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體育思想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15:19:23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思想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體育思想論文

第1篇

關鍵詞:體育生態(tài)思想;緣起;發(fā)展

生態(tài)文明建設在十會議之后被提升到國家“五位一體”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同時,融入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xù)發(fā)展。這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社會轉型的開始。永續(xù)發(fā)展的目的是實現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樣也需要體育領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要呼喚體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支持。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發(fā)展也是我們所應重視的時代背景和不能回避的問題。一直以來,理論界對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研究總體略顯不足,多呈零散和問題式的研究,而從歷史發(fā)展的層面對體育生態(tài)梳理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無幾。所以,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梳理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對指導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實現人類的永續(xù)發(fā)展就顯得意義重大。

1遠古時代———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孕育

在遠古時代,人類祖先不僅經常要跋山涉水去尋找食物來維持生命的存在,還要為抗御自然的侵襲而跋涉遷徙,在渴求生存的生活中,要想法設法地投石擲棍去殺傷獵物,玩命奔跑的去追捕野獸,甚至為防止被野獸傷害而不得不與野獸進行生命的格斗??梢?,像走、跑、跳、投、爬、近身格斗以及游泳等肢體運動,都是遠古時代,人類祖先為求生存而必需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到了遠古時代的后期,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因財產和奴隸掠奪而發(fā)生的沖突日益頻繁,人類認識到必須要進一步改善生產工具和狩獵技術,并使之成為種群的謀生手段和世代相傳的生存技能才能確保群落的安定有序,同時群落首領還意識到只有提高群落子民整體的體力和智力等生存能力,才能維持群落不被外來侵略者所滅亡,于是跟身體活動有關的各種技能就開始在群落中有所推廣,群落中的成年人也開始有意識地向少年兒童傳授各種技能和身體的操練方法。這種主動適應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以及主體的思想,就可以視為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萌芽。

2古代———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發(fā)軔

有關體育的生態(tài)思想是源遠流長的,很多中西方的哲學家在闡釋各自的哲學思想時都蘊含著豐富的體育生態(tài)思想。如《周易》、陰陽五行學說、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的生態(tài)直覺思想等。其中,《周易》以陰、陽兩爻為基本的符號,用來表示兩種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基本特征,并由此來說明日月運行、季節(jié)更替、氣象變遷以及生命有機體的生長、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對立事物的循環(huán)轉化[2]。這種從事物整體動態(tài)平衡過程中實現協調的思想,就是現在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精華所在?!瓣庩栁逍袑W說”是研究自然界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關系及其規(guī)律的學說,通過陰陽雙方相互轉化和制約來揭示生命體、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的一切矛盾運動。而古代養(yǎng)生術提出的重要理論資源———“天人合一”的理念,則是將天、地、以及人三者統一為一個基本點,提倡人道與天道、人的生命體與自然環(huán)境的有效溝通和統一,從而實現整個地球生態(tài)系統的整體動態(tài)的平衡。這一學說無疑是一種新的生態(tài)觀、價值觀和發(fā)展觀,也是古代樸素體育生態(tài)思想引導下的實踐創(chuàng)新,對當今體育生態(tài)的和諧發(fā)展也具有一定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希臘人崇尚體育,體育也不可避免的構成了哲學家的思想內容。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柏拉圖在其著作《理想國》中指出,體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公民健康的體魄,它更可以培養(yǎng)和塑造公民的心靈的品性,從而塑造公民的德性,最終獲得幸福生活[3]。柏拉圖的學生,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更是提出了比較豐富的體育生態(tài)思想。他指出,古希臘的教育基本上可以分為讀寫、音樂、繪畫以及體育四種方式,并對其重要性的順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如,讀寫在求知和政治活動等方面用途廣泛,繪畫有助于鑒別各種藝術作品,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有助于培養(yǎng)人的勇敢,這是其他三者無法與之相匹敵的。正所謂,健康是基礎,勇敢是品德,所以,體育應該優(yōu)先開展[4]??梢?,體育生態(tài)思想在古希臘同樣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上可知,不管是陰陽學說,還是天人合一等思想所形成的中國傳統體育健康觀已經都包含了人與生態(tài)的和諧統一以及個體內外的和諧統一兩個方面,明顯展現了追求一種人與自然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和諧統一的體育生態(tài)觀念;而西方的古代奧運會、古希臘的雅典體育以及斯巴達體育等以崇尚自然、追求身心和諧發(fā)展的體育和教育思想,也都可以看作是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發(fā)軔。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體育生態(tài)思想不太注重體育的競技性,也不刻意去追求超乎自然常態(tài)的體格與體能,而被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賦予了游戲的、健身的以及教育的功效和作用,更強調人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和諧統一。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古代體育生態(tài)思想更接近體育的真諦。

