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6:39
序論:在您撰寫中央銀行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解決方法;形式多樣
在日常教學中,我認識到興趣對于學生學習音樂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引導、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帶著這些問題,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實踐探索。
一、音樂興趣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1.低年級音樂課上,教師正在講解音樂知識:音的高低、音的快慢,音的長短等等。教師又是唱,又是講,手還不停地比劃,可是坐在下面的一年級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反應沒有像教師預想的那樣,總是好像還沒有弄懂。
2.教唱歌曲,教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然后跟琴唱。教師帶著學生已經唱了數遍,可是學生自己唱時還是唱不好,聲音也不清晰,不知學生在唱什么。
二、尋找問題的根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音樂知識太抽象,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教師總是不停地解釋定義,而不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這樣的講解學生怎么能明白呢?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有沒有興趣決定著其接受知識的效果。文中列舉的現(xiàn)象更是常見的,呆板的教學方式一點都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又怎么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何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學習中體驗求知的滿足感和成功的喜悅呢?
新課標明確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
1.音樂知識的學習要生動活潑
“原始的音樂絕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緊結合在一起的。”舞蹈是人體的語言,音樂是聲音的語言,在音樂課中加入舞蹈動作,不僅能喚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通過舞蹈語言加深其對音樂知識的理解。
單純地教學音樂知識會將學生置于一種死記硬背的狀態(tài)中。教師應根據各個年級的不同情況選用教材,自編一些體現(xiàn)音的高、低、長、短、快、慢,旋律線條起伏,音樂情緒各異的短小樂句,引導學生注意聆聽,并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用身體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多數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特別感興趣,跟著音樂不停地做著自己喜歡的動作。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邊跳邊體會,并請節(jié)奏感強的學生輪流上來帶著大家一起做。學生興趣盎然,多數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都會得到提高,同時也能準確地分辨出音的高低、長短,音樂速度的快慢,不同情緒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音樂形象設計出自己的動作,變枯燥的音樂知識為生動活潑的音樂形象,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
2.歌曲學習要聲情并茂
教唱歌曲是音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讓學生會唱而已。每一首歌都有思想性、知識性,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音樂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和教學特點,從情感培養(yǎng)的角度,將歌曲教學設計為激發(fā)興趣、體驗情感、內化情感和表達情感四個環(huán)節(jié)。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積極探究事物和進行活動的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因此,在唱歌教學中,教師應設計風趣的導言及精巧的故事開篇,創(chuàng)設美好的意境,生動地進行范唱表演,以激發(fā)學生濃郁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帶領學生進一步挖掘歌曲內容、旋律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準確的情感下將歌曲聲情并茂地表現(xiàn)、演唱出來。
3.創(chuàng)作練習要其樂無窮
教師可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從簡單的節(jié)奏創(chuàng)作、樂句創(chuàng)作逐步擴展到短小的歌曲創(chuàng)作。例如:經常讓學生做節(jié)奏填空、樂句填空、旋律連接等練習,當學生在創(chuàng)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時,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并將他們的作品共同分析,共同修正,共同學習。如:在教學中,教師用手擊出節(jié)奏2/4×××|××××|×××××|×―|,讓學生模仿打出,并在黑板上寫出來,再讓學生根據這一節(jié)奏創(chuàng)作新的節(jié)奏,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評論、評價學生的作品,以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4.即興表演要形式多樣
【關鍵詞】語文教學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一、忽視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原因
第一,“記誦之學”,即背誦章句,不求甚解之風盛行的傳統(tǒng)影響太深,使人們更加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非智力的培養(yǎng)。第二,長期以來受蘇聯(lián)的教育模式影響。三十多年來,我國的中小學的教學工作只強調用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武裝學生的頭腦,而嚴重忽視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他一切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第三,我國制訂的教學大綱和編寫的教學參考書,對各科、各章、各節(jié)的“雙基”要求明確、具體,可以落實和檢查,而對于非智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則非?;\統(tǒng)模糊,抽象空洞,教師難以落實和檢查。第四,一些學校往往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升學率上,這樣在教學中就必然只注意知識的傳授,要學生死記硬背,機械演算。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僅是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不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探索,很少有意識地考慮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第五,我國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曾中斷了多年,與教育密切相關的心理學也在1958年被作“偽科學”、“資產階級的東西”來批判,這使得我國教育科研與國外的差距越拉越大,教育科研落后。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不懂教法,不講究教法,就更不用說培養(yǎng)和發(fā)展非智力了。
