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1 03:29:51
序論:在您撰寫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靠空講不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一、重點實詞
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驟
(俄而,不久,一會兒;驟,急)
3.公欣然曰
(高興的樣子)
4.白雪紛紛何所似
(何,疑問代詞,什么;似,像)
5.撒鹽空中差可擬
(差,大體;擬,相比)
6.陳太丘與友期行
(約定)
7.太丘舍去
(丟下(他)而離開)
8.門外戲
(玩耍)
9.相委而去
(委,舍棄;去,離開)
10.下車引之
(拉,牽拉)
11.元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12.學而時習之
(按時)
13.不亦說乎
(同“悅”,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慍
(生氣,惱怒)
15.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自我檢查、反省)
1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誠信)
17.傳不習乎
(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18.溫故而知新
(學過的知識)
19.學而不思則罔
(罔然無所得,即沒有收獲)
20.思而不學則殆
(疑惑)
21.靜以修身
(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
22.儉以養(yǎng)德
(培養(yǎng)品德)
23.非寧靜無以致遠
(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達到遠大目標)
24.非學無以廣才
(增長才干)
25.非志無以成學
(達成,成就)
26.慢則不能勵精
(放縱懈怠)
27.意與日去
(消失,逝去)
28.險躁則不能治性
(輕薄浮躁)
29.多不接世
(接觸社會)
30.將復何及
(來得及)
31.一狼徑去
(徑直)
32.屠暴起
(突然)
33.綴行甚遠
(連接、緊跟)
34.屠自后斷其股
(大腿)
35.苫蔽成丘
(覆蓋、遮蓋)
36.目似瞑
(閉上眼睛)
37.狼亦黠矣
(猾)
38.眈眈相向
(注視的樣子)
39.一狼仍從
(跟從)
40.屠大窘
(處境困迫,為難)
41.顧野有麥場
(看,視)
42.積薪其中
(柴草)
43.又數(shù)刀斃之
(殺死)
44.一狼洞其中
(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45.止露尻尾
(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
(假裝睡覺)
47.止有剩骨
(僅,只)
48.兩狼之并驅如故
(并,一起;故,原來的)
49.恐前后受其敵
(這里指攻擊)
50.弛擔持刀
(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憂天地崩墜
(倒塌墜落)
52.天果積氣
(果然、果真)
53.只使墜
(縱使,即使)
54.充塞四虛
(四方)
55.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56.國人道之
(講述)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2詞類活用
1.友人慚
(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2.學而時習之
(名詞作狀語,按時)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詞作狀語,每天)
4.溫故而知新
(形容詞用作名詞,故,學過的知識;新,新的理解和體會)
5.傳不習乎
(動詞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6.飯疏食
(名詞作動詞,吃)
7.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8.非學無以廣才
(形容詞作動詞,增長)
9.狼不敢前
(名詞作動詞,上前)
10.恐前后受其敵
(名詞作動詞,攻擊)
11.一狼洞其中
(名詞作動詞,挖洞)
12.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詞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詞作狀語,像狗似的)
14.苫蔽成丘
(名詞作狀語,蓋上)
15.一屠晚歸
(動詞作名詞,屠戶)
16.一屠晚歸
(名詞作狀語,傍晚)
17.弛擔持刀
(形容詞作動詞,解除,卸下)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3古今異義
1.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
今義:指子女
2.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文章的義理
今義:文章的意思
3.去后乃至
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4.相委而去
古義:舍棄 今義:委屈、委托
5.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回頭看 今義:照顧
6.與人期行
古義:約定 今義:日期
7.下車引之
古義:拉,牽拉 今義:引用
8.不亦君子乎
古義:有才德的人
今義: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9.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可能、許可
10.飯疏食,飲水
古義:粗劣 今義:疏通、疏散
11.飯疏食,飲水
古義:冷水
今義: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12.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義: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今義: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13.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多次 今義:數(shù)詞,三
14.非寧靜無以致遠
古義:精力集中 今義:安靜、不嘈雜
15.險躁則不能治性
古義:輕薄 今義:危險、不安全
16.慢則不能勵精
古義:懈怠 今義:速度緩慢
17.少時
古義:稍微 今義:數(shù)量小
18.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 今義:幾何學的簡稱
19.止增笑耳
古義:古文言文出現(xiàn)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
今義:耳朵
20.屠自后斷其股
古義:大腿 今義:屁股
21.身亡所寄
古義:依附,依托 今義:寄托
22.因往曉之
富人是從窮人那兒來的,知識是從無知那兒來的,幸福是從苦難那兒來的,跌下是從爬高那兒來的,自尊是從羞辱那兒來的,自主是從依從那兒來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七年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1《世說新語》兩則
一、文學常識:
《世說新語》由南朝人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
二、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問)
2.古今異義
(1)與兒女講論文義(古義:對子侄輩的總稱。今義:指兒子和女兒。)
(2)太丘舍去(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道別的地方,與“來”相對。)
(3)相委而去(古義:丟下,舍棄。今義:委托。)
(4)下車引之(古義:拉。今義:引導,牽引。)
(5)元方入門不顧(古義:回頭看。今義:照顧。)
(6)陳太丘與友期行(古義:約定。今義: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詞類活用
(1)陳太丘與友期行(名詞用作動詞,約定。)
(2)元芳時年七歲,門外戲。(名詞用作狀語,在門外。)
(3)友人慚(形容詞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詠雪》
1.內(nèi)集:家庭聚會
2.兒女:泛指子侄輩,這里指謝太傅的侄兒侄女
3.俄而:不久,一會兒
4.聚:急速
5.欣然:高興地樣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擬: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憑借
10.起:飄起
11.即:就是
《陳太丘與友期》
1.期:約定
2.期行:相約同行
3.戲:玩耍
4.舍去:去,離開,舍去,在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時:當時
7.慚:感到慚愧
8.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9.不:通“否” 句末語氣詞,表詢問。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丟下、舍棄
13.君:對對方的一種尊稱
14.家君:對別人稱自己父親的一種謙詞
15.日中:正午時分
16. 引:拉
17. 顧:回頭看
三、翻譯課文。
《詠雪》