3近代———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吉光片羽

中國近代體育思想基本都是建立在體育救國論上的,在領教了西方“堅船利炮”的教訓后,封建者吸取了相關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探源之策,在于自強,自強之術,必先練兵”的近代體育生態(tài)思想。隨后的倡導者們也開始利用各種途徑,諸如講學、著書和成立政治團體等積極宣傳維新思想,同時,關于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研究也逐漸成為維新思想家們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如,康有為主張興辦的“萬木草堂”開始開設體操課程,提高國民的身體素養(yǎng)。梁啟超和譚嗣同兩位維新主義者則于1897年在長沙創(chuàng)辦了《時務學堂》,并大力地宣講“知人之精神與體魄,蓋注于德育與體育兩途”的理念。梁啟超在他的《新民說》著作中專門有“論尚武”章節(jié)論說體育,其議論精辟,擲地有聲,系統地表達了他的體育思想[5]。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代中國體育生態(tài)意識的時代色彩。14—18世紀以來,歐洲大陸迎來了意義深遠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思想啟蒙三次大規(guī)模的思想文化運動。它不僅掃清了資本主義道路上的思想障礙,也砸開了中世紀束縛人們思想的封建枷鎖,迎來了思想解放和科學繁榮的新時期[6]。思想文化運動也催生出一大批不同于中國理論家的早期改良派學者,他們倡導身體和精神的統一,重視身體的健康與健美,反對違反人性的禁欲主義,主張要正確認識“人性”等。為此,他們重新發(fā)掘和整理了古希臘豐富的體育遺產———古代奧運會、斯巴達體育、雅典體育、祭禮競技等體育生態(tài)思想和運動手段,并在體育實踐中大力宣傳。隨后,伴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的進一步發(fā)展,一系列不健康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促使人們對身體活動有了新的認識,人們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開始將目光轉向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體能的健康發(fā)展,體育順理成章地成為新的社會需要而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一批資產階級教育家也順勢提出了新的體育生態(tài)思想。如:“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維托里諾、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等就把體育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手段加以大力提倡;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在其名著《愛彌爾》中提出,“教育應與體育緊密結合,主張按兒童各個年齡階段的不同特點,以及兒童的興趣和愛好組織體育活動,以培養(yǎng)‘身心兩健’的人才[7]”。這些思想無疑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刻上了體育生態(tài)意識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近代體育生態(tài)思想從最初的被動接受到后來的高速發(fā)展時期,從救國兵操體育思想的引進到后來的國民教育體育思想的創(chuàng)新無一不是時代要求下的產物。這些思想都產生于時代的要求,都有著強烈的政治色彩。

4現代———體育生態(tài)學科(論)的建構與發(fā)展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在人類滿懷希冀與信心共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科學界卻十分“動蕩”,體育實踐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涉及自然生態(tài)也受制于社會生態(tài)。其活動的開展不可能離開生態(tài)環(huán)境直接存在。同時,體育活動的開展,難免也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一定的影響[8]。因此,關于體育生態(tài)思想問題的研究逐漸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而生態(tài)學相關原理與方法為我們研究體育問題提供了一種寶貴的理論資源,提供了一條更為恰當的研究途徑。在西方,一些較發(fā)達的國家,由于政府和各類機構以及大眾擁有較強的生態(tài)意識,體育生態(tài)建設的理念已經融入到體育實踐的各個方面。在學術研究方面也出現了一批諸如德國Regensburg大學的哲學、藝術和體育學院院長HeinzLutter教授、德漢娜•克雷、美國的恩戴爾戴•哥拉斯伯格和南非的布什拉•托拉克等知名學者,他們從環(huán)境因素影響體育運動正常開展的角度,論述了體育在實踐中的生態(tài)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這說明國際社會的關注點開始將側重點轉向體育與環(huán)境的關系等方面,這有力地促進了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發(fā)展。隨著人類科學的研究不斷向深度和廣度層面的推進,生態(tài)學的研究和應用也發(fā)展迅速,已經擴展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眾多領域,形成許多新的邊緣學科。以教育生態(tài)系統為對象的教育生態(tài)學研究在我國日漸活躍,然而體育生態(tài)學的研究在我國卻明顯滯后。謝雪峰認為,雖然體育生態(tài)學在我國尚未建立,但以體育生態(tài)作為對象的體育生態(tài)研究已經有所開展[9]。如熊茂湘研究認為,體育環(huán)境是一個系統,體育環(huán)境的建設與發(fā)展應該樹立一種系統性的觀點[10]。羅艷蕊等人研究表明,體育運動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制約著體育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只有將體育運動和環(huán)境保護相結合才是體育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力保障[11]。陳莉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視角研究:人類與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共存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體育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實現“體育與自然、文化以及人類生存環(huán)境成為一個整體”的目標[12]。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出的“綠色奧運”口號,為體育界人士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為體育學科體系的構建與發(fā)展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推動下,陳光華、周志俊、鄧躍寧、李宏斌等學者先后就構建體育生態(tài)學學科的必要性進行了初步的理論研究。并就體育生態(tài)學的研究對象、概念、研究方法等給予了初步的探討。專著方面,也先后有熊茂湘老師主編的《體育環(huán)境導論》、游海燕和肖進勇主編的《體育生態(tài)論》以及謝雪峰等主編的《體育生態(tài)論綱》三本專著問世。這一切都為體育生態(tài)學學科的創(chuàng)建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視野和范式,也為后續(xù)理論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臺。不難看出,國內外的學者從不同側面對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現狀與發(fā)展都做了有益的研究,為體育生態(tài)學的構建與發(fā)展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與建議。雖然學者對體育生態(tài)學的界定表述各異,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但是本質上是一致的。其研究脈絡都是由淺層生態(tài)體育逐漸過渡到深層生態(tài)體育,即將生態(tài)由最初局限于自然生態(tài),強調體育實踐中自然環(huán)境和體育的相互影響轉變?yōu)橥黄谱匀簧鷳B(tài)認識的局限性,在注重自然環(huán)境的同時,也強調社會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傊?,就是期望能將體育系統和其他自然、社會等生態(tài)系統統一起來,進行系統地、整體地研究,為實現“體育—自然—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指導。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為體育生態(tài)學學科的構建與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啟迪。但遺憾的是,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數量較少。筆者從相關學術期刊數據庫查詢搜索“生態(tài)體育”、“綠色體育”、“體育生態(tài)學”等關鍵詞所得結果顯示,相關方面的研究論文不足30篇,而以“體育生態(tài)學”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僅有5篇,研究方法也過于單一,理論上不夠厚實,研究還有待于深入。

