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2 17:00:15
序論:在您撰寫西方經濟學的研究起點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借鑒參考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0506-00000114-0102
當前國內許多經濟學者和經濟工作者掀起了一股齊力研究西方經濟學的大浪潮,其目的:一方面為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學建設中有所參考;另外也可在國內經濟發(fā)展和經濟體制改革中有所借鑒。筆者此次探討也即為研究西方經濟學,即為能夠有效吸取其有用成分,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發(fā)展的價值核心來進行借鑒和學習。并在以后的經濟工作中,做好指導作用。
一、簡單概述
“西方經濟學” 指西方國家不同時期所呈現的主流經濟學,當前“西方經濟學”特指為美國經濟學說以及相關研究教材。它是西方國家經濟學者對其國家市場的經濟運營方式以及市場經濟體制所做出的一種理論概括。并歷經200多年的深入討論和探索,使經濟學的研究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基礎理論體系和基本規(guī)范?!拔鞣浇洕鷮W”目前是西方各國家在制定其經濟政策中最基礎最根本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是西方經濟學眾多分支學科當中的理論基礎。但這一成熟的西方經濟理論基礎,同時也存在著資產階級形態(tài)意識的說教,因此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必須予以識別。從而有效吸取其有用的成分,舍棄其資本主義宣教的內容。目前國內經濟學家早已將其形成了共識。其不同的認識方面為“西方經濟學”到底在哪些層次或哪些方面上可以為我國經濟體制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從發(fā)展我國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筆者以為,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們參考借鑒:
(一)經濟學的邏輯起點
經濟學中的邏輯起點在西方經濟學理論展開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時現時隱貫徹始終。西方經濟學認為,經濟學應以個人為起點,個人是最基礎的單元同時也是研究經濟的基礎和根本,個人形成了經濟活動中的基本決策單位。任何的經濟活動也均是由個人進行發(fā)動的,其經濟活動后果也將由個人進行全權負責。因此個人對他所參與的經濟活動能夠達到的經濟目的以及他所想要的預期效果最清楚。所以,個人自己的選擇應是他自我看來最優(yōu)化的抉擇。由此得出,個人也就是組成經濟活動的最佳單位。經濟學的本身也即是一門抉擇性學科,因此經濟學必須將決策者、選擇者個人作為經濟學邏輯的基本起點。這一點在國內經濟學中也應注意。國內提出過公有制起點說,企業(yè)起點說等,但這些起點均離不開個人。因此中國經濟學也應以人作為最基礎的邏輯起點。因此經濟學的研究必須以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物的關系為主。
(二)經濟學的研究規(guī)范
無論是表述方式還是研究方法,西方都有一套成熟的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包括:觀察、提出問題、做出假定、建立模型、形成假說、計量檢驗、得出結論。因為經濟現象是很復雜的,因此研究過程中必須對現象進行抽象。而在抽象研究過程中,通常采用“建立模型”方法。理想條件下建立模型,可將研究的經濟理論表述的更明確、簡潔、直觀。一些經濟模型可用幾何、代數、高等數學來表示,有些也可用語言進行表述。西方現代經濟學廣泛采用數學形式,具有邏輯性和間接性。經濟學研究中的邏輯推理,即可借助數學這一工具。
目前國內經濟學卻是另外一種情形,大多舍棄數學形式的應用,“舍簡從繁”。然而通過數學形式建立經濟模型,是經濟學研究中的抽象方法的一種體現。由于我們中國有注重綜合的思維特點,但如果沒有好的分析,也變不會有好的綜合。因此在經濟學研究中,我們贏重視演繹的推理法,并建立必要的數學經濟模型,一邊使我國經濟學的研究更加規(guī)范化。
(三)以若干基本理論為綱
當前西方經濟學在歷經了200多年的研討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經濟體系。尤其是經濟學理論中的微觀經濟學理論,它主要包括消費(需求)、生產、市場、分配四個部分,是經濟學理論中的典范。表現為:找不到理論體系的綱,沒有理論基本線索, 同時也沒有邏輯起點。存在的根本問題也即是理論偏離實際,往往理論和現存的實際偏差較大,理論不但不能有效解釋實際,而且對具體的實踐也不能很好的進行指導。因此我們應極力呼吁政治經濟學的的重建工作。
(四)長期的演變過程
“西方經濟學”從初創(chuàng)發(fā)展到當前較為成熟的狀態(tài),經歷了漫長演變的過程。中國經濟學要想成熟必然也應經歷這一逐步完善的過程。
二、研究方法
由上文不難看出中國經濟學在其發(fā)展中,必須深入對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參考他們成熟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使我國的經濟體制更快更早的成熟起來。
(一)觀察和實驗
觀察和實驗是對經濟學科學研究的開始?!坝^察”也即是在不進行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對周圍發(fā)生的經濟現象進行的一種詳細記錄?!皩嶒灐眲t是在經過一定控制條件干預下,進行的小范圍的經濟現象模擬,并以此對經濟現象的發(fā)生進行的推斷和分析。
通常這種經濟現象被我們認為是一種不可逆的經濟隨機過程,經濟現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逆的事,因此對其研究觀察法將很受用,且往往不予選擇實驗法。例如一個村其經濟發(fā)展與周圍形成了顯著差異,無論是很快或過慢,都應引起我們的及時對其進行研究,它的發(fā)展為什么與別人有如此大的差異?只有善于發(fā)現經濟現象問題的存在,才能為科學的研究做好鋪墊。但最主要的還是要保持大膽的質疑和獨立的思考,不迷信權威和他人。
(二)文獻研究以及個人探索
觀察與實驗是發(fā)現問題的過程,下一步就可以對其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查找其原因及內在的相關機制。這可能需要靠個人去探索,并以此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但個人探索并不是要講獨立的個人封閉起來單獨闖天下,它強調更多的是“個人探索”。人類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已經有前人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資料文獻,只需要我們后人在此基礎上有效的進一步研究。因此,我們首先應在查閱相關資料文獻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這已成為現代經濟科學深入研究的基本范式。
(三)理論模型
從形式來看,科學的研究也即是對通過實驗或者是一些經濟現象的觀察得到的數據,進行抽象或者概括,并以此建立相應的理論模型,這一過程必須抓住現實對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時舍棄其他非本質的細枝末節(jié),同時將現實對象予以理想簡單化。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建立數學理論模型,有效實現問題的簡化,同時提高研究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理論模型建立的同時往往會與現實脫節(jié),因此這種研究結論不宜直接套用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之中。
理論模型可以用數學公式進行表達,或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描述。上文也提到了,西方經濟學中一般更傾向數學公式的應用,也即是將研究對象作為“變量”,在此基礎上做出假設,通常除少數要研究的變量外,其他外部條件和變量都不變,并在此假設的前提下,將相關的數據材料作為研究的基礎,通過統(tǒng)計檢驗和邏輯分析,建立經濟變量之間有效的邏輯關系。建立數學理論模型時還必須注意其合理性,在合理假設的基礎上,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四)實證經濟學和規(guī)范經濟學
