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5 09:53:39
序論:在您撰寫提升自身文學素養(yǎng)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文學教育教師 素養(yǎng) 提升策略
高職院校過分強調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忽略人文素養(yǎng)的培植,讓本應充當啟迪智慧、陶冶情操角色的人類精神食糧――文學,喪失了其在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審美情感、健全人格的根本職能。文學教師是文學教育的的主體,因此,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應以進一步促進文學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為首要任務,以此促進文學教育的水平的提升,達到文學教育最終的目的。
一、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應具備的素養(yǎng)
(一)知識結構
高職院校文學教師應當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理應具備“專才”和“全才”結合的復合型知識結構。首先,文學教師應加強對文學課程教學理論的學習,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并不斷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煉,提升教學能力,精通專業(yè)知識,成為文學課程教學科研“專才”。另外,文學教師除了掌握一定的經濟、政治、文化、哲學以及自然科學知識以外,還應熟知并利用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豐富的知識儲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文學教育的影響力。只有自身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成為“全才”,才能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寫作能力
著名作家曾說過 “會寫劇本的人寫劇本,不會寫劇本的人教人寫劇本”,這是先生對戲劇學院(即高等學院)寫作教師的批評,值得深思。寫作能力是文學教師的基本內功,也是檢驗文學教師文化素質的重要標準。寫作可以將自己的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在進行實際文學教學過程中,聯(lián)系自身的寫作體驗,充分發(fā)揮在閱讀文學作品中的主體意識,這樣才會有對文學作品更準確,深入的理解,才能外化于形,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文學作品的美麗世界。
(三)語言素養(yǎng)
語言素養(yǎng)是指文學教師在教學中準確規(guī)范運用語言來表達思想情感、觀點見解的素養(yǎng)。文學教師應當具備較高的語言修養(yǎng),才能在傳授知識,啟迪思維等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文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課堂信息的主要載體――教學語言,適時點撥、引導,開啟學生的想象,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語言成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工具。當然,較高的語言修養(yǎng)往往源自于扎實的文學功底以及自身不懈的努力,唯有勤于思考、勤于閱讀積累,才能夠“腹有詩書氣自華”。另外,文學教師語言的幽默風趣,并非是嘩眾取寵,而是智慧的內現(xiàn),給學生智慧的美感。
(四)人文素養(yǎng)
文學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是指文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綜合素養(yǎng)。文學教育作為一種通過自由的文化手段陶冶學生心靈、情操的課程,文學教師在文學教育過程中,其人文素養(yǎng)尤為重要。著名教育學家潘菽曾曾講述:“教師在教學時所體現(xiàn)出的專業(yè)興趣,常常會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科興趣?!币粋€人文素養(yǎng)較高的文學教師,品德的高尚,學知的廣博,思想的閃耀,加上教師的獨有人格魅力,都深深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長、成才。
二、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素養(yǎng)提升策略
(一)文學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
二十一世紀,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學習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面對全新的時代,信息與日俱增,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多樣化,學生不單單從學校書本上獲取知識。作為高校文學教師,應順應這種時代需求,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路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應由教師和學生雙方作為主體,教生均以各自的知識經驗、情感、個性投入教學過程中,二者相互影響,教學相長。另外,教師還應適應網絡時代的主動學習,不斷樹立與增強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實現(xiàn)優(yōu)秀教育資源的共享,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
(二)提高高職院校文學教師業(yè)務水平
高職院校文學教育的邊緣化,文學教師也存在著相對自由化的狀態(tài),而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高低決定著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高職院校的文學教育教師普遍存在著學歷較低,缺少教育培訓的問題,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1、組織教學競賽活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根據(jù)實際,在廣大文學教育教師中(特別是在中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競賽,并給予獎勵,以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2、大力扶持學科帶頭人,加強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高職院校中,學科帶頭人是某學科的領軍人物,和骨干教師一齊充當著文學教育教學任務的主力軍,因此大力扶持文學教育學科帶頭人,讓這支專業(yè)知識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領頭部隊來培養(yǎng)、帶動更多的教師。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是加強建設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的必要途徑。
3、增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保障文學教育教師隊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的后備力量,是學校文學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職院校應按照高校中文教師的各項要求對新入職教師進行教學基本規(guī)范、教師基本技能等內容的培訓,使其明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模式,為新教師快速成長搭建平臺。加大教師省內外培訓進修、外出考察、學術會議的力度,讓他們拓寬視野,了解學術前沿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4、為文學教師提供學術研究平臺,比如說組織成立學校文學教師教研協(xié)會,創(chuàng)辦學術刊物,加強對外交流,組織跨學校的教研活動等。開展校內和高職院校之間的文學教研活動,比如說文學教師公開課評比,論文評比,普通話比賽,優(yōu)秀散文大賽以及朗誦、演講比賽等。
(三)創(chuàng)新文學教師評價激勵機制。
