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職心理健康教案范文

時間:2023-06-07 15:57:01

序論:在您撰寫高職心理健康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高職心理健康教案

第1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

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如何才能上好?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借助它既能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又能使高職生主動學習、容易接受,還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案例教學法的含義

教學中,習慣上將以教授為主的方法稱為“知識講授法”,而以案例分析為主的方法稱為“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xiàn)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依據

案例教學法運用到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帶入實際情景中,學生既有機會解決疑難問題,也可及時從教師及同學那里獲得反饋。在這種情景中,解決問題的種種策略都可以提出來并加以演示、比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訓練了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1.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案例分類

以案例的表現(xiàn)特點,可分為五種類型:信息式案例、問題式案例、陳述式案例、決策式案例、條例式案例。

(1)信息式案例

以收集當時人們關注的信息作為案例。例如,學校近來發(fā)生的心理健康熱點話題。

(2)問題式案例

以調查解決存在較普遍的問題作為案例。例如,某某同學在適應大學學習環(huán)境中遇到的問題。

(3)陳述式案例

敘述一個事件的情境。例如,講述某人在戀愛過程中遇到的事情。

(4)決策式案例

影響因素較多,能體現(xiàn)解決問題的智慧的案例。例如,某人遇到兩難問題時求救的案例。

(5)條例式案例

把案例涉及的背景、問題、解決辦法、評論等排列起來的案例。例如,校園危機干預案例。

2.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和實施

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和實施主要包括三個過程:精選教學案

例、組織案例討論和對學生的案例分析進行總結述評。

(1)精選教學案例

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精心搜集有關資

料,弄清楚什么是本課教學所需要的真正困擾高職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對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并編寫成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案例要結合教學內容貼近教學目標,精選典型性的材料。二是選擇的案例要具有趣味性、真實性、新穎性和可操作性。教師精選教學案例,有助于提高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學的實效性,形成良好的討論環(huán)境,營造寬松、生動、民主的課堂氛圍。

(2)組織案例討論

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關鍵,在課堂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學生是討論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論,做出選擇和決策,進而從案例教學中獲得某種經歷和感悟。二是對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要多加鼓勵和肯定。在討論時要對高職生的分析表示尊重,哪怕是分析問題的過程或結果都出現(xiàn)了錯誤,也

要給予應有的鼓勵。

(3)總結述評

總結述評是案例教學討論結束時候的收尾工作,是案例教學的重要部分,更是案例教學的點睛之處。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學課堂討論結束以后,教師根據高職生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交流的情況,及時地總結和述評,以便及時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形成正確認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

四、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1.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

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工作態(tài)度及教學責任心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師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又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采用案例教學法可更好地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從而使教學活動始終處于活躍進取的狀態(tài),不斷推陳出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2.促進高職生主動學習

在案例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原理和規(guī)律是以具體生動的事例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的出發(fā)點就是要求高職生運用理論知識對案例提供的客觀事實進行理性的思考,這樣的理論學習不是對抽象的、干巴巴的條文掌握,而是對有具體內容和生動活潑形式的思想的理解,它能充分調動高職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并有極強的針對性,也讓高職生有更多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

3.培養(yǎng)高職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案例教學不重視尋找正確答案,實際上如何處理各種心理問題,在方式方法上也不存在絕對正確的答案。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和高職生的協(xié)作討論都能激發(fā)高職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改進了一直以來枯燥無味的機械式教學,使高職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使原本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變得立體豐滿起來,更加形象化、深刻化,提高了教學水平,改進了教學方法,深受教師與高職生的喜愛。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最近幾年,在學生心理問題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明顯的心理扭曲現(xiàn)象,促使高職學生心理問題成為了當前教育工作者非常關注的重點。且新課改指出學生需要人文關懷,他們是需要全面發(fā)展的個體,心理素質則是高職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影響學生展現(xiàn)能力、發(fā)揮潛力,對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立足日常生活,整合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日常生活作為落腳點,有機整合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可將高職院校生們的日常生活當作一個整體,密切結合學生的思維和生活實踐,實現(xiàn)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都是服務于高職院校生的日常生活,致力于讓高職學生們的生活變得真、善、美,而德育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思想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教育能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狀態(tài),兩者都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全面發(fā)展有利。如,在德育教育中要關注高職院校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咨詢、個別訪談等途徑重視學生個體的內因影響,制定針對性強的教育方案,通過不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關注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實現(xiàn)生活化的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要和高職院校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實踐等聯(lián)系在一起,把學生周圍發(fā)生的實例作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促使學生感同身受,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

