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范文

時間:2023-08-08 16:46:04

序論:在您撰寫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第1篇

【中圖分類號】 G633.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3―0026―01

一、學校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1. 營造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一些學生的自制能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停留在單純的口頭說教上,而應該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在情境中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優(yōu)雅、潔凈、文明、舒適的環(huán)境,會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影響。校園中的花草樹木、名人塑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會觸動學生的感覺,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自然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要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電子信箱方便學生或家長發(fā)送郵件,通過電子郵箱收集到的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老師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專題研究解決。QQ群聊和私聊用昵稱能隱藏真名,這樣學生與心理輔導老師交流就沒有任何顧慮,能夠說真話,這種方式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途徑。

3. 要開展各種集體競賽活動。學校應該組織各類活動,例如演講比賽、歌詠比賽、運動會等活動,創(chuàng)設一種競爭、團結、友愛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善于抓住各種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贏得成功與尊重,總結得失的經驗與教訓,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爭先意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師要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作用

1. 開設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可塑期,往往做某些事情只有三分鐘熱情,有始無終。我注重給學生講解有關意志等心理品質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意志是人行動的強大動力,是成為生活中強者的必要條件;鍛煉意志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持之以恒。

2. 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心理健康教育單靠思想品德課教師是不夠的,必須全體參與。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原則,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的心理調整與疏通。

3. 有正確的學生觀和評價觀。一些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層學生漠不關心,對后進生全盤否定,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打擊和負面影響,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形成傷害,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英國教師對學生評價時從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對學生的贊揚體現在具體細微中,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被他們非常鄭重地夸獎一番。因此,我也注意學習借鑒英國教育的優(yōu)點,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經常告誡自己以一顆寬容、慈愛、贊賞之心讓學生不斷感動與成功。

三、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替代的場所

1. 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隨著獨生子女增多,父母對子女,一方面因其“獨”而過分溺愛,要求過于寬松;另一方面因其“獨”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要求太嚴格。一個被家庭縱愛嬌慣的孩子,其行為不是怯懦、自理能力差,就是蠻橫、自私或任性等。而那些在專制家庭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則容易對他人產生不信任、抗拒,甚至敵意的情緒。這些心理容易導致孩子精神生活的貧乏,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2. 轉變教育觀念。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家庭必須改變以往那種只關注孩子學習成績,而忽略其心理健康狀況的觀念?,F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來好像很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潛藏著一些心理問題。教育實踐的大量事實證明:理想、志氣、進取心、勤奮等優(yōu)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對于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和成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人父母者必須把這些個性心理品質作為孩子的培養(yǎng)目標和內容加以充分重視,在教育上做到愛而不寵,嚴而有度。

第2篇

關鍵詞:中學生;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9-0091-01

一、背景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因此,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客觀要求。由此可見,重視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時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于冒險,敢于探索,善于競爭,善于合作,富于創(chuàng)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guī)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素質教育就是要求中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素質全面發(fā)展,中學生素質發(fā)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

二、學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對學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中學生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好奇心強,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問題,并以標新立異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聽“老生常談”,看問題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教育者在施教的全過程中,僅以為“授業(yè)”,“解惑”方能讓學生有知有識,于是一概地以一種固定模式去傳業(yè),去釋惑,惟此而已,對那些“不違章守法”實際上是欲脫離自己設計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學生則視為“差生”、“調皮”、“不規(guī)矩”。的確,由于中學生閱歷淺,思想混亂,有些行為讓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為師者單以次為憑,不尊重學生,挖苦諷刺或懲罰。這樣,就使學生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社會情況出現障礙,學生中膽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們,無論教育者用心如何,學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對待,膽小的雖不言語或直接反抗,但消極的反抗是明顯不過的了。

學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傾訴,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則會使學生覺得非常寂寞,逐漸產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學生的這種需要,在實際教育中往往出現順從教育者為“優(yōu)”,反之則認為“差”的現象,這實際上是把教育和權力以及力量結緣。

