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學音樂課教學范文

時間:2023-07-05 16:12:49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音樂課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學音樂課教學

第1篇

一、進行節(jié)奏訓練,培養(yǎng)音樂情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節(jié)奏性活動是他們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點,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等動做來進行節(jié)奏訓練。另一方面是為學生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節(jié)奏的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jié)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節(jié)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此基礎上,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個性,讓有舞蹈專長的學生上臺即興表演,讓節(jié)奏感強的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

二、在歌唱教學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歌曲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小學生鍛煉少見識淺,所以他們往往想唱而又怕唱,那么怎樣激發(fā)學生歌唱的興趣和熱情呢?首先讓學生減輕身心負擔,引導學生用科學發(fā)聲方法進行輕唱,避免喊唱而造成嗓音過度疲勞。其次對歌曲認真分析,挖掘其含義,盡量用故事、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學唱歌的興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讓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平等、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我根據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年兒童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教學《小小蠟筆》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編出很多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小小蠟筆,穿花衣,紅黃藍綠多美麗。小朋友們,多么歡喜,畫個圖畫比一比。畫小鳥,飛在藍天里,畫小草,長在春天里。你畫太陽,我畫國旗,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歌詞具有很濃的生活氣息。因此,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知識背景,運用多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結合歌曲內容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教育。

三、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第2篇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課堂紀律;強化聽覺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9-0206-01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征,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調控

記得在上第一節(jié)音樂課時,課堂前幾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但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因為我不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課后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況,課堂出現尷尬的局面。后來我查閱了相關書籍,了解了低年級學生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因此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因此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復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控制在前5分鐘,將更多的時間用來解決本節(jié)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善于運用動畫視頻,講故事或者聊天等多種導入方式。

二、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于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在音樂課中,學生們對于唱譜從來不感興趣,反而感覺到乏味。先唱歌、后識譜與先識譜、后唱歌在教學目的上并不矛盾。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先識譜、后唱歌,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很多學生對簡譜并沒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識譜后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在教唱新歌前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并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

上音樂課時,我覺得我只是一味地講,根本沒有留意學生究竟明白了沒有。后來經過反思,我認為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他們在良好的心態(tài)、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為此,教師必須考慮通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使學生自己動腦想出答案。比如:音樂課本中要求創(chuàng)編歌詞便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練習,它要求學生自己思考,將新的歌詞套到歌曲里面。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chuàng)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fā)揮,讓學生互動,而最終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

四、讓樂器和舞蹈走進課堂

樂器和舞蹈能夠很好地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感,樂器和舞蹈在課堂中的恰當運用,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的異?;钴S。對于剛剛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jié)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單地讓他們跟老師拍掌,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jié)奏性強的歌曲中,先讓學生跟著樂器用嘴和手同時打節(jié)奏,并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樂器示范,最后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并經過反復練習,學生便很快把節(jié)奏和樂器配合起來。這樣學習節(jié)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形或腳位,也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著歌曲跳動起來。

五、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囵B(yǎng)學生在音樂中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興趣和愛好是音樂教學的目的之一。傳統的音樂教學過于強化音樂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學生死記硬背而不能靈活應用,課堂學習機械化、成人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板塊化,教師教學感到枯燥無味,學生也覺得學習沒有興趣,這些都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運用一切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比如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第3篇

寫教學反思可以有意識地及時總結教學中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分析原因,研究改進措施,以作為今后改進教學的依據。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來欣賞一下吧。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一)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用心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能夠利用學?,F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潛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

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二)我在網上看到過金彩云老師講到的“識譜集中教學法”,我覺得很有道理。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教學都是把識譜隨課文分散教學的,要求有條件的學校在小學階段基本完成簡譜識譜任務,在初中階段基本完成五線譜識譜任務。事實上,這個任務遠沒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首先,這種過分分散的識譜教學法違反了記憶規(guī)律。音樂課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課都只學識譜內容,很難及時組織復習。學生往往是學了后面忘前面,缺少連續(xù)性,形不成系統,效果自然不佳。其次,分散識譜教學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按目前課程的編排體系組織教學,學生不可能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內獲得初步的識譜能力。小學學了兩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然無法獨立視唱簡譜。

