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0 07:35:25
序論:在您撰寫微課程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在MOOC環(huán)境中,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非常高的自由度,學習者在什么時間學習、學習什么、學習進度如何都是自己掌握的。因此在進行微課程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學習者的主體定位,在課程設計時注意設計講授者與學習者的角色定位。盡量挖掘學習者的學習動力,使學習者能夠有效的參與到學習中來。2.3重視交流的原則。在MOOC環(huán)境下的課程主要是學習者學習,課程設計者提供講授。但是對于學習來說只有這兩點是不充分的,應該充分考慮學習者與設計者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習者解答問題,讓學習者在不斷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還能夠強化知識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2、課程資源多元的原則
MOOC是一種基于網絡的教學形式,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自己喜歡的網絡終端來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對于微課程設計來說,簡單的提供視頻是不足夠的,應該為學習者提供多元的教學資源,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2.5簡單清晰原則。在MOOC環(huán)境中,學習者可以學習的課程非常多,學習者接收到的信息量也非常大,這時學習者可能會不知道如何選擇而影響其自主學習。因此,在進行微課程設計時應該簡單清晰,減少無關信息的出現(xiàn),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3、MOOC環(huán)境中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
在MOOC環(huán)境中微課程的設計與傳統(tǒng)的網絡課程設計不同。傳統(tǒng)的網絡課程有明確的學習者,學習者的組成比較簡單,MOOC是一個完全免費的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任何人都可以在MOOC平臺中注冊學習,因此,在MOOC環(huán)境中進行課程設計時就需要考慮學習者的類型、需求,所處的環(huán)境等因素。在MOOC環(huán)境中,微課視頻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網絡教學,在傳統(tǒng)網絡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沒有改變,視頻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在MOOC環(huán)境中,微課視頻則作為教學的主要載體,是學習者進行學習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視頻教學的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學習內容、教學策略和媒體這幾個方面。在MOOC環(huán)境中,學習者具有高度的主動性,知識被構建的基礎是網絡,學習者處于連通的網絡之中,通過網絡工具與其他學習者、課程設計者進行資源的共享和交流協(xié)作。針對以上分析,MOOC環(huán)境中的微課程教學設計主要分成:學習者的需求分析、教學資源設計、學習測評三個模塊來進行。其中,學習者的需求分析包括:學習需求分析、學習目標設定、課程內容分析;教學資源設計包括:教學資源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習測評設計包括:學習測評、教學管理。其中學習者的需求分析是基礎,教學資源設計是主體,學習測評是保障。
4、計算思維微課程設計應用
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tǒng)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在MOOC環(huán)境下根據前面的分析進行計算思維課程的微課程設計。首先學習者需求分析,潛在的學習者主要是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相關的學生,對于教師來說其學習的需求是為了提高教育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其學習的需求是為了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提高計算思維學習技能。通過需求分析來確定教學目標對計算思維的基本概念進行總體的了解掌握關鍵的概念;掌握計算思的維核心組成部分;在日常學習和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割,分割后進行課程設計,搭建教學平臺。我們選擇Udemy課程平臺作為計算思維微課程的課程平臺。首先進行課程管理;創(chuàng)建課程提綱;添加資源模塊;編輯測試模塊,通過測試模塊可以及時的將學習者的學習狀況進行反饋;Udemy中,每一節(jié)課的內容頁面的右側都有問答頁面,支持URL、圖片、嵌入HTML等,學習者可在這個區(qū)域進行提問或者與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問答中來;Udemy中還包含筆記模塊、聊天模塊,學習者可以通過筆記模塊來記錄筆記,通過聊天模塊進行討論;Udemy中還包含通知模塊,可以話題、課程安排或者一些活動、要求等。
5、結論
1.1AutoCAD教材實用性不強,雖然現(xiàn)在大部分教材是以項目為主體,但內容比較單一,讓學生對著教材進行操作,無形中給學生帶來文字理解上的壓力,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生厭學現(xiàn)象比較嚴重。
1.2AutoCAD內容多,操作性強。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集中講解后,學生進行上機操作時,學生往往已經忘了不少的內容?!拔⒄n”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2]。微課程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時間短(一般在5-10分鐘),內容精簡,主題突出。
二、AutoCAD微課程教學設計的必要性
2.1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學生利用微課教學視頻,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興趣。
2.2老師把教學內容以項目的形式制作成微課程教學視頻,突出重點和難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隨時反復學習來加強理解。
2.3把微課教學視頻放入學院網站,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或無線Wi-Fi,利用PC端或移動客戶端隨時隨地觀看微課教學視頻,打破學習的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三、AutoCAD微課程設計