5展望未來———生態(tài)體育的綠色通道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并不是完美、和諧和簡單的統一,而是矛盾、演化、復雜和纏繞的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非線性的世界,體育的發(fā)展在根本上與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同構一致。體育作為一種能動改造世界的對象化實踐活動,在未來發(fā)展中將會建立體育生態(tài)學系統,遵循體育生態(tài)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汲取中國傳統和諧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皈依《老子》所謂的“道”。體育之“道”,亦乃和諧之“道”。體育之“道”,是建設生態(tài)體育,實現體育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色通“道”。生態(tài)化是文明發(fā)展道路在當今時代的生動體現,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將生態(tài)上升為一種文明,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等各領域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必然選擇,也是體育生態(tài)思想和諧發(fā)展應該遵循的時代背景。所以,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無論是國際社會還是國內學者對體育生態(tài)思想的研究已經不局限在體育自身的發(fā)展,而更在于體育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文化范疇對社會文明的促進作用,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理性關懷和引導。因此,展望未來,“和諧與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體育生態(tài)思想理念,將會在未來的新時期,搭上高速發(fā)展的順風車,快速駛入“綠色通道”。體育生態(tài)意識也會逐漸成為大眾的一種共同價值理念、一種全新的體育發(fā)展模式,體育生態(tài)思想在未來的和諧發(fā)展中將更加關注人性的自然回歸,關注體育領域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實現體育既滿足精神的需要又滿足物質需要的原生態(tài)生態(tài)位,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美好愿望:擁有一個和諧、健康的生態(tài)家園。

作者:夏成龍 單位:云南大學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體育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57.

[2]孔東.管理生態(tài)學[D].蘇州:蘇州大學,2003.

[3]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57.

[4]李力研.體育:“培養(yǎng)人的勇敢”———亞里士多德體育思想解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29(5):5.

[5]張兆才.中國近代體育思想產生的時代特征[J].體育科學,2005,25(5):74.

[6]朱欣華.論現代體育生態(tài)的歷史淵源與現狀[J].江漢大學學報,2010(3):106.

[7]范國瑞.教育生態(tài)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3.

[8]夏成龍.生態(tài)視角下民俗體育發(fā)展研究———以山東濰坊風箏為例[D].廈門:廈門大學,2014:2.

[9]謝雪峰,曹秀玲.體育生態(tài)的敏感因素與體育系統的良性循環(huán)[J].體育科學,2005,25(12):86.

[10]熊茂湘.論體育環(huán)境構建的系統觀[J].體育與科學,2003,24(6):27.

第2篇

第一,孔子提出了“成人觀”,也注重德、智、勇、力等方面的教育。而所謂成人,就是崇尚禮數,有道德,有智慧與勇氣,還會精通六藝的人,幾乎趨向完美??鬃拥某扇擞^在其重要教育思想之一。孔子認為,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將“成人”標準落實到每一處,從而培養(yǎng)更多趨向完美的人才。由此可見,孔子在其教學實踐活動中已經培養(yǎng)了很多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為社會作出了很大貢獻。目前,市場經濟發(fā)展很快,學生們都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而無法全面發(fā)展。因此,必須將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身體練習的重要手段,從而增進學生的健康。而學??梢耘囵B(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孔子思想應用于現代體育教學實踐的體現。

