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5 15:05:51
序論:在您撰寫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近年高校頻發(fā)傷人傷己的惡性事件。由于學業(yè)壓力、就業(yè)壓力、感情壓力的影響,很多學生選擇了自殺來結束生命;有的則因為與他人關系的不和諧,對他人生命造成了傷害,如復旦大學的投毒殺人案。種種案例表明,當前高校學生的生命意識薄弱,生命觀念不強。部分學生對生活感到茫然、對未來很模糊,甚至有自殺的想法。很多學生雖然有珍惜自我生命的意識,但是對身邊的其他生命卻很冷淡,如虐貓虐狗這類行為也時有發(fā)生。
由此看來,高校學生對生命漠視的這一現(xiàn)狀較為嚴重,對他們的生命教育不容忽視。很多高校并沒有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幾乎沒有開展過生命教育,即使是在校園慘劇發(fā)生后,也多為封鎖消息或只是簡單的通報,并沒有系統(tǒng)的對學生展開生命教育。高校生活是人生中較為關鍵的一個階段,但在實際的生活中,高校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人文教育往往不足,這樣就使學生很難在生命中構建自我的價值觀,很多人都處在一種迷茫的階段。高校學生很需要這種生命教育來引導和幫助自己,生命教育可以指導學生熱愛生命、關懷自己與他人。這種教育有助于學生構建健全的人格,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態(tài)度,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能經(jīng)得起考驗,真正在社會上立足。有些高校雖然開展了生命教育,但是卻陷入了一個誤區(qū),把生命教育當作是學科教育,通過課堂的講述展開教學,但是價值觀的建立通過普通的教學是無法完成的。
生命系統(tǒng)理論的研究不足,缺乏實踐,沒有相應的體系都暴露了高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不足。當前的形勢下,由于應試教育長期占據(jù)主導地位,師生均面臨著教學、考核壓力,我國高校尚且不具備單獨開設生命教育理論實踐課的條件,生命教育理念相對滯后,生命教育的實踐幾乎沒有機會在高校校園內展開。這種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夠獨立在社會上立足,對生命的尊重也不夠。要想這一狀況得到改善,就務必加強對高校學生的生命教育,這種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校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途徑
(一)轉變教育觀念生命教育需確立以生命為核心的理念,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任何不尊重生命,違背生命理念的觀點都應予以剔除和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把生命教育也當作一門學科知識進行傳授,觀念陳舊,不夠深入。生命教育應該做到專門化,普通課堂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起到教育作用的,不能忽略其作用。更要在知識的傳遞中引入技能的傳遞,教會他們如何生存,給予他們生存技能與生命保護技能。生命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課上的時間,課下學校也應該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關注,讓生命教育成為一種日常,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成為一種習慣,真正領悟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生命教育不能局限于學校的教育,學校也應該與家長及時溝通,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高校學生大部分離家在外,如果學校能及時地與家長溝通,對于學生的成長、身心的健康都是有多裨益的。高校生命教育還應該與社會相結合,與社會上的一些團體組織相溝通,展開合作,例如參觀一些相關的博物館等,多方合作,共同推進高校生命教育的展開。
(二)開展教育體驗通過組織體驗式的活動,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生命的不易,引發(fā)他們對生命、對生活的思考。例如,讓他們閉上眼睛,體會盲人生活的艱辛;組織他們觀看類似《千手觀音》這樣勵志的電視作品。只有親身的體會,才能讓他們切實地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在開展教育體驗的過程中,參與者的多重感官會被調動起來,活動中會凸顯每個人的個性特點,反映出他們最真實的一面。通過一種不設防的狀態(tài),體驗生活,感悟行為,在反思中完成對生命的教育感悟,并通過交流探討身邊的真實案例,體會生命的教育。各種抗震救災的視頻、各種高校的案例,都應該被利用起來,學生在對生命的尊重與漠視的兩種態(tài)度對比中,提煉出自己的感悟與理解,生命的教育本質上是在鼓勵學生珍視、尊重生命,領悟生命的價值,依靠單純的課堂知識輸出是很難完成的,而體驗式的教育卻能帶給他們更直觀、更切實的感受。
關鍵詞:生命教育 學前教育 德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7-0073-02
1 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針對社會中的吸毒、自殺、他殺、性危機等危害生命的現(xiàn)象的一項對策而來的。[1]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生命教育指教導個體了解、體會和實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的價值性活動。
教育的產(chǎn)業(yè)化及對金錢的追求是當今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之一,教育的功利化,學生個人全面發(fā)展和自由成長的權利被忽視。[2]當今中國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接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但不幸福感、空虛感彌漫,物質可以令人富有卻不能令人幸福,唯有健康積極的教育能夠拯救迷茫的心靈。人生是一輩子的“馬拉松”,不在于走的多快,而在于走的多遠以及沿途的風景。然而世俗的教育、激烈的社會競爭使人們不得不終日承受“百米沖刺”的壓迫,假如沒有在幼年接受生命教育的啟蒙,一生將會痛苦不堪,難以承受生活的壓力,甚至輕視生命。
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4年公布:每年約100萬人死于自殺,大于死于戰(zhàn)爭和謀殺的死亡人數(shù)。到2020年,這一數(shù)字將上升至150萬。另外,每年約有1000-2000萬人自殺未遂。[3]死亡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思考死亡,也就是思考生命的意義,之所以死亡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是因為死亡為生命加以期限, 人才能倍加珍惜,便顯得生命是如此珍貴。