2強化課堂地位,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高職院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作為主陣地,凸顯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地位,推動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由于部分學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視度不夠,導致一線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學科化等問題,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產生消極影響。所以學校領導及教師、學生等都要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主動保障順利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課,確保它的主陣地地位,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加豐富。如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應體現(xiàn)出多樣化特征,擺脫過去的說教模式,不僅要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及個體心理輔導,還可開展素質拓展活動、團體心理輔導、心理主題班會、社會實踐活動、心理教師或校外專家的專題講座等。另外,學校及教師在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還可邀請學生家長一起參加,引導家長及學生處理好親子關系,教會學生感恩父母,讓學生明白父母的艱辛,從而將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變成三位一體模式,提高工作水平。

3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高職學生主體作用

要想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校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憑借好奇心不斷探索,積極接受心理健康知識,形成獨立性的、可持續(xù)的創(chuàng)造力。特別是心理健康課的教師,務必要改革課堂教學,設計針對性強的教案及教學模式,充分尊重高職學生的心理主體地位及人格,圍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標,結合教師學科輔導和學生自主參與,培養(yǎng)高職院校生主動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的習慣,感受知識的力量。如在心理健康課教學中,教師可依托有趣而生動的故事、輕松活潑的小品表演、競賽、分組辯論等方式導入新課,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傾聽學生傾訴,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獲得說心里話、宣泄情緒的地方,從而引導學生反思、檢查、評價自己的行為,回到調整自我的正確軌道。

4建立心理檔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高職院校應逐步建立起學生正規(guī)的心理檔案,使學校的宏觀管理獲得決策依據,同時為系統(tǒng)、全面、科學地檢測學生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手段,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參考資料。心理檔案的建立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學校需跟蹤調查高職院校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切實維護其心理健康。如,通過每一年學校的普測、建檔,篩選出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高職學生,并按照其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分類,幫助高職學生了解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檔案主要包括文本形式、電腦軟件形式,相關工作者應減少差錯,避免丟失資料,確保資料管理安全可靠、準確規(guī)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通過心理檔案的建立,學校及教師可分析搜集的高職學生心理測評,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同時不斷完善測量工具,使測量手段不斷趨于正規(guī)化,通過統(tǒng)計、分析、刪選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數(shù)據,作出進一步診斷,從而進行針對性更強的跟蹤、干預,保障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

5結語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和實踐。在今后的工作中,高職院校務必要充分注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一位教師都要正確樹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齊心協(xié)力,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關心高校每一名學生的心理健康,促使高職院校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施晶暉.構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J].教育學術月刊,2007(4):86-87.

第3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職生;就業(yè)壓力;文化建設

作者簡介:吳青枝(1969-),女,河南安陽人,河南省安陽工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23-0082-02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人們的健康定義是: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并且要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然而隨著社會的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對于生活與學習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只有擁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夠更加適應社會與生活。

隨著近幾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教育部門也加強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許多高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不斷向全校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工作[1]。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也逐漸開展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在高職院校中效率不高。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現(xiàn)狀與教育呈現(xiàn)的問題出發(fā),在高職文化建設背景下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議與思考。

一、高職學生當前主要的心理問題

根據SCL-90心理癥狀自測表對河南地區(qū)的3000名高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調查結果呈現(xiàn)出不少學生存在著心理問題,并且人數(shù)不斷上升。而其中有48%的高職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與心理問題,有10%的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由于隨著高職學生們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加,這不但與我國高職教育的宗旨目標不相適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高職教育的健康發(fā)展。而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自身的學習壓力帶來的心理困擾

通過調查表明,有些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因此導致學習困難,學習成績下降。一些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讓期末考試不夠理想,加上高職院校的教育時間較短,而在短時間內壓縮了多門課程。因此除了主科外,學生還要選擇多門課程,因此學習任務較重,學習復習的時間較少,難以合理有效地安排學習的時間。而這些原因都能夠引起學生們心理性的疲勞與降低了學習興趣,學生們很容易產生驗血與考試焦慮的癥狀等心理問題。