集中識譜教學法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選擇。所謂“集中識譜教學法”,即縮短戰(zhàn)線,集中一點打殲滅戰(zhàn),把原來需要用整個小學、初中階段來學習的識譜內容集中安排到小學二年級或三年級、初中一年級,用二到三個學期學完。這樣,一方面學習內容緊湊,可以克服識記方面的困難;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提前掌握簡單的獨立視唱技能,使他們學得積極主動,進一步激發(fā)興趣,到小學或初中畢業(yè)時,他們就基本上具備了應有的識譜技能,能夠比較熟練地聽唱和視唱簡單的曲譜了。

當然,運用“集中識譜教學法”,必須由專職音樂教師或識譜能力較強的老師任教。同時,音樂教材要按“集中識譜法”的要求重新編寫,在時間分配上也要適中,不是越集中越好。因為過分集中會使難度增大,學生接受不了。

新的課程標準讓我們一改以前依__灌輸,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傳承式教學取而帶之的是一種綜合知識的運用和注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現代教育理念。在音樂識譜教學中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需要充分發(fā)揮和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走入音樂中去尋找,探索和創(chuàng)造,在美妙的音樂中挖掘自己的潛力,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審美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三)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材告訴我,現在的音樂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音樂的方式表現和交流情感,并獲得創(chuàng)造、表現、合作和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組合、運用、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自己也有很大的收獲。

1、棄傳統的苦學,推行“樂學”

整個教學始終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我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教學方法上變繁為簡,變厭為趣,變深奧為通俗易懂,變被動為主動,變機械重復為靈活多變富于創(chuàng)造,充分做到既能促進學生智能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fā),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2、音樂課,多媒體電腦其樂融融。

運用多媒體教學,優(yōu)化音樂教學過程,提高音樂教學質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樂課中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其色彩鮮艷,圖形生動、形象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一種聲音、文字、圖像相結合而富于變化的學習情境,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深厚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3、把靜態(tài)的歌曲內容作動態(tài)處理

在處理歌曲《大雨和小雨》的過程中,把知識與實際有機結合,把靜態(tài)的歌曲內容作動態(tài)處理。用聲勢節(jié)奏練習、師生對唱、模唱等活動架起主客體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主動探索、發(fā)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能力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素質。

反思這節(jié)課,給我留下了一些遺憾:

一、教案設計容量太大,導致沒有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使其課堂的精華沒能展現,在四把不同顏色傘上旋律戲雨后,我悄悄看了一下時間,呀,只有三分鐘了,因此,我就慌慌忙忙讓學生聽了一遍歌曲踩雨,就結束了此課,給人以沒有完成教學內容的感覺。

二、如果能把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得更周密一些,教學效果會好一點。我認為歌曲處理上所花時間偏長 ,應精減精練。

三、對于學生識譜能力的估計,不能準確到位,也就是說,了解學生的力度不夠,導致學生給老師提了一個小小要求,“老師,你可以不給我彈琴,我相信我會唱好的?!本唧w說:在戲雨視唱《踩雨》第二樂段的旋律時,因歌譜節(jié)奏復雜,高音較少,我擔心學生唱不好,總用風琴幫著學生,其實這個環(huán)節(jié)在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習效果是很好的,應該放手給學生。

第4篇

關鍵詞:音樂課;教學;導入法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薪處煂πW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才能使小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所謂導入,就是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小學生進入音樂情境。良好的導入方法,是音樂教學的關鍵。下面談談小學音樂課教學導人八法。

一、激趣導入法

激發(fā)興趣,容易使小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新的認識,新的感受。有位詩人寫道:“1234567,既是數字,也是旋律?!蔽覍πW生上第一堂音樂課時,先在黑板上寫了1234567,然后問小學生:“小朋友們認識這幾個數字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認識!”學生們先將1234567讀了出來。我借機對學生們說:“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們把1234567唱出來,大家喜歡不喜歡?”學生們叉異口同聲地喊:“喜歡!”就這樣,通過情境的渲染,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受,開始了第一堂音樂課的教學。