試圖摒棄一切的價值判斷,同時只將經濟現象中的各變量之間存在的規(guī)律和聯(lián)系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分析、預測各經濟行為將帶來的后果,并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議。
所謂規(guī)范經濟學,也即首先確立一個價值判斷標準,并以此來評價經濟活動結果是否能夠符合標準,同時研究經濟活動如何才能達到預先確立的標準,并以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和建議。
目前西方經濟學家更傾向于運用實證經濟學方法,但不完全排除規(guī)范經濟學的存在。
所謂實證經濟學,也即是試圖通過摒棄一切價值判斷,同時將經濟現象中變量之間存在的各種規(guī)律及聯(lián)系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同時分析、預測各經濟行為將帶來的經濟后果,以此來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所謂規(guī)范經濟學,也即首先應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并以此作為經濟活動結果的評價方式,卻是其經濟活動是否符合標準,同時研究經濟活動通過何種方式才能實現預先確立的標準,并以來提出相應的政策和建議。
當前西方經濟學研究者更傾向于通過運用實證經濟學法來進行研究,但并非將規(guī)范經濟學完全排除在外。
(五)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也即是假定經濟變量始終趨向于均衡的狀態(tài),并以此來研究經濟對象如何才能實現平衡。非均衡分析則認為,經濟變量對象并非完全趨向于均衡,均衡只是一種偶然行為,而非均衡才是經常的,目前在西方經濟學中,以均衡分析法為主導。如微觀部分的消費者均衡、均衡價格理論、廠商均衡,再如宏觀部分過敏收入的均衡等,都貫穿于整個均衡的分析思路之中。社會經濟作為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體系,其內部諸多因素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這種均衡分析法作為經濟學方法中的一種基本法則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但社會經濟系統(tǒng)中,各部分之間的結構又是松散的,且時常處在變動之中,數量比例的關系往往不停的發(fā)生變化,因此非均衡分析思路也必須高度重視才行。
(六)動態(tài)分析和靜態(tài)分析
靜態(tài)分析也即是在假定其他條件均不變的前提下,將經濟對象中某些經濟變量作為自變量,研究作為函數的另一些經濟變量隨作為自變量的經濟變量取值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它屬于組合選擇分析,經濟變量中的自變量和函數之間呈現出一種并列的關系,且二者之間不存在前后演替或是時間先后順序的關系。
動態(tài)分析以時間作為經濟對象中的自變量,主要研究各經濟變量,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呈現出的規(guī)律。主要從過程的煙花進行分析,且不同變量的狀態(tài)之間呈現出一種演替進化、生長生成的關系,存在著一定的前后因果以及時間的順序等聯(lián)系。
一般情況下,靜態(tài)分析結論不能通過動態(tài)的資料進行證實。但在文字描述方面,靜態(tài)分析往往呈現給人一種動態(tài)分析的錯覺,需要我們認真加以辨別,目前西方經濟學理論基礎主要采用靜態(tài)分析方法,例如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等等,都是靜態(tài)分析法研究的結論。
(七)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是當前西方經濟學研究最為廣泛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經濟學家“工具箱”中,最重要的工具。目前,這種方法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專門的經濟學分支,稱為計量經濟學。截止到2003年,全球共50位經濟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其中1/3以上與計量經濟學有關,可見數學方法的重要性。
總之,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西方經濟學是非常值得借鑒和參考的,但其中的資本主義宣教我們應果斷舍棄,其研究方法沒有統(tǒng)一的定式,需要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探索、發(fā)掘和總結,以便為國內經濟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參考憑證。
參考文獻:
[1]宮敬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倫理性質[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32(11)
[2]鄭吉偉.“西方”與經濟學——-兼談我國西方研究體系的逐步完善[J].教學與研究,2010(5)
【關鍵詞】 信管專業(yè) 西方經濟學 措施
1 引言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是集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技術、經濟學為一體的新型專業(yè)。經濟學作為一門基礎的經濟類學科,它是研究價值的產生、流通、分配、消費規(guī)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就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即客觀規(guī)律。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每個發(fā)展階段所對應的經濟關系、經濟關系的運行、經濟關系的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作為我們信管專業(yè)的主要學科,學好經濟學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幫助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建立一個良好的模型,更直觀的運用。
2 西方經濟學的發(fā)展
2.1 古代經濟學
最早的經濟學起源與古希臘,那個時候奴隸制莊園經濟發(fā)展很快出現了商品交換。隨著發(fā)展的需要,出現了一些學者對經濟學提出研究。經濟思想和經濟學說的發(fā)展是以一定的客觀社會經濟實踐為基礎的,又用來反映一定的社會經濟實踐活動。當古代和中世紀的歐洲還沒有能夠很好地發(fā)展起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古代和中世紀的經濟思想實際上不可能真正成為近現代西方經濟思想和學說直接先導的。只有反映近代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重商主義經濟學說,才能充當這一角色。
2.2 近代經濟學
近代西方經濟學理論主要是指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形成和發(fā)展。在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形成之前,有過一個重商主義經濟學說的形成和發(fā)展時期。重商主義的經濟思想和學說的主要是圍繞如何發(fā)財致富問題展開的,指注重發(fā)展對外貿易的同時對國家對經濟活動進行保護和干預。重商主義的經濟思想和實踐為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
古典經濟學提出了以勞動價值為主的一系列經濟理論體系。古典經濟學的理論觀點也存在著某種片面性。古典經濟學家對于經濟的需求方面沒有充分重視,在分析方法上也不夠全面。此外,勞動價值論更傾向于工人而不利于資本家。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在古典經濟學時期之后,又產生了新古典經濟學的時期。
2.3 現代經濟學
