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學科學生物知識范文

時間:2023-08-28 16:30:30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科學生物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學科學生物知識

第1篇

生物知識在小學科學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學科學教師必需的生物知識是以生物學基礎知識為主,兼有生物學研究方法、生物學發(fā)展史的相關知識、生物前沿知識、生物學應用的初步知識。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師隊伍越來越年輕化,學歷在提升,但專業(yè)對口教師仍占少數(shù),甚至還有不少小學科學教師以人文專業(yè)為背景;而兼職教師占多數(shù),專職教師仍占少數(shù),本文將闡述一些生物前沿知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進小學科學教師的生物學知識培訓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同時有助于引發(fā)小學科學教師主動反思自己的生物學知識,進而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1.人體所需要的七大營養(yǎng)素

營養(yǎng)素的功用就是保證人體正常發(fā)育和健康,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有谷物類、肉與禽蛋類、蔬菜水果類、奶和奶制品,我們人體的營養(yǎng)就是從這些食物中獲取,可分為七大類: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水。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物質基礎,由碳、氫、氧、氮、硫等多種元素構成多種氨基酸,再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蛋白質。蛋白質的功能是構成機體細胞和組織,促進生長發(fā)育,參加機體物質代謝,形成抗體,增強免疫能力和供給熱能。每克蛋白質可提供16.75焦耳的熱能。

糖類是熱能的主要來源,每1克碳水化合物可提供熱能16.7千焦。其特點是:在總能量中所占比例大,提供能量快而及時,氧化的最終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對機體無害。

脂類是含能最高的營養(yǎng)素,生理條件下脂類含能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左右。不管是直接來自飼料或體內代謝產(chǎn)生的游離脂肪酸、甘油酯,都是動物維持和生產(chǎn)的重要能量來源。動物生產(chǎn)中常基于脂肪適口性好,含能高的特點,用補充脂肪的高能飼糧提高生產(chǎn)效率。

無機鹽又稱礦物質,是人體的組織成分。其中人體所需無機鹽含量較多的稱宏量元素,如鈣、磷、鉀、鈉、鎂、氯、硫等。僅含微量或極微量的元素稱微量元素,如鐵、碘、銅、鋅、硒、鉬等。無機鹽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維生素是人體每日需要量很少,但卻是機體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有著不同的化學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多種不同類型的低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化合物。

膳食纖維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溶解于水中可分為兩個基本類型: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纖維素、部分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是3種常見的非水溶性纖維,存在于植物細胞壁中。

水約占人體重的50%―70%。水是維持生命的最基本的營養(yǎng)素,是構成機體的重要原料,是各種物質的溶劑。水在體內直接參與物質代謝,輸送氧氣和各種物質,調節(jié)體溫,滋潤器官等重要作用。

2.微生物的發(fā)酵

微生物發(fā)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將原料經(jīng)過特定的代謝途徑轉化為人類所需要的產(chǎn)物的過程。微生物發(fā)酵生產(chǎn)水平主要取決于菌種本身的遺傳特性和培養(yǎng)條件。發(fā)酵工程的應用范圍有醫(yī)藥工業(yè)、食品工業(yè)、能源工業(yè)、化學工業(yè)、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以下主要以酸奶的制作來闡述微生物的發(fā)酵過程。

2.1 酸奶的制作

酸奶發(fā)酵中的主要生物化學變化是:乳酸菌將牛奶中的乳糖發(fā)酵成乳酸使其pH降低從而使牛奶形成凝膠狀,乳酸菌還會促使部分老蛋白降解、形成乳酸鈣和產(chǎn)生一些脂肪、乙醛和雙乙酰等風味物質。這就是酸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適合廣糖不耐癥者飲用的主要原因。

2.2 酸奶的制作過程

首先準備好牛奶、酸奶機 ,將塑料容器用開水消毒1分鐘,把水倒干凈,倒入牛奶 ,再倒入酸奶機 ,用筷子攪拌均勻后 ,將蓋好的容器放入酸奶機中,蓋好上蓋。接通電源,約8小時即可,冬天再加2-3小時。這樣,美味又營養(yǎng)的酸奶就做好了。

