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0:46
序論:在您撰寫美術與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來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或能畫,或既能書又能畫的,離不開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
一、“文房四寶”之筆在林林總總的筆類制品中,毛筆可算是中國獨有的品類了。傳統的毛筆不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不過由于毛筆易損,不好保存,故留傳至今的古筆實屬鳳毛麟角。毛筆的制造歷史非常久遠,早在戰(zhàn)國時,毛筆的使用已相當地發(fā)達。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都是與毛筆的使用分不開的。古筆的品種較多,從筆毫的原料上來分,就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黃羊毛、羊須、馬毛、鹿毛、麝毛、獾毛、貍毛、貂鼠毛、鼠須、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獺毛、猩猩毛、鵝毛、鴨毛、雞毛、雉毛、豬毛、胎發(fā)、人須、茅草等。從性能上分,則有硬毫、軟毫、兼毫。從筆管的質地來分,又有水竹、雞毛竹、斑竹、棕竹、紫檀木、雞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況香木、雕漆、綠沉漆、螺細、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銀、瓷等,不少屬珍貴的材料。從筆的用途來分,有山水筆、花卉筆、葉筋筆、人物筆、衣紋筆、設骨筆、彩色筆等。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fā)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fā)現最早的筆。其后,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zhàn)國筆,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及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古居延地區(qū)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現在常見的品種有“石獾”、“狼毫”、“蘭竹”、“葉筋”、“紅毛”、“羽箭”等,其筆型大小不一。軟毫筆,一般是用羊亳加工制成,特點是柔軟、含水量大。大小型號,品種也很多,大型的如“提斗”、“抓筆”等,中小型的如“鶴勁”、“鶴腳”等等。兼毫筆'是用硬毫與軟毫相間制成的,剛柔適中。我們現在常見的如“紫毫”、大中小“白云”
等。筆分長、短、大、小,運用起來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如畫大幅的畫用大筆,畫小幅的畫用小筆。這些都是一般的規(guī)律,但又不能拘泥,如有的畫者愛用羊毫,有的愛用狼毫,也有的愛用大筆作小畫,認為這樣能收到意酣墨飽的效果。
一、“文房四寶”之墨墨給人的印象似稍嫌單一,但卻是古代書寫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這種獨創(chuàng)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能得以實現。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內涵豐富。作為一種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現于今者,當十分珍貴。
在人工制墨發(fā)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作為書寫材料。墨的發(fā)明大約要晚于筆。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經過這段漫長的歷程,至漢代,終于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來用模制,墨質堅實。據東漢應劭
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陜西省干陽縣,靠近終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來燒制成墨的煙料,極為有名。
從制成煙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還要經過入膠、和劑、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個模壓成形的過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項重要的工序,也是一個藝術性的創(chuàng)造過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長方、圓、橢圓、不規(guī)則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塊組成,圓形或偶像形墨模則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內置墨劑,合緊錘砸成品??钭R大多刻于側面,以便于重復使用墨模時容易更換。墨的外表形式多樣,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邊墨。