二、故事導入法

根據歌曲內容,用講故事的方法進行導人,會使小學生興味盎然。容易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我在教歌曲《好孩子要誠實》之前,對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孩子偷了一元錢,到了學校里,這個孩子告訴了老師。老師說,你偷錢是不對的,但是你能告訴老師,說明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老師希望你以后改掉偷東西的不良習慣。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嗎?”聽了故事,學生們紛紛猜測偷錢的孩子究竟是誰?我便利用學生的猜測導人了課題。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學生很快理解了歌曲的內容。

三、謎語導入法

小學生活潑好動,最喜歡猜謎語。用謎語導入。不但有利于小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且能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在教《水牛兒》一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謎語:“從小生在屋檐下。始終背著一個家,平常不見它露面,雨天卻能碰到它。誰知道這是一種什么動物?”于是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展開想象,津津有味地尋找謎底,發(fā)散自己的思維。讓小學生通過猜謎語,引起學習興趣,鍛煉思維能力,進入課堂教學。

四、即興導入法

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教學中難免出現意外的變化。對教學中出現的意外現象,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我在教《紅星歌》時,剛進教室時,教室里一片吵鬧。我沒有批評,而是用教鞭,―邊敲桌子,一邊唱:“教鞭課桌在唱歌,親愛的同學們,請聽它們唱什么?!苯Y果,吵鬧的教室里,一下子變得安靜起來了。因為我的即興表演,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調節(jié)了課堂秩序。

五、游戲導入法

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如果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就會使教學變得索然無味。如果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學習,就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在教《閃爍的小星》時,請學生做了小動物頭飾并標上1234567,讓學生戴著頭飾,我彈奏那個音,戴相應頭飾的學生就站起來。學生熟練后,再分小組進行。我彈奏旋律,學生進行表演。這樣的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十分濃厚。在音樂表演活動過程中,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投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之中,由此既體驗了音樂的美,又享受了音樂的快樂。

六、演示導入法

所謂演示導人法,就是教師選擇富有立意的音像、視頻、掛圖、實物等,導入課題,或由教師直接進行示范唱、示范演奏,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印入學生心中。

七、隨機導入法

根據本地的風俗、環(huán)境或根據上課前的臨時情況,進行隨機導人。這種導入,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修養(yǎng),善于把握時機,因勢利導。例如,在教學《堆雪人》時,恰巧遇上下了一場大雪,我便利用這一自然因素導人教學,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會了這首歌曲的內容。

八、情境導入法

這種方法,是由教師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進人主題。這種導人法的特點形象,直觀,很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在教《苗嶺的早晨》時,我用口笛模仿了鳥兒的叫聲、用打擊樂器模擬早晨人們勞作的聲音,結合多媒體播放了―些美麗的自然風光圖片,讓學生體會這種視聽感受帶來的沖擊力,使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后,便能很快進^音樂的情境之中。

第5篇

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改革音樂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勢在必行。讓學生在單學科中學到多學科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度罩屏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音樂實踐,不宜追求音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音樂教材,在大量的音樂實踐中掌握運用。"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除了在課堂學習中逐步形成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綜合實踐活動,努力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外學習資源,開展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是全面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經過這幾年的摸索,筆者認為小學音樂課必須改變課堂教學內容,推行音樂綜合實踐課是實現這一措施的最佳途徑之一。音樂綜合實踐課的課堂教學內容是以音樂為主線、結合多學科知識,綜合而成。學生在音樂課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不但學習音樂(以學習音樂為主要目的),同時還應兼學到其它知識。我認為以以下的形式而進行的音樂課才是音樂綜合實踐課。

1.改變教育觀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樂實踐活動

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直接參與教學的機會,以實現學生自主的學,主動的學,創(chuàng)造性的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

