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5:22
序論:在您撰寫中小學音樂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對于語文、數(shù)學等一些基礎學科來講,小學音樂這一學科就顯得不是很重要了,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在升學考試中,音樂并沒有被列為主要的考試科目,使得家長以及學生都沒有認識到音樂學科的重要性。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升,音樂學科不被重視的現(xiàn)象必須要進行制止,因為在音樂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間接地促進學生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對學生音樂情感以及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是音樂學科教學過程中情感化以及審美化的一個主要標志。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活躍的心理影響因子就是小學生的情感,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情感的培養(yǎng)不但是音樂審美感受的一種動力,也是音樂教學的主要教育方向。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培養(yǎng)、教育的過程中,要緊緊地把握這一原則,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激發(fā)一下學生的情感火花,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將學生帶入到一個美好的意境中。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將小學生的情感因素考慮到其中,這是因為一切音樂審美的活動都是從對審美對象的感知開始的,并且情感因素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是非常奇妙的一門學科,這主要是因為不用的音樂有著不同的節(jié)奏、旋律以及力度、速度等,這些構成音樂的特性的要素可以通過不斷地變化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聽覺感受。讓學生用心聆聽完整的歌曲,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厭煩的心理,并且還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出小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唱歌的欲望,這些都可以成為小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推動力。一般來講,不同的音樂其所蘊含的情緒情感是各不相同的,需要聽者去細細品味。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有時并不需要增加文字的介紹,將學生帶入到音樂的世界中,讓學生用心去聆聽音樂遠遠比用枯燥無味的文字對音樂進行介紹要更有效,更能讓學生領會到音樂的內涵以及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并且還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
2、對學生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們通常所說的感知能力主要是聽覺與視覺所帶來的一種效果。對小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1)音樂的音調;(2)音樂的音色;(3)音樂的力度等因素。要讓學生用心去感知、認識聲音。當讓小學生學會聆聽以上這些因素以后,可以準確地聽出音樂的旋律并且還能分辨出音樂中的人聲或是各種樂器的聲音,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聽覺敏感性以及選擇性。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聽覺的培養(yǎng)以后,還需要對小學生的音樂視覺進行培養(yǎng),通常情況下來講都會在發(fā)聲的練習中或是視唱的過程中,對小學生提出依據(jù)視譜進行歌唱。在培養(yǎng)小學生視奏的過程中要做到一目十行。通過這種培養(yǎng)方式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速視的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講授與練習相結合、學習與運用保持一致。通過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學習的知識轉變成其自身的技能。當學生熟練地掌握了這種技能以后,就可以逐漸地掌握識譜以及唱歌的能力。同時音樂教師必須要將其講授的內容與練習的內容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其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3、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的出聲方法
通常情況下來講,不同的人其嗓音是不一樣的。用一種形象的比喻來描繪人的嗓音,就是嗓音是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xiàn)音樂的一種奇妙的樂器。所以在學習發(fā)聲的過程中必須要先了解發(fā)生的原理,才能用嗓子這一樂器充分地表現(xiàn)出音樂。