2 學前兒童生命教育分析
學前教育是針對胎兒至入學前兒童的。學前教育包括胎兒教育、嬰兒(初生至3歲)教育、幼兒(3歲至6歲)教育,推動兒童當下的身心發(fā)展,讓孩子更加順利的適應小學教育,為兒童的終身發(fā)展進行啟蒙教育。[4]學前教育目前被眾多的家長所誤解,學前教育并不是“讓娃娃贏在起跑線”,這是現(xiàn)代人典型過早的“精英教育”,關注的不是孩子童年的健康成長,而是功利成就?!熬ⅰ笔巧鐣毡榈膬r值觀中的成功人士,他們?yōu)樯鐣暙I正能量,完成自身的夢想,受到人們的尊重。在經(jīng)過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篩選之后,大多數(shù)的人顯然歸于平凡,結果內心失落痛苦,造成了更多生命的過早凋謝。教育是面向大眾的,不是為了一小部分人。盤點時下圍繞中國教育的話語,我以為,概括其病癥的最流行詞匯莫過于“應試教育”,指示其出路的最高拼詞的詞匯當推于“素質教育”。無論是哪種教育,都要建立在生命教育之上,人要學習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保障身體健康。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并不是必須成為社會精英,是讓每個孩子發(fā)揮自身最大潛力,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獲得人生的滿足感,塑造生命的伊始。
學前兒童生命教育的意義在于:尊重學前兒童,尊重大自然和社會,幫助孩子與天地萬物建立和諧的關系,使孩子更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在尊重孩子興趣和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學會尊重和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出發(fā)點是生命,由于學前兒童的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學前兒童的生命教育就要落實到生活中具體事物之中。教育要遵循兒童生命發(fā)展的內在邏輯,采取更為生動淺顯的方式使孩子們從小事中感受生命存在的意義。[5]
幼兒生命教育可以涉及認識自我教育、安全意識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內容,最重要的是樹立健康的生命觀。生命教育讓孩子懂得保障安全、自我防護,也要學會關愛他人,體會到生命的幸福感,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從而心懷感恩的珍惜愛護一切的生命。健康教育是為兒童的發(fā)展提供有計劃的學習經(jīng)驗的過程,旨在提高兒童對有關健康科學的認知水平,以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與他人,從容的面對生理、心理的疾病或狀況,永遠保持樂觀積極的生命態(tài)度。[6]
總之,進行生命教育的啟蒙最佳時間就是學前階段。智力教育要在生理基礎發(fā)育之水平適當?shù)臅r候開展,由于學前期兒童特殊的人生階段,盡早令幼兒理解生命的意義,就越能防止悲劇的發(fā)生,為其一生奠定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創(chuàng)造人生的美麗綻放。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3 學前教育期進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全世界每年都有100多萬14歲以下的兒童死于意外傷害。我國意外傷害占兒童死因總數(shù)的26.1%,而且這個數(shù)字還在以每年7%至10%的速度遞增。學前期間的兒童,受到外界的影響作用最大。是自我意識、性格、生存技能、世界觀等的最初形成階段。作為教育者必須抓住這一關鍵期,讓學前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健康的生命觀念。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有獨立的人格和自身的權利,因此幼兒園要肯定幼兒受教育的主體地位。幼兒發(fā)展具有個體差異性,有其自身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教育者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教導孩子走向生命的快樂而不是一味追求功利性成功。針對不同的孩子,教師要研究其發(fā)展水平、學習方式、個體經(jīng)驗和能力,尊重他們的選擇,使之愛上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主動參與學習。讓孩子帶著愉快的心情主動求知以及與他人友好相處。生命教育體現(xiàn)在生活的點滴,它是令大人或孩子都感到喜悅的教育?!队變簣@指導綱要》[7]中的指標,明確了學前教育工作者、幼兒園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要求。
李阿芳、楊曉萍指出,當前幼兒園課程實踐中生命意義的缺失現(xiàn)象嚴重,課程內容太過照搬教材,課程評價形式單一,課程實施忽略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師主導作用太大。幼兒園關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付諸實踐,幼兒園的教育不僅僅是培養(yǎng)智力和生活能力,在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使其感恩生命的存在意義,促進幼兒個性化、多元化發(fā)展是學前工作者的使命。[8]實施學前生命教育要充分考慮到當?shù)氐娘L土人情,經(jīng)濟、人口、政策狀況等,結合幼兒、父母的意愿和幼兒園的資源。
生命化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對生命的感受。生命化教師不只是要求一般的具備知識、能力和道德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求對教育、生命有著獨特的體驗、感悟、關懷和追求。[9]生命教育啟蒙之于老師,使教師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更為用心地研讀孩子,讓教育更有意義;充分利用幼兒園生命教育的資源,開展各具特色的豐富課程,使孩子不過分以自我為中心,開始關注其他的生命,明白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了解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是多么渺小,敬畏自然,同時又認識到每個生命都是那么神奇和獨特,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責任和意義,不斷的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世界因自己而更加的美麗。學前兒童的生命教育不僅僅讓孩子熱愛生命,而是讓他們從生命起點找到人生的方向,一生保持一顆愛世界、愛自己的童心。
參考文獻:
[1]肖川.生命教育的三個層次[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3).