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合理地利用競爭機制,互相合作,揚長避短,增加信息交流量,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其資源得到共享。 葉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既然是合作,就是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不能各想各的,各干各的,更不能有與己無關的想法。為了有效地開展小組活動,增強小組合作的效果,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習慣。例如二年級音樂欣賞《龜兔賽跑》。教師講課時會安排音樂故事表演,這時就要合理安排分工合作。課本中給出了幾個角色:小兔,烏龜,小熊,小猴子,小貓。除了這幾個角色,教師還可以添加幾個角色,使得人人有活干,人人有事做。小組分工時,教師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把學優(yōu)生學困生綜合在一起,給每個人都留有機會。這樣合作學習才能發(fā)揮其作用,達到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支持,配合,促進了情感的交流。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善于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實踐探究,延伸探究。比如在一年級音樂課《小雨沙沙》中,學生在自主學習歌詞之后,教師提問:大家都見過下雨,能說說大雨和小雨分別是什么樣子的?下大雨前天空有什么變化?大家可以分組討論,選派一位代表回答,小組之間進行比賽。這時,可以教學生合作學習歌曲,看誰學的好,看誰合作的好。歌曲學到一定時候,教師拿出各種樂器,讓學生自由為歌曲配樂,進行實踐探究,最后,歌曲圓滿結束后,可以提問學生你都有哪些體會,可以說一說嗎,孩子們會說出許多你想不到的話來,在這一節(jié)課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強調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作用。

由于《新教材》設計了單元式的結構,即每個單元一個主題,通過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形式強化對主題的認識。如愛心教育(愛媽媽、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大自然、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等)、少數民族和民間音樂、環(huán)保意識、民樂經典、西洋和民族管弦樂器、中國地域文化、世界地域文化、音樂中的動物、中國功夫、音樂里的故事、歌聲中的回憶等。在每個單元中選擇不同體裁、題材、不同演奏形式的作品,既圍繞一個主題,又不顯得重復、枯燥。在我的頭腦中也始終認為音樂課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但時常讓我頭疼,很大一部分的同學關心的是這首歌怎么唱,對老師講解的知識是右耳進,左耳出,識譜只認唱名,不管音高。通過不斷的學習,讓我知道"教育觀念"不改變,學生還是談不上喜歡音樂課,比如:在教學"切分音"時,我不像以前那樣強調切分音的作用,而是讓同學們先分析它的特點"×××"和"××· "拍拍手,讀一讀,想一想,通過自己的實踐掌握它的唱法及懂得了它的作用。

2.發(fā)掘音樂教材中的多學科元素,讓學生自主感受,自主參與

小學的音樂教育不是專業(yè)教育,它首先是一種文化教育。因此要把音樂教育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之中,與相關文化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要同藝術中的其他形式相結合,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等,還要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相結合,如地理、歷史、文學、詩歌等。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新教材》拓寬了教學內容,小學階段設計"動畫城""五十六朵花""神州漫游""世界之旅"等單元主題,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在教學欣賞《致春天》一課時,不僅讓學生了解懂得了本曲有不同的三個部分,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啟發(fā)道:這是一首非常美的作品,作曲家是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春天,大家能否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春天呢?比如,繪畫、小作文、詩歌、舞蹈等等。通過點撥引導,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把《致春天》這首曲子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達到了我的課前預想。

第6篇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 歌唱教學 沉浸式教學 個性化

小學的音樂課是一門必修課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但是對小學音樂課的研究,起步比較晚,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藝術教育已經漸漸成為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這對于每一位音樂教師來說,如何做好音樂教學,可謂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如何才能提高小學音樂課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呢?筆者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提高小學音樂課的教學效果。

一、德育輔助美育

蘇聯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首先是培養(yǎng)人?!睂πW音樂的教育不僅僅是要藝術的教育,更首先要是人的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如何做人,才能培養(yǎng)學生成為音樂家。所以德育是美育的靈魂。做事先做人,做學問亦然。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品德,將無法接受知識。朱熹也說過,“涵養(yǎng)、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yǎng)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币虼艘囵B(yǎng)小學生的美育,必須先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先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

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陶行知先生說過,“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是民主?!痹诿裰鞯臍夥障?,學生會增加音樂的熱愛。教師要放下架子,多與學生溝通,多微笑,營造輕松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多發(fā)言,多思考,讓學生在民主的氣氛下喜歡音樂。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將會是枯燥無味的。濃厚的學習興趣,會讓學生有學習音樂的不竭動力。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目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占據“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目標的首位。突出情感、價值觀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小學音樂課教學的重中之重。黑格爾曾經說過,“音樂來打動的就是最深刻的主體內的生活;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著心情?!币魳方逃盐彰?,把美傳遞給每一個學生,使學生與教師一起走進美的世界,熱愛音樂。