3.1微課內容的選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CAD制圖能力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且通過繪圖員考證,把教學內容劃分為:AutoCAD用戶界面、繪制平面圖形、圖形編輯、圖層、標注、圖塊、零件圖和裝配圖的繪制等多個項目。通過典型案例的選取,采用項目法來組織教學。3.2教學目標的設定。通過圖層的微課程設計,學生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就非常的明確。1)掌握圖層的建立、使用和管理方法;2)掌握在圖層上設置線型、顏色和線寬。
3.3教學過程的設計。圖層的微課程,內容突出,為了使微課程的思路清晰,將本次微課設置成3個環(huán)節(jié),總時長約為10分鐘。1)導入環(huán)節(jié)。微課程因為時間短和內容突出,所以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從實際出發(fā)來引入問題,向學生展示一張比較簡單圖紙,并提出如何將圖紙中的粗實線、細實線、中心線和標注放入不同的圖層來實現(xiàn)圖形的便捷管理,引入環(huán)節(jié)大于占1分鐘左右。2)操作演示環(huán)節(jié)。本環(huán)節(jié)是本次微課程的關鍵部分,采用操作演示,使學生掌握如何新建圖層并給圖層設置不同的顏色、線型和線寬,中心線圖層繪制中心線,在粗實線圖層繪制可見輪廓線,細實線圖層填充剖面線,在標注圖層完成圖形的標注。并演示圖層的隱藏和凍結功能來說明使用圖層的優(yōu)點。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實例,使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所學習的內容,該環(huán)節(jié)大約占7分鐘左右。3)收尾環(huán)節(jié)。在該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的講解圖層使用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點,同時除本項目所展示的圖紙外,預留學生練習圖紙,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該環(huán)節(jié)大約占2分鐘。
3.4微課視頻的制作。本次微課視頻可以直接使用CamtasiaStudio6.0+PDF+Zoomlt進行錄制,其中CamtasiaStudio錄制屏幕,PDF展示圖紙和必要的文字說明,屏幕畫筆ZoomIt輔助視頻錄制。
四、結束語
ARCS動機激勵模型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約翰•凱勒教授在1983年提出的。當時,凱勒教授為了培訓教師進行教學設計來激勵學生的學習愿意,分析了很多有關激勵學生的論文、研究報告,最后總結出四個基本要素:興趣(Interest)、相關性(Relevance)、期望(Expectancy)以及滿意(Satisfaction)。后來,他在與索臘裘斯大學(Syra-cuseUniversity)研究生的討論中提出將興趣改成“注意”(Attention),期望改成“信心”(Confidence),形成了現(xiàn)在模型中的四要素ARCS:分別為注意(Attention)、相關(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滿意(Satisfaction)。
(一)注意
注意為四要素之首,就意味著教師要把引起學生的注意放在第一位。這個問題不止于一開始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在于保持學生在整個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的興趣。為了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注意,凱勒教授認為可以采用三種策略:喚醒知覺、激發(fā)探究和多種(授課)策略。喚醒知覺是激發(fā)好奇心的一種,采用不確定和新奇的事物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聲調的改變、一則笑話或與常理相悖的事情等。然而這種策略的作用是短暫的,為了維持學生的關注可采取第二種策略就是激發(fā)探究,即通過提問和讓學生解決問題使他們的興趣得以持續(xù)。在此過程中,不可忽略第三種策略就是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去延續(xù)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課堂的豐富多彩。
(二)相關
相關在凱勒教授看來是有助于滿足個人的需要、欲望包括成就感的事物,也就是說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應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一致。相關性也可以從三方面著手,一是要以目標為中心,為學生提供能夠體現(xiàn)目標的例子和指引,而目標又應定為能夠幫助學生滿足將來考試或工作需求的知識和技能。二是動機匹配,這里所指的不完全是教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教學的方法策略,即可采取個人展示、團隊活動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滿足不同學生自我體現(xiàn)的需要。三是熟悉,教師所使用的例子和概念需與學生的經驗相關,才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
(三)自信
學習者的信心對學習動機有重大的影響,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沒能力達到學習目標,學習動機會大大地降低。為了保證學生的自信,凱勒教授提出了三個建議:一是明確學習要求。就是讓學生確定學習要求和評價標準,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評價標準有利于他們的學習,因為他們知道在什么地方付出,付出多少和獲取什么。二是擁有成功的機會。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成功的機會是不同的,而學生水平的提升,難度應隨之而提高,這樣使他們既能預期實現(xiàn)成功,又不至于感到乏味。三是實現(xiàn)自我掌控。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學習的,并且讓他們覺得學習的成果是來自于自身的付出。
(四)滿意
凱勒教授認為,滿意是學習動機中的關鍵因素,如果學生對學習結果感覺良好的話,他們將更有動力去學習。為提高學生的滿意度,也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自然成果。就是向學生提供真實的情景,讓他們能夠即時運用新學到的知識技能,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擬、游戲和實驗等。二是積極成果。向學生進行口頭表揚,或并提供真實或象征性的獎勵和激勵,或讓學生通過演講展示他們的努力成果從而獲得成就感。三是公正。為所有學生提出一致并且是前后一致的要求和測試標準,以鞏固他們的成就感,否則影響他們的滿意度。具體來說,ARCS模型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首先要引起他對學習內容的注意和興趣;再使他理解完成此項學習任務與自己今后的工作與實踐密切相關;接著要使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從而產生信心;最后讓他體驗完成任務后的成就感,感到滿意。見附表1。