4、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擴展能力有重要的兩點因素是: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我們也都了解音樂與文字的表達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文字可以明確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思維、概念與思想。但是這種方式是音樂做不到的,音樂沒有明確的表述,是需要人們用心去感知的,同時對人們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人們對音樂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需要通過聯(lián)想的,所以只有引起共鳴才可以達到最終的目的。
5、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通常情況下來講,小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能力,一旦將小學生的這種能力培養(yǎng)出來,這種能力就會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地增長,同時對今后走音樂之路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但是這種能力也不僅僅局限在欣賞教材上音樂作品的能力,也應該對音樂的視野進行不斷的擴大。這種做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通過與小學生的聽音訓練相結合,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6、結語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曲,可以說是扣人心弦,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蹣跚學步的孩子,人人耳熟能詳,從1958年問世以后,就傳遍大江南北。世上只有媽媽好,唱出了無數(shù)人的心聲,喚起了很多人的記憶,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情感,聽完這首打動人心的歌曲以后,讓很多人泣不成聲,這首歌曲堪稱一枚重量級的催淚彈。這首歌曲對于剛剛學習音樂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學習音樂、德育雙管齊下,很多學生學會了這首歌曲之后,學會了向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二、注重特長生的培養(yǎng)
(一)教學要科學
科學的教學,能夠讓學生身心愉快,迅速地掌握彈奏的技巧,要讓學生注意小節(jié)之間的呼應,旋律和清晰、有力的跳音進行穿插。輕盈的觸鍵,體會感覺;指尖肌肉必須繃緊,養(yǎng)成習慣;具歌唱性的小節(jié)要反復地傾聽,認真體會與“跟讀“,一定要體悟音樂中的每一個小節(jié)的和音樂整體熱烈的氣氛之匯集核心,演奏低聲部的旋律要有重感,高聲部要流暢,中聲部要連貫,踏板的應用要恰到好處。
(二)師生須互動
音樂是心的弦歌,是心的活動,音樂和其他的學科比較起來,更注重師生關系的和諧。在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的情緒能夠直接感染學生,師生之間如桴鼓相應,似影隨形,教師教的用心,學生學得投入,音樂教學本身就共同演奏了一曲動人的音樂之歌。
三、鼓勵音樂素質較差的學生,使欣賞課鮮活
在很多情況下,一些歌唱水平、彈奏水平比較低的學生不喜歡表現(xiàn)自己,多數(shù)是欣賞別人表演,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都歸結于“自信心”問題,他們都是怕表現(xiàn)不好了受到教師的指責或者受到同學的嘲笑,教師要明確地告訴他們,他們能行,老師相信他們,期待著他們。音樂教學,要活潑生動,要破臼除窠不拘一格。在欣賞課中,我提前讓學生回去收集與欣賞內容相關的歌曲,然后課上舉行主題音樂會。在課中,根據(jù)課本內容,教師演唱或演奏學生收集回來的歌曲,學生自己演唱或演奏,唱得不準確的學生也加入其中,這樣課本內容和學生收集的內容穿行,一節(jié)枯燥的欣賞課就變得鮮活了,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體會需要欣賞的音樂內涵,學生情緒高漲,師生互動、平等和諧,學生也會感覺幸福盈滿。
四、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方法的變化
新課標指引音樂教學,教師教學方法得到諸多改善,新的教學方法煥然一新,原本的“灌輸”變成了“引川歸海”“送水上門”變成了引導“挖泉”,音樂教師也由“設計型”轉為“引領型”“向導型”,音樂教學提倡民族化,注重以生為本,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挖掘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潛質,在差異化中發(fā)現(xiàn)優(yōu)秀,在和諧的教學當中因材施教,提倡學生學習,教師也同時學習,或者說教師提前學習、教學相長;注重單向信息交流到注重綜合信息交流的轉變;教師和學生平等相處,教師的地位不再居高臨下,而是和學生一起探討交流和學習,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和學生和睦融洽。新課改背景下,音樂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學方法的變化,使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課堂效果大為改進。
(一)善美兼有的價值
孔子聽了堯的音樂《韶》,贊曰:“盡美矣,又盡善也。”聽了周武王的音樂《武》之后,評曰:“盡美矣,未盡善也。”也就是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對完美的音樂藝術制定了一個標準,那就是“盡善盡美”。我們教師要根據(jù)多種情況,依據(jù)教材進行音樂教學,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盡善盡美”,使學生的情感與音樂的發(fā)展產生良好的共鳴,養(yǎng)成他們終身學習音樂的意識,豐盈他們美好的人生。