這個時期的經濟學叫做新古典經濟學。它“邊際革命”為起點。這是指英國經濟學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和奧地利經濟學家卡爾?門格爾、瑞士經濟學家萊昂?瓦爾拉斯三個經濟學家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述相同理論體系和觀點發(fā)表的重要著作開始,直至英國經濟學家艾爾弗雷德?馬歇爾的代表作《經濟學原理》的發(fā)表,標志著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完成。
新古典經濟學是將勞動價值論為主體的價值理論改變?yōu)檫呺H效用價值論,引進了數學中的邊際分析方法,把強調供給和生產轉變?yōu)閺娬{需求和消費。于此同時出現的另一些經濟理論被看作宏觀經濟學的直接理論前驅,為后來的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3 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現狀與問題
信管專業(yè)作為一個新興專業(yè),許多學校對本專業(yè)的定位不明確。經濟學作為本專業(yè)的主要學科之一,各個學校對經濟學的課程安排等不明確。學生對于經濟學的學習也是不太一樣。
具體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3.1 課程設置不合理
現在學??偸前褜嵺`掛在嘴邊,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學校開設的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學時根本不夠。老是只能勉強的把課講完。根本沒有任何實踐去帶領學生真正去實踐。一些學校只開設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對學習西方經濟學之前的一些基礎性的學科完全沒有涉及。學生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學習西方經濟學,這樣很多概念、模型就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不利于我們學習西方經濟學。
3.2 教師配置不合理
現階段,許多教授西方經濟學的老師全完不了解計算機的知識,導致計算機技術與經濟學完全無法融合。經濟學就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沒有用武之地。
3.3 學生對經濟學的重視度不夠
許多信管專業(yè)的學生認為我們是學習信息管理的,只要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就可以了。西方經濟學時金融、財務的專業(yè)才要學習的東西。我們學了這些完全沒有用。隨便學習一下,考試過了就可以了,不用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
4 解決問題的措施
4.1 合理的設置課程
學校首先應該要重視經濟學,不僅僅當成是一門課來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合理的安排時間的配置,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經濟學的重要性。
4.2 最優(yōu)的教師資源
注重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有機結合,使同學們能夠把所學到的不同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更好的運用于學習和以后的工作。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和方法,和學生建立起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方法,而不是被動的通過考試區(qū)實現。
4.3 正視西方經濟學
樹立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意識,學習西方經濟學是要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的??梢栽谡n下模擬經濟學中的市場運作,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去體會市場變化。去體會這些規(guī)律和理論的異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生活中感受經濟學,應用經濟學。
一、二者理論淵源之間的比較
從理論淵源的角度分析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這兩大經濟學理論,二者在產生的時間上具有較大的差異,并且馬克思經濟學是在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西方經濟學對馬克思經濟學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鑒意義。經濟學界對于西方經濟學產生的時間并沒有明確的記載和考察,在普遍的經濟學者的觀念里,以亞當?斯密的著作《國富論》問世作為西方經濟學的起點,這是西方經濟學產生的契機。而馬克思經濟學是在19世紀的后期,?Y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逐漸凸顯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而馬克思經濟學是以西方經濟學作為基礎被提出的,因此,西方經濟學是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論來源,并根據當時的社會問題加入了一些具體的理論知識,二者在理論淵源的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二、二者科學態(tài)度之間的比較
無論是馬克思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都是我國經濟發(fā)展重要的理論基礎,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再權威的經濟理論也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具有非常強的時代性,但是,時代一直處于發(fā)展與變化之中,而且不同的國家多面臨的經濟形勢也存在著很大的區(qū)別,因此,應該在借鑒時持有科學的態(tài)度。馬克思經濟學中有一些內容是我國在借鑒過程中不能丟棄的,比如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盡管馬克思經濟學所處的時代的市場經濟與現代的市場經濟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本質上卻是一樣的。與西方經濟學中相比,我國的經濟理論還沒有十分健全,因此,我國在發(fā)展社會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大膽借鑒西方經濟學中的優(yōu)秀成果,并結合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情況進行合理的運用。
三、二者經濟理論之間的比較
(一)經濟增長的微觀層面比較
馬克思經濟學主要是以價值作為理論的微觀基礎,以價值的補償現象以及實物之間的替代作為主要的內容[2]。而西方經濟學在微觀層面的研究基礎是價格,這與馬克思經濟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前者將價值和價格作了明顯的區(qū)分,而后者只強調了效用和均衡價格之間的區(qū)別,而對價值和價格卻沒有明顯的區(qū)別。
(二)經濟增長速率之間的比較
在馬克思經濟學的內容中,經濟增長的速率的決定因素是工資和消費,其中,這種經濟理論認為工資能在最大的程度上的為工人提供工作的動力。而西方經濟學的理論認為經濟增長的速率不僅受到利潤率的影響,還受到生產技術因素的影響,即經濟增長速率能通過利潤等相關因素的函數進行表示。
四、二者制度理論之間的比較
(一)制度具有的重要意義
制度對于經濟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在制度的重要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交集,二者的交集部分即認為經濟效率的增長,不是只有生產要素的投入與產出這一個因素,還與制度有著非常大的聯(lián)系。制度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經濟發(fā)展,因此,二者都對制度的重要性作出了一系列的闡述。
(二)制度的范圍和內容重點