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彼绺绲呐畠旱理y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碧蹈吲d得笑了起來。她就是謝太傅的長兄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正午已過,(友人)仍然沒有到達,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太丘離開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兒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耍。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jīng)離開了。”那人(聽了)便發(fā)起脾氣來,罵道:“不是人哪!跟別人相約同行,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離開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fā),您正午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蹦侨烁械綉M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四、元方與友人各是怎樣的人,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
元方:聰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講誠信,沒有禮貌,但知錯能改。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2一、文學常識填空
1.《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它以語錄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鬃颖缓笫澜y(tǒng)治者尊為“圣人”,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
二、解釋加點詞語
1.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
2.有朋自遠方來(從
)
3.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生氣,發(fā)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7.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這里指獨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過,超過)(規(guī)矩,規(guī)范)
11.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2.學而不思則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3.思而不學則殆(有害)
14.可以為師矣(可以)(憑借)(做,當作)
15.人不堪其憂(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詞,……的人)(喜歡,愛好)
17.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趣)
18.飯疏食飲水(吃飯)(粗糧)(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彎曲胳膊)(承接連詞)
20.不義而富且貴(不正當?shù)氖侄?
21.于我如浮云(對于)
2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泛指多個,幾個)(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擇其善者而從之(好的方面,優(yōu)點)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邊)
25.逝者如斯夫(流逝)(這,指河水)
26.不舍晝夜(舍棄)
27.三軍可奪帥也(軍隊的通稱)
28.匹夫不可奪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漢)
29.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
30.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 通 悅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兩位數(shù)的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異義詞語
1.學而時習之
(時,古義:按一定時間;今義:時間。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天;
今義:一日。三,古義:泛指多數(shù),今義:數(shù)詞,三)
3.溫故而知新(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
4.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yōu)點;
今義:善良的人。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
5.可以為師矣(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許可)
五、一詞多義
1.為: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可以為師矣(成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慍(轉折連詞,卻)
溫故而知新(順承連詞,不譯)
3.知:人不知而不慍(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溫故而知新(得到)
4.樂:不亦樂乎(愉快,快樂)
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
六、成語歸類
1.不亦樂乎
2.溫故知新 3.擇善而從
4.三人行,必有我?guī)?/p>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奪志
7.富貴浮云
8.簞食瓢飲
八、按要求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3.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是: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譯文: 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譯文: 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
4.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
譯文: 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于我來講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樣。
5.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3《誡子書》知識點梳理
一、【課題解析】
誡:告誡、勸勉。子,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書,書信。本文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寫給自己八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誨中蘊含著無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曾隱居隆中,后來任蜀國丞相。
三、字詞理解:
1、一詞多義
“以” “成”
2、古今異義“險”
“窮” “去”
3、詞類活用
非淡泊無以明志 明:形容詞使動用法,使?? 明確。
非寧靜無以致遠 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大目標。
非志無以成學 志:名詞活用為動詞,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b.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讀停頓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五、翻譯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翻譯:君子的行為操守,(應該)用寧靜專一來修善自身,用儉樸來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翻譯:不內(nèi)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專一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3、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翻譯:學習必須寧靜專一,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增長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學業(yè)的成就。
4、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翻譯: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
5、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翻譯: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隨歲月而消失,于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后悔)哪來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的?
