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37
序論:在您撰寫親子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1)親子交流在心靈上的缺失。
家長總認為孩子是一張白紙,任意描繪,喜歡將自己的觀點、喜好等強加給孩子,不征求孩子意見,不聽孩子辯解,很多時候存在揠苗助長的行為,超越了孩子的心靈和年齡階段。孩子嘟囔幾句,就指責孩子:“講你是為了你好,你還不聽,氣死我了!”,至于孩子為什么這么做,是對是錯,則是不管不問了。有的家長極重面子,容不得孩子反對,更容不得孩子指出自己的缺點,即使自己有錯誤也死不向孩子低頭。沒有情感的共鳴,就沒有心靈的交流。
(2)親子交流在成長上的缺失。
一位教育學家說過:“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敝挥薪虒W相長,才能更好地促進家庭教育的發(fā)展。然而,我們很多家長還沒有做到:一是家長授“魚”而不授“漁”,只定規(guī)矩,不提升思想,不提供方法,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家長不注重孩子自我的成長,怕孩子做錯事、走彎路,不敢放手讓孩子去想去做,阻礙了孩子獨立自主地自我發(fā)展;三是家長不善于吸收孩子的優(yōu)點,也不善于發(fā)現(xiàn)、改進自己的不足,不善于和孩子進行交流,也就得不到共同成長。
二、親子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的回歸的具體表現(xiàn)
(1)親子交流在家庭教育觀念上的回歸。
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各種新的知識、新的觀念、新的信息相互碰撞,孩子接觸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獵取的思想、觀念、知識也越來越新穎,在某種程度上和自己的家長有了互通有無的可能。家長一定要轉變觀念,將傳統(tǒng)的長期的單方面的灌輸式教導轉變?yōu)殡p向的互動的深入心靈、觸及靈魂的親子交流。
(2)親子交流在家庭教育地位上的回歸。
長期以來,我們家長只是把孩子當成“一個不懂事的小屁孩”,忽略了孩子作為“人”的本質。孩子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容器”,而是一個有思想,有對尊重、理解、信任和愛的要求的人,他們有實現(xiàn)自己、展示自己和自我成長的需要,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陸芳親子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與回歸將自己置于和孩子同等的地位,平等地交流。
(3)親子交流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回歸。
信任孩子,孩子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家長們應該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成長,允許他們做錯事,讓他們自行糾錯、自行成長;理解孩子,不先行下結論,不預先“審判”,以一個孩子的視野,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聽他們表述自己的目的、結果、教訓、經(jīng)驗,重視和孩子眼神的交流、心靈的交匯、肢體的接觸,做對了給孩子一個擁抱,做得不好有了教訓也應該給孩子會心一笑;吸納孩子的優(yōu)點、閃光點,要鮮明地予以肯定,要表示向他們學習,并且落實在行動上,達到共同提高、共同升華。
(4)親子交流在家庭教育平臺上的回歸。
就像我們小時候做廣播體操一樣,親子健身操也需要有正確的動作技巧和方法,也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這樣寶寶才能在鍛煉中健康成長,父母自己也會在不經(jīng)意間鍛煉出苗條的身材。
一、做親子操的10個健身法則
1、增進親子關系的大好時機
親子健身操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寶貝的動作技能得到鍛煉,而且是增進親子關系的大好時機。在做操的同時,和寶寶聊聊天,和顏悅色地問問他:“寶寶舒服嗎?”“寶寶真乖?!奔词菇o幾個月的小寶寶做體操時,也和他說說笑笑,雖然看起來寶寶還不理解父母的話,但是他會看到父母的表情,懂得父母傳遞給他的情緒,這種情緒也會感染他,他就會有回應,笑著享受著。
2、鍛煉必須持之以恒
有的父母,春暖花開的時候把寶寶抱出去曬曬太陽,冬天就不再去鍛煉了;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和寶寶做做操,有煩心事時就不做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樣做不但起不到一點效果,而且會把原來鍛煉的收獲也丟掉的。寶寶對某些動作的條件反射是要經(jīng)過反復練習才能達到的,如果不堅持經(jīng)常鍛煉,不反復練習,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也會消退,所以只有持之以恒才不會前功盡棄。
3、做親子健身操需要循序漸進