[2]鄭曉江.生命教育演講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2.1-2.
[3]中國日報網(wǎng)站[EB/OL]. http:///20040910/n221972012.shtml.2004.09.10
[4]鄭也夫.吾國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3-11.
[5]馮建軍.生命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366-368.
[6]朱家雄 汪乃銘 戈柔.學前兒童衛(wèi)生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7.198-200.
[7]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M].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1.11.1.1-2
[8]李阿芳、楊曉萍 試論幼兒園課程實踐中生命意義的缺失[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7.379(9).7.
[9]馮建軍.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236-240.
關鍵詞: 生命教育 重要性 途徑
一、生命教育的涵義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杰?唐納?化特士在1968年《生命教育》一書中提出的。目前西方學者們對生命教育的理解是要幫助孩子們樹立一個正面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們遠離危險,如、藥物濫用、暴力和艾滋病等。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所謂的生命教育就是為了生命主體的自由和幸福所進行的生命化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價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種內在形態(tài)。生命教育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兩種之分,狹義的生命教育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即珍視和尊重個體自身、他人、自然界動植物的生命,人的生命價值首先在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續(xù)本身;廣義的生命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全人教育”,它包括對生命的關注、對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生命價值的提高。而高校的生命教育旨在幫助大學生關注自身生命,同時學會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實現(xiàn)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體現(xiàn)生命個體的完整價值。
二、高校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是人之根本,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高校人文教育的最高要求,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當前高校中并沒有獲得廣泛的認可。那些越來越多地發(fā)生于、存在于高校中的自殺、他殺及其他犯罪行為,均說明了高校生命教育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或仍然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他所發(fā)揮的教育效果遠遠沒能跟上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
大學生犯罪現(xiàn)象不容樂觀:據(jù)媒體報道的不完全統(tǒng)計,僅僅在過去的一年(2010年)中就有53名大學生自殺,還有一些資料統(tǒng)計表明,我國大學生自殺率是同齡其他人群的2―4倍,并且呈上升趨勢;大學生漠視他人生命,暴力傷人事件頻頻發(fā)生,如云南大學的馬加爵連殺四名室友事件,又如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在2010年10月20日深夜,駕車撞人后,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事件等,這些暴虐對待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暴露出了當代大學生生命意識的嚴重缺失。此外,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和心理問題比較突出:常常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強迫癥和敵對等癥狀,其原因包括就業(yè)、性和戀愛、社交不適和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等。因為這些心理問題而導致自殺、犯罪的大學生人數(shù)和比例逐漸呈上升趨勢。
以上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大學生生命教育已經(jīng)是一項不得不開展的課題,而且必須很好地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開展起來。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力的正常發(fā)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力發(fā)展的一切作為?!币虼?,正視生命教育、重視生命教育是高校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三、高校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途徑
(一)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加強教育力度。
目前高校制定了選修課制度,可以把生命教育作為單獨的選修或必修課,獨立開設課程,獨立開始生命教育課程是一種必要的形式,能有效凸顯其地位和意義,也是高校實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和有效的途徑。建立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課程目標設置上,生命教育要回歸到生命本身,不斷地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2.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生命教育課程應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現(xiàn)實需求,將這些內容融為一體;3.在師資選拔上,高??梢哉衅富蚶矛F(xiàn)有的師資,選拔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為生命教育的實施提供保障;4.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要時時讓學生反饋真實經(jīng)歷和感受,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能在體驗中獲得樂趣和成果;5.在課程評價體系上,應當采取開放式的評價,不能單純用成績或分數(shù)來評定,因為最值得關注的是學生的成長過程。此外,在綜合課程如心理課程、形勢政策教育、職業(yè)生涯教育或創(chuàng)業(yè)教育等課程中,可以單獨設置一個模塊――生命教育模塊,讓學生在接受常規(guī)系統(tǒng)教育的同時,能夠多層次地接觸到生命教育知識,能夠真正重視生命教育,以點帶面,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
