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5:13:39
序論:在您撰寫護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自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共272出院病例,男116例,女156例,年齡56~102歲;腦出血190例(外傷性腦出血73例,高血壓腦出血114例,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3例),腦梗死71例,老年癡呆癥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36例。兩組患者除觀察指標,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觀察組采用除住院期間認真落實疾病健康教育外,出院后進入家庭進行指導?;颊叱鲈汉筘熑巫o士到患者家中進行護理措施的落實及健康教育現場指導,出院1周內每2d到患者家中去一次,以后每周去2次,時間共計1個月,護士長每周檢查落實情況并做出評價。對照組采用患者住院期間認真落實健康教育流程,出院后1個月內進行電話回訪2次,了解疾病護理落實情況及患者病情,并對患者詢問的護理問題進行解答。兩組患者出院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存在肢體功能障礙才列入研究對象。
1.3評價
1.3.1患者滿意度用醫(yī)院自行設計,用于護理質量檢查時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時的量表進行評估。
1.3.2健康教育達標評價針對神經疾病患者康復期護理要點制定出易懂、易掌握的健康教育內容,入院、出院時每個患者均發(fā)一份,出院1個月考核患者及家屬掌握情況,能夠正確回答80%以上內容,視健康教育達標,否則不達標。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3.1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患者滿意人數135人,滿意率為99.3%;不滿意1人,原因是癱瘓肢體功能恢復慢。對照組患者滿意人數119人,滿意率為87.5%。
2.2觀察組健康教育達標人數131人,達標率為96.3%;對照組健康教育達標人數92人,達標率為67.6%。
3討論
健康教育可以增進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增加。醫(yī)務工作者應該更新觀念,提高素質,把健康教育貫穿于疾病及疾病康復過程,使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關注自身健康,減少疾病的發(fā)生,緩解病情,促進康復,減輕社會負擔[3]。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階段我國健康教育工作還局限在患者住院期間,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疾病護理指導、護理措施落實并未開展,而各種現象表明,家庭護理特別是臥床患者的家庭護理才是現階段我國的難點問題,由于家庭護理的不到位,大多數患者經受護理并發(fā)癥的痛苦折磨;住院期間,患者及家屬將重點放在疾病治療及恢復上,患者的疾病護理依賴病房護士,并不重視對患者的精心護理,醫(yī)生及護士對其宣教的健康教育及護理知識也不認真掌握;當患者出院后,他們并未掌握多少對護理的知識,一旦患者回到家中,對患者護理心中沒底,??谱o理知識了解更少,從而產生焦慮;患者回到家中,無醫(yī)生、護士的督促,家屬對患者護理也松懈了下來,年輕人去上班,留老年人或請陪護在家中護理患者,因為護理知識未掌握,所以護理措施就會落實不到位,從而導致護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增加患者的痛苦。醫(yī)務人員要使健康教育在家庭護理中落實到位,家庭護理人員及患者了解疾病及康復觀念,最終達到行為的轉變[4],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同時改變護患關系,體現優(yōu)質護理服務真正意義,使護士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
3.1健康教育在家庭護理中的落實實施使患者及家屬心理焦慮發(fā)生率降低。多數患者及家屬因為疾病護理知識未掌握,存在恐懼焦慮心理反映,通過健康教育在家庭中的落實和指導,給予情感支持、專業(yè)護理指導[5],家屬對患者的護理也能得心應手。
3.2健康教在家庭護理中的實施能降低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觀察組有效落實家庭健康教育措施,使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褥瘡發(fā)生率和發(fā)生褥瘡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墜積性肺炎和痰阻發(fā)生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也降低患者醫(yī)療費用。家庭健康教育保持了醫(yī)院與家庭的連續(xù)性干預,及時發(fā)現患者的問題,并給予恰當的指導[6],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一人治病,全家防治”全面形成家庭健康支持促進系統[7],使健康教育工作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3.3健康教育在家庭護理中落實實施使健康教育達標率、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難以理解和接受,教育內容很快遺忘。