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0 09:01:51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效益審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1.會計審計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產生影響的途徑分析。會計審計是企業(yè)經濟運行及發(fā)展的關鍵,其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產生影響的途徑也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會計計量以及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都能夠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成本控制途徑能夠對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提升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在會計工作職能實現上可以對企業(yè)的成本管理效果進行直接性的反映,可將企業(yè)的成本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另外,在會計計量這一途徑上是企業(yè)尋求利潤最大化的重要基礎,會計的核算及監(jiān)督和統(tǒng)計等都是企業(yè)的價值尺度實際應用的關鍵內容。最后就是在財務管理這一途徑上,其中的資金決策和控制都能提升企業(yè)經濟效益。
2.會計審計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具體影響分析。從現代的企業(yè)發(fā)展情況來看,經濟效益是企業(yè)的最終尋求目標,故此對會計審計的管理要能夠從主要的機能進行著手,在審計職能的有效管理過程中才能夠最大化地促進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發(fā)展。企業(yè)會計審計的科學化管理,對企業(yè)的決策機能進行客觀性的審查及評價,能有利于對決策機能作用的充分發(fā)揮起到促進作用,從而進一步地提升企業(yè)經濟效益。在這一管理的過程中,內部會計審計人員要能夠有明確的目標,對其的考核要嚴格地遵從制度內容,結合實際制定考核的內容。這樣,在企業(yè)的會計審計上就能夠得到有效的管理,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企業(yè)經濟效益。
其次,會計審計的科學性是對企業(yè)經濟效益提升的重要保障,所以為能夠在這一領域得到健康發(fā)展,企業(yè)就需要在實際的經濟活動當中盡量地對勞動消耗和占有等采取降低的措施,然后對企業(yè)的經濟活動狀況加以準確客觀的審計,由此才能夠為企業(yè)的決策提供詳實和準確的經濟信息。不僅如此,從會計審計中的會計監(jiān)督層面來看,這也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得以有效提升的保障,這樣能夠及時將企業(yè)的各類物資實際存儲數目與賬目的契合度得到準確掌握,這就對企業(yè)在固定資產上的安全性得到了確保。再者就是企業(yè)的會計審計對企業(yè)的會計信息準確性及資金的利用效率和企業(yè)整體實力等,都能夠產生直接性的影響,這些影響最終也會反映在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層面。企業(yè)的發(fā)展最為主要的就是依靠著資金的運作,所以資金的管理在信息上的準確性就能夠對財務管理中的一些漏洞得以及時掌握,從而能夠對信息不真實的情況加以避免,對資金的使用效率就能夠得到充分利用。而會計審計也是企業(yè)經濟監(jiān)管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可以對企業(yè)的財務工作缺陷進行彌補,對其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完善,進而來提升企業(yè)的整體競爭力。
另外就是企業(yè)在會計審計工作上的加強能夠促進企業(yè)進行自覺的對自身缺陷或者不足及時的修復,將管理的水平得以有效提高。當前的企業(yè)正處在經濟活動多樣化及現代化的發(fā)展階段,經濟效益審計能夠從檢測和評估的基礎上對企業(yè)各部門內控模式著手,從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搜尋管理執(zhí)行中的漏洞,通過對其精確全面的評估判斷再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情況采取應對措施。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將企業(yè)經濟活動中的風險最大化的降低,關鍵時候也能夠對企業(yè)的經濟損失可以有效地避免,保障了企業(yè)根本利益。在以上的積極影響中要注意,會計指定的經濟目標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得以提升的前提。
二、結語
[關鍵詞]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
關于效益審計的概念,世界不同國家有不同定義,但從各國績效審計的基本內容來看,都無一例外的以三E——經濟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作為經濟效益審計的基本內容。但目前,國內外審計界對3E概念,3E之間的關系,無一例外的未做出規(guī)范化的解釋。本文擬在分析經濟效率效益概念的內涵基礎上,辨明“3E”的內涵和外延,以加強對概念的理解,更好的為實踐服務。
一、經濟性
1.關于經濟性研究綜述
經濟(economy)在中文語義學中認為:(1)經濟學上指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2)對國民經濟有利或有害的;(3)個人生活用度;(4)用較少的人力、物力、時間獲得較大的成果;(5)《書》治理國家(《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經濟通常是指經濟活動的節(jié)約程度,即取得某一勞動成果而減少的資源消耗量。其表現形式,既可以用絕對數來表示,也可以用相對數來表示。
2.對經濟性的再思考
經濟,又稱節(jié)約,即我們要避免資源使用無度造成浪費。浪費無疑是管理者的失敗,在資源短缺有限的今天是不被允許的。強調經濟,就是強調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發(fā)揮資源的全部潛能,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的。在不經濟的條件下實現了效率性和效果性,必然有需要改進節(jié)約的地方,審計人員不會給出高的審計評價;只有在經濟的前提下實現效果性,才是可取的。如何妥善利用資源以服務于目標,無疑是一個大課題。
二、效率性
1.關于效率性研究綜述
效率(efficiency),在中文語義學的含義有兩個:(1)機械、電器等工作時,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百分比;(2)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2)。效率通常是指經濟活動中所消耗的社會資源與所獲得的勞動成果的比率,通常用相對數表示。從效率這一角度來考慮,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的程度。