論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就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從這兩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
(無論是做人還是學習,作者都強調一個‘靜’字,把失敗歸結為‘躁’字,把靜和躁進行正反對比論證)
按照議論文的結構理解文章,并找出論點句,治學、修身、惜時句
A.論點句: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B.治學(靜):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正)。
C.修身:(躁):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反)。
D.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主題思想:諸葛亮將立志、學習和成才三者聯(lián)系在一起,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性,勤學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們當做志存高遠的座右銘的句子是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全文中心論點是(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表現(xiàn)躁的危害的反面論證的句子是 (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八、積累成語、名句:
淡泊明志 儉以養(yǎng)德 寧靜致遠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shù)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七類。文言虛詞在整個文言詞語中雖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語法作用卻很大。文言文中的許多句式是以虛詞為標志的,如判斷句“……者……也”、被動句“為……所……”等虛詞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頻繁,而且它們的解釋也相當靈活。
常用虛詞例釋
1.但 ①副詞:表示對動作的限制,可譯為“只”“僅僅”等。例: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詩》)
②連詞:用在復句的后一個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轉折??勺g為“但是”“不過”“只是”等。例: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
2.而 ①代詞:相當于第二人稱,你、你們,你的、你們的。例: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②連詞:A.表示遞進,相當于“而且”“并且”。例: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B.表示轉折,相當于“卻”“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C.表示順承,相當于“然后”。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D.表修飾,相當于“地”。例:默而識之。(《論語·述而》) E.表并列,相當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游記》)
3.耳 語氣詞:A.表示肯定、判斷語氣,相當于助詞“也”,可譯為“了”“啊”。例: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B.表示限制語氣,相當于“而已”“罷了”,含有“不過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驢》)
4.何 ①疑問代詞:A.代事物,可譯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為學》)B.代處所,可譯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五柳先生傳》)C.代原因,可譯為“何故”“為什么”。例: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②副詞:表示反詰,可譯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5.乎 ①語氣詞: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于“嗎”“呢”。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贊美或感嘆,相當于“啊”“呀”。例: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C.表示測度或商量,相當于“吧”。例: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孟子·梁惠王下》)
②助詞:用于形容詞或副詞后,助成音節(jié),可譯為“……的樣子”,或不譯。例: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愛蓮說》)
③介詞:A.表示時間,可譯為“在”“從”。例: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B.表示對象,可譯為“對”。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蔽釃L疑乎是。(《捕蛇者說》)
6.或 ①代詞: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時間等的一部分,可譯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②副詞:A.表示動作行為、情況的揣測、估計,可譯為“也許”“大概”“或許”。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B.表示時間,可譯為“偶爾”“有時”。例: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岳陽樓記》)
7.乃 ①代詞: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你”“你的”“你們”“你們的”。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②副詞:A.表示動作行為的相承,可譯為“就”“于是”等。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涉世家》)B.表示動作行為或某種情況的發(fā)生、出現(xiàn)出乎意料,可譯為“竟然”“卻”等。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8.其 ①代詞:A.人稱代詞,可譯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B.代具體的事物。例:屠自后斷其股。(《狼》)C.指示代詞,可譯為“這”“那”等。例: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副詞:表示推測、反問等語氣,可譯為“大概”“難道”,或者不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句中第一個“其”表反問,可譯為“難道”;第二個“其”表猜測語氣,可譯為“大概”?!幷咦?