做親子健身操需要根據(jù)寶寶的生長發(fā)育特點來做,這樣才不會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隨著寶寶不斷地長大,每項活動的量可以逐漸加大,但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寶寶的肌肉柔嫩,耐力差,心臟負荷小,所以帶寶寶做操時,強度不宜太大。只要看到寶寶有些微汗,面部微紅,不氣喘,就說明活動量較為合適。否則活動量過度了,對寶寶的身體有害無益。
4、做親子操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動作姿勢
在做操過程當中,學習各種動作一定要姿勢正確,每個動作達到一定部位。父母可以按照圖示和文字的要求,一板一眼地做。如兩臂側平舉時就要胳臂伸直舉平;雙腳跳時就要用力蹬地跳起,落地時要輕。每個動作做得正確、有力,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此外,父母還應注意給寶寶養(yǎng)成好的動作習慣。如坐立要端正,不左右歪斜,不曲腰不駝背。身體姿勢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寶寶骨骼的生長發(fā)育,所以父母們得仔細研究動作呦。
5、做操過程中應鼓勵寶寶的創(chuàng)造性動作
大一些的寶寶做會了一些動作,就會不滿足于這些動作,自己創(chuàng)造幾個小動作,父母這時要因勢利導,怎樣做才會更好,讓寶寶在安全的范圍內體會到自己“編操”的樂趣。寶寶就會對運動更感興趣。
6、做操前的準備工作
做親子健身操前,父母應把手洗干凈,指甲不宜過長,摘掉手表或者首飾,以免劃傷寶寶的皮膚。
7、做健身操的最佳時間
做親子健身操最好在哺乳后(飯后)和睡覺前的游戲時間,這時寶寶情緒好,吃的食物又消化了一段時間。切忌哺乳后(飯后)立即做操。
8、動作的程度
做親子健身操時父母的動作要輕柔、緩慢,不能用力過度牽拉。做操前撫摸寶寶全身,使他全身放松。如果有條件,放一些輕松而優(yōu)美的音樂更好。
9、“運動服”的配備
寶寶的“運動服”應輕便、寬松,做起操來舒適自如。
10、不開心時不宜進行鍛煉
寶寶情緒低落或哭時不宜立即做操,因為寶寶不開心時,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更何況這時寶寶也會拒絕進行健身運動。
二、推薦三種水中親子操
炎炎夏日,帶寶寶去游泳既能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又能鍛煉身體,可謂一舉兩得。而在水中嬉戲前的時間,順便做做簡單的水中體操,不僅增進感情,對身體筋骨也有不少好處!
在水中做親子體操,借助水的阻力,能夠訓練父母與孩子軀干左右側的穩(wěn)定度、下肢內外側以及肩部的肌力,還有寶寶手腳的協(xié)調性。這些動作同時也可以消除贅肉,緊實小腿肌。而水有浮力,可以支撐身體,不易造成運動傷害。不必太多花俏的步驟,就可以達到訓練肢體穩(wěn)定、消除贅肉、親子同樂的效果。
裝備:
親子操部分動作為了增加阻力效果,建議每個人左右手各拿一個空塑料瓶,父母親適合大一點的,寶寶則用小一點的。
1、螃蟹走路
1)父母與寶寶面對面、手牽手,在父母帶領下,兩人于游泳池中橫向跨步走。行進間,父母可以用口令‘跨、并、跨、并’吸引孩子注意力。
2)跨步時兩手向左右展開,并步時將兩手放下。由游泳池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走到底時不需要調整方向,同樣位置往回走,來回2趟后休息即可。
2、蜻蜓點水
1)父母與小孩面對面,手拿寶特瓶,兩人先將兩手伸直向前。
2)保持身體正直,手臂伸直,將寶特瓶向池底壓,在45度角停5秒。然后慢慢將肩部肌肉放松,讓寶特瓶恢復原位。重復5次循環(huán)。
3、金雞獨立
1)父母與寶寶肩并肩,在游泳池中站好,兩手臂向前伸直,做為平衡身體之用。
2)兩人先將外側的腿向前抬起,在水中執(zhí)行這個動作的時候,父母親要留心孩子是否會突然失去中心而站不穩(wěn),站穩(wěn)后停留5秒。
3)收腿,換兩人內側的腿向前抬起,站穩(wěn)后停留5秒。
4)兩人外側的腿向外擺30度,站穩(wěn)后停留5秒。
5)親子一起轉身,同樣將兩人外側的腿向外擺30度,站穩(wěn)后停留5秒,總共5次循環(huán)。
貼心提示:
兒童池的深度約為70公分到90公分,為了配合寶寶,父母親可以采取蹲姿,指導寶寶動作。不管在成人池或兒童池,在進行手部的體操動作時,都務必要將手臂、手肘置于水面或水下,如此才能達到游泳親子操的效果,否則與陸上體操無異。
(一)培養(yǎng)幼兒的適應能力,以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開展“親子教育”活動時,父母通過自身具有的良好感應性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特長的育人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并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充分挖掘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在“親子班”活動中,對于幼兒每次活動的表現(xiàn),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使其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成功的喜悅。另外,在“親子班”活動中讓孩子通過與小伙伴的接觸與交往,培養(yǎng)其交往能力,以促進孩子適應能力的提高,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能力和需求,捕捉最佳教育時期。
