SephadexLH-20(AmershamBiosciences);柱色譜試劑均為分析純,高效液相色譜試劑均為色譜純。

白芷根于200403采自江蘇省鹽城市洋馬鎮(zhèn),經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袁昌齊研究員鑒定,憑證標本現存放于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內。

2提取與分離

白芷根(38kg)用95%的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無醇味。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剩余部分為水部分。將水部分上樣于D101大孔樹脂柱,水-乙醇梯度洗脫,分為6個部分。其中50%洗脫部分分別進行硅膠柱層析,氯仿-甲醇(10∶1~7∶3)梯度洗脫,各流分采用薄層或高效液相檢識,合并相類似組分,反復反相柱層析分離,凝膠純化,得到6個化合物。

3結構鑒定

3.1化合物1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mp170~172℃,[α]21.7D=-52.40(c=0.065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254nm下均顯示藍綠色熒光。ESI-MSm/z:509[M+Na]+,示其分子量為486,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21H26O13?;衔锏?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詳見表1。綜合各譜數據及與文獻[1]對照鑒定化合物為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Scopoletin(xeroboside)。表1化合物1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略)

3.2化合物2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α]21.7D=-55.20(c=0.065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nm及254nm下均顯示藍綠色熒光,ESI-MSm/z:495[M+Na]+,示其分子量為472,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20H24O13?;衔锏?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見表2。綜合以上各譜數據及與已知文獻[2]對照鑒定化合物為aesculetin-6-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3.3化合物3白色無定形粉末(氯仿-甲醇),mp207℃,[α]21.7D=+47.75(c=0.07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254nm下均顯示藍色熒光。ESI-MSm/z∶407[M+Na]+示其分子量為384,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7H20O10?;衔锏?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詳見表3。綜合各譜數據[3]鑒定化合物為tomenin。表2化合物2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略)表3化合物3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略)

3.4化合物4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mp140~141℃,[α]19.4d=-52.30(c=0.06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及254nm下均顯示藍色熒光,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6H18O9。1H-NMR(Pyridine-d5500MHz)δ:6.27(1H,d,J=9.5Hz,3-H),7.56(1H,d,J=9.5Hz,4-H),7.62(1H,s,5-H),6.90(1H,s,8-H),3.70(3H,s,OCH3),5.65(1H,d,J=7.1Hz,1-H-Glc)。綜合以上數據及與已知文獻[4]對照鑒定化合物為isoscopolin。

3.5化合物5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α]21.7D=-55.20(c=0.065甲醇∶水=40∶60),ESI-MSm/z:455[M+Na]+,示其分子量為432,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9H28O11。1H-NMR(Pyridine-d5500MHz)δ:7.07(2H,d,J=8.5Hz,3-H和5-H),7.19(2H,d,J=8.6Hz,2-H和6-H),2.96(2H,t,J=7.4Hz,β-H),4.34(1H,dd,J=7.5,11.2Hz,3''''a-α),3.88(1H,dd,J=7.4,11.2Hz,3''''a-α),4.82(1H,d,J=7.1Hz,1-H-Glc),5.75(1H,d,J=2.6Hz,1-H-Api)。13C-NMR(Pyridine-d5125MHz)δ:129.53(C-1),130.50(C-2),116.13(C-3),157.23(C-4),116.13(C-5),130.50(C-6),71.12(C-α),35.88(C-β),104.58(C-1-Glc),74.95(C-2-Glc),78.45(C-3-Glc),71.12(C-4-Glc),77.08(C-5-Glc),68.87(C-6-Glc),111.07(C-1-Api),77.74(C-2-Api),80.37(C-3-Api),75.00(C-4-Api),65.48(C-5-Api)。綜合以上數據及與文獻[5]對照鑒定化合物為OsmanthusideH。

4結果與討論

前人從茜草科植物山石榴Xeromphisspinosa[1]以及Xeromphisobovata[6]中分到過此化合物1,故此次為首次從傘形科中分離得到。但化合物的熔點有文獻[1]報道為238~234℃,有文獻[2]報道為192~197℃,而本次實驗測得的熔點為170~172℃,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確定。

前人從忍冬科植物Loniceragracilipes[3]中分得化合物2,但是只報道了1H-NMR,13C-NMR譜數據,且C-6和C-7的歸屬顛倒了。本文通過對其進行HSQC,HMBC等二維譜的研究,糾正了前人的錯誤,豐富了該化合物的波譜數據。

日本學者Hasegawa[3]最早從薔薇科植物Prunustomentosa中分離得到化合物3,但沒有報道核磁數據,以后未見此化合物的報道。本文完善了該化合物的核磁數據,并且用二維譜進行了全歸屬,豐富了該化合物的波譜數據,并首次報道了此化合物的旋光值。

化合物6在自然界植物中分布廣泛,但在傘形科植物中此類化合物較少見。

【參考文獻】

[1]S.P.Sati,D.C.Chaukiyal,O.P.Sati[J].JounalofNaturalProducts,1989,52(2):376.

[2]T.Iossifova,B.Vogler,I.Kostova.Escuside,anewcoumarin-secoiridoidfromFraxinusornusbark[J].Fitoterapia,2002,(73):386.

[3]Hasegawa,Masao.FlavonoidsofvariousPrunusspecies.X.WoodconstituentsofPrunustomentosa[J].ShokubutsugakuZasshi,1969,82(978):458.

[4]Komissarenko.N.F,Derkach.A.I,Komissarenko.A.N.CoumarinsofAesculushippocastanumL[J].FitochemistryRastitel''''nyeResursy,1994,30(3):53.

[5]Warashina.Tsutomu,Nagatani.Yoshimi,Noro,Tadataka.ConstituentsfromthebarkofTabebuiaimpetiginosa[J].ChemicalPharmaceuticalBulletin,2006,54(1):14.

[6]S.Sibanda,B.Ndengu,G.Multari.ACoumaringlucosidesfromXeromphisobav-ata[J].Phytochemistry,1989,28(5):1550.

第3篇

【關鍵詞】傘形科白芷化學成分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Angelicadahurica.MethodsTheconstituentswereisolatedandpurifiedbysilicagel,RP-18,andSephadexLH-20columnchromatography.Theirstructureswereidentifiedbyphysiochemicalpropertiesandspectralanalysis.ResultsFivecompoundswereisolatedandidentifiedas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Scopoletin①,aesculetin-6-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②,tomenin③,isoscopolin④,OsmanthusideH⑤.ConclusionCompound1to5wereobtainedfromUmbeliferaeforthefirsttime.

