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5:43
序論:在您撰寫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2)05-000-02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我國大學生中的大多數都屬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約占2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據天津市的統(tǒng)計,在該市5萬名大學生中,約有16%以上的學生分別患有恐怖癥、焦慮癥、多疑病癥、強迫癥、抑郁癥和情感危險等?!?003北京市高校學生心理素質調查及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研究報告》顯示,學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占16.5%;南京4所高校1萬名大學生的精神狀況顯示11.7%的學生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中國科技大學心理教育中心的一份工作報告表明,情感、學業(yè)、交往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總是高發(fā)區(qū),約占50%多,多種數據表明現在大學生身心健康中存在的問題成上升趨勢。對湖北師范學院一、二年級4000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調查結果來看。我院學生18%的有心理障礙,69.8%有心理問題。
二、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標準有一理性認識
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心理水平有一正確的認識,從而能針對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調整。結合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表現在:
(一)正常的認識能力
正常的認識能力如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記憶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穩(wěn)定又能隨任務而轉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認識能力首先表現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以,正常與否可參考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但是,不能認為學習不好的人其認識能力都不正常,因為這里同經驗和基礎知識有關。
(二)穩(wěn)定的情緒
就情緒的整體而言心情愉快、情緒穩(wěn)定,反應適度心理健康的人積極情緒如愉快、滿意、高興、欣慰、歡樂等占優(yōu)勢,身心處于積極向上的,充滿希望的樂觀狀態(tài)。如果經?;\罩于消極情緒中,憂愁、焦慮、苦悶、恐懼、悲傷而不能自拔,悶悶不樂,行動無力,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同樣,情緒穩(wěn)定和反應適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
(三)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
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有明確合理的學習和生活目的,并有達到目的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其行為表現出果斷、堅韌、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堅韌能表現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酥谱约旱牟涣加?,不受有害刺激誘惑,遵紀守法,勇于克服壞習慣,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四)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為樂意與同學和老師交往,既有穩(wěn)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觀評價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憂人之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五)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視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謂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為和諧統(tǒng)一的人格。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結構要素無明顯的缺陷與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確的自我意識,不會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有相對完整統(tǒng)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個大學生無端懷疑別的同學在譏笑他,不管別人怎樣的解釋,他總是固執(zhí)己見,就是人格上的一種偏執(zhí),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六)合理的行為
心理健康與否,總要直接間接地表現在行為上。因此,合理的行為就是健康心理的體現。以上標準,應視為一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其間有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關系。學生可針對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期達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學校體育教育應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
(一)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目前,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重視程度還不夠,因而造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各級領導、組織必須慎重對待并加以研究,以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并使他們能保持健康的發(fā)展。其中,要制訂符合我國情況的指標體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計,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校開展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身體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使之更好的適應環(huán)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詢活動目前在社會上已有開展,有些高校也已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咨詢活動,但是尚不普及,這就使得許多學生有問題只能悶在心里,長此下去,就極容易造成學生心理障礙。
(三)采取有效方式,加強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從根本上促進和發(fā)展其心理健康。高校的大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已經或正在形成,此時對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對于他們形成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能支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進而使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四)加強體育課和豐富各種課外文娛活動,使學生有健康的身體,為健康的心理提供穩(wěn)固的物質基礎。通過加強對學生體育活動的鍛煉,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能起到積極作用。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形態(tài)的發(fā)育,改善人體機能,提高運動能力,并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積極作用。由于體育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作用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身體運動而實現的,所以,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加強體育課和學生的群體活動,并配以教師的指導和啟發(fā),使他們通過體育鍛煉,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四、結論與建議
(一)在學習身體鍛煉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敢于從失敗走向成功。
(二)在人際交往中,敢于展現自己我,坦誠相對。
(三)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機會,讓他們自己學會嘗試。
(四)在認知體育鍛煉的同時學會如何讓自己更自信,擁有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會讓自己更完美。
(五)了解學生,走入教學,教師的正確引導與教導,會帶給學生無行的財富。
(六)通過大學體育教學讓學生們學會在體育學習感受快樂與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王峰.高校體育課中的健康教育初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02).
[2] 閆建端.談高校體育課學生的心理負荷[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1998(03).