二、網絡微課程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
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DavidPenrose)首次提出“微課程”(Microlecture)一詞,其核心理論闡釋是指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形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廣東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國內微課創(chuàng)始人胡鐵生教師認為微課程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教育部2013年2月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要以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為先導,以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為核心。之后,國內外教育界對微課程的研究與開發(fā)越來越重視。各地的微課研究、微課開發(fā)、微課培訓和微課大賽如雨后春筍。但是由于各人對微課程的核心組成資源看法不一,課程建設缺乏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各科的微課程設計應具備一套較為完善的教學設計,包含課程設計、資源開發(fā)、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
三、ARCS模型下的高職公共英語網絡微課程設計
(一)微課設計
1.課程分析
從學習者的需求和特征來看,高職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較薄弱,對公共英語教學內容滿意度普遍較低,但他們已經能夠意識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技術對于未來工作和學習的重要性。從知識目標來看,高職公共英語的學習目標就是使英語的語言運用滿足職場的需求。
2.課程設計
A-關注。巧用喚醒知覺、激發(fā)探究和多種(授課)形式這三種策略。在英語學習中,這一點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多模態(tài)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加強學生英語聽說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為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創(chuàng)造了便利。借助多媒體技術,語言輸入在聽覺、視覺和感知等各種模態(tài)中得以強化。各種感官配合協(xié)調下,一方面能引起注意力,并且有助于語言學習。例如,視聽結合下的寫,讓學生看英語歌曲的視頻,然后聽寫歌詞,這使枯燥的聽寫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聽寫完還自然地模仿哼唱,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有視聽結合下的說,讓學生看一段電影,然后布置表演或配音任務,學生都會很感興趣,并且模仿得惟妙惟肖。此外,在布置課前任務的時候,可以考慮讓學生自己先就某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探究。R-相關。相關要求我們以目標為中心,滿足學生自我體現(xiàn)的需要,和使用與學生的經驗相關的例子和概念。關于這一點,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yè)背景引入與其職業(yè)崗位相關的情景,設立任務,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例如,一個班的同學在廣交會的實習中擔任不同的崗位,回來后讓學生分享交流,根據實際發(fā)生的案例表演對話,總結某一崗位所需要的專業(yè)詞匯和用語,這樣能讓學生從回顧總結工作經驗中互相學習。配合網絡課程的設計和建設,可讓學生錄制情景演示,作為課前學習的材料。課堂便有了充分交流總結實操的時間,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C-自信。讓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關于這點,制定適當?shù)?、循序漸進的目標非常重要,最理想的是可以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學習方案,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這在從前是很難做到的,但在如今的大數(shù)據時代只是按按鍵盤和鼠標的事情。大學英語網絡課程可借助學習軟件,把單元知識分解,設置聽說讀寫譯等各種練習,按照難度分為不同的等級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來完成基本要求后挑戰(zhàn)更高的等級。教師在后臺能夠監(jiān)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給予評價和指導。也可以通過系統(tǒng)的反饋和概率預測等了解學生的整體水平。S-滿足。要讓學生能活學活用,并對自己的學習結果感到滿意,可以通過引入翻轉課堂的模式。網絡資源可以成為課前學習的材料。在課堂上就以實踐活動為主,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所學知識的用處,這樣才能產生滿足感。同時,教師也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真正的問題。
(二)教學資源開發(fā)
1.課前任務資源
在這部分學習資源中,微課很重要。由于微視頻知識點單一、內容短小精悍,以文字、視音頻、動畫等多種媒體形式展現(xiàn),并可根據知識點類型選擇不同的媒體及其組合形式,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所要傳遞的知識信息,符合ARCS模型的設計思路,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可以把零散的英語語言點、有趣的英語文化文學或語言現(xiàn)象以微課的形式展示出來。
2.課堂活動資源
根據單元教學設計(即教案)準備視頻資料,每個視頻有對應的PPT,以及案例資源(文本或者視頻或者音頻都可)。若是以翻轉課堂的形式,在課堂中是以實踐活動為主,則可把學生課堂活動(如角色扮演、配音、演講等)的錄像以及他們的作品成果放在網絡課程中,以供展示、回顧、互相學習和作為評價依據等。
3.課后實踐資源
根據學生的水平和學習狀況設計不同級別和難度的單元作業(yè)或習題,學生可視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yè)。并且能讓學生自己和教師都能隨時了解課后資源的使用狀況、學習動態(tài)和數(shù)據,有及時的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學生也可以根據實際隨時調整學習狀態(tài)。
4.拓展資源
拓展資源包括網址鏈接、參考資料、音頻、視頻等多元化的資源,包含各種內容和形式,以滿足不同的學生的興趣需求,旨在為學生繼續(xù)探索提供條件和資源,亦可為課后交流提供材料和搭建平臺。實際上,拓展資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啟發(fā)學生如何鞏固和運用學到的知識技能,以及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使他們感覺到所學的知識能夠運用在課外和實際工作中。