Keywords:Umbeliferae;Angelicadahurica;Chemicalconstituent

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為傘形科(Umbeliferae)當歸屬(Angelica)植物。白芷以根入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吨袊幍洹犯鱾€版本均有收載。白芷具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之功效,用于感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異常、瘡瘍腫痛等病癥。白芷中的香豆素具有抗腫瘤、抗氧化、抗微生物、降壓等多種生物活性。前人已經對白芷中脂溶性的香豆素類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但對其水溶性的化學成分研究甚少。本文通過對白芷水溶性部分的分離得到了6個苷類成分,通過多種理化方法及光譜學手段鑒定為①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Scopoletin;②aesculetin-6-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③tomenin;④isoscopolin;⑤OsmanthusideH?;衔?~5均為首次從傘形科中分離得到。

1器材

BrukerAV-300,AV-500型核磁共振光譜儀;X4型數字顯示顯微熔點測定儀(溫度未校正);Agilent1100LC/MSDSL;LABCONCO冷凍干燥儀;JASCOP-1020旋光測定儀半制備型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600型;檢測器Waters2487紫外雙波長檢測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柱色譜材料為硅膠(200-300目)、RP-C18(YMC;12nm)及SephadexLH-20(AmershamBiosciences);柱色譜試劑均為分析純,高效液相色譜試劑均為色譜純。

白芷根于200403采自江蘇省鹽城市洋馬鎮(zhèn),經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袁昌齊研究員鑒定,憑證標本現存放于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內。

2提取與分離

白芷根(38kg)用95%的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無醇味。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剩余部分為水部分。將水部分上樣于D101大孔樹脂柱,水-乙醇梯度洗脫,分為6個部分。其中50%洗脫部分分別進行硅膠柱層析,氯仿-甲醇(10∶1~7∶3)梯度洗脫,各流分采用薄層或高效液相檢識,合并相類似組分,反復反相柱層析分離,凝膠純化,得到6個化合物。

3結構鑒定

3.1化合物1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mp170~172℃,[α]21.7D=-52.40(c=0.065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254nm下均顯示藍綠色熒光。ESI-MSm/z:509[M+Na]+,示其分子量為486,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21H26O13?;衔锏?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詳見表1。綜合各譜數據及與文獻[1]對照鑒定化合物為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Scopoletin(xeroboside)。表1化合物1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略)

3.2化合物2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α]21.7D=-55.20(c=0.065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nm及254nm下均顯示藍綠色熒光,ESI-MSm/z:495[M+Na]+,示其分子量為472,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20H24O13?;衔锏?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見表2。綜合以上各譜數據及與已知文獻[2]對照鑒定化合物為aesculetin-6-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3.3化合物3白色無定形粉末(氯仿-甲醇),mp207℃,[α]21.7D=+47.75(c=0.07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254nm下均顯示藍色熒光。ESI-MSm/z∶407[M+Na]+示其分子量為384,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7H20O10?;衔锏?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詳見表3。綜合各譜數據[3]鑒定化合物為tomenin。表2化合物2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略)表3化合物3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略)

3.4化合物4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mp140~141℃,[α]19.4d=-52.30(c=0.06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及254nm下均顯示藍色熒光,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6H18O9。1H-NMR(Pyridine-d5500MHz)δ:6.27(1H,d,J=9.5Hz,3-H),7.56(1H,d,J=9.5Hz,4-H),7.62(1H,s,5-H),6.90(1H,s,8-H),3.70(3H,s,OCH3),5.65(1H,d,J=7.1Hz,1-H-Glc)。綜合以上數據及與已知文獻[4]對照鑒定化合物為isoscopolin。

3.5化合物5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α]21.7D=-55.20(c=0.065甲醇∶水=40∶60),ESI-MSm/z:455[M+Na]+,示其分子量為432,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9H28O11。1H-NMR(Pyridine-d5500MHz)δ:7.07(2H,d,J=8.5Hz,3-H和5-H),7.19(2H,d,J=8.6Hz,2-H和6-H),2.96(2H,t,J=7.4Hz,β-H),4.34(1H,dd,J=7.5,11.2Hz,3''''a-α),3.88(1H,dd,J=7.4,11.2Hz,3''''a-α),4.82(1H,d,J=7.1Hz,1-H-Glc),5.75(1H,d,J=2.6Hz,1-H-Api)。13C-NMR(Pyridine-d5125MHz)δ:129.53(C-1),130.50(C-2),116.13(C-3),157.23(C-4),116.13(C-5),130.50(C-6),71.12(C-α),35.88(C-β),104.58(C-1-Glc),74.95(C-2-Glc),78.45(C-3-Glc),71.12(C-4-Glc),77.08(C-5-Glc),68.87(C-6-Glc),111.07(C-1-Api),77.74(C-2-Api),80.37(C-3-Api),75.00(C-4-Api),65.48(C-5-Api)。綜合以上數據及與文獻[5]對照鑒定化合物為OsmanthusideH。

4結果與討論

前人從茜草科植物山石榴Xeromphisspinosa[1]以及Xeromphisobovata[6]中分到過此化合物1,故此次為首次從傘形科中分離得到。但化合物的熔點有文獻[1]報道為238~234℃,有文獻[2]報道為192~197℃,而本次實驗測得的熔點為170~172℃,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確定。

前人從忍冬科植物Loniceragracilipes[3]中分得化合物2,但是只報道了1H-NMR,13C-NMR譜數據,且C-6和C-7的歸屬顛倒了。本文通過對其進行HSQC,HMBC等二維譜的研究,糾正了前人的錯誤,豐富了該化合物的波譜數據。

日本學者Hasegawa[3]最早從薔薇科植物Prunustomentosa中分離得到化合物3,但沒有報道核磁數據,以后未見此化合物的報道。本文完善了該化合物的核磁數據,并且用二維譜進行了全歸屬,豐富了該化合物的波譜數據,并首次報道了此化合物的旋光值。

化合物6在自然界植物中分布廣泛,但在傘形科植物中此類化合物較少見。

【參考文獻】

[1]S.P.Sati,D.C.Chaukiyal,O.P.Sati[J].JounalofNaturalProducts,1989,52(2):376.

[2]T.Iossifova,B.Vogler,I.Kostova.Escuside,anewcoumarin-secoiridoidfromFraxinusornusbark[J].Fitoterapia,2002,(73):386.