二、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被忽略的現(xiàn)象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文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經常容易被我們所忽略。我們常常不能正確地看待語文教學中所蘊藏的非智力因素與學生的學習語文的困難和簡易、成功與失敗、以及成績的高低等方面的密切聯(lián)系,而只是常從智力因素方面找原因,導致學生學習狀況不能有所改觀。
三、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要性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大多數學者已經認識到:在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發(fā)揮各自的作用。但其實,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其中起著決定性因素的非智力因素。但作為語文教學者的我們,在實施教學中仍然常忽略這一點。這樣,就容易造成我們的教學方法的方向性錯誤,更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信心,甚至對自己的智力程度持有懷疑態(tài)度。這樣,不僅不利于我們的教學,更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危害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目前,多數中學生將語文學習視為一種負擔,這已經趨于一種普遍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則與教師的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薄弱性有著絕對的相關性。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總是抱怨需要識記的知識內容過多,自己的智力程度和腦容量超負荷。從而,漸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有甚者開始對自己的智力都持有懷疑態(tài)度。這也是引起語文這一學科出現(xiàn)被“冷落”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
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正視非智力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動力和調節(jié)等作用,運用它來促進學生有效并有質的語文學習。當然,中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智力活動的確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忽視。但我們可以遵循兩者互相促進的教學原則,通過非智力因素的參與,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借助這一因素直接影響他們智力活動的質量,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效率。由于教師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也會逐漸被學生自己所肯定,并日益受到重視。當我們的教學做到以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前提,以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教育目標之一。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更會變得輕松而簡易(至少與原來相比)。
另外,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首先就應該明確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要落實在能力和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上,而要形成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這個過程就要求語文教師就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我們應該遵循以教育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分析非智力因素與語文學習的關系,杜絕非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被忽視的現(xiàn)象,探索充分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來促進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重建非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并將其應用到實處。讓學生意識到非智力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并使家長認識到這一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要性。
讓更多的人清晰地了解到語文學習本應該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呈現(xiàn)出最為輕松的學習過程。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會使學生認識到:把理解作為學習語文的前提才是正確的。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印記――掌握――運用”這一途徑,真正掌握到學習語文的“竅門”。而這扇“門”正是在學生先天的智力因素的作用下,通過后天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非智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推動而獲得的。這樣,學生便會糾正錯誤的觀念,語文絕對不是單純的“背”會的,而是“想通啦”。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會使其調整心態(tài),愿于學語文,更要達到樂于學語文。
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智力因素的開發(fā),更要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后天培養(yǎng),只有以發(fā)展非智力因素來促進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才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自我激勵、攻克困難、獲取成功,進而形成完整、健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和全面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大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實驗報告》潘進,沙洲職業(yè)工學院學報,2007-12-15
[2]《情緒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本質區(qū)別》許遠理,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0-10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趨勢――提高非智力因素在大學生就業(yè)競爭力中的含金量》韋吉鋒,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12-1
目前,中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所包含的內容很多,包括養(yǎng)成不打架不罵人的好習慣、養(yǎng)成有錯就改的好習慣、養(yǎng)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養(yǎng)成遵守公共秩序的好習慣等等,針對中小學生貪玩、叛逆的感性思維特點,通過音樂歌曲教學形式,例如一首《對不起,沒關系》歌曲的學唱教學,對學生進行禮貌用語好習慣教育和有錯就改的教育,這時學生不但不會反感,反而會更加主動地學習。