從制度的范圍的角度來看,西方經濟學的研究范圍要遠遠大于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范圍,二者對制度的研究范圍包括正規(guī)與非正規(guī)兩個方面的內容。馬克思經濟學對制度的界定排除了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內容,這樣的制度定義是相對準確的,因為如果將道德層面的因素也歸納與制度的研究范圍,會造成很多的經濟問題無法界定。
(三)制度的現象與本質
西方經濟學是從企業(yè)的性質與交易的費用的等因素作為研究經濟活動的著手點,并通過一些理論和假設來解釋經濟活動的相關影響[3]。但是這樣對經濟活動的研究并沒有聯(lián)系現象的實質。馬克思經濟學對企業(yè)的性質等相關因素的延吉u,既涉及到了表面的現象,更對現象背后的實質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因此,馬克思經濟學在這個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異同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個在的理論體系中占據著極端重要地位的學科,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由于理論體系本身的重要歷史地位與政治地位,所以人們通常會在研究中把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做以區(qū)分,挖掘其中的個性和共性。而且,搞清楚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qū)別,對于正確看待這兩個不同的經濟學說以及正確理解和處理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矛盾來說,都有很大的意義。首先要說明的是,本文的經濟學是指馬克思的《資本論》學說,西方經濟學是指從19世紀70年代邊際革命以后到目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所發(fā)展起來的占主流地位的經濟學說,以塞繆爾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人的《經濟學》為代表。
一、起源與軌跡差異
眾所周知,古典經濟學是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兩者共同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英國人亞當•斯密。亞當•斯密在其經典著作《國富論》中以勞動分工為起點,詳細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發(fā)展初始的分配規(guī)律和生產模式。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認為亞當•斯密為自己提供了思想的靈感和來源,只是這兩個經濟學在后續(xù)的發(fā)展和繼承中走上了分岔路而已。馬克思認為,亞當•斯密在描述關于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上是準確的,但受限于他的時代,亞當•斯密沒有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系發(fā)展將被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取代這一歷史規(guī)律。馬克思通過改進這一學說使之能夠伴隨歷史進步而堅持其正確性。但西方經濟學家們在亞當•斯密原有理論基礎上,通過對思想具化和數學建模的方式對古典經濟學中的缺陷不斷修繕完善,像類似不對稱信息、外部性理論等,類似凱恩斯主義則是回應經濟失靈現象。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只是從不同的視角對亞當•斯密的理論做了發(fā)展完善,它們只是在同一理論源頭發(fā)生而形成的不同理論。
二、理論形成路徑的差異
政治經濟學幾乎可以算是馬恩兩人的合作的成果?!顿Y本論》真正的創(chuàng)作時間,應從1844年馬克思把研究重點從哲學轉入政治經濟學后起始,直到1865年底第三部分草稿寫作完結,至1867年第1卷的出版,大約20年時間;后期第2和第3卷的寫作和修訂持續(xù)到19世紀70年代,總共大約40年時間。所以說,馬克思本人對《資本論》核心思想的創(chuàng)作應該集中在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這段時間。而西方經濟學是由西方眾多經濟學家共同積累而成的。自1870年邊際革命的蓬勃,馬歇爾的集成,到張伯倫等對微觀部分的完成,自凱恩斯開創(chuàng)宏觀體系,??怂沟热说耐晟疲饺姞柹恼?,再到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對自由主義的回歸和供給曲線對宏觀經濟學的革命,大約經歷了一個世紀。正是由于這種不同的創(chuàng)作史的路徑,相對于經濟來說,西方經濟學發(fā)展經歷的時空跨度更大更長,所以流派繽紛,但是西經的內在體系邏輯不如馬經的清晰連貫。
三、研究對象上的差異
雖然政治經濟學認為,經濟活動由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四部分組成,而西方經濟學也包括這四部分。然而對于西方經濟學在研究對象上來說,可以援引塞繆爾森在他《經濟學》著作里的話:“經濟學研究人和社會如何做出最終決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貨幣的情況下,來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產性資源在現在或將來生產各種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或集團消費之用?!焙喍灾?,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通過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中合理配置而使人類需求獲得最大滿足的一個社會科學;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通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表述我們可以窺見一斑:“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庇纱吮阒谓洕鷮W和西方經濟學在研究對象上的看法是有明顯差異的。通常來講,“生產關系”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并與生產力建立聯(lián)系來探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關系,而西方經濟學把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和政策問題作為其研究對象。相比較而言,馬經因為其建立的經濟范疇都反映一定的社會關系,故而它對經濟現象背后的本質性的社會關系更為重視,但西經則對解釋和預測表層經濟現象更為重視。
四、利益和立場上的差異
經濟學其實是一種社會科學,所以它有一定利益立場。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就代表著不同的階級利益立場。從階級性上講,政治經濟學代表著工人階級利益,力證社會財富是工人階級勞動創(chuàng)造的,那些被資產階級占有的財富理應重歸工人階級所有。而西方經濟學的階級立場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古典主義,通過表現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關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財富這塊蛋糕做大等優(yōu)勢來證明其合理性。但雙方無論從彼此汲取多少對自己有益的成分,都不能從本質上改變自身的本質屬性和階級立場。歷史和實踐向我們明示,經濟學家總會主動或被動地去接受代表自我階級利益的意識形態(tài),代表自我階級的利益,維護自我階級的立場,選擇符合特定階級利益的價值判斷等態(tài)度去研究、解釋和解決經濟問題,鮮有例外。
五、研究內容上的差異