(二)德育的意義
德是善的根本。音樂教學中,德育無處不在。例如,在第一冊第六課民樂合奏《三個和尚》,教師問: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讓學生討論,啟發(fā)學生理解勞動換來美好生活的道理。欣賞第二課《快樂的一天》,學生通過教材中提供的圖畫看到了一天的生活、學習。欣賞完后,問一問,你知道中國沒有解放以前,學生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欣賞《共產兒童團歌》,通過欣賞,激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從而領悟到要珍惜時光,發(fā)奮學習,努力成才。欣賞結束后,我讓大家談談今天的幸福生活。通過對比,增強了對“共產兒童團”的認識,同時更體會到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溫暖,大大增強了熱愛祖國之情。
五、結語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存在著大量真實的有價值的信息,它們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指導我們的行為;當然也同樣存在大量虛假的、無用的,甚至有危害的信息,這些信息只能滿足個人的某種利益需要,卻給他人和社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甚至危害公共的利益。要解決上述問題,一方面,需要規(guī)范自媒體傳播安全,加強網絡監(jiān)管,維護健康、文明、綠色的網絡環(huán)境;另一方面則需要從教育入手,學校方面會同家庭和社會,構筑合力育人平臺,教師方面可以加強對主流的、高尚的、民族的、優(yōu)秀音樂的宣傳與教學力度,培養(yǎng)學生格調高雅的審美情趣,從而使學生可以自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傳播美。而在具體教育策略上,音樂教師應特別重視對音樂審美價值良莠判別能力的傳授,加強以音樂課堂、課外音樂興趣小組為中心的審美教育工作,利用諸如廣播站、宣傳欄等多種渠道,進行音樂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幫助學生把握音樂的文化內涵,感悟作品高尚的藝術形象與情感,深入了解音樂的思想美,為其認識音樂的教育性和高雅性打下基礎。
二、營造良性互動的自媒體傳播信息空間
自媒體時代下,人們的交往空間大多以虛擬的形式存在,如個人主頁、微博、博客、微信等。人們都以匿名的形式交往,避免了面對面的尷尬,也規(guī)避了因為錯誤言論引起的責任追究。因此,它為大家構建了個性化和非理性化的言論平臺,這就導致網絡環(huán)境變成了發(fā)泄不滿、相互指責,甚至違法犯罪的場所。因此,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自媒體技術就要切實消除這種不良因素的干擾,使得自媒體可以真正地服務于學生音樂學習和音樂交往活動。這就意味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網絡道德,文明發(fā)帖,文明評論,不惡意進行言語攻擊,不亂發(fā)虛假信息或低俗信息,引導學生理性進行網絡交往,培養(yǎng)學生換角度思考,以促進相互間的理解與尊重,將學生主要的精力引導到有關音樂課程和音樂知識的學習上來。而在具體策略上,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實踐中,可以通過增強信息的共享性來實現(xiàn)。自媒體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匿名性,大家總是在用一個代號來替代自己的真實姓名,這樣大家在網上就可以毫無顧忌地自由發(fā)表自己的信息和各種言論,并且受到較少的限制,所以這些信息的真?zhèn)尉碗y以確定了。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方式即是采用實名制。音樂教師科研通過自建QQ群或在校園論壇下下設自主論壇,要求學生實名注冊登錄,師生在該平臺下進行信息傳輸或交互實踐;在手機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的方式進行類似操作。
三、強化自媒體與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有機結合
眾所周知,一枚硬幣有兩面,所有事情也都有所長有所短。自媒體擁有大量的信息源,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它具有接收者和傳播者兩面性,以其新異性刺激著學生,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獲得知識,并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音樂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音樂學習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依靠學生自身體驗而達成。為此,不能過分地依賴自媒體,進行一刀切、一鍋端的教學。事實上,如果我們將自媒體看作為“零食”,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實踐中,僅僅給青少年學生以“零食”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是要吃“主食”的,即需要依靠傳統(tǒng)師生互動實踐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教學氛圍中培育、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要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將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與自媒體這一“新鮮血液”合理地結合,這樣才能使自媒體這一新興的教學媒體更好地為中小學音樂教學服務,滿足自媒體時代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需求。
