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品德教育范文

時間:2023-10-07 08:56:04

序論:在您撰寫品德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品德教育

第1篇

1.北京朝陽區(qū)某幼兒園。專家向小朋友們提出第一個問題:“如果你在路邊見到一只要死的小貓,會怎么辦?”孩子們盡數(shù)置小貓于死地的辦法,且興致勃勃,只有個別孩子主張救活小貓。第二個問題:“假如你玩得好好的,這時有個小朋友打你一下,你該怎么辦?”孩子們中約有57.1%的人回答:“打他!”“燒他!”“用鞭子抽他!”專家再問:“要是有個小妹妹發(fā)燒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把自己的衣服借給她穿嗎?”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給小妹妹。孩子們所在班的老師很尷尬,于是她期望也在這所幼兒園就學的自己4歲的兒子在專家面前有個好的表現(xiàn)。當專家問他:“有個小朋友沒吃早點餓得直哭,你正在吃,愿意分給他嗎?”兒子斷然道:“不給!”專家提醒他:“那個小朋友餓得正在哭呢!”兒子毫不動容:“他活該!”據(jù)統(tǒng)計,幼兒園孩子們在兩個方面的指標發(fā)人深省:一是“聽話”(聽幼兒園老師的話)比例最高,另一個是“助人”(幫助他人)比例最低。

面對這樣的結果,人們不禁會問:孩子們的同情心哪里去了?當他們比自己父輩更充分地享有家庭呵護與物質豐富的時候,怎么反倒失去了愛心?

2.南京以及蘇州、無錫、常州地區(qū)。專家們對初中二年級和小學五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對“在你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時常與誰商量?”這一問題的回答結果依次是:(1)母親,64.3%;(2)父親,48.9%;(3)同學、朋友,41.6%;(4)兄弟姐妹,14.2%;(5)跟誰也不講,5.8%;(6)鄰居親戚,5.2%;(7)學校教師,4.8%;(8)爺爺奶奶、外公外婆,4.5%;(9)其他人,2.8%。

中小學生遇到困難和問題均不愿與他們的老師商量,比例之低令人吃驚。須知,教師是可以對孩子的問題作出正確答復的群體,為什么以育人為天職的教師,如今卻沒有多少學生愿意去為自己困惑的問題向他們尋求“解惑”呢?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形象不佳、威信下降是直接的原因。

3.對某市大學生價值取向量化研究的結果更是耐人尋味。當專家讓大學生將給定的18項價值觀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序時,統(tǒng)計結果顯示,大學生們普遍將“負責任”排得很靠前(第4位),但卻將“助人”排得很靠后(第13位)。當專家與大學生們面談時,竟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社會、他人、組織、集體應該向(我)自己負責,讓我去幫助他人,沒想過。有的甚至說:“助人?人活著就是為了自己,那種為他人的福利而工作的人,在我看來是不存在的?!?/p>

三組調查結果說明,現(xiàn)階段,從幼兒、中小學生到大學生,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普遍存在嚴重問題。

原因究竟何在呢?

1.經(jīng)濟轉型期價值觀多元化帶來的價值失范,使兒童、青少年無所適從,社會上流行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深深侵擾著我們的學校教育。

2.學校教育力不從心,觀念陳舊,方法老化,大多數(shù)學校、幼兒園仍以單向度的“美德袋”式的“灌輸”教育為主,脫離學生心理實際,脫離社會生活實際,造成現(xiàn)實與教育的“兩張皮”現(xiàn)象。教育內容與社會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使學生產(chǎn)生人格裂變。

3.部分學校領導、老師熱衷于創(chuàng)收,片面追求升學率,主要精力不在教書育人上,教師職業(yè)道德下降,“訓學生像訓兒子,訓家長像訓孫子”,把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違反教育規(guī)律,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4.家長中普遍存在的根植于封建個體經(jīng)濟下的小家庭封閉意識以“良好”的初衷面世,又以軟刀子將嫡親骨進深淵。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以及全方位的占有,嚴重妨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這種為人父母者的負面教育,常常在潛移默化中毀了孩子的一生。