素質教育內容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劃分,其中環(huán)保教育是涵蓋于中小學文明禮儀行為習慣教育的始終的,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如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養(yǎng)成愛護自己和他人物品的好習慣、養(yǎng)成愛護公共財物的好習慣等等。
在音樂課堂上,可以利用音樂教材內容展開拓展教育。
音樂課堂上,教育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愛惜課本。告訴學生所用課本紙張,都是來自大自然,是用砍伐的大樹制成的,同時給學生講解、展示樹木在大自然中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釋放氧氣、是鳥類等很多動物的棲息家園、能為人類生活、生產提供原料和木材,如果我們青少年能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愛護我們的課本,那么我們就可以減少對樹木的不必要的砍伐,節(jié)約我們的林木資源,也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從這一點不難看出,音樂課堂也是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的好陣地、而環(huán)保教育是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課堂上,教育中小學生要養(yǎng)成遵守社會秩序和愛惜公共財物的好習慣。如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愛護學校、公園等公共場所的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折花枝、不踩踏綠地。由于中小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還沒有完全形成,還處于感性思維階段,很容易受到各種環(huán)境的影響,為了讓孩子們養(yǎng)成好習慣,在音樂課堂上,可以利用音樂活動環(huán)節(jié),把遵守秩序和愛護公物的詞句編寫成朗朗上口的歌曲,或者讓學生利用學會的歌曲旋律,做遵守秩序和愛護公物的創(chuàng)編歌詞練習,孩子們有著愛玩的天性,音樂活動可以讓學生加深記憶,并且促使學生主動去接受教育;為了進一步加深孩子對危害的理解和感受,利用幻燈片和投影儀打出不愛護公共財物和不遵守秩序后造成危害的一些圖片,再配上音樂,或者讓學生觀看小電影,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情感,教育學生從身邊事做起、愛惜公共財物、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通過音樂課堂可以有效改善應試教育的束縛,讓中小學生在愉悅的音樂氛圍中,接受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必須要通過學習《貨幣銀行學》課程.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識。文章總結了作者在《貨幣銀行學》教學工作方面的經驗和體會.通過分析教材選擇的原則、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為提高教學質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金融業(yè)在我國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為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有必要掌握基礎性的金融理論知識,而《貨幣銀行學》作為經濟類專業(yè)本科生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就是向學生講授有關貨幣、信用、銀行理論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為后續(xù)各專業(yè)課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礎。此課程具有專業(yè)性較強、涉及知識面廣、與現(xiàn)實經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注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盡快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確實不易。通過這五年的摸索與實踐,得到一些經驗和體會,誠與同齡人共勉。
一、根據教學要求,合理選用教材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教材的選擇一定要合適,因此,在選擇教材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 、教材內容的先進性
教材內容應當反映本學科領域最新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于經濟學類教材更是如此。隨著西方金融理論研究的不斷深人和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貨幣銀行學》教材應盡可能選擇最新出版的教材,將新的、先進的金融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 、教材內容體系的合理性
由于我國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因此,在有關經濟理論的教材編寫方面,一般是將資本主義部分與社會主義部分分開編著。例如,《貨幣銀行學》只講述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理論,而《社會主義金融理論》則介紹我國情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以及銀行業(yè)逐漸與國際接軌,將我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金融理論截然分開的教材體系顯然已不適應當前教學需要。所以,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二者結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選擇教材的標準之一。
(三) 、教材內容的難易性
教材內容一定要深淺結合,如果內容過易,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就會覺得空洞乏味,調動不起他們的興趣;而如果過難,學生學起來吃力,同樣沒有效果。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有意選擇既有啟發(fā)性,又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主動、自覺的學習。
目前,《貨幣銀行學》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學都出版了自編教材,教師選擇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靈活性。根據兩年的摸索與實踐,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編著的《貨幣銀行學》,該書內容較新穎,重點突出,并在介紹各種貨幣銀行學原理、金融理論的同時,還講述了近幾年來中國金融業(yè)的一些改革情況,從教材使用效果看,還是比較理想的。
二、區(qū)分不同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貨幣銀行學》課程內容龐雜,主要包括:貨幣理論,信用、利息理論,銀行體系,商業(yè)銀行經營,中央銀行制度,通貨膨脹理論,外匯理論,國際收支理論等,所需知識涉及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由于內容豐富而課時又有所壓縮,單一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必然會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且知識點量大時,學生往往很難記住的現(xiàn)象。鑒于此,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 、重點、難點內容,以教師精講為主
