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噜噜私人影院,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AV天堂永久资源网,5566影音先锋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積極心理學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4-01-23 15:05:23

序論:在您撰寫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積極心理學的方法

第1篇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在美國掀起的一股心理學熱潮,并在心理學家塞里格曼等著名心理學家的大力推動下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和廣泛的傳播。積極心理學的誕生和發(fā)展是心理學進步的表現,它不同于傳統(tǒng)心理學以問題為出發(fā)點,而是從人的積極人格、積極力量和美德出發(fā),不斷挖掘和開發(fā)人本身存在的積極潛能和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以人的主觀體驗、人的積極特質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tǒng)為研究內容,提倡用一種更加開放的和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是一門關于人們如何獲得幸福的科學,它更加突出以人為本的學科理念,因此它在不同的學科、不同領域中都可以廣泛的運用。人類因創(chuàng)造而得到發(fā)展和進步。創(chuàng)造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現代漢語詞典里,創(chuàng)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那么創(chuàng)造力屬于想出新想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成績和東西的一種能力。目前,學術界對創(chuàng)造力的界定較為統(tǒng)一的觀點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已有的知識,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許多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與人的個性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有無創(chuàng)造成就的取決因素不僅僅是能力的差應,而是取決于人的個性特征的不同。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當今的大學生,成長在社會的轉型時期和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和成長成才需要,大學生要不斷培養(yǎng)提升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大學生思想活躍,易接受新鮮事物,對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更具有好奇性。因此,需要從一個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挖掘和開發(fā)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1 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心理健康是目前教育界和心理學界共同關注的兩個熱點話題。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與心理健康有著緊密的聯系。創(chuàng)造力在某種程度上是每個人所固有的,而并不是天才的專屬,一旦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潛力得以實現和發(fā)揮,人在心理上處于正常狀態(tài)。創(chuàng)造力在心理學角度上是屬于個人特質的內容。創(chuàng)造不是一項孤立的心理現象和行為 ,而是涉及多種心理活動的艱巨復雜的勞動。

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之一是積極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質,包括自尊、創(chuàng)造、好奇心、寬恕、勇敢、熱情、善良、愛、正直、領導能力、合作能力、自制、感恩、虔誠等以及這些品質形成和相互作用的過程。積極心理學在研究人格特質和品質中,強調人內心存在積極的力量,只有人固有的的積極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長,人性的消極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在講究消除各種人格問題的同時,也致力于助長良好的人格的積極方面。因此,積極心理學可以通過其優(yōu)勢促進人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和發(fā)揮。

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與其個人特質是息息相關的。冒險性、好奇性、想象性、挑戰(zhàn)性作為創(chuàng)造性人格特征,不僅是先天賦予的,同時也更需要后天的積極促進和培養(yǎng)。積極的人格特質可以促進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潛能的開發(fā)、發(fā)揮。積極心理學就是在教育實踐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構成創(chuàng)造力的各種因素。創(chuàng)造力是需要非理性認識能力,包括靈感和直覺能力、感覺能力、表現能力、聯想能力、想象能力、猜測能力、幻想能力等;另一類是非理性精神力量 ,表現為一系列的創(chuàng)造性心理品質,包括意志、需要、動機、興趣、意向、情感、信念、潛意識等。積極心理學從大學生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出發(fā),通過積極方面去探索人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的渠道。首先需要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實踐的渴望。其次是激發(fā)大學生對創(chuàng)造性實踐的好奇心、興趣、熱情等積極心理和良好的情緒。最后在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的艱苦和復雜的實踐中,需要通過勇敢、合作能力、自制等積極因素來激勵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實踐的繼續(xù)開展。創(chuàng)造性實踐是史無前例的,需要勇于開拓的精神。因此,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學科理念、實際運作、研究主題是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有利借鑒和運用的有效媒介。

2 運用積極心理學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意義

2.1 積極心理學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康心理

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實質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教育。創(chuàng)造教育必然要求學校教育進行與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要求相適應的一系列革新。根據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的結合體的心理學特征 ,學校教育的最高境界乃是使充分發(fā)展的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達到美妙的功能藕合。因此,幫助大學生塑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心理,是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前提。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普通的大眾群體,大學生群體的大多數是普通正常的人。一個具有人格障礙、情緒不正常、心理異常和心理沖突等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惑,要在艱難困苦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有所實現是不可思議的。積極心理學是從積極的角度出發(fā),發(fā)揮積極預防、積極治療和積極增進三大功能,運用目前心理學較為完善的手段和方法,通過積極有效的方法在實踐中運用,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樂觀、勇敢、合作、希望等健康心理,并促使大學生在積極的心理因素的激勵下產生創(chuàng)造的能力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意識,并付諸現實的學習和生活中。

2.2 積極心理學有利于挖掘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潛能

創(chuàng)造力是每個正常都有的一種能力,并不是天才人物的特異功能。人的創(chuàng)造力潛能最活躍的時期是20到25歲之間。當代大學生,正值青年的活躍時期,是發(fā)揮潛能的大好時期。目前學術界較為一致性地認為神秘的觀點、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認知的觀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以及綜合的觀點是創(chuàng)造力的來源,這些創(chuàng)造力來源是在人潛能驅動下產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應包括創(chuàng)造性認知行為和創(chuàng)造性情意行為,即創(chuàng)造性人才應具有創(chuàng)造性個性,它包括性格上的好奇心、想象力、挑戰(zhàn)性和冒險性等。而這些認知行為和情意行為是個人因素和外界因素共同促成發(fā)生發(fā)展的,從而形成了人創(chuàng)造力的潛能。積極心理學致力于不斷發(fā)現和挖掘人本身固有的積極潛能,通過運用潛能自測,積極的心理暗示,團體拓展訓練、積極體驗等路徑,運用大學生潛能的暗示培育法、循序放松法、嘗試未知法、釋放訓練法、頭腦風暴法、原型啟發(fā)法等一系列方法,激發(fā)大學生、求知、研究、管理和發(fā)明的意識,不斷挖掘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形成和發(fā)展的潛能。