2.3 酸奶的好處

酸奶的發(fā)酵過程使奶中糖、蛋白質有20%左右被水解成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鏈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經(jīng)發(fā)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這些變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種營養(yǎng)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純牛奶發(fā)酵而成,除保留了鮮牛奶的全部營養(yǎng)成分外,在發(fā)酵過程中乳酸菌還可以一產(chǎn)生人體營養(yǎng)所必須的多種維生素 如VB1,VB6,VB12等。

第2篇

一、從課程設置看銜接

小學從三年級至六年級均設置了《科學》課程(江蘇教育出版社),有8個分冊;初中在七、八年級設置了《生物》課程(江蘇教育出版社),有4個分冊;高中設置《生物》必修和選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各3冊,本文只涉及必修3個分冊。下面表1、表2分別是小學《科學》各分冊和高中必修3個分冊中與初中《生物》有聯(lián)系的部分內容比較。

仔細比較上述兩表中顯示的各教材分冊中所涉及的內容可知,在有關生物學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方面,小學《科學》和初中《生物》之間有關聯(lián)的內容很多,并且在初中《生物》中這些內容的闡述比較仔細、深入,涉及面更廣,技能要求更全面;而高中《生物》在遺傳變異、生態(tài)系統(tǒng)、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科學探究的過程、生物技術等方面與初中《生物》聯(lián)系緊密,在初中《生物》的基礎上,更加加深拓展了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再加上選修的內容,為學生以后接受專業(yè)生物學教育做了很好的鋪墊。其中,初中《生物》教材的設置起到了很好、很明顯的銜接作用。

二、從教材內容看銜接

鑒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小學《科學》中的有關生物學的內容,較少涉及生物體的組成結構、生理功能,較多描述外部形態(tài)、生活習性,例如“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吃的學問”“養(yǎng)蠶”“我們長大了”等,因此明顯側重于宏觀知識方面。

高中《生物》加大了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學習,例如:細胞膜的有關知識、酶的作用和本質、核酸、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及基因的有關內容等。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也從小學、初中的定性分析的要求向定量分析轉化。隨著高中學生身體、心智、能力的水平發(fā)展,研究學習的內容也向更深更高的層次發(fā)展,高中《生物》更側重于微觀知識方面。

而初中《生物》在比較詳細闡述各典型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等宏觀知識外,也開始涉及生理功能的實現(xiàn)等一些微觀方面的學習,例如:營養(yǎng)物質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神經(jīng)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細胞核的作用等,知識認知開始由宏觀向微觀發(fā)展,初中《生物》教材的這些內容安排起到了“承下啟上”的銜接作用。

三、從教學策略看銜接

生物科學不僅是事實和理論眾多,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因此,在小學、初中、高中的生物課程中安排有不少科學探究的內容,也是學生必須理解、掌握的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策略,3個階段也各有側重。

小學《科學》側重于讓學生觀察和體驗,用學生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來達到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識記。例如:觀察小動物、怎樣搭配食物、養(yǎng)蠶、種油菜、做酸奶等。學生通過觀察,親眼目睹了一些奇妙的生命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發(fā)展,而對懷有極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兒童來說,沒有比看一看、摸一摸、種一種、養(yǎng)一養(yǎng)等更好的策略來提高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了。

高中《生物》的教育策略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研究,即科學探究,并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和動腦”[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1]。在高考試題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題型是“實驗設計”,強調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的影響,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較高,能體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該題型完成的程度能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這一策略實施的程度。

在初中《生物》中也安排有不少實驗,絕大多數(shù)是科學探究的驗證性實驗。要求學生在了解科學探究一般過程的基礎上,要會“提出問題”、要知道如何針對問題“作出假設”,并能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及時記錄、分析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并相互“交流”。在探究的過程中已開始對“如何讓實驗更準確”、設法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提出了初步的要求。