三、充分利用歌唱教學

課程教學是音樂教學中最經濟、最普及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應用廣泛得益于它不需要很多昂貴的音樂設備和復雜的教學場所。我們人人都有一副嗓子,只要能說話,就能進行課程教學。而其他教學模式,如欣賞教育則需要資料、器樂等設備。要做好唱歌教學,教師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兩個方面:

1.要把握唱歌技能與樂理知識的關系和要求。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大膽地唱,建立歌唱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感覺。教師應降低音樂的樂理知識、演唱技能的要求,通過歌唱教育,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生的人格教育。著名的音樂學家陳鶴琴曾說,“我們就兒童實際唱歌的情形來觀察,好像唱歌的技術是次要的,而從內心而歌的精神活動是第一要義?!币恍┺r村小學生很害羞,不敢放開歌喉去唱,作為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機會,讓他們合唱或者一個人只唱其中的幾句歌曲。只要能唱,人人都是一個不錯的歌唱者。

2.要用言談舉止不斷鼓勵學生,多方位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小學生年紀小,挫折感較強,而且很喜歡聽到他人的表揚和稱贊,虛榮心盛。要讓他們能夠大膽地歌唱,需要不時地鼓勵他們,表演他們。林肯曾經說過,“人人都喜歡受到稱贊。”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節(jié)課都至少表揚幾個學生。只要學生稍微有一點進步,或者有好的表現,筆者都從不吝嗇地及時表揚學生。表揚學生不僅僅采用語言的表揚,而且還經常采用眼神、手勢稱贊學生。學生在不斷地肯定中成長,增強自信心,能夠更加勇敢地去歌唱。

四、利用沉浸式教學

沉浸式教學是指通過描繪或者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的教學方法。沉浸式教學的特點是短時間、連續(xù)的。這個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主要依賴于兩方面。

一是要創(chuàng)設情境、塑造意境。利用故事、情景等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聲音技能。小學生是長身體、長智慧的重要時期,他們的聲帶和各腔體都在成長發(fā)育。所以教師平時要多注意培養(yǎng)學生使用正確的歌唱方法和保持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只有這樣,學生的嗓音才能夠得到健康發(fā)展??梢圆捎谩皠游锫摵贤頃钡姆绞藉憻拰W生的連音和頓音的唱法。教師展示小貓、小狗、小鴨等的頭飾和相應的練聲曲目,讓學生模仿練習發(fā)音,而教師則根據各個動物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注意分辨動物的連貫、短音和輕快等發(fā)音特點。學生在這種情景下學習,會特別用心,教學效果也非常良好。

二是要一氣呵成、心理引導。沉浸式教學有賴于心理依賴,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引導作用,讓學生煥發(fā)永無止境的學習欲望。同時,這個學習過程是個平滑的、連續(xù)不間斷的過程。從情境的開始到結束,這期間忌諱學生受到打擾,要趁熱打鐵,一鼓作氣,不能再而衰,三而竭。在學生一次的心理歷程中完成對音樂的教育,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五、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演

新課程標準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離不開學生個性化的表演,只有包容并蓄、百花爭鳴才是春,一支獨放不是春。所以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演也是提高小學音樂課教學效果的重要舉措。注重個性的發(fā)展、注重自信心的培養(yǎng),讓學生有獨立的思辨能力,自由發(fā)揮才華,恰恰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所謂教無定法,教學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過程。教師應該為學生個性化的表演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讓學生有施展才華,個性化表演的舞臺。

總之,音樂教師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我們應該科學地、合理地應用各種教學方式、使用多種音樂教學設備順利完成教學工作,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學好音樂課。這個過程雖然充滿艱難困苦,歷經艱辛,但是這個工作非常有意義有價值。以上是筆者個人的音樂課教學體會和看法,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曹理.音樂科學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

第7篇

關鍵詞:分析;思路;策略;設想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1-0202-02

中小學音樂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在我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體校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隨著課 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對運動員文化學習的重視,尤其是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背景下,不斷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體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已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當前音樂教育已成為體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積提高體校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促進運動員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對每一位在體校的音樂教師來說,是難得機遇下的挑戰(zhàn)。