2.3 積極心理學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實效性

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不易被量化的抽象性實踐活動,需要在實踐中展現出來才能體現它真正的價值,這也是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自我實現的證明。一般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力之間可能存在更為復雜的關系 。例如 ,有研究指出:自我實現和其他人格變量如態(tài)度、動機、價值觀、自我認識和自我控制等 ,可以預測是否具有高創(chuàng)造性的能力。積極心理學從開放性和欣賞性的角度培養(yǎng)大學生的積極人格,挖掘大學生的積極力量和美德,其根本目的是這些積極人格、積極力量和美德等積極因素作用于大學生成長發(fā)展以及實踐運用過程中去。積極心理學通過運用各種路徑和方法,鼓勵大學生將這些積極因素內化為自身的優(yōu)良品質、積極的人格特質并形成高層次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對創(chuàng)造的樂觀態(tài)度、正確的動機、積極的價值觀、自我控制等積極特質進行運轉,利用各種積極條件和積極的成長環(huán)境,提倡大學生是生活、交往、專業(yè)學習、社會實踐中大膽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和開拓,不斷挖掘和展現自我的創(chuàng)造力。

3 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在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中的運用探索

積極心理學中的期望激勵、榜樣激勵、暗示培育等方法的運用,可以促進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和發(fā)展。

(1)期望激勵法,也稱為愿景鞭策法。積極心理學認為,期望激勵法是利用受教育者對所追求目標或結果的期望心理來調動受教育者積極性的一種方法。利用大學生的積極潛能和積極的人格特質對大學生進行客觀期望和自我期望動機的確立。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是與其期望值息息相關的。積極心理學的期望激勵理論認為,要使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挖掘需要一定動機,激勵努力績效獎勵滿足并從滿足回饋努力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有利于調動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形成和發(fā)展外在動機。從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需要出發(fā),結合學生實際特點,通過設置正確的目標導向、激勵機制、評估系統(tǒng),調動大學生為實現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目標獲得獎勵和滿足而不斷努力的積極性。

(2)榜樣激勵法,是積極心理學在教育實踐中常用方法。它是用先進的榜樣人物和典型模范的通過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激勵和影響受教育者并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理想和追求的一種方法。榜樣人物和典型模范是具有鮮明的積極的人格品質、美德的人,他們在各自的實踐中都發(fā)揮了各自的創(chuàng)造力并作出了作出了許多有創(chuàng)造性意義的實踐活動,并且這些有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都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的意義和作用。這些先進人物創(chuàng)造力帶來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可以激勵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發(fā)揮積極創(chuàng)造力潛能。

(3)暗示培育法。在心理學的角度是上說心理暗示的方法,在積極心理學的具體運用中稱為積極心理暗示,就是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來源是形式多樣,它既可以是想象力、好奇心、靈感等潛能,也可以是專業(yè)學習、日常實踐和訓練習得的一種潛能。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大學生把潛在創(chuàng)造力潛能力通過暗示的方法鮮明化。在暗示培育法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中,有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兩種具體方法。自我暗示,就是大學生利用心理語言來暗示自己的方法,通過自我談話、音樂、圖片等作為自我暗示的心理語言,并形成強烈的心理優(yōu)勢,引導潛在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他人暗示是相對自我暗示的主導者不同而言的。教育者在對大學生進行積極心理暗示時,運用導語、展開想象、引入體驗等方式挖掘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潛能。

積極心理學在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中方法還有很多,如頭腦風暴法、循序放松法、嘗試未知法等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因此,積極心理學在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要繼續(xù)研究不同的有效可行的方法,才能不斷地優(yōu)化形式多樣教育方法并切實在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中產生影響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郭斯萍,劉建華,陳以民.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輔導[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11) :212.

[2]陳冬梅.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心理學分析[J]. 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2(3).

[3]盛紅勇.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傾向與心理健康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雜志,2007(2).

[4]羅曉露.大學生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性人格與創(chuàng)造力關系的模型建構[J].心理科學,2009(5).

[5]陶國富,王祥興.大學生積極心理[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5):239.

第2篇

1文獻綜述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在20世紀 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迅速發(fā)展,在各個學科和學段的教學中被廣泛采納。在語言學科中,合作學習促進了信息交流和思維碰撞,有利于提高口語交流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激發(fā)學習熱情,并鍛煉團隊協(xié)作及人際交往能力。然而,合作學習往往依靠任務關聯、條件關聯、成績關聯等主體外在的因素,促使小組成員彼此互助,缺乏內在動機。并存在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問題。另外,內向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容易處于弱勢;性格暴躁的學生,容易引起沖突與爭吵。能力差的學生存在心理壓力;能力強的學生控制小組活動,妨礙了成員的平等參與。懶惰的學生不積極參與活動,而直接利用小組成果;積極的學生得不到足夠的支持,產生抱怨心理。最后,大鍋飯式的獎懲機制對小組中能力強而又積極的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

