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4 17:28:19
序論:在您撰寫微課程地理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1.補充與拓展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微課程作為地理課堂補充與拓展的重要途徑,不僅能補充與拓展教材知識,更是地理教學方式的拓展。地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安排,開發(fā)校本微課程,為學生提供嶄新的學習天地,將校園文化、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生活中的地理、身邊的案例融入校本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加深了學生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對生活和家鄉(xiāng)的熱愛,并引導學生加強對生活的關注,感受地理就在身邊,領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2.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微課程是針對某一具體的重點、難點或疑點問題展開的微型地理教學視頻,時間一般在10分鐘以內,由于其時間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瑣碎時間觀看微視頻,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微課程學習,如等車、乘車、課間、吃飯等,以促進自主學習。地理教師制作的微課程可用于學生課前預習,教師根據(jù)教學進度提前將制作好的微課程上傳到班群或網(wǎng)絡平臺,學生獲取微課程后有針對地觀看微課程視頻,自主學習新課程內容,對于難點或疑點知識可進行反復觀看,經過微課程的學習,學生逐漸學會如何預習,培養(yǎng)自學能力。同樣的,微課程視頻也可用于課后解惑與復習,地理教師將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做成微課程,學生可按需要自主選擇微課程內容,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和理解程度控制微課程的播放進度,進行知識的梳理與消化,經過一系列自主學習過程,學生對所掌握的知識印象深刻,并在這一過程中將新知識內化、建構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自身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微課程”以“微”概念的形式吸引著地理教師、學生的關注,以短小精悍的“微”特點成為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模式。微課程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通過圖像、聲音、短片、文字和色彩的完美結合,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直觀、清晰的圖像,生動、簡潔的文字,舒緩、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為學生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使教學過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程地理教學活動時間短,符合中小學生認知特點和視覺駐留規(guī)律,為學習者提供合適的學習要求。微課程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地理教學成效。
4.促進地理教師專業(yè)成長。
近年來,在教育部組織下,微課程被推廣到全國各地中小學課堂,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參與微課程相關培訓并切身投入到微課程研究中。從最初對微課程一知半解的認識,到制作微課程并運用到實際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培訓、學習、思考與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特別是在微課程的制作過程中,教學主題、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的選取與設計,圖片、文字、聲音、畫面的呈現(xiàn)方式都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為了制作有效而精美的微課程必須不斷學習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反思、修繕微課程,點燃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熱情,提高了教師的研發(fā)能力與教學水平。微課程不僅能促進地理教師自身專業(yè)成長,通過教研活動或網(wǎng)絡平臺進行微課程交流與學習過程更能促進廣大一線地理教師共同成長。
二、地理教學中微課程的制作步驟
要制作好地理微課程,地理教師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特點,還要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適應信息化教學趨勢。地理微課程制作的基本步驟一般為“選題設計—教學設計—制作微課程—反思與修改”。
1.選題設計。
微課程的主題廣泛、題材微觀,經地理教師處理后,學生能自主探究完成的小主題內容都可以成為微課程主題。微課程主題的選擇是制作地理微課程的首要步驟也是重要環(huán)節(jié),選題的好壞關乎微課程的質量與效果。因此,在制作地理微課程之前要慎重選擇主題,分析相關知識點,根據(jù)實際情況對知識點進行科學的處理或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成為輔助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目前,許多地理教師在進行微課程選題時,容易出現(xiàn)選題偏大的問題,短時間內無法將知識點講清、講透,難以達到微課程地理教學預定目標。微課程是為學生服務的,選題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學生學情和學科特點選擇重點、難點或學生易錯點,可以是知識講解、教材解讀、方法傳授等,同時要充分把握“微”特點,即內容精、時間短,確保能在10分鐘內將知識講清、講透。
2.教學設計。
(1)準備教學素材。
明確地理教學主題后,教師可通過網(wǎng)絡、文獻檢索等方式收集與該主題相關的素材。地理微課程素材來源廣泛,可從央視網(wǎng)站、國家測繪局網(wǎng)站、中國氣象視頻網(wǎng)站等下載有用的圖片、視頻、音頻資源,其中央視網(wǎng)站的資源相較于其他網(wǎng)站更為清晰、齊全,特別是央視網(wǎng)站中擁有大量的區(qū)域地理資源,對于學生區(qū)域地理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2)教學內容分析。
確定地理教學中的微課程主題后,根據(jù)微課程所要呈現(xiàn)的內容,分析教學內容及其地位、教育功能,依據(jù)地理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調整與處理。
(3)學情分析。
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與學習能力、學習該內容的認知起點、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障礙等。
(4)教學設計思想。
地理教師從自身實際出發(fā),結合學校實際和教學條件,聯(lián)系微課程教學內容,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擬采取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5)教學目標。
微課程地理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確定地理教學目標,使地理教師明確要教什么,讓學生知道要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
(6)教學重點和難點。