第二,就是孔子思想中的“武備”思想與“尚禮”觀念??鬃诱J為,在戰(zhàn)亂不斷、兼并劇烈與弱肉強食的社會背景下,人們想積極參與到政事中去,還要保國為政,則應該對武備和軍事武藝等訓練進行強化。在孔子看來,戰(zhàn)亂不斷的時代會尚武強兵,但是應該和仁政與德治相互促進,才能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為人們提供豐衣足食與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并且有利于子民聽從政令,安心發(fā)展生產等。孔子的武備和尚禮等思想觀應用于射與御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具有積極意義??鬃臃浅W⒅嘏囵B(yǎng)文武雙全的人才,對射箭和馭車等課業(yè)的傳授給予很高的重視,意在提高學生的軍事體育知識、體育技術以及技能。因此,在孔子的體育教育思想中,武備觀念非常明確,不贊同人們還沒有對軍事技術進行掌握就參與到戰(zhàn)爭中去,否則不但自身性命難保,國家也面臨著滅亡的風險。因此,孔子將武備思想貫徹到整個教學實踐活動中。

第三,就是孔子的養(yǎng)生保健觀念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孔子提出了具有積極意義的養(yǎng)生保健知識以及保健方法,在古代體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孔子在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時,都會傳授給學生關于養(yǎng)生保健知識與保健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不但如此,孔子還會身體力行??鬃诱J為,人們應該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實現健康長壽的目的,比如按時休息、勞逸結合和對飲食進行節(jié)制等等。如果人們對這些養(yǎng)生保健內容不夠重視,則會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因此,孔子非常重視這個方面知識的傳授。而孔子的養(yǎng)生保健思想與現代養(yǎng)生保健原則完全相符,而且具有一定科學性。因此,孔子的養(yǎng)生保健思想在中國傳統養(yǎng)生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孔子提出“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思想,認為學習永無止境,不會被年齡限制,教育活動與學習活動都應該貫徹在人們整個人生之中。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而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而終身教育內涵在不斷擴展與延伸中形成了終身體育理念,這是終身教育必然的發(fā)展趨勢。而終身體育即人們終身都會接受體育教育,也會進行不斷的體育鍛煉。如今學校的體育教學都遵循終身教育的理念。在貫徹終身體育的過程中,學校體育非常重要,也是學生們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的關鍵時期。學校應該滿足學生們的身體發(fā)展需要,還要對學生們以后的需要進行考慮。因此,學校應該引導學生們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并且培養(yǎng)其相關能力??鬃拥慕K身教育觀已經與現代終身體育思想相融合,并且應用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獲得較佳效果。

第五,就是孔子的學以致用思想。孔子一直在貫徹學以致用和以身作則的思想,而傳統教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相脫離,主要是為教學而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們厭倦體育課。因此,學校的體育教學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并且讓學生自由選擇對自己有用,而且還比較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從而有利于學生們對運動進行掌握。另外,學生們還可以主動將掌握的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融入到生活中,漸漸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從而形成了比較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終身受益,達到學校體育教學的長遠目標。

2.結束語

第3篇

1.1注重“禮”和“樂”以及“仁”的教育思想

1.1.1“禮”和“仁”對體育教育思想的影響“禮”包含了自遠古以來對人的行為的各種社會性的規(guī)范。就其本質而言,“禮”不是別的東西,它就是人的存在和活動的社會性形式。因此,“禮”成為主體內部所固有的質,沒有“禮”就不成其為人??鬃永^承和發(fā)展了周代禮的制度“,禮”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禮制的教育中,也有豐富的體育內涵,這充分顯示了孔子的體育道德觀??鬃硬坏v“禮”,他還極為重視“仁”。在他看來“,禮”是人的社會性的外部形式,“仁”則是人的社會性的內在根基。他在《論語》中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失去了仁的“禮”是沒有意義、價值的,它會成為一種空洞的甚至是虛偽的形式。那么,如何來提高人的內在本質的修養(yǎng),孔子認為應加強對人的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這其中也談到對體育道德的重視。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加強對學生道德禮儀的教育,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和培養(yǎng)更高素質、更全面的人才。

1.1.2“樂”和“仁”對體育教育思想的影響“樂”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鬃右孕小叭省睘閭€體所能有的最大的快樂,因行“仁”而體驗到這種快樂,獲得這種快樂,這也就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時也就是個體存在的終極的意義與價值的實現。在《里仁》篇中,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边@是孔子對“仁”與個體存在意義與價值的實現的關系最為明確的說明??鬃诱J為,把這種“樂”和“仁”的思想應用于教育活動當中最能體現其價值所在。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累了,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體育活動項目,不僅可以鍛煉身心、增強體質、陶冶情操,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習共同進步,培養(yǎng)團結互助、高尚的道德品質,使其充分享受體育活動的樂趣。這種“寓樂于教“”勞逸結合”的思想對我國幾千年來甚至是當今社會學校體育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1.1.3“禮”和“樂”對體育教育思想的影響孔子“六藝”教育中的禮和樂,既包含了道德禮儀的教育,也有體育和美育的成分。而禮中的禮射,樂中的樂舞,則是更接近于體育??鬃咏逃龑嵺`中的禮、樂、射、御諸教,往往是相互滲透、一起進行的。《禮記•學記》中說“大學之教也……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贝颂幍乃?,是指“六藝”;所謂“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是說如果不提倡含有文體娛樂活動的“六藝”,就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樂趣,以致不能勝任學習而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中,除“藏”、“修”之外,還得“息”、“游”,即學習生活要有張有弛?!墩撜Z•述而》亦說:“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也就是說,學習的目標在道,根據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六藝之中。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禮樂教化”,就是憑借禮樂對人們從思想品德到身體技能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和訓練。它既能讓人健身習武,陶冶心情,愉悅身心,又重在練習,使人在練習中掌握技能而達到休養(yǎng)身心的目的。這就是孔子以“六藝”為教的意義所在。總之,孔子的“禮”“樂”“仁”思想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乃至當今社會的學校體育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培養(yǎng)全面人才方面,影響非常之顯著。