對于貨幣銀行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宜采用教師精講的方式。盡管這些年來,許多教育學者對這種傳統(tǒng)型的教學方法提出了質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學證明等內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較適宜的。當然,要避免“填鴨式”、“滿堂灌”的現(xiàn)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課前提問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使學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逼”他們快速回憶起前一節(jié)課相關內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學。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學生,引導他們的思路。比如,在講授凱恩斯的貨幣傳導機制:ms r i gnp 的時候,就要啟發(fā)學生,如果貨幣供應量 ms 上升,利率是上升還是下降? 為什么? 利率下降,投資上升嗎?投資增加,gnp 如何變化? 通過這種集體提問方式,使學生自己推導出作用原理。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同學們能夠較快理解凱恩斯貨幣傳導機制,效果較教師單一傳授要好得多。最后,還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經濟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通過學習《貨幣銀行學》,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有關原理解釋現(xiàn)實經濟現(xiàn)象,同時,通過分析經濟現(xiàn)象,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所以,講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運用實例。例如,在講完中央銀行的三大傳統(tǒng)政策工具后,結合我國目前通貨緊縮、總需求不足的宏觀經濟情況,向學生講授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和再貼現(xiàn)率、在公開市場上收購債券來刺激經濟的發(fā)展;再比如,在講授商業(yè)銀行資產業(yè)務時,結合了中國商業(yè)銀行現(xiàn)在新開展的各種消費信貸業(yè)務。通過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單純講授理論時的枯燥無味,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的興趣,使他們真正理解貨幣銀行學中的有關理論,活學活用,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的死記硬背。
( 二) 、學生已有所掌握的內容,采用教師、學生換位法
這種方法也就是以學生講授為主。具體操作如下:(1)教師于下課前將講授內容列出,引導學生準備。(2)給予充分準備時間,學生上臺講課。(3)講完后,其他同學提問。(4)教師總結,點評。并對其中的難點重點給予正確解釋。
教學實踐中,我在講述完凱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后,布置了一道題目:凱恩斯理論和弗里德曼理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規(guī)定下次上課時由學生主講。一開始,沒有人愿意上臺,經過一番鼓勵,一個平時成績較優(yōu)秀的同學主動走上講臺,有了這個開頭,隨后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同學們也更加積極了,主講之后的課堂提問也非常精彩。顯而易見,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顯的,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認真?zhèn)湔n”,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然,換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應選擇學生有一定掌握基礎的內容,或在以前相關課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過必要的講授;另外,教師最后的總結必不可少,避免主講學生中一些不正確的內容誤導其他同學。
(三) 、學生較易理解掌握的內容,采用討論法
討論法一般是由教師提出論題,學生圍繞論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相互啟發(fā)并達成共識。討論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7- 8 人為宜,教師在課堂內巡視,做輔導答疑,最后,教師要及時總結評價,并對問題進行概括小結。例如,在講授“利率對經濟的影響”一節(jié)時,我提前布置了討論題: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要求學生課后找資料,下節(jié)課分組討論。討論時,各組成員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別展開討論,我在巡視過程中,提示學生運用實證分析法,重點分析降息對我國就業(yè)、產出、儲蓄的影響。在隨后的各組發(fā)言中,小組代表運用相關理論,結合真實數據,得出了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目前影響尚不明顯的結論。通過討論,加強了書本知識和實際的聯(lián)系,也使學生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四) 、與熱點問題相關的內容,采用學生提問法
由于教材受到編寫、出版等時滯的影響,往往很難將最新的東西容納進去,而我國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斷推出,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能僅僅滿足于課本內容,應將最新的金融發(fā)展狀況介紹給同學們,使學生獲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講完“金融市場”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暫不能組織學生去銀行、證券公司實地參觀,為了有助于學生對該章內容的理解,我將《中國證券報》上的“貨幣市場”、“股票市場”、“資本市場”專版分別復印下來,人手一份,指導學生如何讀懂金融類報刊,學會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專家寫的評論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自由提問,例如股指的計算,銀行拆息的行情解讀等。通過接觸一些實踐性強的熱點問題,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此法很歡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合理設計作業(yè),提高學生科研能力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必須要通過學習《貨幣銀行學》課程.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識。文章總結了作者在《貨幣銀行學》教學工作方面的經驗和體會.通過分析教材選擇的原則、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為提高教學質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金融業(yè)在我國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為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有必要掌握基礎性的金融理論知識,而《貨幣銀行學》作為經濟類專業(yè)本科生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就是向學生講授有關貨幣、信用、銀行理論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為后續(xù)各專業(yè)課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礎。此課程具有專業(yè)性較強、涉及知識面廣、與現(xiàn)實經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注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盡快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確實不易。通過這五年的摸索與實踐,得到一些經驗和體會,誠與同齡人共勉。