(三)教學實施
1.布置課前任務
教師可根據ARCS模型設計任務,準備相關資源材料,再課前任務清單,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是單純?yōu)榱送瓿扇蝿?。因此,課前任務大多是觀看相關視頻,領受知識要點,但關鍵還是要找出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或問題,可以在課堂上分析解決。
2.組織課堂活動
教師需檢查學生課前任務的完成情況。如果存在問題,教師個別或統(tǒng)一解答,或者對于一些共同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協(xié)作等方式自行解決。如果學生掌握得比較好,可以讓他們當堂實踐,讓他們把所學的展示出來,滿足他們活學活用的需求。同時可以作過程性評價,還可以借助學生群體的智慧和力量共建優(yōu)質的網絡資源。
3.鞏固學習成果
課后設備技術允許的話,還可以進行在線討論交流、提問答疑、作品、練習測試等各種活動來深化鞏固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與課程的交互,使他們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還可跟蹤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從而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特征,如學習時間、學習偏好、學習路徑和效果等。最后,應鼓勵學生在課外校外多進行實踐,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下運用鞏固所學知識,使之變?yōu)槌晒?/p>
(四)教學評價
首先,過程性評價是高職公共英語網絡課程教學評價的關鍵,并將過程與結果相結合,通過學習活動、交互與評價指標,在跟蹤學生學習過程的基礎上,對學習效果做出評價,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過程性評價可以是多元化的,即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采取多種評價的方式,如教師評價、同伴互評和自我評價。評價多元化可促進師生的參與度,并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再者,過程性評價可以做到及時反饋評價結果,讓學生及時了解到自身的學習情況并調整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策略。最后,過程性評價最好結合個人學習檔案的建立,也就是從總體上規(guī)劃好評價的體系,如評價項目及其分值等,并對每個項目都進行考評和測定,并記錄在案,讓教師和學生都有據可依。
四、結語
微課程表現(xiàn)為微型課程體系,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強調體系的完整性。微課程是信息化教學前移,課前的自主學習,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學習視頻,還需要在線互動,包括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這樣可以使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同時將課堂上的作業(yè)、實驗探究、展示與交流研討、評測等有機地整合成一個整體。使單位課時教學活動具有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的性質,即把單位課時教學活動課程化了。具體而言,微課程是將原課程按照學生學習規(guī)律,分解成為一系列具有目標、任務、方法、資源、作業(yè)、互動與反思等在內的微型課程體系。微課程以“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為職業(yè)中學的數(shù)學課堂注入新鮮血液。微課是微型課,是課的精華部分的濃縮,表現(xiàn)為課件形式。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梢娢⒄n程中包含著微課,微課被包含于微課程之中,兩者緊密相關,但是兩者是兩碼事。
二、數(shù)學微課程開發(fā)的具體操作
為了保證微課程的優(yōu)勢和特點,微課程的設計遵循知識容量小、播放時間短、單個視頻知識完整性強、使用常規(guī)格式儲存,便于傳播和學習等原則。具體的做法如下:
1.組建開發(fā)團隊
微課程教學講究適當?shù)牟呗赃B貫的戰(zhàn)略而非隨機行動,注重趣味性和重要性。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以個人的實力單槍匹馬是難以實現(xiàn)的,要匯集集體的力量。組建團隊,分工合作。運用每周三的組內研討會,運用集體的智慧對原有課程再開發(fā)。在原有課程分解到課時教學的基礎上,再把課時教學課程化。微課程選題內容要直接指向具體問題,一課一事,層層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蔽⒄n程從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高效解決,不泛化,不拖沓。集體研討時最主要的是進行“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把教師從演員向導演轉移。再根據個人的特長進行分工,有負責教學視頻(微課)的制作人員、有知識點的講解人員等。某一知識點的微課程從選知識點到根據集體討論的結果優(yōu)化設計成合理的“自主學習任務單”到最終的“成品”出爐由組內成員輪流擔任,這樣可以使組內每個成員的時間和精力得以保證,提高微課程的效率,同時也讓每個人得以鍛煉。力爭做到“人人有事做,步步得落實”。每一節(jié)微課程學習完成后根據師生的反映進行修改,逐步完善。
2.以指數(shù)函數(shù)為例的數(shù)學微課程開發(fā)步驟
(1)分解課程
以高一課程《指數(shù)函數(shù)》為例,該節(jié)內容分兩課時完成。微課程中是一問題一視頻,因而指數(shù)函數(shù)的定義、圖象和性質作為該節(jié)的重點,可制作成三個視頻單元:指數(shù)函數(shù)的定義,比較指數(shù)函數(shù)和以往一次、二次、正比例、反比例函數(shù)的區(qū)別,使學生深入理解指數(shù)函數(shù)的定義,牢記指數(shù)函數(shù)的表達式形式;指數(shù)函數(shù)的圖象,由指數(shù)函數(shù)的表達式通過描點作圖法或計算機輔助畫出指數(shù)函數(shù)的圖象,總結兩類圖象和表達式之間的關系,為下一步學習指數(shù)函數(shù)的性質奠定基礎;指數(shù)函數(shù)的性質。
(2)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講給我聽,我會忘記;指給我看,我會記??;讓我去做,我會理解?!币蚨o學生自己更多做的機會,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消化理解。當然讓學生去自主學習不是毫無目的地去觀看微視頻,而是讓學生以任務為驅動、問題為導向地展開微課程的學習。老師要精心設計好學習任務單,用于引導自主學習,以完成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單好比一張線路圖,讓學生預先知道課堂上必須掌握的內容、開展的學習活動及達成的目標等,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好的學習任務單可促進教學目標的落實,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學習指南包括課題的名稱、要達到的目標、學習方法建議、課堂學習形式等;學習任務欄要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困惑與建議欄由學生填寫。