四、積極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
(一)演示型多媒體。
演示型多媒體課件是最早在音樂課中被使用的。這種課件的特點是“按部就班”,根據(jù)程序的設定一步步地演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發(fā)揮出其特有的演示功能。如:在一年級第二學期歌曲《小小雨點》一課中,先讓學生欣賞一段春天美麗景色的媒體畫面,教師隨著音樂朗誦主題詩。接著,教師隨著種子發(fā)芽長大的媒體畫面進行范唱,當欣賞范唱時,學生們都會不知不覺地隨著音樂輕輕搖動身體,露出美好的表情,體會歌曲輕松活潑的特點,也從音樂及畫面中體驗到春天的美。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演示型多媒體發(fā)揮了其特有的功能,使所有的學生都陶醉于優(yōu)美的春景中感受著動聽的音樂,如同投入到春天的懷抱一樣。
(二)交互式多媒體。
交互式多媒體課件與演示型多媒體課件相比有很大的區(qū)別和實用性。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死板性操作方式,它可以把所要教學的各個內容同時呈現(xiàn)在同一界面中供教師和學生隨意選用,內容可以隨時便捷地相互切換。
(三)網頁式多媒體。
概括地說網頁式課件是一個不同程度的資源庫,資源庫中的內容以網頁的形式呈現(xiàn),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各自的需求隨意瀏覽、下載。
二、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功能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真正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學習過程應該是讓學生借助已有經驗,對新信息進行主動的認知與加工的過程。如在教學《小白船》這首歌曲時,識譜往往是最令教師頭疼、學生害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在教這首歌曲時,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中,采用一片葉子隨著音樂優(yōu)美旋律的起伏逐一出現(xiàn)的形式,使旋律中的附點節(jié)奏、裝飾音都變得直觀而有趣。學生們對媒體的設計感到新奇而興奮,都迫不及待地想一展歌喉。從而達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目的。
(二)適時使用多媒體,激勵提高,變“解決問題”為“再生問題”。
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它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溝通、表達、交流的能力。因而,整個過程又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往往以達到“解決問題”為目的,為了學而學,遏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真正的探究性學習,應該從傳統(tǒng)的“吸收——儲存——再現(xiàn)”的學習模式中走出來,轉向“探索——轉化——創(chuàng)造”的學習模式。如教學《快快長》這一課時,多媒體出現(xiàn)一段由flash制作的“小芽長大”的動畫,學生觀看了這段動畫以后對小芽長大的過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每個人都相當興奮,各個躍躍欲試。這時教師提出你能不能用你的形體動作把剛才動畫中的情景表現(xiàn)出來呢?隨著問題的生發(fā),學生們開始即興地創(chuàng)編表演。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多媒體課件發(fā)揮了其他媒體無法取代的作用,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畫了點睛的一筆。
(三)充分使用多媒體,拓展思維,變“課內學習”為“課外延伸”。
課題名稱:
試論舞蹈教育對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積極影響
學生姓名:
系 別:
音 樂 系
專 業(yè):
音 樂 學
指導教師: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tài),說明選題的依據(jù)和意義:
《中國教育政策和發(fā)展綱要》指出:“當今世界風云變幻,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界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zhàn)略地位。”在今天這個異彩紛呈的世界里盡管人們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但舞蹈仍以其獨特的美的表現(xiàn)傳達著人類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為我們展現(xiàn)的人類心靈深處的情感不僅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類心的共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國與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學生可以通地藝術這一窗口領略到世界各國的文化,共同體驗對人類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學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動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審美的態(tài)度對于自己和他人,以審美的態(tài)度對于社會和生活,從而有利于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互動和團結,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求。