有些患者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醫(yī)生更為信任,在健康教育流程中有醫(yī)生參與效果會更好,醫(yī)護互補,更能提高健康教育水準[1]。資料中患者及家屬健康知識和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與醫(yī)務人員到患者家中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和疾病護理指導是密切相關的,筆者在進行家庭健康教育時,不僅把理論知識和自我管理方法教給患者,更主要是使患者和家屬深刻認識到患者健康對他們的責任,患者出院后仍然不斷的接受健康教育,控制疾病的發(fā)展,使疾病更好的恢復,這樣不僅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也使醫(yī)務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
【關鍵詞】臨產婦;健康教育;心理護理
分娩是一種常見的生理過程,即嬰兒發(fā)育成熟后脫離母體的過程。許多初產婦由于生理變化、環(huán)境改變等,在入院臨產前會產生緊張、恐懼等心理變化[1],產前存在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比例很高。這些心理、精神上的變化,是影響產婦分娩方式的一個重要因素[2]。本研究通過對2009年9月~2011年3月入住筆者所在醫(yī)院婦產科的臨產婦進行分組、產前教育以及心理干預,旨在分析產前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臨產婦的分娩方式的臨床意義,為今后更好地開展產婦產前醫(yī)護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筆者所在醫(yī)院婦產科在2009年9月~2011年3月接收的臨產婦,按就診日期單雙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產婦病例292例,對照組323例。兩組產婦均滿足以下條件:(1)年齡在20~35歲。實驗組產婦平均年齡為(25.60±2.74)歲,對照組為(25.93±2.42)歲(2)孕周在38~41周范圍。(3)單胎,初產婦。(4)無妊娠并發(fā)癥、無意識障礙以及自愿接受此次實驗。兩組產婦在孕周、民族、職業(yè)、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實驗組產婦分娩前,除做好日常的醫(yī)護工作外,醫(yī)護人員為其提前保健和分娩知識材料,并輔以熱忱的服務,耐心的講解,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消除她們對分娩的疑慮和恐懼,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建立對醫(yī)院以及醫(yī)生、護士的信任。對照組除日常的醫(yī)護工作外,不作任何特殊處理。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計算與分析。兩組間一般情況的比較采用描述性分析,對不同組別產婦分娩方式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對不同分娩方式的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實驗組292名產婦中,自然分娩197例,剖宮產72例,產鉗助產23例。對照組323名產婦中,自然分娩169例,剖宮產116例,產鉗助產38例。實驗組產婦在接受了產前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后,自然分娩率與對照組相比,上升15.14%,產鉗助產、剖宮產率均下降。兩組產婦不同分娩方式發(fā)生率比較。
3 討論
產力、產道和胎兒是自然分娩的三個決定性因素,而精神因素是影響產力的重要因素之一[3]。多數臨產婦入院后會出現緊張、恐懼和抑郁等情緒,分析造成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4]。(1)環(huán)境因素。醫(yī)院、病房加之臨產前的一系列檢查,使臨產婦感到陌生,會加重其緊張情緒。(2)自身因素。隨著產程的推進、由于分娩知識的不足,可能造成對分娩的恐懼。(3)家庭因素。有無家人陪伴、家庭觀念、經濟條件均會影響產婦心理。(4)其他因素。醫(yī)院的診療水平,醫(yī)護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等也可以影響臨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
臨產婦由于各種原因產生了緊張、恐懼情緒,如果未及時消除,很可以出現產程延長以及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5],這就會導致無法自然分娩,產鉗助產和剖宮產的幾率增加。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對臨產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的比率,實驗組臨產婦自然分娩率比對照組高15.14%,這與國內的一些研究吻合[6]。
綜上所述,產前醫(yī)護工作者應該密切關注臨產婦的生理、心理變化,針對可能造成臨產婦不良情緒的因素,給予產前保健及分娩相關知識的宣教,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及護理,消除其負面情緒。這些積極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臨產婦痛苦,確保母嬰健康,有重要的臨床實際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花更茹.臨產婦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9):7302.