1.2重視“成人”之教育“成人”是孔子教育實踐中的一個新概念。當他的學生問起怎樣才算“成人”時,孔子說:“藏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孔子概況性地列舉了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高尚品德,卞莊子的勇猛果敢和冉求之藝,認為兼?zhèn)淞诉@四個人的長處,就算得上是“成人”了?!爸薄安挥薄坝隆薄八嚒奔础俺扇恕北貍涞臈l件和素質,其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而“成人”教育中的勇和藝,就與體育密切相關了。“文之以禮樂”是這四種素質要受禮樂的規(guī)范??鬃诱f的“仁”“知”“勇”,大抵相當于萌芽時期的德育、智育、體育這一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思想。他認為準備去從政或做官的知識分子應該“君子不器”,也就是說,做人不能像有專門用途的器物,只具備某種單一的品格或技能,而應是多才多藝,全面發(fā)展。

1.3注重“以人為本”、“有教無類”的體育教育思想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在西周民本主義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肯定了人的價值和人的作用??鬃犹岢觥疤斓刂裕藶橘F,”“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的觀點,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人能夠客觀認識世界,并在此基礎上去“修身治國平天下”,擔當起社會的責任。儒家思想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生存價值,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以人為本、仁者愛人的理念。儒家思想中的“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也就是教育的全面普及性,是指無論學生的貧富貴賤,聰明或者愚笨,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坝薪虩o類”的教學理念來源于“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論。教育應當尊重每一個人的受教育的權利,給予每個人成才的機會。“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增加了受教育的群體和知識的傳播,有利于更多人素質的提高。這兩大思想同樣在現代體育教育當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主要以學生為主,結合他們的運動興趣愛好進行教學。他們當中無論是富二代還是家里比較貧困,聰明或愚鈍,都應當一視同仁,同等對待。這樣對于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具有積極的意義。

1.4儒家思想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1)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為學生實現自我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是彰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人文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要求,解放其個性,促進其人格的完善。學生在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當中,能夠有效地擺脫傳統教學思想對其學習行為的禁錮,能夠根據自身的發(fā)展需求,進行有選擇性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的自主思維與自我意識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而這種有指定性的自主選擇的學習行為,能夠有效地修正與填充學生自身素質體系的建構,為實現其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2)凈化教學環(huán)境,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的進程。在傳統教學思想影響下的課堂教學氛圍,凸顯出強制與無奈,對于學生的身心造成極大的損害,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不僅引發(fā)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抵觸情緒,更容易導致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的產生。因此,營造和諧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能夠有效凈化教學環(huán)境,使得傳統的教學思想消極因素得以消除,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提供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而這種凈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時,更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與發(fā)展。(3)增進師生間的相互尊重、信任與理解,構建師生友好關系。和諧是建立在雙方之間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之上。和諧教學的環(huán)境,能夠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之體驗與感悟來自于教師真摯的情感付出,進而對教師產生尊重與信任,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改善。和諧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一方面能夠彰顯師生地位的平等,另一方面,能夠消除師生間的芥蒂,達成彼此間的心靈交融與情感互動。全新的師生間關系的建立,能夠有效烘托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教學整體目標的實現提高保障。

2儒家思想對學校體育教育的消極影響

2.1重文輕武的思想制約著體育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體格注重文教的國家。儒家主張禮儀修身,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制于人?!蔽娜说牡匚缓芨?,加上科舉選士,強調文章、品德和門第出身,重權術輕武備,視武學為下品。這種固定的價值觀念作為文化的深層意識積淀下來,具有很大的穩(wěn)定性,支配著人們的言行和思潮。體育教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通過身體活動和其他一些輔手段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性和教學性,體育教育是以體育教學為主要途徑。而體育教學則是體育教師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有組織、有計劃地指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體育知識,掌握技術和鍛煉身體的雙邊活動。它強調的是一種“雙邊活動”的過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其思想和行動決定著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由于受到“重文輕武”思想的影響,學校領導者對體育課不重視,體育教師也得不到重用,極大地削弱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大大降低。