[3]Hasegawa,Masao.FlavonoidsofvariousPrunusspecies.X.WoodconstituentsofPrunustomentosa[J].ShokubutsugakuZasshi,1969,82(978):458.

[4]Komissarenko.N.F,Derkach.A.I,Komissarenko.A.N.CoumarinsofAesculushippocastanumL[J].FitochemistryRastitel''''nyeResursy,1994,30(3):53.

第4篇

菌目的的藥物有哪些?具體抑菌原理是什么?通過將理論知識與臨床藥物相聯系,使學生真正了解人類很多疾病的發(fā)生與體內生物大分子的結構、代謝、信息傳遞與表達等問題密切相關,而很多臨床藥物的研發(fā)又是以生化代謝點為藥物靶點的。這樣既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輕松而牢固掌握知識點的同時,亦親身感受到生物化學與臨床醫(yī)藥學之間的關系,明白牢固的生化知識是藥物研發(fā)、生產乃至銷售環(huán)節(jié)的必備基礎知識,為將來從事生物制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這樣的課堂討論中老師要立足于引導的作用,務必專心傾聽學生的討論,緊跟學生們的思路,合適的時候給出恰當的鼓勵和啟發(fā),這樣可極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暢所欲言的熱情,拓寬學生的思維,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實踐發(fā)現,經過PBL教學法訓練出來的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較強,能夠獨立或借助查閱資料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在跟隨老師做科研項目的時候善于思考和發(fā)現問題,通常也能夠獨立解決遇到的問題,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對教師來講,不但要求基礎知識牢固,更要緊跟醫(yī)藥科學發(fā)展前沿,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PBL問題,對學生的討論才能給予恰到好處的引導啟發(fā)。此外,通過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能很好地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便于老師掌握每個學生的情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2板書與多媒體結合

我校制藥工程專業(yè)生物化學課程在大學二年級上學期開設。此階段專業(yè)基礎課程多,知識量大,因此老師的授課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顯得尤為重要。生物化學課程知識比較龐雜,每節(jié)課的信息量非常大,加上課堂教學課時的減少,學生課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消化。因此,如何讓學生高效地掌握每節(jié)課所講內容顯得至關重要,而框架式的板書配合多媒體教學可以較好地緩解這個矛盾,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效率。目前,生物化學課程多采用多媒體教學,這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使其在有限的時間講解更多的內容,同時可借助插圖和動畫的生動性、直觀性和形象性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6]。我們在現有教材課件的基礎上,利用平時積累的教學素材對課件內容、圖表和動畫進行了完善,使之更加條理清晰、有趣易懂。即使這樣,學生仍反映生物化學課程內容龐雜,在有限的課堂和課外時間內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诖?,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我都會運用板書把每章知識點框架式的總結出來,便于學生從宏觀水平理解所學內容,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一目了然,而不是零散的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來記憶。這樣,龐雜的生物化學知識點對學生來說就會簡潔明了不少,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會明顯提高。此外,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和難點,我都會在黑板上寫出關鍵反應的步驟,這會引起學生特別的關注,督促他們做好筆記,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生物化學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加深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其動手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其在實踐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我校制藥工程培養(yǎng)方案和學生的就業(yè)方向,編寫了適合我校制藥工程專業(yè)學生使用的實驗指導手冊。實驗內容包括驗證性的基礎生化實驗和綜合性實驗。此外,我們還開設了設計性實驗,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根據方案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教學安排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他們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指導學生做生物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根據實驗內容我通常會提出一些與專業(yè)有關的小問題,供他們思考。這樣會促使他們邊做實驗邊思考,有利于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7]。為拓寬學生的視野,經學校同意,我們還向學生開放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結合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鼓勵學生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導師,跟隨導師做一些研究工作。優(yōu)秀的學生可申請市教委或學校下達的針對本科生的一些科研項目,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科研實踐工作。這樣的政策在我院實行多年,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每年都會接收多名本科生進入實驗室開展科研立項,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們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fā)了他們對生物醫(yī)藥的極大熱情[8]。

4總結歸納,突出重點

生物化學課程知識點非常多,以重要的知識點為中心進行總結歸納既可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凝煉內容,提高其學習效率。如講授完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節(jié)相關內容后,從模板、原料、產物、合成方向、合成方式及參與反應有關的酶等方面列表比較復制、轉錄、翻譯和逆轉錄的異同點。物質代謝調控部分,生化反應式太多,且各代謝途徑相互交叉,學生學習起來往往感覺無從下手。講授完該部分內容后總結歸納三羧酸循環(huán)、磷酸戊糖循環(huán)、檸檬酸-丙酮酸循環(huán)、鳥氨酸循環(huán)等代謝過程的相互聯系和生理意義,使這部分內容更加清晰易學,利于溝通各部分知識點間的相互關系并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整理、掌握所學知識。筆者多年的教學效果顯示總結歸納可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偨Y歸納的意義在于把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便于理解記憶,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可有效克服傳統(tǒng)平鋪直敘講授方式帶來的枯燥乏味,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另外,為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在每次上課開始簡短地回顧上次課的內容,然后開始講述新內容,注意內容的自然過渡,每次課結束前將本節(jié)課的內容串聯一遍,這樣更益于學生鞏固新學的內容。

5結語

第5篇

[關鍵詞]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課程因素

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系統(tǒng)、行為系統(tǒng)、價值系統(tǒng)的內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與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不無關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做一簡要分析,并就如何改進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加強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這一問題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緣于人們對課程的認識不一、所指不同,特對課程這一范疇做出如下三點限定,以免引生歧義:其一,本文的“課程”主要指“在學校情境中、以靜態(tài)方式存在的、除去具體課堂師生教學活動之外的學科、經驗、活動方案等”,它包括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兩類,前者主要指“作為教師與學生教學活動之基本依據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及教材等”,后者則主要指“物化形態(tài)上的校園建筑、活動場所和觀念形態(tài)上的校園氛圍、人際關系兩類等”。上述界定是對國內廖哲勛、施良方、吳康寧、董澤芳四位教授關于課程界定的綜合,分別參見:廖哲勛.課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72-273;吳康寧.課程社會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澤芳.教育社會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258。其二,課程是學校教育中師生“教”、“學”及二者交互活動的基本依據,在教育業(yè)已制度化的今天,課程的教學至少已與教師的教并駕齊驅。其三,課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傳承的工具性,它“充當著文化傳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課程文化的主體地位正是由它作為傳承文化的工具而獲得的”[1]。在簡要表明筆者對課程及其包含內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維度來對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作別類分析。