一、根據教學要求,合理選用教材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教材的選擇一定要合適,因此,在選擇教材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教材內容的先進性。教材內容應當反映本學科領域最新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于經濟學類教材更是如此。隨著西方金融理論研究的不斷深人和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貨幣銀行學》教材應盡可能選擇最新出版的教材,將新的、先進的金融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教材內容體系的合理性。由于我國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因此,在有關經濟理論的教材編寫方面,一般是將資本主義部分與社會主義部分分開編著。例如,《貨幣銀行學》只講述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理論,而《社會主義金融理論》則介紹我國情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以及銀行業(yè)逐漸與國際接軌,將我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金融理論截然分開的教材體系顯然已不適應當前教學需要。所以,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二者結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選擇教材的標準之一。
(三)、教材內容的難易性。教材內容一定要深淺結合,如果內容過易,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就會覺得空洞乏味,調動不起他們的興趣;而如果過難,學生學起來吃力,同樣沒有效果。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有意選擇既有啟發(fā)性,又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主動、自覺的學習。目前,《貨幣銀行學》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學都出版了自編教材,教師選擇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靈活性。根據兩年的摸索與實踐,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編著的《貨幣銀行學》,該書內容較新穎,重點突出,并在介紹各種貨幣銀行學原理、金融理論的同時,還講述了近幾年來中國金融業(yè)的一些改革情況,從教材使用效果看,還是比較理想的。
二、區(qū)分不同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貨幣銀行學》課程內容龐雜,主要包括:貨幣理論,信用、利息理論,銀行體系,商業(yè)銀行經營,中央銀行制度,通貨膨脹理論,外匯理論,國際收支理論等,所需知識涉及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由于內容豐富而課時又有所壓縮,單一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必然會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且知識點量大時,學生往往很難記住的現(xiàn)象。鑒于此,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重點、難點內容,以教師精講為主。對于貨幣銀行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宜采用教師精講的方式。盡管這些年來,許多教育學者對這種傳統(tǒng)型的教學方法提出了質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學證明等內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較適宜的。當然,要避免“填鴨式”、“滿堂灌”的現(xiàn)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課前提問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使學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逼”他們快速回憶起前一節(jié)課相關內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學。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學生,引導他們的思路。比如,在講授凱恩斯的貨幣傳導機制:MsRIGNP的時候,就要啟發(fā)學生,如果貨幣供應量Ms上升,利率是上升還是下降?為什么?利率下降,投資上升嗎?投資增加,GNP如何變化?通過這種集體提問方式,使學生自己推導出作用原理。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同學們能夠較快理解凱恩斯貨幣傳導機制,效果較教師單一傳授要好得多。
最后,還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經濟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通過學習《貨幣銀行學》,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有關原理解釋現(xiàn)實經濟現(xiàn)象,同時,通過分析經濟現(xiàn)象,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所以,講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運用實例。例如,在講完中央銀行的三大傳統(tǒng)政策工具后,結合我國目前通貨緊縮、總需求不足的宏觀經濟情況,向學生講授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和再貼現(xiàn)率、在公開市場上收購債券來刺激經濟的發(fā)展;再比如,在講授商業(yè)銀行資產業(yè)務時,結合了中國商業(yè)銀行現(xiàn)在新開展的各種消費信貸業(yè)務。通過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單純講授理論時的枯燥無味,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的興趣,使他們真正理解貨幣銀行學中的有關理論,活學活用,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的死記硬背。
(二)、學生已有所掌握的內容,采用教師、學生換位法。這種方法也就是以學生講授為主。具體操作如下:(1)教師于下課前將講授內容列出,引導學生準備。(2)給予充分準備時間,學生上臺講課。(3)講完后,其他同學提問。(4)教師總結,點評。并對其中的難點重點給予正確解釋。
教學實踐中,我在講述完凱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后,布置了一道題目:凱恩斯理論和弗里德曼理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規(guī)定下次上課時由學生主講。一開始,沒有人愿意上臺,經過一番鼓勵,一個平時成績較優(yōu)秀的同學主動走上講臺,有了這個開頭,隨后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同學們也更加積極了,主講之后的課堂提問也非常精彩。顯而易見,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顯的,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認真?zhèn)湔n”,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然,換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應選擇學生有一定掌握基礎的內容,或在以前相關課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過必要的講授;另外,教師最后的總結必不可少,避免主講學生中一些不正確的內容誤導其他同學。