2.2男尊女卑思想制約著女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儒家思想對女性是比較輕視的。《禮儀》中有“婦女有三儀”“三從四德”的枷鎖完全束縛著女性的言行舉止,女性和男性一樣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被剝奪,稍有越軌,就會遭到譴責。宋明理學片面提倡“存天理,滅人欲”,鼓吹“三綱五?!贝笏列麚P婦女的“三從、四德、七出”的條律,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女生這一弱勢群體往往不備受教師的關注,常常被忽視。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女生沒必要運動這是符合常規(guī)的,更不要說要采取什么教學方法去教授學生,這就極大的削減了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甚至對體育課產生抵制的情緒,逃課的現象時有發(fā)生。

2.3“禮”作為行為規(guī)范約束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道之道,齊之以禮”,“寓德于體,以禮行體”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把德、禮的觀念植于體育倫理之中,這就決定了中國人的體育思想歷來注重人倫道德的培養(yǎng),其發(fā)展無疑會相對的集中于道德的方向。如果我們從整個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心理來看,重德輕體的觀念是基本準則,重視身體方面的修行往往是一種思想的潛能,只能流行于形式上的提倡。學校體育教學就是要讓每個參與其中的學生充分展示自己,養(yǎng)成自己獨立的人格,培養(yǎng)和促進個性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儒家思想把“中庸”上升為方法論這樣的思想不利于培養(yǎng)人們的敢闖敢于冒險、改革創(chuàng)新以及對于理論的創(chuàng)新。為什么我們現在的教育改革都不是很成功,每當提出一個新的教學改革方案,總是嘗試在幾個點,而且實施不了一段時間就停止,這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思想緊密聯系,它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用它來解決一切當前面臨的所有困難與挫折,應是最佳的方法了,所以說我們現代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學校是學生學習和受教育的良好場所,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我們應盡量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教學服務,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綜合素質。

3結語

第4篇

(一)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學生之所以對奧林匹克知識掌握得不夠,是因為教學中教師不能較好地向學生傳授奧林匹克知識,不能激發(fā)大學生學習利用奧林匹克知識的興趣。且體育院校奧林匹克思想教育課程開設不合理,體育專業(yè)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二)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途徑調查

通過調研,在獲得奧林匹克相關知識的途徑調查中,媒體是體育大學生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主要途徑。其中通過電視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有86.4%,通過網絡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占84.8%,而通過學校體育課、知識競賽、講座、板報、宣傳欄獲得的占51%。

(三)在體育院校課外文化活動中進行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可行性

1.高校課外文化活動的教育特性奧林匹克精神所倡導的“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以及參與、競爭、公平、友誼和奮斗的價值導向,就深藏在體育文化的底蘊之中。而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先進陣地,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弘揚與宣傳工作更是責無旁貸。2.開展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符合學生的內心需要學校教育是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奧林匹克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體育院校367名大學生的調查,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在課外文化活動中進行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必要性。367名體育院校大學生中有305名認為有必要在高校中開展奧林匹克思想教育,所占比例83.1%。這說明體育院校大學生渴望在課外文化活動中開展奧林匹克思想教育。

(四)在體育院校課外文化活動中進行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實踐措施

1.充分利用體育院校的理論資源,推動奧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據調查,體育院校有奧林匹克專職教師與奧林匹克專業(yè)書籍,再加上與奧林匹克教研人員專家的合作,能夠很好地指導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將奧林匹克思想更好地融入活動中。此外,院校還可以通過聘請專家,對廣大學生進行報告講學,使學生在專家教授的指導下,帶著自己的疑問去思考問題,去解決一些奧運概念方面的問題。2.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組織者的奧運教育首先,應不斷加強活動組織者的奧林匹克知識素養(yǎng);其次,要慎重選拔組織活動的學生干部,并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實際組織能力,包括注重對學生干部進行奧林匹克知識的宣傳與講解,定期組織培訓活動,讓他們及時學習先進的奧運知識,或以大討論的形式探究奧林匹克活動如何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相結合,從而使這些學生走在普通學生的前列,更好地來組織相關內容的活動。3.奧運教育要有計劃、有總結、有評價,保證奧運教育落到實處組織者要定期制定活動計劃,做到活動有主題,思想要明確,計劃要嚴密。在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資料的積累,并在每一次活動結束之后都要及時總結,及時調查了解學生的反映與動態(tài),這樣,才能看出校園文化活動是否對體育院校的奧運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若發(fā)現問題要及時改進,以確保活動的可持續(xù)進行與發(fā)展。

二、結論

第5篇

研究結果與分析

1中學生對安全教育的認知情況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92.81%的中學生認為安全教育很重要,但還有7.19%的中學生認為安全教育不重要。反應出中學生對安全教育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和掌握應急自救常識和逃生技巧。在對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這一問題的認識上,75.51%的中學生知道艾滋病是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來的,3.77%的中學生不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握手、進餐、擁抱、共用馬桶等一般的接觸會傳染艾滋病。各級學校應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并有一定的課時保證,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媒體和載體廣泛宣傳安全知識。