從小學《科學》的觀察,到初中《生物》的驗證,再到高中《生物》的研究,初中《生物》無疑又處于“承下啟上”的銜接階段。

四、從學習方式看銜接

無論是小學《科學》,還是初、高中《生物》,其教育部制定的課程標準中,有兩點是一樣的,即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法。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2]學習小學《科學》如此,學習初、高中《生物》也是如此。學生在像科學家一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增強了探究能力,在獲取生物學知識的同時,也形成了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為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教師只需提供科學探究的機會,為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精心組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即可。在此過程中,初中《生物》中的一些實驗,理所當然在小學《科學》和高中《生物》之間起到了“承下啟上”的銜接作用。

五、從本地區(qū)教育實際看銜接

眾所周知,初中生物學在初中課程設置中必不可少卻又“無足輕重”。由于高考指揮棒的作用、社會對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等原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市的“中考”科目中沒有生物學,小學畢業(yè)會考當然也不考《科學》。所以,初中生物學的“地位”一直不高。

但在七八年前,為了使高中生物學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加強了對初中生物學的要求,我市實行了在初中八年級進行生物學會考,并將會考成績納入中考考生的總成績的方法。從一開始的只統(tǒng)計“優(yōu)、合格、不合格”,到以滿分5分計入中考總成績,再以滿分10分計入中考總成績(最近幾年又不計分數(shù)了),近幾年來小學畢業(yè)會考也將《科學》列入考查范圍。

在小學畢業(yè)會考、初中中考、高中高考三級考試制度中,初中生物學要為高中生物高考作鋪墊。而初中生物學會考的內容當然更注重與高中生物學的接軌,凡高中生物學中涉及初中生物學的部分(如表2),都成為會考重點。這更實際地體現(xiàn)了初中生物學“承下啟上”的銜接作用。當然,教師應根據(jù)課程標準及當?shù)亟逃鞴懿块T的要求,全心全意為學習服務。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學在小學和高中相關學科間起到了橋梁作用。作為初中生物學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生物學的教育教學,應該對小學《科學》、高中《生物》中的相關內容了然于胸,做好學科知識的“承下啟上”的銜接工作,為教育事業(yè)多作貢獻。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減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21世紀,是生物科學飛速發(fā)展的世紀。生命科學的研究與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人口、環(huán)境、資源等重大問題直接相關。不論是從科學發(fā)展,還是從實際需要看,我們都必須加強生物科學教育,中職生物科學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課堂教學。如何實現(xiàn)生物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就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課題。我認為要想實現(xiàn)生物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生物教師必須做到:減負,提高教學效率。

1 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原因

1.1 教材沒吃透

教師在教學中出于多種原因,隨意拔高教學要求,或對教材作不適當?shù)奶幚恚菇虒W目標發(fā)生偏離。新教材注重先觀察、實驗,后概念、結論的過程式的敘述體系,仍舊被結論式的教學思路所替代。于是就會“穿新鞋,走老路”結果把活生生的新教材教得支離破碎,或成為舊教材的翻版,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人為地加大了學生的負擔。

1.2 對學生情況不了解

相當一部分教師不考慮中職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不以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處理教材,而以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結構為出發(fā)點鉆研教材,教學遠離學生實際,重點處理不得當,難點突破不得法,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成為兩張皮,各管各的。無形中造成學生學習負擔加重。

1.3 教學方法不當,課堂效率低

有些教師搞“教師中心論”,用 “填鴨式”教學,把學生置于消極被動的地位一味地“滿堂灌”。也有些教師搞“學生中心論”,以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為由,一味地讓學生自學,或搞一些新名堂,讓學生分組討論,而教師“滿堂轉”,不加以指導,結果導致一堂課學生嘻嘻哈哈好不熱鬧,但問題解決了嗎?教學任務完成了嗎?這兩種教學方法都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消化”,只有課后“加班加點”,必然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2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1 依“綱”扣“本”,結合實際,設計高質量的教學方案――備教材

教學大綱和課本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教師只有吃透教學大綱和鉆研教材,才能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中職生物課堂教學的目的要求,要從知識教育、能力培養(yǎng)和實驗教學三方面綜合考慮,不能顧此失彼。