地理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微課程所要呈現(xiàn)的核心內容,明確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而制作的微課程才能做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7)教學過程。
地理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符合邏輯性與科學性、教學目標明確等。
3.制作微課程。
完成地理教學設計后,通過制作PPT完成微課件,再運用錄屏軟件將地理教學過程錄制成微課程。在錄制微課程時,地理教師只需要將制作好的微課件在電腦上進行演示,同時配上對知識點的講解說明,教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軟件則全程記錄教師在電腦屏幕上的操作和講解。錄制的過程簡單,操作方便,教師只要在錄制過程中控制好課件演示的速度,調節(jié)好講解語速,保持周圍環(huán)境安靜,以免外來噪音影響視頻效果。
4.微課程的反思與修改。
微課程的制作過程離不開反思,反思作為地理教師的高級思維形式,應貫穿于地理教學活動的始終,從選題設計到微課程的制作再到微課程教學實踐的反思,地理教師不斷回顧這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將微課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完善,以提高微課程作品的質量,同時在反思過程中能發(fā)現(xiàn)閃光點,積累經驗,為以后微課程制作奠定基礎。
三、結語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過程;微課程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微課程的關鍵特點就在于“微”,也就是將短時視頻作為主要載體,集中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闡釋。微課程有利于對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的利用,從而對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優(yōu)化,凸顯隱性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1.初中地理教學設計中對微課程的應用
所有的微課程指的是以視頻為載體,圍繞一個知識重點或難點來進行短時間教學,一個微課程一般只包含一個知識點,時間不超過10分鐘。為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課程,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初中地理教師首先要在教學設計中對微課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微課程的觀看對象是學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來突破一個教學重難點。首先教師要對地理教學的主題進行設計,也就是確定微課程的主題,例如該微課程可以對某個社會熱點問題中的地理知識進行剖析、講述一個地理原理或者導入一個地理新課。其次,教師要對課程時間進行設計,充分發(fā)揮微課程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5-10分鐘的微課程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三,教師要對課程結構進行設計,盡管微課程的時間較短,但一個微課程中同樣應該包括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要有問題導入、教學活動安排、知識點講解、合作探究等環(huán)節(jié)。在對課程結構進行設計時教師應該突出微課程的“微”,應該迅速的切入知識點,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整個微課程應該突出重點,集中講解主干知識和重、難點。
2.利用微課程優(yōu)化地理教學過程的具體對策
2.1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資源
從本質上來說,微課程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一種學習輔助資源,其目的在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輔助。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自主學習能力、讀圖能力、地理問題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學習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微課程作為自主學習資源,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主學習的需要,靈活的選擇各個微課程,充分發(fā)揮微課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級上冊《世界的氣候》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氣候的地區(qū)差異”、“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這3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制作成3個微課程,集中闡釋各個知識點,以供學生選擇使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應用一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全班學生進行教學,不能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兼顧,微課程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為分層教學提供便利。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來實現(xiàn)同一堂課的異步教學,例如可以針對同一個知識點制作幾個不同的微課程,按照課程難度將其分為A、B、C三個等級,供學生自行選擇。C級微課程為基礎微課程,主要是詳細講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并向學生提供基礎級習題,主要供地理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使用。B級為可成為一般為課程,在C級微課程的基礎上相應地壓縮了知識點講解的內容和時間,增加了習題的數(shù)量,提高了習題的難度。A級微課程為補充微課程,供地理基礎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使用,在本堂課知識點的基礎上補充相關的地理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2.2在微課程中突出教學重、難點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這也是微課程的一個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將微課程作為一種教學演示資源,運用圖片、三維立體圖等形式來呈現(xiàn)知識點,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幫助初中學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間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級上冊《地球的運動》這一章,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僅憑教師的講解和板書難以讓所有學生了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過程,而在微課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動態(tài)圖進行直觀的三維演示,并搭配教師的相關解說,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接受情況對微課程進行調整,如有必要還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2.3在不同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微課程