[3] 張耀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4(S1).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fā)展問題,也決定了國家將來的興衰。探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是是全面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本文嘗試從心理預防、心理咨詢、建立和完善危機預警和干預機制三個層面討論如何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心理預防危機預警干預機制
大學生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是每個國家的希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fā)展問題,也決定了國家將來的興衰。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綱要》的出臺標志著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戰(zhàn)略部署基本成型,說明了黨和國家對于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因此,探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是是全面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解決當代大學生實際問題的需要。本文從心理預防、心理咨詢、建立和完善危機預警和干預機制三個層面討論如何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一、 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心理預防
(一)充分調動師生的主動性,建立健全心理預防體系
1. 建立、健全學校、院(系)、學生班級三級心理預防工作網絡
參照互聯網的網狀結構,建立并逐步健全以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為平臺,由學校的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及專、兼職心理咨詢師、院(系)輔導員和學生班級心理委員組成的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由心理健康教師負責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為在校大學生講授相關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們具備認識自我和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學校專職心理咨詢師一方面為院(系)輔導員和學生班級心理委員開設相應的心理咨詢和危機干預課程,幫助他們提高管理和解決學生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及時與輔導員進行磋商,就某一學生的問題進行溝通探討,增強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是他們具備初級的心理咨詢和危機干預知識,更有利于提高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意識,既可以減少因教育和管理不當產生的問題,也可以以此為依據來了解本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有心理問題的同學,給予初步的心理支持,并及時反饋給院(系)輔導員對其持續(xù)跟蹤。
通過建立、健全學校、院(系)、學生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積極、有效地開展心理預防工作,筑起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道屏障。
2. 充分發(fā)揮主動性,抓住大一入學教育關鍵期,完善大學生入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為了考取理想的大學,大學生在中學期間的絕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繁忙、緊張的學業(yè)中,而忽略學生其它方面的發(fā)展。另外,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有限性也造成了大學新生對自身的心理特點不了解,對于自身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也不能很好地應對。加上進入大學后,目標的暫時缺失、大學生活的豐富、評價體系的多樣性等因素使得很多大學生一時很難適應,有的也會因此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影響整個大學生活。
如果能抓好大一新生入學教育的關鍵期,完善入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幫助大一新生順利度過適應期,為大學生建立起心理健康的第一道屏障,為以后的大學生活奠定健康的基礎。完善的入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包括:以講座或班會的形式向大一新生介紹簡單的心理健康常識、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特點、心理咨詢的有關知識、學??衫玫男睦斫】蒂Y源等;以班級團體輔導的形式讓陌生的同學盡快熟悉起來,幫助新生更快地融入到班集體中,消除新生的孤獨感;邀請高年級的學生就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與新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幫助新生盡早地了解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盡快樹立新的目標;以游校園的形式帶新生游覽校園,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讓新生盡快熟悉陌生的環(huán)境等。
3. 引導、支持學生心理社團開展自我學習和心理健康宣傳工作,建立心理健康宣傳輔助系統(tǒng)
社團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組織,是各種群眾性組織的總稱。高校大學生社團是由大學生依據自己的愛好、特長、興趣、共同的理想、自愿組成的、履行社團組織審批登記手續(xù)成立的一種群眾性組織。目前,社團已成為大學生校園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社團文化也是校園文化中最活躍的部分之一。大學生心理社團是一群對心理健康知識感興趣、希望學習相關知識,希望自我成長并能幫助身邊同學的學生們自發(fā)組織的學生群眾性組織。因此,充分發(fā)揮大學生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心理健康的自我學習和宣傳是可行而有效的。
對心理社團所開展的活動,諸如心理電影賞析、心理健康茶話會、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學生心理劇及朋輩咨詢等,高校心理健康教師或心理咨詢師在專業(yè)上對其進行指導和支持,從而提高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性及專業(yè)性,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同時,心理社團也是大學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的主力軍,他們可以采用多種靈活的形式協(xié)助學院進行各項心理健康工作的宣傳,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擴大宣傳面,營造全校師生共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二)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全面開展心理預防工作
1. 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完善教學內容