長期以來,我國舞蹈教育的價值曾被人們所低估,許多人認為,舞蹈能力的培養(yǎng)只對少數(shù)將來要專門從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對一般的學生來說只是點綴,中國的小學教育一直到大學教育從來沒把舞蹈課列入課程中,只有少數(shù)條件較好的學校在課外活動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動內容。面向21世紀的時常經濟和技術革命的挑戰(zhàn),學校不但要重視素質教育,更要從學校的教學內容的課程體系,以及觀念上加以改革,讓舞蹈教育徹底溶入心理素質教育中,且充分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基本內容:
1、舞蹈、心理素質的含義。
2、舞蹈教育對中小學生的作用。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目前中小學生在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
2、如何通過舞蹈教育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網上、圖書館搜集相關資料;
2、請教指導老師陳文紅副教授,確定選題方向;
3、與同學共同討論本課題,互相交流意見;
4、寫好開題報告;
5、根據(jù)已選題目進一步搜集資料,并擬好論文提綱;
6、論文寫作;
7、論文修改并定稿。
進度安排:
1、依據(jù)論文參考選題,作好論文先期搜集工作;
2、選題,寫開題報告;
3、開題報告定稿,接受畢業(yè)論文任務書;
4、論文寫作階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論文中期檢查;
5、修改論文階段;
6、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王國賓,平心,矯立森.關于舞蹈美育與素質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9.352-375.
[2] 朱培科,馬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的必要[J].舞蹈,2019,(3):48-49.
[3] 探索舞蹈藝術教育對少兒素質教育的作用[EB/OL].
,2019-03-22 .
[4] 淺談兒童舞蹈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EB/OL].
,2019-11-22.
[5] 安潔.素質教育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音樂天地,2019,05.7-9.
[6] 楊仲華,溫立偉.舞蹈藝術教育[C].人民出版社,2019.293-294.
[7] 隆蔭培,徐爾充. 舞蹈藝術概論[C].上海音樂出版社.2019-03.
[8] 劉沛譯.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J].舞蹈,2019,(4):36.
[9] 武霞.淺談如何在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D].2019.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S].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一)民族音樂的內涵
我國是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每個民族和地區(q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經驗,從而使得我國文化整體上呈現(xiàn)出絢爛多姿的特色。所謂的民族音樂,在廣義上而言它是指一個民族在發(fā)展中所創(chuàng)作出的所有音樂,如果站在國家的角度來理解,我國56個民族中所有的音樂都可算作我國的民族音樂,包括古代的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傳統(tǒng)音樂以及現(xiàn)代的新音樂等。而狹義上的民族音樂則是指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主要可分為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歌、戲曲音樂以及說唱音樂五大類。
(二)中小學校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
民族音樂教學是中小學校音樂教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教學意義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有利于了解歷史和民族文化民族音樂以音樂的形式體現(xiàn)出的是民族獨有的背景文化,通過學習民族音樂可以使學生對某個時期民族的發(fā)展歷程有較為清晰的認識。以劉天華的二胡獨奏曲《光明行》為例,此曲創(chuàng)作時間為1931年,正值我國處于風雨飄搖的憂患時期,內有各路軍閥混戰(zhàn),外有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人民生活之疾苦作為現(xiàn)代人是無法體會到的。而劉天華的《光明行》在當時山河大地遭受蹂躪的環(huán)境下,卻沒有流露出悲觀的情緒,反而以一種振奮人心、生氣勃勃的曲調來鼓舞國人的士氣,恰似一首黑暗、絕望中的吶喊高歌。又如古琴曲《精忠詞》,表現(xiàn)的是民族英雄岳飛慷慨激昂的民族之愛與精忠報國的高尚信念;我們可以感受到民族英雄岳飛慷慨激昂的國家之愛與精忠報國的決心;通過《陽關三疊》可以淋漓盡致的再現(xiàn)唐朝詩人王維與友人臨邊時悲愁的情感。