9.且 ①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發(fā)生、出現(xiàn)是暫時的,可譯為“姑且”“暫時”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B.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fā)生、出現(xiàn),可譯為“將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連詞: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況且”“尚且”等。例: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
10.雖 連詞:A.表示假設,可譯為“即使”。例: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B.表示轉折,可譯為“可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11.遂 副詞:A.表示結果,可譯為“終于”“結果”“竟然”等。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桃花源記》)B.表示順承,可譯為“于是”“隨即”等。例: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游》)
12.也 ①語氣助詞,用在句末:A.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可譯為“啊”“呀”,或不譯。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B.表示疑問或反問語氣,可譯為“呢”“嗎”,或不譯。例: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C.表示祈使、命令、勸阻語氣,可譯為“啊”“呀”“吧”等。例: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②語氣助詞,用在句子中間:表示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可譯為“啊”“呀”等,或不譯。例: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黃生借書說》)
13.已 副詞:A.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出現(xiàn),可譯為“已”“已經(jīng)”等。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fā)白帝城》) B.與“而”組成固定詞組,表示后一個動作行為與前一個動作行為相隔不久,可譯為“不久”。例: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醉翁亭記》)
14.以 ①介詞:A.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出現(xiàn)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例: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B.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譯為“用”“拿”等。例: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送東陽馬生序》)C.表示時間、處所或范圍,可譯為“在”“于”“從”等。例: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隆中對》)
②連詞:A.表示目的,可譯為“來”。例: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B.連接分句,表示結果,可譯為“才”“因而”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 學習興趣 教學思路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0-0082-02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求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初中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語, 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漢語語感,發(fā)展語言思維能力,使其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同時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和諧發(fā)展。
1 文言文教學壓力重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由于文言文不同于白話文通俗易懂,初中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也是第一次才接觸到文言文課文,很多學生對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不僅提不起興趣,而且對文言文的學習缺乏正確的方法,學習進度毫無進展舉步維艱。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應當引起所有語文教師的重視,前提就是要正確認識現(xiàn)行文言文教育模式的缺失點,從教學源頭出發(fā),才能改善教學現(xiàn)狀。讓學生真正從文言文的學習中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領悟文言文的魅力。
1.1文言文教學過于格式化,學生自主學習空間不足
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導,授課模式過于單一、格式化,教師通常在授課前會叮囑學生進行全文閱讀,使其對文章中的生字、生詞標注讀音,了解文中注釋的字詞大意,以及文章的大致結構。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形式僅僅局限于讓學生“句句落實”詞意句意,把握文章大意。學生成為了被動接受詞句的工具,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熱情,對古文的理解也只能局限理解詞句,應付考試的表面階段,對于文言文中包含的人生思想、歷史借鑒則完全沒有領悟。傳統(tǒng)教學模式嚴重違背了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2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片面以為文言學習無用
由于文言文年代久遠,不同于口語白話文隨著時展而存在諸多變遷,學習文言,不僅要學漢字,克服枯燥、困惑的情緒,而且還要學書面的人造古漢語,所以學習困難。比如在《滕王閣序》中有這樣兩句:“楊意不逢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皸畹靡狻笔÷詾椤皸钜狻?,“鐘子期”省略為“鐘期”,還引用了司馬相如和伯牙鼓琴兩個典故。這給學生學習帶來很大的阻礙,很多學生甚至感到學習文言文無用。但是文言文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形式之一,其傳承性是不容置疑的,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應確立的思想是引導學生理解古今漢語的關聯(lián)性,明確學習文言文的意義,使得學生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忧笾?/p>
1.3文言文詞匯積累貧乏,學生認知范圍狹窄
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階段需要經(jīng)歷多個階段,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一般為具體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體系,智力發(fā)育趨于成熟。如何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可是由于初中學生首次接觸文言文,對學習文言文的學習不甚了解,深入學習的思想沒有形成,平時上課也是以記筆記為主,幾乎沒有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在正確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上存在很大的誤區(qū)。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忽視可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言文教學的長效發(fā)展。
2 強調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文言文的學習,需要學生能夠溫故知新,在學習過程中善于整理歸納常見字詞的詞義和用法。比較區(qū)分而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零散的知識點化成系統(tǒng)的完整的知識框架,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自學、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從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下解放出來,注重學生個體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文言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1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文言文作為古代的書面語,其本質依然是語言。凡是語言必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注重在閱讀和理解時講究正確斷句,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范讀為主,引導學生從閱讀開始,領悟文言文魅力。文言文閱讀的方式有很多:默讀、吟讀、齊讀等。
2.2以學生為主體,倡導文言文自主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予漁是古訓,在教學活動中尤為適用。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用教?!奔磸娬{了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文言文教學,教師只有幫助學生突破學習文言文的阻礙,教會其正確領悟文言文的方法才是教學目的。翻譯文言文時,可以創(chuàng)設語境,借助工具書與課文注釋結合進行教學。
2.3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歸納總結,使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文言文中涉及諸多虛詞,而且在不同語義下用法差異很大,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筆者在教育教學中,更注重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總結和歸納,幫助學生感悟不同虛詞“之、而、以、為”的用法,讓學生輕松掌握和理解記憶。
3 展現(xiàn)聞言魅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
新課程標準自2003年實行以來,受到了各級學校和社會各領域的廣泛關注。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性質和奠基作用,決定其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地位的重要性。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的成功有助于增強學生愛國熱情,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其意義是不可小覷的。
參考文獻:
[1]饒春榮.淺議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7:134.
[2]張愛玉.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讀與寫雜志,2012(5),9(5):111.
[3]黃玉芳.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J].學周刊,2011,1:182.