(三)、學生較易理解掌握的內容,采用討論法。討論法一般是由教師提出論題,學生圍繞論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相互啟發(fā)并達成共識。討論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7-8人為宜,教師在課堂內巡視,做輔導答疑,最后,教師要及時總結評價,并對問題進行概括小結。例如,在講授“利率對經濟的影響”一節(jié)時,我提前布置了討論題: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要求學生課后找資料,下節(jié)課分組討論。討論時,各組成員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別展開討論,我在巡視過程中,提示學生運用實證分析法,重點分析降息對我國就業(yè)、產出、儲蓄的影響。在隨后的各組發(fā)言中,小組代表運用相關理論,結合真實數據,得出了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目前影響尚不明顯的結論。通過討論,加強了書本知識和實際的聯(lián)系,也使學生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四)、與熱點問題相關的內容,采用學生提問法。由于教材受到編寫、出版等時滯的影響,往往很難將最新的東西容納進去,而我國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斷推出,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能僅僅滿足于課本內容,應將最新的金融發(fā)展狀況介紹給同學們,使學生獲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講完“金融市場”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暫不能組織學生去銀行、證券公司實地參觀,為了有助于學生對該章內容的理解,我將《中國證券報》上的“貨幣市場”、“股票市場”、“資本市場”專版分別復印下來,人手一份,指導學生如何讀懂金融類報刊,學會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專家寫的評論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自由提問,例如股指的計算,銀行拆息的行情解讀等。通過接觸一些實踐性強的熱點問題,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此法很歡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合理設計作業(yè),提高學生科研能力
關鍵詞:貨幣銀行學;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金融業(yè)在我國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為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有必要掌握基礎性的金融理論知識,而《貨幣銀行學》作為經濟類專業(yè)本科生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就是向學生講授有關貨幣、信用、銀行理論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為后續(xù)各專業(yè)課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礎。此課程具有專業(yè)性較強、涉及知識面廣、與現(xiàn)實經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注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盡快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確實不易。通過這五年的摸索與實踐,得到一些經驗和體會,誠與同齡人共勉。
一、根據教學要求,合理選用教材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教材的選擇一定要合適,因此,在選擇教材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教材內容的先進性
教材內容應當反映本學科領域最新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于經濟學類教材更是如此。隨著西方金融理論研究的不斷深人和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貨幣銀行學》教材應盡可能選擇最新出版的教材,將新的、先進的金融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教材內容體系的合理性
由于我國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因此,在有關經濟理論的教材編寫方面,一般是將資本主義部分與社會主義部分分開編著。例如,《貨幣銀行學》只講述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理論,而《社會主義金融理論》則介紹我國情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以及銀行業(yè)逐漸與國際接軌,將我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金融理論截然分開的教材體系顯然已不適應當前教學需要。所以,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二者結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選擇教材的標準之一。
(三)教材內容的難易性
教材內容一定要深淺結合,如果內容過易,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就會覺得空洞乏味,調動不起他們的興趣;而如果過難,學生學起來吃力,同樣沒有效果。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有意選擇既有啟發(fā)性,又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主動、自覺的學習。
目前,《貨幣銀行學》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學都出版了自編教材,教師選擇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靈活性。根據兩年的摸索與實踐,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編著的《貨幣銀行學》,該書內容較新穎,重點突出,并在介紹各種貨幣銀行學原理、金融理論的同時,還講述了近幾年來中國金融業(yè)的一些改革情況,從教材使用效果看,還是比較理想的。
二、區(qū)分不同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貨幣銀行學》課程內容龐雜,主要包括:貨幣理論,信用、利息理論,銀行體系,商業(yè)銀行經營,中央銀行制度,通貨膨脹理論,外匯理論,國際收支理論等,所需知識涉及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由于內容豐富而課時又有所壓縮,單一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必然會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且知識點量大時,學生往往很難記住的現(xiàn)象。鑒于此,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重點、難點內容,以教師精講為主