2.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點。家庭是學生社會化的最初的重要場所,是家長把品質行為傳給下一代的地方。家長的品質行為是影響學生在學生乃至社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們知道的許多知識不是在學校里學到的,而是從爸爸媽媽那里學來的,現在許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圍,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墮落;更有許多家庭對獨生子女采取嬌寵態(tài)度,使孩子嬌生慣養(yǎng),受不得半點艱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現偏激行為。即使對小孩嚴格要求的家長也有不少總想把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子女,而對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和性格等等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置之不理。其結果是,中學生階段不少學生對家長采取的能騙就騙,能瞞就瞞,結果受害的是學生,心靈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會環(huán)境污染。由于現在社會公德意識的低落,人們對許多有違道德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并因此導致教育的誤導,使少年兒童對行為正確性的認識模糊,引起說謊,欺騙,偷竊,破壞,對抗等品行障礙的發(fā)生;其次社會上的某些文化娛樂設施成為誘使青少年兒童蛻變的場所,如青少年兒童是電子游戲廳里實際消費的群體,尤為嚴重是社會上的一些影視公共場所,為了追求票房價值,經常播放兇殺,等影視片,不少青少年兒童“中毒”以后,便開始行兇,打架,尋求刺激,屢禁不止的黃色書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1.心理咨詢。帕特森認為,咨詢是一種人際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咨詢人員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圍或條件,使對象發(fā)生變化,作出選擇,解決自己的問題,并且形成一個有責任感的獨立個性,從而成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會成員。

2.個別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是相對集體心理治療而言,是以單個病人為對象的心理治療,實際上大多數傳統(tǒng)心理治療均是采用該種形式,與本章中其他心理治療在理論和方法上會有所重疊。

第3篇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徑

農村中學長期以來受家長文化素質水平、應試教育、師資水平、辦學條件的限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加強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是提升農村素質教育的的重要課題。

一、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現狀是:

(一)很多教育主管部門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模糊,在學校教育中不能開設專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中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評價。

(二)農村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重視程度低,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口頭上。雖然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但往往只是一個擺設,沒有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

(三)農村學校缺乏專業(yè)的心理教師。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從教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師資薄弱。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絕大多數是由非專業(yè)人員兼任,缺乏系統(tǒng)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經驗。①以這樣的師資力量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結果就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在廣大農村中學里,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令人擔憂。學生中出現太多的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以自我為中心,孤獨自卑、狂妄自負,或意志消沉、或感情脆弱、或情緒不穩(wěn)定等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問題。可以說,在農村中學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②

二、構建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全面的課題,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從學校領導到老師、家長乃至學生自己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從積極的方面引導和幫助,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發(fā)展健全的人格。根據對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一)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擺在戰(zhàn)略高度的位置。

根據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符合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際的目標和內容。

(二)學校是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環(huán)境。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緒、情感或態(tài)度都是環(huán)境在個體身上的體現和反映,沒有任何一種心理現象的產生不存在著客觀的原因。③因此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無疑有助于學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并且使可能出現的異常心理現象減少到最小程度。

學校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如板報、櫥窗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

(三)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培訓力度,提高農村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當前,農村中學極度缺乏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師,幾乎為零。據調查,當前農村中學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數是班主任、政治教師和其他管理人員,而且多數是兼職人員,對心理學知識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在教育過程中往往受德育思維模式的影響,違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規(guī)律和要求,嚴重影響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這是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障礙。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個專業(yè)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是必要保障。④

(四)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

學校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心理咨詢室,并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困惑,對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專業(yè)診治部門。

(五)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學科教學中及時適當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會使學生自覺地接受、主動地接受,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比如在思想品德課中,良好品德修養(yǎng)的形成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素質,知情意行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修養(yǎng)。語文課中優(yōu)美雋永的散文可以激發(fā)學生熱愛人生、熱愛自然、熱愛社會的美好情愫。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各學科課堂教學中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學生和諧統(tǒng)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

(六)家長要與老師坦誠相待,保持一致,并形成教育臺力。

建立學校與家庭密切聯(lián)系與溝通機制,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教師家訪等各種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發(fā)揮家庭的作用,使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長應經常與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取得聯(lián)系,通過及時的溝通與聯(lián)系,使教師也能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及其心理原因,同時幫助家長熟悉青少年期學生的生理、心理變化。⑤了解這段時期的教育內容及方法,提倡科學的教育方法,不但能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而且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真正實現同步,形成合力,從而實施有效的家庭心理輔導。

農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存在,既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嚴重影響著我國未來國民的精神面貌和農村整體素質的提高。目前要求加強青春期心理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面對一系列的現實問題,農村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解決中學生存在的普遍心理問題,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那么,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能單純而孤立地對學生進行政治引導、思想教育、品德培養(yǎng)和知識傳授,還應關注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其心理發(fā)展和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并予以主動積極的輔導,幫助學生健康地度過青春期,這樣的教育才能真正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復雜多變、奇妙無窮的心靈,而教育者才能真正無愧于"靈魂工程師"的稱號。⑥

注釋:

①張世富. 心理學[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②林崇德,等.學校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③王道俊. 教育學[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④丁志強. 教育管理心理學[ M] . 沈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1.