(3)制作微課
在團隊的幫助下,通過錄屏軟件、錄像(攝像機、手機等)、手寫板、數(shù)位板等實現(xiàn)。
(4)檢查修改
微課制作完成后一定要檢查內容和視頻質量,包括:知識點正確與否、內容是否精練,思路清晰與講課同步;是否具備暫停、后退、重復、前進等操作按鈕等。經過檢查—修改—檢查—修改……一切準備就緒確認合格后再上傳微課程網絡平臺。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
將微課程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是以完備的教學設施為基礎,針對知識點設計教學內容,借助互聯(lián)網、手機電腦等多媒體以形成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欲望,從而有效的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微課程的含義與特點
微課程這一教學模式被發(fā)現(xiàn)是在2008年,當時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名高級教學設計師提出了這個概念。漸漸的流入了我國的教育發(fā)展中,隨著科技與研究的改進和優(yōu)化,對微課程這一教學新形式的理解也愈加深入。學術界很多教授也開始加入了對微課程概念的討論。大多教授指出,其中“微”這一字對微課程的特點有很好的詮釋,也就是課程的細小精致,以及針對不同的知識點及教學內容向外拓展的資源活動結合體。綜合各方的說法來看,微課程是一種借助網絡科技,由教師本身自主研發(fā)的,少于十分鐘卻擁有整體結構的短小教學視頻資源,可用于大多數(shù)一般課程,有助于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與按部就班的老固課程教育形式相比,微課程具有以下特點:其一,短小高效,領域性廣;其二,方便簡潔,個性化強;其三,豐富多彩,趣味性高;其四,重點突出,針對性強。
二、微課程的作用
初中的語文學科是各學科的一個基礎學科,包含了較多的知識層面。所以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課內課外知識的吸收與鞏固是很關鍵的,培養(yǎng)學生將知識用在實際當中的能力,加強交流互作、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微課程的出現(xiàn),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對知識的記憶過程,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等問題都有所改善,為初中語文課程良好的完整性教學目標提供推動力。
1.建立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
老固的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下,循規(guī)蹈矩、單一無味,生感到乏味無聊,漸漸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產生逆反抵抗的心理,也就是對語文教學目標實施的阻礙,影響了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但微課程的引入,有效的化解了這類問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設計加入微課程,利用更多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無聊的要點趣味化,將層面較寬的知識面進行綜合整理,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納。
2.對于教師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性
在原有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完全依靠教師個人對知識進行傳授,在講解重點前還要進行適當?shù)匿亯|,也就占用了一定的課內時間,達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而微課程的引入,將即將進行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減少了鋪墊所浪費的寶貴時間,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對提高他們思維創(chuàng)造力也有良好的作用。
三、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原則
1.規(guī)范性
微課程在時間長短上有相對明確的要求,需要控制在幾分鐘內并針對知識點做好相應主題的內容。與固有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是,不需要在講課過程中停下來與同學進行互動,教學內容需要適應短小的微課程,進一步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翱础焙汀奥牎笔俏⒄n程教學中的兩大重要因素。在設計微課程時,所選的背景圖片及整體結構的構建都要與所講內容相適應,一些細微之處的差異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上都會有所影響。還有語言的標準性也很重要,作為貫穿整個微課程的要點,語言對整體構架起著支撐作用。微課程中所應用的語言需要達到流暢規(guī)范的普通話。優(yōu)質的微課程,既對知識的傳授有一定推動力,又能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挖掘。
2.完整性
微課程同普通的語文課程一樣,遵循“目標的設立、內容的編排、過程的建立、情景的設定、后期判定與評價”等等的設計流程。但由于微課程多借助網絡科技,教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判定與評價方面相對難以實施。但學習后的測評系統(tǒng),對于語文微課程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教學內容的反饋與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加強。
3.系統(tǒng)性
根據微課程的短小及針對性等特點,在對知識內容的特點和細節(jié)進行推敲時,相當于完整全面的把握過程。在對微課程進行設計時,不需要明確的劃分出不同個體,而是互相邏輯相依有所聯(lián)系的整體結構,在各個知識塊之間的網狀系統(tǒng)性。對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良好的接受大塊知識,有條理的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接納有所幫助。目前在微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已經逐漸對完整系統(tǒng)化的見識加強了重視程度,也是對過去單調的微課程的新改良。
四、微課程的實際運用及注意事項
1.教學中的PPT