第2篇

一、縱向與橫向結合??v向,就是上級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才規(guī)格的基本任務和要求。橫向一是樹立身邊榜樣,即“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刻苦學習”、“拾金不昧”等學生模范;二是走向社會,請有特殊貢獻的優(yōu)秀青年、退伍軍人、老黨員、老干部向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xiāng)教育。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使學生學有榜樣,從細小的心靈里孕育為祖國繁榮而發(fā)奮進取的良好品質。

二、家庭與學校結合。把兒童培養(yǎng)成祖國的棟梁之才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心愿。與家長密切配合可使班主任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做法有三:1.揚長補短。

與家長談話在充分肯定學生成績的基礎上,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2.對品德較差的學生定期與家長聯(lián)系,不斷變換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3.學期中間進行學生操行返家,廣泛征求家長意見。這樣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就能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三、課內與課外結合。小學的班主任肩負著既教知識又造就人才的雙重任務,因而在完成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使學生受到應有的思想教育,也是一條有效途徑。比如通過講《小珊迪》、《年關》等在學生中開展“三對比”,即新舊社會對比、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對比、我與舊中國、資本主義兒童對比,使兒童認識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在課外,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結合兒童的愛好,通過演唱、跳舞等形式歌頌老前輩,歌頌社會主義祖國,歌頌英雄人物,使學生在歡樂中受到教育。

第3篇

關鍵詞:幼兒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行為習慣;問題;途徑

一、幼兒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德育,即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以及幼兒品德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一定社會的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幼兒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內涵于德育之中,是在社會、家庭和幼兒園及學校的教育與熏陶下,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活動形成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yǎng)的好,以后只需順勢培養(yǎng)下去,自然可成為社會優(yōu)良分子;倘使培養(yǎng)得不好,養(yǎng)成不良心態(tài)和行為習慣等,不易改變。這些兒童升到學校里來,教師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去糾正他們已形成的壞習慣、壞態(tài)度、壞傾向,真是事倍功半?!笨梢姡變簳r期品德教育的啟蒙與奠基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刻的影響。

二、當前幼兒品德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方面

1 重智育輕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導致父母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學習成績的提高,卻忽視了兒童的品德教育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2 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當

由于獨生子女的獨特性,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一切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的實踐鍛煉及情感體驗的機會,造成孩子懶惰、自私、依賴性強,不體諒他人等問題。

(二)幼兒園方面

1 品德教育流于說教,脫離幼兒生活實踐

簡單的說教、單向的語言訓導,將成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灌輸給幼兒,使幼兒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缺乏親歷道德的過程,道德教育脫離了幼兒的實際生活,難以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感及行為習慣。

2 教師不能給幼兒良好的榜樣示范

教師的良好思想素養(yǎng)和品德行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榜樣,身教育重于言教。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教師缺乏應有的素養(yǎng),無形中給幼兒樹立了反面榜樣。

針對幼兒品德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了解幼兒品德形成與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幫助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是完全可能的。

三、幼兒品德教育的途徑

從幼兒品德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分析了幼兒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我們初步探索了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一)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1 情感陶冶法

利用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和各種情景中的情感因素,感化幼兒的心靈,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能關愛孩子和尊重孩子、賞識孩子,使孩子在贊揚和鼓勵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2 定期評價法

幼兒在良好品德形成過程中,家長必須定期給予幼兒正確的評價,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獨立性,使幼兒真正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樹立自信心。

(二)寓品德教育于幼兒的日?;顒又?/p>

1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規(guī)則

良好行為規(guī)則的養(yǎng)成,以促進幼兒品德發(fā)展。在小班開展游戲活動——“送玩具回家”,幼兒在每次活動之后能分門別類地將玩具送回各自的“家”,在不斷地強化下,幼兒能有意識地收拾、整理玩具,并且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在中班、大班開展“小小值日生”活動,每天值日生為小朋友服務:端飯菜、抹桌子、掛杯子、掃地等。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幼兒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2 利用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

(1)品德教育滲透于角色游戲中

幼兒的品德教育,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其中以角色游戲為最佳選擇。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游戲。例如,游戲“乘車”,司機與售票員緊密配合,扶老攜幼,禮貌待客,乘客先上后下,互相讓座,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2)品德教育體現(xiàn)在情境表演中

第4篇

關鍵詞 幼兒 品德 教育

“品學兼優(yōu)”、“德才兼?zhèn)洹币呀?jī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在一個國家的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幼兒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因而幼兒的品德教育成為當今教育界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教育本身不只是為傳授生存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據(jù)教育學者的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成才最大的原因不是在于智力的差別,而是在于個性品德的不同,因為德能補“智”。幼兒期不僅是開發(fā)智力、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幼兒良好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那么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才能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呢?