[2] 弓瑪麗.孕婦精神心理狀況對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4):3403.
[3] 渠寶珍.臨產婦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山西醫(yī)藥雜志,2010,39(5):482.
[4] 彭珊,余銀英.臨產婦心理狀況及護理對策對并發(fā)癥的影響.當代醫(yī)學,2010,16(15):109.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200例產婦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對照組100例采取常規(guī)的產科護理;觀察組100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對孕婦實施系統的孕期健康教育,對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分娩時間等指標進行比較。兩組孕婦在年齡、身高、體重以及產前檢查次數方面比較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100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措施,觀察組100例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之上,實施系統的健康教育和相應的護理措施。主要健康教育和護理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加強妊娠孕婦對于健康教育的認識,提升孕婦主動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識。第二對于健康教育的范疇和相應的成果進行宣教是必不可少的,讓孕婦對健康教育能夠具有持久的信任度。如開展用藥知識的宣教,避免孕婦和放射性的物質以及病毒接觸。第三,要豐富健康教育的形式,比如護理人員在了解了孕婦的生活習慣、文化程度、職業(yè)等情況之后,對孕婦采取多種形式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比如可以采取文字教育、圖片教育以及示范教育等方法,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健康教育,同時可以輔助咨詢,高度關注孕產婦的妊娠精神狀態(tài),做好相應的精神鼓勵和生活護理,從而更好的提升孕產婦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母嬰的健康水平。
1.3觀察指標。對兩組孕婦的分娩方式、產程以及新生兒窒息率進行觀察。
2結果
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站到了7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總產程和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也要明顯的由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這說明系統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縮短產程、提升孕婦自然分娩率,促進母嬰健康。
3討論
在基層婦女的文化素質整體上相對不高,實踐中加強孕婦的健康教育指導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使得家庭和社會都可以更加關心孕婦的健康和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母嬰危害。加強健康教育首先應該提升孕婦的健康意識,增強孕婦主動接受健康教育的自覺性,同時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育,以此來提升孕婦的健康水平,促進孕婦健康意識和自身健康水平的提升,從而改善孕婦分娩狀況,達到縮短產生,提升自然分娩率的效果,最終提升母嬰健康水平。另外,上級部門要加大對基層衛(wèi)生事業(yè)的扶持,在制度管理與經費投入方面如何高效科學,需要認真調研,改善基層的醫(yī)療條件,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與專業(yè)素養(yǎng),讓產婦充分信任醫(yī)護人員,這也是孕產婦安全分娩的關鍵。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qū)護理中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義。方法從社區(qū)、家庭及糖尿病患者3個不同層面對社區(qū)內的居民及糖尿病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觀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結果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社區(qū)居民對與糖尿病相關的科普知識有了較多的認識;患者及家屬對糖尿病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治療順應性和對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都有了明顯提高。結論在社區(qū)護理中開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人群對于糖尿病的知識明顯增加,對疾病的態(tài)度有明顯變化,這對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糖尿病;健康教育;社區(qū)護理