2.對效率性的再思考
效率是指投入與產出的比例。其中投入包括多種:時間、勞動量、實物量和價值量。相應的產出包括:產品、產量、收入、利潤等。但在實踐中需要注意,產出不一定是正的產出,有可能是負的產出,必須找準零點,不可以以負產出的絕對值作為效率計算公式的分子。在此理解下,效率性可以作為經濟性與效果性的連接橋梁,是在既定投入下通過良好的運營與過程控制,實現效果性的必由之路。
三、效果性
1.關于效果性研究綜述
效果(effectiveness),在中文語義學中認為:(1)指事物或行動、動作產生的有效結果;(2)倫理學范疇。指人的道德行為的后果。與“動機”相對;(3)戲劇、電影中配合劇情造出的各種聲響以及某些自然現象(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2001)。效果是指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有用結果或成果。效果指標主要反映經濟活動有效性,即經濟活動的結果是否為社會所承認。經濟活動結果的有效性大,效果就好,經濟效益就高;反之經濟活動結果有效性小,甚至產生負效果,經濟效益就差。
2.對效果性的再思考
效果其實就是結果,有正向與負向之分,在取得壞的結果時,在經濟學與管理學中往往稱之是沒有結果,這是不科學的?!罢蚪Y果”是指好的結果,一般是人們預期想要取得的結果,大多指“符合規(guī)律”,“好的結果”;而“負向結果”則相反。所以效果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在實踐中應該區(qū)分好的結果與壞的結果,以有助于做出審計結論。在很多情況下,只有綜合考慮多樣標準才能對效益做出評價,因為在這一點上幾乎沒有單一的標準。審計師對效果性進行評價時,除了清晰可量化的數據外,還要處理的是軟標準。在量化的審計標準中加入非量化的審計標準,對于在短時間內無法對其效果性做出準確衡量的審計對象而言,無疑具有現實意義。四、效益審計(PerformanceAuditing)的再思考
1.各國效益審計的定義
英國國家審計署(NAO)對效益審計的英文表達是ValueforMoneyAudit,是對一個組織經營活動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經濟性所進行的一項獨立的評價活動。美國會計署(GAO)1994年將效益審計定義為,關于政府組織、規(guī)劃(programs)和活動的“3E”方面的審計,包括經濟、效率、和規(guī)劃審計(programaudit)。在這個定義中,規(guī)劃審計被進一步描述為涉及效果方面,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以及是否遵循了相關法規(guī)。德國將效益審計定義為“主要系指對行政運作(AdministrativeOperations)之經濟(economy)、效率(efficiency)、以及效益(effectiveness)進行審計”。
由此可見,各國對于效益審計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各國對它的理解的主要方面卻驚人的一致幾乎都圍繞著3E展開。
3.用3E定義效益審計的優(yōu)勢
用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定義效益審計有助于分別處理,明確三者各自的衡量指標,各個關注,分別審計。用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定義效益審計有利于關注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避免顧此失彼,影響效益審計結果。
審計人員在績效審計工作中,要對項目狀況進行客觀的績效評價,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一個要素,而是要從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中進行綜合分析。
五、結論
理論的研究是為了更好的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加強理論研究才能夠更好的推動實踐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邢俊芳陳華鄒傳華:最新國外績效審計[M].北京:中國審計出社,2001
1.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yè)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企業(yè)發(fā)展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資金管理決定著企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有助于找到財務工作中的漏洞,避免信息失真現象,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幫助企業(yè)實現正確決策。
2.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yè)資金的利用效率審計工作是對企業(yè)資金管理狀況實施的審核,通過有效的審計能夠為企業(yè)提供準確的數據,幫助企業(yè)領導者明確企業(yè)建設實際,從而根據審計數據做出準確的決策,減少浪費,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
3.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yè)的整體實力會計審計工作是經濟監(jiān)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彌補企業(yè)財務工作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隨著企業(yè)形式的不斷豐富以及企業(yè)經濟行為的多樣化發(fā)展,其經濟活動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多,加強審計效率能夠從企業(yè)采購、生產、經營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為企業(yè)決策提供科學數據,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經濟損失,提高企業(yè)的整體競爭力。
二、加強會計審計工作精確性的有效對策
1.提高企業(yè)職工對會計審計工作的認識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就要完善企業(yè)全體職工對審計工作的認識。具體而言,企業(yè)要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yè)職工了解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其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影響,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做好教育。企業(yè)領導者更是要積極了解審計工作的情況,做好上行下效的工作,讓企業(yè)所有人員對審計行為和會計行為進行監(jiān)督,發(fā)揮全體員工的功效.