課程的優(yōu)點在于受眾面廣,即能在一定時間內最大范圍地傳播基礎的知識。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在校大學生數量也隨之有了大幅度地增加,而學校輔導員和專職心理咨詢師的數量是有限的,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而心理健康課程恰恰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心理健康課程主要針對的是大多數正常的學生,旨在提高個體的心理品質,目的就在于通過課堂講授大學生最為關注和需要的積極適應、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認識自我、學會學習、積極應對挫折、樹立正確的婚戀觀、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及生命教育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較系統(tǒng)地學習、掌握相關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和理論,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并學會自我調節(jié)的方法,從而維護和促進自身心理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2. 舉辦豐富多彩的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課外活動
第一,舉辦每年一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活動。每次宣傳周可以圍繞某個心理健康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動,例如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大型現場心理咨詢和心理測試、心理專家答疑、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劇、心理電影賞析、心理學圖片展和以班為單位的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等。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校的有利資源,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創(chuàng)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氛圍,培養(yǎng)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一步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正確認識心理咨詢。
第二,開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論壇。針對不同年級開展專題講座,如為大一新生開展學會適應大學生活、學會人際交往主題講座;為大二、大三學生開展學習和考試心理、愛情觀的講座;為大四學生舉辦就業(yè)心理調試、緩解壓力等專題講座。通過講座,使學生掌握相關心理健康常識,以科學、正確的方式應對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
3. 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心理預防工作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網絡己成為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建立專門的心理健康網站,以文章、圖片、視頻、問答、留言等方式在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也為同學們建立一個互動的平臺。還可以利用QQ,建立QQ群,實現心理健康知識的共享,也使心理健康教師與班級心理委員之間、心理委員與本班學生之間及班級心理委員之間的交流更方便、及時。
二、個體心理咨詢與團體心理咨詢相結合
心理咨詢工作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心理健康講座和心理健康課程而言,它更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對解決個體的心理困擾和問題有獨特的效果,能達到心理健康講座和心理健康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通過心理咨詢,不僅能直接解決困擾來訪學生的心理困擾和問題,而且能間接地促使學生在認知、情感、行為上做出改變,從而提高其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一)堅持開展個體心理咨詢
個體心理咨詢可以通過兩種形式來開展:預約咨詢和基于新生心理普查結果的個體咨詢。
預約心理咨詢是有需要的學生主動來心理咨詢中心進行預約的咨詢方式。
基于新生心理普查結果的個體咨詢則是根據新生心理普查結果篩選出一類和二類學生,先由經過培訓的輔導員老師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主動找學生進行約談,如發(fā)現有需要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的學生,則建議該生到心理咨詢中心。
(二)積極開展團體心理咨詢
團體心理咨詢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形式。團體心理咨詢是在團體情景下,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知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大學生所遇到的心理問題多為發(fā)展性問題,而且他們大都住校,過的是集體生活,所以在大學生中開展發(fā)展性團體心理咨詢尤其適合。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可以開展認識自我、人際關系、時間管理、兩性成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團體心理咨詢。
(三)開通校園心理熱線和開展朋輩咨詢活動
由于咨詢需要提前預約、安排,因此不能立即解決大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而校園心理熱線的特點則是能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給予幫助。朋輩咨詢的優(yōu)勢在于,朋輩咨詢員們也都為在校大學生,他們和求助學生有類似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因此,他們對求助學生的問題更能理解和接納,同時,由于朋輩咨詢員是經過專業(yè)訓練和督導的,這就保障了他們咨詢的有效性。因此,開通校園心理熱線和開展朋輩咨詢是高校心理咨詢的有力補充,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更深一步走入學生的生活。
三、 建立、完善危機預警和干預機制
高校成立“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院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由分管學務工作的院領導任組長,學務處處長、教務處處長、院辦公室主任及保衛(wèi)科科長為成員,下設辦公室。
建立班級、系(部)、學院三級預警機制,遇到異常和緊急情況及時向上一級報告。班級為一級預警,由輔導員(班主任)及學生骨干組成,負責廣泛深入地了解同學、幫助同學。發(fā)現有危機可能的同學要立即上報給系(部)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領導小組;院(系)為二級預警,各院(系)領導、全體教師、宿管員、尤其是輔導員(班主任)要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成為學生心理支持力量。當發(fā)現有危機可能的學生時,院(系)負責人應立即采取措施,立即干預,并迅速上報給學校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領導小組辦公室。學校為三級預警,當經過心理咨詢中心評估后,根據當事人不同情況及時采取危機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彭浪. 高校大學生社團文化功能淺析[J]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9, 1(1): 57.
[2]中國就業(yè)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 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民族出版設:122.