糖尿病是影響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近10年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僅次于腫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民健康的終身性疾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資料顯示,全世界所有患者中90%以上均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對象,而在社區(qū)服務過程中,社區(qū)護理占有相當比重。我院于1996年在當地三等甲級醫(yī)院中率先成立了社區(qū)醫(yī)療服務中心,服務范圍輻射至周圍的6個街道34個社區(qū),在社區(qū)中廣泛開展常見病、多發(fā)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此,作者對在社區(qū)護理中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義進行探討。
1 對象與方法
1.1 教育對象
以納入我院社區(qū)服務中心服務范圍的6個街道34個社區(qū)的所有居民為基礎教育對象;區(qū)域內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提出的診斷標準)為教育對象。71例患者中男32例,女39例,平均年齡47.3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者31例,高中及以上者40例。
1.2 教育方法
在社區(qū)、家庭及糖尿病患者3個不同層面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1.2.1 社區(qū)層面的健康教育 依靠政府部門的協調和支持,在社區(qū)內開設健康教育課題和糖尿病義診活動.設立糖尿病知識宣傳欄,通過播放錄像、舉行居民座談會、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等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使社區(qū)居民對糖尿病有一個正確認識和了解,從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定時參加健康體檢,以便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糖尿病。
1.2.2 家庭層面的健康教育 由于糖尿病病因具有包括遺傳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的多源性,所以糖尿病家庭不僅有患者,而且存在高危人群。我們通過對家庭功能、生活習慣及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和糖尿病認知程度的評估,有針對性地制定家庭健康教育計劃,以座談、多媒體以及書面材料等形式提供糖尿病預防及控制的相關知識,改變家庭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建立家庭成員對患者的有效支持系統。
1.2.3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1)心理指導。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患者一般心理負擔較重。而在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復發(fā)的過程中,情緒因素往往起著重要作用。全科護士通過家庭訪問,與患者建立伙伴式關系,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心情舒暢、情緒穩(wěn)定、心態(tài)平穩(wěn),以利于血糖的控制和并發(fā)癥的預防。鼓勵患者參加糖尿病聯誼會,并交流在飲食、健康鍛煉及控制血糖、血壓方面的經驗和教訓。(2)飲食治療指導。內容包括介紹糖尿病飲食以及糖尿病飲食的重要性,教會患者及家屬食物估算的方法。根據患者的體重和勞動強度決定患者每天標準的理想熱量,其中體重的界定采用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2002年4月提出的標準,勞動強度的劃分采用2000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的分級標準。與患者及家屬一起共同制訂患者的膳食標準和膳食結構。根據目前國際上推薦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糖尿病飲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50%,脂肪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提倡粗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如糙米、面、蔬菜等,鼓勵及督促患者努力做到定時定量定餐,忌吃甜食。建議患者減少在外就餐,加強在外就餐時科學進餐的指導。(3)藥物治療指導。對口服降糖藥治療的患者,指導其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注意藥物作用的持續(xù)時間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并定期去醫(yī)院或由護士上門測定血糖。對有條件者,可幫助選擇血糖儀,并教會其正確的使用方法,讓患者對血糖值做記錄,以了解血糖值波動范圍,血糖過高或過低需及時去醫(yī)院就診。對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教會其自我注射或家庭成員協助注射的方法,妥善貯存藥品,掌握注射時間,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正確計算注射量,避免低血糖發(fā)生,并教會低血糖的自救方法。囑咐患者不要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更不可隨意停藥。指導患者在治療中加強參與意識,以獲得自我護理、自我管理的能力。(4)運動治療指導。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協助其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散步、太極拳、保健操、球類。