2.拓寬會計審計工作的工作范圍由于企業(yè)工作內容的逐步增多以及管理事項的多樣性,企業(yè)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需要管理的項目愈加多樣,以往的會計審計工作不夠全面,審計內容不健全。對此,企業(yè)審計部門一定要不斷擴寬審計工作的內容,完善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細化審計的各個方面,從而細化責任制,提高工作效率。
3.加大資金投入,構建單獨的審計部門眾所周知,審計工作是企業(yè)經濟管理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是約束企業(yè)經濟行為的主要手段。為了切實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企業(yè)一定要加大資金投入數量,建立單獨的會計審計部門,不能將審計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分開進行,形成嚴格的監(jiān)管。與此同時,企業(yè)還要完善設備建設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現代化的審計設施,發(fā)揮科學審計。
4.提升會計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會計審計職工是提高企業(yè)審計精確性,減少資金浪費的基礎。企業(yè)一定要做好員工選拔工作,選取具有較好審計能力的職工進入企業(yè),制定完善的審計工作體系,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加強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技術能力,能夠利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監(jiān)管。在此基礎上,企業(yè)還要做好會計審計人員道德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和對崗位的熱愛之情,為企業(yè)經濟效益的提高作保障。
三、結束語
經濟效益審計是指由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或經濟活動的效益性所進行的審計。其目的在于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對實現經濟效益的程度和途徑做出評價,借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經濟效益審計與由統(tǒng)計、財會或其他管理部門所進行的分析與檢查,在性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jiān)督、評價活動,而后者則是有關部門結合各自業(yè)務工作所進行的一種管理活動,二者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
二、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特征
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是一種新的相對獨立的審計形式,它具有獨特的外延和內涵,與真實性、合法性審計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但也不等同于傳統(tǒng)的財務審計和財經法紀審計。歸納起來,經濟效益審計主要特征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主體具有獨立性。必須具有法定資格的專業(yè)審計機構和人員,這些機構和人員在審計中必須保持獨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觀公正的工作態(tài)度。
二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客體具有廣泛性。包括企業(yè)各種資金及使用資金的部門,甚至使用資金的計劃、管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三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依據具有規(guī)范性。包括國家有關政策、法規(guī)和制度、計算、預算、方案,業(yè)務規(guī)范、各種標準、技術經濟指標及本單位和國內外同類行業(yè)歷史水平。
四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程序具有獨特性。主要表現為審計工作結束后只出具經濟效益評價審計報告及審計建議書,一般不需作出審計決定。
五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具有多樣性。除常規(guī)審計方法外,還包括一些現代經濟管理技術。如經濟活動分析、管理會計、統(tǒng)計分析、管理咨詢、經濟預測等領域內所使用的方法和技術。
六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作用具有建設性。主要是核實公共資金的效益,評價經濟運行過程及其結果,明確其經濟責任,提出審計建議。
七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目的具有宏觀性。主要是通過對企業(yè)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率、效益性的評價,以促進企業(yè)資金支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三、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基本程序
與其他審計程序一樣,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也包括準備、實施和結束三個階段。但是,在這三個階段中,經濟效益審計所進行的具體活動,與財務審計和財經法紀審計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在準備階段要搜集更為全面和內容比其他審計更多、更復雜。其次,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需要編制更具體和細致的審計計劃及其實施方案。因此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實際操作難度更大。第三,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不采取突擊審計的方式,在實施審計工作前,要給被審計單位下達審計通知書。第四,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報告采取詳式報告,審計報告所反映的內容與其他審計有較大的區(qū)別。審計報告中要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效益狀況進行系統(tǒng)分析,指出制約經濟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措施。
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除了要運用財務審計和財經審計的方法外,還要運用其他方法。專門運用于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工作中的方法包括經濟活動分析方法、經濟預測方法、現代管理方法等等。經濟活動分析方法是對企業(yè)的經濟活動進行定量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它運用運籌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企業(yè)經濟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指標,并透過各項指標及其關系,分析經濟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評價企業(yè)的經濟管理狀況,擬定挖掘企業(yè)內部潛力和改善經營管理的措施。經濟預測方法是運用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分析預測經濟效益的狀況。此外,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所運用的現代管理方法還有決策管理法、統(tǒng)籌法、價值工程等。