教學方案是教師對整個一課教學設計意圖的體現(xiàn)。教學方案設計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符合學?,F(xiàn)有的實際條件。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2.2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備教材

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生受教育的環(huán)境,以及學生的學習愛好,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情境。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充分利用生物學的這一特點,通過有趣的演示實驗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并且把難理解的抽象知識具體化,使學生盡快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實質。

2.3 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既要高容量,又要語言簡練。教師講課,主要是講重點、難點和疑點;講知識結構和內在聯(lián)系;講知識歸類和知識規(guī)律;講解題思路和作題技巧等。在講解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考生疑,促進知識遷移。練習題要精,解題方法要活,盡量做到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以提高應變能力。

2.4 恰當設問,巧用實例和數(shù)據(jù)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課堂上恰當設問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落實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啟發(fā)性,鼓勵學生提問和爭論。不論是講解還是做觀察實驗,都要設計好調動學生思維的問題,突出啟發(fā)性,而不是告訴學生結論,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講新陳代謝時,教師作下列設問:1)新陳代謝是一個什么過程?2)新陳代謝通過哪兩方面的作用來實現(xiàn)?它包括哪兩個方面的代謝?3)新陳代謝的本質是什么?隨著上述問題的逐步解決,學生自然主動地歸納出新陳代謝的概念。

生物學知識中實例和數(shù)據(jù)比比皆是。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用實例和數(shù)據(jù),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時,教師引用海島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島上昆蟲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別發(fā)達的實例就能形象、生動地說明島上植物、昆蟲對島上經(jīng)常刮大風的自然條件的適應。

恰當設問,巧用實例和數(shù)據(jù),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實現(xiàn)生物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3 結語

減輕學生負擔,不等于降低教學要求,而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以及不合理的心理負擔,減輕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負擔,但不是不要教學質量。通過減輕過重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月瑩.如何提高中職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J].現(xiàn)代教育,2013,5:55-56.

[2]劉海燕.優(yōu)化中職生物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下),2011,11:82. [3]董洪軍.優(yōu)化中職生物課堂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教研版),2012,9:31. [4]徐華輝.對中職學校生物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42:142-143.

第4篇

關鍵詞: 文學知識 生物課堂 教學效率

一、巧導課,喚起學習欲望

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課堂伊始,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二,既可豐富教學內容,又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在講《生物與環(huán)境》時,可運用優(yōu)美的古詩來導入新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樣的詩詞,只要我們平時多加注意和收集,并在課堂上巧借善用,就能使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適當引用成語、諺語和俗語,也能增強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在講《遺傳和變異》時,就借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和“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這樣的諺語和俗語來引入。