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是實現(xiàn)科研轉化、服務社會,而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應由知識教學型向研究型轉變,將教研成果和滿足產業(yè)、行業(yè)、企業(yè)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聯(lián)系起來。因此在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建設中必須強調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學校應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對文學教育這一領域進行研究,以研促教。另外,還應堅持把外部激勵和內在動力聯(lián)系起來,借助于科學有效的外部激勵如物質激勵、職稱評定、促進教師隊伍社會影響力的提升來調動文學教師追求自身發(fā)展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文學教師,讓文學教師具有勇攀高峰的動力,這樣才有助于優(yōu)質文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開展。
三、結語
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決定著高職文學教育的高低,也決定著高職學生能否在大學階段完善自我的關鍵,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必須要努力的營造有助于文學教師自我專業(yè)發(fā)展和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構建全面完善的文學教師隊伍建設制度,真正保C高職院校文學教育工作的貫徹落實。
[基金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資助/立項項目:《關于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探討》]
參考文獻
[1]張偉萍.協(xié)同創(chuàng)新視角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56-59.
關鍵詞:教師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人文素質、化學教學
一、對人文精神的認識
所謂人文精神,是以對人自身的關注為內在規(guī)定,以人類共同的生存和發(fā)展利益為最高準則的一種價值取向,是人類有史以來不斷形成、積淀、豐富的精神文化的總和。人文精神通過人文素質、人文素養(yǎng)顯現(xiàn)出來,而人文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滋潤著人文精神的完善。隨著內在氣質、性格、價值觀念、個性的積淀和形成,人文素質、人文素養(yǎng)逐漸升華為人文精神。
(一)培養(yǎng)人文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需要
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局限于學科知識的講授,注重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偏重單純的應試能力,忽視了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人文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人文素質是學生發(fā)展的一項新的要求,這既符合學生個體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又是時代的需求,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思想,妨礙或阻礙著新課程理念的實施和落實。樹立起人文精神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觀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的轉變,順應新課程標準和新時期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教師更好地認識、理解、接受、落實新課程,把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
(二)培養(yǎng)人文精神是學生終身學習、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和諧地發(fā)展,人文教育的終極目標也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應試教育過于注重“雙基”的教學,關注學生的應試,注重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忽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缺乏關注人類命運的情懷。面對教學主體的失落,我們必須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人格教育,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全面發(fā)展??梢哉f,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當代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影響
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影響著學生人生取向。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重任。有著豐厚的人文素養(yǎng)的教師,心理健康,樂觀向上。他們很少為自己的權、名、發(fā)愁和憂慮,安分地堅守著自己平凡的工作,陶然于自己清清淡淡的生活。這種平和而又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會在教學中體現(xiàn),自然也會感染學生。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二、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落實人文教育
化學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人文精神的氛圍,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相互支持,肯定比語文教師困難些。但如果改革教學模式,從受教育者出發(fā),切實處理好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建立生本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和體會化學與技術、化學與環(huán)境、化學與社會的關系,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并非不能實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下應充分利用學生資源,開展師生互動,進行雙向交流。老師可以巧妙設計問題情境,把教師善“導”和學生善“主”協(xié)調起來,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理解、分析、評判身邊或歷史上的人文現(xiàn)象,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質。比如在學習鋼鐵的電化腐蝕時,讓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調查身邊的鋼鐵腐蝕情況;金屬電化腐蝕的危害;對環(huán)境有哪些不利影響;提出如何防止金屬的電化腐蝕等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充當社會的主人,要有信心、恒心、責任心,并且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從而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
(二)把握教材載體,挖掘人文思想