四、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內容
1、總體經濟效益評價
總體經濟效益評價主要是考察被審計單位是否取得了預期的經營成果、完成了計劃任務等。總體評價主要審查內容:(1)確定已實現的經營成果水平。主要是確定所實現的營業(yè)收入、營業(yè)利潤、利潤總額、社會貢獻總額、上繳利稅總額、資金利潤率等各項經濟指標水平。(2)審查計劃目標的完成情況。主要是將被審計單位實際數與計劃數、目標數相比較,確定完成程度。(3)與相關指標進行比較,進而總結其成績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過與被審計單位不同歷史時期經濟指標的比較,或者與其它單位、同行業(yè)先進水平等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和取得的成績,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明確方向。
2、主要業(yè)務經營活動審計
業(yè)務經營活動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業(yè)務經營活動的審計主要是將有關指標的實際水平與計劃、定額、先進水平等進行比較,作出評價。具體包括:常規(guī)經營活動的審計,即對采購、存儲、生產和銷售等業(yè)務的審查。(1)采購業(yè)務審計。主要審查采購計劃制定的正確性,采購計劃的完成情況,采購方式的合理性,采購批量確定的科學性,采購成本水平的變化以及采購費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儲業(yè)務審計。主要審查儲備定額制定的科學性,儲備計劃的完成情況,儲備場地的利用情況,倉庫管理制度的健全與有效性,材料物資的保證程度等。(3)生產業(yè)務審計。主要審查生產計劃制定的科學性及其完成情況,生產任務與生產能力的平衡狀況,生產過程的組織與管理水平,產品質量水平,生產成本水平等。(4)銷售業(yè)務審計。主要審查銷售計劃制定的科學性及其完成情況,銷售方式的合理性,銷售費用的高低,銷售收入水平等。
3、專項經濟活動的審計
專項經濟活動的審計包括對外投資、固定資產購建與改造、新產品開發(fā)、市場開發(fā)等活動的審查。
4、主要經濟資源利用的審計
企業(yè)經濟效益是指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疾煨б嫠降母叩?,既要看產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經濟活動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業(yè)所占用和耗用的經濟資源。所以資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內容。審查資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種經濟活動中所消耗資源的大小,計算資源利用效益的指標并與相關標準進行對照,從中找出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利用資源及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經濟資源利用效益審查的內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勞動力利用效益、固定資產利用效益、資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五、企業(yè)經濟效益評價
一是要選擇適當的評價標準,確立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審計項目后,應結合對被審計單位的審前調查,了解主要業(yè)務的特征、生產工藝和技術特點、管理方式等,在遵循科學、有效、相關、可操作性原則基礎上,確立審計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指標的設置應該簡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標內容和計算,均力求簡單,易于使用。
二是針對不同的效益審計項目,靈活運用審計指標體系。在實施經濟效益審計的評價活動時,可能采用某一項標準,如當期的經營計劃;也可能在同一項目或對其中不同的審計事實采用幾個不同的標準,如既采用當期的經營計劃,又依據歷史最好水平,并考慮國內外同行業(yè)的先進水平等,來評價企業(yè)經濟活動體現的效益優(yōu)劣,并由此找出差距,發(fā)掘潛力,提高效益。
由于各企業(yè)的具體情況不同,在考核企業(yè)經濟效益時,所運用的考核指標也不同。就某一項具體的指標而言,其運用過程和要求也是有區(qū)別的。在考核企業(yè)經濟效益時,應注意將上述指標作為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來運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運用這些指標。否則,便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了使評價標準更適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和便于將來審計建議的落實,在確立審計評價標準時應與被審計單位溝通,聽取被審計單位的意見,認真分析研究評價標準對被審計單位的適用程度。在指標的使用上要考慮所使用的指標是否與被審計單位的業(yè)務活動緊密相關,要選取那些確實能反映其經濟效益水平的指標來進行評價。在數量水平的選擇上要具有先進性,同時也要具有可行性。
評價標準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需要審計人員作大量細致的工作。企業(yè)內部審計人員要注意經驗的積累,積極收集有關經濟活動資料,必要時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努力把經濟效益審計的基礎資料搞扎實。有條件的內審機構可以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評價標準的測算和建立工作。
三是做出恰當評價結論。根據審計項目所取得的審計證據進行歸集、整理、綜合分析之后,就需要對照選定的評價標準,做出各個審計重點或分項目乃至整個項目的評價結論。
審計評價中凡涉及審計結論的重大問題,都要具體說明相關的標準、結果及原因,對審計報告中的審計建議,也應詳細列明理由,便于與被審單位交換意見和部門領導審閱。審計結果是對履行經濟責任的證實或是涉及對事、對人的處理,必須保持職業(yè)謹慎,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意見,對不當之處進行修改。但是被審計單位提出的意見不合理、不符合事實的,審計人員應堅持原則,維持原有的審計結論。必要時可將被審計單位的意見與有關審計證據作為審計報告的附件,以供審核該報告和做出處理決定時參考。
六、企業(yè)效益審計成果的利用
關鍵詞:經濟效益審計方法
一、經濟效益審計的定義和內涵
經濟效益審計是由審計機構或人員,依據有關法規(guī)和標準,運用審計程序和方法對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或項目的經濟活動的經濟、效率、效果進行監(jiān)督、評價、提出改進建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的一種獨立性經濟監(jiān)督活動。簡言之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直接目標”的一種獨立性經濟監(jiān)督活動。
經濟效益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是與內部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同時,政府審計范圍的不斷擴大,也推動了經濟效益審計的發(fā)展速度。20世紀60年代,美國提出了經濟性(Economy)審計、效率(Efficiency)審計、效果(Effect)審計,即“三E審計”模式,這就是最早的經濟效益審計概念。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這三種特性的審計也就成為經濟效益審計的核心內容,具體涵義如下:
(1)經濟性:它是指經濟活動耗用資源的節(jié)約程度。勞動消耗的節(jié)約程度越大,經濟效益就越大。經濟性通常以成本降低額、降低率、資金節(jié)約額等來衡量。
(2)效率性:它是指經濟活動的投入和產出比率關系,反映對社會資源的利用程度。效率越高,就意味著資源得到了越合理的配置。效率性通常以勞動生產率、資金使用率、原材料利用率等相對數來衡量。
(3)效果性:它是指經濟活動所取得的有效結果或成果,反映經濟活動的有效性。經濟活動的成果越大,那么經濟效益就越好。通常,效果性以產量、產值、利潤等絕對數來衡量。雖然經濟效益審計概念從提出后,社會經濟已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fā)展變遷,但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這“三E”特性仍然是現代經濟效益審計的核心內涵。
二、經濟效益審計方法的特點
經濟效益審計與現代財務審計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經濟效益審計以現代財務審計為基礎,所以很多情況下要借鑒采用財務審計的方法;經濟效益審計在財務審計基礎上又要延伸拓展,融合了經濟分析和經濟評價等內容,所以經濟效益審計方法又表現出交融創(chuàng)新等特點??傮w來說,我們可以將經濟效益審計方法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幾點:
1、綜合多樣性。經濟效益審計是依托現代財務審計而進行的,所以財務審計的各種方法都會在經濟效益審計中得到充分的利用?,F代財務審計方法種類繁多,這就導致了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也呈多樣化特征。另外,因為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是復雜的,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時,除采用常規(guī)審計方法外,還運用到多種學科知識,如數學、會計學、管理學、統(tǒng)計學等。所以,經濟效益審計又要綜合多種知識來決定具體審計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具體采用哪一些方法,要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素,不同的對象和內容來決定。經濟效益審計的職能發(fā)揮的怎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其方法體系的掌握和運用。
2、融合創(chuàng)新性。經濟效益審計涉及運用一般審計方法與各種數學方法、管理方法,但并不是這些方法的各行其道、簡單使用。最重要的是,經濟效益審計要在更高層次上將這些方法融為一體,從而達到正確、恰當審計方法的目標。另外,為揭示某些事實、問題,也要注重運用新的科學方法,創(chuàng)新審計方法,從而使得審計證據更有力,審計結論更有可靠。
3、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方法注重實踐需要。經濟效益審計通常從定性和定量這兩方面對經濟效益進行鑒定和評價。因為主觀、客觀條件限制,不能把所有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量化后再用數學方法求解,所以,在審計中要必須注意定性方法的運用,必要時依靠專家的經驗與能力對問題和現象本質做出判斷。另外,定量分析指標體系也必須合理,應呈動態(tài)修正變化,以及時適應經濟效益審計的時效性要求。
三、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體系及其運用
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復雜多樣,因此,整合相關的審計方法,形成較為完整的經濟效益審計方法體系,這是審計理論界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盡管理論界關于經濟效益審計方法體系的爭論很多,但綜合各方觀點,可以將經濟效益審計方法基本劃分為四大類:即組織實施方法、審計查證方法、審計分析方法和審計評價方法。它們共同構成了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體系。
(一)經濟效益審計組織實施方法及其運用
經濟效益審計從何入手?這就是經濟效益審計的組織實施問題。對此,經濟效益審計理論界基本形成三種觀點:
1、財務審計延伸法。它是從財務審計入手進行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首先,運用財務審計檢查被審計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審核查證各種財務數據。然后,對于經濟效益和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據此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2、內控制度導向法。它是從內部控制制度入手進行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首先,要對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huán)境、會計系統(tǒng)和控制程序等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健全性評估;然后,根據健全性評估結果對于部分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符合性測試,并提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見建議。最后,根據內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測試結果,決定實質性測試的范圍、重點,進行經濟效益審計的最后攻堅。
3、效益結果倒推法。它是從經濟效益成果入手進行審計評估的方法。首先,對經濟效益成果進行驗證,重點做好綜合分析工作,揭示問題,分析原因,進行客觀評價。然后,結合問題提出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議對策。
我們認為,在現有的三種經濟效益審計實施方法中,內控制度導向法應成為經濟效益審計重點實施方法?,F代審計理論的重大突破就在于風險審計方法的運用,它帶來了審計效率的革命性提升。風險審計理論認為,可允許的審計風險=固有風險×內部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固有風險是不存在內部控制制度時發(fā)生錯誤舞弊的風險,而內部控制風險則是內部控制制度存在但沒有發(fā)揮應有作用時產生的風險,而檢查風險則是實質性檢查沒有發(fā)現錯誤舞弊的風險。如果可允許的審計風險水平已經設定,在固有風險水平既定情況下,內部控制風險越高,所允許發(fā)生的實質性檢查錯誤水平就應越低,也就是說不允許在實質性檢查過程中發(fā)生重大的錯誤,這也就要求進行更多的、更深入細致的實質性檢查。相反,如果內部控制制度很健全,所評定的內部控制風險水平很低,這就可以減少實質性檢查工作,從而大幅度提高審計效率。因此,盡管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看起來似乎增加了審計工作量,但它卻真實地順應了那句諺語“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成為現代社會中介審計的重要方法。經濟效益審計理應借鑒現代審計理論的最新成果,積極采用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方法來進行相關審計活動,從而提高審計效率。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要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評估。它的基本評估程序是先調查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況,再描述并證實內部控制制度,然后登記內部控制制度缺陷,最后評估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第二階段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測試。先根據健全性評估的結果、業(yè)務發(fā)生的頻率和固有風險的大小決定符合性測試的范圍,然后進行符合性測試的抽樣,再運用檢查證據法、重新處理法、實地觀察法等方法進行最終的符合性測試,得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結果。