(二)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引起的不良心理問題

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有著鮮明的個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對控制能力較差, 沒有足夠的人際交往能力。由于學校中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因此性格、興趣與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一些學生并不善于與人們交際,不知道怎么為人處事。時間長了,這些學生就會感到孤獨、寂寞,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當遇到了困難就不能夠正確地看待,很容易產生了焦慮不安與恐懼的心理傾向。

(三)戀愛受到的引發(fā)的心理問題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們正處在青春期,因此性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渴望與異往。所以,在高職院校中隨處可見情侶。但是由于人們對于性心理的不成熟與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因此不能夠樹立起正確的戀愛觀,很容易陷入到感情旋窩中難以自拔。當另一半拒絕自己或者愛情受挫后,學生會精神萎靡,自信心下降,甚至影響了學習與生活,一些嚴重的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行為的異常[2]。

(四)學生就業(yè)困難產生的心理問題

由于近幾年高校不斷擴招,因此導致普通高校的人數(shù)增加,這讓高職學生的就業(yè)更加的困難。面對崗位求職擇業(yè)的日益激烈的競爭與就業(yè)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大量干擾,還有社會就業(yè)機制的不完善,許多高職學生想畢業(yè)走向崗位,但是又害怕走向崗位,感到自己的前途渺茫。逐漸的緊張、憂郁等心理問題出現(xiàn),甚至會產生了恐懼與逃避的心理。

二、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現(xiàn)的問題

(一)學校自身重視不夠

雖然在目前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口頭上注重,但是在實際上卻忽略教育,呈現(xiàn)出工作乏力等狀況。由于教育工作不到位,因此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依然呈現(xiàn)出問題,甚至還能夠發(fā)生惡性的事件。有些教師對于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這樣描述的: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經費不到位,甚至被挪用,工作人員不到位或者被調到其他工作,教室不能被落實或者被占用的情況屢見不鮮。而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了減少與預防學生們的心理狀況,但是實際上只有等學生們心理出了問題,出了一些嚴重事件,學校的領導才會重視起來,教育工作才會有效地開展。

(二)課堂中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難以有效運用

由于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實際的教學手段也不斷更新,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粉筆與黑板逐漸被新的投影儀所替代,而傳統(tǒng)的教案也被幻燈片所替代。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過程中,卻過分依賴多媒體,這讓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變成了幻燈片課件的展覽會,讓學生忙著抄筆記而難以有足夠時間進行思考。

(三)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單一

知識理論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們學習的基礎,但是我們如果只是在教學過程中教授理論知識內容,學生就會感覺到教學單一,難以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在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形式單一,一般都是以老師教學為主,學生們的參與程度并不高。

(四)對學生評價注重知識型考核

有許多高職院校對于日常的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考核方法并不一樣,但是對學生們的綜合成績的評價構成卻有著一致性,也就是學生們的日常成績加上期末成績。而這種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考核內容只是掌握學生們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了解,而不能夠掌握他們實際生活中掌握知識理論的情況。

第4篇

(一)課程建設在認知上存在很大偏差

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其他專業(yè)技能課程相比還未受到足夠重視。在相當多的高職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形同虛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為選修課,有的學校甚至尚未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課程建設中將一切優(yōu)先政策向專業(yè)課程傾斜,其次是個別專業(yè)基礎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被置于可有可無的境地。

(二)課程技術標準不夠規(guī)范

所謂課程技術標準包括課程外在形式上的標準和課程教學內容是否符合人才培養(yǎng)需要的內在標準。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從外在形式上看教學主管部門統(tǒng)籌較少、課程管理不夠規(guī)范,教學實施單位在實踐中難以統(tǒng)一管理標準。從內在上,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明顯欠缺,不能按照高職教育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要求定位和設計課程,難以滿足高職學生個人心理發(fā)展和職業(yè)能力提升的需求。

(三)課程評價標準不科學

廣義上,課程評價不僅包含課程的教與學的評價,還包含課程本身的評價,由于我國職業(yè)教育課程理論研究還很不成熟,實踐中的各種職業(yè)教育課程開發(fā)模式都處于探索嘗試階段。雖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自身的建設已相對成熟,但專門的課程評價標準或指標體系缺失,且在課程實施中教學評價標準不統(tǒng)一,課程后期管理秩序混亂,基本教學條件標準及保障制度不完善。