勞動價值論是政治經濟學建立的基礎。由于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的大小,商品價格只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政治經濟學還認為,雖然變化的供求關系會對商品的價格產生影響,但商品的價值才是商品價格的最終決定因素,供求關系只會使價格圍繞價值波動。而西方經濟學的價值理論是以供求均衡為基礎的,它不像馬經那樣存在獨立于價格之外并決定價格的抽象的價值本質,而將商品的價值視作商品的交換價值,是一種商品實物交換比例,在貨幣條件下表現為商品供求均衡時的價格,這樣價值就與均衡價格完全一樣了。正是因為把價值定義成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所以在政治經濟學的視野里,對雇傭工人剩余價值的無償占有轉化為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一切非勞動收入,工人工資只是勞動力商品價值的轉化,全部價值均由工人的勞動所創(chuàng)造。而西方經濟學把“經濟人”視作起點來研究,認為商品價值是由包括勞動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的,僅把勞動當作一種生產要素進行研究。所以說西方經濟學將工人的工資視同如利息、地租一樣的生產要素對生產貢獻的報酬,因而不存在對工人剝削的問題,認為這只是社會成員各方自發(fā)自愿交換的結果。
六、研究方式上的差異
通過運用唯物史觀和辯證法,政治經濟學認為無論哪種社會形態(tài)都不會一直穩(wěn)定永恒,所以視社會發(fā)展為一個由客觀規(guī)律決定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演進過程,認為社會經濟形態(tài)總會向更高級的形態(tài)更替。但是西方經濟學始終堅持理性主義和唯心史觀的方法論,由于西方經濟學基于這樣的方法論,因而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將永恒穩(wěn)定的存在,構建了一種確定性的經濟社會觀。政治經濟學對規(guī)范分析也十分重視,用抽象定性的方法研究掩蓋在物與物的關系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它的經濟制度本質規(guī)定,要特別注重對經濟關系運動的規(guī)律性分析。但西方經濟學卻重實證分析,通過描述、推理、計量、檢驗等方式,對商品經濟與市場的具體資源配置、分配制度、運行規(guī)律、運行機制、宏觀和微觀的市場調控方法進行探究,可達到為經濟主體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目的。
七、結論上的差異
綜上所述,不管是起源軌跡、理論路徑、還是具體研究對象的確定,抑或是研究方法的選擇,總之以上多種差異,最終歸結為馬經和西經關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結論上的不同。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問題的闡述是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進行的,它更著重于通過概括經濟規(guī)律而使企業(yè)和社會利潤最大化。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卻是通過研究生產力、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特點來揭示資本主義的黑暗以達到弘揚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目的。簡而言之,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市場經濟和供求關系,但政治經濟學則著重考慮資本再分配問題,把資本在整個社會生產中以利潤最大化為流通方向的整個過程作為研究重點。
參考文獻
[1]彭德林.新制度經濟學[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塞繆爾森.經濟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4]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是人類探索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成果,兩者既非完全對立,也非完全統(tǒng)一,而是對立統(tǒng)一的。正確研讀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分歧,解析兩者間的聯(lián)系和結合之處,既能科學地說明兩者的本質關系,又能有效地解決具體問題,提高學習政治經濟學的興趣和實效性。
關鍵詞:
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異同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個在的理論體系中占據著極端重要地位的學科,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由于理論體系本身的重要歷史地位與政治地位,所以人們通常會在研究中把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做以區(qū)分,挖掘其中的個性和共性。而且,搞清楚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qū)別,對于正確看待這兩個不同的經濟學說以及正確理解和處理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矛盾來說,都有很大的意義。首先要說明的是,本文的經濟學是指馬克思的《資本論》學說,西方經濟學是指從19世紀70年代邊際革命以后到目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所發(fā)展起來的占主流地位的經濟學說,以塞繆爾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人的《經濟學》為代表。
一、起源與軌跡差異
眾所周知,古典經濟學是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兩者共同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英國人亞當•斯密。亞當•斯密在其經典著作《國富論》中以勞動分工為起點,詳細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發(fā)展初始的分配規(guī)律和生產模式。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認為亞當•斯密為自己提供了思想的靈感和來源,只是這兩個經濟學在后續(xù)的發(fā)展和繼承中走上了分岔路而已。馬克思認為,亞當•斯密在描述關于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上是準確的,但受限于他的時代,亞當•斯密沒有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系發(fā)展將被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取代這一歷史規(guī)律。馬克思通過改進這一學說使之能夠伴隨歷史進步而堅持其正確性。但西方經濟學家們在亞當•斯密原有理論基礎上,通過對思想具化和數學建模的方式對古典經濟學中的缺陷不斷修繕完善,像類似不對稱信息、外部性理論等,類似凱恩斯主義則是回應經濟失靈現象。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只是從不同的視角對亞當•斯密的理論做了發(fā)展完善,它們只是在同一理論源頭發(fā)生而形成的不同理論。
二、理論形成路徑的差異
政治經濟學幾乎可以算是馬恩兩人的合作的成果?!顿Y本論》真正的創(chuàng)作時間,應從1844年馬克思把研究重點從哲學轉入政治經濟學后起始,直到1865年底第三部分草稿寫作完結,至1867年第1卷的出版,大約20年時間;后期第2和第3卷的寫作和修訂持續(xù)到19世紀70年代,總共大約40年時間。所以說,馬克思本人對《資本論》核心思想的創(chuàng)作應該集中在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這段時間。而西方經濟學是由西方眾多經濟學家共同積累而成的。自1870年邊際革命的蓬勃,馬歇爾的集成,到張伯倫等對微觀部分的完成,自凱恩斯開創(chuàng)宏觀體系,??怂沟热说耐晟?,到塞繆爾森的整合,再到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對自由主義的回歸和供給曲線對宏觀經濟學的革命,大約經歷了一個世紀。正是由于這種不同的創(chuàng)作史的路徑,相對于經濟來說,西方經濟學發(fā)展經歷的時空跨度更大更長,所以流派繽紛,但是西經的內在體系邏輯不如馬經的清晰連貫。
三、研究對象上的差異