在開展親子活動中,家長要與孩子共同討論、確定活動主題,通過討論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從而尊重與滿足孩子的要求。確定主題后,準備活動材料,布置活動環(huán)境,以及在以后的活動中家長和孩子要在一起想辦法,共同商量、一起動手,這樣有利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活動能力和存在的問題,便于捕捉最佳教育時機,及時給予必要指導,幫助幼兒解決問題。
(三)親子活動有利于發(fā)展良好的親子關系。
因孩子的家長平時只注重自己的事物或忙于家務,與孩子的交往有所減少,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體驗。而開展“親子”活動后,作為父母必須抽出一定的時間參與此項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與父母充分的交流,使其感受家長之愛,體會到家長的關心,以增加家長與孩子的親情,使親子關系更融洽。在活動中父母的參與狀態(tài)和表現(xiàn),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不僅能促進其適應社會能力的發(fā)展,還能幫助其更好地發(fā)展認知能力。因此,我們說“親子班”的建立,促進了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開展親子教育活動后,更有利于教師進行家庭指導,使家園共同配和搞好幼兒教育。幼兒在家的表現(xiàn)往往是園內學習、活動的反應,從中家長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或不足,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家長還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反饋給教師,使兩者的教育互補,并取得教育的實效。
二、親子活動的教育效果
親子教育活動的開展,便于家長指導幼兒在家的游戲活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活動天地,對于煅煉幼兒地獨立操作能力、促進幼兒地情感發(fā)展、豐富幼兒想象力方面都有一定幫助。如有一名小朋友,怕生、不敢大生說話、膽子小,參加親子活動以后,性格開朗了許多,在人多的場合也不會懼怕,會大聲的說話介紹自己,并能勇敢地表現(xiàn)自己,增強了自信心。
三、結語
初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黃金季節(jié),生理、心理都發(fā)生明顯變化,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親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根據(jù)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融洽的親子關系能更好地培養(yǎng)青少年的家庭角色和社會責任感。在這一時期,與父母的關系如何,直接影響父母對其教育效果的好壞。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除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還應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滲透親子教育呢?本文從教會學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教會與父母溝通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初中生物 滲透方法 親子教育
一、學會理解父母
隨著年齡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當強烈的獨立意識與父母充滿關愛的嘮叨發(fā)生沖撞時,學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為表示自己長大了。理解是改善親子關系的第一步。通過理解父母、體諒父母,正確看待父母的嘮叨,從而改善親子關系。生物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與學生建立較親密的師生關系,獲得學生的欣賞和信任,然后通過與孩子較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孩子重新理解父母的言語及行為,并在這一重構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學會用更積極合理的方式嘗試改善親子關系。同時,課下在和學生的交往中,老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征,找準談話的切入點,和學生做有效溝通,盡量做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對生物學科教學工作會有很大幫助。如在人的個體發(fā)育這節(jié)分析青春期心理的變化時說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做成年人看待,理解自己,這時我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學生發(fā)表想法,同時反問學生,生活中的父母,我們又理解多少呢?父母夜以繼日地勞作,他們?yōu)槲覀兞飨滦了岬臏I水,我們又知道多少呢?工作的壓力與煩惱促使他們生活節(jié)奏隨之改變了,我們又做過什么呢?通過一系列反問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會理解父母,至少嘗試理解父母。在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幫助家長從不同于一般理解方式的角度分析并解讀孩子的行為,使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及原因有更深入的理解,這一理解可以幫助家長重新看待并采用新的方式處理與孩子的親子關系。那么,總體上說,這個工作至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做。