(二)不斷探索生命教育新途徑,讓教育更全面。
1.生命教育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年前,就已經(jīng)被各高校逐步重視起來,然而,由于受到功利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已被異化,變成了追求形式主義和應付。一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性,而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特點,是關注個體生命成長與生命發(fā)展,以及生命自身的感受與體驗。個體的生命具有不同的發(fā)展特點,有不同的經(jīng)歷和不同的心理健康狀況,所以要把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這樣才是一個雙贏的組合。在大學生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將心靈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讓學生參與創(chuàng)作演出校園心理劇,以及組織開展心理活動月、活動周等活動形式都是很好的載體,但不是唯一載體,要鼓勵學生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能力。不能讓活動流于形式而摒棄了最終的目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體驗生活、體驗生命、體驗成長中的生命力量,讓大學生的情感豐富起來。同時要加強對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和心理咨詢教師團隊的建設,組織深入學習和專業(yè)培訓,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2.生命教育要與貧困生教育相結合
貧困學生是高校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這個群體的大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與其他普通同學不一樣的觀點和想法。他們怯懦、自卑、孤僻、焦慮,可能虛榮、妒忌,也可能正承受著經(jīng)濟、學習及人際關系等多重壓力。他們中的大部分學生對待生命的看法是悲觀的、絕望的,所以在貧困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要讓貧困學生明白,人的出生是無法選擇的,貧富家庭也是無法選擇的,能夠選擇的是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你笑著看它,它就是和善的、美好的;你哭著看它,它就是兇惡的、痛苦的。生命的價值不在于別人給你多少財富,而在于你能創(chuàng)造多少財富。在高校,用愛心去溫暖這個特殊群體,讓他們盡快融入到學校這個大家庭中,讓他們真正地了解生命教育的意義,不卑不亢、自強自立,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3.生命教育要與網(wǎng)絡教育相結合
雖然目前傳統(tǒng)生命教育實踐工作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傳統(tǒng)生命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誤解,一部分大學生即使認識到自己有接受心理輔導的需要,仍對當面咨詢存在一定的疑慮。向學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尋求幫助與支持時,他們往往擔心自己的隱私被泄露,這使得青少年對傳統(tǒng)生命教育活動缺乏主動性。由于網(wǎng)絡特有的匿名性、多樣性等特點,使得大學生網(wǎng)絡生命教育具有了特有的優(yōu)勢: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大學生都喜歡上網(wǎng),所以在網(wǎng)絡上進行生命教育,他們可以獲取更多的認同感;網(wǎng)絡可以匿名,學生可以想說就說、暢談無阻,既拉近了師生距離,又保護了學生脆弱的心靈;在進行生命教育時,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而是根據(jù)自身需要,主動尋求幫助,增強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效果;網(wǎng)絡教育形式多種多樣,電子郵件、微博、QQ或MSN等聊天軟件,普及程度很高;可以采取“一對多”的溝通方式,與傳統(tǒng)的“一對一”相比,在節(jié)約資源的同時,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4.生命教育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積極發(fā)揮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圍繞大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把學生作為生命教育的主體,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高校各負責部門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到孤兒院、敬老院、戒毒所等社會單位,去采訪、體驗,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生命的意義,看到還有多少人在為了生命、生活而努力著,進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利用寒假和暑假的社會實踐,組織學生到父母工作的工廠學習,到紅色革命基地走訪,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艱難,體驗老一輩革命家為了國人的生命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使學生更加熱愛和珍惜生命;如果有條件,就可以組織學生到醫(yī)院的產(chǎn)房參觀,使其了解到生命的起源,認識生命的珍貴。并讓學生結合社會實踐,組織開展“珍愛自我,熱愛生命”、“珍愛生命,感恩父母”等公益演出和活動,體會到隨意結束生命或破壞生命是對自身、對家庭、對社會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不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該有的行為,從而變得樂觀、積極,健康向上。
生命是可貴的,它的可貴之處在于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成長過程又具有不可逆轉性和不可重復性,更重要的是人的成長是不可以用來實驗的,教育應該承擔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使命。本文從人的角度出發(fā),尋找生命教育的途徑:生命教育要以全新的理念,面對生命,面對生命成長,引導學生珍視生命存在,體驗生命的豐富性,發(fā)揮生命的巨大的潛能,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創(chuàng)造的目標,從而使自身的生命價值不斷升華,生命意義不斷超越,最終使生命個體擁有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喬虹,陳家麟.網(wǎng)絡視野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芻議[J].無錫南洋學院學報,2007,(12).
[2]陳斯拉.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J]高教探索,2007,(6).
[3]張彩艷.淺議在高職高專院校加強生命教育的重要性[J].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2010,(9).