微課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一個微課程既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教學過程,也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輔助工具。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將微課程作為學生的課前自學資源,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觀看微課程,并完成微課程中的習題測試。同時可以將微課程作為新授課中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微課程進行導入。也可以將微課程作為課堂講解環(huán)節(jié)中的輔助工具,用微課程突破教學重、難點。在課堂討論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觀看視頻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微課程中習題的完成情況,提出核心討論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
3.結語
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程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要使用微課程對地理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對地理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地理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還要具備更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初中地理教師應該以此為方向,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強在職學習和微課程使用經驗交流,以適應初中地理教學發(fā)展的需要。
作者:李妍 單位:常州市新閘中學
參考文獻:
新課改之后,高中地理教學目的以及要求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夠實現(xiàn)新課改之后的高中地理教學目標了,因此,在新課改之后,微課程理念逐漸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針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程理念的應用進行探究,先介紹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微課程理念應用的優(yōu)點,然后再介紹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程理念應用的過程,以幫助微課程理念更加高效的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而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
微課程理念;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隨著現(xiàn)代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逐漸滲透,高中地理教學對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越來越重視,且在新課改之后的高中地理教學對于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內容有了重新的定義以及規(guī)劃,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在新課改之后的教學形勢之下問題逐漸凸顯。微課程理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逐漸被高中地理教師接受并廣泛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微課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使得高中地理教學過程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且同時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更加重視。
1.微課程理念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
1.1微課程教學有效的實現(xiàn)了分層教學的目的。學生根據(jù)其生活環(huán)境不同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在加之學生自身智力水平差異最終導致不同學生對于高中地理知識學習能力、方法以及效率上各有差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是微課程理念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最大的優(yōu)勢。在傳統(tǒng)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夠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平均學習能力以及智力水平進行教學,分層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很難實現(xiàn)。微課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能夠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出科學的分層教學規(guī)劃,從而實現(xiàn)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1.2微課程教學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微課程理念應用與高中地理教學中能夠實現(xiàn)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個性化與模塊化。在模塊化之后的高中地理知識教學中,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層次劃分顯著,各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個性分明,在個性化與模塊化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且微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知識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自主學習意識的構建。在微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知識教學,教師通過對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的模塊劃分,凸顯各個模塊教學的重點與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長期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1.3微課程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踐應用。高中地理知識對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感官水平要求較高。