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化建設的目標任務

(一)規(guī)范課程管理

通過課程中英文名稱、學時學分、教學大綱、教案、教材、教學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考試考核及師資隊伍等標準的設置,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全面規(guī)劃、分級建設、分類指導、強化監(jiān)督,保證課程管理的程序化、規(guī)范化。同時,通過課程管理文件提出更為詳細的建設要求,在制度上確保教學要求、教學文件、常規(guī)課堂教學以及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標準、規(guī)范,使參與課程實施的各部門能盡職盡責地協(xié)同完成課程任務,在規(guī)范課程管理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二)優(yōu)化課程資源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標準化建設,可以按照統(tǒng)一的文本格式要求對課程進行修整,完善單門課程的形式要件,使學校課程在形式上統(tǒng)一。在課程實施中,充分發(fā)揮教師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促進教師資源的優(yōu)化,選擇針對性強而且有效的課程素材,使課程資源達到優(yōu)化合理配置,并使心理健康教育這門“學生本位課程”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積極創(chuàng)造精神,使課程成為學生自主建構心理的實踐活動過程,實現(xiàn)課程標準化的目標。

(三)創(chuàng)新課程評價

通過課程實施中過程性評價為主的課程考核標準的確立,采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評估方法,對課程建設質量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與評價。在本質上,評價過程是一種測量課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教育目標的過程。作為課程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活動和關鍵環(huán)節(jié),課程考核評價標準的確立對課程建設起著導向、診斷、修正作用。過程性評價通過及時的教學反饋,可使教師直接了解課程教學質量,隨時診斷課程設計與實施中的問題,及時修正課程。

三、基于“個人心理發(fā)展+職業(yè)能力提升”模式的標準化改革實踐

“個人心理發(fā)展+職業(yè)能力提升”模式的課程標準化改革,其理論基礎源于高職教育“教育性”與“職業(yè)性”并重的核心價值,積極心理學關于促進個體主動成為積極的幸福進取者的目標任務,以及圍繞學生個人心理素質提升和同時期學生典型性問題解決等內容的考量,制訂課程建設的技術標準、評價標準、管理標準等,以解決高職心理健康課程標準的缺失和課程管理秩序的混亂。

(一)合理利用專兼職教師團隊背景組織標準化教學

根據高職教育的職能要求和高職學生的生涯發(fā)展特點,基于“個人心理發(fā)展+職業(yè)能力提升”模式的課程標準化改革,立足職業(yè)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等基本原則,根據專兼職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專業(yè)能力與專業(yè)任務,分別制訂和執(zhí)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兼職教師的準入標準和培訓標準。在高職院?,F(xiàn)在人員編制不變的情況下,將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組織劃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由輔導員組成的兼職教育隊伍,實施生命教育與適應性教育等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二是由心理學專業(yè)教師組成的專職教師隊伍,完成心理素質優(yōu)化、生涯規(guī)劃及職業(yè)能力提升等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專業(yè)的部分,并針對學生個人心理發(fā)展與職業(yè)能力提升目標,開展教學改革和課程標準化建設。

(二)開發(fā)以生涯發(fā)展為核心的標準化課程內容

第5篇

1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1.1目前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困惑

當前的高職學生正處于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時期,他們面臨著角色轉換、環(huán)境適應、學生競爭、社會挑戰(zhàn)、人際關系等的困惑。在理想與現(xiàn)實、獨立和依賴、自豪與自卑、自由與紀律等諸多矛盾和沖突面前,個體的心理素質發(fā)生了困惑。目前,大部分高職學生基礎較差,是高中時的“灰色群體”,一直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他人,沒有強烈的上進心,有些學生遭受高考的失敗,不甘失敗卻無能為力,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還有家庭經濟的困難以及家長對子女的失望和不理解,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自我意識失衡,無法擺脫挫折。

1.2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目前,不少高職院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講座,有些學校還建立了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室或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但在具體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這些模式目標只定位于咨詢和冶療,過于注重心理冶療技術,它所關注的重點是防止心理異常,而不是促進心理的健康發(fā)展。目前,面對全體學生應堅持“心理建設優(yōu)于心理預防”“心理自助先于他助”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維護或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以面對各種社會的競爭。