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了積極心理學的潮流,主張研究人類的積極品質,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Sligman指出“積極心理學的目標就是促使人們把關注的焦點從修復生活中最壞的東西轉移到建立正面的、積極的品質”。1998年P?L?Fredrickson將人的情緒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積極情緒有愉快、興趣、滿意和愛等,消極情緒有悲傷、失望、焦慮、抑郁、憤怒、忌妒等,并認為積極情緒可以構建和增強人的生理、智力和社會資源,而消極情緒則限制這種能力的發(fā)展。Hillson和Marie認為人格特征可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積極人格存在兩個維度:正性的利己特征和與他人的積極關系。西南大學李自維(2009)的研究顯示,專家和大學生都認為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積極品質包括:樂觀、自信、誠信、團隊精神/集體感、責任感、寬容、積極心態(tài)、勤勞、信用、創(chuàng)造力。

綜合以上理論研究,課題組認為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合作式英語學習中,能夠改善合作學習的狀況、體驗,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并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實驗研究。

2研究設計及研究過程

2.1研究問題

用積極心理學干預合作式英語學習,(1)小組合作程度是否提高?學習風氣是否改善?(2)小組的學習成績及表現是否改善?(3)個人對小組學習活動的體驗是否改善?

2.2研究對象

實驗在某高校英語專業(yè)一年級的兩個行政班的《綜合英語》課堂進行,課程由同一位教師擔任。每個班32名同學,均由29名女生和3名男生組成,各分為5個小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兩個班的共3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了積極心理干預,并選定另外3個小組作為對照組,未進行干預。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按特征進行了匹配。實驗組1(以下簡稱實1,6人)與對照組1(以下簡稱對1,6人),均為原本合作學習狀況就比較好的小組。實驗組2(以下簡稱2,6人)與對照組2(以下簡稱對2,6人),各含一名尖子生,他們在合作中不夠積極。實驗組3(以下簡稱實3,7人)與對照組3(以下簡稱對3,7人),均包含3名男生和4名女生。除了這些特征外,配對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其他情況基本平衡。另外的4個小組,基本情況不匹配,不便對照研究,故被排除在研究對象之外。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共計6個小組,38人。

2.3研究方法、數據收集和分析

課題組主要運用師生座談,學習日志等形式與小組或是個體進行溝通。教師的教學過程和課堂觀察也通過教學日志進行了記錄。學生的合作學習狀況通過課堂活動成績記錄得到體現。運用積極心理學進行干預前,教師已在兩個班組織了四周的合作式學習活動,包括三篇課文難點問題的探討和三次詞匯接力賽活動。之后進行了第一次問卷調查。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學期中教師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干預實驗,為期分別為兩個月和四個月。之后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過程中,課題組除了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合作學習狀況進行了對比,還對實驗組在干預措施實施之前與之后的學習狀況進行了對比。

3干預過程、結果與討論

3.1問卷結果的對比

從表1表2看出,干預前,38名研究對象中,對合作學習的正向評價與體驗占71.84%,這是合作學習得以開展的基本保障,但是,負面的和較為負面的(選擇“一般”的)仍占到27.15%,這種狀況有待改進。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干預后,正向的評價與體驗上升到85.27%,負面的和較為負面的下降到14.74%。當然,這些變化的促進因素還包括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逐步適應。

3.2干預過程與兩次訪談

通過第一次問卷之后的訪談和前四周的課堂觀察了解到:實1與對1(見表2.,下同)的組內關系融洽,合作狀況良好,合作體驗也較好。實2與對2中的兩位尖子生性格較為孤立,不信任小組成員的能力,喜歡獨自學習。這給小組的整體氣氛帶來了不利影響。實3與對3中的男女生均存在距離感。男生課外活動多,花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不足,合作學習中默不做聲,造成女生對本組的競爭力缺乏信心。

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學期,教師針對實驗小組的不同特征進行了不同的積極心理學干預。主要從小組內積極環(huán)境的構建,積極情緒的營造,相互督促建立良好習慣,坦誠交流,享受共同奮斗的過程,以及尋求積極的轉變等方面進行干預。對于實1,教師引導他們不斷設立更高目標,不斷進步。還讓他們總結小組合作的成功經驗和方法,與兩外的兩個實驗小組分享,他們的愉快體驗也感染了另外的兩組。這樣的交流也加強了小組間的交流和互助。對于實2,教師多次與尖子生座談,幫助其認識到自己對小組的重要性及小組的積極環(huán)境對自身學習的有利影響。激發(fā)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促進小組共同進步,體驗其中的收獲與樂趣。此外也與其他成員進行了分散的及集體的座談,幫助其樹立包容心。還抓住進步的點滴與小組一起總結,引導其體驗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協(xié)作攻堅的樂趣。對于實3,教師一方面鼓勵全組化不利為有利,體驗男女搭配的學習樂趣;另一方面激勵男生發(fā)揮“力量”,鼓勵女生發(fā)揮細心的優(yōu)勢,督促提醒男生為小組活動做準備。合作學習一見成效,教師就組織他們進行總結,體驗成功樂趣。除此之外,教師還把三個實驗組的日志在他們之間傳閱,點點滴滴匯聚成了正能量。