(二)經濟效益審計查證方法及其運用
經濟效益審計查證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傳統(tǒng)技術方法和現代管理技術方法。這兩類方法的區(qū)分并不是很明顯的,因為傳統(tǒng)技術方法中也在不斷融入現代科技因素,所以這兩類方法都有其廣闊的應用天地。
傳統(tǒng)技術方法主要包括順查法、逆查法、詳查法、抽查法、審閱法、核對法、驗算法、調查法與盤點法等。這些基本的審計技術方法在現代財務審計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對檢查財務的錯誤舞弊仍具有很好的效果。我們認為,傳統(tǒng)技術方法中的抽樣審計方法是經濟效益審計技術的重要方法,不斷完善抽樣技術將較大地提高經濟效益審計效率。抽樣審計方法在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中都會應用到。符合性測試主要涉及三種抽樣技術:
(1)固定樣本抽樣。它利用樣本規(guī)模確定表,來找到相應的樣本數,然后利用樣本結果評價表對檢查結果做出評價。主要適用一次性檢查的項目。
(2)連續(xù)性抽樣。它是邊抽樣檢查邊評價,適用預計錯誤率較低的項目。
(3)發(fā)現型抽樣。它適用性質嚴重或數額巨大的錯誤舞弊審計。
實質性檢查抽樣也主要包括三種:
(1)均值估計抽樣。它是用樣本均值來推出總體數值的方法,重點應用于驗證賬面記錄正確性和估計賬面記錄數值。
(2)差異估計抽樣。它是用樣本平均差錯額來推出總體差錯額或正確額。它的優(yōu)點在于可減少審計工作量,只對有差錯的樣本進行計算;缺點是樣本中的錯誤不能太少,否則可靠性受影響。
(3)分層抽樣。它的基本辦法是將總體分成若干層,從各層抽檢樣本,最后匯總推算總體估計量。這種方法最為復雜,需要的數學知識做多,主要用于復雜樣本審計??偠灾闃訉徲嫾夹g已成為現代審計事業(yè)的巨大推動力,經濟效益審計應積極采用抽樣審計技術。
現代管理技術方法,是指經濟效益審計中為達到特定的審計目的而采用的現代管理技術方法。相對于常規(guī)技術方法,它主要針對于經濟效益審計對象的特殊方面而選用。主要包括這些方面:
(1)預測審計的方法。例如集合意見法、回歸分析法、時間序列預測法、自適應模型預測法等,這些是計量經濟學方法在審計中的具體應用,需要的數學統(tǒng)計知識很高深,主要用于預測論證。
(2)可行性研究審計。它是對工程投資、產品研發(fā)、技術改造等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的過程和結論進行審計,它用到的專門技術方法是適用于經濟效益審計的。
(3)計劃、控制審計方法。常用的如綜合平衡法和計劃評審法等,主要用于計劃和控制非重復性工程項目的復核和檢查等?,F代管理技術方法的融入,使得經濟效益審計獲得了更多更強大的工具,同時也對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正確合理的運用現代管理技術方法是完善經濟效益審計的關鍵。
(三)經濟效益審計分析方法及其運用
審計分析方法,它是進行審計評價和提出提高經濟效益的依據和基礎,一般可分為單項分析、局部分析和全面分析三類;或按時間劃分為事前分析與事后分析。審計分析方法很多,我們認為,以下這些方法是值得充分重視并需合理利用的:
(1)價值分析法。它是以功能為核心,來揭示技術方案的價值、功能、成本三者之間內在關系的方法。它的簡明數學表達式是價值(V)=必要的功能(F)/成本(C)。價值分析以V=F/C=1為標準,根據分析對象,從必要的功能和成本兩方面進行分析,剔除多余功能或降低必要功能的成本,以達到功能與成本的最佳配合。這種方法可以評價企業(yè)決策是否科學,幫助企業(yè)提高經濟效益。
(2)因素分析法。它是對影響經濟效益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找到根本性原因,分清主次,提出改善經濟效益的對策建議。通常它計算的順序方法是:以實際指標依次替換計劃指標,直到全部替換完畢。每次替換計算的結果與前次計算結果相比,就可以測算出某一因素對計劃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
(3)對比分析法。它是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數值的增減變化來進行檢查,分析原因,做出評價。可以采用縱向對比分析和橫向對比分析兩種方式進行。對比分析法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它能揭示很深刻的問題,通過同計劃指標比、同上年同期比、同歷史最好水平比、同地區(qū)與國內國際水平比,可以很好地分析經濟效益的高低。
(四)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方法及其運用
審計評價方法,就是運用審計評價標準將通過審計查證和分析取得被審計單位經濟效益評價指標所達到的實際水平進行對照、檢查,從而做出客觀、公正結論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評價是效益審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審計結論的基礎。經濟效益審計評價主要分為三種方式和兩類方法。經濟效益審計評價的三種方式是指一事一評、局部評價和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是對前兩種方式的綜合和概括。這三種方式互相補充、密切配合,能夠達到全面評價的目的。兩類評價方法是指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因為經濟效益審計會受到主客觀因素影響,很多時候要征求專家的評價意見,所以定性方法是不能忽視的。而評價中運用的重點是定量方法。綜合評分法和綜合指數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綜合評分法根據各項指標的地位和作用分別賦予相應權數,然后根據指標實際完成情況打分,最后加權計算總分,做出評價結論。這里的權數賦值是關鍵,需謹慎處理。綜合指數法是種動態(tài)評價方法,它反映不能直接加總的多因素組成的經濟效益的綜合變動情況,能概括反映總體效益變動相對程度。綜合評分法與綜合指數法相輔相成,共同對經濟效益審計做出適當的評價。
總而言之,經濟效益審計由于其自身特性,決定了經濟效益審計方法具有綜合多樣性和融合創(chuàng)新性等特點。我們使用各種審計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收集足量、可靠的審計證據,從而進行適當的分析和評價,所以無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技術和手段,只要對于采集審計證據有用,我們就可以采用。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是有機整體,是個完整的綜合體系,不能將它們孤立起來,而應根據審計對象、審計目的和要求,綜合運用各種審計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平,論經濟效益審計方法,四川會計,1995年第10期。
[2]李剛,試論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審計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5期。
[3]劉艷玲,經濟效益審計方法的新思考,商業(yè)研究,2002年第11期(下半月版)。
一、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重點及內容
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重點應該是查找各個階段管理的缺失部分、薄弱環(huán)節(jié)、銜接部位。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事前環(huán)節(jié)重點是預防,主要是通過對前期各項工作的審計進行查漏補缺,消除效益流失的隱患;事中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控制,要在工程項目成本形成過程中,對人工、物料及其他費用進行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和糾正損失浪費問題,實現造價控制目標;事后環(huán)節(jié)重點是評價,要通過項目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的對比、分析,對其經濟效益情況作出評價。