中國畫的用墨也是很講究的。墨分“油煙”和“松煙”兩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制成;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制成。油煙墨的特點是色澤黑亮,有光澤;松墨的特點是色烏,無光澤。中國畫一般多用油煙,只有著色的畫偶然用松煙。但存表現某些無光澤物如墨蝴蝶、黑絲絨等,也最好用松煙。中國畫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錠,我們在選擇墨錠時,就要看它的墨色??茨撼銮嘧瞎獾淖詈?黑色的次之,泛出紅黃光或有白色的為最劣。磨墨的方法是要用清水,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濃稠為止。用墨要新鮮現磨,磨好了而時間放得太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一般是不可用的。但也有畫家喜用宿墨作畫,那只是個別的。
我們現在有多種書畫用墨汁,如“中華墨汁”、“一得閣”、“曹素功”等,可以代墨使用。一般來說,畫工筆,最好用研磨的墨;寫意畫,因用墨量大,可用書畫墨汁。
說到中國畫的用墨,還需說說中國畫的用色。“文房四寶”中的墨,就應該包含有色的意思,因為色也是中國畫的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色在繪畫上我們又把它稱為顏料,中國畫的顏料與西洋畫的顏料是不同的。西洋畫的顏料都是化學品。
中國畫的顏料有兩種性質,使用起來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種是植物質的,如花青、滕黃、胭脂、牡丹紅等,性能是透明、質細,但年久會褪色;另一種是礦物質的,如朱砂、朱漂、頭青至三青、頭綠至三綠、赭石、石黃、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蓋力,年久不褪色。中國畫的顏料比西洋畫的顏料種類簡單,但給人的感覺卻不同,它們使中國畫的色彩具有了自己獨立的風格。今天,中國畫家們?yōu)榱烁S富地表現生活,也兼用了一些西洋畫的水彩、水粉顏料,但這只可適當地搭配,一定要保持中國畫的色彩特點;如果西洋畫的顏料用過了頭,就不像中國畫了。
三、“文房四寶”之紙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曾經為歷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勛。即使在機制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fā)著獨特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
紙張發(fā)明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是采用什么來作為記事材料的呢?根據文獻和實物資料,最早的人們是采用結繩來記事的,遇事打個結,事畢解去。后來又在龜甲獸骨上刻辭,所謂“甲骨文”。在青銅產生以后,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義,即“金文”或“鐘鼎文”。再后,將字寫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稱“竹木簡”,如較寬厚的竹木片則叫“牘”。同時,有的也寫于絲織制品的縑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記事材料外,還發(fā)現了刻于石頭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一般人都知道,紙是在東漢由蔡倫發(fā)明的。但近年的考古發(fā)掘,卻對此提出了疑問。隨著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進展,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被發(fā)現,其中也不乏紙的遺物。這些古紙均據其出土的地點而被冠名。
從目前出土古紙自身的年代順序,可以分別排列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于蔡倫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說明已用于文書的書寫。
中國古時候繪畫多畫干帛和絹上,其實帛也是一種絹類織物。畫畫用的絹是特制的,現在有一些工筆畫家還喜歡用絹作畫。大約到了宋元時代,人們才開始大量用紙作畫。絹和紙各有特點,紙是植物制品,絹是絲織品,筆墨畫在紙上,容易表現出筆墨和色彩的變化。畫在絹上,其畫的光潔度就更強一些。我們現在主要是用紙作畫,一般是宣紙。宣紙分生宣和熟宣兩種。熟宣是用礬水加工過的,水墨不容易滲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細致地描繪,反復地上色,因此像絹織物一樣,適合于畫工筆畫。現在常用的熟宣有“冰雪宣”、“蟬衣箋”、“云母宣”等。生宣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水墨容易滲透,落筆為定,無從更改,而且滲透開來,能產生豐富的筆墨變 化,所以寫意畫多用生宣。常見的品種有“凈皮”、“棉料”、“棉連”等。
除宣紙外,有的畫家還喜歡用皮紙作畫,皮紙又稱高麗紙,它的性能與宣紙相似,但價格卻便宜得多。所以,初學畫的人也常用這種紙。
四、“文房四寶”之硯硯,是磨墨用的。要求細膩滋潤,容易發(fā)墨,并且墨汁細勻無渣。硯也有石硯、陶硯、磚硯、玉硯等種類之分,最負盛名的是廣東產的“端硯”和安徽產的“歙硯”。
不過,作畫用硯,也不一定那么講究,一般選擇那種石質好、硯池深、稍大有蓋的,研磨時發(fā)墨快、水分不易揮發(fā)的就可以了。
在古代的文房書齋中,除筆、墨、紙、硯這四種主要文具外,還有一些與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們也是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員。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編》