[4]馬建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體會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7:210.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
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一書中指出:“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敝袊膫鹘y(tǒng)文化源遠流長,文言文將古人的智慧結晶記錄和保存下來,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來的媒介,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文言文的教學。
一、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
文言文中的遣詞用句跟現(xiàn)代的白話文是有很大差別的,有些詞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澀難懂,學習起來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學習起來也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來記憶和理解。因此,很多學生都對學習文言文提不起興趣,對文言文學習有抵觸情緒。
文言文的學習是從初中就開始的,但初中階段學習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基礎的,只停留在背誦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階段。而到了高中,難度就加大了,要掌握字詞的含義、用法以及它的語法功能,還要學習幾種特殊文言文句式。高中語文文言文教材的銜接不緊密,難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讓很多學生暈頭轉向,對文言文學習喪失興趣。
二、優(yōu)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原則
1.樹立正確的文言文教學觀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要優(yōu)化高中文言文教學,教師就必須有正確的文言文教學觀。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端正態(tài)度。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而文言文是保留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載體,所以文言文的學習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端正態(tài)度,積極致力于文言文的學習。其次,重視講讀。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由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優(yōu)秀作品,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重視講讀技巧。例如,對于李密的《陳情表》一文,此文用詞精準,情感豐富。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講讀技巧,使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文言文的美。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袑ξ难晕母信d趣才能學好文言文。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學生大都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使學生自動自發(fā)地學習文言文。另外,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文言文的習慣,在課外也主動地學習文言文,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3.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大都采用傳統(tǒng)的“串講”的方式。對文言文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解釋,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嚴謹認真,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單調無趣的文言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一文時,教師除了對文章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外,還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風光。
三、優(yōu)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文言文在現(xiàn)代社會的應用并不廣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觸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與現(xiàn)代漢語的遣詞用句有很大的差別,讀起來很拗口,也就導致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產(chǎn)生不了興趣。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通過誦讀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多多接觸文言文,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而且,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課文類型采取不同的誦讀方式。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一文時,教師可以讓男女生分別讀文章的不同部分,來表現(xiàn)蘭亭流觴曲水的清脆水聲以及文章中深沉穩(wěn)重的思想感情。
2.運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由于文言文與如今學生的時代背景相距甚遠,語法習慣也與學生熟悉的白話文出入頗多,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感到晦澀難懂,不知所謂,漸漸產(chǎn)生抵觸敷衍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便是重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帶領他們發(fā)現(xiàn)文言文中的語言魅力,將學習的主動權交予學生。
激發(fā)文言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需要靈活地綜合運用。比如可以在學習前先讓學生接觸一些關于文言文的影視作品,可以是根據(jù)文言文內(nèi)容改編的電影,可以是介紹文言文寫作背景的紀錄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紹的小視頻,通過影視作品的敘述可以使學生初步理解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
也可以在學習結束后進行以所學文言文為主題的多種語文活動。如果是游記類型的文言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地重游。參考作者的游覽路線,將觀景的心情進行古今對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結構寫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節(jié)性較強的文言文,可以組織學生改編成情景劇,以文言文形式演出來??梢愿木幊蓺v史正劇,也可以改編成歷史喜劇,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現(xiàn)代元素,如穿越,改編成多個歷史事件的串燒劇。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師可以組織辯論會,探討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過時,或者組織一場知識競賽,對學生的文言知識進行考查。
3.強化字詞句的學習以夯實基礎
(1)明確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抓住教學重點的話,就能使文言文的學習事半功倍,所以,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明確教學重點。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古今異義詞、常用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針對這幾個方面加強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的學習。
(2)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能使結果事半功倍。在高中語文文言文學習中,啟發(fā)推測法、連環(huán)翻譯法、合作探究法、“以舊帶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
①啟發(fā)推測法是指,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拋棄傳統(tǒng)的“串讀法”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題,教師只在一旁起指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這種教學方法更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內(nèi)容以及字詞句的含義和用法。