二、巧授課,激發(fā)興趣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而課堂提問又是教學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師生感情交流的紐帶,是課堂教學中信息反饋的主要途徑。同時,也能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其思維,有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課堂中精巧的設疑,恰似“引車入軌”。好的提問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激活酶”,強化記憶的“催化劑”。在講授某一內容伊始,可先用適當有趣的事物來設置疑問,以誘發(fā)學生急于解疑的思維活動,引起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講《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中的“體液調節(jié)”內容時,對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補充講授“昆蟲外激素”,這時可引入如下典故:“楚漢相爭,垓下一戰(zhàn),項羽兵敗,逃至烏江邊,正欲乘一只船渡江時,突然看見江岸沙灘上有黑壓壓的螞蟻群集成‘楚霸王死’四個大字,他仰天長嘆:‘此乃天意,非戰(zhàn)之過’。說完,便拔劍自刎。”之后便設問:韓信設計謀害項羽,其計謀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學生們開始互問互答,主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對此,教師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應有意識地留時間給學生稍作反思。這樣,抓住學生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的事物,提出問題,設置懸念,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而且會收到如同章回小說、電視連續(xù)劇中“懸念”的效果,從而使老師的總結更具準確性和權威性,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問題設計的成功關鍵在于了解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程度,然后據(jù)此設計出不同的提問形式。所設計的問題要嚴謹,有針對性、靈活性,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激發(fā)其興趣,啟發(fā)其思維,才能真正幫他們高效達標。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歷代名篇佳作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yōu)美,韻律和諧,節(jié)奏性強。適當運用詩詞輔助生物學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啟迪。例如,在講授第八章第一節(jié)《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時,可引用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從而形象地描述植物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又如,宋詞:“雙蛾來翩翩,慕此堂上燭,附炎盡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飛蛾的夜生活習性和趨光性描述得惟妙惟肖,這適用于《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中的“動物行為產(chǎn)生的生理基礎”的動物趨性的教學。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若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則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正如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所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憋L趣的語言、材料和與眾不同的思維,能將繁重沉悶化為輕松活躍,將繁雜化為簡潔,將單薄變?yōu)樨S富。教師良好的幽默感,能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緒論》時,不僅告訴學生什么是生物學,而且讓他們知道生物學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我說:“現(xiàn)代人類的衣食住行沒有哪一種能離得開生物,如果沒有生物,人類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向學生指出:“制作衣服的棉、麻和毛、皮,作為食物的糧、菜和肉、蛋,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行路運貨用的馬車、木船,不都是取自生物嗎?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生活將……”學生被我幽默的語言感染、振奮,對生物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又如,我在講授《生物的進化》時,針對“人類的出現(xiàn)”,向學生打比方說:“動物園的大猩猩和我們還是一家子呢!”學生聽到這里,先是一愣,后又點頭稱是,高興不已。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xiàn)機智和俏皮。事實證明,教師的幽默是贏得學生喜愛、信賴和敬佩的重要條件。

第5篇

關鍵詞:生物;其他學科;學習效率

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數(shù)學等各門學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內容研究是交叉縱橫、相互溝通的。

在新的世紀里,生物學將會在自然科學發(fā)展中發(fā)揮關鍵性的作用。配合其他學科知識來提高生物學的學習效率優(yōu)勢尤為突出。澳大利亞動物病理學家貝弗里奇曾說過:“有重要的獨創(chuàng)性貢獻的科學家,常常是興趣廣泛的人,或是研究過他們專修學科之外科目的人”。因此廣泛的學習愛好是提高學習生物效率的基礎。下面就生物學與其他學科橫向聯(lián)系作一介紹:

一、生物與化學的聯(lián)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提到,生物體總是和外界環(huán)境進行著物質交換,歸根結底是有選擇地從無機自然界獲取各種物質來組成自身。因此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夠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為細胞所特有。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生物與化學是沒有分家的“兄弟”。蛋白質的水解、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光合作用過程、細菌的化能合成過程等一些生物過程哪樣又離開了化學反應呢?反而很多同學因高一第一學期還沒有學習有機化學導致很難理解這些生物過程從而導致成績落后。用二苯胺C12H11N來鑒定DNA的存在、在酸性條件下用K2Cr2O7來鑒定C2H5OH的存在。更加堅定地說明了生物與化學的關系。

二、生物與數(shù)學、物理的聯(lián)系

在高中生物中提到,孟德爾發(fā)現(xiàn)的遺傳規(guī)律與他在大學時所學的統(tǒng)計學有很大的關系。應用統(tǒng)計學知識把研究對象從簡單到復雜,從一對相對性狀到兩對相對性狀再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過程是用抽絲剝繭的方法得出真理的。很多生物以物理信息:光、電、磁、聲波等作為生長發(fā)育、生存和繁殖的信息。通過下面的兩道題目我們將更清楚地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1.把栽有燕麥幼苗的小花盆放在下圖所示的裝置中,裝置按圖示方向作勻速圓周運動,則一段時間后,整個燕麥幼苗的形狀在圖示位置時為:

2.假如有足量的3種氨基酸甲、乙、丙,則他們能構成的多肽的品種最少有幾種,最多又有幾種呢?