中記述了四十多種文房用品,通常較為常見的有:
筆掭:又稱筆硯,用于驗墨濃淡或理順筆毫,常制成片狀樹葉形。
臂擱:又稱秘閣、擱臂、腕枕,寫字時為防墨沾污手,墊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為多。
詩筒:日常吟詠唱和書于詩箋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筆架:又稱筆格、筆擱,供架筆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處可置筆。也有人物和動物形的,或天然老樹根枝尤妙。
筆筒:筆不用時插放其內。材質較多,瓷、玉、竹、木、漆均見制作?;驁A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筆洗:筆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為缽盂形,也作花葉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處濕潤,以供臨時擱墨之用。
墨匣:用于貯藏墨錠。多為漆匣,以遠濕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紋,或用螺細鑲嵌。
鎮(zhèn)紙:又稱書鎮(zhèn),作壓紙或壓書之用,以保持紙、書面的平整。常作各種動物形。
水注:注水于硯面供研磨,多作圓壺、方壺,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雞等動物形。
硯滴:又稱水滴、書滴,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
硯匣:又稱硯盒,安置硯臺之用。以紫檀、烏木、豆瓣摘及漆制者為佳。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huán)畫、漫畫、宣傳畫、插圖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于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征。
藝術史上,繪畫有著多種品類和樣式。大致列舉如下:
巖畫 即繪制或鑿刻于巖石上的圖畫。原始人在巖壁上刻下他們的信仰和種種生活印跡:狩獵、游牧、戰(zhàn)爭、反映生殖崇拜的男女交媾、怪異的人頭像、手印、蹄跡……中國巖畫分為南、北兩大系統,南方巖畫多是用顏料繪上去的,北方巖畫則多是鑿刻出來的。
漆畫漆畫是用油漆所繪成的一種工藝性的裝飾圖畫。商代已有漆器工藝,戰(zhàn)國時這種工藝趨于發(fā)達。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有漆器出土。長沙陽楚墓出土的漆器,花紋工細,有的漆奩描繪舞樂、狩獵情景,富有生趣。湖北云夢城關西部睡虎地出土漆器多件,紋樣精致,線條流利,狀態(tài)生動,其中漆盂是現存唯一的秦代漆繪作品。
水彩畫顧名思義,就是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作畫的表現方式。狹義而言,水彩畫是指用水彩顏料,以水為稀釋媒介,在紙張上作畫的繪畫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Transparent Watercolor)及不透明水彩(/Gouache)兩大領域。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繪畫材料的生產,20世紀水彩畫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與不透明水彩兩大范疇。舉凡能用水稀釋作畫的材料,如Gesso、壓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鉛筆,都包含在水彩畫的領域之中。
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于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于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
工筆畫在我國的傳統繪畫中,工筆畫發(fā)展的歷史非常悠久。從戰(zhàn)國時期繪制的帛畫,到唐宋藝術家的經典巨作,可以說,中國傳統的工筆畫,在上千年的時間里,從稚嫩逐漸走向成熟。元代以后,隨著文入畫的興起,中國工筆畫開始走向低谷,甚至被貶低為工匠的描摹之作,難登大雅之堂。直到20世紀80年代,工筆畫在經歷了幾百年的沉寂后,開始逐漸復蘇,并以前所未有的全新姿態(tài)迅猛發(fā)展。當代工筆畫的復興,體現了古代藝術傳統的不斷延續(xù),同時也顯示出了中國畫藝術的新生和希望。
在中國畫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工筆畫以它刻畫精細、傳神,富有抒彩的藝術面貌而獨樹一幟。它的源頭最早可上溯到戰(zhàn)國時期的帛畫。到了隋唐、兩宋,大量畫家、大批作品的涌現,使工筆畫走入了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然而此后不久,文人畫逐步興起,精描細寫的工筆繪畫,被看做是工匠的描摹之作,受到譏諷與貶斥。
中國工筆畫隨即走入了千年的沉寂。
裝飾畫裝飾畫是一種并不強調很高的藝術性,但非常講究與環(huán)境的協調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藝術類型作品。裝飾畫以制作方法進行劃分:印刷品裝飾畫、實物裝裱裝飾畫、手繪作品裝飾畫等;以材質進行劃分:油畫裝飾畫、木制畫、攝影畫、絲綢畫、編織畫、烙畫等。
拼貼畫就是打亂時間序列,整體呈“心理結構”,局部仍用“傳統寫法”,巧妙剪輯、拼貼各個“畫面”的一種新技法。它實際上是所謂“意識流”作品的一種“變體”,是“心理線”和“故事線”的一種拼貼、交錯,比較適宜于表現時間跨度大、空間變換多、思想容量豐富的題材。