⑤湯有國,李林紅.心理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

⑥張萬興.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原則與方法[ M] . 北京:中央民族大出版社, 2001.

參考文獻:

[1] 張世富. 心理學[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2] 林崇德,等.學校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丁志強. 教育管理心理學[ M] . 沈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1.

[4] 王道俊. 教育學[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5] 湯有國,李林紅.心理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

第4篇

[關鍵詞]心理健康 體育教學 健康教育

對中小學生來講,心理健康與否主要看學生是否能適應環(huán)境,是否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信心,能否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保持良好心態(tài)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學生心理狀況以及所面臨的心理問題

青少年期的學生身心處于一個迅速發(fā)展階段,心理特征表現為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遇到困難容易灰心喪氣,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還是一個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時期,對社會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獨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時好高騖遠,羨慕虛榮,遇到挫折也較容易灰心、泄氣、退縮,甚至有抵觸等逆反心理;還有因課業(yè)負擔重、各種競爭的日益加劇和獨生子女家庭環(huán)境的單調性,面對父母、老師寄予厚望,形成無形的壓力,很容易使其在學習、生活以及平時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逆反心理、恐懼心理、依賴心理、強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嚴重者選擇逃避、離家出走、拒絕上學等現象,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二、如何通過體育教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1.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根據運動者的年齡、性別、個性特征,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1)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講,較多地采用游戲教學、情境教學,能夠吸引他們的學習興趣。

(2)對于年級高的學生,心理比較復雜,單一的體育運動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應多選擇綜合類有競爭性的活動為主,如在“集體過障礙”這個體育活動中,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各成一路縱隊前后拉手站在起跑線后,教師鳴笛后各隊集體向前跑,滾過墊子,鉆過欄架,走過獨木橋,以動作快,脫手少和隊形齊的一方為勝。

2.運用心理學原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師要學會運用心理學原理指導體育運動,要耐心引導學生,不失時機地使其心理得到充分發(fā)展。

3.通過不同的體育項目改善學生情緒障礙。體育活動的特點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任何活動都有可能成為一種體育運動,而體育運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教育和身體練習有機結合起來,要充分發(fā)揮體育活動可以改善情緒的效能。

(1)跳遠項目。女生害怕跳不進沙坑,即使勉強跳過去的學生樣子也不好看,還弄的滿身是沙子,這樣更沒有學生愿意跳了,教師首先排除學生心理障礙,恢復自信,對動作分解進行練習,再以小組比賽形式練習,學生學習的情緒也提高了,而且獲得了成功。

(2)跑類項目。相當一部分學生聽到跑,特別是耐久跑,往往很反感,有抵觸情緒,容易退縮、泄氣、害怕的心理。在教學中必須注重了解學生產生懼怕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加以克服,引導和鼓勵學生用頑強意志力去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己。

4.融愛與體育教學之中,排除心理障礙。教師平常對學生的關愛與呵護,有助于學生在進行體育教學中能積極的表現自己,教師也往往因為學生的表現而變得更加敬業(yè)。

5.創(chuàng)建合作與交往機會,優(yōu)化人際關系。相當部分的當代青少年由于社會環(huán)境、家庭教育的關系,在客觀上也影響了他們心理成長,主要表現為不合群、自私、任性等。教師可以通過集體項目比賽,讓學生團結一致、協(xié)同作戰(zhàn)、彼此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合作及人際交往能力。

6.要特別重視社會適應的培養(yǎng)。在心理健康的諸多定義中,最普遍的一種觀點就是以是否適應環(huán)境來劃分健康與不健康的。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要加大力度,可以多選用些集體項目,團結協(xié)作完成的項目,讓學生之間有更多“碰撞”,以便發(fā)現和解決個性化的心理問題。