一、利用幼兒園資源,有針對性地進行品德教育

學齡前兒童由于其身心特殊,在道德認識上的主要特征是具體形象性、片面性、表面性。年齡越小的幼兒,其是非觀念往往取決于與他親近的成人或事物的表面。如,2歲以前的幼兒往往誰給他好吃的東西,誰對他和藹可親,他就跟誰親近,對誰有好感。因此,針對學齡前兒童的這些特點,幼兒園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教育,把品德教育貫穿于各個教育活動當中。

(一)優(yōu)化幼兒園的教育環(huán)境,注重德育教育的隱性滲透。

教育環(huán)境中滲透德育內容,往往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而它對幼兒的作用及其影響是巨大的。美國教育家班杜拉提出:“人的行為的變化不是由個人的內在因素單獨決定的,而是由它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結果來決定的?!睘榇耍覀兛梢酝ㄟ^合理構建幼兒園的環(huán)境來實施幼兒德育的內容。教師們要改變過去單純的為美化活動室而布置環(huán)境的觀點,從不同年齡的特點出發(fā),考慮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和不同個性的差異,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整潔、溫馨、舒適而富有教育意義的環(huán)境。如:可利用活動室的區(qū)角,建立了“我是小小建筑師”、“娃娃家”、“閱覽室”、“美發(fā)店”等活動角,孩子通過閱讀圖書、聽音樂、玩積木等活動,通過書中、故事中的人物行為去認識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二)將德育滲透于日常生活和教學當中。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對幼兒的過失、缺點,教師采取直接講道理,效果往往不佳。為使幼兒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的道理,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的內容,將德育滲透于日常教學中。

例:為了教育幼兒愛惜糧食,老師可以向幼兒講《大公雞與漏嘴巴》、《小米粒生氣了》的故事及古詩《鋤禾》,使幼兒懂得糧食來之不易。又如:目前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享盡了長輩的愛,卻不知怎樣去愛長輩,通過看圖講述《我端凳子奶奶坐》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謙讓的精神,漸漸養(yǎng)成“尊敬長輩”、“心中有他人”的好品格。再如:為培養(yǎng)幼兒生活和交往的良好習慣,要求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幫老師和同伴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幼兒聽長輩的話,尊重長輩;講禮貌,同伴之間友好相處等。

(三)從情感教育入手,以促進幼兒品德的發(fā)展。

根據(jù)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感情豐富、易激動的特點,注意從情感教育入手,通過讓幼兒參加各種各樣活動以促進幼兒品德的發(fā)展,把提高認識與激感緊緊結合起來,在認識的基礎上激發(fā)幼兒的情感。

1.在“愛祖國”的教育活動中,促進幼兒品德的發(fā)展。從幼兒感興趣的和比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使幼兒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如給幼兒觀看奧運比賽電視直播,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國歌一次次奏響,孩子們的自豪、敬仰、興奮之情言于之表;通過觀看圖片、錄像了解我國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有天安門等等。

2.在各種“節(jié)日活動”中促進幼兒品德的發(fā)展。為了培養(yǎng)幼兒從小尊敬老人的情感和傳統(tǒng)的道德品質,在每年的老人節(jié),老師可以讓孩子們帶上自己動手做的各種禮物到敬老院,為老人們載歌載舞,念兒歌,給爺爺奶奶送去問候。通過活動,不僅使孩子們更了解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使他們更熱愛和珍惜今天的生活,而且付諸于行動,這種知、情、意、行的結合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前,幼兒教育不斷深化改革,但幼兒園的教育改革不應該只是簡單的知識上的加加減減,而是應基于更深層次的道德價值觀的思考。正如國內外許多教育家所達成的共識:對于人的一生而言,任何知識都可以日后通過繼續(xù)教育,終身教育去彌補,唯有人格的養(yǎng)成是從小培養(yǎng)并基本定型的,否則,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去糾正了。幼兒園一日生活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滲透著德育因素。所以老師在日常生活和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善于利用環(huán)境中的有利因素,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