二、教會學生感恩
教會學生感恩,教師要做感恩的典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表明了教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性,要教會學生感恩,教師要身體力行,比如:我們在生活中熱情回應每一個向你主動問好的學生,感謝他的友善和尊重;在課堂上表揚積極答問、課后認真作業(yè)的學生,感謝他們對教學工作的配合,當學生的付出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謝意,他們學會感恩老師,尊重和欣賞他人;我們還可以時常向學生表達自己對社會、學校、父母、朋友的感恩之情,當我們常懷感恩之心,做懂得感恩的人,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感恩。生物教材中“人的生殖”一節(jié)內容,可以滲透感恩父母的教育。我是這樣開展的,問學生是否知道自己是如何誕生的?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是母體內一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而受精卵是和卵細胞經(jīng)受精作用的結果,然后播放一段受精的視頻,該視頻講述了幾億大軍,是如何歷經(jīng)層層障礙,激烈競爭,最后只有一個與卵細胞成功結合的過程。學生看完視頻后,都感慨萬千,有的感慨旅程艱辛,有的感慨生命來之不易,接著我又播放了一段人類胚胎發(fā)育到母親分娩過程的視頻,看完視頻后學生很感慨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接著我追問學生:“試想一下,你從一個受精卵發(fā)育成現(xiàn)在的個體,你們的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每個人是不是都要感謝父母呢?”同學們感人肺腑,頻頻點頭。如此讓學生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心靈上有震撼、有共鳴,學生才能學會感恩。
三、學會與父母溝通
溝通是心與心的交流。“溝”者渠也,“通”者連也,“溝通”本身的意思是借助某種渠道使雙方能夠通連。溝通是雙方的交換交流,單方的只是溝沒有通。有效溝通指有效地表達自己的信息,而對方的回應是我所祈望的。學生與家長在溝通上存在很大問題,輕的會產(chǎn)生不快心情,嚴重的導致離家出走,造成悲劇。關于學生與父母的溝通,據(jù)調查:有40.45%的家庭出現(xiàn)溝通障礙。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生物教師能為此做些什么呢?思來想去覺得應該利用生物學科的特點教給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學會與父母溝通。我在“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這節(jié)這樣設計的,展示班上某位學生的一家三口的照片引起學生饒有興趣地觀察。接著提問:在這張照片中,①你看到了哪些性狀?②性狀是由什么控制的?學生會回答遺傳與變異的知識,如學生發(fā)現(xiàn)該生的某一性狀和父母一方相似,我借機對學生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與父母是一體的,平時應該經(jīng)常和父母談談心,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訴父母。溝通時注意自己的身份、態(tài)度、表情、口氣等,一般來說,經(jīng)過指導,學生都能嘗到不同的成功喜悅。
四、總結
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利于孩子智力和人格健全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有益于促進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發(fā)展。通過生物教師的微薄之力幫助學生與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學生在融洽家庭氣氛中健康成長。
作者:朱娟 單位:揚中市同德中學
參考文獻:
我們在廣州市轄的四個區(qū)各抽取1間幼兒園、共4間幼兒園進行調查,在每間幼兒園選取大、中、小3個班做問卷調查,共向200位家長派發(fā)問卷,在200位家長中收回有效問卷171份,回收率達到85.5%,另外,我們在其中的1間幼兒園對班主任推介的大、中、小三個班的12位經(jīng)常同孩子一起閱讀的家長做深度訪談,對其孩子也進行了訪談,并觀察這12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的言語及行為。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并以訪談法和觀察法輔助研究。研究方法實施的順序為:文獻收集與分析、編制問卷、派發(fā)問卷、第一次訪談家長、第二次訪談家長、訪談幼兒、觀察記錄。筆者使用SPSS13.0處理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對所獲材料進行歸納、比較。以Cronbachα系數(shù)檢驗,得出調查問卷的信度系數(shù)為0.818,顯示該問卷有很好的信度。
二、親子閱讀的基本狀況
1.親子閱讀的頻率和時長
調查表明,每周親子閱讀3~4次的家庭最多,每周1次的排第二,結果見表2。訪談還了解到,部分幼兒在全托幼兒園,每周只有兩天時間與家長在一起,所以家長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的愿望沒法實現(xiàn)。調查還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家庭每次閱讀的時間能持續(xù)20分鐘以上,其中超過25%的家庭達到30~60分鐘,說明家長有興趣有耐心與孩子一起閱讀,孩子也樂于同家長一起閱讀。對不同家庭親子閱讀時間的百分比進行統(tǒng)計,我們對每次閱讀的平均時間為10~20分鐘的部分家長進行訪談,發(fā)現(xiàn)這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保持較短,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轉移興趣,這些家長遷就了孩子的興趣,未強迫其繼續(xù)閱讀。
2.親子閱讀材料的獲取方式和材料內容
從調查看,根據(jù)孩子自身特點和閱讀興趣選取閱讀材料比例最高,根據(jù)家長的興趣或孩子興趣和要求,家長根據(jù)故事的教育價值或內容、情節(jié)來選的人分別占40%和30%,還有一些是根據(jù)幼兒園老師建議、媒體宣傳或朋友介紹來選擇的??傮w上看,多數(shù)家長考慮到了孩子的需求。據(jù)調查統(tǒng)計,在閱讀內容上選擇圖畫書或繪本的最多,近68%,其次是自然科學類的圖書,再次是選擇童話書、民間故事或神話故事的,人數(shù)差不多,也有家長選擇以文字為主的詩詞書,通過訪談,了解了家長選取閱讀材料的原因,選用圖畫書,即繪本的最多,這是因為它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為幼兒敘述故事,即使幼兒還不能閱讀文字,僅看圖畫也能明白故事的內容,而且故事內容貼近孩子生活,符合幼兒認知發(fā)展的年齡特征,是不少家長和孩子的首選。有關自然科學的書刊以描述科學趣聞為主,適合好奇心旺盛、喜歡探索的孩子閱讀,也是家長選擇的重要內容。
3.家長的親子閱讀活動目標和情緒體驗
調查發(fā)現(xiàn),家長的親子閱讀活動目標以教育孩子為目的的最多,達到了82.5%,其次是認知占63.7%和情感占52.6%,對家長在與孩子共讀時的情感體驗調查顯示,22%的家長明確表示非常愉快,33%的家長感到比較愉快,39%的家長表示“有時愉快,有時麻煩”,這其中有部分家長本來不愿意與孩子共讀,是孩子有要求后才陪著閱讀的。
三、幼兒道德教育的基本狀況
1.家長對幼兒道德教育概念和責任的認識
從對家長的訪談可知,幾乎所有家長都認為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品德習慣應該從小培養(yǎng)。那么,家長心中的幼兒道德教育概念是什么呢?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77.8%的家長認為幼兒道德教育是在家庭內成年人對孩子道德、習慣、規(guī)范形成的教育,但17%的家長認為幼兒道德教育是像中小學及成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樣,應當是老師在幼兒園講授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既然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幼兒道德教育是家庭內成人對孩子的教育,那么道德教育主要由家庭來負責嗎?調查顯示,高達97.7%的家長認為幼兒道德教育應該由家庭和幼兒園共同負責,只有2.3%的家長認為道德教育應該由家庭負責。
2.家長對幼兒道德教育內容的選擇
我們列出14種德目,“您覺得以下選項哪些屬于幼兒道德教育的內容?(可多選)”,結果家長選擇善良的占91%,愛心的占84%,誠實的占83%,責任感的占80%,勇敢、友誼、勤勞、寬恕的也在60%以上。筆者在訪談家長過程中,現(xiàn)場拿出包含道德教育具體內容的圖畫書請家長指認,結果家長選擇的圖畫書作為德育內容的頻數(shù)與問卷所答基本一致。
3.家長對幼兒道德教育途徑和方式的認識
調查發(fā)現(xiàn),67.3%的家長認為,幼兒園和家庭應該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孩子施加教育,開展“家園共育”;26.2%的家長認為是針對孩子日常生活,家長有意識地進行教育孩子。
四、親子閱讀對幼兒道德認知的促進作用
1.在親子閱讀中發(fā)揮道德教育作用的頻率調查發(fā)現(xiàn),84.8%的家長是通過利用日常生活事件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識地利用親子閱讀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人只有12.3%,