雖然政治經濟學認為,經濟活動由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四部分組成,而西方經濟學也包括這四部分。然而對于西方經濟學在研究對象上來說,可以援引塞繆爾森在他《經濟學》著作里的話:“經濟學研究人和社會如何做出最終決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貨幣的情況下,來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產性資源在現在或將來生產各種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或集團消費之用。”簡而言之,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通過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中合理配置而使人類需求獲得最大滿足的一個社會科學;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通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表述我們可以窺見一斑:“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由此便知,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在研究對象上的看法是有明顯差異的。通常來講,“生產關系”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并與生產力建立聯(lián)系來探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關系,而西方經濟學把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和政策問題作為其研究對象。相比較而言,馬經因為其建立的經濟范疇都反映一定的社會關系,故而它對經濟現象背后的本質性的社會關系更為重視,但西經則對解釋和預測表層經濟現象更為重視。
四、利益和立場上的差異
經濟學其實是一種社會科學,所以它有一定利益立場。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就代表著不同的階級利益立場。從階級性上講,政治經濟學代表著工人階級利益,力證社會財富是工人階級勞動創(chuàng)造的,那些被資產階級占有的財富理應重歸工人階級所有。而西方經濟學的階級立場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古典主義,通過表現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關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財富這塊蛋糕做大等優(yōu)勢來證明其合理性。但雙方無論從彼此汲取多少對自己有益的成分,都不能從本質上改變自身的本質屬性和階級立場。歷史和實踐向我們明示,經濟學家總會主動或被動地去接受代表自我階級利益的意識形態(tài),代表自我階級的利益,維護自我階級的立場,選擇符合特定階級利益的價值判斷等態(tài)度去研究、解釋和解決經濟問題,鮮有例外。
五、研究內容上的差異
勞動價值論是政治經濟學建立的基礎。由于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的大小,商品價格只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政治經濟學還認為,雖然變化的供求關系會對商品的價格產生影響,但商品的價值才是商品價格的最終決定因素,供求關系只會使價格圍繞價值波動。而西方經濟學的價值理論是以供求均衡為基礎的,它不像馬經那樣存在獨立于價格之外并決定價格的抽象的價值本質,而將商品的價值視作商品的交換價值,是一種商品實物交換比例,在貨幣條件下表現為商品供求均衡時的價格,這樣價值就與均衡價格完全一樣了。正是因為把價值定義成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所以在政治經濟學的視野里,對雇傭工人剩余價值的無償占有轉化為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一切非勞動收入,工人工資只是勞動力商品價值的轉化,全部價值均由工人的勞動所創(chuàng)造。而西方經濟學把“經濟人”視作起點來研究,認為商品價值是由包括勞動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的,僅把勞動當作一種生產要素進行研究。所以說西方經濟學將工人的工資視同如利息、地租一樣的生產要素對生產貢獻的報酬,因而不存在對工人剝削的問題,認為這只是社會成員各方自發(fā)自愿交換的結果。
六、研究方式上的差異
通過運用唯物史觀和辯證法,政治經濟學認為無論哪種社會形態(tài)都不會一直穩(wěn)定永恒,所以視社會發(fā)展為一個由客觀規(guī)律決定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演進過程,認為社會經濟形態(tài)總會向更高級的形態(tài)更替。但是西方經濟學始終堅持理性主義和唯心史觀的方法論,由于西方經濟學基于這樣的方法論,因而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將永恒穩(wěn)定的存在,構建了一種確定性的經濟社會觀。政治經濟學對規(guī)范分析也十分重視,用抽象定性的方法研究掩蓋在物與物的關系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它的經濟制度本質規(guī)定,要特別注重對經濟關系運動的規(guī)律性分析。但西方經濟學卻重實證分析,通過描述、推理、計量、檢驗等方式,對商品經濟與市場的具體資源配置、分配制度、運行規(guī)律、運行機制、宏觀和微觀的市場調控方法進行探究,可達到為經濟主體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目的。
七、結論上的差異
綜上所述,不管是起源軌跡、理論路徑、還是具體研究對象的確定,抑或是研究方法的選擇,總之以上多種差異,最終歸結為馬經和西經關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結論上的不同。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問題的闡述是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進行的,它更著重于通過概括經濟規(guī)律而使企業(yè)和社會利潤最大化。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卻是通過研究生產力、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特點來揭示資本主義的黑暗以達到弘揚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目的。簡而言之,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市場經濟和供求關系,但政治經濟學則著重考慮資本再分配問題,把資本在整個社會生產中以利潤最大化為流通方向的整個過程作為研究重點。
作者:劉玥 單位:西安政治學院
參考文獻
[1]彭德林.新制度經濟學[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塞繆爾森.經濟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國適用性
中圖分類號:F01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08-0025-01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在中國的開設歷程
西方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產生于15世紀,正式建立是在18世紀,以亞當?斯密《國富論》一書的出版為標志。一直到現在,西方經濟學被認為是能夠說明當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和政府調節(jié)國家經濟發(fā)展的最重要的理論體系,它綜合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分析方法和理論,以及國家政府調節(jié)的政策主張。經濟學也因它的作用和魅力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但是,在我國建國后的前三十年里,西方經濟學一直被拒絕運用于國內經濟學的教學和實踐中。