二、利用家庭資源,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jīng)說過:“優(yōu)秀的品格,只有從孩子還在搖籃之中時開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靈中播下道德的種子,正確、合適和適合標準的兒童教育,比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笨梢姡己玫钠返陆逃龑⒆拥慕】党砷L是極為重要的。然而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會想到給幼兒充足的營養(yǎng),給幼兒豐富的知識,從多方面開發(fā)他的智力……但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卻考慮不多。他們往往把教育的重任寄托給幼兒園、寄托給老師,這種單方面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為了促進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整合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資源,齊抓共育。

(一)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以促進幼兒德育的發(fā)展。

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重要時期。但是從當前獨生子女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看,眾星捧月般的地位,使我們的孩子從小便養(yǎng)成了“以我為中心、任性、驕蠻、無禮”等不良道德意識和行為。家庭環(huán)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著名文學家老舍曾飽含深情地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jīng)過起碼有百位老師吧,但是對我影響最深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笨梢娂彝キh(huán)境是幼兒德育教育的基礎教育,也是最關鍵的教育。因此,在家里家長們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形成良好品德教育的氛圍,是他們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家長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感染孩子,以促進幼兒德育的發(fā)展。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思想單純,可塑性強,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幼兒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別是幼兒其人格思想的形成,家長的影響占著重要的一部分。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鏡子”,確實,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做家長不僅要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而且一舉一動都要堪稱為幼兒表率。有人說,壞孩子就誕生在父母的言行舉止之中。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對孩子產(chǎn)生著這樣那樣的影響,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說一些混淆是非的話,如經(jīng)常聽到有的家長以肯定的口氣當著孩子的面對人說:“這孩子精得很,吃東西專愛挑大的、好的吃”?;蛘f“這家伙不知多鬼,不管要什么都想盡辦法一定要到手。”這些語言很容易誤導孩子,因為孩子的認識是直接的,使孩子把這些話信以為真,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使孩子形成自私、刁蠻的不良行為,造成不良后果。做父母的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是非標準,否則,對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阻礙的作用。因此,家長的待人接物,要做到與鄰居和睦相處,尊老愛幼,關心他人,讓孩子處處感受到愛和諧的重要,這對孩子是一種品德教育的無形投資,讓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受益終身。

三、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幼兒品德的發(fā)展

在幼兒園時,品德教育歷來被視為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培養(yǎng)的主渠道。教師總是不失時機地將良好的品德行為要求滲透到幼兒日?;顒拥母鱾€環(huán)節(jié)之中,孩子離園后雖然與社會環(huán)境的接觸并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發(fā)展較快,生產(chǎn)力和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力地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fā)展,為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在引進技術和開拓性經(jīng)濟觀、價值觀的同時,也流入一些不健康的東西,這又給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不良的負效應。幼兒的年齡和心理決定了他們具有辨別能力差,好奇、好模仿的特點,這樣,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所收到的效果還剩幾許?如有的孩子從武功片中,不用老師教就學到了一套“拳打腳踢”的歪本領,并用來對付班上的同伴。有的男孩子好奇地模仿電視、電影鏡頭,讓女孩子把臉抓破了。三、四歲的女孩也要求家長給他們“化妝”等等。因此,社會環(huán)境中的這些消極因素,是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的主要障礙。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在擴大改革開放,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個性品德。

總之,品德教育是“教無定時”的。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都要做個有心人,及時抓住孩子的細微言行進行教育。陳鶴琴先生說:“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yǎng)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的養(yǎng)成。”可見幼兒期是影響和塑造一個人性格的重要時期,因此抓住教育的關鍵期,運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資源,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為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未來人才。幼兒園、家庭、社會各方面要步調一致,促進幼兒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為把今天的幼苗培育成明天建設祖國的棟梁,讓我們共同努力探索幼兒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渠道。

參考文獻:

[1]趙紅云.淺談搞好幼兒德育教育的方法[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07,(01).