在對火災如何逃生的調查中,86.64%的中學生知道應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生,但仍有13.35%的中學生做出不恰當的選擇。在對地震時首先應保護的部位調查中,91.27%的中學生認為首先應保護頭部,與2008年發(fā)生的汶川大地震后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宣傳普及地震逃生知識有關。但還有分別3.77%、2.57%、2.40%的中學生認為首先應保護雙手、胸部和雙腳。因為絕大部分中學生并沒有相關經歷和實際經驗,調查到的是行為知識,而非實際的行為和能力。盡管大多數學生對一些應激知識和技能的認識是正面的、積極的,但還需加強在實踐中準確運用的演練。

2中學生對學校校園安全的認知情況分析

校園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護好每一個學生,使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已成為中小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容。從表3可以看出,中學生認為打架斗毆居校園安全隱患之首,其次是違章用電,學生私藏兇器和外出上網也會引起一系列安全問題。調查結果還顯示,8.05%的中學生認為所在學校(包括宿舍、教室、食堂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67.98%的中學生認為存在一點安全隱患;16.44%的中學生認為學校內和學校周圍環(huán)境非常安全,但有8.39%的中學生認為很不安全;49.83%的學生知道學校曾出現過安全事故。因此健全學校安全保衛(wèi)制度,加強學生管理與教育,加強檢查消除火災隱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3中學生對學校體育中實施安全教育的認知情況分析

3.1中學生在體育課中接受安全教育情況在被調查的584名中學生中,80.31%的中學生在學校體育中接受過安全教育,19.69%的中學生坦言在學校體育中沒有接受過安全教育(表4)。傳統的體育教學注重強調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培養(yǎng),而對人心理、行為價值觀、情愿態(tài)度、衛(wèi)生保健等知識的培養(yǎng)不太重視,教師在課堂中過分強調學生的體育成績,忽視安全知識方面的教育,嚴重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由于學校體育教學有其獨特的功能與特點:教學直觀性強、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強、學生接觸范圍廣、開放性大。在體育課教學中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了解基本的自我防護、救護知識、方法與技巧等,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或災害時有應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災難的發(fā)生,這是落實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的一個具體措施。

3.2中學生認識的學校體育中安全教育的內容表5顯示,學校體育中經常進行安全教育的內容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地震逃生(43.84%),消防安全(41.95%),交通安全(38.53%),運動損傷的預防、扭傷的處理(36.47%)、網絡安全(29.11%)。而對自衛(wèi)防身術、野外生存、心肺復蘇術等不經常進行。除了野外生存技能少于一半的學生不會處理應對外,其他諸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地震逃生、運動創(chuàng)傷的簡單處理和包扎以及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扭傷等均有超過70%的中學生表示會處理。但仍反映出學校體育比較強調安全意識的灌輸,忽視了安全教育的技能訓練,體育課程也根本無法包括安全教育的所有內容。

3.3中學生認識的學校體育與安全教育相結合的途徑安全教育內容進入體育課程,必須通過一定的途徑。表6顯示,中學生認為可通過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游戲、體育課和課間操/大課間時進行安全知識講座與安全演習等安全教育。在課余活動時間開設拓展課程的訓練將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創(chuàng)新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對突發(fā)事件有積極應對的心理準備和身體素質能力。

在體育游戲中組織和開展了小型的安全競賽活動,將前滾翻運動、跳山羊、跨欄跑等應用在障礙跑的比賽游戲中,使學生們在游戲中掌握了安全知識和技能,同時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在學校體育課程內容也可融入安全教育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演習,教會學生掌握大量的應急逃生自救技巧及在災難中的應急救人方法。課間操/大課間時間可以進行安全演習,將安全教育的實踐內容通過變相的設置(比如規(guī)則、器材、場地等的變化),使之成為課間操的拓展內容。只要體育教師探索開發(fā)與安全教育有關的體育課程資源,一定可以找到好的結合途徑,以實現安全教育的內容與體育課程進行整合。

3.4中學生認識的影響學校體育中進行安全教育的原因從表7可以看出,中學生認為影響學校體育中進行安全教育的原因排列依次是學生沒有興趣、教師沒法去實際操作、學校對體育的要求是不受傷就行、難以體現體育課程的身體練習特征、學校場地器材設施不能滿足安全教育、體育教師不重視安全教育以及體育教師不會進行安全教育等方面??梢苑从吵鲆韵聠栴}:首先教師應促進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間接興趣,引導他們認識應急能力對自身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如果學校領導重視體育課程中的安全教育,那么體育教師自然對體育課程的安全教育也相應的重視;最后一些體育教師不進行安全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學校對體育的要求是不受傷就行,以及體育課程無法承擔安全教育的重任,致使體育教師沒有在體育課程中實施安全教育。這里面有學校重視程度的問題,也有體育教師自身的原因。

結論與建議

(1)新疆中學生對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總體上良好,對一些應激知識和技能的認識是正面的、積極的,但仍有一部分中學生不了解安全教育,缺乏安全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因此學??啥嘟嵌取⑷轿坏刈龊冒踩逃麄?,如報告會、專題講座、知識競賽、體育圖片展、辯論會、黑板報、校廣播站、校園網絡等,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安全重要”的意識,使學生深刻認識其重要性,了解安全教育的相關知識,加強法制觀念、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第6篇