教材是學科內容的體現(xiàn),我們應有效地把握教材,以教材為載體,以教材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豐富學生的想象,啟發(fā)學生思維。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化學教材中,有很多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如侯德榜和侯式制堿法。通過學習和引申,既提高了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理論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又深化和提高了對學科內知識的理解,同時使課堂教學浸沒在人文氛圍之中,一舉多得。又如學習氨氣時,可以介紹氨氣的用途和發(fā)現(xiàn)史、哈伯與氨氣的工業(yè)生產、哈伯的功與過,設問如果自己是哈伯應該怎么做?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與辯論升華自己的情感。通過學習,學生既掌握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又促進了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使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體驗,比純粹的說教要好得多。
一、篩選信息,備好課
課堂的容量不在你課堂講多少,而在你引導學生吸納多少。新潮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視、廣播、計算機等多種途徑獲得多方面的信息,學到多方面的知識。所以,在擁有知識方面,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化身”,具有“知識壟斷”的優(yōu)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人文景觀、文化藝術、文化遺產及自然資源是語文課程取之不盡的源泉。篩選這些資源,適時地引入到課堂中,教師必須和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動機,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去探究,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二、采擷豐富的自然社會資源
一切文學大師成功的秘訣,在于他們是真實的發(fā)現(xiàn)者,他的作品也是其個性和審美態(tài)度的產物。故鄉(xiāng)是文學一個永恒的母語,通常也成為一個人靈魂永遠的棲息地。在農村中學生的視野里,農村所獨有的簡單的景致:青山、綠樹、小河、古井、黝黑的石板橋、低矮的屋檐、老屋……不再是他們視覺上的形象,已成為寫作中可以擷取的素材,有時候也成為他們情感歸屬的寄托。在習作《啟示》時,學生開始的思維模式固定在一些籠統(tǒng)而說教的事件中,我追問學生:在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中獨有的觸動心靈的東西有什么?學生把視野投到窗外,看到這般美的鄉(xiāng)村,學生開始了心靈的探究,有學生這樣寫到:“在上學的途中,我看到一簇枯敗的小草,已經布滿灰塵,在這片草叢中有一抹黃色引人注目,那是一株小黃菊,她靜穆著,在風中搖曳,一剎那,我楞住了,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原來,生活之美就蘊涵在平凡之中……”這樣的習作來自學生的細心觀察,來自于自身的豐富精神體驗,學生閱讀自然更能讓他們悟盡自我。農村自然景致的美好能讓學生獲得心靈上的寧靜,摒棄一些客觀干擾,守得一隅精神家園。同樣,農村豐富的生活畫卷也在向學生打開,譬如“趕集、廟會”,內容以飲食、百貨、游戲為主,有著濃厚的喜慶氣氛。這些素材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有著質樸無華天然的生動性,可是,也常與平庸、粗俗等因素沉浸在一起。對于這獨特紛繁復雜的場景,學生的習作不僅選材要“嚴”,而且開掘要“深”,這樣才能把這些獨特的寫作資源與個人內在感悟融匯起來。
三、挖掘民間厚重的文化資源
深邃的民間文化資源,它蘊涵著廣博的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的民族精神,對于語文學習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引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扎根在學生心靈深處并以此為基礎構造自己的精神家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是民俗單元,如何讓學生對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習俗有更深刻的領悟,在學習此單元開始就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到民間去采風”。學生開始對身邊的民間文化關注起來,從傳統(tǒng)佳節(jié)到地方特有的節(jié)日,從祖輩口中聽到的典故傳說到幼年唱到的童謠等都在學生的調查和回顧中鮮活起來。例如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農村就有著獨有的習俗,采艾葉、菖蒲,插在窗戶上,能驅風辟邪。因為對身邊的民間文化做深入探討,有不少學生了解到許多本土的典故如“石人寨---雙石人的來歷”等,他們增添對家鄉(xiāng)的眷戀,發(fā)現(xiàn)一直生活的故土如此意蘊豐富。這樣的語文實踐交流活動讓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體驗,它是一次將鄉(xiāng)土傳統(tǒng)文化與生活實踐、語文學習相溝通的嘗試,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去關注生活,關注語文,隨之對現(xiàn)實懷有一顆虔誠的心去體會,不再是一個漠然的態(tài)度,更能提升農村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豐富其成長過程中的內心世界。
關鍵詞:批注閱讀;小學生;閱讀;語文素養(yǎng)
一、批注式閱讀法的含義
批注,是指學生在課文的閱讀過程中,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不明白的以批語及注釋的方式記在書上。批注方法分“注”與“批”?!白ⅰ笔钱?、圈、點、勾、注等;“批”是把自己對課文獨有的體驗及感悟,用豐富、細致、準確的語言描述出來的讀書方法。
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就是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注釋,自己圈評;有疑問而注,有情感而發(fā),有所得而寫,直接在閱讀課文上畫上思考的印跡,打上熟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小學生理解、感知、欣賞、交流的能力。它是一種表達對課文獨特體驗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具體展現(xiàn),是小學生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閱讀的進一步深化,是以書面形式表達小學生閱讀體驗的閱讀實踐過程。
二、批注式閱讀法的優(yōu)勢
1.批注式閱讀有助于學生深入課文內容,對課文進行多元化、個性化閱讀,感悟課文深刻的含義
在課文閱讀教學中,積極倡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批注,使學生精心地與課文進行對話,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行多元化、有個性的閱讀。因為批注式閱讀教學是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的,從課前的初讀批注,到課堂的主題批注,都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思維的時間,學生有時間去用心來接觸課文,去聆聽課文背后的聲音。
2.批注式閱讀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學生的一種自我的學習方式,它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批注式閱讀注重的不是語文知識的積累,而是學習方法的總結與提高。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閱讀習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形成獨立的閱讀個性。
三、批注式閱讀法的指導
小學是接受啟蒙教育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正是學生大腦發(fā)育,逐漸建立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教育除了讓學生知道學什么,還應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學、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學習。因此,在這一階段對小學生進行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教學形式的認識,為其今后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奠定基礎。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影響農村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存在以下因素。