.版畫藝術版畫是用刀子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膠版、銅版、鋅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后印刷出來的圖畫。版畫分為四種;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版畫。
一、民間美術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民間美術是指百姓在日常生活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美術形式,經由口傳身授將當時的審美意識傳承延續(xù)的藝術,其具有生活適用性、民俗文化性以及藝術審美性的特點,并將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融入藝術創(chuàng)作,這也是民間藝術最主要的特色。此外,民間美術在基層人民中誕生,其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以豐富,包含著各式各樣的民間美術形態(tài)。即使它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以物質的形態(tài)出現,但其本質依然是一種精神象征。
二、現代藝術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現代藝術在設計過程中逐漸擺脫物質實體的限制,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重要的文化體現,反映出不同地域的審美風格?,F代藝術作為當代文化與美學的綜合性表達手段,在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逐步滲透,所以,對于現代藝術設計的認識應該是全方位與多角度的。對于現代藝術設計來說,其主要以體現社會意識而存在,能夠將當代社會的審美意識反映出來。現代藝術和民間美術的主要差異在于現代藝術在設計中受到科技發(fā)展的影響,并以科技的發(fā)展為基礎。因此,科技的發(fā)展不僅對現代藝術設計的設計對象、設計方法具有重要的影響,還拓展了現代藝術的設計思維。
三、民間美術和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探討
1.現代藝術設計源泉來自民間美術
優(yōu)質的藝術素材常常源于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活經過藝術家的提煉、篩選及潤色后就具有了濃厚的藝術氣息。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其在現代藝術中以源頭的形式存在,并主要表現在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物質作為民間美術的重要載體,是民間美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神則反映出當代人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追求,是民間美術的思想結晶。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民族文化,現代藝術設計中重要的設計靈感來源就是豐富的民間美術。因此,設計者要不斷采納與吸收民間美術的精髓,從而創(chuàng)造出獨具一格的藝術作品,進而在推動現代藝術發(fā)展的同時將中國輝煌燦爛的民間文化傳承下去。
2.民間美術深化現代藝術設計創(chuàng)造力
民間美術對于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其創(chuàng)作視角所具有的獨特性以及設計方式所具有的開放性給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民間美術主要通過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合,充分表達出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用民間美術,不但可以培養(yǎng)設計者的想象力,還能探索與發(fā)現素材所具有的規(guī)律性,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和思考事物,促進思維的發(fā)散性。
3.現代藝術設計借鑒與應用民間美術
隨著各種現代藝術活動的開展,更多的中國藝術品逐漸走上了國際化道路。可以發(fā)現,走上國際化道路的藝術品其成功之處就在于立足本土文化,借助中國傳統文化豐富作品的內涵與意義。這在現代藝術對民間美術的借鑒應用中得以體現,這對于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現代藝術具有重要的啟示。
4.兩者之間的文化內涵共通
在創(chuàng)造民間美術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藝術理想與人生理想的價值觀念,將這些因素融入創(chuàng)作主題,將人民生活的情感接通,融入自身對于生活的熱愛和美好的心愿。伴隨民間美術的廣泛應用與現代藝術的設計實踐,不論是時間上或是空間上都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民間美術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也是現代藝術在設計中需要汲取的重要精華。此外,民間美術的設計主題還能充分激發(fā)現代藝術在設計選材中的靈感,讓民間美術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從而促進兩者之間文化內涵的共通。