一、回顧與分析

1.我國體校中小學音樂課大半個世紀以來幾乎就是“唱歌課”。50年代前后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民間藝人“梨園式”的教唱――教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唱會即為完成教學任務。另一種是受專業(yè)音樂教學的影響,其模式為:基本訓練(發(fā)聲訓練、視唱練耳)――歌唱(范唱、識譜、教唱、歌唱處理)。

2.五六十年代,音樂課受其他文化課的影響,強調文化知識的傳授,學習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教學法,凱洛夫的教學模式引入音樂課,其模式為:組織教學,復習檢查,講授新課,鞏固、布置作業(yè)。

3.以后,體校音樂教育開始出現了生機,音樂教學改革逐趨活躍。如:為了改變大聲喊叫的唱歌,開展了童聲訓練的研究;為改革枯燥的樂理知識教學,出現游戲教學;為改革單一的歌唱型教學,增加了器樂教學。但是從總體上看,其指導思想與教學目標仍然停留在重知識傳授上,其教學模式還是屬于“凱洛夫式”的。

4.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外音樂教學法開始傳入我國,尤其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及達爾克洛茲教學法的傳入,開拓了我們的思路。國外音樂教學法強調即興創(chuàng)作,從觀念上促進我國的體校音樂教學改革,使音樂教學研究上了一個臺階。

但從現代教育論上分析,一個時期內課堂音樂教學的主要模式仍屬于單純的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其教育理論基本是赫爾巴特的教師中心論。在一部分音樂教師觀念中,專業(yè)音樂教學的傾向還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往往對學生進行煩瑣的樂理知識教學,枯燥的發(fā)聲訓練、視唱練耳,學生隨著年級的遞增而反感情緒增加;對作品(絕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師說了算;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所以體校中小學音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現“中學不如小學”,“小學高年級不如中、低年級”,“學了九年音樂課,有些學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F象。因此,從整體上研究教學模式,改革體校音樂教學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確目標、轉變觀念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組織、設計相對穩(wěn)定而又系統、簡化的教學結構。我們必須認識,體校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分,是非專業(yè)音樂教育,它不同普通中學,它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合格體育后備人才,而非音樂專業(yè)人才,這一性質決定了體校中小學音樂教育必須以全體學生為對象,以普及音樂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任務,要徹底改變以專業(yè)音樂教育為目的,以教師為中心,單純知識、技能傳授的教學思路。體校中小學音樂教育要以學生為本,以音樂教育為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研究、總結國內的經驗及其模式

自七八十年代以來全國各地音樂教研網絡相繼建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同時也涌現了大批音樂教學的有志改革者,他們在體校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各方面進行單因子改革或整體改革的實驗,他們的思路及經驗,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報導,我們要認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強對國外音樂教學思想與模式的研究

本世紀以來產生的音樂教育體系和流派,對世界音樂教育發(fā)生了重大的影響。瑞士的音樂教育家達爾克洛茲獨創(chuàng)的體態(tài)律動教學,具有劃時代的作用,首次確立了身體運動反應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論上開拓了近現代音樂教育的研究視野,在實踐上推動了近現代體校音樂教育的進步。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創(chuàng)造的柯達伊教學體系,立足于弘揚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調唱名法,柯爾文手勢、節(jié)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熱愛本民族音樂文化的愛好者。德國作曲家奧爾夫創(chuàng)立的奧爾夫教育體系,一切從兒童出發(fā),提倡學習“元素性”音樂,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使兒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進入音樂,并從中獲得個性的發(fā)展。美國的曼哈頓維爾音樂課程計劃,強調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索學習,以及螺旋型課程等,為音樂教育的研究發(fā)展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美國的綜合音樂感教育,強調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應當相互聯系,綜合成為一個整體,通過表演、聽賞、創(chuàng)作等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獲得音樂態(tài)度和音樂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以上這些體系與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創(chuàng)造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環(huán)境上都以寬松的形式,在沒有課桌椅的寬敞教室內進行音樂實踐與活動。我們可以將這些體系的教學模式簡約為如下:

奧爾夫教學模式為:探索――模仿――即興――創(chuàng)造

曼哈頓維爾課程的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自由探索有指導的探索探索性的即興表演有計劃的即興表演強化