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干預,第二次訪談顯示:實1與對1合作狀況和體驗均良好,但實1曾在詞匯接力賽中兩次取得滿分,對1則沒有。實2的組內關系變得融洽,在尖子生的帶動下,組員都對自己要求較高,成績較好。而對2的尖子生越來越受到排斥,越發(fā)固執(zhí),合作場面冷清、敷衍。實3的積極情緒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教師幾次發(fā)現他們利用午間一起學習。合作學習的效果也立竿見影。男女生無隔閡感。男生積極多了,女生也為本組的進步感到高興。而對3中的男生經常忘記任務,合作中處于游離狀態(tài)。女生在討論中干脆撇開男生,而在詞匯接力賽中他們一蹶不振。

3.3成績對比

從表3可以看出,實驗組的成績都有較大幅度提高,對比組除對1外,其他兩組幾乎原地踏步;除實1沒有與對1明顯拉開差距,實2比對2、實3比對3都有明顯優(yōu)勢。這也說明,積極心理學干預的重點對象應該是合作學習問題較為突出的小組,并要抓住其主要矛盾。另外,實3雖然也有較大進步,但仍落后于實1、對1和實2,僅略高于對2,這說明,男女混合組應成為將來積極心理干預的重中之重,并應給予更多幫助。

4結論

第3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發(fā)展 新研究 方向

引言

隨著通過生化技術來治療心理疾病和情感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對精神和心理對抗運動的研究興趣也逐漸增大。而最早意識到積極心理學作用的是:馬丁?賽里格曼博士,它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鼻祖,并且用了40多年的時間致力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在追求生活質量的同時,卻忽視了精神追求,因此負面心理紛至沓來。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心理學中的諸多理論把人過于機械化,忽略了人內在的潛能和主動性。因此,積極心理學應運而生。

一、積極心理學簡介以及研究層面

1.積極心理學簡介

在過去10年里,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是其研究以及應用合理的囊括了人類經歷的精神層面曾經被視為消極的、不成熟的、甚至是病態(tài)的心理現象已經不再為人鄙視,而更多的心理學專家對其表現出了積極地態(tài)度。

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地品質,它與消極心理學對立而生,相對于消極心理學的負面、低落,積極心理學能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能,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使生活更加的幸福安定。積極心理學本身利用了心理學目前比較完善有效的試驗方法和測量手段,研究人類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

2.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及發(fā)現的問題

單就目前心理學研究的對象而言,積極心理學主要從三個層面上來研究其對人產生的影響。

首先由內而外,在主觀層面上積極情緒體驗的研究,其包括:幸福感和滿足感、希望和樂觀主義,以及快樂和幸福。而研究表明,人類的各種積極情緒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往往在體驗一種積極情緒的同時,也會間接的感受到其他的積極情緒。

單就個人而言,是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愛的能力、工作能力、人際交往技巧、對各種事物的感知能力、天賦、智慧等等,積極的人格有助于個體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在群體的層面上,積極心理學研究公民美德和使公民更具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以及民間組織,包括健康的家庭、關系良好的社區(qū)、有責任的媒體等等。

在對積極心理學產生的條件做相應研究的同時,人們也發(fā)現了諸多矛盾的問題。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積極的心理學強調獲得積極情緒,必須存在快樂、滿足、幸福等必要因素,但是中國古人卻留下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樣的名言,而一些常識也進一步證明,有些成功,也要面對負面情緒的積累,而長期處于優(yōu)渥環(huán)境下的人,反而喪志,所以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之間如何轉化?如何塑造更健全的人格? 這些也給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這也有待專家們的進一步的探究。

二、積極心理學發(fā)展的意義

1.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完善心理學理論體系

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并不是全新的流派,它是將以前各種專業(yè)研究中忽略的積極心理元素整合在一起,然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創(chuàng)新,促進心理學分支中人性積極層面的發(fā)掘。如今,積極心理學被越來越多的群體所重視,逐漸成為當代心理學新的研究方向,所以積極心理學發(fā)展的研究,有利于構建心理學的完整體系,同時發(fā)展積極心理學技術,從而提高人們的心理素質及水平,使之與生活質量的提高相匹配,由此帶動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2.積極心理學能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

積極心理學致力于研究的對象是個人,而且其關注的是人的優(yōu)點和價值,關注正常人人性中的積極的成分,從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人心理狀況,更有利于展開積極的干預和誘導,以促進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積極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從而更好的建立健全人格。

3.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對于傳統(tǒng)研究技術的沿用,促進其更新變革。

從某種角度來說,積極心理學是在消極心理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是消極心理學研究過程中碎片化的整合,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過程。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繼續(xù)沿用了消極心理學研究的方法,例如:問卷、訪談、實驗等,但是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變革,研究方法更加的標準、醇熟,從而使研究方法更高的服務于心理學研究體系。

三、結束語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遵循當前主流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例如:問卷,訪談,實驗等各種方法,同時中間還融合了人本主義思想。積極心理學倡導探討人的美德、愛、寬恕、感激等各種積極的方面,引導人們不斷的發(fā)現自身長處,使普通的個體對社會及生活充滿積極情緒,促進個人,團體和社會的繁榮,從某種意義上來來說,積極心理學彌補了心理學知識體系上的空檔。

但是換言之,積極心理學也并不是憑空出現的新鮮事物,在以前的心理學研究中,就已經存在了積極心理學的元素,只是它們當初相對的分散,沒有被整合成一個整體,雖然西方學者對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得出了許多振奮人心的結論,但是上述研究中發(fā)現的矛盾及問題也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參考文獻

[1]曹愛紅,陳曉芳,宋惠佳.當代心理學研究的方向及價值核心.[J].心里科學進展,2008,5(9):30-37

[2]嚴文斌,宋佳鑫.社會對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支持和影響.[J].應用心理學,2005,11(8):56-69