1.前期調研論證階段的審計重點應放在所論證項目的可行性和科學性上。審計中要注意分析項目調研程序是否科學;調研內容是否全面;調研結論依據是否充分;專家意見是否獨立、客觀,反對意見是否得到重視;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否是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通過對項目要素進行認真的、全面的調查和詳細的測算分析,經過多方案的比較論證后提出的;具體論述項目是否具備經濟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現實性;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性、適用性、可靠性;財務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環(huán)境及建設上的可行性;項目建議書是否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擬建項目的各要素是否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測算分析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等等。
2.項目設計階段的審計這一環(huán)節(jié)關注的重點是:工程建設理由及條件;工程選址及建設規(guī)模;工程主要內容及投資形式;經濟效益,環(huán)保效益及社會效益等內容是否在工程設計方案中充分說明。是否滿足設備的選型、征地、投資控制、編制施工圖設計的需要。施工圖設計是施工建設的依據,它需要滿足建筑材料的選用,設備的安裝和非標準件的制作,滿足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現場施工方面的需要。
3.招投標階段的審計在招標、投標、簽定施工合同整個過程中,審計人員既不參與招標的管理也不參與標書的鑒定。招標或招標部門應為審計部門設立監(jiān)督席對招標的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在評標結束后,向全體投標人員發(fā)表審計意見,使審計人員既能處在第三方的監(jiān)督位置,又能保持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既能做到事中審計,又能做到在合同簽定前監(jiān)督改正存在的問題,減少事后審計的被動性。
4.簽定合同階段效益審計的重點是工程用主要材料是否符合設計質量要求和不超投標報價。在同質同價的條件下,擇優(yōu)選擇供貨廠家,按照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在簽定承包合同的同時,應將施工現場的固體廢棄物、揚塵、噪聲、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寫入合同附加條款。簽定合同時合同協(xié)議書、中標通知書、投標書及其附件、通用條款、標準、規(guī)范及有關技術文件、圖紙、工程量清單、工程報價單或預算書、雙方有關工程的商洽、變更等書面協(xié)議或文件視為合同的組成部分。
5.開工準備階段的審計這一環(huán)節(jié),審計關注的重點是資金到位的情況;現場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是否按照工程建設管理辦理了城市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及質量監(jiān)督等手續(xù);是否依據工程設計做好土地征購、拆遷、搞好“四通一平”工作;是否組織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或措施;各項準備(備料、施工隊伍進場等)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具備開工建設條件等。
6.工程建設階段的審計主要應該抓好以下3個方面的重點工作:第一,材料方面。審計人員應監(jiān)督建設單位并派員根據要求進行市場調研以確定材料價格,排除施工單位故意抬高材料價格,增加工程造價的可能。第二,在設計變更方面。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施工圖施工,不突破投標報價,對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設計變更,應從申報制度上嚴格控制。第三,在施工組織設計方面。施工組織設計要從全局出發(fā),抓重點、抓難點,抓緊關鍵環(huán)節(jié)與薄弱環(huán)節(jié),確保施工的連續(xù)性、節(jié)奏性、均衡性。
7.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審計重點是完工程度和工程質量的審查核實。審計中要注意:(1)工程竣工驗收是否符合有關條件,驗收是否嚴格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執(zhí)行;(2)有無因設計不合理,工程不能發(fā)揮效益的問題;(3)工程設備內在質量是否存在問題;(4)有無完整的技術擋案和施工管理資料,是否簽定了工程保修合同。
8.工程結算階段的審計重點是核實工程造價,避免高估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下面的工程結算六步審查法在實踐中可經常用到:第一步,工程量審查。對工程量審查,一要看是否按定額規(guī)定的計算規(guī)則執(zhí)行。二要結合施工圖紙看有無多計、重計、漏計工程量。三要看工程量中執(zhí)行的系數是否確切、恰當;第二步,定額套用審查。一是審查預算選用的定額子目所包含的施工內容與該工程各分步項的施工內容是否一致,也就是對施工要求的情況。二是審查定額允許換算子目及換算方法是否合理,從而確定有無高套、錯套、重套定額的現象。三是審核材料價格是否符合當時市場行情,是否符合本企業(yè)內部制定的價格及合同規(guī)定的價格;第四步,費用計算程序和取費標準審查。一查所套用定額與費用是否配套,二查施工企業(yè)的資質、級別、所施工的工程類別與工程費用規(guī)定的級別、類別是否相符,從而確定有無低級高套、虛增取費項目、重復計費、隨意提高計費基數等情況;第五步,工程預算書計算結果的審查。主要是復算預結算書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有無人為錯算、多算的情況;第六步,深入施工現場,核對設計圖紙及隱蔽記錄單所記錄的尺寸,有無錯記工程量的情況,核對施工操作程序是否與定額相一致。
9.工程運營階段的審計項目投入運營后效益審計關注的重點是預期目標的實現情況,也就是所謂的達標性審計。在內部控制測試的基礎上,確定項目部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要深入到企業(yè)生產經營的業(yè)績環(huán)節(jié),關注企業(yè)及項目部的經營風險。一個好的項目,有了一定的投入,不一定就能產生好的效益。由于管理不善、作業(yè)組織不科學、機械設備及施工臨時設施布局不合理,都可能影響這個項目效益的發(fā)揮。因此,工程項目運營效益審計就是通過對完工投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數據與實際數據的對比分析和項目效果的實際驗證,確定項目預期的目標是否達到,主要效益是否實現。要通過分析評價找出未實現預期目標的原因,找出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采用應對措施,改善經營管理以減少經濟損失。同時通過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為未來的新項目決策提供建議,促使工程投資決策更科學合理,從而提高決策、管理和建設水平。
二、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通常采用的方法