②連環(huán)翻譯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翻譯文章。這種教學方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
③合作探究法也是組織學生進行組織活動,把文章平均分給幾個小組,進行組內(nèi)討論之后,向全班講解負責段落的字詞句,再由其他小組提出疑問,全班同學一起合作探究。
④“以舊帶新”是指,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鏈接,以舊知識的記憶來帶動新知識的記憶,以新知識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強化記憶,對高中語文文言文的字詞句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
4.注重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的總結與積累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字詞之間都是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的,掌握了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就能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注重文言文字詞的總結與積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言文字詞之間的規(guī)律,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學習的效率。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常見的文言文知識進行分析與整理,在不斷地總結與積累中提高學生的文言文水平。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在高中語文文言文學習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掌握文言文學習的基礎知識,領會文言文中蘊含的美,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文言文中的遣詞用句跟現(xiàn)代的白話文是有很大差別的,有些詞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澀難懂,學習起來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學習起來也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來記憶和理解。因此,很多學生都對學習文言文提不起興趣,對文言文學習有抵觸情緒。文言文的學習是從初中就開始的,但初中階段學習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基礎的,只停留在背誦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階段。而到了高中,難度就加大了,要掌握字詞的含義、用法以及它的語法功能,還要學習幾種特殊文言文句式。高中語文文言文教材的銜接不緊密,難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讓很多學生暈頭轉向,對文言文學習喪失興趣。
二、優(yōu)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原則
1.樹立正確的文言文教學觀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要優(yōu)化高中文言文教學,教師就必須有正確的文言文教學觀。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端正態(tài)度。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而文言文是保留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載體,所以文言文的學習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端正態(tài)度,積極致力于文言文的學習。其次,重視講讀。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由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優(yōu)秀作品,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重視講讀技巧。例如,對于李密的《陳情表》一文,此文用詞精準,情感豐富。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講讀技巧,使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文言文的美。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袑ξ难晕母信d趣才能學好文言文。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學生大都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使學生自動自發(fā)地學習文言文。另外,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文言文的習慣,在課外也主動地學習文言文,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3.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大都采用傳統(tǒng)的“串講”的方式。對文言文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解釋,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嚴謹認真,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單調無趣的文言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一文時,教師除了對文章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外,還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風光。
三、優(yōu)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文言文在現(xiàn)代社會的應用并不廣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觸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與現(xiàn)代漢語的遣詞用句有很大的差別,讀起來很拗口,也就導致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產(chǎn)生不了興趣。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通過誦讀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多多接觸文言文,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而且,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課文類型采取不同的誦讀方式。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一文時,教師可以讓男女生分別讀文章的不同部分,來表現(xiàn)蘭亭流觴曲水的清脆水聲以及文章中深沉穩(wěn)重的思想感情。
2.運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由于文言文與如今學生的時代背景相距甚遠,語法習慣也與學生熟悉的白話文出入頗多,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感到晦澀難懂,不知所謂,漸漸產(chǎn)生抵觸敷衍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便是重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帶領他們發(fā)現(xiàn)文言文中的語言魅力,將學習的主動權交予學生。激發(fā)文言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需要靈活地綜合運用。比如可以在學習前先讓學生接觸一些關于文言文的影視作品,可以是根據(jù)文言文內(nèi)容改編的電影,可以是介紹文言文寫作背景的紀錄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紹的小視頻,通過影視作品的敘述可以使學生初步理解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也可以在學習結束后進行以所學文言文為主題的多種語文活動。如果是游記類型的文言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地重游。參考作者的游覽路線,將觀景的心情進行古今對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結構寫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節(jié)性較強的文言文,可以組織學生改編成情景劇,以文言文形式演出來??梢愿木幊蓺v史正劇,也可以改編成歷史喜劇,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現(xiàn)代元素,如穿越,改編成多個歷史事件的串燒劇。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師可以組織辯論會,探討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過時,或者組織一場知識競賽,對學生的文言知識進行考查。
3.強化字詞句的學習以夯實基礎