PPT作為一個全面應用性很強的軟件,有助于復雜的語文知識教學??雌饋黼s亂的語文知識在經過PPT的整理排序后,更好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愉悅的課堂氛圍內,完成知識點的傳遞,也使學生更加有熱情的積極參與進來。在普通的教學內容中添加了相對應的圖片與音樂,全新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2.視頻音頻的播放
在教學中提前對知識點進行錄制整理與剪輯,在課堂中以微視頻的模式將知識點體現(xiàn)在學生面前,也可以反復播放,不但對知識點起到加深與鞏固的作用,也能快速的使學生理解和認識教學內容。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期望目標。
3.情景劇模式
對前兩者而言,情景劇的完成難度較大,不但需要教師在編排過程中的合理科學易懂性,還要求了學生互相協(xié)作的能力。通過情景劇來學習知識點,既保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也使知識能夠融入實踐中。通過對臺詞和角色的理解與體會,也是對所學知識認識與思考的過程。在實際運用微課程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一定要把握好,時間不宜過長,內容要有明確針對性;教師要注意以學生為參與主體,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各知識點相互關聯(lián)但不可多次反復,保持新鮮性;還有我們要知道的是,微課程在初中語文課程運用中,可利用的內容、入手角度類型多種多樣,細致的觀察與準備會為微課程的設計提供幫助。
五、結束語
文章結合微課程的內涵與特點與初中語文中的設計原則及運用進行了深入分析,使閱讀者了解了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希望對提高學生思維與溝通能力和語文學習的質量有所幫助。
作者:吳艷紅 單位:烏魯木齊第66中學
參考文獻:
[1]劉新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論文集,2014.
關鍵詞:高職教育;英語教學;微課程
順應“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趨勢,通過Internet互聯(lián)網傳遞情境化知識,運用微視頻課程資源進行學習,具有“情景真實、主題突出、形式靈活、方便快捷”等優(yōu)點,豐富教育教學資源,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英語微課程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職實用英語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實現(xiàn)英語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的內涵式發(fā)展,改變外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將這一教學手段巧妙地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式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
一、“英語微課”的內涵
“英語語微課”是以提高學生的外語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教師按照教學實踐要求,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網絡課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時間短。一般為5到10分鐘,便于學生利用零散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它集文字、音樂、畫面于一體,從深層次、多角度進行剖析,啟發(fā)學生思考。二是主題突出。“英語語微課”針對某一知識點、技能點或問題點進行教學設計,內容直接指向具體問題,如熱點、難點問題或某個知識點,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對癥下藥,化解難題。三是教學方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微課力求語言簡潔,形象生動,精彩有趣,啟發(fā)引導性強,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學生輕松獲得所學知識。
二、微課設計的原則
微課具有以學習為中心、情景化、可視化的特點,是翻轉課堂的重要學習資源。設計精美、制作良好的微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設計微課時要遵守以下原則:
1.準確選取微課題材和內容,注重科學性。微課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微課是模擬一對一的教學情景,既注重教師的教,更注重學生學習。微課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決課堂教學中不能很好解決或解決不好的問題,因此教師平時要下工夫,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能力,注意積累和收集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設計和制作微課,一般選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考點及共同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主動學習。
2.合理設計微課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實效性。微課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也不是課堂實錄,教學應該具有啟發(fā)性,創(chuàng)意要新穎。微課雖然只有短短的數(shù)分鐘,但是需要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過程設計、課件設計、教學反思設計等,實現(xiàn)設定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學過程應結構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課件的設計要具有啟發(fā)性,應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等,由淺入深地進行剖析,使學生明白和理解。
3.多媒體元素應用得當,可操作性強。微課作為一種媒體,具有制作簡單、使用方便、容易搜索和傳播等特點,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可實現(xiàn)教學資源共享。因此,教學內容的設計應具有多媒體特性,適合加入豐富的圖形、圖像、動畫。課件要制作美觀、構圖合理、色彩搭配和諧,能夠很好地表現(xiàn)主題;視頻音畫與字幕同步,提示、標注簡明實用,圖像清晰穩(wěn)定,多媒體元素應用得當,界面安排科學合理,無學習干擾因素。視頻聲音清晰、發(fā)音標準、語速適當、有節(jié)奏感,語言富有感染力,通過網絡便捷傳播,便于教師進行教學演示和操作。學生除了網上學習外,還可利用手機、平板電腦、微博等方式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三、微課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微課與課堂活動相結合。以微課為依托,開展小組討論(WorkinPair)、角色表演(rolePlay)等各種教學活動,促進教學互動,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學習,提高合作學習質量。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收獲到學習空間與大家分享,提高合作學習質量。