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形成生命觀。這是人們對待生命的基本觀點和態(tài)度,在理性上反映人們對生命的了解及形成的基本看法。也就是說生命教育必然要從了解開始,足夠的生命知識能使學生認清生命的本質,明辨是非,調整自己的行為。首先就是要讓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認識生命的存在:探索生命的奧秘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夢想,化學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中國的煉丹術,追求的是煉制“長生不老丹”,是人們對生命缺乏認識的表現(xiàn),許多帝王將相甚至因為服用丹藥想“長生”卻喪生,但他們的目的畢竟是希望通過丹藥的研制和服用使生命無限延長。在近現(xiàn)代,我國的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到了20世紀80年代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種具有與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學結構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為人類揭開生命奧秘作出貢獻。現(xiàn)今人們更加注重生命健康。蛋白質、油脂、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六種營養(yǎng)素。在生命的過程中每一種生命元素都有獨特的生命功能,每一種生命物質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和作用。其次是要從化學的角度認識生命存在的意義:雖然構成生命的都是一些客觀的化學物質,但它們只有在一個活的生命體中才是那樣生生不息,具有強大的力量和神奇的魅力。只有活著的生命才能發(fā)明創(chuàng)造、享受美好生活、憧憬未來,但生命一旦受到傷害就很難修復或無法修復,所以人們在不斷的研制新藥,來修復完善受傷的生命。為了防止生命受傷,人們非常注意在飲食中有些化學物質的毒性:如含發(fā)色劑的火腿中含有亞硝酸鈉,是毒性較強的致癌物質。所以在食用過程中一定要限量;還有一些面包、方便面中都含有防腐劑苯甲酸,也是有毒性物質,肝功能異常的人不宜過多食用等。通過學習可以讓學生利用化學知識保護生命。
二、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活力
對于生命教育而言,認知生命僅僅是外在的說教,只有通過內在的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活力,才能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首先,教師要對生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在教學與生活過程中,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生命,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教師必須以寬容、開放的精神善待每一個學生,并時時刻刻關懷他們的生存困境與愁緒,激發(fā)他們生命的活力,寬容他們的失誤與瑕疵,發(fā)現(xiàn)他們每一階段的潛力與價值,了解他們的特長與問題。其次,教師要真正地了解學生,時刻關注學生的疑惑與不足,傾聽學生的心聲,教師眼里有學生,師生才能真正意義上使彼此的心靈交融;教師只有多關心學生的感受,并時刻注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內心感受及其變化,想他們之所想,用心體驗他們的情緒變化和需求,甚至在教育過程中有“蹲下身”傾聽學生的聲音并與學生傾心交流的意識與行動,問一問學生的真正感受與需要,善于了解學生,能夠從學生的位置看問題,能夠以心換心,以情動情,才能被學生接納并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這樣的詩意境界中,師生間充盈著的是歌聲,笑聲與贊美聲,學生們在積極的歌聲與贊美聲的鼓勵下,能夠解放他們的思想,放大他們的生命價值從而激發(fā)其自身的生命活力。
【關 鍵 詞】 閏土;悲??;兒童;迫切性;重要性
閏土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故鄉(xiāng)》里的人物,讀完小說,我們就會感覺到有一種悲傷情緒籠罩著心頭,這對我們現(xiàn)在的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無疑是敲響了警鐘――一個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的人生注定是要失敗的。
一、閏土的人生履歷寫滿了辛酸,封建社會摧殘了他的身心健康
1. 少年閏土錯失了讀書的機會,美麗的故鄉(xiāng)并沒有給閏土之后的生活帶來幸福?!拔摇被貞浿械墓枢l(xiāng)是一個帶有神異色彩的美麗故鄉(xiāng)。它的“美”,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感受得出來:
“這時候,我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p>
……
“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里有“深藍”的天空,有“金黃”的圓月,有“碧綠”的西瓜,少年閏土有一副“紫色”的圓臉,脖子上帶著“明晃晃”的、“銀白”色的項圈,海邊有五色貝殼,“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還有各種顏色的鳥類:稻雞,角雞,鵓鴣,藍背……在這里,沒有一種色彩不是鮮艷的、明麗的,任何兩種色彩之間的對比都是鮮明的,它構成的是一幅“神異”的圖畫,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我”回憶中的“故鄉(xiāng)”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個世界實際是少年“我”美好心靈的反映,是少年“我”與少年閏土和諧心靈關系的產(chǎn)物。但是,這種心靈狀態(tài)不是固定的,這種心靈關系也是無法維持久遠的。社會生活使人的心靈變得更加沉重,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起來。當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時,這個回憶中的“故鄉(xiāng)”就一去不復返了。在這時,他看到的是一個由成年人構成的“現(xiàn)實的故鄉(xiāng)”。
很遺憾,少年閏土雖然生活在這樣美麗的故鄉(xiāng),但是,他沒有讀過書,成了文盲,這就給他后來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
2. 中年閏土生活艱辛,這可從作者對他的描寫上看得出來。外貌上,身材增加了一倍,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提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動作上,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xù)續(xù),謙恭而又含糊,顯得遲鈍麻木。對人的態(tài)度態(tài)度上,對“我”恭恭敬敬,稱呼“我”為老爺,和“我”之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對生活的態(tài)度上:悲哀、痛苦,生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只好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這樣的人可憐又可悲!