第4篇

關鍵詞: 心理學 教學方法

1、優(yōu)化課程結構,讓學生迅速融入教學過程

作為幼師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的心理學,應做到從一般規(guī)律到特殊規(guī)律的縱向有序及同層次學科的橫向結合和有機聯系。要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幼師學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心理素養(yǎng)為目標,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材結構。教材的結構是幼師學生形成心理學認知結構的依據,教材的結構與現實教育教學活動的結構越接近,就越易使幼師學生將所學心理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做了解幼兒心理的有心人

從幼師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幼兒心理學教育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幼師心理學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讓學生到幼兒園多看、多聽、多想、多用,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幼兒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讓學生做了解幼兒心理的有心人,幫助學生制訂詳細的調查計劃,即調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調查問題有哪些,調查步驟如何,結果如何分析等等,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幼兒在游戲,學習和勞動中的表現,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并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不僅掌握了幼兒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還懂得了運用理論來指導實踐,提升學生理論思維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對幼兒進行較長時間的調查了解。遵循客觀性和科學性的原則,用事實說話、用科學說話。幫助學生學會選擇行為樣本,進行客觀測量和標準化測量。讓學生從幼兒的活動中去發(fā)現一些有趣的心理現象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現成的量表進行測量,也能根據一定的測試目的和要求設置和編制出簡單的心理測試量表,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應用科學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邀請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成績突出,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給學生介紹經驗與成就,跟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溝通,取得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效果。這種親臨現場、親臨其境、親臨教師的實踐的教學方法,不僅提供了心理學中“教”與“學”背景知識的融合,而且鍛煉了學生實際的教育教學的能力,增強了心理學教學的操作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應用心理學的觀點、知識和方法來設計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從而鞏固、理解、運用和消化已學過的心理學理論知識。

3、堅持課堂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向學生講清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為幼師心理學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而在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抓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并以大綱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指導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自己進行歸納總結,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獨立地去獲取知識,而不是向他們灌輸知識。同學們解決不了的難點,教師再給以重點講解。在教學中要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借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以便當他們走向工作崗位時,能夠有效地做好知識的傳遞工作,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增設可操作性知識,如心理實驗、心理測量等內容。在心理學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實驗的內容,使心理學知識更直觀、形象,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符合學生學習的習慣。通過心理實驗內容的學習,可促進學生有效地理解、記憶,輕松地掌握理論知識。如在學習認知過程內容時,以往過于注重心理現象規(guī)律的介紹,導致學生只記住了規(guī)律的文字描述,卻不會用這些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心理現象。引入心理實驗后,學生先學習理論知識,再通過操作實驗加強理解,實驗結束后還要及時討論總結這些心理現象、心理規(guī)律在教學實際中應如何利用。這樣就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他們主動從心理學的視角思考問題的習慣。還要定期組織專家、學者開展課程學術報告,介紹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以報告為契機豐富課程學習內容,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積極吸引學生參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學。

第5篇

 

隨著國內教育體系的不斷發(fā)展,高職院校在其中的地位不斷走入上升趨勢,高校內的學生也逐漸呈現出自身的特點,因此應將學生的教育方式與學生自身的特點相結合,以尋求相互適應的方式[1]。健康的心理教育學是引導學生完善自身心理素質的重要學科,因此,在高校心理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

 

一高校學生現代心理素質的發(fā)展現狀

 

在當今高校教育中呈現出兩種原因造成心理學教育在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方面未能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一方面,在高校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經常在課堂中將需要講解的教學內容簡單而又毫無色彩的講解給學生。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對心理學教學來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將心理狀態(tài)進行部分分析和理解,同時使學生對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和理論更夠做到正確的理解和掌握,然而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另一面,在高校心理教學中,教師僅是要求中學生憑借單一性對其進行掌握和學習,例如全面性的學科系統(tǒng)、心理學教育理念的準確度以及對相關內容知識有條不紊的清晰度等。換言之,當前的心理學教育過于重視形式方面、思維邏輯等方面的統(tǒng)一,而忽視了心理學教育對學生的價值和重要意義。因此,對于當前的教學模式難以增強中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提高心理學教育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以及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設,致使我國社會現代化事業(yè)走向全面的發(fā)展的新單路,因此,對人才的綜合素質的全方面要求也隨之增高。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對國家、社會等方面的教育和認識給予過多重視,而忽略了如何正確指導學生對自身能夠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以便在能夠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適應未來的社會發(fā)展。在《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對于素質教育的中心是心理素質教育做出重點說明,缺乏合格心理素質的人才綜合素質的是不健全的,尤其是高校中的教師肩負著培育當代中學生高素質的責任,并對未來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因此,心理教學中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教育,避免社會言論、事件、思想等負面方向內容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教師應促進學生對心理學的相關內容和整理心理調節(jié)問題的能力給予扎實的掌握。因此,增強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高等學校中,心理學教育不被學生重視,對其投入的精力較少,但是心理學教育對于學生自身在未來從事教育行業(yè)、以身作則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嚴格高校教師擁有健康、樂觀、積極地心理素質,加大高校心理學教育的力度,促進師生的綜合素質的共同提高,以便自身適應未來的發(fā)展。

 

三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方法

 

①對學生進行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

 

由多種高水平節(jié)操組成的綜合體是高尚情操,其價值觀組建的基礎,也是個性構成的主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高情操的培養(yǎng),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道德是指人們的行為與言論符合整個社會的道德標準。在人們認知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認識與人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等緊密相連成為理智,其是人們進行認知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對理智的形成過程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全面的掌握,繼而開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求職欲望。