一、影響農村學生文學素養(yǎng)提升的因素
1.對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關系認識不清。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旨在幫助每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開展語文教學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是站在同一個立場的,他們有共同的教學對象,兩者之間還借助共同的教學環(huán)境和人員。目前,文學題材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生進行擴展閱讀的主要內容,這種文學內容的出現(xiàn),讓學生體會到了文字與內容的美感。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與文學素養(yǎng)之間的認識并不清晰,往往把主要的教學精力放在小學語文教學“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上,對于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2.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匱乏。目前,我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是大中專學歷,在文學素養(yǎng)的修養(yǎng)上,自身都沒有較高的認識,因此難以實現(xiàn)對于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縱然與個別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較為落后,沒有能力找到較高學歷的教師隊伍有關,同時也反應出當?shù)亟逃块T對于小學教師的選拔不科學。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不能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很難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錯位和迷失,最終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
3.學生很少接觸國內外的文學作品。目前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縱然在教材中提升了文學作品的篇幅,但是這只能滿足小學生對于文學素養(yǎng)的啟蒙作用,而對于真正的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是難以起到作用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廣大的農村地區(qū),學校中相關的國內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相對匱乏的,這就導致了小學生很難接觸到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對于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和學生更多關注的是考試分數(shù),而對于自身影響更為深遠的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沒有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二、提高農村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幾點建議
1.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是小學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和方式,因此要想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應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首先,在小學語文教師的選拔上,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任職資格,讓小學語文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熏陶下提升對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次,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工作,使其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2.豐富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在農村學校,小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文學作品基本上只有語文教材,對于國內外的文學作品接觸得非常少。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努力豐富學生對于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儲備量,這樣才能夠滿足小學生對于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需求。學生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才能通過文學作品提高文學素養(yǎng)。目前,我國很多農村學校學生接觸到的文學作品都是由任課教師提供的,因此,教師要重視豐富學生的文學作品儲備,讓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文學作品。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告訴我們:當人們的肚子里有大量的“墨水”,飽讀詩書,自然才華橫溢,高雅光彩。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極為重要。文學素養(yǎng)是教師思想、文化水平的直接體現(xiàn),是語文教師專業(yè)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講,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具有內隱和外顯的雙重性質,但又常常處于內隱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展現(xiàn)出來,在言談舉止中流落出來。所以,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不斷地拓展教學的內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此外,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對學生有一種美的熏陶和感受,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知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提升,促進自己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和觀察發(fā)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參差不齊。但對于絕大部分的語文教師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會閱讀或者關注一些文學作品,如散文、小說等。但是,很少有教師會堅持每天閱讀,將閱讀作為一個日常的行為和習慣;經常寫作的教師更是少數(shù),尤其是對于現(xiàn)代電子信息技術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日益浮躁,能夠真正靜下心來進行寫作和創(chuàng)作的教師更是少數(shù)。所以,對于現(xiàn)代的語文教師而言,文學素養(yǎng)偏低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這樣的現(xiàn)狀急需得到有效的改變。那么,是什么促使了當前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偏低的現(xiàn)狀呢?