3. 封建社會的客觀因素是造成閏土的悲慘命運的條件之一。小說《故鄉(xiāng)》中的閏土,是一個舊中國的農(nóng)民,處于前后那特定時代和環(huán)境之中,以海邊沙地為生活來源,成為一個精神近乎麻木,在生活中只是默默承受和掙扎的貧苦農(nóng)民,他的希望和精神寄托,只是在于神佛之類的偶像,讓人們看到國民的麻木認命和精神空虛的弱點。
生活剝蝕了他的青春,辛勞卻沒有得到幸福生活,任其挑選東西也只要長桌、椅子、香爐、燭臺、抬秤和草灰,他的這種選擇,是出于自己是個農(nóng)民的身份,出于農(nóng)民身份的實用,是為了生計和精神寄托。他看望近三十年未見而且早就想見的老朋友,帶上土產(chǎn)品,抽空而來,匆匆而去,也是出于農(nóng)活的繁忙,這是中國勤勞質樸的農(nóng)民的一些共性特點。已經(jīng)是一個被封建禮教毒入骨髓的形骸了,是一個被掏空了靈魂的軀殼,哪里還有一點少年閏土的形跡。
二、閏土的悲劇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個人原因也難逃其咎
我個人覺得閏土的悲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按作者的意思是那萬惡的封建社會,但我覺得這并不完全,閏土的悲劇固然是封建社會下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的悲劇,閏土的卑微與奴性很大程度上是深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和觀念造成的,但這一切并不都歸咎于封建社會,也有個人的原因,歸納起來,就是:(1)閏土從小愛貪玩,白天到海邊拾貝殼,夜里守西瓜地,有刺殺猹的行為。(2)12歲了,根本沒有讀書的念頭,荒廢了學業(yè)。(3)捕殺野生動物,不懂得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散志。(4)閏土的父親對子女教育方法不當,將希望寄托在后代閏土身上,為了怕兒子死了就給他取名為閏土,還在神佛面前許下心愿,并給他戴銀項圈,相信封建迷信。(5)閏土深受父親的影響,也學會了崇拜偶像,具有濃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等級觀念。(6)孩子生多了,生活當然會受到影響,這也是造成閏土貧窮的一個重要原因。(7)沒有遠大的理想抱負,沒有崇高的追求目標,逆來順受,變得滿臉愁容,麻木遲鈍。(8)不珍愛生命,抽旱煙,摧殘身體。
三、閏土的成長經(jīng)歷凸顯出兒童教育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閏土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然而,閏土的影子還時常浮現(xiàn)于我們腦海中,閏土的悲傷成長經(jīng)歷不妨可以當作對當今青少年教育的反面教材,能對我們的青少年教育起到警示作用。下面,本人針對當今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問題,談三點看法:
1. 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變化的迫切要求?!督逃龑W》指出:“影響兒童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遺傳和環(huán)境的影響,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這些影響中起著主導作用?!?/p>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文化日益多元,觀念日益開放,資源日益豐富,為青少年獲取信息、開闊視野、培養(yǎng)技能提供了寬廣的平臺,但隨之而來的消極因素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給青少年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此外,校園傷害、意外事故等威脅學生人身安全的各種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養(yǎng)青少年形成科學的生命觀,進而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
2. 青少年生命教育是整體提升國民素質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生命質量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根基。全面發(fā)展的青少年只有擁有健康的生命根基,才能得到各方面的鍛煉和塑造,才能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棟梁之材。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全面發(fā)展的棟梁之材,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和崇高使命。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個體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與此相伴,青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重視生命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發(fā)展的共同課題,也成為我國學校教育的必然趨勢。
3. 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由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的生理發(fā)育逐步成熟,但心理發(fā)育卻相對滯后。在這個時期,青少年極易產(chǎn)生生理、心理和道德發(fā)展的不平衡現(xiàn)象。如果青少年在生理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時的指導,對無法預料且時有發(fā)生的隱性傷害往往難于應對,就會導致一些學生產(chǎn)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為失控等現(xiàn)象。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水平的日新月異,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之家庭貧困、就業(yè)困難等問題的客觀存在,特別是當代青少年多為獨生子女,社會經(jīng)驗不足,缺乏一定的耐挫力,稍有不順,容易走極端。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這些特殊性,決定了教育必須正視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落后于生理發(fā)展的實際,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矛盾及時加以疏導,使其向積極的方面轉化。
綜上所述,《故鄉(xiāng)》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深刻的,閏土也就成了人生中失敗者的典型,他的成長經(jīng)歷,也就是舊中國的普通農(nóng)民的成長經(jīng)歷――曲折、痛苦、心酸。閏土的悲劇可以警示后人:教育要從兒童抓起,否則就是閏土的翻版!
【參考文獻】
[1] 錢理群,王得后. 魯迅小說全編[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63~65.