還有近3%的家長利用看動畫的機會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日常教育,主要利用生活事件對孩子進行教育,而較少家長會利用親子閱讀進行德育。說明尚未意識到親子閱讀中的德育價值。
2.親子閱讀后幼兒道德行為的變化
“您與孩子一起閱讀后,您孩子的言行舉止有沒有改變?”97.7%的家長表示在其言行舉止均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孩子逐漸養(yǎng)成好習慣,但也有2.3%的孩子沒有任何改變,往壞的方向改變的孩子為零,筆者在訪談中向家長了解怎樣確定這種變化是親子閱讀帶來的?有家長舉例說道:“自從與孩子一起閱讀了《小蛇散步》這本繪本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會學著小蛇說‘這點小事難不倒我’,自己克服困難。以前沒覺得效果那么明顯,現(xiàn)在可能因為孩子閱讀多了,也有意識了,效果也明顯了?!?/p>
3.親子閱讀后幼兒道德認知的提高
親子關系一般存在三種模式,第一,放任型,在這種模式下,家長對子女缺乏關心和管教,互相推卸責任,親子關系處于“失控”狀態(tài);處于此種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中的孩子因缺少關愛而對家庭沒有歸屬感,對自己沒有積極向上的要求,對集體缺少熱情,往往表現(xiàn)為孤立、自閉、敏感、情感脆弱、情緒不穩(wěn)定等性格特點,且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此類親子關系多見于孤兒、單親或離異家庭等。第二,家長制型,此種親子關系中的家長通常主觀蠻橫、缺少對子女內心需求的關注,在子女教育中表現(xiàn)為強加個人意愿在孩子身上,而不考慮子女的內心感受,且對子女提出過多的要求;此類親子關系中的父母或者性格專橫武斷、虛榮自私,或者深受傳統(tǒng)家長制教育模式的影響,缺乏對民主、科學家庭教育方法的認知。第三,科學型,此種親子關系中維系著一種自然、民主、相互依戀、和諧的關系;父母營造出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圍,子女與家長之間既是親子又是朋友、師長的關系,他們彼此信賴、充分溝通;此種親子關系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具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具有開朗陽光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成功地處理各種人際關系,自如地融入到各種集體之中。雖然傳統(tǒng)的家長制觀念仍殘留在當代家庭的親子關系中,如父母對子女的生活、學業(yè)或婚姻等方面干涉過多,但是,親子關系已呈現(xiàn)出更加平等開明的發(fā)展趨勢。
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體諒父母,也敢于承擔責任,分別有58.94%和54.04%受調查大學生在選擇職業(yè)與戀愛對象時會尊重父母的意見,當戀愛對象不令父母滿意、甚至遭到父母反對時,77.60%的受調查大學生會“慎重考慮父母的想法再做決定”。由此可見,大學生對父母持有較為尊敬和認可的態(tài)度,能體諒父母的想法,在面對人生選擇時看重父母的建議。不同的家庭存在不同的親子關系,子女與父母的感情越親密真摯則彼此間的信賴程度越高,家庭教育的效果也越好;反之,親子關系越疏遠,家庭給予大學生的正能量就越少。有研究認為,親子間沒有情感或情感對立家庭中成長的大學生更易于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出現(xiàn)心理扭曲的現(xiàn)象。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88.77%的大學生父母不會干涉孩子生活費的具體用途;當孩子犯錯誤時,62.50%的父母會耐心教導,以免他們再犯同樣的錯誤;28.13%家長只是偶爾管教;6.25%的家長選擇不理不管;3.13%的父母選擇暴力性方法,如打罵。若父母能耐心面對孩子的錯誤,則這些孩子能夠較好地適應新生活,能與同學和老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若父母對于孩子犯錯誤采取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則會放縱孩子的行為、增長日后犯錯的幾率。若父母對孩子采取打罵的行為,則會傷害孩子的身心,這類親子關系家庭中成長的大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比率遠高于和諧親子關系家庭中成長的孩子。
二、親子關系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輔導員在日常的學生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大學生,深入調查后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問題大學生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問題大學生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系往往較為疏遠。因而,為了更好地開展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深入了解問題學生背后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關系就顯得格外必要,科學研究和深入認知親子關系有助于輔導員有效定位師生關系。