[3]葉一舵.我國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6): 148-155.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探析
雖然大學生相較于初中生、高中生有了較為豐富閱歷,心理也更顯得成熟一些,但是也仍舊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而出現情緒及心理上的波動,極易造成思想偏差、行為偏差,不利于大學生成為國家需要人才?;谶@個情況,各大高校應當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切實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切實引導大學生走出迷茫、負面狀態(tài),從而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與價值。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1.1是促進大學生成才的必然要求
社會在進步、人才在增多,在這種背景下,高校的大學生需要做到全方面發(fā)展,只有可能提升自身價值。這種全面發(fā)展,除了專業(yè)知識、技能上的掌握,還需要擁有良好心理素質,這也是大學生日后就業(yè)中的優(yōu)勢與亮點,顯然心理脆弱、敏感的學生,并不符合社會需求,只有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才有助于大學生日后就業(yè),才有助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心理健康作為評判人才的其中一項標準,需要大學生具備這項素質,而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高校,更需落實具體教學措施,那就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是不顯著的,也已經漸漸不能夠滿足教學要求,有必要做出教育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
1.2是滿足教育要求、順應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當下的教育發(fā)展過程中,教育成效是明顯的,教學結果是突出的,且已經做到了與社會需求同步提升。高校也應正視自身教學職能,積極滿足教育要求、順應社會發(fā)展,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就是一次與時俱進的嘗試,有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和自身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作為高校的教育主體,只有抓好學生心理教育,才能更好打造本校人才,才能更好提升本校價值與影響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也只有將創(chuàng)新舉措落實到大學生身上,才能更好滿足教育要求、完成教育使命,也才能更好順應社會發(fā)展、為社會提供需求人才,有助于高校長遠發(fā)展。
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
2.1徹底改變心理健康教育觀念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及校領導往往不重視心理教育這門課程,將更多的視線聚焦到了大學生理論知識學習上、專業(yè)技能掌握上,認為這兩面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那么重要,這是錯誤的教學觀念,且在高校教育過程中占據了相當長的時間,也影響了想到多的教師及領導。當下,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必須要做出徹底改變,改變以往認知與態(tài)度,并用一種前瞻眼光看待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及校領導應徹底消除心理健康不重要這種觀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并且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成才進行掛鉤,做到專業(yè)技能、知識和心理健康教育兩手抓,切實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付出精力、心血及資金上的支持。教學觀念的轉變會帶動教學重心的轉變,有利于日后心理健康教育各項活動順利舉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的各項措施順利落實到位。
2.2配備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輔助基地
除了高校及教師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應積極配備心理健康課程的輔助基地,如一對一心理輔導辦公室、心理幫扶咨詢室等等,切實搭配心理健康課程,給予大學生心理關懷與心理指導。眾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理論課程,沒有較多的說服力,其所體現出來的心理幫扶作用受到限制,不利于大學生真正做到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一定程度上顯現出了無力特性,這也是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助基地的根本緣由。這些心理輔助基地,可以定期對有需要幫扶的學生進行定期追蹤、探訪,切實幫助大學生消除心理負擔、心理問題,并對生活困難、遭受重大事件打擊的學生帶去關懷與慰問,切實彌補教學不足,切實發(fā)揮出強大心理輔導作用。
2.3整合高校資源,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想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離不開高校的支持,也離不開高校資源的充分利用。教師應當和校領導建立密切交流,且在交流過后達成一致共識,整合校園資源,努力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切實將心理教育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切實帶給大學生積極影響。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的建設,需要高校的資金及人脈,搭建只服務于本校的校園網站,在網站上每天更新心理健康知識,每天換著花樣的增添心理健康教材中的內容,并每天由專人搜集相關社會案件,填充到網站中,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此外,還應在網站中開辟交流通道,讓學生、教師在交流版塊中暢所欲言,加深師生交流,切實通過網絡交流渠道,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既保護了學生的隱私,也做到了教育目的,可謂一舉兩得。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搭建,目的是加強師生間的了解,也能讓校領導、心理方面教師第一時間深入了解學生心理問題,切實輔助了心理健康課程,也切實發(fā)揮了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且將這種作用最終落實到了大學生身上,是一種有效的創(chuàng)新模式策略。
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是實現國家長盛不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大學生又處于一個叛逆期,在他們的心理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家庭乃至社會給予一定的幫助與引導,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現狀
(一)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完善
根據筆者對全國各地一些高校的調查發(fā)現,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著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工作人員一般身兼數職,心理咨詢老師可能同時也是輔導員、校領導,這會使得他們混淆工作。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缺少專業(yè)的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者。
由于各種原因,在我國各高校中輔導員一般是充當著心理輔導老師的角色。這使得輔導員的工作量極大,不能做到對每個學生都能進行深入及時了解。還有就是對一些沒有學習過心理咨詢相關知識的輔導員來說,對于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會產生困惑,不懂得如何處理,造成一些不好的結果。
(二)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度不高
筆者還通過調查發(fā)現,當前我國的很多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夠重視。盡管我國的高?;径加写髮W生心理咨詢服務,但是學校不愿意花心思去經營,學生愿意去進行咨詢的也是少數,甚至還有許多人表示不知道學校有這個服務,去進行咨詢的學生就更少了。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高,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務形同虛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如何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學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高校應重視對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設,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咨詢體系,加大對一些硬件設施的投入,例如發(fā)泄室、心理測評室、治療室等,這些硬件設施在幫助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過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學校還應對心理健康工作進行定期檢查,監(jiān)督工作人員的工作,建立獎懲機制,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現優(yōu)異的人員進行獎勵,提高工作人員的動力,讓他們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做得越來越好。