概而言之,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主要有二:

1-顯性課程體現傳統(tǒng)文化的科目比例、課時少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大學課程的結構通常以專業(yè)為單位,由公共課、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四部分構成,之后進行了改革,開始在大學低年級開設通識教育課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傳承與通識課程休戚相關,盡管限于資料收集能力,筆者沒有查閱到國家關于大學課程設置具體統(tǒng)一的課程計劃(或許由于各高校性質、類別、程度不同,國家確實也沒有就此做出明確規(guī)定或限制),但綜觀我國大學通識課程的設置,主要特點有二:從結構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課和素質教育類選修課兩部分構成;從內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課為主。從國內已有學者對大學通識課程問題的研究來看,當前我國高校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情況似乎比中小學更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課多,素質教育選修課少。在公共必修課中,我國主要以政治、外語、體育、計算機、軍事理論為基本組成部分,其中尤以兩課和外語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廈大、南大、陜師、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質選修課程占通識課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兩課和外語占公共課的平均比例高達66%左右”[3],素質教育課程不僅比例小,而且大多還是選修課。二是公共課內容龐雜,真正涉及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與課時少。那些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素質教育課程,除在形式上是“選修”之外,其內容也相當龐雜,幾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會、藝術、基本技能等領域,并且各校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關涉?zhèn)鹘y(tǒng)文化內容的僅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師范大學2005~2006年度下學期的課表為例:該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31門,周總課時數為138節(jié)次,關于人文社科的有7門,而7門人文社科中真正關于中國文化的只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門,且課時只有4節(jié)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3%和2%;本科選修科目共計95門,周總課時數為476節(jié)次,其中關于中國文化的有14門,周總課時為28節(jié)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15門,其中關于中國語言文化的為0;研究生選修科目有35門,除長拳、太極拳、乒乓球等體育類項目外,關于中國文化的幾乎沒有[4]。三是國、外語比例嚴重失衡,外語具有超值化傾向。許多高校都十分強調外語的必修性并將其作為公共必修課予以明確安排,而對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大學語文等諸如國語的課程不夠重視或語焉不詳。不僅如此,外語科還在課時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從嚴趨勢。這一點,只要隨意查閱一下當下各大學實施的課表及對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的強調便可一覽無遺。

2-隱性課程體現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因素、內容少

隱性課程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現在物化形態(tài)和觀念形態(tài)兩方面,由于觀念形態(tài)的隱性課程主要與學校中的師生、生生人際交往活動及學校各項制度相關,筆者曾在其它場所已做論述[5],因而,此處主要就物化形態(tài)上隱性課程的傳統(tǒng)文化缺失情況作一闡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園建筑日益物質化,缺乏傳統(tǒng)學校氣質。大學作為傳遞知識、陶冶性情,鍛造人格的場所,應該具有一種特殊的學校氣質,校園建筑應以一定的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撐,要與歷史對話,正如芬蘭建筑師奧爾托所言,“縱然只殘存一座煙囪也應圍繞這個遺跡來重新建設”[6]。但近年來,在市場化的影響下,許多學校不管國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經濟承受能力,也不問教學與科研的實際需要,把商業(yè)性建筑的處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學校建筑中來,日益物質化,遍地透著官僚氣息和銅臭味,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二是校園環(huán)境日趨商業(yè)化,缺乏傳統(tǒng)文化氛圍。如果說大學的獨特氣質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質性,那么學校的內涵則體現在其文化上。但現在我們的校園受西方的影響很大,不僅對已有古老建筑的愛惜不夠,隨意拆毀,而且新建校園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風格,卻僅為追求時尚而耗財費力?!耙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為這是一種明顯地代表著文化衰落、乃至滅亡的現象”[7],因此我們的大學應該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動場所日漸機械化,缺乏傳統(tǒng)人文關懷。如今的學校在活動場所方面愈發(fā)表現出機械化特征,缺乏傳統(tǒng)的人文關懷。教學場所由于其活動主體更多的是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人”,因而,其“機械化”程度還不算明顯,但后兩者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運動場所,如今的大部分學校都在一系列達標評估中,不斷地圈地,購買設備,受西方的影響,各式各樣的鍛煉器械被源源不斷地充實到大學的各個運動場所,那些所謂的個性化鍛煉設備似乎都是為個體運動所準備的,即一個人面對器材并操作器材,繼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然而,這種場除了聽到鍛煉者對機器設備“做功”時所發(fā)出的刺耳響聲、使肌肉組織變得不一般外,似乎對人的心境陶冶并無多少良效。同時,生活場所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為個性化設計的,不斷地強調個體的空間,而相對忽視學生之間的交往,加上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學生的生活毫無生機可言。

那么,如何通過課程來加強大學教育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筆者以為措施有二:

1-改進課程設置,細心呵護顯性課程中之傳統(tǒng)文化內容

首先,在課程目標上,應充分挖掘并體現傳統(tǒng)文化因子。從縱向上,應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逐級內化到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當中。課程目標的陳述不能過于寬泛籠統(tǒng),教學目標的陳述則應越細越好。具體情形我們可以參照美國課程學專家伊勞特(M.R.Eraut)提出的課程目標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課程目標密度提出過一個公式,即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并認為,一般目標應以不到1/50為好;課程目標應以1/5為適中;教學目標則應在1/2到1/6不等。參見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97。: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8](P97)。特別要注意非人文社會學科傳統(tǒng)文化因子的挖掘與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點時,可以結合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講解宇宙萬物現象的物理現象時,也可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有待我們的學科教學法專家進一步深入研究。從橫向上,應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分別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的方式納入到各學科文化傳承之內,將課程目標一分為三地綜合表述之。如國史一科,不僅要明確要求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識記的基本史實,還要培養(yǎng)其對中國歷史的感情以及由此產生的對中國文明的認同。國文一科,不僅要規(guī)定在單位時間內古典詩詞美文閱讀、背誦的數量,還要使學生由此認識到中華文明的精深博大,從而培養(yǎng)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學,除基本的科學知識之外,也應使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課程結構和類型上,應調整并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學科和課時比例。在課程結構上,應改變當前我國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比例偏低的狀況,在平衡自然、人文、社會三類學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確保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在通識課程中對半開的比例,將漢語類(如大學語文、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和國史類(如國史大綱、國學概論等)科目作為必修課予以開設,并賦予傳統(tǒng)文化科目一定的課時量。在課程類型上,從總體上遵循以學科、授受、顯性、必修課程為主,以活動、探究、隱性、選修課程為輔的原則,在具體操作上應以選修、活動尤其是探究課程為主,因為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某一領域已表現出某種傾向性,并能就傳統(tǒng)文化中某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做出自己的評價與判斷。