結語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從不斷涌進的世界各國美術流派和風格的信息里,發(fā)現了中、西美術在認識上的距離。同時也看到了,在前蘇聯美術基礎教育體系之外,還有法國、德國等國的美術基礎教育體系,并且他們之間的教育方式大相徑庭。歐洲在19世紀工業(yè)革命后所產生的照相術,由于它的成像來得更加“準”和“快”,那種講究“形準”的繪畫無法與它比肩,完全失去了意義。于是,西方畫家放棄了我國一直苦苦追求的前蘇聯“形準”繪畫藝術(也叫“再現”藝術),進入講究“表現”的繪畫藝術境界。由此,以往的美術基礎教育大綱失去了統籌作用,繪畫水平的高低不再以“形準”作為唯一衡量標準。原來用“形準”作為基本功訓練的教師開始放棄了這一要求,改而向學生提供條件,讓他們進行自學,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嘗試基礎教學。因此,“形準”的繪畫要求開始削弱。
二、單線的堅持與興起
超現實主義大師米羅的作品是典型的喚醒了點、線、面的生命,使它們成為形象,可以單獨組成供人欣賞的藝術品。他的作品的最大特點是在空白的底板上畫畫,喜歡表現的主題是人、鳥、星星。在其作品中會發(fā)現畫中的“點”象是無意中被隨性撒落的,靜心觀察,其擔當著一顆星或象征著人的眼和手的角色;一根看似不經意的揮灑“線條”,卻被安排著代表一個物體的輪廓線,同時又成為一個人的手臂形象;幾塊猶如路人隨意扔出的“色塊”,被當作了天空、大地、人或鳥的替身。這里點、線、面在畫家手中成為形象,并精確地安排到位,構成了一幅幅妙趣橫生、別開生面的作品。由此可見,繪畫是以造型精確到位并凸顯水平高低的藝術,唯有經過嚴格“形準”訓練的人才能達到。強調“形準”,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專業(yè)都要向油畫專業(yè)一樣,把對象畫的“像活的一樣”,而是要講究質感、量感、空間感,偏重用明暗調子造型。設計類的學生完全可以采用其專業(yè)最基本的繪畫表現手段———單線作為基本功訓練,以達到“形準”的目的。其次,用線造型舍棄了物體表面的光影和明暗,給學生以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對象的內外結構特征,更快地掌握準確概括及表現對象的造型能力,增強學生的立體空間知覺,提升其空間造型的能力。
三、單線與“形準”的關系及融合
(一)線在造型過程中的內涵和語言
在中國人的繪畫理念中,一根線包含一個人的精神和情緒。繪畫中的線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心境,它是最傳神的繪畫手段,是有生命的。藝術設計中的線有其獨特的韻味和生命力。與新華字典里所說的“幾何學上指只有長度而無寬度和厚度的”線不同,單線在藝術設計中是有厚度的,是一個消失的面,可以畫出最小、最淺的面和各種質感的物體,也可以研究形態(tài)到最精微之處,體現最細微的情感。由于繪畫材質的不同,各種筆畫出的線亦有不同,但是它們出線方式的中鋒與側鋒卻是一樣的。中鋒畫出的線是尖點深,兩邊淡;側鋒畫出的線是尖點深,一邊淡。側鋒畫出的線有寬度,也就是有厚度,其運用的面很廣。
(二)線對于把握形準的實踐意義
在藝術設計教育實踐過程中,學生對于形態(tài)的構建是一個通過比較利用線確定形態(tài)位置的過程。一是用垂直線和平行線確定對象的上下、左右位置。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一個對象時就會面臨著給對象的體積、質感、量感、結構的凹凸、穿插在結構上的光影定位問題,如何將這些立體的三維空間對象正確地定位在二維空間紙上,繪畫方面采取的是用垂直線與平行線來定位。用垂直線和平行線測量的辦法有兩種:一是用目測通過上下、左右的比較確定一個對象的位置,或通過手拿垂直鉛筆比較對象的左右位置的方法來確定,也可以橫拿鉛筆比較對象的上下位置的方法給以確定。二是用比較的方法確定對象的長短粗細、深淺光毛。繪畫的過程就是一個比較的過程。在比較對象的結構位置時,除了比較對象的形狀之外,還要與同類的對象作比較,如畫左眼睛的時候就要與右眼睛比大小、深淺等。經過比較,對象的比例和形體結構關系由此確定,再經過線條輕重、虛實、粗細、強弱的表現,作品就會以其生動有力、氣勢貫通的美感展現。
(三)單線準確表現對象需要注意的問題
1.根據對象受光后的情況進行繪畫
人們在用線表現對象時,線的抑揚頓挫并沒有根據結構受光后的關系進行繪畫。如學生在畫側面石膏人像的鼻梁時,該處本是受光的,學生在繪制中把線畫重了、粗了;而暗部的鼻翼線應該畫得重些和粗些,學生反而畫得既細又輕,因而產生了形不準的感覺。正確的表現應該是利用筆對線條的粗細進行控制,用細線輕輕地畫鼻梁的受光部,慢慢地進入暗部,線條逐漸深和粗起來,由此畫出的線條貼切、流暢。畫骨頭的部分用中鋒為宜,肉的部分用側鋒為好。側鋒因其出現的線是由深到淡且有厚度,所以畫圓潤的對象最為合適。
2.合理處理對象的空間位置
學生在處理畫面時,對于整體觀察方法仍缺少對空間感的表達。單線表現空間的方法與西方畫中用明暗來表現不同,它是利用線的密與疏、疏襯密的對比方法產生前后空間的。如果不存在疏與密對比的條件,繪畫時便可以用筆線的淡與深對比來制造空間。有了空間,形就會感覺準了。
3.單線對于質感的表現