畢竟大學生離開家鄉(xiāng)、遠離父母,在開始獨立生活和學習的道路上首先遇到就是輔導員,作為學生最為親密的師長,輔導員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人格的塑造、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形成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大學教育階段,高校輔導員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家長,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關系模式會投射在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親疏上,70.35%的受調查大學生傾向于與輔導員成為朋友關系,15.49%的受調查大學生希望輔導員能對自己的大學生活起到引導作用。因此,輔導員應該多與學生溝通,幫助學生樹立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而應該避免保姆式或家長式的服務,導致大學生如同被溺愛的孩子而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此外,輔導員應主動調整、優(yōu)化和定位自己與大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朋友型的師生關系,這樣可以縮小師生間的距離,有助于輔導員撲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也有利于學生對輔導員建立足夠的信任,從而主動接受指導和教育。
本研究認為,研究親子關系對于輔導員整合教育資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當大學生離開家鄉(xiāng)、遠離父母開始獨立的生活和學習時,空間距離割不斷他們在心理上對家庭的依戀和對父母的依賴,來自不同親子關系家庭中的學生在面對新學校、新同學、新生活時,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而存在不同的表現(xiàn)。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80.21%的調查對象在大學期間有過迷茫;42.41%的調查對象有信心適應大學生活;15.71%的調查對象感到“很困惑,不知道方向在哪”,深入了解得知,這部分學生很少與父母聯(lián)系和溝通,親子關系較為疏遠,因此,親子關系的親疏與大學生對新生活的適應程度有著正向關聯(lián)。當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如果遇到問題學生則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此時有必要從問題學生的家庭入手,通過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或家庭教育的信息,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尋找走入問題學生內心的路徑,解開他們的問題癥結,進而順利地教育和管理大學生,達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
【摘要】單親生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特別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而發(fā)生破裂。從教育的角度看,相親相愛的父母,健康的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的學生,其心理容易產(chǎn)生偏差,思想行為上也就會常常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縱觀所帶的班級,單親家庭呈上升趨勢。憑借多年班級工作實踐,我把接觸到的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及做法。
首先,是沉默寡言型。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的工作也不順心,家境不好,家長自己的心態(tài)、性格也是沉默不語型的,孩子無法給予細致的關愛。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的學生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來往,沒有活力,對學習的很多內容產(chǎn)生不了濃厚的興趣。既不滿現(xiàn)狀,又自覺無力改變現(xiàn)實。雖然平時也會和要好的同學朋友開心在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煩惱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學生更易陷入憂傷低沉的心境。這樣的學生自卑感很強,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學老師問家事,不愿意家長來開家長會,而對老師的批評保持沉默,也不會主動訴說自己的苦惱。這種類型的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獨立性強,不過多依賴別人。但感情上渴望親情、溫情。