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我國只有少數重點高校開設當代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并報以批判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主要流派的態(tài)度和目的進行講授。在期間西方經濟學被禁止授課和研究。一直到1979年以后,西方經濟學的傳播和應用才進入了一個大發(fā)展階段。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西方經濟學的思想和理論迅速在中國理論界中被傳播和普及。在80年代下半期,教育部允許高等院校正式開設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之類的屬于西方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課程。[1]如今,西方經濟學已經是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定的經、管類專業(yè)本科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之一。
二、西方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同之處
(一)市場理論的適用性
新古典經濟學或凱恩斯經濟學的理論核心是“市場―價格”理論。這是由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市場經濟制度已經趨于成熟,價格機制的調整可以在這個較為完善的市場體系中發(fā)揮重要的配置資源的作用,并且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效率。而對于中國而言,商品經濟不發(fā)達、市場體系發(fā)育不完善以及我國長期推行的計劃經濟制度,導致西方經濟學中市場理論的許多概念和范疇并不適用于中國。比如說,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把一個社會的經濟變動看作是經濟要素邊際的變化,對應的是增量調節(jié)政策。而發(fā)展中國家出現的狀況往往是陳舊的經濟體制和長期累積的經濟問題。所以這些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往往需要大規(guī)模的經濟變革和結構改進。另外,在西方經濟學中,利率是市場化的產物,經濟活動主體據此調整自己的借貸行為。而中國的利率受到政府政策的管制,因此不能用西方經濟學中的市場利率理論和公式來指導和解釋中國的資本和金融運行。
(二)經濟微觀主體的行為
在中國,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有自己的特點,并不能一概用西方經濟學中“理性人”的特點來套用。首先,從居民消費習慣上看,中國居民和美國居民受到風俗文化的影響,消費行為和習慣有所差異。中國家庭的代際消費就比美國家庭更明顯,而且跨越的時間更長,這就導致了中國家庭的儲蓄率較高。另外,我國居民的契約意識比較差、公民意識比較薄弱、個人信用缺失現象比較嚴重、監(jiān)督機制不完善等因素都加重了我國微觀經濟主體在決策中的投機,成為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特征。第二,中國企業(yè)主體由于企業(yè)產權不同而表現不一。目前中國有國有、私營、外資等所有權類型不同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的目標函數不可能相同。比如:國有企業(yè)不能把利潤最大化作為唯一目的,國有企業(yè)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如解決就業(yè)、穩(wěn)定經濟、安定社會。所以國有企業(yè)的行為也就不能套用西方經濟學中的企業(yè)理論或生產者行為理論來加以分析。
(三)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不同
在西方經濟學中,對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及其選擇方面的分析和論述較多,提出了大量的試圖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政策措施。比如奧肯(1975)提出:公平與效率之間具有互為代價的關系,政府應該通過再分配創(chuàng)造機會公平或起點公平來增進效率。但是,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差別,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在經濟衰退或者是經濟緊縮時期需要強調效率,但在經濟發(fā)展差距明顯擴大的時期需要特別注重公平。因此1992年,我國明確了“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戰(zhàn)略性思路。而在現階段,國家經濟實力得到了較大提升后,社會公平問題開始突出,因此開始越來越注重社會公平。
中國經濟有獨特的發(fā)展模式和經濟結構,包括公有制主體型的多種產權結構、勞動主體型的多種分配結構、國家主導型的多種市場結構。[2]因此,中國經濟的現實發(fā)展不同于西方發(fā)達經濟國家。而高校教師只有深刻領悟到我國經濟發(fā)展和西方國家的發(fā)展模式和現實基礎,才能在教授西方經濟學課程中,將書本中的原理結合中國實情更好地為學生講授,也才能教會學生去思考身邊的經濟現象和問題,走向理性的解決道路。
三、對西方經濟學教學的建議
(一)加強教師的自身學習
教師在教授西方經濟學課程之外,應該在平時注重大量閱讀和積累中國宏觀和微觀經濟運行的相關資料,深入思考我國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自身深厚的經濟學知識體系。積極參加相關的社會調研和科研研究活動,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國經濟發(fā)展狀況,不斷提高自身對中國經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二)注重全面闡釋西方經濟學理論
教師在教授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時候注意要全面闡釋這些理論,包括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和理論淵源、理論的適用條件以及后來學者的評價和理論的新近發(fā)展等。這才能讓學生理解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歷史發(fā)展和未來走向,讓學生明白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特定的經濟理論,及這些理論的局限性。另外,在介紹有關經濟理論時,要注重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辨證地看待西方經濟學理論,并引導學生學會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問。
(三)辨析中國經濟發(fā)展國情,結合案例講授經濟學原理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明白中國和西方發(fā)達國家之間的社會差異,并讓學生明白中國經濟環(huán)境的獨特性。比如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水平與發(fā)達國家不同、中國正處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時期、中國人口眾多、區(qū)域差異尤其是城鄉(xiāng)差異巨大、有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和習俗等等。這些就決定了我們不能把西方經濟學原封不動地拿到中國來,不能簡單地套用西方經濟學的結論[3]。這也要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第一時間了解我國經濟發(fā)展中出現的焦點問題,并運用西方經濟學原理對案例進行剖析和研究。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中國經濟現象來理解經濟學原理,這樣不僅利于學生更容易地接受西方經濟學原理,提高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興趣,還能讓學生了解中國經濟與這些原理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 黃范章.建國60年來西方經濟學在中國(下)[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0(2).