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使患者樂于接受并能持之以恒。有條件者運動前測量血糖,若血糖過高則不宜進行運動?;颊唠S身攜帶糖尿病急救卡,上面注明家庭地址和電話,以便發(fā)生意外時能與其家人聯系。(5)糖尿病足防治指導。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足潰瘍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嚴重威脅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通過應用多媒體、圖片等方式,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糖尿病足的發(fā)生機制、癥狀表現以及危害,以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通過講解和演示,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足部護理。主要內容包括每天檢查雙足,經常檢查鞋子內有無異物和粗糙不平;保持足部清潔,鞋襪要寬松,不要赤足走路,不要過分剪除足部胼胝,或涂刺激性藥物;剪趾甲時要小心,洗腳前先用手試水溫防止燙傷。定期去醫(yī)院檢查雙足,若出現局部皮膚問題,如雞眼、甲溝炎、胼胝等應由醫(yī)生處理。建議患者戒煙。
2 結果
以能夠敘述或演示大部分健康教育內容為糖尿病基本知識教育的有效標準,以大部分主動參與及執(zhí)行作為治療順應性和對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教育的有效標準。通過對糖尿病患者的全面跟蹤及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后,社區(qū)居民掌握了糖尿病相關的科普知識,居民自行參加定期體檢的比例明顯增加,使隱性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早期干預,降低了糖尿病的危害?;颊呒凹覍賹μ悄虿』局R的掌握情況、治療順應性和對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基本知識掌握情況由教育前的14.2%上升為83.7%,治療順應性由43.7%上升為75.1%,對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由36.5%上升為87.4%。
【關鍵詞】糖尿??;心理護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1]。糖尿病是終身慢性疾病,隨著病程的進展可引發(fā)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嚴重的并發(fā)癥?,F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斷升高,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除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外,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并做好早期正確的健康教育意義重大?,F將我科對31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的休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糖尿病患者31人,男性19人,女性12人,最大年齡76a,最小年齡41a,平均年齡52a。其中Ⅰ型糖尿病17例,Ⅱ型糖尿病14例,并發(fā)腎臟病變6例,眼部病變5例,糖尿病足3例。
2 心理護理:
糖尿病是終身慢性疾病,所以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總結31例糖尿病患者產生的心理現象及應對方法:
2.1 消極心理:Ⅰ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多是由于多是青少年,正處于求學、創(chuàng)業(yè)、戀愛時期,容易產生憤怒、悲觀和失望的心理,對生活失去信心,醫(yī)務工作者應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告訴患者及時發(fā)泄憤怒的情緒,對糖尿病的治療前景進行展望,并請成功范例進行現場示范,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 緊張心理:有些患者因為缺乏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所以常常會有焦慮、精神高度緊張和恐懼的心理,而緊張的心理可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2]。所以需要向患者耐心介紹糖尿病的防治知識,對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問題也要一一進行解答,使患者明白緊張、焦慮對病情是有害的,心態(tài)放平和才有利病情好轉.
2.3 淡化心理:由于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相當局限,對疾病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飲食方面也不加注意,有僥幸心理。對此類患者應及時加強思想教育,告知控制飲食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的淡化心理。指導患者正解、合理、科學用藥,耐心講解錯誤用藥所造成的危害,真正解決患者的思想問題[3].
2.4 厭世、拒絕治療的心理:此類患者患病時間長,并發(fā)癥多且重,治療效果不佳,容易自暴自棄,對醫(yī)護人員不信任,不配合治療,對這類患者要耐心,合理提供治療信息,對病情變化、檢查結果主動做科學的、保護性的解釋,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治療的信心,促使患者克服厭世的心理現象,從而積極地與疾病抗爭。
3 健康教育的內容