1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1)充分利用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體育教學以身體活動為主,教學內容有別于其他學科。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元素,并適時、妥善地進行引導,對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形成會有積極的影響。例如,利用隊列隊形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利用接力跑、拔河比賽、籃球比賽等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利用中長跑練習中出現的“極點”現象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堅強意志;利用耐久跑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利用變速跑、蛇形跑、追逐跑、讓距跑等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提高練習效果;利用體操和跳躍項目練習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優(yōu)良品質,促進學生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韻律操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武術既可強身健體,又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同時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各種技能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體育骨干分子和積極分子的小助手作用,不但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作和獨立工作能力。課堂的最后小結,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及教師評價的形式,對學生的上課表現進行客觀評價,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些蘊藏在教學中的德育元素,只要教師細心挖掘、妥善利用,會對健全學生個性品質大有裨益。

(2)利用課堂中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及時發(fā)現、表揚好人好事,又要不失時機地對有不良傾向的學生進行教育。如實心球教學時,有的學生撿遠的,并常幫別人多撿一個,而有的學生恰恰相反,專撿近的,甚至多撿一個自己留用。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教師應及時講評,使好的行為發(fā)揚光大,不好的行為及時得到糾正。例1:球類項目練習時的聽哨音停、迅速歸隊,練習時的團隊協作;體育課必須穿球鞋、運動褲;愛護場地器材;測驗成績如實登記等,已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學生養(yǎng)成了會學習、會做事、會共同生活的良好習慣。例2:籃球比賽時,一位學生無意中把對手撞倒,他沒有繼續(xù)搶球,而是把被撞者扶起并表示歉意和關心。對此,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并號召其他學生學習這種敢于承擔責任,關心、愛護、幫助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例3:排球比賽中,有學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例4:綜合素質訓練課中使用的體育器材往往較多,1~2名學生很難一次歸還完,這時,有的學生主動協助送還,有的學生卻不聞不問,甚至故意逃避。對于這種現象,教師應及時點評,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熱愛集體,主動幫助他人。

(3)在評價中滲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鼓勵。適當的語言鼓勵和表揚,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但事事得賞會使表揚變得毫無意義,而過于嚴厲的批評往往可能毀滅學生的興趣,使其自暴自棄。因此批評要遵循3個原則:①不傷害學生的心理和身體;②言行避免粗暴;③就事論事,不以學生為發(fā)泄對象,既往不咎??傊槍W生的不同心理特點,體育教師應注意批評方式,使學生樂于接受,從而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2體育教師應提高業(yè)務素養(yǎng),規(guī)范自身言行

第7篇

怎樣才能取得體育、德育“雙豐收”呢?

一、精心設計

我們應該設計多種方法,采用多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在編寫教案時,要根據本課內容、任務、目的精心設計,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趣味性。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如做隊列練習時,是比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個兵”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齊”等正確動作,以實際動作向學習,鍛煉學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壘球投擲課時,如果單一的投擲,學生興趣不濃,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設計成“投彈炸鬼子”游戲(在投擲區(qū)前畫一條及格線,遠處放一個或多個標志物,上畫日本鬼子兵的頭像,看誰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線者算炸傷自己,罰做俯臥撐,促其加強臂力練習)學生們興趣盎然,都能奮力向敵人投擲。這既是效果好的體育課,又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在綜合訓練課上,創(chuàng)編了一套組合游戲——《路上》,在游戲中設置了“雪山”、“草地”、“鐵索橋”等情境,讓學生通過跑、跳、翻滾攀爬及投擲等活動,全身心都得到鍛煉,這是一節(jié)“軍事課”,又是革命傳統教育課。

二、寓教于樂

要做到“寓教于樂”,就應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動愛新鮮,注意力不集中很適合游戲教學。游戲教學是從個人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把獲得運動的快樂感和培養(yǎng)自我鍛煉能力作為目標的教學思想。它重視每一項不同運動所獨具的樂趣,并強調愉快地、自主地從事體育學習。游戲教學在形式上是以快樂從事體育學習為目標,但真正的目的是為兒童在學校階段認識體育,真正獲得快樂體驗,從而持之以恒,直至終身進行體育鍛煉。游戲教學要依據大綱、教材的要求和實際可能,又要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和時代特點,從實際出發(fā)。使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學有所獲。如跳單雙圈時,有些學生因圖快或不認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設計成“小貓捉老鼠”游戲,誰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貓捉住,這樣再跳時學生就會很認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戲,讓“盲人”戴上娃娃頭,“少先隊員”推著“盲人”繞“土堆”“過小橋”,看誰先送到“家”,學生們看著憨態(tài)可掬的“盲人”樂不可支,都爭著去送盲人,達到鍛煉和教育目的。在低年級或學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賽、用筷子夾玻璃球比賽等,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頭、剪子、布”等游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三、心有德育場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