1.有效提升傳統民間美術應用價值,使商品更具有優(yōu)勢和競爭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品外包裝對于商品的銷售有著很大的影響。某產業(yè)所生產的產品,在同類產品競爭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保證產品的質量,還要注重產品外表包裝設計。如果產品包裝設計能結合傳統民間美術設計元素,那么,該商品的銷售前景將比其他同類商品銷售前景更廣闊。在商品包裝設計過程中,巧妙的將民間美術設計元素融入其中,不僅能大大提高商品的檔次,還能使商品富有民族個性,增添其人文內涵。因此,在同類商品中,包裝設計融入民間美術設計元素的商品,與包裝設計沒有融入民間美術設計元素商品相比較,融入民間美術設計元素的商品更具有優(yōu)勢和競爭力。把民間美術應用于現代包裝設計之中,還可以有效提升傳統民間美術應用價值。促進其可持續(xù)發(fā)展。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民間美術最能體現大眾美學的特征,反映質樸的、大眾化的審美理念。從某種意義來說,中國傳統民間美術歷史文化價值極其豐富。中國傳統民間美術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文化、藝術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是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積累下來的藝術成果。通過傳統民間美術,我們能夠看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社會的理解和認識,通過傳統民間美術,也能夠發(fā)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傳統民間美術將勞動人民對生活、對未來的向往,表現的淋漓盡致。
2.能夠增添商品的民族感,對商品的流通、銷售都有著重要的推動價值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商品的日益增多,包裝設計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包裝設計缺乏人情味,缺乏多樣性與民族本土性。一些包裝設計盲目仿效國外包裝設計,其設計理念和審美價值很難獲得大眾的認同。包裝設計缺乏公眾審美價值,直接影響著產品的銷售。包裝設計不僅反映一個產品的外在價值,還反映一種文化走向。因此,如果產品包裝設計能結合傳統民間美術設計元素,那么,該商品的銷售前景將比其他同類商品銷售前景更廣闊。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民間美術蘊涵了本民族的精神素質,最能體現大眾美學的特征,反映質樸的、大眾化的審美理念。在發(fā)現生活的審美價值方面,民間勞動者審美情感極其豐富,因此,民間勞動者對商品有著特殊的敏感性,所以,將民間藝術的審美元素融入商品包裝的設計元素中,不僅可以提升傳統民間藝術使用價值,更能夠增添商品的民族感。對商品的流通、銷售都有著重要的推動價值。同時,通過民間美術的注入,可以使產品包裝具有更多傳統文化審美特征,使包裝設計傳遞更多民族文化信息。
二、傳統民間美術對包裝設計的影響
1.民間美術造型藝術對現代包裝設計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產品流通的加速,人們對物品的包裝設計越來越關注。尤其是那些貴重的、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包裝設計直接影響著產品的銷售,因此,將民間藝術的審美元素靈活又巧妙地融入商品包裝的設計元素中,對于加快商品的流通和銷售,提升商品內涵和底蘊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傳統民間美術造型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這些傳統民間美術造型是世世代代勞動人民以其非同凡響的審美能力以及超凡脫俗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來的。集中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追求和向往幸福生活的心愿。諸如產生于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產生于舊石器時代牙骨雕、編織,還有典型的傳統民間美術各種民間剪紙以及民間年畫中的“五谷豐收”等。這些,都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存愿望以及對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憧憬。傳統民間美術造型對現代包裝設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民間美術造型觀念對現代包裝設計的影響。早在人類原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傳統民間美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傳統民間美術造型日益成熟。時至今日,傳統美術造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漸漸地被大眾所接受。因此,在現代包裝設計元素中,融入傳統民間美術造型觀念,不僅能提高包裝設計水平,還能促使我國包裝設計更加藝術化,早日與國際化包裝設計接軌。二是民間美術造型的審美意蘊對現代包裝設計的影響。我國民間美術造型獨具特色,多彩多姿,內容極其豐富,具有極高的審美意蘊。這種審美意蘊,不僅滲透著民族傳統文化精華,更體現著一種不屈不撓、對美好生活真誠向往與追求的精神內涵。因此,在現代包裝設計元素中,融入民間美術造型的審美意蘊,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產品自身的價值,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產品的文化價值。
2.民間美術工藝品以及傳統色對包裝設計的影響