3.1 入院常規(guī)宣教 病人剛住院時,往往出現焦慮抑郁,因此,病人入院時,要熱情接待說明保持樂觀情緒對治療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打下基礎,詳細為病人及家屬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衛(wèi)生制度、主管醫(yī)生、護士及床頭請護器的使用,介紹同室病友及同疾病的老病人,與之相識,使他們盡快熟悉環(huán)境,消除陌生感。并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
3.2 做好家屬的工作 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患者患病期間最需要親人的關心,親情的支持,能夠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告訴家屬要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要看望陪伴病人,同時病人的飲食調理,也需要家屬的支持。
3.3 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礙:糖尿病患者因社會背景、文化、心理素質和病情的輕重不同,在患病初期常對糖尿病存在各種片面認識和不正確的看法,這些不正確的看法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對首次發(fā)現糖尿病的患者應讓其充分表達自己的所知和所想,講述自己的經歷和自己對所患疾病的認識。了解患者的感受,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礙[4]
3.4 飲食知識宣教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措施。
3.4.1 說明飲食治療的目的 能減輕胰島負擔,糾正代謝紊亂,使血糖、尿糖、血脂有所改善,甚至可以接近正常,維持正常體重,使肥胖者體重下降,提供合乎生理需要的營養(yǎng),改善病人健康狀況,維持正常社交活動,使兒童能正常成長,并介紹效果顯著病例,因為療效顯著的病例最具說服力。
3.4.2 說明飲食治療的原則 要合理控制熱能達到和保持標準體重,平衡膳食,保證營養(yǎng)需要,合理安排膳食結構。蔬菜應選擇含糖分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白蘿卜等為主。因水果如香蕉、西瓜、梨子等含糖量較高,均不宜多食,避免含單糖高的食物,如糖果、點心、飲料,避免油膩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多吃富含纖維食品,如蔬菜、粗糧,烹調以清淡為主,宜用植物油。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主食可分成3~6餐食用,每周測體重一次。
3.4.3 計算每天所需熱量的指導 教會病人根據標準體重、熱量標準來計算飲食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量,要根據每個病人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職業(yè)、血糖水平等具體情況而定。
3.5 用藥與尿糖檢測
3.5.1 用藥知識 當口服降糖藥治療血糖,仍未得到控制時,應盡早使用胰島素,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我們要教會病人出院后能自己及家屬注射胰島素,在醫(yī)師指導下選擇制劑和劑量,注意胰島素注射時間為餐前30min,注射后按時進食,以防低血糖。
3.5.2 尿糖監(jiān)測 指導病人自測尿糖3~4次/日,分別于餐前和晚上睡前檢測,可用尿糖試紙,它比較簡單,便于接受。
3.6 預防患者皮膚黏膜及軟組織感染:糖尿病患者易發(fā)生皮膚化膿性感染,其皮膚黏膜較易損傷且難以自愈,建議患者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及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早發(fā)現和治療局部損傷及感染。冬天要注意足、手的保暖,但不能使用過熱的水袋以避免燙傷,夏天降溫不能使用過冷的冰袋以避免凍傷。要定期剪指(趾)甲,被蚊蟲叮咬時不要亂抓,可用碘酒、乙醇消毒或用蟲咬水等治療[5]。
3.7 休息、活動知識宣教 運動療法是一種輔助治療,它能促進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筛鶕煌瑮l件,循序漸進并長期堅持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運動療法及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宜。運動的方式可結合病人的愛好,如體操、打拳、慢跑、打球等不可間斷,要持之以恒,為了避免低血糖產生,最好選擇在飯后血糖穩(wěn)定時進行,并攜帶糖塊。
4 體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數逐年增加,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通過對31例患者進行合理的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并配合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疾病,所以對糖尿病患者長期的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配合飲食、藥物治療,可以使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護理工作者要具有責任心、事業(yè)心,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770.
[2] 戴霞,梁榕.糖尿病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699.
[3] 宋培玲.老年糖尿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7(2):209.