在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重視學生空間現(xiàn)象能力的培養(yǎng),再加之,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一味的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消化,再加之高中地理知識體系本身就十分立體化,因此,在傳統(tǒng)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十分困難,即使能夠掌握地理理論知識,但是學生很難將書本上的理論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于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應用微乎其微。微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知識教學不僅更加重視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深度剖析,且教師也更加重視學生空間現(xiàn)象能力的鍛煉以及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逐漸培養(yǎng),因此,在微課程理念之下,高中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效率更高,且學生能夠促進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的應用。實質上,高中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實踐應用以及對高中地理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學生在實踐生活中對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加以應用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鞏固,且也是學生對理論知識消化與吸收的過程。而學生生活水平以及地理常識的增加也是建立在扎實的地理理論知識基礎之上的,由此可見,微課程應用在高中地理知識教學中不論是對于學生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還是學生地理常識的增長都是十分重要的。
2.高中地理“微課程”教學過程
2.1微課程教學主題的確定。微課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對于知識模塊的劃分更加明確,每一個教學模塊的內容都具體有顯著的個性特征,即微課程教學劃分的教學模塊都有其核心主題。在微課程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學模塊的劃分以及教學主題的確定是其中十分關鍵的一項工作,其不僅影響微課程教學后續(xù)過程的開展,其對于高中地理教學效率也有直接的影響。
2.2微課程教學時間的控制。微課程教學過程更加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微課程教學模式之下,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時間自由學習,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課堂時間是固定的,教師應該科學的分配課堂時間,微課程教學的時間以十分鐘左右為最佳,以充分保障微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
2.3微課程教學結構構建。微課程教學過程的實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教學問題的提出,教學活動的規(guī)劃與進行,教學問題的合作探析過程。微課程教學時間較短,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程教學時要十分迅速的切入微課程教學主題,即在教學問題提出階段,教師應該迅速且有效。在活動設計與進行階段,首先,微課程教學活動應該緊扣主題且與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緊密相連,在活動進行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探析階段,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思維引導,且最終教師應該對于問題進行總結與歸納,對于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結束語
微課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對于高中學生地理知識學習水平的提升十分有效,因此,積極探究微課程教學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對于高中教學工作效率的提升十分必要。
作者:張智華 單位:莘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參考文獻:
[1]時歡歡.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微課程設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關鍵詞:微課程;初中地理;教學;應用
一、前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多媒體設備、圖像資源和視頻資源為初中教學提供了更加便捷生動的知識傳播手段。我國的初中地理教學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利用微課程將所用的地理知識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完成對學生的信息傳達,從而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達到課堂教學內容的知識傳播。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當今初中地理教師的喜愛,更多的教師通過尋找不同的微課程來完成地理課的信息導入和教學任務,大大地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下面主要對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做出探討。
二、地理微課程特性
地理學科作為一門綜合性知識難度大、內容較為繁雜的綜合性學科,對于處在發(fā)展階段的初中學生來說,具有枯燥、難學習的特征。教師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會因為受到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影響,阻礙整個課堂教學任務的正常進行。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手段,能夠將枯燥的地理性知識轉化成為圖文結合的教學知識,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自我學習和探討,從而在整個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微課程是將大容量的信息通過視頻播放、圖文結合的形式有效地傳達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生動的圖文形式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深入到地理教學課程學習當中。地理微課程能夠有效地體現(xiàn)整個初中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qū)域性特點,在其中貫徹整個初中地理教學的發(fā)展內容和綜合性基礎知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地理教學當中,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暮献魈接憣W習。通過信息的強烈對比,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觀察地理知識的相似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觀察能力。