(1)明確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抓住教學重點的話,就能使文言文的學習事半功倍,所以,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明確教學重點。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古今異義詞、常用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針對這幾個方面加強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的學習。(2)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能使結果事半功倍。在高中語文文言文學習中,啟發(fā)推測法、連環(huán)翻譯法、合作探究法“、以舊帶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①啟發(fā)推測法是指,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拋棄傳統(tǒng)的“串讀法”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題,教師只在一旁起指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這種教學方法更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內(nèi)容以及字詞句的含義和用法。②連環(huán)翻譯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翻譯文章。這種教學方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③合作探究法也是組織學生進行組織活動,把文章平均分給幾個小組,進行組內(nèi)討論之后,向全班講解負責段落的字詞句,再由其他小組提出疑問,全班同學一起合作探究。④“以舊帶新”是指,教師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鏈接,以舊知識的記憶來帶動新知識的記憶,以新知識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強化記憶,對高中語文文言文的字詞句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
4.注重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的總結與積累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文言文閱讀;強化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程活動中,文言文具有語言凝練、詞句優(yōu)美等特點,是十分值得展開深入閱讀和分析的。但是隨著年級的提升,小學語文文言文的情感愈發(fā)復雜、內(nèi)容愈發(fā)豐富,給學生閱讀帶來較大難度。因此,教師必須針對文言文強化閱讀探究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語文課堂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另一方面有助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從前者來說,文言文語言結構特殊,極為考驗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知識儲備量。提高該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力度,就是帶領學生以多種方式,從多角度出發(fā)更深入地分析文言文的語言結構,感受其語言魅力。而這樣的過程,恰好是一個提升學生語言感知力的過程,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從后者來說,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加強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夠讓小學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優(yōu)秀民族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大有裨益。
二、小學語文課堂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了解背景,知人論世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文言文學習中,將閱讀建立在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的基礎上,往往可以實現(xiàn)對文章的高效閱讀和高質量理解。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分析文言文的內(nèi)容,還要加強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因此,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價值觀念等展開分析,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之后,再逐步加深其對文言文的閱讀。但是以往的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活動中,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堂上都是直接引導學生讀文章、分析詞句,并未給學生介紹文章背景、作者生平,也沒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知人論世”的閱讀學習習慣。這樣,由于學生缺乏對文章背景、作者思想的了解,即便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也難以準確理解其核心情感、深層內(nèi)涵。這就要求教師在文言文閱讀教學指導時,應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文章的背景,培養(yǎng)學生“將閱讀建立在了解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上”的良好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直觀地將文言文作者的主要事跡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展示出來,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對文言文內(nèi)容產(chǎn)生探究興趣。這樣,在以后的教學中,即使教師不再主動提醒他們探究作者生平、文章背景,不再為學生提供相關材料,學生也能主動對相關內(nèi)容展開探究,從而實現(xiàn)對文言文的高質量閱讀,促進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分析注解,清除障礙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語言結構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也學周刊LEARNINGWEEKLYMay.2022Vol.152022年5月第15期是阻礙小學生閱讀并理解文言文的關鍵因素,教師想要引導學生高效閱讀文言文,必須幫助他們理解其特殊語言結構,清除閱讀和理解的障礙,而分析注解有助于實現(xiàn)這一目標[1]。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加強對教材注解的分析,并借助注解完成對文言文的解讀。然而就目前來說,在注解分析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數(shù)教師更加習慣于引導學生一邊閱讀文言文一邊分析注解,學生對文章的閱讀和注解分析都是時斷時續(xù)的,綜合反饋效果必然會差強人意。而且在閱讀文言文時分析注解,必然會使學生將注解單純地作為輔助理解文言文的工具,降低了注解的教育價值。因此,教師必須調整注解分析引導方法,將其放在正式閱讀文章之前,先帶領學生分析注解,清除閱讀障礙,再鼓勵他們對文言文展開閱讀。此時需要注意的是,為進一步強化注解分析的效用,教師應盡可能多地鼓勵學生自主分析注解含義。當學生自主分析完注解后,教師再進行糾正或詳解,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其語文思維。
(三)聆聽文本,鋪墊閱讀
語文是一種語言,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應圍繞聽、說、讀、寫四方面展開,文言文閱讀學習也是如此。而綜觀古人的語文學習方法我們可以看到,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師者吟誦文章,學習者聆聽感受”的現(xiàn)象。這種“先聽后學”的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特殊語言節(jié)奏的感知,有助于小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并促進其文言語感的形成。反之,如果在講解文言文時不重視朗誦,學生對語言節(jié)奏的掌握不當,就會影響語感,并在分析文言文時出現(xiàn)斷句錯誤進而產(chǎn)生錯誤理解的現(xiàn)象。因此,以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文言文閱讀教學為目標,教師可以嘗試創(chuàng)設“聆聽文本”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專業(yè)人士吟誦所學文言文的音頻,引導學生用心聆聽,讓他們感受文章內(nèi)容和語言節(jié)奏。在傾聽后,教師強調其中需要留意的地方,并再次示范這些部分的正確朗讀節(jié)奏。如此,將閱讀建立在“聽”的基礎上,學生不僅能更迅速地讀懂文章,還能圍繞讀到的內(nèi)容和聽到的內(nèi)容展開對比分析,在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的基礎之上,學生的思維也會更加活躍,這無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四)誦讀融入,優(yōu)化體驗