[2]任秀娟.運用滲透法開展幼兒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5).

[3]肖雁文.幼兒德育方法淺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08,(01).

第5篇

關鍵詞:幼兒教育;品德培養(yǎng);聯(lián)系生活;家園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8-0001-01

一提到早期教育,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如何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怎樣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提高孩子的各項技能,使孩子更聰明,而常忽視了對孩子尤其是在幼兒期的品德教育。幼兒期開始就應進行正確合理的品德教育,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將德育滲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兒園的日?;顒觾热荻?,幼兒天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在經(jīng)常變化的環(huán)境中,假如德育工作跟不上,很輕易使幼兒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德育工作。

1.利用節(jié)日活動,進行德育教育。在每年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我們在歡慶節(jié)日的同時,都會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結合親子活動,進行“制作五星紅旗”的主題活動。通過對我們的國旗的制作過程,知道了國旗對于我們的意義使幼兒萌發(fā)了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

2.在一日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要適時對幼兒進行良好衛(wèi)生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文明禮貌、遵守集體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比如,幼兒在課間玩玩具時,為爭奪玩具發(fā)生爭吵,這時教師就根據(jù)情況適時進行團結禮貌的教育,主動認錯的教育,互相謙讓的教育,講文明的教育。對孩子的品德教育,應該滲透在一日生活中,只有堅持不懈,才能促幼兒良好品德的盡快形成。

3.在室內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在對幼兒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通過講故事、念唱兒歌等方式進行德育教育對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培方面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講故事是幼兒園最常用的教育形式。通過給小朋友講故事、讓小朋友看圖學講故事等方式,讓幼兒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和應該怎樣做,使幼兒初步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行為。

4.戶外活動和體育游戲時的德育教育。戶外活動和體育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園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這就為德育滲透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在各類競賽性游戲中,激發(fā)幼兒的團結意識,明白團結一致、互相協(xié)作就會勝利的道理;在玩高蹺、跳繩、玩皮球等為主的小型游戲中,教育幼兒互謙互讓,不爭搶活動器具等。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蘊涵著許多德育教育的契機,而這些隱藏著的教育契機也許會讓孩子們終生受益。所以讓我們蹲下來,關注生活細節(jié);真正參與到孩子鮮活豐富的生活中去,用他們易懂、樂懂的形式去感染孩子,在點滴中教育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生受用不盡的良好品德。

二、教師要注重示范性教育影響

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應該成為幼兒的一面鏡子,向幼兒灌輸任何東西,自己都先做出好的榜樣,嚴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養(yǎng)孩子好的品德,就會為他們美好的前程創(chuàng)造條件。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幼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的緣故,他們離開家庭、離開父母會產(chǎn)生一種不安全感,老師就成了他們唯一的依靠。這就要求教師要象媽媽一樣去細心呵護、關心、幫助每一個孩子,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精神環(huán)境,用愛心去溫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獲得愛、感受愛的同時,逐漸也學會了如何去關心、幫助別人,同時一種互敬互愛、懂禮守紀的良好個性、行為品質也在逐漸的形成。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意識到自身行為的榜樣作用,加強品德修養(yǎng)和心理修養(yǎng),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態(tài)度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家園互動,讓家長用真愛去感染孩子

第6篇

【關鍵詞】幼兒期品德培養(yǎng)

幼兒期是塑造和培養(yǎng)一個人個性的重要時期,也是兒童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由于幼兒知識經(jīng)驗缺乏,模仿性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差,他們的意識、情感和行為極易受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如不加強教育,各種不健康的思想就會乘虛而入。