再次,在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上,應拓充并加深傳統(tǒng)文化知識素材。在課程內容上,不僅要將那些最能體現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知識、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取向選入教材,從古代的蒙學教材、儒學的“四書”、“五經”以及先秦諸子的文本中選取出一些經典之作,將其納入國語教材;還要注意內容的社會貼近性,使所選內容與當前國人的日常生活實踐息息相關,如思想政治科應選取那些能夠部分抑制當前過分功利化、個人化的傳統(tǒng)倫理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取向;國史科要選取那些與當今政治、經濟、社會領域重大問題密切相關的史實,等等;更要注意所選內容的可讀性,使篇幅和內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編寫上,應根據不同學科特點采用不同的編制形式,除在總體上堅持傳統(tǒng)文化學科教材的編制以“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直線式與螺旋式”[8](P106)三種形式相結合為原則外,還要在具體操作上有所區(qū)別,如國文語一科,應采用螺旋式、心理順序編制原則;中國歷史一科,應采用直線式、以歷史發(fā)展本身的邏輯順序來組織其內容,特別是在中學開設過的中國歷史,大學階段不能簡單重復,而應予以實質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應采用心理順序,依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國家、社會逐次拓展的方式來進行編制。對此,傳統(tǒng)文化中關于“修齊治平”的倫理規(guī)范漸次養(yǎng)成模式應該優(yōu)于自小學到大學均為清一色的馬克思基本原理內容螺旋擴展模式。

2-完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養(yǎng)護隱性課程中之傳統(tǒng)文化氛圍

首先,要整體改造學校布局,適度遏制當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學校化”建筑運動。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而言,不僅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條例,就各級各類學校的建筑規(guī)模、投資預算及相關標準做出明文規(guī)定,對各超標學校建筑應給予相應處理,使其明了物質條件的優(yōu)越給傳統(tǒng)文化傳承帶來的負面效果,還要反思正在或業(yè)已進行的各項“學校評估達標”活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其制定的“達標”細則是否符合現有國家和各地經濟發(fā)展實情。就各學校而言,不僅要合理布局,充分體現學校的傳統(tǒng)人文氣息,自覺抵制校園建筑商業(yè)化傾向,還要積極采取多種措施,營造靜態(tài)的校園環(huán)境來賦予學校以傳統(tǒng)人文氣息,如在學校適時之處建立一些樓臺亭閣、花草樹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細刻具有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學?!八囆g景點”,在圖書館、閱讀欄、各樓廊墻壁等地盡可能鑲嵌上中國傳統(tǒng)格言警句和書法、繪畫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顯具有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學校“人文景觀”,等等。

其次,要全面開展各項活動,克服當前學校只關注學生“認知模式”的文化傳承格局。不僅要在校內組織開展多種文化傳承活動,如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板報、廣播站、班級團隊,結合各種紀念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組織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圍繞傳統(tǒng)文化開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書畫展覽、各類征文競賽等活動,引導學生自己選編并背誦一些傳統(tǒng)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還要開發(fā)地方和校本課程,挖掘周邊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人文資源,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景點,從愉悅中自然浸潤并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形成對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間最為重要的要對上述活動的具體實施制定出評估方案,切實督促各校開展上述隱性課程文化傳承活動。

再次,要著力傳承優(yōu)良校風,精心打造學校師生的傳統(tǒng)精神人格。在內容上,可以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義、禮、孝、忠、信、恕、勤、儉、毅為準繩,來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與交往活動;在形式上,則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養(yǎng)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格養(yǎng)成,第一階段可以《大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名社會公民的基本品質,主要解決做“人”的問題;第二階段可以傳統(tǒng)倫理道德為基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中國人”的問題;第三階段可以時代要求的“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及與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養(yǎng)科學的人道主義、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培養(yǎng)社會義務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完人”[10](P183-192)為基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兼具傳統(tǒng)人格精神和新時代品質的現代復合型人格,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現代中國人”的問題。在方法上,則應注重教職員工的榜樣示范。教職員工特別是授課教師不僅自身要以傳統(tǒng)文化精神來行為處事,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做出表率。還要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切實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對那些有悖傳統(tǒng)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與事進行

有效監(jiān)督,在校園內弘揚倡導傳統(tǒng)人格精神。

[參考文獻]

[1]范兆雄.課程文化發(fā)展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偉廉.中國高校課程體系改造的歷史、現狀及展望[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7,(4):58.

[3]陳曉紅.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畢業(yè)學位論文,2006:229-231.

[4]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服務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課程表[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務處,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關于中國傳統(tǒng)“師道”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2007,(1):88-97.

[6]轉引自張衛(wèi)宇.淺論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及校園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4):82.

[7]閻利雅.學校文化的環(huán)境:空間文化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第6篇

現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花錨屬植物的主要化學成分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類、裂環(huán)烯醚萜類、三萜類、黃酮類以及一些生物堿類化合物等。

1.1(口山)酮及(口山)酮苷孫洪發(fā)等[4]從橢圓葉花錨中得到五種(口山)酮成分,分別為1,7-二羥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羥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1,2-二羥基-3,4,5-三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和1,7-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

孫洪發(fā)等[5]又從橢圓葉花錨中得到3種(口山)酮苷成分,分別為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其中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花錨苷)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去甲氧基花錨苷)為該屬植物抗肝炎的兩種有效成分。

張德等[6]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譜(NMR)、質譜(MS)、紅外光譜(IR)、紫外光譜(UV)、差示掃描量熱(DSC)等分析方法首次從藏藥花錨中分離得到兩種針狀結晶化合物,分別為1-羥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h(huán)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和1,7-二羥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

高潔等[7]從橢葉花錨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離得到8個(口山)酮化合物,分別為1,7-二羥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羥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羥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羥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羥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和1-羥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

1.2其它成分Rodrigaez等[8]從花錨中分離得到了一種的黃酮類葡萄糖苷;高光躍等[9]從橢圓葉花錨全草中測出含有獐牙菜苦苷和當藥苷;Dhasmana等[10]從橢圓葉花錨全草中分離得到齊墩果酸和谷甾醇葡萄糖苷;Rodrigaez等[11]從花錨中分離得到了一種二糖酯裂環(huán)烯醚萜。