2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

2.1體育教育是發(fā)現(xiàn)學生不良心理因素的場所

體育教育是一個育體、育心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行為、表情、狀態(tài)、意志等外在表現(xiàn)是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真實反映,在各類體育活動中,能反映出學生的需要動機、情感、意志、注意、認知結構、能力結構、氣質類型、人格特點、道德品質和行為反應模式等要素,體育教師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不正常的心理活動。2.2體育教育是控制與轉化不良心理困素的有效途徑學生的不良心理因素是客觀存在的,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可以轉移、減輕和緩解某些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各種體育游戲和競賽的刺激可以極大促進和改善學生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使緊張、憂慮、壓抑、沮喪等不良情緒得到宣泄。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增強與人的交往能力,消除孤獨、內向、自閉的心理。

2.3體育運動競賽的理念與方法是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運動心理訓練強調心理技能的掌握和心理調控能力的發(fā)展。學校體育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和體育競賽,讓學生在身體練習和競賽中,既有挫折和失敗的體驗,又有最終沖破困難擺脫失敗、獲得成功的歡愉,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挑戰(zhàn)極限、超越自我,把外在的必然變?yōu)閮仍诘谋厝?,變他律為自律。體育活動有著嚴格的紀律和規(guī)則,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紀律與自制力、公平競爭與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團隊精神。體育運動心理訓練不是一種心理冶療與咨詢的醫(yī)療模式,也不同于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的生態(tài)模式,它是一種心理能力發(fā)展的模式,它關注的是從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發(fā)展。

2.4體育群體活動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體育教學、體育游戲、體育競賽的形式和內容,實質上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一種模式。因此,學校體育本身就是“社會課堂”。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獲得成功與失敗、尊敬與關懷、歡笑和痛苦、幫助與冷漠、責任與義務等各種情感和心理上的體驗。如果教師能在這些活動中有深度的加以引導,讓學生從中體驗認識社會,并加以升華,鍛煉學生的適應和發(fā)展能力,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各種世事。這樣,體育活動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拓了新的領域,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3體育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3.1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

心理學表明,當自己的能力面臨挑戰(zhàn)時,人的愉快就會產生,如果缺乏挑戰(zhàn),人就會產生厭倦感。適宜的挑戰(zhàn)有利于學生滿懷信心地努力實現(xiàn)目標,教師應運用激勵的策略和手段,營造一種愉快的心理氛圍。目標制定要適宜,方法上要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接近目標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幫助他們實現(xiàn)自我超越,充分利用職業(yè)教育開放性育人的特點。對不同的個體,制定不同的期望目標,注重成功體育、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2正確對待體育活動中的挫折和困難,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成功的體驗是教育,失敗的體驗更是寶貴的教育。高職學生在就業(yè)競爭中,相對來講是弱勢群體,因此,挫折教育對他們來說更具有教育意義。挫折教育是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施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行為,讓學生體驗到在成功道路上總是充滿艱辛和苦澀,并伴隨著挫折和失敗。在學生受挫時,教師一定要把握住關心、愛護、鼓勵,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勝負得失,敢于面對失敗,做到勝不驕、敗不妥,使他們不斷增強戰(zhàn)勝困難、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讓學生通過自我實現(xiàn),真正體驗戰(zhàn)勝挫折的樂趣。

3.3通過體育活動的交往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和適應能力

用“重在參與”來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促進人際關系的發(fā)展,利用體育競賽激發(fā)學生社會交往,增進友誼。教師在不改變練習方法和場地的情況下,有意識地設置一定的困難,使學生在各種變化面前選擇正確的方式適應它。在各種運動和競賽中,教師堅持以激勵為主,讓同伴進行幫助和糾正,讓學生在輕松和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情感交流,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練。

4建議

4.1學校體育對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級領導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4.2體育教師要樹立全面健康觀,擺正健身與健心的關系,提高教師的心理學知識和相關的理論水平,培養(yǎng)復合型的教師是當務之急。

4.3在體育教學中要安排健心的運動處方,在教案中體現(xiàn)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措施,課后進行收集心理感受和總結,有計劃、有組織地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體現(xiàn)學校體育應有的功能。

第6篇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79

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1.1 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強調兩大任務,即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從而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獲得成就感,以獲得正強化,求知欲望被不斷激發(fā),逐步形成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久而久之,可以培養(yǎng)出學生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在課堂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將傳統(tǒng)課堂上的教師主體轉變?yōu)閷W生主體,將再現(xiàn)式教學轉變?yōu)樘骄渴綄W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就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在各種專業(yè)課中有所應用,但是在高職通識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還是鳳毛麟角。筆者認為,將先進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還是一個創(chuàng)新,同時對于課程的發(fā)展也是有建設意義的。