(一)高等師范院校教學的客觀因素
當前,我國的絕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都來源于師范院校。按道理經過專業(yè)化的師范院校培養(yǎng)出的人才應當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但是,當前,在師范院校的課堂教學中,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學往往偏重于一些文學史和文學理論,忽視學生對漢語言文字和文學的品讀能力培養(yǎng),從而使得培養(yǎng)出的學生存在著文學素養(yǎng)偏低的現(xiàn)狀,這類學生一旦涌入高中院校,其思維習慣也容易影響到高中學生。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偏低是師范院校培養(yǎng)存在問題的直接體現(xiàn)。
(二)教師自身具有惰性心理
對于很多公立院校的教師而言,一旦入職,將屬于已經端上了“鐵飯碗”,從而使得很多教師在入職以后,思維和行為習慣開始慢慢懶散,不再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課堂教學往往過度依賴參考書,從不思考和努力,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都是通過各種豐富的參考書對學生進行教學。長此以往,教師的思維惰性逐漸增強,無論是專業(yè)素養(yǎng)還是文學素養(yǎng)都會呈現(xiàn)逐漸衰退的局面,不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教師教學壓力大,無暇顧及閱讀和寫作
當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面對高考的壓力,很多教師更是感到力不從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已經花了不少心思。尤其是對于一些既有家庭又要工作的中年教師而言,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使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更甭談什么閱讀和寫作。所以,當前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偏低,一方面還是源于教師壓力較大,少讀懶寫,影響了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提升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的策略分析
針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偏低的教學現(xiàn)狀,筆者認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提升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刻不容緩。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知識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極為重要。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怎樣提升高中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策略:
(一)明確閱讀方向
教師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和長期大量的閱讀密不可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想不斷提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學校主管部門應當對教師的閱讀進行一個詳細的規(guī)劃和研制,確保教師在日常行為中進行有效的閱讀。例如,學校教育專家給教師開出一些專業(yè)化的閱讀書目,或者根據(jù)教師的興趣愛好、專業(yè)特長等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確保教師在日常行為中進行廣泛的閱讀,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文學素養(yǎng)。
(二)激勵教師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
寫作是展現(xiàn)教師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梢酝ㄟ^創(chuàng)辦文學刊物的形式,激勵教師寫作。文學刊物的創(chuàng)作必須具有特色,且在每期的刊物中,要通過一些簡單的評比激勵教師的寫作熱情。例如,在每期刊物中,學校可以通過推選“本期人物”的方式,對一些喜好寫作的教師進行一個人物概述,激勵教師的寫作熱情和寫作興趣,讓教師在日產生活中積極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長此以往,教師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教師自身要具有提升自己文學素養(yǎng)的意識
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要徹底改變傳統(tǒng)懶散的教學心理。在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中,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加強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建設,確保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不斷進步。
(四)學校加大培訓力度
要想不斷提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學校需要多做努力。例如,學校可以通過設立名師講壇的方式,對大量的青年教師進行再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此外,學??梢栽O立青年教師比武的擂臺,培養(yǎng)青年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解讀能力,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課堂教學效率息息相關。針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低下的現(xiàn)狀,筆者通過認真思考和分析,提出了提高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圖書館館員;文學素養(yǎng);提升
作為提高圖書館館員素養(yǎng)重要途徑,較高文學素養(yǎng)對圖書館館員能夠順利開展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館員人文修養(yǎng)的重要構成內容,更符合其職業(yè)自身的實際發(fā)展需要。本文以提高圖書館館員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作為文章內容的切入點,并對提高圖書館館員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提高圖書館館員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