[2] 程恩富,何干強.論推進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學術原則――主析“馬學”、“西學”與“國學”之關系[J].研究,2009(4).
[3] 方福前,徐麗芳.把握西方經濟學的發(fā)展促進西方經濟學“中國化”――方福前教授訪談[J].學術月刊,2007(10).
一、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經濟倫理教育的重要性
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進行經濟倫理教育有助于學生認識和了解西方經濟學的哲學基礎和價值觀。西方主流經濟學說一直將功利主義作為其哲學基礎,而從倫理的角度出發(fā),功利主義的積極和消極方面勢必會直接影響西方經濟學的科學性和局限性。經濟學家羅爾斯指出了功利主義的三個錯誤:沒有認真考慮社會如何分配利益和福利,沒有認真考慮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沒有考慮欲望滿足方面的特性。熊彼特進一步指出,功利主義的假設對于解釋經濟史,解釋經濟的推動力,解釋涉及實施動機的問題都毫無價值,它只對福利經濟學具有根本性的意義。而且,在最狹義的經濟領域里,功利主義的假設是多余的。在西方經濟學中加強經濟倫理教育,有助于形成對功利主義的科學認識,能使學生從辯證法的高度認清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優(yōu)勢和先天不足。
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進行經濟倫理教育有助于學生了解當前西方經濟學及其政策導向中蘊含的價值取向。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說,特別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在其理論假設和核心主張方面都體現出了非常鮮明的價值取向。理論的中心思想指出:以私有制為基礎組織起來的市場社會是人類自然的狀態(tài),在沒有外部干預的情況下這樣的社會將通過看不見的手走向繁榮;資本主義從來就存在;人類歷史是市場逐步自由化的過程,社會唯一需要的是消除國家束縛和干預。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加強經濟倫理教育,客觀地研究和分析當代西方經濟學及其政策導向中的價值取向,是正確認識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建樹及其應用價值的必然要求。
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進行經濟倫理教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經濟倫理觀。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經濟人”假設,即認為自利是最基礎的人性。這一假設是經濟分析的邏輯起點,具有分析工具的價值,但不具有人生目的和理想人格的價值。作為經濟學者,一方面,在研究動機上不能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追逐私利的“經濟人”,而應是為公眾利益服務,具有高尚的道德信仰和人格追求的人;另一方面,在經濟研究中不能脫離正確的倫理價值觀的引導,應利用倫理常識將經濟學知識進行整理與應用。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加強經濟倫理教育,無論是對增強學生以正確的經濟倫理立場分析和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素質和能力,還是對提升學生的人生理想和抱負,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進行倫理教育的方法探討
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進行經濟倫理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教師在講授西方主流經濟學說或代表人物思想觀點時,增加對其哲學淵源和倫理特色進行介紹。在西方經濟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時期,絕大部分經濟學家都是出生于資產階級家庭,哲學、倫理學不可避免地對其研究立場、觀點和方法有所影響。而經濟學家將經濟研究的結論抽象到哲學理論層面時,又必然會烙上當時某種哲學或倫理學的印記。正因如此,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將18世紀到19世紀經濟學說的哲學淵源和倫理特色抽象歸納為功利主義。亨特將20世紀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淵源和倫理特色歸納為個人主義和倫理上的功利性享樂主義結合起來的產物。第二,教師在講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模型建設與推導時,增加對其價值判斷進行倫理評述。當代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雖以模型化和實證化為主要特征,但理論模型建設與選擇上卻總是以一定的倫理特色的價值判斷為基礎和前提的。以經濟學家約翰?貝茨?克拉克的邊際生產率分配模型為例,該模型提出的邊際生產力分配論指出:勞動和資本各自的邊際生產力決定它們各自的產品價值,同時也就決定了它們各自所取得的收入。經濟學家施蒂格勒將該模型稱為“邊際生產率倫理學”,獲得了公眾和經濟學家廣泛的支持。第三,教師在歸納主流經濟學家提出的政策主張時,增加對其倫理價值導向的道德分析。經濟學家在適當考慮了某一經濟現象背后的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后,其所提出的政策建議是從廣泛的社會科學(包括倫理學、哲學的知識)中得出的結論,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分析。完整的解讀經濟學家的政策內涵,既要分析和介紹經濟方面,也要分析和介紹非經濟方面,特別是倫理方面。更何況,任何的經濟政策主張都會影響到社會秩序中每個人的幸福和福利,而利益的追逐是道德問題產生的基礎。以最大產出的經濟政策為例,美國和俄國都以最大限度的產出和財富的增長為經濟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但是,美國的最大產出量由消費者決定,而由于受到經濟體制的影響,俄國的最大產出量基本由中央集權的領導機構來確定。兩個國家經濟政策的基本目標完全一樣,而其中所隱含的倫理意義卻完全不同。由此可見,各國的經濟政策是各個國家根本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中核心價值觀的產物,無論引導還是跟隨某種政策主張,都需要某種倫理體系來指導他們提出建議。因此,弄清楚西方經濟學家政策主張中蘊含的倫理價值導向,對于我們認清西方市場經濟各種政策的實質及其對我國的適用范圍,是極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