關鍵詞:初診糖尿;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糖尿病是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異常綜合癥、因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兩種因素同時存在的慢性病變,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隨著病程延長可出現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病變,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臨床以血糖高為主要特征,分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糖尿病4個類型。本文主要對Ⅱ型糖尿病初發(fā)病患者(初診)進行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
Ⅱ型糖尿?。═2DM)是一種常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它所引起的各種并發(fā)癥,可導致多系統損害,影響著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質量。因此,重視初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及出院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3例患者均為本院內科初次診斷為T2DM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38~61歲,平均49.5歲,病程6~18個月。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和隨機調查法對符合診斷標準的43例初次被診斷為T2DM的患者進行評估,包括生活方式、運動情況、服藥依存性、自我檢測、血糖控制率等內容,分別為每位患者建立護理干預效果觀察登記。表。將所有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
1.2.2評價標準 比較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度、生活方式、用藥及血糖控制情況。
2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內容
2.1 T2DM知識 根據本組患者對知識的需求,由病房有豐富臨床經驗的組長和高年資的主管護師對每一位初診的T2DM的患者講解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方針、注意事項等會基本知識。根據患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程度進行知識宣教,針對文化知識水平低或文盲患者實行一對一的講解宣宣教方式,并向其家人或子女做好解釋工作。
2.2飲食療法 T2DM的基礎治療措施是飲食治療,應強調規(guī)律飲食的重要性,正確有效的控制和平衡飲食。控制總熱量,嚴格限制各種甜食,多食含維生素高的食物,進食低糖、低脂、低鹽、低淀粉食物,主食的分配應定時定量,并監(jiān)測體重變化。飲食療法需根據患者生活習慣和病情配合藥物治療進行合理安排,對病情穩(wěn)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按3餐/d:1/5、2/5、2/5或1/3分配,對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講堂藥物且病情有波動的患者,進食5~6餐/d,從3次正餐中勻出25~50 g主食可作為加餐用。同時告誡患者戒煙,戒酒,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每餐七八分飽,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對疾病轉歸不利。
2.3休息及運動指導 合理休息和有規(guī)律的運動鍛煉也是有效的治療手段。運動鍛煉的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做廣播體操、太極拳、球類活動等。其中步行活動安全,容易堅持,可作為首選的鍛煉方式?;顒訒r間20~30 min,可根據具體情況逐漸延長,1次/d,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者最好每天定時活動。運動不宜在空腹時進行,防止低血糖發(fā)生,運動中需注意補充水分,隨身攜帶糖果,當出現饑餓感、心慌、出冷汗、頭暈及四肢無力或顫抖等低血糖癥狀時,及時食用。身體出現不適感時,應暫停運動,在運動中若出現胸悶、胸痛、視力模糊等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處理。當血糖>14 mmol/L,應減少活動增加休息。運動時隨身攜帶糖尿病卡,卡上標明本人姓名、年齡、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和病情,以備急需。
2.4自我測血糖 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經常監(jiān)測血糖。以了解血糖水平,還可以了解飲食、運動、服藥等對血糖的影響。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預防和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除在醫(yī)院測靜脈血糖外,教會患者及家屬使用便攜式血糖儀進行自我檢測血糖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5用藥指導 糖尿病患者的用藥至關重要。為了使患者能夠正確用藥,應使其了解各類降糖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教會患者預防低血糖反應及急救措施;告訴患者及家屬要清楚胰島素的保存、注射部位的選擇與更換,注射胰島素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發(fā)生感染,注意監(jiān)測血糖及胰島素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處理。
3結果
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后,各項指標有明顯改善,見表1。
4討論
4.1通過對住院期間對出差被診斷為T2DM的患者,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T2DM的知識認知度。疾病知識的宣教是護理干預的重點。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能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糖尿病的危害,需要長期堅持嚴格的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和自我管理,預防和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4.2在干預過程中,筆者認為健康教育對提高患者的尊醫(yī)率及很好的控制血糖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糖尿病并發(fā)癥出現較好慢,短時間內看不出嚴重后果,特別是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是多數不遵醫(yī)用藥的主要原因,認為沒有不適癥狀就不必要控制飲食和及時用藥,甚至有漏服降糖藥的現象,在實施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過程中,根據具體問題,動態(tài)調整方案,對不同個體、不同時期、不同健康問題給予有效的教育和指導。