提高圖書館館員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圖書館館員的文學素養(yǎng)是其自身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也是其人文修養(yǎng)中的重要構成內容,提高館員的服務質量,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圖書館館員自身發(fā)展的實際需要
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圖書館館員,不僅要能完成圖書館日常的工作,服務好大眾,更重要的是還要對文獻學、情報信息學、以及圖書館學都能夠有所了解,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并且還要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把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表述清楚,這就需要圖書館館員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所以說,提升館員的文化素養(yǎng)是其自身發(fā)展的實際需要。
(二)促進館員服務質量的提升
一般來說,文學類的讀者總量是最多的,文學類藏書占到總藏書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因此,圖書館館員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數(shù)量眾多的文學讀者,要具備一定的文史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讀者接近文學經典名著,改變他們對文學名著的態(tài)度,以至能夠傾情于文學經典名著。(三)文學素養(yǎng)是館員人文修養(yǎng)中的重要構成內容作為在圖書館工作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文學可以提升人的氣質以及人的品位,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其次,文學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也更反映生活,可以使個人的人生經驗得到豐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通過典型人物形象塑造,讓讀者猶如身處其境,豐富自己的內心體驗,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能讓讀者領悟出更為深刻的人生道理。
二、提高圖書館館員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一)對經典名著進行閱讀和學習,促進個人文化底蘊的提升
可以說,閱讀和學習是培養(yǎng)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閱讀對人產生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的時候,一本好書甚至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好的書籍,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同時,也具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因此,圖書館館員應經常閱讀和學習經典名著,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為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夯實基礎。
(二)應對文學經典名著有較為客觀地把握和理解
文學名著作為文學作品中的典范,可以說是促進人類進步的階梯。雖時間久遠,但是卻依然魅力無限,意味深沉。因此,圖書館館員應對文學經典名著給予足夠的重視。由于很多圖書館館員不是文學科班出身,他們自身的文學基礎都較為薄弱,閱讀經驗明顯缺乏。想要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必須要對著名的文學作用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在日常的工作中,應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只有對這些經典名著能夠準確地理解和客觀地把握之后,才能促進其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三)經常聽一些文學講座
一堂高水平高質量的文學講座,可以說是對一部優(yōu)秀書籍精華的濃縮,這些文學講座可以幫助聽眾在短時間內對一些文學知識獲得全面而深層次的了解。圖書館館員應從分利用職位的便利,經常聽一些文學專題講座,這是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同時,也可以觀看一些電視上的文學類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都是聘請專業(yè)的教授進行講解的,非常有文化內涵,這也是圖書館館員很好的學習途徑。
(四)建立有效溝通渠道,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圖書館館員可以和一些文學愛好者或者是語文老師多進行一些溝通和交流,這種交流模式既可以是,對文學中的理論知識的交流也可以是泛泛的聊天,比如可以聊聊某位作家的文學作品,也可以交流一下當前文學的發(fā)展形式,自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文學知識。同時,圖書館館員應養(yǎng)成經常寫作的習慣,因為,寫作能力是優(yōu)秀館員必備的能力之一。寫作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有所側重,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表述清楚,語意連貫,更要體現(xiàn)出文學意境和語言美,長此以往,不僅能提高自身寫作能力,更有利于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升圖書館館員的文學素養(yǎng)對促進其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地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圖書館館員應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轉變工作理念,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要經常進行交流和學習,從而促進自身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宮梅玲.高校館圖書治療館員應具備的素質[J].圖書館雜志,2005,(02).
[2]周曉丹.圖書館員文學素養(yǎng)提升與文學名著導讀[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