現(xiàn)在的幼兒將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他們將來的思想品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他們的個性品質對我國未來的社會風貌、民族精神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國家的日益強壯,它更需要下一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然而,現(xiàn)在有很多孩子在個性品質方面存在著問題,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在愛心、耐心、同情心、責任感、自制力、交往主動性、自信心、獨立自主性以及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等方面,問題相當突出。比較嚴重的存在著驕傲、自私、任性、急燥等現(xiàn)象。如看到別人摔倒時,大多數(shù)幼兒只是旁觀,或若無其事地走開,有的甚至譏笑,毫無同情的反應;父母累了或病了,有的孩子也是視而不見,照舊玩自己的游戲,碰見了乞丐,更是冷漠嘲笑,甚至謾罵。缺乏現(xiàn)任感的現(xiàn)象更是普遍,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而認為應當由家長幫他做,自己出了差錯便是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上幼兒園忘了帶物品時,怪爸爸媽媽沒幫他放在衣袋里,活動室里掉落了圖書、玩具,有的人從上面跨過去,有的從旁邊繞過去,還有的從上面踩過去,當問這些孩子為什么不撿起來時,回答卻是“不是我扔的”或“我不知道是誰掉在地上的”“老師沒讓我撿”“我不是值日生”等等,還有的家長對孩子一味呵護,過度保護,使他們變得脆弱、怕受挫折、意志薄弱、畏懼困難、遠離成功……這些現(xiàn)象僅僅是部分品德行為的殘缺問題,實際情況可能還要嚴重。試想一個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缺少意志力和良好行為習慣的人,能夠承擔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重任嗎?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如果在兒童的早年,不能合理的教育兒童,使兒童養(yǎng)成不良的意識和行為習慣,那將給以后的再教育帶來幾倍,幾十倍的困難?!币蚨?,高度重視幼兒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探討健康人格的教育途徑,改變幼兒品德上的消極因素,以促進幼兒的思想意識、個性品質、行為習慣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使之形成良好的整體素質,是幼兒成長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國家與民族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更是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幼兒的一日活動,加強其品德教育。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幼兒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具有自發(fā)性、偶然性、經(jīng)常性和廣泛性的特點,并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健康的品德教育環(huán)境至關重要。

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

優(yōu)美整潔的環(huán)境對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在美化園舍、裝飾樓道、布置墻壁時,要注重育人功能,讓充滿真善美的道德主題內容來陶冶幼兒性情,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道德評價。要發(fā)動幼兒共同參與營造具有濃郁的德育氛圍的各種活動,使環(huán)境富有兒童氣息,令幼兒感到親切、自然和喜愛,比如在按照一定的主題組織幼兒制作“美麗的家鄉(xiāng)”“可愛的祖國”“我愛媽媽”“老師在我心中”等等作品時,這些充滿詩情畫意的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體驗道德情感的機會,激起了幼兒對美的追求,而且通過在室內外及走廊間設立反映幼兒園生活、游戲、手工制作、繪畫作品和文藝體育活動的照片或童話故事情節(jié)以及設置自然角、動物角、種植角等,都為幼兒提供了連續(xù)觀察和親自動手的場所,這樣既提供了幼兒對小動物的關心愛護、喂養(yǎng)的條件及親自參加種植的操作機會,也培養(yǎng)了幼兒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好品質,同時讓幼兒成為了環(huán)境的小主人,通過設計環(huán)境、建設環(huán)境,享受到了勞動成功的快樂,并學會了與人合作交流以及關心他人、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此外,在為幼兒提供戶外活動和區(qū)角活動的材料中,也要重視社會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有意識的給孩子提供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合作玩具,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會謙讓、交流與合作。

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

教師是育人環(huán)境中最有影響力的核心因素,教師的情感態(tài)度和言傳身教對幼兒的言行乃至思想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我們在一日活動中,首先要尊重孩子,愛孩子,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尊重他們的興趣、選擇和人格,與此同時,注意啟發(fā)、引導孩子們逐步養(yǎng)成互相尊重的品德和習慣。當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具有了互相尊重、彼此關愛、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后,孩子們會不知不覺地形成言談舉止文明、心地善良、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行,這樣個別幼兒不和諧的舉動也會慢慢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起來。其次教師的言行、服飾、儀表等方面要為幼兒樹立榜樣,如見面時親切地招呼、微笑、點頭等;交往之間的文明用語“請”“謝謝”等,生活上對幼兒的精心照顧(幫助孩子脫衣、穿鞋、梳頭、服藥等)等,都會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氛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有利的推動幼兒去自覺實踐教師提出的品德行為要求。此外,不論哪個小朋友做出一件好事,我們都應及時予以贊揚夸獎,讓孩子體驗到做好事、做好孩子的自豪和榮譽,并產(chǎn)生欣羨和追求的感情和愿望,這樣,不知不覺地將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由外在的灌輸變?yōu)榱藘仍诘男枰?,使每個孩子都會向往做一個好孩子。