2.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結合。教師要經常使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課前預習、課后輔導等,實現(xiàn)教學資源共享。微課程只是眾多學習方式的一種,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要因材施教,合理應用。微課適合能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等問題,有些教學內容不適合用微課表達,通過黑板教學或進行實踐活動就可以完成,不要制作和使用微課。
3.進行教學反饋,吸納學生意見。要廣泛征求和吸納學生意見,集思廣益,不斷改進和提高,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選取良好的微課題材和內容進行講解、錄制,有的放矢地制作微課。根據教學經驗準確分析和判斷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微課幫學生排疑解惑,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調動學習的主動性,體現(xiàn)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習者為本的教學理念。
作者:劉素艷 單位: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1微課程的定義
現(xiàn)在普遍熱議的微課程最早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被人們戲稱為“一分鐘教授”的戴維•彭羅斯于2008年提出的。國外對微課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課堂教學、特殊教育、在線課程和微型課程著作方面。而國內對微課程的探索研究則由鄂爾多斯市李玉平教授首創(chuàng),他認為:微課程創(chuàng)造了一種“5分鐘學習”模式;上海師范大學的黎加厚教授認為,“微課程”是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教學目標、內容短小、能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基于現(xiàn)有教育信息資源利用率低的現(xiàn)狀,提出了以微視頻為中心的新型教學資源—“微課”。還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將微課程的概念進行了改造與完善,用微課程來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推廣微課理念,促進互聯(lián)網教學的發(fā)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已經舉辦了兩屆“中國微課大賽”,以推動全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一步發(fā)展。結合各學者對微課程的闡述,筆者的理解是:所謂微課程,是一種由一些軟件制作而成,由文字、圖像、講解或音樂組成的,適應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社會微型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圍繞某個教學主題精心設計的不長于10分鐘的視頻課程。
1.2微課程的特點
第一,播放時間短。相對于傳統(tǒng)網絡課程50分鐘左右的視頻時間,微課程要短得多,一般不超過10分鐘/每節(jié)。這有利于集中學習者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第二,內容精。微課程主要是為了解決教學中某個知識點或教學主題的學與教的活動。由于播放每節(jié)微課程的時間較短,決定了它的課程內容必須少而精。第三,便于傳播和學習。微課程具有相對獨立性,視頻格式一般為支持網絡傳輸?shù)牧髅襟w格式。學習者利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字技術的普適性和現(xiàn)代學習的泛在性。第四,容量小。由于微課程播放時間短,存貯容量相對小,傳輸時間快,更適合數(shù)字時代的網絡化個性學習。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化社會中,大部分網絡學習者很難抽出大量的時間用于集中連續(xù)的學習,因此對網絡資源學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比較高,能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和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是他們所需要的。而微課程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主題集中的微型學習資源,可在計算機或手持移動終端運行,正好可以滿足學習者的這種學習需求。因此,作為網絡教育機構,為了提高學員學習效果、提升教育質量,有必要將微課程引入網絡教育的教學中,推廣微課程教學改革,建設能滿足學習者實際需求的網絡教育資源。
2、網絡教育中微課程的設計思路
2.1網絡教育中微課程的設計原則
2.1.1學習者中心原則
網絡微課程的設計要以學習者為中心。考慮到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和特點,在內容的選擇上,需要充分了解學習者的實際需求,緊密聯(lián)系教學目標與內容,做到目標明確、主題集中,以供學習者集中精力學習;在制作微視頻時可以配之動畫、音樂、圖像等,以調動學習者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習者產生深刻的記憶。網絡教育機構可以對原有的網絡課程進行整改或重新設計,以獲得滿足學習者需求的微課程資源。
2.1.2微型化原則
微型化原則指的是微課的設計要充分突出微型課程短而精的特點。大部分網絡學員都是在職學習的成人,時間寶貴,因此微課程的設計要讓學習者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高效地學習。與傳統(tǒng)網絡課程相比,微課程要做到短小精悍,這樣做的依據是:學習者的有意注意時間是有限的,根據視覺駐留規(guī)律和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微課程最好控制在10分鐘內,具體時間的長短應由不同的教學目標與需要確定。短而精的微課程,使得學習者可以通過隨身攜帶的移動通訊設備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沒有時間學習”將不再成為問題。
2.1.3完整性原則
基于網絡教育的微課程雖然短小,但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保證資源的高效,必須具備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微課程的教學設計和網絡課程一樣要內容結構完整。
2.1.4非統(tǒng)一性原則