三、體育教學增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功能

在體育教學中不但能強身健體,而且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1.能改善情緒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是衡量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中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畏難、膽怯、自信心不足、不如他人、可能學不會等情緒障礙,而體育運動則可以轉移個體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使人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

2.可促進學生智力水平。如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話,能增進身體健康,進而促進的智力發(fā)展。身體好是腦子靈活的物質基礎,堅持參加體育運動,可以使大腦獲得充足氧氣,得到快速恢復,大腦良好的發(fā)育為智力發(fā)展提供了有效保證。

3.可以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意志品質是指一個人的果斷性、堅韌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頑強的特征,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又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

4.有助于學生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對自己的身體、思想和情感等整體評價,由于中學生處于自尊心、自信心較強的階段,體育運動正好為其自我概念的強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表現機會。

5.有助于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學生身上肩負著沉重的壓力,當達不到他們預期的要求,追求不到理想的目標時,就會給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遭受挫折的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動作粗暴、語言粗魯、攻擊、不安、逃避和推諉等。針對這些表現,教師應采取正確的心理教育方式,運用體育運動特有的松弛、轉移、激勵和調控功能,使受挫學生的心聲得以自由表述,壓抑情緒得以徹底發(fā)泄。

6.有益于協(xié)調人際關系,培養(yǎng)合作競爭意識。體育運動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并與他人發(fā)生交往和聯(lián)系,其顯著特點就是在運動中人與人之間既有競爭性又有合作性,尤其中學生處于心理尚不成熟且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教師必須從適應社會需要的角度,結合體育運動特點,協(xié)調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在運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四、小結

1.體育教學是促進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中,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健康知識,又能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

2.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社會、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建功立業(yè)的重要條件,體育教學對于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應加大力度,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培養(yǎng)成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全發(fā)展的人。

3.在體育教學中,體現現代健康理念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加強參與意識和心理健康教育,但決不是全部。假如我們片面強調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視身體健康,那將會從一個極點走向另一個極點。所以,正確認識、理解體育與健康的概念以及兩者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也是轉變教學觀念的前提。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教育出版社,2002:68-92.

第5篇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面向全體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在學生的普遍需要之上的,不僅要面對已經出現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更要面向廣大的正常學生。面向全體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如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學科教學中滲透,結合班級活動和班主任工作等。

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是中學生喜聞樂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每次講座根據學生和教育工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例如,新生入學后,舉辦“如何適應新環(huán)境”的講座,考試前舉辦“考試焦慮怎么辦”的講座,考試后舉辦“怎樣合理歸因”的講座。在適當的時候開展相關的專題講座可以幫助學生擺脫困擾,解開心結,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學生的理性引導作用。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心理健康教育可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所有任課教師都負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都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科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也有可能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內容的心理教育因素,把握最佳時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意志品質等。教師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教師創(chuàng)設恰當的教學情境,組織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熱情等。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心理學知識,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和諧的班級氛圍,可以使學生塑造良好的個性、形成良好的習慣,提高適應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如各種競賽、集體勞動、集體出游、社會實踐等,教師有意識的把這些活動與心理健康聯(lián)系起來,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磨練意志。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最為了解,其日常工作對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班主任要運用心理學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面對個別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針對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特別是已經出現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專業(yè)心理教師要對其進行心理輔導與干預。學校要開設心理咨詢室,由專業(yè)心理教師對個別學生開展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惑。也可以通過“心理信箱”、“心理熱線”等方式與中學生交流。面對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對輔導教師有一定的要求,他們必須懂得心理咨詢的原則和方法,受過專門的心理咨詢訓練。中學心理咨詢有其獨特性,面對的是正常的、有了困擾和苦惱的學生,他們不是病人、不是成人,教師要幫助他們排除心理問題,健康愉快地生活學習。心理咨詢活動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中學生在學習、自我、人際交往、適應、考試等方面遇到問題時,需要專業(yè)的幫助與指導。專業(yè)的心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出困境,防止問題進一步發(fā)展,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三、校園環(huán)境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環(huán)境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里度過,校園環(huán)境對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校園環(huán)境不僅指物質環(huán)境,要干凈整潔,環(huán)境優(yōu)美,給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校園的精神、人際和心理環(huán)境。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能使中學生得到受尊重的感覺,給中學生極大的心理幸福感、安全感,對教師產生信賴感,促進學習;相反,師生關系緊張的中學生往往會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對中學生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學習是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但是如果過分看重學習成績,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考試必排名,給中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這種氛圍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環(huán)境,要面向全體學生,無論各方面都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還是某方面不盡如人意的學生,這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轉變以學習成績衡量中學生好壞的傳統(tǒng)觀念,把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