分析:①它是生物與物理的一道綜合題。我們知道植物不同的部位對植物生長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根對生長素的敏感性要比莖大,再結合裝置生長素在勻速圓周運動中會產(chǎn)生離心現(xiàn)象,導致生長素向植物的外側分布,從而引起植物的根莖向不同的方向生長,進而得出正確答案。

②這是一道與數(shù)學結合在一起的題目,我們可以用排列組合的方法來解答。三肽化合物中必須包含三種氨基酸,第一個位置上有3種氨基酸的可能;第二個位置上有2種氨基酸的可能;而第3個位置上只有一個氨基酸的可能,所以為3×2×1=6;由足量的三種氨基酸所構成的三肽,在它們每一個位置上都有可能排同樣或不同樣的3種氨基酸,所以為3×3×3=27。從這兩題來看是生物與數(shù)學物理同樣分不開的。

三、生物與語文的聯(lián)系

生物學習中利用語文材料,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本來興趣各異的學生在生物學習中找到共鳴點,同時也感受到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生物,提高學習效率。從“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植物向光性現(xiàn)象,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生長素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現(xiàn)象;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從“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的兩種生物之間存在的種間關系,無不透露出生物與語文的密切聯(lián)系。

四、生物與地理、歷史、政治、計算機等學科同樣有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

達爾文(C.R.Darwin)自然選擇學說的創(chuàng)建,就受到了經(jīng)濟學家馬爾薩斯(T.R.Malthus)“人口論”和賴爾(C.Lyell)《地質學原理》的深刻影響??梢姡訌妼W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有利于: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受到其他學科知識影響的時候,學習興趣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對生物的認識也將會在不同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率也會不斷地提高。

2.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運用。加強學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有利于打破因分科教學而造成的思想禁錮,解決多學科交叉滲透的一些問題,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時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判斷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能很快地綜合運用各學科之間的知識聯(lián)系來思考、推理、判斷等過程,從而完成學習目標。

因此,“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在生物學習中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是符合對自然界統(tǒng)一性的認識規(guī)律的,也是符合生物學自身的特點的。

參考文獻:

[1]劉銀霞.現(xiàn)代教育科學[J].中學教師,2011(1).

第6篇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1、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育部出臺的關于提中職校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yè)性,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職業(yè)院校的教學特點是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畢業(yè)生能在企業(yè)的生產(chǎn)和經(jīng)營實際中擔任技術方面的工作,成為社會所必需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換言之,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既要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現(xiàn)狀

就目前而言,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在我國的職業(yè)院校生物化學教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職業(yè)院?,F(xiàn)有的生物化學實驗教材仍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職業(yè)院校相關專業(yè)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仍習慣于采用“照方抓藥”的方法,跟不上學科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要。這種固定化、程式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做實驗就是學操作,缺乏科學的思維訓練和創(chuàng)造性的激勵。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在進入社會后,缺乏實際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原因分析

3.1教學方法呆板

實驗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怎樣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但目前的教學方法基本屬于灌輸式、教條式、呆板式,存在著“重維持、輕創(chuàng)新”、“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一類舊的思維定式,學生做實驗像“照方抓藥”一般,既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又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2硬件設施落后

目前我國職業(yè)院校的大多數(shù)實驗室設備陳舊、功能單一,實驗儀器、設備老化且運行質量差,不利于學生開展實驗創(chuàng)新活動。因而,要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必須改善實驗室的硬件,積極擴充功能齊全的儀器和設備。

3.3師資隊伍水平偏低

國外大學教師與實驗教學人員的人數(shù)比是1:1-1:6,而我國職業(yè)院校的實驗人員僅僅被看做是輔助試驗工作,此外還存在學歷低、經(jīng)驗少的問題。有能力的年輕人不愿因留在實驗室工作,隨著有經(jīng)驗的老實驗員退休后,導致實驗課開課水平下降。