不同學科、不同類別的微課程,教學策略是不一樣的,不應該以一種標準的格式來設計規(guī)劃。比如語文類課程的設計可能需要較多的情境引入做鋪墊,制作生動活潑、媒體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微課程較為適宜;而計算機類的課程在設計時,更多的是直接切入主題,教學過程更注重習題的講解與練習,媒體表現(xiàn)形式相對比較單一。
2.2網絡教育中微課程的設計流程
網絡教育中微課程可以以類似于網絡課程的形式呈現(xiàn),其核心為集中闡述特定主題的微視頻,并輔以相應的學習資源、在線交互以及評價等教學支持服務。在設計時,可以在遵循上述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首先分析微課程的學習者是哪些群體,明確其學習需求;然后選擇教學內容,進行微課程的教學設計;接著選擇合適的媒體和軟件進行微課程的開發(fā);完整的微課程的設計還應包括相應的其他教學支持資源。
3、網絡教育中微課程的設計案例
3.1需求分析
基于網絡教育的微課程的學習對象大多數(shù)都屬于成人。所以微課程設計在做需求分析時要考慮到成人的認知過程與個性特征。成人由于集中學習時間和精力的有限,對于連續(xù)長時間大而全的視頻講座的學習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再加上各種便攜智能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能夠得到適合碎片化、隨時隨地的微課程學習資源是他們所需要的。
3.2微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
3.2.1明確教學目標
將微課程引入到網絡教育中,旨在能夠開發(fā)出更加符合學習者無縫化、可移動學習的學習資源,來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構建終身學習體系,這是微課程教學設計的總體目標。具體到每節(jié)微課時,可以以學習者為中心和微型化的原則為宗旨,首先要依照課程教學大綱,先從課程教學目標中分解出單元教學目標,再將單元教學目標細化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點,每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可形成一節(jié)微課程,然后對每一節(jié)微課程設計知識點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由于每門課程按微課程進行設計時,細分的知識點很多,專門以文本的形式呈現(xiàn)會顯得過于凌亂,所以在具體操作時,一個大的知識模塊下集中列示該部分涉及到的知識點的教學目標,具體每一個小知識點的目標由每節(jié)微課程視頻里予以說明。本文以筆者在華東師大開放教育學院參與的整改后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進行微課程設計的說明。圖2為函數(shù)部分一節(jié)微課程的進入畫面,直接以文字和解說的形式給出了本節(jié)微課的教學目標,視頻總用時7分鐘,符合微型化原則。
3.2.2選擇教學內容
明確了微課程的需求分析和教學目標后,就需要在非統(tǒng)一性原則下為每節(jié)微課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具體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第一,確定內容。結合網絡教育中網絡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層次要求和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任務和個性等,將某門課程的內容框架確定下來,相當于課程目錄導航。若是對原有網絡課程的整改,則可以把重點放在教學內容的細分階段。如《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整個教學內容也就是課程大綱的具體要求,如圖3所示。第二,細化內容。結合學科知識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按照網絡環(huán)境的需要和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解,將學習內容細化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點,基本上每個知識點構成一節(jié)微課程。
3.3選擇相應的媒體,進行微課程的開發(fā)
3.3.1根據微課程的學科特點和不同類別的知識特點
選擇相應的媒體將選擇好的微課程教學內容,可以以建構主義課程理論為依據,遵循現(xiàn)代教育理論指導下微課程的微型化設計原則,結合不同學科的特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相關度較高的學習情境。在制作微課程時常用到下列素材:腳本旁白—用以確定課程主題,賦予課程內涵;圖形動畫—微課程內容的高效視覺呈現(xiàn);音樂音效—調節(jié)微課程的氛圍。因此,在選擇媒體時,要以知識點為依據,綜合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媒體進行動態(tài)或靜態(tài)的組合,各種媒體的選擇和整合方式要以學習內容的有效呈現(xiàn)為依據。微課程在開發(fā)時,不同學科、不同類別的教學內容,所用到的媒體肯定是不盡相同的。同時,媒體選擇上還要考慮目前網絡技術及便攜移動終端設備的環(huán)境和實現(xiàn)的條件。
3.3.2微課程的開發(fā)
基于網絡教育中的微課程開發(fā),和一般課堂輔的微課程也是不盡相同的。微課程的教學內容經過細分設計后,就可以借助一定的軟件進行開發(fā)了。對于立足于網絡教育機構的微課程,開發(fā)工具方面都比較完備,借助于原有網絡課程的開發(fā)軟件完全可以滿足微課程的開發(fā)需要。除此之外,微課程常用到的開發(fā)工具還有PPT、Flash、繪聲繪影、光影魔術手、格式工廠,還有字體庫等,這些工具對基于電腦的開發(fā)比較好。雖然大多基于電腦開發(fā)的微課程在手機等便攜設備上也可以運行,但近年來出現(xiàn)的基于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微課程開發(fā)工具,如FlashLite、Lam、亙天炫彩等,更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谑謾C開發(fā)微課程將會是微課程發(fā)展的必然趨勢。《C語言程序設計》微課程的開發(fā)用到了dreamweaver、vegas等軟件,部分截圖如圖4所示。
3.4其他教學支持
每個微課程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從整體來看,還應輔以其他教學支持服務,這也是微課程設計完整性原則的體現(xiàn),否則單獨的微課程視頻很難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全國首屆微課程大賽規(guī)章里要求:微課程資源的核心資源是“微視頻”(教學視頻片段),還包含與該教學視頻內容相關的“微教案”(教學設計)、“微課件”(教學課件)、“微習題”(練習測試題)、“微反思”(教學反思)等輔教與學內容。因為基于網絡教育的微課程與一般課堂中所用的微課程有所區(qū)別,“微”的內容太多,為防止學習資源太過零碎,故應有關相應的課件、練習題等可集中放在相應的章節(jié)知識模塊里。教學支持服務應該包括課程導航、學習路徑、大綱、練習、進度報告、論壇及相關的學習資源(見圖5)。此外,微課程的實施還需要有一個完善的網站支撐,這點網絡教育機構原有的平臺配置就可以滿足,在此不再強調。圖5微課程部分教學支持資源。
4、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