(二)加大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的教師是和大學生相處最為密切的成年人,這些老師可以與學生直接接觸,并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所以,高校要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中師資隊伍的建設。除了引進專業(yè)人員之外,學校也可以鼓勵本校心理專業(yè)大學生及研究生參與其中。對剛開始進行心理輔導工作的老師進行一些專業(yè)培訓,提高整個師資隊伍的素質與能力,也就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大學生怕受到外人異樣的眼光或不想承認自己心理有問題,對心理教育工作有所抵觸,這使得許多高校的心理輔導工作展開得并不順利。然而,我們要讓學生知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代表自己就有心理問題,許多成年人也會進行心理咨詢。所以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有困惑,都可以進行心理咨詢。
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這點,高校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可以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個正確的認識。
(四)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一般都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公共課的方式,但僅僅靠一門課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隨著學生心理問題不斷增多,很多情況下,僅僅這一種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這時就需要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網絡咨詢、案例分析、游戲等活動,去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從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行。
三、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義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會遭遇各種問題:情感方面、學習方面、就業(yè)方面等等,這些問題會困擾他們,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如果能夠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也就能讓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種教育因素的多維參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人才培養(yǎng)系統(tǒng)工程中的一項教育實踐活動,既不同于一般意義的教育活動,也不同于專門意義上的心理問題醫(yī)治,它需要各種教育因素的多維參與。
1.多維參與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屬性的必然要求。所謂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心理的各個方面進行積極的教育和輔導,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維護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系統(tǒng)工程。它的主體既包括學校教育工作者,又包括社會上從事心理、精神衛(wèi)生工作的專家、學者、醫(yī)生等;它的對象不僅僅是“問題學生”,還包括其他一般學生;它的路徑是多種途徑、多種手段;它的內容是對學生心理的各個方面進行積極的教育和輔導??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立體的,它需要多維的參與。
2.多維參與是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性選擇。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內在要求,又與大學教學過程的本質特點密切相關。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是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需要開展德育、智育等教育活動。而德育、智育等教育活動在內容上與心理教育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交叉與滲透,密不可分;同時,各種教育活動本身離不開心理活動的參與,健全和諧的心理是開展好這些教育活動的必要前提與基礎。因此,在高校各種教育活動中多維參與、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多維參與是克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實困境的重要途徑。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顯局限性與狹隘性。比如:在主體和對象上,把心理健康教育僅視為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僅是針對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較低或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學生;在目標與模式上,把心理健康教育僅作為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孤立地、簡單地采取醫(yī)學的或是教育學的模式;在內容與方法上,僅采取普及講座及個別心理輔導、心理咨詢等方法,針對特定具體的心理問題開展教育活動等。從多維的角度來思考和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克服這些不足的重要途徑。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多維參與的基本維度
多維參與就是把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和學生個體的努力有機結合起來,把學校自身的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工作有機融合起來,從多個維度思考和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社會―家庭―學校―學生”協(xié)調共進維度。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是社會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學校教育和個體原因等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心理問題的解決也必須依靠社會、家庭、學校和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社會要為大學生提供安定有序的生存生活環(huán)境、積極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就業(yè)和貧困生救助的社會保障機制以及專業(yè)化的心理咨詢、精神衛(wèi)生機構等。家長既要關心子女的生活、學習,及時指導子女在校的人際交往、情感等問題,還要經常鼓勵子女獨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涯。高校努力營造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輔導員、班主任的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學生自身要努力提高心理保健意識和主體自育能力。同時,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對心理教師和家長的培訓指導,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配合,形成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的良性互動。
2.“學校―學院(系)―班級(心理自助社團)―宿舍―學生”五級保障維度。學校成立大學生健康教育領導機構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對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決策、規(guī)劃、指揮、監(jiān)控等;學院(系)積極發(fā)揮指導教師的作用,按照學校部署扎實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結合本院(系)學生和學生工作實際,積極開展相關特色教育活動;激發(fā)學生“自助、互助、助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依托學生班級或者成立校級、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廣泛開展學生的自我教育活動;加強宿舍管理,把宿舍建成學生心理品質提升的實踐鍛煉基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進宿舍工程;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吸引大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健康教育活動中來。
3.“健康普查―知識普及―團體輔導―個體咨詢―問題治療―危機干預―轉介”全工作流程維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要定期開展健康普查,掌握學生整體健康狀況,對初步篩選出的超標學生予以重點關注并進行約談;著眼于全體學生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素質的提高,通過多種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團體輔導活動;通過面詢、熱線、網絡、書信等方式,及時開展各種心理問題的個體咨詢,幫助解決部分學生的心理困惑;對于個別確實存在較為突出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輔導治療和必要的危機干預;對于重癥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向專業(yè)精神衛(wèi)生機構進行轉介,實施專門的康復治療。
4.“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全過程教育維度。遵循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需要與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開展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必須能夠根據學生在不同年級的發(fā)展任務、心理特點等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輔導活動。比如一年級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健康意識的提高與各種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二年級的重點放在大學生涯的拓展,經濟、學習等壓力的舒解,情感問題的疏導等;三年級的重點放在學生人生發(fā)展的抉擇、戀愛問題的處理等;四年級的重點放在學生職業(yè)選擇、社會適應等方面。而且,從新生入學到畢業(yè)離校,各階段之間的教育輔導還必須具有內在的聯系性和持續(xù)性。