民間美術工藝品造型質樸、顏色多種多樣,將這些民間美術工藝品造型應用于現代包裝設計之中,可以充分表達產品的區(qū)域特性和個性特點。這對樹立產品的品牌效應,具有極高的促進價值。例如,我國民間美術工藝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泥塑藝術這方面的作用與效果就比較明顯。還有,號稱我國藝術精髓的陶瓷藝術,如果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巧妙地融入陶瓷藝術的經典花紋,不僅能夠更加完美的體現產品的個性特征,還能提升產品的審美情趣,促進產品贏得更多的用戶。另外,民間美術進行紋樣裝飾時,往往比較重視形于色的巧妙結合?!耙陨巍笔瞧涑玫囊环N手段。民間美術的傳統色主要有紅、藍、綠、黑、白等,其中,常被人們所采用的顏色應屬于紅、藍、綠這三種顏色。三種顏彩鮮艷、對比強烈,藝術效果比較明顯。所以,在現代包裝設計元素中,融入民間美術傳統色會起到非常好的藝術效果。只要有涉及喜慶或者節(jié)日的產品,往往都習慣于應用大紅色這一顏色,紅色不僅可以凸顯喜悅、熱情,還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結語
胡金銓與電影的結緣,似乎是機緣巧合,1949年從內地到香港后,因為從小會畫畫,就進了一家小廣告公司畫海報和廣告牌。最初畫的廣告牌是老舍的《我這一輩子》的電影版,或許就是此時奠定了他一生另外一個重要的興趣所在—研究老舍。后來,胡金銓還在吳性栽和費穆開的龍馬電影公司做過短期的廣告工作。除此之外,他還在長城電影制片有限公司的美工科幫忙。而當時美工科的主任恰好是被稱為中國動畫之父的導演萬古蟾。由此,胡金銓從最基礎的電影美工開始,進入了電影圈。他為永華電影公司導演嚴俊的《吃耳光的人》做美術和裝飾時被看重,當了男主角。當然之后與李翰祥之間的種種合作,更使他能在電影事業(yè)中更進一步。《江山美人》作為邵氏及李翰祥當年的扛鼎之作,獲獎無數,作為男二號的胡金銓還因此獲得了最佳配角的獎項?!队裉么骸肥撬蔀閷а葜蟮牡谝徊孔髌?,但受各種條件制約,這部電影仍然可以看作是李翰祥風格的延續(xù)。真正讓他開始迸發(fā)創(chuàng)作激情的,還是之后的一系列新武俠電影。在這些作品中,胡金銓終于可以逐漸擺脫邵氏電影的美術風格。當時的邵氏因為黃梅調電影的拍攝,整體的美術風格戲曲化、程式化。其中又以李翰祥為代表。李翰祥也是有美工基礎的導演,因此他的電影美術大都非常講究。李翰祥對胡金銓的影響在其之后的作品中也非常明顯。胡金銓在開始執(zhí)導電影之后,除了繪制拍攝時必要的勘景速寫、分鏡稿以外,也時常在工作之余畫一些中國山水、人物或寫書法。從這些作品來看,中國繪畫藝術的神韻被很好地融入了電影中。20世紀80年代定居美國后,胡金銓在其電影創(chuàng)作步入低谷后畫了大量四格漫畫。出于對繪畫的興趣,又因曾師從萬古蟾,胡金銓從1984年起籌拍古典動畫片《張羽煮海》。為此有10年時間都在陸續(xù)進行這部動畫片相關的角色和分鏡設計。有些造型的設計與《大鬧天宮》頗有相通之處,也揭示了他與萬氏兄弟的淵源。可惜這部動畫片因故未能按計劃拍成。
二、胡氏電影美術風格的特點
在評述胡氏電影的特點時,大都會提到胡金銓的禪機。實際上,日本早期的古典主義電影最早將東方的禪意融入電影中。如通過轉場空間或“軸枕鏡頭”穿插靜止畫面來營造一種悠然的敘事與詩意。這些東方特點的電影不僅引起了西方的關注,也同時影響了香港的電影。胡金銓早期所在的邵氏曾經為演職人員大量放映日本電影來學習。而其中的日本劍戟片也成為影響新武俠電影的重要因素。在胡金銓的新武俠電影中也能看到這些因素的體現。胡金銓在吸收了中國傳統美術的營養(yǎng),再加上日本及好萊塢電影的種種元素之后,終于逐漸走出一條屬于自己電影的美術風格。胡金銓的電影美術特點中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很好地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如胡金銓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巔峰之作的《山中傳奇》,編劇鐘玲曾在《鬼氣、美感與文化》一文中指出,胡金銓在展現風景時多采用觀畫者看山水手卷的方式,“銀幕上出現書生在大自然中徒步長途行走,他大多從銀幕的左方出場,走向右方。此時,壯麗的風景即隨著書生的移動以水平方向呈現在觀眾面前”。像元明時期的山水長卷一樣,《山中傳奇》中的人物往往從屬于自然景觀,在構圖中居于畫中一隅,雖如此,但整個畫面卻變得氣韻生動。另外,文人畫里的留白技巧也在影片中得到廣泛使用,如莊依云的出場,山色溪光,倩影綽綽,似真似幻惹人遐想,可謂美不勝收。影片中的特效受制于當時條件而應用寥寥,但即便如此,還是大量使用了煙霧來營造一種特別的視覺效果。這種煙霧恰似中國山水畫中的朦朧。胡金銓電影美術中令人稱道的另外一點就是態(tài)度的嚴謹。徐克曾經說:“他依照他的感覺,在現場捕捉氣氛,一步步把畫面營造出來。那時候的導演,真的是有他堅持的信念。”在他的電影中,美術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他常常親力親為。胡金銓自述文章《從拍古裝電影找資料談起》中,我們能看到胡金銓的“考據”作風。我們現在依然能看到大量人物衣飾考據記錄的手稿。在拍攝著名的影片《龍門客?!窌r,因為講述的是發(fā)生在明朝中期的故事,胡金銓從《古今名畫300種》《古今名畫大觀》等書中摘錄和臨摹了許多內容。所列便有仇英的《春游晚歸圖》《風壑曳舟圖》《桐陰清居圖》,藍瑛的《西山雪霽圖》,以及青花瓶上的圖案等,并一一注明從該資料中可以借鑒衣、帽還是帶的設計。由于明代服裝仿自唐宋,他甚至從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尋找靈感。設計完成后,胡金銓還讓研究歷代服裝的權威王宇清評判,后者僅僅對個別地方提出了更改。當然胡金銓的電影美術也并非無懈可擊,《山中傳奇》的場景設定與劇本就有一定的出入,這或許與當時無法進入內地取景有一定的關系。
三、胡氏電影美術風格對華語電影的影響
論文摘要:本文認為,“祥云”與現代標志的結合,是對其造型形式美的再發(fā)掘與文化精神的再延伸與深化。
云,可說是與人類生息攸關的自然景象。歷代的文學家與藝術家無不對其傾之以情。我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在《九歌》中以“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橫四海兮焉窮”的詩句,形象地描寫了云彩的旖旎壯美,留連婉轉,卻又無所不往,具有飄忽無常的形態(tài)。在中國山水畫中,云的形象多不勝數。而我國傳統吉祥文化中的“云紋”則作為一種獨特的造型語言流傳至今,經過數個世紀的演變,以其特有的形式美與象征意義逐漸沉淀成一種代表大眾視覺記憶與審美尺度的豐富視覺遺產,影響著現代設計觀念。