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優(yōu)良的校風,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面對升學壓力很多中學讓學習活動成為學校的唯一活動,其他活動都屬于明令禁止的“違法”活動。這種校園氛圍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利。有效地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各種鍛煉自身能力的機會,使中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各種本領,發(fā)展各種能力,學會合作、學會生存。校園文化活動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比如各種競賽活動、興趣小組、廣播站、合唱隊、籃球隊、科技小組等等。這些活動培養(yǎng)了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各項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品質得到鍛煉,全面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同樣需要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雙管齊下,才能提升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1999.8.13

第6篇

一、教育者要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育觀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在智力、品德、身體諸方面的開發(fā)與養(yǎng)成,這早已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重視,也被教育實踐所證明。多數發(fā)達國家在學校開辦了心理訓練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為心理患者提供治療幫助與服務。我國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對于相對閉塞的學校來說,還處在起步階段,究其原因,應試教育難逃其咎。

二、加強專業(yè)培訓,提高教育水平

針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應有計劃地在師范院校中開始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業(yè)教師,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師資保證;要通過教師培訓提高在崗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知識,教師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上,開足、開齊心理健康教育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各科教學之中,才能更好地落實教育計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生厭學是現代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心理問題,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原則,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使學生心理得到健康調整。教師教學方法不靈活、嘲諷、相互間缺乏心理溝通,都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壓抑。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消除師生心理障礙的關鍵,當老師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師生之間架起了相互溝通的橋梁,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課,學習就有了興趣,學業(yè)成績也就隨之有了提高;與老師關系親密了,也就會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有利于完善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人格及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四、優(yōu)化心理品質,改變評價方式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弱點和不足,每個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中學生更是如此。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用“放大鏡”看待每一個學生,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并在第一時間給予鼓勵和表揚,逐步樹立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正視缺點,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點,完善人格。不少學生的自卑心理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個別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等生不管不問,對學困生全盤否定,出言不遜,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思想和心理壓力,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口頭說教是不行的,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優(yōu)雅、潔凈、文明、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和教育。校園中亭閣假山、名人雕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園里生機盎然,校園里繁花點點,綠草茵茵,無時無刻不在觸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學生在愉悅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六、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徹底改變只重智育,忽視德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耐勞、戰(zhàn)勝挫折的意志和能力,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困難、障礙、曲折,讓孩子去磨煉意志,增強自信;要重視對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導,加大對家庭文化生活的投入;要從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愛之則寵,恨之則打,溺愛型和打罵型的教育方式可直接導致孩子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等等。

七、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在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心理咨詢室工作,配備具有豐富專業(yè)知識的心理咨詢師。學生通過咨詢,進行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學校心理咨詢老師要詳細了解咨詢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要給咨詢學生溫暖,指導他們自我調控,做到既是學生的傾訴者,又是學生的咨詢顧問,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除心理咨詢外,學校還可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等。

第7篇

[關鍵詞]心理健康 體育教學 健康教育

體育與健康教學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所謂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且是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狀態(tài)。即健康是三維的,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就給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通過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的學習來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本文就這一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