1.2 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在建構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以任務為主線。這一點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學理念,用一項或多項任務作為引領,同時也作為一堂課的主線,貫穿始終。所有的教學目標都需要借助教學任務的完成來實現(xiàn)。這里的教學任務是非常具體的,并且是以學生為主體來完成的。

第二,以教師為主導。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但任務驅動教學法摒棄了這一舊觀念,教師由傳統(tǒng)的教學中心者角色,轉變?yōu)樵O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教學任務是由教師主導來設計完成的,并且由教師主導來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但如何分析、解決問題則是由學生為主體來參與完成。

第三,以學生為主體。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學生是知識、技能的接受者,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是被動的。而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學生是課堂中的主動建構者,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采取主動的態(tài)度,他們是信息的主動加工者、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特色,教師只是作為輔助的引導角色,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合理利用資源和采取適當?shù)氖侄稳ソ鉀Q問題。課堂中一貫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勢必會讓學生在課堂中遇到各種類型的問題,這樣就鍛煉了學生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學生解決問題以后給予及時的評價或加以驗證,這樣做除了能夠加深學生對于任務解決的印象以外,還能夠對任務解決方法的優(yōu)劣形成進一步認識,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

2 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現(xiàn)狀和其中存在的問題

2.1 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和學生現(xiàn)狀

首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課是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必修課,該課程將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通過系統(tǒng)地分析學生在入學適應、人際交往、學習、情緒、壓力挫折、走上社會等方面會發(fā)生的行為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對自我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對心理健康程度有正確的認知和覺察,從而順利地完成大學學業(yè),步入社會。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受眾不是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這就需要課程設計本身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同于其他理論課,它需要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緊密結合。如果只是在課堂中空洞地給學生灌輸大量理論知識,那么不僅不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或者是學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在實際生活中如何去運用。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并不適合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

其次,目前北京地區(qū)高職院校的生源并不理想。2010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shù)就已跌破10萬人。到了2013年,北京報名參加高考的考生只有6萬7千多人。高考人數(shù)連年下降,并且更有一部分考生即使達到錄取分數(shù)線也會選擇放棄報到,直接去國外讀書。這樣的現(xiàn)狀,就使得高職院校生源質量也在隨之不斷下降。目前北京地區(qū)高職院校學生仍以北京生源為主,這些學生的素質較差,學習動機較低,也沒有近期或遠期學業(yè)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課程設計上沒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就更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也不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那么教學效果也就無法保證了。

2.2 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2.1 思想觀念落后

心理健康教育課雖然是高職必修課,但很多高校教學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對這門課程重視不夠,沒有意識到一個學生心理的健康和教育教學實踐以及學生今后的成長之間的關系,認為這門課簡單了解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那樣進行相關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應的,教師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授課,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沒有足夠重視,覺得這門課就是娛樂、做做心理測驗,或者直接認為沒什么用,這樣就導致在教學中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并不如意。

2.2.2 教學方法陳舊

目前,北京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一般與實踐聯(lián)系不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采用黑板、粉筆、投影儀等工具進行板書和演示,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陳舊,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更不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所涉及的心理學領域眾多,如果只是純粹理論教學,對于非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不僅不能調動學習興趣,還會使其學習難度加大,這樣就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2.2.3 教學評價方法有限

目前,北京高職院校對于課程的考核評價形式,大多數(shù)采用課業(yè)或紙筆答卷的形式。這種考試形式更適合于純理論課,而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是一門與實踐結合較緊密的課程,因此僅僅是上交課業(yè)或是紙筆答題的方式是不大適用的。在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重視,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心理健康課的考核形式比較多樣,有以團隊為單位表演心理劇;答卷也不允許出現(xiàn)選擇、填空、判斷這樣的客觀題,而是要求全部以主觀題形式出現(xiàn)。這樣的創(chuàng)新是一個好的開端,能夠為學生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3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用的意義