二、采取多種形式,寓教育于一日活動之中

實踐證明,幼兒品德的培養(yǎng)是一個反復教育并不斷強化的過程,應貫穿于幼兒的生活、學習、游戲、勞動等日?;顒拥恼麄€過程中。

第7篇

一、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政治素質直接影響幼兒的德育教育

首先,家長不要把幼兒當作是自己的私有品,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他(她)是屬于社會的、屬于國家的,幼兒要從小在心靈中播下愛國主義種子,陳鶴琴早在1940年就提出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標之一的“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當今部分家長在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存在著許多價值觀的問題,并與幼兒園教育、社會要求構成某種程度上的不一致甚至存在著矛盾狀態(tài)。許多家長關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學習什么?會背什么兒歌,會講什么事故?學會了做什么作業(yè)?學會了哪些字?孩子在班上是否名列前茅等等?如果老師夸獎幼兒園的智力好,上課很認真,家長就喜上眉稍;如果老師反映孩子品德上的一些問題,如:今天××打了誰?××搶了誰的玩具,××吐口水等,家長則不悄一顧,甚至懷疑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成見。當今家長重智輕德現(xiàn)象普遍,他們往往忽略了幼兒的德育教育,把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孩子的學習成績好,是家長的驕傲,孩子是否考上重點是家長教育的成敗。如:今天下午左爸爸來接左××,左××迫不及待地將手中的玩具一甩,扔在地上,趕忙抱著爸爸的雙腿。我看見了,立即叫左××把玩具撿起來放回原處,可左某就是不撿,做家長的也無動于衷,抱起自己的小孩,走了!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家長的品德行為將影響孩子一生。即使將來孩子學習成績能考取清華、北大,如果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優(yōu)秀品質,也難以避免精神上的危機和對生活態(tài)度的動搖,所以家長的教育觀念、價值取向直接左右孩子的發(fā)展方向。

其次,家長的德育教育方法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從孩子的行為習慣著手,家長應結合日?;顒?,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學習等習慣。相當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吃飯、穿衣、大小便都是小事,長大后自然就會,因而忽略了這方面的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本來對世界就充滿好奇心,總想探個究竟,他(她)們很主動地嘗試做日常生活中的事,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如果這時家長不但不順其心理加以培養(yǎng),反而嫌孩子動作太慢、太笨,還不如自己來兩個,這樣孩子自然就養(yǎng)成了依賴性。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很容易接受家長的指導,如果錯過這一時期,幼兒將一切變成定局,良好的習慣不但不容易養(yǎng)成,已養(yǎng)成的壞習慣也很難糾正。家長應把握住孩子的關鍵期,從良好的行為方式、行為習慣先入為主,以預防再教育的困難。人總是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和群體中,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習慣,社會就安祥。一個人有良好的習慣,別人愿意接近,容易獲得朋友,能夠適應社會環(huán)境而幸福地生活,因此在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幼兒必須親自吃飯、穿衣、洗臉、刷牙、大小便、收拾書包、整理房間,讓幼兒在長期不斷的重復練習中,逐漸養(yǎng)成自動、自發(fā)、自信、獨立,且有忍耐性,做事有條不紊的好習慣,使孩子逐步成為負責任、守紀律、愛整潔的好習慣。家長必須抓住幼兒各年齡段的發(fā)展心理,順應孩子的能力、興趣和需要,以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基本習慣。