作為聽眾,在學習了類似的民族音樂的同時,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來對民族的發(fā)展歷程和文化背景有著深刻而全面的認識。2、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中小學時期是青少年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性階段,在當前中西方文化激勵沖突、碰撞的復雜文化背景下,學生對于文化的主觀辨別能力是很差的,需要有專業(yè)的教育家來對其進行指點,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向著真、善、美的價值觀發(fā)展,從而遠離商業(yè)流行音樂及電影、雜志中的一些庸俗、浮躁的誤區(qū)。這個過程中,民族音樂作為歷史沉淀出來的文化精品,其中的美學元素、價值觀念都是經過幾代人肯定與認同的,對于青少年思想成長方面而言無疑將會有著積極、健康的影響。如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作者阿炳將長年的辛酸社會生活與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在曲目中形成了統(tǒng)一,使得曲目整體上哀而不傷,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了作者的博襟與統(tǒng)一的美學觀念。因此在中小學積極開展民族音樂教育,可幫助學生完善正確的價值觀念。3、培養(yǎng)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支撐民族發(fā)展和成長的基石,而我國的民族音樂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起到了傳承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學生當中深入開展民族音樂教育,讓學生通過音樂這種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來認識民族精神,繼承團結友善、勤勞勇敢、熱愛和平的民族信仰,無疑是健全素質教育,培養(yǎng)中小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有力手段,更是民族精神得以傳承下去的保障。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民族音樂教育現(xiàn)狀
(一)校方的重視程度不足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多數(shù)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和獲得外界的認可,都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有針對性的考試教育方面,而對于體育、美術、音樂等課程教育認識程度淡薄,沒有充分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具體體現(xiàn)為:①許多中小學校每周只象征性地開設兩節(jié)音樂課程,而在音樂教學方面比較籠統(tǒng),沒有專業(yè)的民族音樂教學觀念;②教師自身的專業(yè)音樂知識匱乏,沒有經過專業(yè)的考核也缺少實際教學經驗就可以上崗,這在以老師為主導的課堂上教學過程中效率無疑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在廣大縣城和農村地區(qū),教育部門管理、考核制度寬松,許多學校因資金和主觀意識問題,甚至沒有專業(yè)的音樂教師,而是以語文教師“客串”,或是社會人員兼職教授音樂,導致教學質量差。③教師手中可利用的民族音樂教學資源較少,主要以音樂教材為主,形式過于枯燥、單一,缺乏對地區(qū)性民族音樂文化挖掘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二)教師專業(yè)素質問題
多數(shù)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中,表現(xiàn)出的整體專業(yè)水平較高,有的教師還在專業(yè)性的聲樂比賽中獲獎,但相比較而言民族音樂知識則了解的有限,尤其是傳統(tǒng)的京劇或地方性戲曲多數(shù)人都不懂得欣賞,甚至一聽到類似的聲音就煩躁不已,認為那是過了時的舊文化。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有:“3-6年級的學生每學年能夠學唱京劇或地方戲曲唱腔片段,7-9年級的學生每學年能夠學唱京劇或地方戲曲唱腔1段。”如果作為民族音樂教師自身都不會唱地方性戲曲和京劇,則新《課標》根本就無法得到落實,逐漸的我國傳統(tǒng)的國粹文化也就會出現(xiàn)年齡斷層現(xiàn)象。
(三)教學技巧方面的問題
在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多數(shù)教師以應試教育的理念來給學生灌輸知識,這樣導致教學的手段只重視音樂技能,而忽視了民族音樂形式下的審美體驗和豐富情感,使得教學結果流于表面化而缺乏情感深度。最理想的民族音樂教學,在于既能夠使學生把握到音樂形式背后的美學觀念,又能夠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使學生能自主的通過音樂來表達美,抒發(fā)內心的情感。但對于中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無疑是要分清楚主次的,以筆者個人經驗來講,學生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之下,民族音樂所表達出的美感剛好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有效的渠道,因此應當先從幫助學生理解民族音樂中蘊藏的文化和美學理念入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才是專業(yè)性的聲樂技能教授。