4.3重視對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預。當其知道糖尿病病程長,不能根治時,患者會不同程度的產生心理障礙,加之經濟負擔重,常有悲觀、失望、情緒低落等表現,為此筆者采取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心理疏導,爭取家人的支持,幫助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并積極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消除焦慮和悲觀情緒,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通過對T2DM初診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使患者進一步了解糖尿病的基礎知識、藥物治療、運動鍛煉及飲食控制,對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通過心理干預,糾正了患者對糖尿病的態(tài)度,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尊醫(yī)行為。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滿意度,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為一種突發(fā)意外傷害,燒傷除了對患者帶來極大痛苦,還造成患者的心理負擔,尤其是影響患者外貌的頭面部燒傷,該類患者更容易產生種種心理問題,尤其是年輕女性,由于容貌的改變更是常常出現悲觀、絕望、恐懼等不良情緒,嚴重者甚至輕生。上述心理變化不利于患者健康,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迫切要求護理過程中的心理干預。本文中以我院患者為對象,對其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探討心理干預對于頭面部燒傷患者心理變化的意義,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本文中選取2010年3月11日至2013年9月10日之間我院門診科收治的100例面部燒傷患者進行研究,患者年齡在21歲到59歲之間,平均36.3歲,包括56例男性患者和44例女性患者,其中包括45例熱液燒傷患者,33例火焰燒傷患者以及21例化學燒傷患者。隨機將資料中100例患者等分為每組50例的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燒傷等級和燒傷原因等方面均未見顯著差異(p>0.05),據有可比性。
1.2 方法及觀察指標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主要包括消炎止痛護理以及相關的五官護理,對休克患者給予一定的快速補液以及血容量恢復護理,并監(jiān)控其相關生理指標,對于部分頭面部水腫患者,應墊高頭肩部以保證其呼吸道順暢,并給予相關藥物去除面部水腫,并給與氯霉素和紅霉素等眼膏清除眼部分泌物,防止角膜感染和角膜干燥,時刻準備切開氣管。初次之外華英做好相應的消毒隔離防護工作,對傷者患部以及病房進行消毒處理,嚴格控制溫濕度,保證病人的清潔狀態(tài)。
而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護理,首先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述燒傷患者應注意的事項,在休克期應禁止患者的大量飲水,在感染期應保證患者營養(yǎng),保證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在恢復期則應注意防止面部強光照射,對于愈合部位應每日進行多次按摩,防止黑色素積累,以免影響患者美觀。
護理后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價對比,并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干預后心里狀態(tài)進行評定,并進行統計學對比。
1.3 統計學處理
該項實驗所得結果數據均就計算機整理完畢并予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資料中計量資料統計采用2個樣本均數兩兩比較(Wilcoxon 兩樣本比較法),記數數據運用(X±s)表示,組間差異運用x2或t檢驗。結果對比數據運用P表示,且以p0.05為結果無差異性及不具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每組50例患者中,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中有16例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有28例表示滿意,6例表示不滿意,滿意度為88.0%;而采用健康教育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則有35例表示非常滿意,13例表示滿意,2例表示不滿意,滿意度為96.0%,后者滿意度明顯更高,對比差異顯著。且護理后量表評分與對照組評分有顯著差異,具統計意義(p
表1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表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情況比較(n/%)
3 討 論
燒傷是一種突發(fā)意外傷害,對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并造成患者嚴重的心理負擔。頭面部燒傷是燒傷的一種特殊類型,由于該類燒傷的特殊部位,其造成的痛苦程度以及對患者造成的心理負擔更為顯著,頭面部燒傷發(fā)生后,患者頭面部燒傷部位一般發(fā)生嚴重嚴重腫脹,并出現大量的液體滲漏,導致患者睜眼和張嘴困難,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導致患者日常生活出現嚴重困擾。且患者對燒傷后治療過程不夠了解,對治療后自身外貌無法接受,容易產生種種心理問題,包括悲觀失望等情緒,尤其是年輕女性,更是恐懼疤痕遺留導致容貌的變丑,由于容貌的改變更是常常出現悲觀、絕望、恐懼等不良情緒,有著患者甚至產生輕生自殺心理。
對于這種現象,醫(yī)護人員應認真解釋,使患者對術后治療過程以及面部變化有清晰認識,向患者介紹燒傷基礎知識,使其明白燒傷后一定腫脹是非常正常的,并使患者對治療方法和治療注意事項有清晰認識。針對患者的異常心理,由于該種心理變化對患者健康的危害,以及對治療的順利進行的阻礙,在治療中應對該類患者進行相當的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