對于貨幣銀行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宜采用教師精講的方式。盡管這些年來,許多教育學者對這種傳統(tǒng)型的教學方法提出了質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學證明等內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較適宜的。當然,要避免“填鴨式”、“滿堂灌”的現(xiàn)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課前提問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使學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逼”他們快速回憶起前一節(jié)課相關內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學。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學生,引導他們的思路。比如,在講授凱恩斯的貨幣傳導機制:MsRIGNP的時候,就要啟發(fā)學生,如果貨幣供應量Ms上升,利率是上升還是下降?為什么?利率下降,投資上升嗎?投資增加,GNP如何變化?通過這種集體提問方式,使學生自己推導出作用原理。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同學們能夠較快理解凱恩斯貨幣傳導機制,效果較教師單一傳授要好得多。最后,還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經濟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通過學習《貨幣銀行學》,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有關原理解釋現(xiàn)實經濟現(xiàn)象,同時,通過分析經濟現(xiàn)象,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所以,講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運用實例。例如,在講完中央銀行的三大傳統(tǒng)政策工具后,結合我國目前通貨緊縮、總需求不足的宏觀經濟情況,向學生講授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和再貼現(xiàn)率、在公開市場上收購債券來刺激經濟的發(fā)展;再比如,在講授商業(yè)銀行資產業(yè)務時,結合了中國商業(yè)銀行現(xiàn)在新開展的各種消費信貸業(yè)務。通過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單純講授理論時的枯燥無味,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的興趣,使他們真正理解貨幣銀行學中的有關理論,活學活用,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的死記硬背。
(二)學生已有所掌握的內容,采用教師、學生換位法
這種方法也就是以學生講授為主。具體操作如下:(1)教師于下課前將講授內容列出,引導學生準備。(2)給予充分準備時間,學生上臺講課。(3)講完后,其他同學提問。(4)教師總結,點評。并對其中的難點重點給予正確解釋。
教學實踐中,我在講述完凱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后,布置了一道題目:凱恩斯理論和弗里德曼理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規(guī)定下次上課時由學生主講。一開始,沒有人愿意上臺,經過一番鼓勵,一個平時成績較優(yōu)秀的同學主動走上講臺,有了這個開頭,隨后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同學們也更加積極了,主講之后的課堂提問也非常精彩。顯而易見,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顯的,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認真?zhèn)湔n”,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然,換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應選擇學生有一定掌握基礎的內容,或在以前相關課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過必要的講授;另外,教師最后的總結必不可少,避免主講學生中一些不正確的內容誤導其他同學。
(三)學生較易理解掌握的內容,采用討論法
討論法一般是由教師提出論題,學生圍繞論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相互啟發(fā)并達成共識。討論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7-8人為宜,教師在課堂內巡視,做輔導答疑,最后,教師要及時總結評價,并對問題進行概括小結。例如,在講授“利率對經濟的影響”一節(jié)時,我提前布置了討論題: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要求學生課后找資料,下節(jié)課分組討論。討論時,各組成員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別展開討論,我在巡視過程中,提示學生運用實證分析法,重點分析降息對我國就業(yè)、產出、儲蓄的影響。在隨后的各組發(fā)言中,小組代表運用相關理論,結合真實數據,得出了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目前影響尚不明顯的結論。通過討論,加強了書本知識和實際的聯(lián)系,也使學生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四)與熱點問題相關的內容,采用學生提問法
由于教材受到編寫、出版等時滯的影響,往往很難將最新的東西容納進去,而我國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斷推出,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能僅僅滿足于課本內容,應將最新的金融發(fā)展狀況介紹給同學們,使學生獲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講完“金融市場”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暫不能組織學生去銀行、證券公司實地參觀,為了有助于學生對該章內容的理解,我將《中國證券報》上的“貨幣市場”、“股票市場”、“資本市場”專版分別復印下來,人手一份,指導學生如何讀懂金融類報刊,學會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專家寫的評論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自由提問,例如股指的計算,銀行拆息的行情解讀等。通過接觸一些實踐性強的熱點問題,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此法很歡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合理設計作業(yè),提高學生科研能力
(一)、教材內容的先進性
教材內容應當反映本學科領域最新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于經濟學類教材更是如此。隨著西方金融理論研究的不斷深人和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貨幣銀行學》教材應盡可能選擇最新出版的教材,將新的、先進的金融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教材內容體系的合理性
由于我國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因此,在有關經濟理論的教材編寫方面,一般是將資本主義部分與社會主義部分分開編著。例如,《貨幣銀行學》只講述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理論,而《社會主義金融理論》則介紹我國情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以及銀行業(yè)逐漸與國際接軌,將我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金融理論截然分開的教材體系顯然已不適應當前教學需要。所以,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二者結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選擇教材的標準之一。
(三)、教材內容的難易性
教材內容一定要深淺結合,如果內容過易,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就會覺得空洞乏味,調動不起他們的興趣;而如果過難,學生學起來吃力,同樣沒有效果。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有意選擇既有啟發(fā)性,又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主動、自覺的學習。