再次,成長中的幼兒在行為上需要家長的管束,在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幼兒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許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結果孩子變得不知珍惜物品,性格浮燥、任性、無克制力。這樣的幼兒往往追求物質享受,意志薄弱,心生怠惰,不求上進。在美國的幼兒教育中,幼兒從兩歲就開始培養(yǎng)自我服務技能,15歲的孩子就該自己掙點生活費,18歲還依賴父母,就會覺得是一種恥辱。他們認為自我服務、自力更生的技能掌握,可以增強幼兒的獨立性和成功感,使孩子家長雙雙受益,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主,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幼兒自己做選擇和判斷,只有通過大量的事實,才能讓孩子從大量的事實中總結經(jīng)驗,不斷反思,從而獲得正確的結論和決定,才能使他(她)們對自己作出的決定負責性,使自己變得有責任心,將來在重大事情上很可能真知卓見,高瞻遠矚,從而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的才華。家長愛子女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是不要過份保護孩子。預防溺愛,才能培養(yǎng)幼兒自主、自律、自強之人。

“謙讓”、“合作”、“樂群”等行為準則,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他對人際交往具有重要的協(xié)調功能和積極意義,現(xiàn)在有些家長生怕自己孩子吃虧,常常表現(xiàn)出不適當?shù)年P切以及對攻擊的縱容。如:在接幼兒回家時,常常情不自禁地問“今天有人欺負你嗎?”“別人打你,你就打他!”這表面上看是關心孩子,實際上是助長或暗示孩子不良行為,它將給社會的發(fā)展帶來極大障礙。

二、教師是幼兒的典范、崇拜的偶像,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教師是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專職工作者,對幼兒德育教育理應具有責任感和嫻熟的技能,長期以來,幼兒園教師的德育教育方法除說服、榜樣、演示、獎罰法以外,還必須具有行之有效、自己獨創(chuàng)的德育教育技巧。本人在多年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常常用到以下幾種教育方法:

1.情感體驗訓練法。讓幼兒回憶自己在過去的生活中親身經(jīng)歷、感受過的情緒,并產(chǎn)生情感反應。如自己生病時,身體怎樣?心情怎樣?會做些什么?會想些什么?從而引導幼兒理解他人生病時的心情。又如,幼兒受到委曲時,心情又是怎樣?會做什么?達到換位思考的目的,從而進入他人的角色,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理,同時教師還必須強化行為訓練。如探望病中的伙伴安慰受傷的心靈,使幼兒正確理解他人的情緒反應,并采取積極主動的行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換位思考訓練法。當孩子遇到事情有沖突的時候,教師必須教會幼兒理解、謙讓、先人后己的精神,讓幼兒來表演充滿矛盾的事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使幼兒能夠理解別人、為別人著想,給別人幸福和快樂,把幼兒引入更高層次的行為規(guī)范上來。如:只有一輛玩具汽車,是讓同伴玩?還是自己玩?只有一顆糖,是讓小弟弟吃,還是自己吃?兩人同時爬上滑梯,是先讓別人滑,還是自己先滑?只有一臺VCD和電視機,是讓大多數(shù)同伴看《貓和老鼠》,還是自己看《天線寶寶》等等。

3.以少服多訓練法,教師利用故事表演、動畫等形式向幼兒提供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的有關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事例,引發(fā)幼兒思考,組織幼兒討論,并對事物做出評價。如:小英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他們?yōu)榱烁髯缘男录?,誰也不要小英,小英只能靠年邁的爺爺奶奶撿破爛維持生活,如果要改變小英的生活狀況,怎么辦?引導幼兒討論對這事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樣做?等等。當幼兒把自己的看法、想法以及做法說出來以后,讓幼兒再想想:“你這樣的做法行得通嗎?”“你這樣做后果會怎樣?”……有的做法雖然解決了當前的問題,卻引發(fā)了新的矛盾;有的做法不但沒有解決問題,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等等,所有這些有待于老師正確引導幼兒采用比較折中、相對較好的方法。在大家出現(xiàn)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可以舉手表決,最后采用多數(shù)人的意見,教師要鼓勵幼兒把自己的選擇在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堅持下去,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要保持一致的行為,從而培養(yǎng)孩子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