3.1 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本質是通過“任務”來誘發(fā)、加強和維持學生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是學生學習和完成任務的真正誘因。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影響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主要的教學過程都是通過系統(tǒng)的、按部就班的講解實現(xiàn)的,這樣就大大剝奪了學生發(fā)揮自己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同時,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也無法獲得成就感。這樣一來,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主動探究教師布置的每個任務,精心思考和選擇最優(yōu)化解決方案,教師則是起到引導、幫助、組織和促進的作用。這樣就使得學生主體地位大大提高,也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教師從以前的備書備教案,要轉變?yōu)槟軌蚣皶r高效地處理學生在解決任務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對教師的經驗、知識儲備、應變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最后,教師通過讓學生參與評價的方式進行講評,也是學生主體的體現(xiàn)。學生既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又能在評價的過程中體驗到榮譽感、自尊心,體驗學習、收獲的快樂。

3.2 能夠切實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實際上是將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一分為二的過程,學生通過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學習,反而使得理論和實踐更加分離,不能夠做到學以致用。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則不同,它能夠通過任務將理論和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完成任務,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能夠對理論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有效優(yōu)化了教學效果。

3.3 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任何一項實際任務的完成,都不可能僅僅是單一任務的考察,更多的是需要學生運用到多項能力,如分析能力、預見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決策能力、執(zhí)行力等等。如果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只有記憶能力得到了鍛煉,而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話,學生不僅能夠提高所學領域的專業(yè)知識,更多地鍛煉了自己上述綜合能力。這樣十分有利于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發(fā)展。通過與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安排和解決任務,鍛煉了多方面能力,身心健康成長,這也符合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本身的教學目標。

4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北京地區(qū)高職心理健康課程中的實際應用

4.1 精心設計課堂任務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理念中,任務設計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好的任務設計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對于課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有正確的預期,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正確的認識和把握,同時要考慮到任務的彈性和可開發(fā)性,這樣才能設計出難易適中、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任務。

以心理健康教育課為例,在講解處理人際關系一章的時候,與其講解人際關系的理論,不如設置不同真實場景,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適當?shù)奶幚砣穗H關系的方法。大到讓學生說明處理人際關系時所采用的策略,小到讓學生寫下與人言語溝通時所說的話、使用的語氣和面部表情,最后讓學生分小組表演。

4.2 根據學生完成任務情況合理指導

在學生解決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所給予的指導也是起著關鍵作用的環(huán)節(jié)。即使有一個優(yōu)質的任務,如果教師缺乏經驗,指導不到位,或者學生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無從下手去解決,那么課程的效果也會受到影響。還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人際關系”一章內容為例,任務設計完成后是學生解決的環(huán)節(ji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這個過程中就鍛煉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譬如對于進度快的小組,教師可以繼續(xù)引導,如:遇到不同情況,在已經明確怎樣與對方溝通的情況下,設想對方可能會產生的不同反應,如果溝通受阻,應進一步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緩解局面;對于進度較慢的小組,教師的引導就應針對任務本身,這種情況下就不適宜再繼續(xù)擴展。

4.3 及時反饋評價

雖然主體任務已經完成,但教師應該明確,此時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未完成,反饋與評價仍然是重中之重,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才是激勵學生的最終環(huán)節(jié)。此時可以采取小組匯報的形式,一個小組匯報成果,其他小組對其進行評價,一個小組最終的分數(shù)就以其他組的評價為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教師對每個小組的成果有所了解,所以應做到控制課堂,包括控制時間和控制學生情緒,并給予每個組適當?shù)脑u價和必要的獎勵。

5 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顛覆傳統(tǒng)教學觀,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全新教學理念。這種教學法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能力本位的教育,適用于多種課程。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應用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課堂氣氛明顯活躍,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都得到了大幅提高。當然通過教學實踐,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首先,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教師要求較高,對教師的經驗、知識儲備、應變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其次,課堂不易控制。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課堂不易控制。加之,高職學生本身自控力就差,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嚴重的話就會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紹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06,(7).

[2]汲飛龍,李愛娟.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育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研究,2012,(6).

[3]邱開金,周曉玲.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9,32(5).