[關鍵詞]教育德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
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它應當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理解生命,豐富心靈,堅定信念。在新的形勢下政治課除了傳授知識之外,還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價值。作為教育者,我們也應努力追求一種充滿生命體驗、感悟生命意義的教學新境界。
一、生命教育:現(xiàn)代教育不可遺漏的一環(huán)
生命教育就是指在個體生命的基礎上,通過有目的地進行生存意識熏陶、生存能力培養(yǎng)和生命價值升華,最終使其生命質量充分展現(xiàn)的活動過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質量,凸現(xiàn)生命價值??茖W技術迅猛發(fā)展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間,然而現(xiàn)實教育卻不知不覺偏離了正確的發(fā)展軌道,遮蔽了塑造人心靈的真諦:對純粹知識的追求、對實用技術的向往。其結果是使本來應當促進學生生命完善和人性豐富的教育,變成了壓抑學生個性、禁錮學生精神世界的機械訓練。教育界在近幾年提出了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全新的教育理念,針對中學生生命意識的缺失現(xiàn)象,在學校中開展生命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生命教育的內涵和外延急需拓寬。生命教育不能再僅僅局限于青少年,而應該成為全民教育、全社會教育。
請關注幾則案例:
《華西都市報》11月12日報道:今年剛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yè)的大學生王豪,4個月找不到工作,覺得對不起父母,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于11月6日在四川老家自殺身亡。
“敬愛的父母:您們好!我十分感謝12年來對我的養(yǎng)育,可是學習壓力太大了,我只有一死,因為作業(yè)太多?!币幻陜H12歲的女學生恬恬在留下這樣一份遺書后,自縊身亡。
什么讓孩子不想活?有專家分析,造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中小學生自殺事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學習負擔重、獨生子女和單親家庭及感情問題。
從這些中小學生自殺事件折射出一個問題——獨生子女教育真令人擔憂。問題發(fā)生在孩子身上,根子卻在家庭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首先是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太高,制訂的目標不切實際。如果孩子在學習上,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就輕則喝斥,重則打罵,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第二,家長過度嬌慣孩子。這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賴性的主要根源。家庭對孩子的溺愛,使孩子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這種孩子特別容易兩極分化,或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或過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現(xiàn)實打擊,就會以自殺、自殘、報復等過激行為進行自我否定。
第三,家長與孩子缺乏交流。一些家長總是居高臨下,孩子有心里話從不敢向家長訴說,家長也無從知曉孩子心里想什么,需求什么;
第四,家長對孩子缺乏賞識。看見的只是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話語常帶譏諷,使孩子喪失自信心;
第五,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產(chǎn)品,孩子既不敢怒又不敢言,個性壓抑心理產(chǎn)生畸變。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作為家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轉變只重智育,忽視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以身作則,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重視對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導;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耐心地傾聽孩子訴說,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試著化解內心的壓力。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樹立自強的意識。作為家長,應該從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學會賞識孩子,使他們擁有自信,明確自己的責任。
二、學校教育是孩子教育重要的實施者,也應引起反思
一是學校、教師應轉變育人觀念,因材施教。并建立合理的評價方法。要正確看待每一個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能把分數(shù)看得過重,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不僅僅是成才,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適應社會、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二是要加快學校心理教師的培養(yǎng)。目前許多學校大都無心理教師,有些學校雖然設有心理咨詢室,也只是迫于形勢,裝點一下門面。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一直呈上升趨勢,且低齡化問題嚴重。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命教育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所以學校不但要配備心理教師,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工作系統(tǒng)。構建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的結合。專門渠道就是要開展心理教育專業(yè)課,實施心理輔導、開展心理咨詢;非專門渠道就是在各科教學中、在德育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加強對學生生命的教育。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由于學生缺乏對生命的正確認識,造成一些學生對生命漠視;所以在中小學要開設生命教育課程,生命教育應首先致力于人與自己的教育: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找到真我,而且要幫助他們發(fā)展?jié)撃?,實現(xiàn)自我。
四是加強責任心的教育。生命來之不易且只有一次,應當尊重生命、關愛生命。讓孩子們懂得生命不只屬于自己,更屬于家庭、社會。培養(yǎng)學生不僅要成為學習的主人,還要成為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成長為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有責任感的人。
五是加強挫折教育。教育給了學生認識自己生命的知識、能力,教育營造了尊重生命的氛圍,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明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會經(jīng)歷許多困難和失敗。不能一遇到困難和失敗就悲觀失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教育孩子要“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以自然地心態(tài)應對競爭,參與生活。
六是要進行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教育。讓學生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及大自然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思考人生,以宏觀的視野去認識人類存在的意義,關心人類面臨的危機,共創(chuàng)人類美好的未來。