1.審查復核法。就是對被審計單位所提供的和審計人員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運用審計人員的專業(yè)技術、知識與經驗,在核實其提供的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斷、驗證、計算,通過審計人員理性的分析與復核作出具有證明力的審計結論。
2.對比分析法。根據一定的標準,將預算數或計劃數與實際數從定量的方面進行對照比較,分析其異同。在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中對比分析法貫穿于審計活動的始終,在審計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比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比率法,可通過百分比、絕對比、相對比等,視具體情況作出一種或幾種的選擇進行比較與求證以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真實性。同時,在選用對比分析時,要正確把握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選用最合適的對比方式,然后才能運用分析方法實施具體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縱向對比、橫向對比、計劃與實際對比、整體與部分對比及綜合對比。3.觀察法。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的工程項目的實地察看。觀察是審計人員利用其視覺功能檢查行為結果和實物資產存在的狀況,通過“眼見為實”取得第一手審計資料作為審計證據來證實審計事項,是工程審計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審計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工程量的落實需要到現場去觀察、丈量、測算,然后再與工程結算書比較,從而發(fā)現有無虛列工程量的問題。
4.計算法。是審計人員對工程項目的各項數據進行驗算或者另行計算。審計人員的目的在于驗證被審計單位的計算結果的正確性;驗證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決算資料的正確性。當計算結果與被審計單位的記錄不一致時,審計人員一般應再次驗證計算過程。必要時,應與被審計單位有關部門人員進行溝通,溝通不一致時,應以審計人員的計算結果為準。
1.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yè)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企業(yè)發(fā)展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資金管理決定著企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有助于找到財務工作中的漏洞,避免信息失真現象,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幫助企業(yè)實現正確決策。
2.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yè)資金的利用效率
審計工作是對企業(yè)資金管理狀況實施的審核,通過有效的審計能夠為企業(yè)提供準確的數據,幫助企業(yè)領導者明確企業(yè)建設實際,從而根據審計數據做出準確的決策,減少浪費,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3.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yè)的整體實力會計審計工作是經濟監(jiān)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彌補企業(yè)財務工作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隨著企業(yè)形式的不斷豐富以及企業(yè)經濟行為的多樣化發(fā)展,其經濟活動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多,加強審計效率能夠從企業(yè)采購、生產、經營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為企業(yè)決策提供科學數據,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經濟損失,提高企業(yè)的整體競爭力。
二、加強會計審計工作精確性的有效對策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企業(yè)的會計審計工作對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它對企業(yè)經濟管理以及資金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來簡單闡述一下,如何通過切實可行的對策加強會計審計工作的有效性,促進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1.提高企業(yè)職工對會計審計工作的認識
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就要完善企業(yè)全體職工對審計工作的認識。具體而言,企業(yè)要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yè)職工了解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其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影響,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做好教育。企業(yè)領導者更是要積極了解審計工作的情況,做好上行下效的工作,讓企業(yè)所有人員對審計行為和會計行為進行監(jiān)督,發(fā)揮全體員工的功效。
2.拓寬會計審計工作的工作范圍
由于企業(yè)工作內容的逐步增多以及管理事項的多樣性,企業(yè)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需要管理的項目愈加多樣,以往的會計審計工作不夠全面,審計內容不健全。對此,企業(yè)審計部門一定要不斷擴寬審計工作的內容,完善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細化審計的各個方面,從而細化責任制,提高工作效率。3.加大資金投入,構建單獨的審計部門眾所周知,審計工作是企業(yè)經濟管理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是約束企業(yè)經濟行為的主要手段。為了切實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企業(yè)一定要加大資金投入數量,建立單獨的會計審計部門,不能將審計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分開進行,形成嚴格的監(jiān)管。與此同時,企業(yè)還要完善設備建設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現代化的審計設施,發(fā)揮科學審計。
4.提升會計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審計職工是提高企業(yè)審計精確性,減少資金浪費的基礎。企業(yè)一定要做好員工選拔工作,選取具有較好審計能力的職工進入企業(yè),制定完善的審計工作體系,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加強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技術能力,能夠利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監(jiān)管。在此基礎上,企業(yè)還要做好會計審計人員道德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和對崗位的熱愛之情,為企業(yè)經濟效益的提高作保障。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