一、“祥云”的起源與演變
與中國傳統吉祥文化一樣,“云紋”源流頗深。原始拜物思想和圖騰觀念為其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在原始社會,中國先民崇拜天文,視山河為神靈。遠古傳說“云神司雨”,雨與五谷生長關系密切,人們?yōu)榇硕M行了各式祈求保佑、消災降富、庇護生產和生活順利的祭祀活動。作為祭祀活動的工具,圖騰明顯地寄托了中國先民避兇趨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于是,能給人帶來吉祥如意、風調雨順的“云紋”(祥云)開始產生。它最初多與其它的“神靈”一起出現,如縈繞在“龍”或“鳳”的四周,與“飛天”一起飄逸流動,與“天馬”一起奔跑。此時的“祥云”常常被作為一種輔助圖形出現,造型流暢,多采用適形手法。WWW.133229.CoM它有時出現在圖騰的邊緣四周或中心部位;有時也作為背景,布滿整個畫面。隨著吉祥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象征著福、祿、壽、喜等其它含義的形象也與“祥云”結合在一起。如“五福同壽”、“龍鳳呈祥”、“四海同天”、“麒麟送子”、“一品當朝”等。
在民間剪紙、風箏、宮燈、官服、印染、雕刻等作品中,“祥云”比比皆是。并且“祥云”的圖形已逐漸失去了“圖騰”的特點,開始變得抽象,形象更加飽滿,其形狀或由幾條弧線婉轉勾畫而成,或以回紋組合而成,或作帶狀,或呈對稱形。造型飽滿、流暢,婉轉的線條更加優(yōu)美,形象更加生動,蕩漾出一種抒情、浪漫之美。唐末五代至清,“祥云”已成為中國社會各階層寄托理想、心愿和情感的重要形式。直觀的形象和深長的意味,使其不僅上達宮廷大內,王侯朱門,還下至市井瓦舍,茅屋柴扉,顯露了獨有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并流傳至今。
二、“祥云”的現代價值與運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已逐漸脫離了對包含“云”在內的自然界及各種自然現象的崇拜與迷信,但對“祥云”所傳達出的傳統文化氣息依然愛不釋手。于是現代設計師們將“祥云”作為一種造型語言,經常地運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
“祥云”作為一種符合大眾視覺經驗的傳統文化的圖形符號,很容易與公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而其本身所蘊含的文化意味又極易被公眾解讀,于是對“祥云”的再借用與再創(chuàng)造便成為常用的手法,而這種再借用與再創(chuàng)造,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生搬硬套,而是對其造型形式美的再發(fā)掘與文化精神的再延伸與深化。以“祥云”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運用為例,我們完全可以得到以上結論。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陳漢民教授曾撰文指出:標志是傳達信息最精煉的形象語言,形簡而意賅?,F代標志設計常以意造型、以形達意。“祥云”與現代標志的結合,不是簡單意義上地靠組合形象元素完成,而是憑借多種表現技巧獲得。適形造型、平面置換、虛實相生、同構重組就是一例。圖1作為房地產公司的標志,以綠色作為永恒的主題,藍天白云、自由飛翔的小鳥與茂盛的花草,成為該標志的主要構成元素。諸多元素的組合,正是利用適形造型這一處理手法,將各造型元素相互穿插,相互適應,使之形成一個完美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造型,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及人對自然的保護。在這里,“祥云”已經被抽象成標志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圖2則另辟蹊徑,將cis中的“c”、“s”兩個字母整體幻化成“祥云”的圖案,與“i”化合成華表造型,同時整體圖形又像“中國”的“中”字。云紋的回旋婉轉與中間的兩橫三豎形成曲直對比之美。此處的“祥云”則是隨形而想象,隨形而設計。
現代標志設計不是抽象繪畫,更不是字謎,它是無聲的語言,它必須求得觀者的共鳴?,F代標志設計不但要求圖形的完美與新穎,還應追求標志的“一形多意”。其“意”不應是作者強加地“給予”,而應是觀者自由地“獲取”,是在圖形誘導下的“意合”。作為吉祥圖案的“祥云”圖形,除了具有優(yōu)美的曲線造型外,歷經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已形成了寓意豐富的精神內涵。現代標志設計中“祥云”的出現既增加了標志的信息量,又豐富了標志的內涵。圖3是著名設計師韓家英為珠海祖龍居保健品有限公司設計的標志,設計師將“祥云”與傳統招牌圖形結合,匠心獨具,寓意該公司生產的保健品能使消費者保持健康,并給消費者帶來吉祥、如意。圖4是萬佛園(陵園)的標志,設計師利用“祥云”為底,反襯一個中國佛教圖案“”字符,造型飽滿端莊,用“祥云”象征“天”,與“仙風道骨”相寓,隱示了該陵園為仙家之地?!啊弊址笳鬏喕?、永生,寄托了生者對亡者的追慕之情。而圖5為鴻翔風味餐館的標志,作者構思巧妙,名為“鴻翔”,卻不見一鳥一羽,只見“祥云”飄逸,造型生動、神氣,既隱示了該餐館采用的原料均為山珍異寶,又寓意店家的服務將使顧客感到賓至如歸,祥和周到。
“祥云”這一具有典雅東方美的傳統圖案之魂,已滲透了上下幾千年,其優(yōu)美、流暢、飽滿、飄逸的藝術形象,美好而豐富的寓意,都賦予設計師們以無窮的創(chuàng)作靈感。總之,“祥云”的造型留給我們的是永恒的藝術魅力,其藝術生命力也將與其生生相息的中國傳統文化一起長存不朽。
參考文獻:
①顏鴻蜀、王珠珍:《中國民間圖形藝術》,上海書店,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