第7篇

關鍵詞:“微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學

隨著職業(yè)教育的迅速發(fā)展,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視,而其中具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更是由選修課逐漸調整為公共必修課,但由于高職生與本科大學生相比,本身存在知識基礎、理解能力、素質水平以及學習動機等方面的差異,傳統(tǒng)的講授型教學在高職院校中效果不佳,學生參與度也不高,因此亟待引入新的教學模式以改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隨著教育技術向著信息化和數(shù)字化發(fā)展,一場“微”革命正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社交媒體、教育資源共享的理念悄然進入到我們的教學系統(tǒng)。

目前,我國教育部正在積極推動“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由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組織的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大賽也深受各省市教育部門推崇,各地高校也陸續(xù)開展關于微課的設計開發(fā)與應用的項目研究,這一系列舉措極大地促進了高校教師投入課程建設和教學研究的熱情。在此背景下,將微課與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必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能適應未來崗位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微課”全稱是“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授課方式,圍繞具體的知識點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有機整合?!拔⒄n”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與該教學主題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習題測試、教學反思、教師點評、學生反饋等教學支持資源也包含其中?!拔⒄n”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資源類型,它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優(yōu)勢,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也必將產生良好的效果。

1、教學時間較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高職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 “微課”的時長一般為10分鐘左右。這相對于傳統(tǒng)的45分鐘的一節(jié)課的教學課堂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微課堂”。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事先錄制好的“微課”應用到復習舊課或者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較多,光靠學生上課聽講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心理健康的重點知識和技能方法,有些學生善于做筆記,但也無法全面的把握整堂課的精髓,因此采用“微課”,教師根據上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制作舊課復習視頻,讓學生在課后觀看,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其次,教師可以根據新課主題設計新穎的問題,制作精美的視頻作為導入材料,在一開始上課就讓學生觀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產生學習興趣。

2、教學內容較少,適合教學需要

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微課”的問題集中,重點突出,更適合師生的需要。比如人際關系章節(jié)中,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有很多,如認知因素(首因效應、暈輪效應等),教師可以認知因素這一重點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能充分的理解。相對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當然,正因為“微課”的教學內容較少,更要求教師明確某章節(jié)的重難點,排除大量學生通過自學能理解的普遍性和常識性知識點,有利于學生掌握核心內容。

3、資源重復利用,教學靈活方便

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10幾兆左右,其可以滿足師生隨時隨地利用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在線瀏覽或下載其他輔助資料,實現(xiàn)移動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地點、人員等限制,真正的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在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課上的好的教師,一般也只能對著他所講授的班級,其他班級的學生無法享受,而有時候一堂課效果如何還與教師的自身因素以及學生的配合情況有關,因此同一個教師在某一個班上的好,但未必能在另一個班上好,因此進行“微課”教學能保證教學的相對統(tǒng)一性和平等性。而且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可以觀看教師提供的微課視頻外,在課余時間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隨時反復觀看想什么時候學習,就什么時候學習。另一方面,“微課”教學也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課,需要教師不斷地完善,但是由于資源和時間的限制,很多教師對于課堂改善有心無力,“微課”讓教師能觀摩自己的授課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并不斷進行教案完善和實踐調整。

4、情景化構成,教學真實有效

“微課”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根據教學計劃整合成一個主題鮮明、結構緊湊、形式多樣的 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出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huán)境”。具體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型、心理微電影等,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啟發(fā)學生深度思考。案例分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案例分析法應用中,教師往往采用文字性的描述,讓學生去閱讀和理解,根據筆者實際的教學經驗發(fā)現(xiàn)面對冗長的案例,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并不高,因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會有所影響,因此在“微課”中,教師可以事先錄制好音頻,讓學生能邊看邊聽,實現(xiàn)視聽手段結合使用,增加可讀性和理解性。另外,很多教師采用的案例有時會脫離學生實際,教師可以選用咨詢個案,在征得來訪學生同意后,讓其自我陳述,并進行錄制,形成視頻案例庫,在講解相關章節(jié)內容時可以隨時調用,如講解“大學生自我意識”這一章中,當涉及到自卑心理、自我中心心理等內容時,即可用“微課”視頻,這樣真正貼近的學生現(xiàn)實,引發(fā)學生思考。除此之外,可以鼓勵學生自編自演,根據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件拍攝成微電影,也可以借助舞臺拍攝成心理情景劇短片,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如講解“寢室人際關系”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事先安排寢室成員拍攝自己的寢室人際關系,在課堂上進行自我展示,讓每位同學在觀看過程中思考和討論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反思自身可能存在哪些不良的人際心理,這一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微課”教學模式下,不僅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實踐,服務于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訓練,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還可以與心理教育目標有效整合,充分發(fā)揮其獨特的優(yōu)勢來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達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梢灶A見,未來“微課“這一新穎的教學手段,必將能夠深化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3]李淑云,劉淑梅,戴玉竹,劉晶瑜.“微課”教學模式下應用文寫作課案例教學法的運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