三、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在我國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程主要應用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課前導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當中,主要是依靠老師的講授法進行系統(tǒng)性傳課,這種知識傳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不利于培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能力的新式人才。而微課程則可以通過前期的視頻制作或者圖片文字制作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內容進行系統(tǒng)性的概括,在課程的開頭將其作為引導性知識促使學生進行深入探討。學生在觀察微課程表達的信息資料后,也能夠一目了然地了解整節(jié)課程當中的知識輪廓,從而為隨后的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老師在講授世界七大洋四大洲的地理分布狀況位置示意圖時,則可以利用形象的圖形圖像對整個世界做出直觀性的展示,通過利用圖像上的海洋和陸地的分界線,能夠直觀地使學生了解到陸地和海洋的分布狀況,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前期通過形象的微課程演示,了解整個課程的知識點內容,從而為以后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對教學難點和重點做出知識引導
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能否有效地完成整個課程內容的教學任務,往往取決于教師能否對整個教學任務內容的難點和重點做出充分的把握,在整體上帶動整個班級內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梢酝ㄟ^將本節(jié)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展現(xiàn)在微課程中,學生在觀看微課程視頻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本身知識基礎存在的不足方面,這樣也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領學生進行知識探討。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往往會使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大大阻礙了初中的教學的正常進行。而微課程的出現(xiàn)則恰恰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有效地帶動整個課程目標的正常進行。例如,利用文字和圖像結合的形式將地形部位直觀展示出來,然后再通過動畫效果展示同一海拔高度的連線,再講解等高線的含義,抽象的地理事物可以直觀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微課再對本節(jié)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在微課程當中展示出來,這樣也就能夠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了解本節(jié)課程的知識點內容。
(三)對某些復雜的地理現(xiàn)象做出形象描述
初中地理教學當中往往會應用到某種形象的描述,某種地理現(xiàn)象描述往往無法通過文字進行表達。我們就需要用到微課程當中的動畫效果來制作相應的地理現(xiàn)象展示圖,這樣能夠通過動畫來對整個地理現(xiàn)象的全部運動趨勢做出充分的展示,使學生能夠生動形象地了解整個運動情況。例如,我們在進行描述日常的地質變遷時,通過制作的動畫效果展示山體的地質層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地發(fā)生地殼變遷的結構轉變,學生能夠直觀生動地了解運動情況,從而也就能夠了解課程內容當中所要傳授的知識點細節(jié)。
(四)章節(jié)知識總結復習
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的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總結章節(jié)性知識。教師通過對前期的課程教學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解析,制作出能夠對前期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不足回顧的微視頻。讓學生在進行章節(jié)性知識回顧的過程當中,能夠不知不覺地掌握本節(jié)課知識點內容的主體脈絡,對整個課堂的了解有更加深層次的研究。目前,微課程主要是通過將所有的課程內容知識點做出充分的總結,然后在多媒體設備上進行播放,使學生能夠將繁雜的知識點內容轉變成為易學的知識點,這樣也就能夠大大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受到當今初中地理教師的喜愛。教師通過查閱資料,制作相應的微課程,有效地對課程內容知識做出引導、總結和回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整個初中地理教學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成介林.“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6(10):32-33.
[2]陳林杰.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前景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6):35-36.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及廣泛應用,催生了微博、微電影、微小說、微信等等,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微時代”。“微時代”背景下,微課程應運而生,微課程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微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拓寬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改變了現(xiàn)代學習方式,增強了課堂互動性和開放性,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微課程的特點。(1)內容精悍。一般情況下,微課程的課時長度僅在三五分鐘左右,教學內容短小精悍,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實現(xiàn)重點知識的傳播,整整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被濃縮為短短的三五分鐘,重點知識更是一目了然,直觀展示給學生。這十分便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吸收,教學效率將大幅度被提高。(2)可共享。微課程多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教學內容多為無形的信息化數(shù)據(jù)文件,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計算機進行傳播,傳播速度非???,傳播范圍廣,并且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資源共享功能,更實現(xiàn)了微課程的資源共享。學生通過計算機訪問網(wǎng)絡就可以對微課程資源進行下載使用學習,這大大提高了微課程資源的利用率,切實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3)傳播形式多樣。微課程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課程,多以PPT、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存在,這一點上就與傳統(tǒng)的教學課程有著很大區(qū)別。并且,傳統(tǒng)教學課堂連貫性很強,傳統(tǒng)課程知識內容多承上啟下,如果兩三節(jié)課沒有聽到就會很難將知識內容連貫起來。微課程則不同,微課程的每一節(jié)課程都相對獨立,十分方便學習,經過整合還能連貫起來,相比傳統(tǒng)課程靈活性更強。微課程最早的設計想法并不是融入現(xiàn)代化技術,而是將為期一周的課程縮短到了一節(jié)課,節(jié)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但隨著現(xiàn)代高新技術、信息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融入到微課程,給微課程帶來了質的改變,逐漸形成了現(xiàn)代的微課程?,F(xiàn)代微課程的應用已經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微課程進一步推廣意義重大。