4、改革思路

4.1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開展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是職業(yè)院校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的改革目標。目前中職教育的理論教學大多以學科和教師為中心組織教學,體現(xiàn)“學科本位”、“認知本位”,這種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維護學科邏輯結構的嚴密性,教學偏重于知識的傳授。但是學科本位、知識本位的教學模式教育出來的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和應變能力。因此,職業(yè)院校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要貫徹“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思想,在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能力本位”,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方法,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提供訓練的機會,以培養(yǎng)學生從事職業(yè)崗位工作所必需的各種能力。教師要將先進的職業(yè)教學理念和人才培養(yǎng)理念運用于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建立科學的、符合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特點和規(guī)律的教育教學結構體系和活動程序,從而實現(xiàn)職業(yè)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和人才培養(yǎng)過程的最優(yōu)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2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職業(yè)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加生物化學實驗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際參與度,在實際操作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于職業(yè)院校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而言,除了要將基礎實驗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作為基礎,我們還應該要求學生自主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由于每個學生在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方法自我選擇,應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這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夠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綜合性的生物化學實驗中,將不同的實驗和分析方法相結合,由于綜合性生物化學實驗一般在現(xiàn)有的生物化學實驗教材上沒有現(xiàn)成的方法,其綜合性實驗的設計過程和方法組合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樣做法不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能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3加強硬件建設

必要的實驗教學條件是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保證。實驗室建設的滯后是影響職業(yè)院校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的主因之一。實驗教學資源相對短缺的現(xiàn)象幾乎同時出現(xiàn)在每一所職校,這已成為當前加強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大障礙。因此,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不斷完善實驗教學的硬件設施,尤其是一些實驗環(huán)境條件還不達標、設備落后、數(shù)量不足的高校,更要加大對實驗室硬件建設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實驗教學條件。

第7篇

【關 鍵 詞】 學生;物理;預習

《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將“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能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解決一些問題”列入課程實施的總目標之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法寶,而學生預習具有超前性、獨立性、異步性等特點,教師引導學生科學預習教材,對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以期達到對所學內容知已知彼,提高課堂學習的針對性,進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都具有獨特的作用。

目前,有的物理教師對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學生預習缺位或不到位,消耗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造成教學效率低下。有的教師認為指導學生預習可有可無;有的甚至認為學生預習好了會沖淡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即使有的教師有意要求學生預習也是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預習目的不明確,籠統(tǒng)地要求學生翻翻課本,教師對學生預習內容缺少精心設計,預習沒有檢查,使預習流于形式等等。因學生沒有有效的課前預習,沒有對學新知識做前期準備,自然就影響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課改的實踐告訴我們: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僅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和探究學習,課后及時的鞏固知識與向課外知識延伸等,還應在課前抓好預習,讓預習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知識前的合理“搶跑”。

經(jīng)過實踐,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如下方法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預習,可以使物理課堂更高效。

一、引導學生認識預習課文的重要性

從進入高一后,教師就必須對學生原有預習能力、習慣做一全面的了解,請有預習經(jīng)驗的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驗談預習的好處。教師應在制定學科預習制度的同時,開展“花15分鐘的預習,改變我們的學習被動局面”的主題討論,強調預習就是一種有目的的自學,通過自己對課本和相關資料的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接受新知識,獨立將未知知識帶入課堂學習等。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對預習課本的意義明確了,預習自覺性和能力提高了,形成了班級良好的學習導向。

二、教師應教給學生必要的預習方法,使其提高預習效率

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習的“金鑰匙”,對剛升入高中的新生來說,教師在示范不同類型課文(如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等)預習方法的同時,教給必要的預習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預習效率。如懂得復習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掃清預習路上的障礙;預習新教材應初讀教材,讀懂課文中的主要概念,把重要的結論、主要觀點找準;細讀教材,把握主要知識點的來龍去脈;精讀教材,對教材中的重難點、疑難點經(jīng)過思考后分別用(…)(----)、(~~~)等符號標注出來,對疑點雖經(jīng)過獨立思考(包括查資料)仍得不到解決的可與其他同學討論,必要時將其帶到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預習效果要通過適當練習檢驗,預習后試做教材課后練習,以檢測自己預習的效果等等。另外,要求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學會將預習中獲得的重點、難點、疑點和自己獨特見解寫在課本空白處或筆記本里,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讀、圈、查、劃、抄的習慣。總之,學習方法對了,預習成效也就提高了。