但目前許多中小學校都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在民族音樂教學方面,不僅沒有緩解學生的壓力,反而以考試排名、表演評獎等形式在技能方面大做文章,加重了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這與民族音樂的教學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四)學生心態(tài)方面的問題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已經飽受詬病,新的教學觀念應當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做起,達到“學生主動學習、老師從旁輔導、解疑”的目的應當是各專業(yè)教學的最理想效果。但在目前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當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在于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對民族音樂保有逆反的心理,認為民族音樂“很土”、難聽,唱出來沒有面子。這種現(xiàn)象主要源自于主流的商業(yè)化流行音樂的沖擊。流行音樂被稱作“快餐式”音樂,其主題多為情愛、傷感、叛逆,這也正迎合了青春期中小學生的心理,久而久之便左右了他們價值觀念的形成,使得中小學生過早地出現(xiàn)功利心強,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浮躁心態(tài)。因此民族音樂教學從這個角度來講,更像是小樹苗成長過程中周圍的支架,其目的是為了幫助樹苗的茁壯成長,避免被風吹歪或刮倒。
三、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有效途徑
(一)加強校方和教師的重視
中小學生民族音樂教學的有效途徑,首先應當從校方著手,加強對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大投入資金完善教學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如用少數(shù)民族樂器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采用新型多媒體教學來取代傳統(tǒng)課堂講課等形式,豐富教學的手段。其次,加強專業(yè)教師的素質,要求音樂教師必須具備專業(yè)民族音樂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教授經驗,對于縣城地區(qū)或偏遠山區(qū)資金不充裕的中小學,可聘請民間藝人入校講授民族音樂文化和樂器的演奏,還有的農村中小學通過教育部門的協(xié)調,實現(xiàn)了與城市資源的共享,即通過遠程教育的手段分享城市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的資源。最后,重視民族音樂教學應從情感、美學、價值觀等教學角度著手來予以重視,而并非要制定出嚴格的技能考核手段來加重學生的負擔,從而避免民族音樂教學落于表面形式的現(xiàn)象。
(二)拓展民族音樂課外教育
拓展民族音樂課外教學活動,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拓展課外教學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是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輔助學生對于民族音樂內涵理解,拓展學生知識面的一個過程,其具體形式如:①定期組織中小學生進行經典民族歌曲、民族樂器演奏及戲劇曲藝等才藝表演,對參賽者全部給予口頭和形式上的獎勵,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帶動學習的積極性;②校方可定期邀請知名民樂專家或民間藝人來校內進行音樂講座,并通過現(xiàn)場表演技能、口頭講授創(chuàng)作典故、學生參與表演等形式與中小學生展開互動,在快樂中學習民族音樂文化;③校方積極組織中小學生有規(guī)模的參加當?shù)氐拿褡逡魳肺幕?jié),民族藝人故居,民族樂器展覽會等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廣泛興趣。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
音樂欣賞教學是一種通過對具體音樂作品的聆聽,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美的音樂教育形式。它通過教師簡明、生動、富有活力的講解提示,倡導“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fā),以聽賞為主”的教學理念,將聽者從原本對音樂無意識的“聽”進入對音樂內涵的感覺和理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音樂的欣賞者,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體驗、聽賞、評價音樂的能力,并發(fā)展想象力、豐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滿足,身心得到健康協(xié)調的發(fā)展。
那么如何使音樂欣賞教學過程充滿活力呢?
一、合理選用欣賞教材
音樂作品必須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認真選擇,做到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有情節(jié)到無情節(jié),由比較熟悉到比較生疏。同時,由于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廣播電視、唱片、磁帶、CD、VCD等傳遞音樂信息設備的日新月異,音樂欣賞已不僅僅局限于音樂課堂上。實際上,小學生每天從家里和社會上所接受的音樂信息,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要比音樂課堂上多得多。因此,這給我們音樂教育帶來了新的課題:拓展音樂時空,正確選擇課本外合適的教材,讓學生感知多種情緒是必要的。那么應該拓展選擇哪些音樂作品呢?