2藥理活性

花錨為藏蒙藥中治療肝膽系統(tǒng)疾病的常用藥物,其主要分布于我國的、青海、四川、甘肅等地藏民族地區(qū),目前對花錨藥理活性的研究報道較少,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2.1保肝降酶作用張經明等[12]采用花錨煎劑(含花錨苷)對CCl4造成的肝損傷模型的研究表明,花錨苷可明顯增加核糖核酸;藥理實驗證明,花錨中的花錨苷和去甲氧基花錨苷具有明顯的保肝作用,可增加核糖核酸,增加肝糖元,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加速壞死組織的修復,是該植物抗肝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周富強[13]通過不同劑量西寧花錨對CCl4實驗性肝損傷后肝糖元的含量的研究,發(fā)現西寧花錨對CCl4損傷后小鼠肝糖元的儲存的恢復有一定的藥效,可顯著提高肝糖元的含量。

馬學惠等[14]在齊墩果酸防治CCl4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損傷作用的研究中,發(fā)現該藥物能使血清GPT明顯下降,肝內甘油三酯積累量減少;同時,能使肝細胞變性、壞死明顯減輕,糖原蓄積增加,具有明顯的保肝降酶作用。宮新江等[15]的齊墩果酸對環(huán)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的研究表明,齊墩果酸能抑制環(huán)磷酰胺所致的肝細胞上清液ALT,AST及LDH活力升高,肝細胞MTT值減小,說明齊墩果酸可抗環(huán)磷酰胺所致肝細胞損傷。

王曉峰等[16]采用原代培養(yǎng)的小鼠肝細胞,以3H-胸腺嘧啶和3H-亮氨酸摻入的方法,研究經齊墩果酸預處理后的小鼠的肝細胞DNA和蛋白質合成速率的變化,結果發(fā)現齊墩果酸能促進肝細胞DNA及蛋白質合成,且合成速率明顯增高,具有保肝作用。另外王曉峰等[17]報道齊墩果酸在對小鼠肝內谷丙轉氨酶及谷草轉氨酶的直接作用時,小鼠血清樣品與不同濃度的齊墩果酸分別作用后,谷丙轉氨酶活性則顯著降低,說明齊墩果酸對谷丙轉氨酶活性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2.2降血糖作用苗德田等[18]研究了齊墩果酸對大鼠血糖的影響,結果顯示,齊墩果酸對化學性高血糖模型大鼠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柳占彪等[19]用齊墩果酸對高血糖大鼠治療,結果發(fā)現單一的齊墩果酸具有降低高血糖的作用,同時在血糖降低時肝糖原和血清胰島素均有明顯升高。

2.3抗炎作用戴岳等[20]采用多種實驗性炎癥模型證實齊墩果酸對二甲苯與乙酸引起的小鼠皮膚和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對角叉菜膠等多種致炎物引起的大量足墊腫脹都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2.4抗氧化活性肝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是造成肝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潔等[7]在研究藏藥花錨中(口山)酮類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時,從橢葉花錨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離得到8個(口山)酮化合物,且該類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顯著抑制Fe2+-Cys誘導大鼠肝微粒體丙二醛的生成,有效降低肝微粒體膜的氧化損傷。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2.5其他作用橢圓葉花錨的干浸膏可提高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具有調節(jié)體液免疫的作用,使降低的血清溶血素及脾細胞免疫溶血活性提高到正常水平[21]。另有報道橢圓葉花錨全草的氯仿可溶部分(富含口山酮葡萄糖苷)具有抗阿米巴作用[22]。

3人工栽培

高原野生重要植物資源的持續(xù)發(fā)展必須建立在生物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基礎上,培育地道地產中藏藥材是實現高原地區(qū)中藏藥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保證中藏藥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3.1人工栽培的重要意義花錨屬與獐牙菜屬植物等同屬于藏茵陳類藥物,被稱為“藏藥中的奇葩”,是治療肝中毒、肝炎的最佳藥物之一。但是這種藥物資源一般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高寒缺氧環(huán)境中,其再生周期較長甚至不能再生,藏茵陳供需矛盾也由此變得越來越突出。

盡管野生橢圓葉花錨在青藏高原地區(qū)分布廣泛,資源較為豐富。但是近十多年來,隨著我國民族醫(yī)藥特別是藏藥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投資藏醫(yī)藥領域,橢圓葉花錨的藥用資源需求量快速增加。但是,藏藥產業(yè)一度出現重成品生產輕藥材來源、重開發(fā)輕保護的問題,造成過度的采挖及收購現象,特別是在植物生長階段的花期大量采收導致資源量銳減,野生植物資源日益枯竭。因此,對作為原料植物藥的橢圓葉花錨進行人工栽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2人工引種栽培為了解決藏茵陳類藥材資源嚴重短缺的實際問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經過3年的栽培與試驗,成功地解決了以往藏茵陳種子萌發(fā)率低、出苗率低、人工栽培難以成活等關鍵技術問題。3種藏茵陳類藥用植物——川西獐牙菜、抱莖獐牙菜和花錨人工種植成功,并通過鑒定。經過專家的監(jiān)測和對比分析,這次人工栽培的3種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齊墩果酸和芒果苷的含量基本接近于天然野生資源,川西獐牙菜的有效成分含量甚至顯著高于野生資源,人工條件下栽培藏茵陳類藥用植物的質量及其本身的藥用價值完全可以得到保證。隨著青海省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橢圓葉花錨人工引種栽培技術的開發(fā)研究,青海省橢圓葉花錨人工種植規(guī)模逐漸擴大。橢圓葉花錨人工引種栽培試驗在該省也初見成效。陳桂琛等[23]對橢圓葉花錨的引種栽培的研究表明,栽培的橢圓葉花錨植株在植株高度、分枝數量、單株生物量等生長狀況指標明顯高于野生植株,其有效化學成分接近野生狀態(tài)的水平,說明野生橢圓葉花錨的人工栽培是可行的。吉文鶴等[24]運用RP-HPLC建立了花錨中青蘭苷、去甲氧基花錨苷和花錨苷的含量分析方法,為栽培花錨替代野生花錨入藥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研究表明,栽培花錨中花錨苷和去甲氧基花錨苷的含量和在野生花錨中的含量相比無明顯差別,可以初步證明栽培花錨可以替代野生花錨入藥。紀蘭菊等[25]在研究栽培花錨的品質能否代替野生花錨入藥時,通過指紋圖譜的相似度分析,得出結論:同一產地的野生與栽培花錨藥材色譜分離圖疊加比較,顯示了良好的相似度。證明栽培花錨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及數量符合花錨藥材的指紋特征,可以代替野生花錨藥材入藥。