三、制定《預習導學案》,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預習

就學生對物理知識認知結構而言,每節(jié)教材內容包括已知知識、似懂非懂知識和未知知識三類。預習習慣與能力還沒有形成的學生在預習物理教材時往所會感到無所適從,預習目標不明確,預習效果差。這就有必要幫助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教師應設計“預習導學案”,讓學生沿著老師設計的“路線圖”預習,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由老師“扶”著學生預習后,在掌握足夠預習方法后就可以逐步讓學生丟掉“預習導學案”這根“拐棍”,使預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項目。因此,教師在學生進入高一學習物理新知識后,每上一個單元,教師就必須了解學生課前對所學內容知識的儲備情況,需要學習哪些概念、公式、定律和定理,對預習課文的目標、重點、難點和預習內容等進行必要的備課,從而列出“預習導學案”。

下面是新課標魯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勻變速直線運動實例――自由落體運動》的《預習導學案》的設計:

(一)學習目標

1. 知道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

2.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

3.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 體會科學家研究自由落體的方法和科學精神。

(二)學習重點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和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及規(guī)律。

(三)預習教材

認真閱讀教材,相信你能獨立回答以下問題。

1. 按你的生活常識判斷輕重兩物體從同一處下落,誰先落地,你能利用身邊的物體驗證嗎?

2. 試著做課本50頁圖3-26硬幣與紙團下落的實驗,觀察現(xiàn)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3. 閱讀課本頻閃照片圖回答:

(1)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

(2)如何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

4. 初步了解自由落體的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又叫做_______,用符號____

_____表示。

(2)根據(jù)課本53頁的表格內容,體會重力加速度的變化條件及規(guī)律。

5. 閱讀教材中伽利略對自由落體的研究部分,與同學合作交流一起來領略其精妙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感受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6. 對以上有不理解或疑惑的問題,請記錄在你的預習筆記上。

以上《預習導學案》是在教師認真研讀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的前提下,從新課中要涉及到的已有知識,應用到的主要實驗方法,所要學習的概念、定律以及新課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自然、生活現(xiàn)象等方面設計的,避免了學生預習的盲目性。課前根據(jù)預習提綱進行充分的預習,初步掌握當節(jié)課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為聽課掃除知識障礙,這樣聽課才能從容自若,跟上老師的進度,對預習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未知知識,要求學生應主動將問題帶到課堂,如此學有目標,就能主動思考,上課時才能夠抓重點,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掌握新知識,而且有利于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聽課的針對性,提高聽課效率。

四、監(jiān)控學生的預習成效

1. 了解學生完成預習導學案情況。教師通過檢查后都要對該次預習情況進行評講,以推動下一次預習,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習慣,對于預習較好的同學,授課時,教師可適當給予鼓勵表揚,請其交流預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表揚激勵,在班級上樹立正確學習榜樣。

2. 在上課時留意學生預習成果在課堂上的反饋。教師在上課時,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幫助學生總結預習的收獲和疑惑,若是個別問題可以進行個別輔導,而對于面上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集體輔導時間進行專題指導,排除在預習方法上的困難,使預習教材踏踏實實地進行。

3. 鑒于學生預習時間大都在課外進行,教師要善于調動家長指導督促學生預習的主動性,在時間上加以科學地安排,對照教師提供的預習作業(yè)輔導或督促學生預習。教師在開家長會時,要有意識地推薦部分家教做得較好的家長在會上介紹,宣傳科學輔導孩子預習的做法,使家校對學生預習輔導形成合力,這樣效果會更加明顯。

現(xiàn)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實現(xiàn)自我教育,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福建師范大學余文森教授在《先學讓每個學生擁有課堂參與能力》一文也指出:“教學論告訴我們,當學生已經(jīng)能夠自己閱讀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時候,就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思考,然后針對學生的閱讀和思考中提出、發(fā)現(xiàn)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這是教學的一條規(guī)則,而不是一種可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法”。學生預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雖然是一段艱巨的歷程,但學會預習對學生發(fā)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開始,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使之為打造高效課堂服務的高度,將科學指導學生預習,全面提高預習質量抓緊抓實。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韓立福. 預習是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奠基工程[N]. 中國教育報,201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