1.必須富有情趣和藝術表現(xiàn)力,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并使兒童能有生動、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應該是貼近小學生生活經驗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可以學會的,切合實際的,是符合兒童音樂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即選擇那些感性、生動、寓意含蓄、結構完整、形式優(yōu)美風趣的音樂作品,來使學生正確體驗不同的情感。
3.為配合學生課外自主選擇音樂的需要,教師要教會學生選擇音樂。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可以來個音樂展示活動,讓學生說一說最近在課堂外聽到的歌曲,并討論哪些旋律動聽優(yōu)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認同的曲目來欣賞、學唱。這樣學生在課外所選擇的音樂在課堂上有了及時的反饋,教師也可以適時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樂作品的侵入。
在教學時,適當?shù)剡x擇活潑動聽、健康向上的課外歌曲,如低年級的《西游記》《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級的《童年》《歌聲與微笑》《愛的奉獻》等。這些樂曲小學生較熟悉,也比較喜歡。合理地選材,使欣賞教學適合兒童音樂心理的發(fā)展,由愉悅式聆聽逐步過渡到理解式聆聽,再慢慢達到評價式聆聽。
二、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
1.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樂器演奏形式
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實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音樂欣賞課二胡獨奏《賽馬》的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學生認識接觸實物二胡,體會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從而引起學生欣賞的興趣。接著,我運用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利用觀賞賽馬的動畫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情景。音畫結合,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度。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三個樂段所表現(xiàn)的不同音樂形象,我利用課件讓學生進行比較,通過學生自主討論,給了學生更多藝術想象和生活聯(lián)想的空間。最后,我讓學生進行分組創(chuàng)編,充分展示自己對樂曲的理解,使欣賞活動達到一個。
2.游戲形式
音樂游戲具有愉悅性和互動性,是學生所喜愛的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低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如:聽賞《跳繩》中,我讓小朋友們邊聽邊跟著音樂節(jié)奏跳繩,感受樂曲快樂、活潑的氣氛。聽賞《捉迷藏》前,先讓孩子們完整聽一遍,然后,請幾位學生上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并配上背景音樂,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更好地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容。
3.故事形式
每個兒童都喜歡聽故事,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結合音樂來編講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賞《動物狂歡節(jié)》時,我編了一個動物們過新年的故事,并結合圖片和音樂邊聽邊講,迅速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
4.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種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欣賞的內容進行選擇,在組織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時,主要是要調動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造熱情。例: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時可讓學生在了解音樂故事內容后,跟隨音樂,用神氣的神態(tài),雄赳赳、氣昂昂地行進及表演來表現(xiàn)玩具兵們可愛、頑皮的形象。而在音樂結尾部分,描繪小主人蘇醒過來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凌亂的“定格”動作來表現(xiàn)玩具兵們來不及回玩具箱、東倒西歪的尷尬形象。再如:在欣賞《鐘表店里》,讓孩子們用不同樂器:三角鐵、小鈴、沙球分別敲擊節(jié)奏來表現(xiàn)大鐘、小鐘、秒表在鐘表店里開音樂會的歡樂場面。
5.小組討論形式
這種方法適合中、高年級。如,《瑤族舞曲》教師先組織學生學習音樂主題,再播放音樂,引導學生初步欣賞后,將學生分組,并將需要討論的問題板書。提問:全曲可分為幾段?各樂段速度、拍子、情緒、旋律、節(jié)奏、力度、主奏樂器、表現(xiàn)內容各是什么?讓學生在《瑤族舞曲》的音樂中輕聲展開討論。討論結束后,各組代表發(fā)言,教師再對音樂問題、樂曲風格等進行解答和總結。通過小組評議課這種方式進行總結,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集體智慧。
三、改善評價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