大學生自殺生命教育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fā),僅以2011年為例,國內報刊、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體就報道了40余起大學生自殺事件:2011年1月1日,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墜樓身亡;2011年1月5日晚5時30分許,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男生公寓5號宿舍樓,一名男生從4樓跳下身亡;2011年1月19日,石家莊信息工程學院大三女生劉偉因“求職壓力過大”而自殺……觸目驚心的事件使人感到震驚、痛心之余,不得不引起深刻的思考,發(fā)生在大學生身上的這種輕視自我生命的做法,暴露出了多年來生命教育在教育領域和社會領域的缺失。在高校,盡快構建起和諧有效的預防大學生自殺事故的生命教育體系刻不容緩,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高校生命教育領域開展現(xiàn)狀和重要性
大學生美好生命的隕落,不能說是教育之罪,卻一定有教育之失,除了事件本人自身的原因以外,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應反省多年來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偏差。
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苯逃腔谏氖聵I(yè),是發(fā)展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終使得個體生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獲得幸福人生的偉大事業(yè)?!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指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長期以來,要求教育工作者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但是,現(xiàn)實的狀況是,由于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工業(yè)化遠還沒有完成,與之相適應的西方以實用為標準的功利主義思潮和科學主義思潮持續(xù)涌入,致使我國高等教育在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過分注重知識、技能的把握、運用等實用功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精神領域引領的需求的偏差。教育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但過分強調為經(jīng)濟基礎服務,則使教育喪失它應有的獨立性,偏離自己的本位?!爱斀裰逃嬖谥环N實證化、功利化、技術化和模式化的傾向:教育活動中心似乎只是實證化和功利化的知識,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過程仿佛是過度技術化和模式化的生產(chǎn)流程,而不是對人的全面而充分的培養(yǎng)?!蔽覀兛吹?,學生從幼年時期就被引導,成功是奠基在看得見、摸得到的事物上而不是精神收獲上,學校只教導學生如何在物質上成功,而不教導他們如何才能獲得做人的成功,不教導學生關注并了解人生的真正需求、關注自己對生命的疑惑和如何化解,關注如何才能健康地生活,以健康的心態(tài)應對成長中的一道道難題。這樣偏重實物而忽視精神的做法其實就是生命教育領域的確實表現(xiàn)。
據(jù)調查,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國興起的時間不長,但在當今社會各種意識形態(tài)特別是不良意識形態(tài)如潮水般涌來,并以極大的沖擊力甚至破壞力沖擊著青少年薄弱的精神世界的情形下,生命教育領域的研究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教育者意識到,青少年在精神領域里獲取正確教誨引導的重要性已經(jīng)不能再被忽視,“生命教育是為了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事業(yè)”在學術界達成共識,生命教育這項工作作為高校教育重心也應當被明確提出?!吧逃且惶捉逃到y(tǒng),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標:在心靈與心智、身體與精神的各個層面上逐漸進步,變成比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樂、和諧的人,即教育學生認識生命,引導學生欣賞生命,期許學生尊重生命,鼓勵學生愛惜生命?!鄙逃赶蛄巳说慕K極關懷的教育理念,也成為了教育的最高追求。
二、高校應構建和諧有效的生命教育體系
大學生之所以選擇自殺,表面上在于無法解決自身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矛盾,不能超越自己,不敢直面現(xiàn)實,而更深刻的根源在于:無法洞悉和掌握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高校生命教育體系的構建應以引導大學生從理想走向現(xiàn)實、并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受磨煉,提高對生命的認識,直面生存,勇敢生活,使之真正領悟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為宗旨。
1.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悉心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真正意義。個體對生命、生命意義的探索往往存在一定盲區(qū)和曲折,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針對具體的對象施與不同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尋找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吧囊饬x是人的生命充盈,發(fā)揮和表現(xiàn)自身的自足感自由感,是生命向死亡痛苦,向一切摧毀傷害自己的力量抗爭的不屈感悲壯感。生命的本質力量在克服一切障礙,創(chuàng)造屬于人世界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確證”。教育者要通過自己的啟發(fā)、傳授來引導青少年明晰生命的這種意義。
2.引領學生探索生命的積極意義?!敖逃ㄟ^人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的傳承,給予人生活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教給人生活的智慧,發(fā)展了人創(chuàng)造生活方式的智慧和能力,給予了人在黑暗中探求人生真諦的慧根?!备咝5慕逃ぷ髡咴谝I學生探索生命的過程中尤其應注重引導其探索生命的積極意義,引導其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充滿人文意蘊和閃耀出人性的光輝,幫助大學生樹立生命的目標。
3.高校應成立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協(xié)會。應組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生命教育研究社團,組織學生研究生命及生命現(xiàn)象,定期開展生命教育活動。如在大學生中組織公開討論大學生自殺、暴力事件等問題;組織對地震、海嘯、洪澇災害進行考察,使之感悟人類的生死,由此體悟生命的可貴;在世界艾滋病日等重大日子,組織學生親自參與其中,通過開展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校園中營造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視生命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受到良性教育。
4.高校應建立獨立的生命教育機構,除開展系列化的生命教育活動外,還應下轄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指導工作,來進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檢測與預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咨詢與不良心理傾向的救治。如從新生一入學就通過心理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家庭背景和生理特征。平時注意對學生的言論進行篩查,對有抑郁表現(xiàn)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和監(jiān)管。在畢業(yè)求職等自殺高峰時段對各年級學生進行心理篩查,做好重點防范工作。除此之外,針對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在高校應形成發(fā)散式、圍網(wǎng)式的工作形態(tài),在教職員工中應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引導意識,從領導到每一位教職員工,從分管學生工作的專職書記和輔導員到授課教師,都應主動肩負起在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的重任。直接負責學生工作的書記、輔導員等相關人員也應進行心理健康咨詢方面的進修,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周密的發(fā)散式、圍網(wǎng)式、層層布局、細致周到的工作局面,從而有效杜絕輕視自己和他人生命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