3.3組織培養(yǎng)隨著對花錨屬植物藥用成分不斷深入的研究,藥用潛力的挖掘,該屬植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造成了該屬植物野生資源的日益匱乏且面臨枯竭。該屬植物的人工引種栽培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行,但是,還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對其的培育效率。

藥用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及應用已有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但還有相當多的植物目前尚沒有相應的離體培養(yǎng)技術。目前,花錨屬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技術至今尚未見成功的報道,仍然是個空缺。因此,建立該屬藥用植物的離體快繁技術的需求日漸增加,它也是實現高原地區(qū)中藏藥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

4最佳采集時期

從生物量的角度考慮,花期的生物量高于果期,更高于其他時期。楊慧玲等[26]在研究不同地區(qū)和生長物候期藏藥花錨有效成分齊墩果酸的含量變化實驗中,比較了野生狀態(tài)下不同海拔、栽培條件下不同生長時期花錨的齊墩果酸含量,為確定該藥材的采收時期、不同地區(qū)藥材的質量以及栽培地點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該研究發(fā)現花錨花期齊墩果酸含量最高,而幼苗期、蕾期和果期都低于花期的含量。因此,花期得到的藥材最多質量也最好。

吉文鶴等[24]研究了花錨中去甲氧基花錨苷和花錨苷的含量隨著不同生長期的變化趨勢,為藥材的合理栽培和采收提供科學依據。該研究表明,去甲氧基花錨苷和花錨苷含量在營養(yǎng)期含量最高,從6~9月逐漸降低,從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角度考慮,6月份(營養(yǎng)期)為花錨的最佳采收期。

5結語

花錨屬植物是藏蒙藥中治療肝炎類疾病的常用藥物,全草入藥,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該屬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裂環(huán)烯醚萜類、三萜類化合物及其它黃酮苷等,具有抗肝炎、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等功效。在我國,該屬植物藥用歷史較長,故具有很高的藥理研究價值,特別是有關抗肝炎方面的研究顯示出較大的市場潛力,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其降血糖作用、抗氧化活性和調節(jié)體液免疫的藥理活性研究報道較少,這些研究工作都亟待進一步的深入;另外對野生植物的過度采挖造成資源貧乏,采用人工的方法達到該藥物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也已成為目前及今后對該屬植物重點研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包保全,孫啟時,包巴根那.花錨屬植物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3,26(5):382.

[2]何廷農,劉尚武,吳慶如.中國植物志(第62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291.

[3]黃燕,郁韶明.16種藥用植物種子發(fā)芽的研究[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6,25(2):124.

[4]孫洪發(fā),胡柏林,樊淑芬,等.花錨的三個新口山酮[J].植物學報,1983,25(5):460.

[5]孫洪發(fā),胡柏林,等.花錨的三個新口山酮苷[J].植物學報,1987,29(4):422.

第7篇

【關鍵詞】金花茶組植物總皂苷總多酚(鞣質)總黃酮

Abstract:ObjectiveTodetermine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totalsaponin,totalpolyphenol(tannin)andtotalflavonoidsinSectionChrysanthaChang.MethodsTheircontentsweredeterminedby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contentsoftotalsaponin,totalpolyphenol(tannin)andtotalflavonoidswere:①21.30%,6.56%(0.34%),21.76%;43.24%,3.95%(1.57%),0.93%;9.91%,6.69%(1.34%),5.19%;13.53%,5.88%(0.83%),6.85%;②43.49%,6.79%(1.65%),1.54%;③36.29%,13.19%(5.33%),1.12%;20.58%,5.29%(0.14%),0.33%;④35.90%,7.01%(0.47%),0.78%;⑤30.08%,7.57%(0.19%),0.82%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methodisconvenientandreliabletodeterminethethreesubstances,andthereproducibilityandtherecoveryarefairlygood.

Keywords:SectionChrysanthaChang;Totalsaponin;Totalpolyphenol(tannin);Totalflavonoids

20世紀60年代初,在我國廣西首次發(fā)現黃色山茶屬植物——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Hu)Tuyama,震驚世界。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并命名的黃花山茶屬植物已達32種5變種,1998年張宏光教授將其歸類為金花茶組。其中除越南與廣西接壤的北部有3種,云南、貴州、四川各有1種外,其余26種、5變種均產于我國廣西南部和西南部的亞熱帶南緣和熱帶北緣地區(qū)。90%分布于中國,80%分布于廣西,說明中國是金花茶組植物的特產國,而廣西是金花茶組的特產區(qū)。

但因為金花茶組植物發(fā)現較晚,加之分類上爭議時間較長,所以盡管在園林、花卉界轟動較大,亦被國家列為珍稀保護植物,但對它的現代研究甚少。本文以皂苷、多酚、黃酮類成分為指標,對其中產量大、資源較豐富的5種金花茶組植物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測定?,F報道如下。

1儀器與試藥

1.1儀器Unico7200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Laborata4000型旋轉蒸發(fā)儀(Heidolph公司);BP210S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Sartorius公司);Jascov﹣256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JASCO日本分光株式會社)。

1.2試藥5種金華茶組植物均采集于廣西(由廣西林科院梁盛業(yè)鑒定,標本現存于大連大學藥物研究所);對照品由本實驗室提供;蘆丁(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純度98%);齊墩果酸(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092200304,純度98%以上);沒食子酸(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205632200412,純度99.1%);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蒸餾水。

2方法與結果

2.1總皂苷的含量測定[1]

2.1.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干燥至恒重的齊墩果酸對照品25mg,置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5mg·ml-1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2.1.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金花茶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A(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到刻度,搖勻,得B(mg·ml-1)的溶液,備用。

2.1.3測定波長的選擇齊墩果酸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顯色后,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波長400~800nm區(qū)間掃描。均在551nm處有最大吸收,因此選擇551nm為測定波長,測得的結果以齊墩果酸為基準計算總皂苷的含量。

2.1.4線性關系考察精確吸取齊墩果酸標準溶液0.0,0.05,0.10,0.15,0.20和0.25ml分置于具塞試管中,揮去甲醇,精密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新鮮配制)0.2ml,高氯酸0.8ml,搖勻,于60℃水浴中加熱15min后,置冰浴中冷卻。加冰醋酸5ml,搖勻,立即在551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A,同時以試劑空白作參照。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體積V(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A=2.252V-0.0066(R2=0.9994)。