二、微課程在提高地理教學效率方面的作用
下面以《常見天氣系統(tǒng)》為例,談談微課程在提高地理教學效率方面的作用。常見天氣系統(tǒng)主要內容是天氣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天氣是底層大氣過程的綜合狀態(tài),由氣溫、氣壓、大氣、濕度、降雨運動等多種氣象要素所組成。地理教學中的《常見天氣系統(tǒng)》包含大量知識,傳統(tǒng)死記硬背教學缺乏靈活性,很難保障教學效率和質量。并且,灌輸式的教學很容易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學生地理學習成績也就會下降,影響學生學習地理的信心,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大大降低地理教學的效率。微課程融入《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學中,有效改善了地理教學現(xiàn)狀,提升了地理教學效率。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微課程在提高地理教學效率方面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冷、暖鋒面與天氣內容相對抽象,不易理解,一些缺乏想象力的學生,無法正確理解。微課程《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學中利用了電腦動畫視頻演示模擬功能,短短幾分鐘就形象地把整個過程,直觀展現(xiàn)給了學生。演示過程中,天氣系統(tǒng)的奧秘和魅力能夠牢牢吸引住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對天氣系統(tǒng)產生了興趣,并自主思考、探索,觀察天氣現(xiàn)象。學生對地理知識和天氣系統(tǒng)有了興趣自然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生在產生興趣后往往付出的努力是平時的幾倍,這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學生對天氣系統(tǒng)的認知
《常見天氣系統(tǒng)》是高中地理中的必修課程,介紹的是鋒面系統(tǒng)和氣壓系統(tǒng),主要教學目的是為了學生掌握影響我國的幾種常見天氣系統(tǒng),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地理空間思維,使學生通過學習后更加關注天氣變化,并正確解釋導致天氣變化的天氣系統(tǒng)。但鋒面系統(tǒng)和氣壓系統(tǒng)內容都十分抽象,不同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對知識的理解更是應存在差異,很難對天氣系統(tǒng)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微課程中的情景教學模式,將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了起來,創(chuàng)造了一個豐富的情景畫面,這十分有利于學生對天氣系統(tǒng)的認識,使天氣系統(tǒng)知識不再抽象。學生對天氣系統(tǒng)有了一定的認知后便可具有一定的天氣知識思維。這樣,學生學習其地理天氣系統(tǒng)知識也就變得事半功倍了。
(三)和諧課堂氣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關鍵詞:微課程;地理教學;信息化技術;教學設計
文章編號:1674-120X(2016)05-0070-01收稿日期:2015-10-19
“微課程”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專家團集國內百名重點學校一線教師智慧而重磅推出的“短時高效”精品課,采用“題型精講―方法傳授―知識點歸納”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形成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短(學時短)、平(成本低)、快(見效快)”的高清視頻系列學習課程。
一、“微課程”的定義、特點及優(yōu)勢
(1)“微課程” 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大約15~20分鐘的時間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
(2)特點:音視頻呈現(xiàn),緊扣地理易忽視、易錯知識點,對重難點、實驗等進行教學。
(3)優(yōu)勢: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細分,針對性強,時間自由,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理解需求等。
二、“微課程”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在講析中國旅游地理時,我較多地運用了 “地理微課程”片段教學。即花大量時間在微課程教學的準備上,上課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形象、生動、具體的音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眼、耳、手、腦等器官,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來,并對所學內容印象深、記得牢。
(1)地理微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目前,地理教育界普遍認為微課程教學有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是用于課前學生的預習,二是用于課中作為學生的上課資源,三是課后用于學生的診斷復習和補缺補漏。如在講解“巖溶地貌旅游資源”時,課前,先讓學生觀看“巖溶地貌形成原因、過程及分布”視頻片段,再讓學生初步構建有關巖溶地貌的基礎知識。課中,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講解,如讓學生觀看巖溶地貌各種形態(tài)的微視頻,重點講解溶洞、石柱的形成過程。課后,學生通過自主觀看風景如畫的廣西桂林山水、浙江的瑤琳洞等視頻,從而對該地貌旅游資源產生濃厚興趣。
(2)地理微課程的學習服務支持。
要上好地理“微課程”,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術與技能,精心設計富有特色的微課程。在地理教學中,自然現(xiàn)象及空間概念的理解往往比較抽象,如地球運動的自然規(guī)律、火山熔巖地貌、風成地貌形成等,這些都是地理微課程的極佳切入點。我把相關地理知識制作成惟妙惟肖的動畫畫面,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加深地理概念理解,探究宇宙自然成因,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3)地理微課程設計要短小精悍,重細節(jié)研磨,促學生思考。
地理基礎知識講解和疑難問題的突破,關鍵在于解決地理教學中的一些微問題。在設計地理微課程時,教師應先把課程重點內容分解成幾個小主題,再把它們串聯(lián)成微課程小專題。如講解“學會使用地圖”這一專題時,從在地圖上判斷方向、比例尺大小比較、地理信息提取及專業(yè)地圖的合理使用等若干小專題,來供學生直觀實用地學習。
(4)“微互動”是地理微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設計地理微課程時,首先要對學生的引導、提示、學法等進行自然滲透;其次要利用QQ群、微信群等網(wǎng)絡學習平臺進行師生交流互動;再次要制訂課外學習積分制度,如把學生參與學習平臺、疑難提問、問題解答等學習活動過程,以積分形式作為評價學生課后學習的激勵機制。