三、音樂教學策略

1.德育與美育

“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首先是培養(yǎng)人”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體校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藝術的范圍,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與美育是它的靈魂。我們要全面提高運動員的素質。培養(yǎng)完善的體育后備人才的人格,音樂教育首先要教會運動員“學會做人”。

2.生動與主動

“生動”至少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形式的生動;二是教學內容設計的生動;三是教學手段與方法的生動。只要一切從學生出發(fā),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訓練,也能變得生動而活潑?!吧鷦印辈拍芤饘W生們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對音樂的喜愛,才能產生大面積質量與效益。生動活潑的更高層次是主動發(fā)展。沒有主動性其生動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學生的主動參與,生動活潑的潛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開。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同時,主動性是審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沒有主動性就不可能產生美好體驗,音樂教學必須生動與主動。

3.傳授與創(chuàng)造

體校音樂教學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教師將人類社會長期積累起來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傳授給學生。從現代的觀念來看,必須把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統一起來,而創(chuàng)造力則體現更高的要求,更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國外音樂教學體系都非常注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學生的即興創(chuàng)作活動。而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這方面顯得較為薄弱。作為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學,創(chuàng)造性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創(chuàng)造性要貫穿于審美教育的始終。

4.靜態(tài)與動態(tài)

傳統的體校音樂課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課的靜態(tài)形式,學生正襟危坐。音樂本身是非語義性的,體態(tài)律動學的誕生,使人們對音樂心理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動態(tài)更能喚起人的本能,更能觸發(fā)人的自由聯想,有助于人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行為。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是音樂課較為理想的一種策略。

5.單一與綜合

體校中小學音樂教學內容有多種,主要為聲樂(歌唱)、器樂、欣賞、音樂常識與基本訓練。作為普及的學校音樂教學,“綜合”是它的主體,而且學生年齡越小、年級越低,“綜合”更為適宜。

四、體校音樂課基本教學模式研究的初步設想

1.根據體校學生的特點,我們對唱游課進行了初步總結:①唱游課教學打破了傳統音樂學科的單一性,采取音樂游戲、律動、歌 表演、集體舞、節(jié)奏樂等綜合性音樂藝術手段,提倡藝術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藝術的興趣為目的,以培養(yǎng)他們審美情趣為核心。實施唱游教學,一方面為進入中高年級學習音樂打好基礎,一方面積淀為具備審美情操的基石,從而成為完善學生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②唱游課的指導思想:“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一切從學生出發(fā)③唱游課的相關策略:a注重興趣;b人人參與;c創(chuàng)設情景;d加強表現;e加入競賽;f即興創(chuàng)作。④通過歸納,初步形成了游戲教學模式:讓兒童從游戲中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從游戲中去學習音樂,在游戲中引導他們進入音樂的殿堂,當他們在游戲中獲得一定的認識后,及時加以鼓勵,發(fā)展他們的智慧,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產生更高層次的興趣。游戲模式既是唱游課的教學模式,也是唱游教 學的過程,這模式中各環(huán)節(jié)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層層緊扣,循環(huán)發(fā)展。這一模式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還可引伸到中年級。⑤唱游課教學評估,采用“音樂樂園”、“小小音樂會”等形式,對學生的表現能力、審美情趣進行測試,并評定“優(yōu)、良、中、差”。

2.小學的中、高年級及初中,由于學生年齡的增長、教學內容的增加,教學模式可以從低年級的游戲模式逐步過渡到游戲、活動模式活動模式:

導入活動創(chuàng)作表演、評議

“導入”包含復習及基本訓練,如節(jié)奏游戲、聽覺訓練、識譜練習等?!盎顒印笔侵感率诘慕虒W活動,包括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及學生學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應隨著年級的遞增而更多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尤其是通過學生的分組學習活動,逐步擴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感受、體驗音樂的能力。“創(chuàng)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學內容 的基礎上,根據教學要求去進行創(chuàng)作,包含二度創(chuàng)作及一度創(chuàng)作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皠?chuàng)作”還應在“導入”及“活動”中得到體現?!氨硌荨薄ⅰ霸u議”是指將創(chuàng)作進行交流匯報,并進行評議、評價。

參考文獻

[1]尚家驤.歐洲聲樂發(fā)展史[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