目前,《貨幣銀行學》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學都出版了自編教材,教師選擇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靈活性。根據兩年的摸索與實踐,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編著的《貨幣銀行學》,該書內容較新穎,重點突出,并在介紹各種貨幣銀行學原理、金融理論的同時,還講述了近幾年來中國金融業(yè)的一些改革情況,從教材使用效果看,還是比較理想的。
二、區(qū)分不同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貨幣銀行學》課程內容龐雜,主要包括:貨幣理論,信用、利息理論,銀行體系,商業(yè)銀行經營,中央銀行制度,通貨膨脹理論,外匯理論,國際收支理論等,所需知識涉及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由于內容豐富而課時又有所壓縮,單一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必然會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且知識點量大時,學生往往很難記住的現(xiàn)象。鑒于此,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重點、難點內容,以教師精講為主
對于貨幣銀行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宜采用教師精講的方式。盡管這些年來,許多教育學者對這種傳統(tǒng)型的教學方法提出了質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學證明等內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較適宜的。當然,要避免“填鴨式”、“滿堂灌”的現(xiàn)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課前提問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使學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逼”他們快速回憶起前一節(jié)課相關內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學。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學生,引導他們的思路。比如,在講授凱恩斯的貨幣傳導機制:MsRIGNP的時候,就要啟發(fā)學生,如果貨幣供應量Ms上升,利率是上升還是下降?為什么?利率下降,投資上升嗎?投資增加,GNP如何變化?通過這種集體提問方式,使學生自己推導出作用原理。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同學們能夠較快理解凱恩斯貨幣傳導機制,效果較教師單一傳授要好得多。最后,還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經濟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通過學習《貨幣銀行學》,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有關原理解釋現(xiàn)實經濟現(xiàn)象,同時,通過分析經濟現(xiàn)象,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所以,講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運用實例。例如,在講完中央銀行的三大傳統(tǒng)政策工具后,結合我國目前通貨緊縮、總需求不足的宏觀經濟情況,向學生講授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和再貼現(xiàn)率、在公開市場上收購債券來刺激經濟的發(fā)展;再比如,在講授商業(yè)銀行資產業(yè)務時,結合了中國商業(yè)銀行現(xiàn)在新開展的各種消費信貸業(yè)務。通過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單純講授理論時的枯燥無味,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的興趣,使他們真正理解貨幣銀行學中的有關理論,活學活用,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的死記硬背。
(二)、學生已有所掌握的內容,采用教師、學生換位法
這種方法也就是以學生講授為主。具體操作如下:(1)教師于下課前將講授內容列出,引導學生準備。(2)給予充分準備時間,學生上臺講課。(3)講完后,其他同學提問。(4)教師總結,點評。并對其中的難點重點給予正確解釋。
教學實踐中,我在講述完凱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后,布置了一道題目:凱恩斯理論和弗里德曼理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規(guī)定下次上課時由學生主講。一開始,沒有人愿意上臺,經過一番鼓勵,一個平時成績較優(yōu)秀的同學主動走上講臺,有了這個開頭,隨后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同學們也更加積極了,主講之后的課堂提問也非常精彩。顯而易見,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顯的,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認真?zhèn)湔n”,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然,換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應選擇學生有一定掌握基礎的內容,或在以前相關課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過必要的講授;另外,教師最后的總結必不可少,避免主講學生中一些不正確的內容誤導其他同學。
(三)、學生較易理解掌握的內容,采用討論法
討論法一般是由教師提出論題,學生圍繞論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相互啟發(fā)并達成共識。討論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7-8人為宜,教師在課堂內巡視,做輔導答疑,最后,教師要及時總結評價,并對問題進行概括小結。例如,在講授“利率對經濟的影響”一節(jié)時,我提前布置了討論題: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要求學生課后找資料,下節(jié)課分組討論。討論時,各組成員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別展開討論,我在巡視過程中,提示學生運用實證分析法,重點分析降息對我國就業(yè)、產出、儲蓄的影響。在隨后的各組發(fā)言中,小組代表運用相關理論,結合真實數據,得出了降息對我國宏觀經濟目前影響尚不明顯的結論。通過討論,加強了書本知識和實際的聯(lián)系,也使學生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新晨
(四)、與熱點問題相關的內容,采用學生提問法
由于教材受到編寫、出版等時滯的影響,往往很難將最新的東西容納進去,而我國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斷推出,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能僅僅滿足于課本內容,應將最新的金融發(fā)展狀況介紹給同學們,使學生獲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講完“金融市場”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暫不能組織學生去銀行、證券公司實地參觀,為了有助于學生對該章內容的理解,我將《中國證券報》上的“貨幣市場”、“股票市場”、“資本市場”專版分別復印下來,人手一份,指導學生如何讀懂金融類報刊,學會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專家寫的評論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自由提問,例如股指的計算,銀行拆息的行情解讀等。通過接觸一些實踐性強的熱點問題,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此法很歡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合理設計作業(yè),提高學生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