 

②為學生打造健全的人格。

 

在心理教育中,人們心理狀態(tài)的綜合反映稱為人格,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是健全的人格。在某些方面來說,健全地人格比知識和能力的傳授更重要,因此,在心理教學過程中,增強對帶帶學生的人格教育,繼而提高學生整體的心理素質。人格的基礎是自我認知,心理的個性特征是人格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自身擁有健全的人格的前提是經過心里個性教育培育學生自我認知水平提高[3]。自我認知有利于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將其與自尊、自強相結合,進行全方面的發(fā)展,進一步加速學生個性的成熟,以達到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正確建立。

 

③ 高校教師對教學的目的和要求進行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將以育人為本作為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的目標,以往只關注書本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現代化的教育發(fā)展,高校教師應將傳授知識和育人為本的作為教學的根本,具有全面能力、知識的綜合性人才,在未來發(fā)展的社會道路中適應社會的需要,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實際訓練,將各種運用能力融合在對心理學教育中,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

 

④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

 

迄今為止,心理教學一直處于對理論和概念淺顯的分析上,使得學生對心理學的理解僅停留于抽象的定義等表面內容,造成學生對心理學產生興致勃勃態(tài)度變成味同爵蠟,并逐漸認為心理學教育毫無意義。導致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師根據心理學書本的內容制定的教學方案,另一面是教師在教學中值注重理論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實際情況的必要性。因此,教師應將心理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達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充分發(fā)揮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使學生對心理學產生興趣。

 

總結,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大多數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量得到增多,因此高校應切合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努力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意志力等內容,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繼而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能夠順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走向。

第6篇

一、政治課中運用心理學的目的

高中政治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但在當前的政治教學中,學生覺得政治課沒意思,政治課給學生的印象就是空洞的說教、枯燥的練習和機械的背記,以致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好。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如果在政治課堂中得到合理運用,那必將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態(tài)度積極接受所教內容。

二、政治課教學中運用心理學的方法

1.角色漸變法。教師通過改變被動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者的角色向主動學習者的角色漸變。一是變被教為互學,在這里則體現了奧斯本的“頭腦風暴法”,如在講課過程中我經常將時事政治作為討論話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限定時間,每組討論各自的觀點,選出代表最后做出發(fā)言,我會在最后給予總結做出結論。或我在分享完以后,給學生一些更寬的想法。頭腦風暴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目的。當然這種方法是要控制的,否則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在浪費時間。二是變被評價為參與評價。

通過角色漸變法,學生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害怕評價轉為主動評價,與老師和家人的關系有所改善,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對學習計劃和學習過程有很大的幫助。

2.激勵法。古人云:“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心理學認為及時、適當的激勵可以使人的能力發(fā)揮得更好。激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輕視的重要方法。運用激勵法要注意時機性、針對性、發(fā)展性。這種方法很好地體現了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我在教學中就基于這種理論增強教學效果。

第一,滿足學生的友愛和歸屬需求。在生活中,人都有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的愿望,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友愛,并有所歸屬,得到承認。友愛和歸屬的需要就是指個人對愛、情感和歸屬的需要。愛包括教師給學生的愛、學生給學生的愛和教師接受學生的愛、學生接受學生的愛兩個方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就不能簡單地就教而教,而要搞好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應該有感情和愛的因素。

第二,滿足學生受尊重的需要,在贊揚、民主中激勵學生。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不斷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認識,采用多種激勵因素,多安排有挑戰(zhàn)性(有一定難度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學習任務,增強學習成就,在學校和家長及社會的配合下,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消除學生的不滿情緒和態(tài)度。在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不失時機地予以鼓勵和肯定,讓學生經常聽到老師激勵的語言:“你的看法很獨到”;“你的知識面很廣”;“理論聯系實際”等。

在課堂中應用激勵法,可以鼓舞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使學生更多地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成功樂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經常觀察:學生是否注意教師?課堂上是否主動回答問題,等等。通過觀察,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當然,教師既要觀察所有的學生,同時又要觀察同一學生在不同學習活動中的表現,以便全面了解學生學習動機的全面情況。動機越強,努力越大,熱情越高。動機決定了學生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動從事某種活動并堅持下去。良好、適當的學習動機最終將促進學習行為的改善,提高學習能力。

三、政治課教學中結合心理學理論的作用

政治課教學中運用適當的心理學理論會給老師和學生帶來很大的變化,大大增強教學效果。

1.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改善學習心理品質。通過在教學中運用心理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習效果。學習動機是有效進行學習的前提,但學習動機的鞏固和發(fā)展又依賴于學習效果,學習效果雖然是客觀的,但對它的評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觀標準,但是,學生對它的感覺有主觀性。因此,教師應掌握評分的藝術,使學生保持學習上的成功感。為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1)學生的成敗感與他們的自我標準有關,教師應注意這種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2)課題難度要適當,經過努力可以完成,否則,總不能正確完成,喪失信心,產生失敗感;(3)課題應由易到難呈現,以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4)在某一課題失敗時,可先完成有關基礎課題,使學生下次在原來失敗的課題上獲得成功感;良好、適當的學習動機最終將促進學習行為的改善,學生更愿意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并克服某些困難,完成任務。

2.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適當的激勵方法能夠滿足學生渴望成功的需要,促進學生建立正確的評價模式,提高學習能力。