5.“心理教育教師―學生工作干部―專業(yè)課教師―黨政干部―其他從業(yè)人員―全體教職工”全員育人維度。人才培養(yǎng)是高校的中心任務,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有責任立足本職崗位為實現學校育人目標而努力工作。教育部、衛(wèi)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教社政[2005]1號)中強調:高校所有教職員工都負有教育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因此,心理教育教師、學生工作干部直接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黨政干部、其他從業(yè)人員努力在管理、服務工作中營造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氛圍,做到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能夠在教書、管理、服務等工作過程中,切實承擔起育人職責,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育人格局。
6.“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學生工作部門―教務部門―黨政管理部門―后勤服務保障部門”共育維度。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工作規(guī)劃、專門教育的推進、個別學生的咨詢治療等方面負有直接責任;學生工作部門要通過日常教育管理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務部門要從教學安排、教學管理等方面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各級黨政管理部門要通過黨團共建等方式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成長;后勤服務保障部門要立足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生活保障服務,發(fā)揮好服務育人功能。只要各部門積極參與、統(tǒng)籌協(xié)調、分工合作,努力形成部門共育的良好局面,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
7.“心理健康知識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yè)課―專題講座”全課程育人維度。課堂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一般形式,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陣地。教社政[2005]1號文件指出: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相關課程教育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按照學科發(fā)展的要求科學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活動。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導論》《健康心理與潛能開發(fā)》等必修、選修課程,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專業(yè)課教學中注重學習心理、專業(yè)思想等方面的引導,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促進每一類型的課堂教學都能夠自覺發(fā)揮出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作用,形成全課程育人的態(tài)勢。
8.“心理輔導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全氛圍育人維度。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是提高教育主體性、激發(fā)學生成長積極性的有效形式。高校不但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比如個案咨詢、團體輔導、心理拓展訓練等,來提高大學生自我調適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而且還要通過組織引導大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如心理知識科普宣傳、舉辦心理健康節(jié)、假期社會實踐、社區(qū)義務勞動等,來塑造大學生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智。
從以上八個維度思考和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既體現了宏觀環(huán)境與微觀個體的協(xié)調性,又體現了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與各項教育活動的全面性、全程性,突出了大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和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針對性,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張繼如.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
[3]王書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4]胡凱.建立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5]盧愛新.當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熱點問題綜述[J].教育與職業(yè),2007(3).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層次性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9-0178-02
近十年來,校園惡性事件頻頻發(fā)生,國內幾起比較著名的校園殺人案的殺人動機都是“瑣事”?!艾嵤乱龤C”看似難以理解,其實這樣的動機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這起案件的。1997年北大投毒案是因為王某與朋友關系趨冷,便起殺心;2007年中國礦大的投毒則是因為常某對三名同學心生不滿;2012年年底的安徽醫(yī)科大學圖書館砍殺案也是如此;2013年3月復旦大學醫(yī)學研究生因生活瑣事向室友投毒并致其死亡;剛剛發(fā)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則是被害人蔣某敲門打擾了袁某玩游戲……一系列校園惡性事件,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緩。
一、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北京社會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研究中心在2002年一次大規(guī)模調查中發(fā)現:有16.51%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十年后,據《2010—2011年度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分別有27%、6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或偶爾有心理方面的困擾,近九成學生心理出現困擾。采用大學生人格問卷(UPI)進行的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高校一類學生即有一定心理困惑或心理問題的學生比率在12%左右。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凸顯,國家也明確規(guī)定高校應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各高校也都成立了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門,建立了心理咨詢室,部分高校還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體系,不少學校存在用活動代替教育,用單一講座代替課堂的現象,對心理健康教育搞“一刀切”,忽視年級間的心理差異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動態(tài)變化,教學內容單一,無系統(tǒng),不規(guī)范,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沒有全面的教育規(guī)劃,無主次,無重點,無層次,缺乏針對性,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適應、成長成才、擇業(yè)交友等熱點問題聯系不緊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過于單薄。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層次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全方位、多格局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應根據大學生活不同階段以及各層次、各學科門類學生、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著眼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針對各年級學生所面臨的主要任務以及心理的動態(tài)變化,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大學一年級的新生。大學一年級是人生的轉折期,也是人生的一道新的起跑線。調查資料表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表現和暴露在大學,根子卻在中學,甚至小學。應試教育使學生被學習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中小學生青春發(fā)育期的諸多心理矛盾和沖突被應考這個“中心”任務所掩蓋。