2.1.5重復性實驗精確吸取C(ml)的供試品溶液,置于具塞試管中,揮去甲醇,照標準曲線項下的方法操作,平行做5次實驗,測定吸光度A,代入回歸方程,計算總皂苷的含量。A,B,C的數據見表1。結果見表2。表1金花茶總皂苷的實驗數據表2總皂苷含量測定結果%

2.2多元酚及鞣質的含量測定[2,3]

2.2.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干燥至恒重的沒食子酸對照品10mg,置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到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5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得濃度為0.025mg·ml-1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2.2.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金花茶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D(g),置2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過濾,棄去初濾液50ml,精密量取100ml,置5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得E(mg·ml-1)的供試品溶液Ⅰ;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Ⅰ100ml,加至已盛有2.4g干酪素的500ml具塞錐形瓶中,密塞,置30℃水浴中保溫1h,時時振搖,取出,放冷,搖勻,濾過,棄去初濾液,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Ⅱ,備用。

2.2.3測定波長的選擇沒食子酸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經磷鉬鎢酸-碳酸鈉顯色后,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波長400~1000nm區(qū)間掃描。均在754nm處有最大吸收,因此選擇754nm為測定波長,測得的結果以沒食子酸為基準計算總酚和鞣質的含量。

2.2.4線性關系考察精確吸取沒食子酸標準溶液0,0.5,1.0,1.5,2.0和2.5ml分別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各加水至5ml,再分別加入磷鉬鎢酸試液1ml,用29%Na2CO3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以相應的試劑為空白,30min后,在754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A。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體積V(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A=0.3532V-0.0292(R2=0.9991)。

2.2.5重復性實驗精確吸取F(ml)的供試品溶液Ⅰ和Ⅱ,分別置于10ml的棕色容量瓶中,照標準曲線項下的方法操作,同法測定吸收值,各平行測定5次,在754nm處測定吸光度A,代入回歸方程,計算總酚和鞣質的含量。D,E,F的數據見表3。結果見表4。

2.3總黃酮的含量測定[4,5]

2.3.1方法一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經NaNO2-AlCl3顯色后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以400nm為測定波長進行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干燥至恒重的對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到刻度,搖勻,得濃度為0.2mg/ml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金花茶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G(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H(mg·ml-1)的溶液,備用。表3金花茶總酚和鞣質的實驗數據表4總酚和鞣質含量測定結果測定波長的選擇: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NaNO2-AlCl3顯色后,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上,波長200~600nm區(qū)間掃描。均在400nm處有最大吸收,因此選擇400nm為測定波長。測得的結果以對照品為基準計算總黃酮的含量。

線性關系考察: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0.00,0.30,0.60,0.90,1.20,1.50ml,各加甲醇至4.0ml,再分別加入質量分數為5%的NaNO2溶液0.3ml,搖勻,室溫放置6min,再加10%AlCl3溶液0.3ml,搖勻,室溫放置10min,在400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A,同時以試劑空白做參比。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濃度C(m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A=15.065C+0.0026,R2=0.9999線性范圍:0.013~0.0652mg/ml。

重復性實驗:精確吸取I(ml)的供試品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甲醇至4.0ml,按照標準曲線項下的方法操作,測定吸光度,平行做5次實驗,代入回歸方程,計算總黃酮的含量。G、H、I的數據見表5。結果見表6。表5金花茶總黃酮的實驗數據表6總黃酮含量測定結果

2.3.2方法二蘆丁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經NaNO2-Al(NO3)3-NaOH顯色后,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以500nm為測定波長進行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干燥至恒重的蘆丁對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濃度為0.2mg·ml-1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確稱取金花茶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J(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K(mg·ml-1)的溶液,備用。

測定波長的選擇:蘆丁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NaNO2-Al(NO3)3-NaOH顯色后,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上,波長200~600nm區(qū)間掃描。均在500nm處有最大吸收,因此選擇500nm為測定波長。測得的結果以蘆丁為基準計算總黃酮的含量。

線性關系考察:精確吸取蘆丁對照品溶液0,0.3,0.6,0.9,1.2和1.5ml分置于試管中,各加甲醇至2.0ml,再分別加入質量分數為5%的NaNO2溶液0.25,搖勻,室溫放置5min再加10%Al(NO3)3溶液0.25ml,搖勻,室溫放置5min,再加質量分數為4%的NaOH2.0ml,搖勻,室溫放置15min,在500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A,同時以試劑空白做參比。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體積V(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A=0.5527V-0.0108(R2=0.9999)。

重復性實驗:精確吸取1.0ml的供試品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甲醇至2.0ml,按照標準曲線項下的方法操作,測定吸光度,平行做5次實驗,代入回歸方程,計算總黃酮的含量。J,K,L的數據見表7。結果見表8。表7金花茶總黃酮的實驗數據表8總黃酮含量測定結果%

3討論

3.1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的選擇經大量的文獻調研表明,采用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總黃酮的含量是比較成熟的方法,此方法穩(wěn)定性好,準確度高,且簡便快捷,易于操作,結果可靠,故選擇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金花茶提取物中總黃酮的含量。

3.2皂苷含量測定方法的選擇皂苷的分析測定有多種方法,如沉淀法、溶血指數法、層析法等,沉淀法測定往往易帶進雜質或導致皂苷變質;層析法一般可以分離出總皂苷,但對總含量測定不適,誤差大,成本高,而分光光度法操作簡便、靈敏,屬于經典、成熟的方法,我們選擇了與金花茶皂苷類成分基本母核結構接近的齊墩果酸為對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其總皂苷的含量。

3.3鞣質測定方法的選擇鞣質的經典含量測定方法有很多種,如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等。以前最常用的有皮粉法、高錳酸鉀法、絡合定量法。2005年版以前的《中國藥典》Ⅰ部[2]鞣質含量測定法一直沿用皮粉法。但是其缺點是耗用樣品多,測定時間長,且沒有選擇性,測定結果偏高,而且皮粉用量很大,而2005年版《中國藥典》Ⅰ部鞣質測定法,以沒食子酸為對照品穩(wěn)定性好,干酪素的吸附作用具有專屬性,其方法操作簡便,用時短,且重復性和回收率都較理想。

【參考文獻】

[1]高聲傳,郭濤,夏維杰,等.比色法測定酸棗仁提取物中總皂苷的含量[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8(1):15.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附錄57,附錄63.

[3]王坤,魯靜.中藥材中鞣質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J].中國藥事,2004,18(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