其次,是脆弱型:女孩居多。因失去父親或母親而倍受溺愛,生活自理能力極差,以自我為中心,總覺得家庭欠了自己,對母親或父親有諸多的要求。學生邊麗是跟父親生活的,但父親給她找了一個后媽。在一次與她書面交談中,她寫到將來要報復父親,理由是父親對他不夠關心。長此以往,這樣的學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失敗。順心的時候會開心快樂,如晴天麗日的小鳥;一點不順心,不能獲得滿足,便會覺得黑天烏地。與同學的交往中,過多要同學謙讓、遷就,很容易就與同學產(chǎn)生矛盾,鬧別扭,覺得自己很可憐,被人欺負。這種類型的學生學習毅力不堅定,遇挫折后很難抬起頭來,因此,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時好時壞。
再次,是品行不良型:這種類型的學生家長離異后因工作繁重,工作時間的特別,本身社交活動的繁多,對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特別在孩子放學后的時間里,常常無法在家陪伴照料監(jiān)督。離異的父親和母親對孩子或互相推委、指責,你冷我熱,有時無端惡習語相向。這樣,學生在冷清的家里絲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情關愛,對家毫不留戀,覺得外面的世界是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親和母親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關照自己。故此,放學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與“朋友們”浪跡在網(wǎng)吧、游戲機室,深夜都不愿歸家。其家長不知道或不愿知道孩子在外面什么地方玩,跟什么人在玩些什么東西。有時厲聲的責問,也是容易被孩子的花言巧語和謊話蒙住。有時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正處于危險邊緣。
單親家庭的學生有的問題行為不是僅僅是他們身上存在,正常家庭的學生也會出現(xiàn)這或那的問題行為,只是單親家庭的學生更容易出現(xiàn),較為典型的存在種種問題行為。在班級德育工作中,我認為要做有效的教育轉化工作,要區(qū)別對待這些單親家庭的學生的不同的問題行為,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手段。對沉默不語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親情、溫情和愉快的心境、歡樂的笑聲。故此,父親或母親、老師同學的關心愛護是醫(yī)治這種類型學生的最好的藥方。希望家長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談談心,逛逛街,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這會令孩子感到愉快。對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們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輕易給孩子潑冷水,表示自己的失望。孩子的壓力過大,他們的自信心不夠足,成功感會減少,抑郁又會襲擊他們。家長更多的是在旁邊鼓勵,與孩子站在一起,這對孩子來說是最高興的事,因為他們可以感受到親人的支持、鼓勵是出于對自己的愛,那么親情、溫情重新溫暖孩子的心,他們的孤獨感會漸漸消失,能夠開始敞開心懷去感受生活的愉快。老師也要象家長一樣,用多點細致的、關切的愛護之情去引導這種類型的學生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有意識地鼓勵他們和同學們一起去完成分配工作,發(fā)揮他們的特長,讓同學們對他們刮目相看。作為孩子不要過多地指責父母,最重要的是將來自己生活的路自己要走好。
對脆弱型的學生,要配合家長做學生的各方面工作,要求家長規(guī)定孩子做的家務活,學會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試著把他當成一個很堅強的學生來看,派些工作給他做,言語要經(jīng)常鼓勵其勇氣,讓學生逐漸產(chǎn)生一個錯覺:他是一個很勇敢的人,強者是不哭鼻子的,做弱者是很難為情的。逐漸的,這類型的學生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憐蟲,處處受人欺負。生活自理能力的加強,也讓他們不像過去那樣百般依賴家長。性格、情感開始堅強了,挫折感會減弱,學習的毅力會開始加強,學習成績就會比過去穩(wěn)定。這種種變化自然就會使他們的自信力強化,會覺得自己還可以幫助父親(母親)和同學、老師,脆弱型就會開始轉化了。
對品德不良型的學生教育轉化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出現(xiàn)成效的,往往覺得力不能達的地方是學生家長的工作難做。這些家長有的文化素質差,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不是庇護自己的孩子,就是覺得管不了,或是干脆不管了。不能較好地配合學校班級做工作。好不容易有點成效,放幾天假就前功盡棄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學校的教育工作不是萬能的,但不教育是萬萬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