由于缺乏全面的教育引導和培養(yǎng)鍛煉,許多問題并沒有得到相應解決,到了大學,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這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先天不足后天難補”的挑戰(zhàn),因而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對大學生自身心理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還是對中學和高等學校的兩個不同教育層次,都起著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一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放在讓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上來,幫助他們盡快轉變學習方式、適應新的環(huán)境,學會獨立安排學習和生活,掌握與人交往的技巧,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個層次。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二至四年級學生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往往與一年級的適應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系,能否有效地處理和控制一年級出現的各種心理適應問題,不僅有利于一年級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會降低高年級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幾率。第二層次為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學生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他們基本適應了大學生活,建立了新的心理平衡,但也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新情況,要求不斷地做出抉擇,這一時期充分展示了大學生極強的可塑性,是每個人按自身獨特方式塑造自我的時期。這一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幫助他們掌握心理調適技能,處理好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人格發(fā)展等方面的困惑為重點。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方面的引導和培訓,幫助大學生做好學業(yè)規(guī)劃;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提高學生意志力,挖掘潛能,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心、自立性,增強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開展專題講座,圍繞學生關注的學業(yè)問題、戀愛交友問題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要著力構建教室、宿舍、校園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心理健康教育進教室,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的學科教學緊密聯結起來,不斷化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壓力和各種心理問題,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這不單有助于改變各科教學的現狀,也將是實現大學生身心素質全面與和諧發(fā)展的根本途徑;心理健康教育進宿舍,建立起一支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共同參加的專職咨詢隊伍,以宿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單位,充分發(fā)揮朋輩咨詢的優(yōu)勢,宿舍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安慰,降低心理壓力,緩解情緒緊張等,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功效,有效地化解大學生生活當中各種難以應對的壓力;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的文化活動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生活充實。要充分發(fā)揮各種大學生社團、群眾組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積極向上、樂觀、和睦、輕松的氛圍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廣泛交友與合作中,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促進優(yōu)良心理品質的形成,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第三層次為畢業(yè)生。對于畢業(yè)生,要配合就業(yè)指導工作,對他們進行求職心理訓練,幫助他們客觀分析自我職業(yè)傾向,正確認識職業(yè)特點,樹立自信心,做好就業(yè)心理準備。以開設就業(yè)心理活動課或專題知識講座的形式廣泛開展心理潛能訓練,挖掘職業(yè)潛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學生的專業(yè)實習中,同時進行適應性教育以利于畢業(yè)生能較好地適應工作環(huán)境,個別輔導與團體訓練相結合。一方面針對個別大學生,如資質優(yōu)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等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實現專業(yè)化的指導;一方面加強學校和學生家長的聯系、溝通,發(fā)揮合力,共同幫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就業(yè)觀,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度過求職擇業(yè)期。
三、加強層次性教育要關注的幾點
1.處理好普遍性教育和特殊性教育的關系。面向全體學生的普遍性教育不能因為層次性、特殊性教育而削弱,層次性教育也不能替代普遍性教育。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常態(tài),通過普遍性的教育使學生掌握心理學的基礎知識,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掌握簡單的心理調適技能,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而針對某一階段、某一層次的教育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幫助學生處理好特殊時期的心理困惑。普遍性教育與特殊性教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普遍性教育為特殊性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殊性教育能更好地鞏固普遍性教育的成果。
2.層次性的劃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立足學生的現實心理特點,不能絕對化。心理健康教育要樹立全程化、全方位的教育理念,要看到層次的劃分是相對的,各層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側重點是相對其他層次而言的,不是固化的、絕對的,各層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相互促進的。第一層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直接關系到其后兩個層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進行,第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關系到整個大學生涯的質量,而第三層次的就業(yè)心理輔導是前兩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體現和升華。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層次性內容立足于學生現實的心理特點,并隨現實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當面臨重大的生活事件時,如近期出現的系列校園室友投毒、刺殺等惡性事件,各層次的重點都應是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諧人際關系的教育,因而層次性的教育應是具有強大靈活性和廣泛適應性的教育。
3.在每一層次的教育內容上,還要注重針對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教育的普遍原則,因材施教。教育內容的確定要依據教育對象的特點,在每層次內要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側重不同的教育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山東科技大學2012級學生為例,scl-90癥狀自評量表顯示,男、女生在抑郁、焦慮、恐怖、其他和總分上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的抑郁、焦慮、恐怖情緒體驗高于男生,總分也明顯高于男生,造成這種現象一方面可能與女生的思維特點、應對方式有關系,女性的思維更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情緒、情感波動比較大,容易思維狹窄,而男生的思維相對理性一些、豁達一些,更注重事物的大方向、善于變通不固執(zhí),這決定了女生的心理負荷要大于男生。另一方面,我校以理工科為主,對學生的理性思維、邏輯思維及動手實際操做能力要求更高,這使得女生在轉變學習方式、適應大學生活上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造成了她們對未來的焦慮、不安。這就決定了在開展新生大學適應教育時,要根據學生性別特點,分別開展不同內容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還要針對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開展專題教育,關注經濟困難學生、學業(yè)困難學生、邊遠地區(qū)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才素質的基礎,只有心理健康,大學生才能全面發(fā)展,只有心理健康,也才能夠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要有效地發(fā)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避免心理問題的積聚和爆發(fā),必須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時制宜、因事制宜。既要立足全局又要抓重點、抓關鍵、分層次、有系統(tǒng)地解決學生普遍關注的心理問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鄒廣萬.試論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視域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學院學報,2010,(01).