三、地理微課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地理微課程切入課題要快。設置話題、復習知識、問題導入或開門見山皆可。
(2)地理微課程講課要清晰。課題一般只能一個,重點要突出講,學生討論要啟發(fā)或引導,忌魚龍混雜。
(3)教師表達語言要準確,板書要簡約。在微課程中,教師語言要準確生動,富有哲理,簡單易懂;板書要點睛,對知識點小結起重要作用。
(4)課堂要有小結。地理微課程結束時,應用兩到三分鐘時間對所教知識點進行歸納。
總之,地理教師應當與時俱進,自覺更新觀念,盡可能多地使用地理“微課程”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快樂學習,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初中地理教學設計中對微課程的應用
所有的微課程指的是以視頻為載體,圍繞一個知識重點或難點來進行短時間教學,一個微課程一般只包含一個知識點,時間不超過10分鐘。為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課程,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初中地理教師首先要在教學設計中對微課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微課程的觀看對象是學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來突破一個教學重難點。
首先教師要對地理教學的主題進行設計,也就是確定微課程的主題,例如該微課程可以對某個社會熱點問題中的地理知識進行剖析、講述一個地理原理或者導入一個地理新課。
其次,教師要對課程時間進行設計,充分發(fā)揮微課程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5-10分鐘的微課程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三,教師要對課程結構進行設計,盡管微課程的時間較短,但一個微課程中同樣應該包括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要有問題導入、教學活動安排、知識點講解、合作探究等環(huán)節(jié)。在對課程結構進行設計時教師應該突出微課程的“微”,應該迅速的切入知識點,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整個微課程應該突出重點,集中講解主干知識和重、難點。
2.利用微課程優(yōu)化地理教學過程的具體對策
2.1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資源
從本質上來說,微課程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一種學習輔助資源,其目的在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輔助。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自主學習能力、讀圖能力、地理問題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學習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微課程作為自主學習資源,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主學習的需要,靈活的選擇各個微課程,充分發(fā)揮微課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級上冊《世界的氣候》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氣候的地區(qū)差異”、“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這3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制作成3個微課程,集中闡釋各個知識點,以供學生選擇使用。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應用一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全班學生進行教學,不能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兼顧,微課程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為分層教學提供便利。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來實現(xiàn)同一堂課的異步教學,例如可以針對同一個知識點制作幾個不同的微課程,按照課程難度將其分為A、B、C三個等級,供學生自行選擇。C級微課程為基礎微課程,主要是詳細講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并向學生提供基礎級習題,主要供地理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使用。B級為可成為一般為課程,在C級微課程的基礎上相應地壓縮了知識點講解的內容和時間,增加了習題的數(shù)量,提高了習題的難度。A級微課程為補充微課程,供地理基礎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使用,在本堂課知識點的基礎上補充相關的地理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2.2在微課程中突出教學重、難點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這也是微課程的一個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將微課程作為一種教學演示資源,運用圖片、三維立體圖等形式來呈現(xiàn)知識點,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幫助初中學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間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級上冊《地球的運動》這一章,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僅憑教師的講解和板書難以讓所有學生了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過程,而在微課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動態(tài)圖進行直觀的三維演示,并搭配教師的相關解說,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接受情況對微課程進行調整,如有必要還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2.3在不同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微課程
微課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一個微課程既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教學過程,也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輔助工具。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將微課程作為學生的課前自學資源,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觀看微課程,并完成微課程中的習題測試。同時可以將微課程作為新授課中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微課程進行導入。也可以將微課程作為課堂講解環(huán)節(jié)中的輔助工具,用微課程突破教學重、難點。在課堂討論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觀看視頻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微課程中習題的完成情況,提出核心討論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