第7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徑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里格曼提出并倡導的。[1]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個人與社會的發(fā)展,幫助受教育者走向幸福。幸福感是一種心理的感受,積極狀態(tài)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樂和樂觀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全面促進學生積極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追求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一、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是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1.積極心理學是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們的孩子衣食無憂,物質和文化生活都日益豐富,理應快樂幸福。然而,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很多學生卻出現了心理失衡現象。多年來,高校的心理老師想盡一切辦法處理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疲于應付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危機。在消極的“問題”心理學導向下,大多數心理沒有問題的學生心理發(fā)展需要被忽略了,影響了他們追求和感受幸福的能力的發(fā)展。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應對損傷、缺陷和傷害進行研究,它也應對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進行研究;治療不僅僅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fā)掘;心理學不僅僅是關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學,它也是關于工作、教育、愛、成長和娛樂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家們發(fā)現,積極教育中的“幸福計劃”可以有效減輕青少年絕望感,提高樂觀情緒,可以有效減少和預防焦慮;可以減輕行為問題,如攻擊行為問題、網癮等,而且它對不同種族背景的孩子都起作用。因此,積極心理學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可以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更加充滿積極的能量,指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良性發(fā)展的道路。

2.積極心理學是構建和諧社會,增強人民幸福感的需要

和諧社會的目標指向是要實現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諧。和諧離不開積極的情緒、積極的品質、積極的人格、積極的自我、積極的關系、積極的改變。當社會處于穩(wěn)定和繁榮時期,人們將會更加關注個人、集體和社會各層面的積極品質和美德;而對積極品質和美德的關注又會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繁榮與富強,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理解并幫助人們獲取幸福和主觀幸福感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目標。[2]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積極的情緒,如喜悅和安詳,也包括積極因素的狀態(tài),如沉浸或欣慰。積極情緒為我們提供了創(chuàng)造更好的關系和顯示更強生命力的機會,促使人們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更寬容的思考,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引發(fā)思想和行為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具有積極觀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會道德和更佳的社會適應能力。積極情緒改變著人們,幫助他們成為良好的自己。處于最佳狀態(tài)時,人的壽命最長。[3]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幸福課,就是幫助人們獲得幸福的課程,幸福課在高校的普及,將對促進社會的和諧與人民的幸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與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心理學有三大使命:(1)醫(yī)治精神疾?。唬?)使全人類的生活更有效率、更充實、更完善、更幸福;(3)發(fā)現和培養(yǎng)人類的卓越才能。[4]二戰(zhàn)以后,心理學更多地關注人的消極方面,全世界的學校心理教育都把主要目光放在發(fā)現和治療學生的心理問題方面。這種消極心理學導向的學校心理教育忽略了學生的獨特的積極品質、自我實現以及社會發(fā)展。積極心理學指出:預防是為了避免問題的產生或者為了盡早搞清楚問題而縮小問題可能造成的消極后果所采取的措施。促進健康則是指通過增加個體的能力,以便使他們自覺去采用那種能增強自己生活質量的生活風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把工作重心落在預防和促進上,在兼顧解決心理問題和預防的基礎上促進廣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積極地引導,使每一位大學生掌握并能有效運用心理調適方法,產生對過去和現在的滿足、幸福的體驗,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樂觀的態(tài)度,增強生活幸福感,并發(fā)揮自我力量和潛能,完善自我,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二、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提升學生的個人優(yōu)勢

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不應只停留在問題的發(fā)現和解決上,而應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上,找到學生自身存在的積極力量,發(fā)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優(yōu)勢與潛能。心理老師不僅要了解學生心理可能存在的問題,還要發(fā)現學生正向的力量,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通過美德的發(fā)掘、積極品質的培養(yǎng)等途徑幫助他們獲得或激發(fā)積極的力量從而克服現實中的誘惑和困難。讓學生對自己、對生活充滿希望,有生活目標,體驗成功和成長的快樂與價值感。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鼓勵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和好奇心,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對環(huán)境的控制感。引導學生關愛自己、關愛生活、關愛他人,學會接納自我、接納他人,使學生能夠面對挫折時充滿希望,具有應對逆境的心理彈性。教育學生利他、善良,遵守社會規(guī)范,接納社會,學會體驗幸福生活。只要將目光鎖定在學生的積極面,就會發(fā)現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個體,才會對未來充滿希望。以贊美的方式告訴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帶著美德和優(yōu)勢去生活和學習,這可以成為每一位學生一生享用的財富。

2.誘導學生的積極情緒

誘導積極情緒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積極情緒誘導對個體心理健康起作用的核心在于這種方式能增加個體的心理資源。心理資源其實就是心理能量,它主要用來支撐一個人產生或進行名種有意識的心理活動以及外在行為。誘導積極情緒可以擴建認知領域的功能,擴展注意范圍思維的多樣性,改善對挫折及失敗的認知,提高抵抗壓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從消極狀態(tài)中恢復的能力;還能擴建個體的生理資源。誘導積極情緒能增加人們對熟悉人的信任感,甚至還能擴建積極品質,誘導和增加樂觀主義、寧靜、自我恢復能力等一些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品質的形成。

3.在目標定位上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功

美國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學生學業(yè)與人生成功的基礎與關鍵,并認為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夠保證學生學業(yè)與人生的成功。因此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上是以成功為導向的,更多地關注學生內在力量的增加與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關注為學生的成功提供恰當的指引。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普遍存在以問題導向為主的現象,較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較少關注學生積極因素心理品質的培育以及對學生成功的指引。這種問題導向為主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務對象與工作范圍,并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教育中所能發(fā)揮的作用。我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在關注學生心理問題的同時,更多關注學生的成功與幸福,并為他們的成功與幸福提供指引。把心理中心從“心理垃圾的處理站”變成“心理能量的加油站”。