[2]宋敏.教室、宿舍、校園──構建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
[3]付玉華.大學生就業(yè)心理準備與輔導[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07).
[4]屈正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06.
[5]嚴由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2006-10.
[6]黃粦,李剛.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考察──由馬加爵殺人案想到的[J].財經科學,2004,(增刊):217.
關鍵詞: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
對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加強朝著現代化、開放化的方向進行探索,針對90后大學生思想和觀念獨特的特點,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這些大學生積極的心理能量,就要通過專業(yè)化的師資隊伍促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解決。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大學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關系到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而且對于高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著重要作用。大學生介于學校人和社會人之間,特別是新生,他們剛剛離開家,渴望得到自由,得到認可。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好的引導者和管理者去引導他們,讓他們懂得社會的規(guī)范性。特別是90后的學生,由于家庭教育以及中學以前的教育都使得他們的行為在某些方面過于自我,因此,針對這些90后的大學生而言,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心理模式是工作的重點。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學校要做到以人為本,為這些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方面的疑難問題,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開。但目前各高校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情況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仍然主要采用的是咨詢治療,忽略了對大學生自身積極心理潛能的開發(fā)。在各高校中對于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基本都是通過個體咨詢的方式進行,而且這種個體咨詢的情況通常是在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后才會出現,針對這些個體性的心理健康問題,學校會制定和出臺相應的心理健康問題防御機制以及實施的方案,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提高心理咨詢的效果。但是這種個體心理咨詢的對象范圍比較窄,并沒有針對全體學生展開。(2)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程度還不夠高。目前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詢人員主要由心理人員、心理學教師以及相關的醫(yī)務工作者組成,通過在高校的學工部掛靠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就導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賴于學校的思政工作展開,這些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輔導人員所取得的實際效果當然也就不是很理想。
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針對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是一項復雜且艱巨的任務。首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提高離不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配合,在對90后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具體而言,大學生的積極心理主要包括情緒體驗、積極人格和積極社會環(huán)境。其中在積極體驗方面的滿足、善良、樂觀、自信、上進等因素都對大學生良好思維的形成以及個性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通過積極情況的有效開發(fā)和培養(yǎng)可以有效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對于自我認可、滿足感的提高都有促進作用,在積極的人格中通過積極的利己意識和與他人的積極關系之間的協(xié)調,達到自我滿足與服務他人之間的平衡。因此要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激發(fā)學生積極能量,學??梢栽鲈O一些關于學生積極能力開發(fā)的課程,在設置大學生心理健康必修課的基礎上,再選擇性地以大學生溝通、大學生指導以及大學生未來規(guī)劃等課程作為輔導性的補充。與此同時,高校通過開展積極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他們人際交往以及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地運用自身的理論知識,不僅能鍛煉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一方面,高校要著力引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秀人才,為其提供優(yōu)厚待遇,吸引他們前來就職。另一方面,高校學工部或者相應的心理健康咨詢部門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聘請專家、學者為員工授課,夯實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幫助這些輔導人員提高在困難面前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能。通過構建合理的激勵機制來促進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的展開,通過激發(fā)教學團員的內在積極性,使他們及時、自主地學習心理學專業(yè)最新理論知識,從而促進其更好地教學。與此同時,通過教師團員之間互相學習、競爭,提高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地為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提供一支優(yōu)秀且專業(yè)的師資隊伍,促進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良好發(fā)展。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僅需要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良好的積極心理,也需要高校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專業(yè)化、標準化的師資隊伍,從而有效地促進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熠.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教育時空,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