中學生心理狀況以及所面臨的心理問題。

青少年期的學生身心處于一個迅速發(fā)展階段,心理特征表現為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碰到困難輕易灰心喪氣,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還是一個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時期,對社會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獨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時好高騖遠,羨慕虛榮,碰到挫折也較輕易灰心、泄氣、退縮,甚至有抵觸等逆反心理;還有因課業(yè)負擔重、各種競爭的日益加劇和獨生子女家庭環(huán)境的單調性,面對父母、老師寄予厚望,形成無形的壓力,很輕易使其在學習、生活以及平時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逆反心理、懼怕心理、依靠心理、強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嚴重者選擇逃避、離家出走、拒絕上學等現象,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如何通過體育教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優(yōu)化可以發(fā)揮其愉悅和調節(jié)的作用,使集體的情緒處于適度的亢奮狀態(tài),每個成員在認知上相近,情緒上相融,心理上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教與學、練的情緒高漲,學生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之下,認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和提高,學、練效果達到了最優(yōu)化。 如何使體育課堂教學心理氣氛得以優(yōu)化呢?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眱?yōu)化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真誠地關心、愛護、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并以此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就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 理距離。師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諒、親近依戀的心理,可以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在這種心理環(huán)境中,師生雙方就能敞開心扉,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接納。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主體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二)創(chuàng)設愉悅的樂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中求得發(fā)展。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趣影響著整個課堂氣氛。教師若能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語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就能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共鳴,激發(fā)起學生愉悅、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場地器材的合理放置,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難易適度,目標設置要有層次,教法運用要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保持對學習濃厚的興趣。

(三)運用積極的評價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經常性的評價(特別是即時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能促進和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力求通過客觀公正而積極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準確地認識自己的潛能和不足,悅納自己。另外還應給予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權利。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我意識,激起積極進取的動力,以營造互學互助、相互激勵、積極進取的教學氛圍。

心理健康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正確處理學生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擺正體育衛(wèi)生工作在整學校教育中的位置,同時從實質上加強體育與衛(wèi)生工作的相結合;三是處理好與德育的關系,既不能用體育中德育代替體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體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取代體育中德育。

1. 認知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們從事各項活動最基本的心理條件。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組成因素。 “否定”最糟糕的教育方式萬惡的否定肯定與否定效果... 正常的認識能力如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記憶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穩(wěn)定又能隨任務而轉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認識能力首先表現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以,正常與否可參考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但是,不能認為學習不好的人其認識能力都不正常,因為這里同經驗和基礎知識有關。有些學習好的學生擔心,參加體育鍛煉會耽誤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效果??偸菐е恍┢渌麑W科的讀物到體育課堂上,在體育教師不注意的情況下偷偷的看上幾眼。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想法。恰恰相反,研究表明,早操能使大腦消除殘存的睡眠抑制,為進入學習狀態(tài)作好準備;體育課、課外鍛煉和課間操可以使因學習而緊張的大腦皮層得到充分的休息,解除抑制,使得勞逸結合,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2.情感

心理學告訴我們,心境是一種較穩(wěn)定、持久,而且在一段時間內會影響人全部行為的情感體驗。良好的心境對人的行為具有增力作用,如作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也會感到愉悅、高興,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相反,消極的心境會使以往做來很有興趣的事情變得索然無味、厭倦和煩躁。 音樂能夠培養(yǎng)人的美好情操,使學生在玩和活動中受到教育,通過音樂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如“立定跳遠”教學,在邊欣賞音樂邊想象邊聽邊玩的過程中學習。在《森林里的清晨》音樂中響起了“小兔跳”、“青蛙跳”、“老虎跳”的聲音,學生們的情緒受到了感染,緊接著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小兔、青蛙、老虎的動作。這時,學生們便討論開了,小兔應是??青蛙應是??通過及時啟發(fā)青蛙怎么跳,小兔怎么跳,再讓學生擔任這些角色.并加上音樂,他們就模仿小兔跳、青蛙跳,嘴里還不停地學著動物的叫聲,操場上頓時出現了一番熱鬧的場面。使一節(jié)比較死板的課上出現了

3. 意志品質

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應有明確合理的學習和生活目的,并有達到目的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其行為表現出果斷、堅韌、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堅韌能表現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 積極勇于參加體育活動,既是對身體的鍛煉,更是對意志的考驗。對于目前多為獨生子女的中小學生來說,只有長期的進行“再堅持一下”的努力,才更有益于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除此之外還有對其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

體育與健康教學能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并不只取定于體育運動這一個條件。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首先應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發(fā)現學生不健康的因素,及時與有關方面配合,防止學生心理污染與心理創(chuàng)傷,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體育與健康教學體系中,重視和加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擺正健康保健和體育與健康教學的關系,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形成體育與健康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真正實現身體,心理,社會的整體目標,以培養(yǎng)新型的合格人才,推動社會發(fā)展,保障人類社會的正常延續(xù)和健康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戰(zhàn)略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