4.發(fā)展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基于發(fā)展性的有利因素對學生成長與發(fā)展所提供的強有力的、積極的影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運用多種策略來培育發(fā)展性的有利因素,通過建立并增強外部的與內部的有利因素,在學生身上發(fā)展積極心理品質,減少學生的消極情緒,并幫助學生在學校取得成功。

一方面通過增進并關注外部有利因素,幫助學生們獲得支持、認同,使學生在學校里能體驗到支持,獲得一種尊重、認可與價值感。明確父母和學校的期望和行為的邊界,使學生提高對自己的期望。另一方面建立并增進內部有利因素,幫助學生設置合理的成績期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完善學生的個性,培訓積極因素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計劃與決策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文化品味、情緒控制技巧、抵制技能以及和平解決沖突的能力;讓青少年能將自己視為積極的個體,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三、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1.普及幸福課

教育應該是快樂的,是關注人類潛能與優(yōu)勢的??鬃釉唬褐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幸福課是指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關注人類優(yōu)勢與幸福,幫助人們快樂與幸福的課程。幸福課在大學的實踐首先是賽里格曼于1999年從賓夕法尼亞州大學開始的,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充分的肯定與發(fā)展。我國高校的幸福課應該致力于關注積極優(yōu)勢、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積極組織六大主題。[5]在課程設計層面,應該注意盡可能地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讓參與者能夠獲得參與課程的驚喜;課程設計與校園文化、學生生活相適應;對課程的目的、概念以及針對哪項積極能力,應有明確評估;課程配套工具、操作流程以及教學效果應能重復檢驗;可借助專業(yè)心理公司生產的團體活動器材。

2.評估積極的大學生心理資源

國內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來,傳統(tǒng)的做法是,當新生入學的時候,做心理健康狀況的普及性測試,主要選用的量表如UPI、SCL-90,都是篩查學生心理問題的。篩查出有心理危機和心理問題的同學,供心理老師選擇性地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問題咨詢。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他們需要揭示出正面的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狀況,揚長避短,全面發(fā)展積極心理品質。隨著我國積極心理學以及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運動的不斷普及和深入,國內很多學者也在研究怎樣對積極心理品質進行系統(tǒng)評估。目前,國內心理專家根據積極心理學相關研究成果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將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多維結構通過心理統(tǒng)計學的方法建構起來,并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出科學性高、實用性強的測量工具。為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積極方向轉型,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性、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7]

3.積極心理咨詢

在心理咨詢方面,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觀點是:(l)心理治療不是修復受損部分,而是培育人類最好的正向力量;(2)用積極的力量培育與強化來取代個案的缺陷修補;(3)發(fā)揮人類正向或積極的潛能,包括幸福感、自主、樂觀、智慧、創(chuàng)造力、快樂、生命意義等。[6]積極心理治療的特殊之處在于治療過程中運用直覺與想象,運用故事作為治療者與患者之間的媒介,強調激發(fā)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最終成為環(huán)境的積極治療者。只有內在的積極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長,人性中的消極因素才能被抑制。大學生正處于人生全面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大學生心理咨詢不必過分糾結于過去的創(chuàng)傷和問題,而要充分激發(fā)他們積極的心理能量,最大限度地去發(fā)現和發(fā)展自我,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

4.激活學生心理組織的積極因素,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

積極心理學是“研究有助于發(fā)揮人、團體和機構的最佳狀態(tài)或功能的條件和過程的一門科學”。它提出了積極預防的思想,認為在預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進步是來自于在組織內部系統(tǒng)地塑造各項優(yōu)勢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協(xié)會,班級里都有學生心理委員,他們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力助手。我們可以給他們上幸福課,教給他們做積極心理團體活動的方法,激勵和引導他們的積極情緒,通過團體心理活動課的推廣,帶動全體學生積極心理優(yōu)勢的發(fā)展。通過在學生心理組織中建立心理支持系統(tǒng),進而在班級里進行推廣,加強同學間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從而構建心理危機的積極預防體系。

5.建設幸福教師工作室,促進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

學生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受校園環(huán)境影響,與教師心理品質有緊密的聯系。中國的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很少讓學生感到愉悅,當學生感受不到校園生活的愉悅和求知的樂趣時,厭學問題隨之而來。高校教師面對越來越復雜的職業(yè)壓力,如果缺乏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沒有積極地調整和應對策略,就會引緒衰竭、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等倦怠現象,如果學校里沒有積極的心理援助,就會導致教師心態(tài)失衡、產生怨職情緒、缺乏愛心和耐心、創(chuàng)新力喪失等,從而影響或降低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心理教師不僅應當與本校教師建立協(xié)作關系,還應該通過師資培訓、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師團隊活動等致力于促進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從而創(chuàng)建師生共同擁有的幸福的校園生活。

參考文獻:

[1] Int.http:///view/911556.htm.百度百科.

積極心理學.

[2] [美]Alan Car.積極心理學[M].鄭雪,等(譯).北京: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3] [美]芭芭拉·弗雷行昊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 王

珺(譯).積極情緒的力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10:25.

[4] 宋風寧.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的構建[EB/OL].Int.http://.cn/

Conference_7429511.aspx.

[5] 陽志平,等.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6] 百度百科.積極心理學(EB/OL).Int.http://baike.baidu.

com/view/911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