前文曾提及“吟誦”一詞,除聆聽專業(yè)人士吟誦文言文之外,教師也可以吟誦文言文。當然,學生同樣可以成為吟誦文言文的主體,使其在吟誦過程中優(yōu)化自身學習體驗,提高文言文閱讀學習效率[2]。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還可以融入誦讀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通過吟誦文章加強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但是綜觀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文言文課堂,誦讀活動的設計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有一些教師存在“誦讀會讓課堂變得無序、是在浪費時間”的錯誤意識,他們不僅不會積極組織誦讀活動,甚至還會以“保持課堂安靜”為理由阻止學生的誦讀行為。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閱讀學習是單一的、刻板沉悶的,僅停留在文字表層,這種淺層化的學習難以深入人心,學習質量自然難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以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為出發(fā)點,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融入誦讀理念,加強對誦讀活動的設計,以分角色朗讀、分段朗讀、小組成員輪流朗讀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積極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聲吟誦文章。這樣一來,學生在吟誦的過程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節(jié)奏,通過肢體動作的巧妙融入加強對文言文情感的感悟,自然能夠加強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五)情境展示,促進理解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質量較低,原因還包括缺乏良好的情境指導。由于小學生尚未積累足夠的語文知識,思維能力尚未成熟,經(jīng)常會在閱讀文言文時出現(xiàn)困惑,無法對文章的內(nèi)容展開合理的想象。而且因為知識積累不足,對文言文中的典故一無所知,這也會影響理解程度。久而久之,這種挫折和失敗甚至會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學習主動性,這對教師組織后續(xù)教學活動是大為不利的。為規(guī)避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手段,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生活化情境等多種形式,來展示文言文的內(nèi)容,并講解知識、引導閱讀。在直觀情境支持下,學生通過讀圖、看動畫等方式了解了文言文所講述的故事,自然能夠逐步加強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3]。同時,這樣的學習形式也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可以有效地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其文言文閱讀熱情,對后續(xù)教學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大有裨益?;诖?,學生可以在文言文教學中借助情境提高自身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完成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六)微課教學,突破難點
微課作為伴隨信息化教學出現(xiàn)的一種全新教學工具,具有簡潔明了、便捷度高、知識點突出等特點,能夠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文言文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一定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突破理解難點,強化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意味著,為更好地實現(xiàn)“加強文言文閱讀”的教學目標,教師還可以加強對微課這種教學工具的合理運用,在課堂上借助微課講解文言文中的難點,以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直觀的認知。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大多數(shù)教師在該方面做得不夠理想,他們或者忽略了微課的積極作用,并未圍繞課程難點設計微課內(nèi)容,直接在網(wǎng)絡上下載相關課件,或者在設計和應用微課時選擇了錯誤的方法,如一味播放視頻、不進行補充講解、照搬教材中的內(nèi)容等,限制了微課積極作用的發(fā)揮,也影響了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面對該種情況,教師應積極調整對待微課的態(tài)度,注重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主動圍繞文言文難點設計微課并加以運用,使微課內(nèi)容更具針對性。教師還應該關注對微課運用方法的優(yōu)化和調整,在播放視頻時進行補充講解,以“微課+板書”的形式來加強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的感悟。如此,微課、教材文字、教師講解三者之間實現(xiàn)有機結合,學生必然會更加迅速地突破學習難點,加強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基于此,學生在觀看微課時,會不自覺地被其中生動有趣的知識吸引,課堂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從而在主動性較強的心理狀態(tài)下完成對文言文的學習,使語文課堂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
(七)聯(lián)系生活,暢所欲言
雖然文言文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與當前社會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是任何文學創(chuàng)作都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通過合理的代入可以激發(fā)讀者的生活感悟。將小學語文文言文課堂閱讀教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常常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4]。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與文言文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相似的事情,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身在經(jīng)歷或回憶該事件時產(chǎn)生的想法,并與同桌分享這些經(jīng)歷和想法,在加強互動的同時,還能以遷移生活經(jīng)驗的思考和暢所欲言的表達促進其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但是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shù)教師經(jīng)常忽略這一點,在課堂上一味地根據(jù)教材講解知識,并未合理地融入生活元素,很難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種教學形式,嚴重阻礙了學生遷移思考能力的提升,降低了其學習效率。這再次證明,以強化文言文閱讀教學為目標,教師應積極融入生活元素,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或是提出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思考并遷移知識,討論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相關內(nèi)容。這樣,以真實的生活經(jīng)驗為支持展開遷移思考,有助于學生在討論中迸發(fā)新的靈感,學生必然可以加強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優(yōu)化閱讀體驗?;诖?,學生會架起生活與語文教學中相關內(nèi)容的橋梁,拉近生活與語文知識的距離,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八)學生總結,夯實掌握
需要強調的是,小學生的思維尚不成熟,對部分知識的印象并不深刻,極易在課堂學習結束后遺忘知識。而真正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活動,應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學生遺忘知識的可能性。這樣,及時組織課堂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最后要有計劃、有條理地梳理知識點,在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新的學習,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然而綜觀當前的語文教學活動,仍舊有一部分教師不重視課堂總結,在學生讀完文章或教師講解完當堂內(nèi)容后直接結束教學,即便留有一定的課堂剩余時間,也多是會繼續(xù)講解新的知識。這也導致學生難以在課堂上對文言文知識形成系統(tǒng)的掌握,文言文學習基礎得不到夯實,存在很多的知識盲點,無法構建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影響了整體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面對該種情況,教師應以加強教學總結為根本任務,對教學形式做出改變,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預留幾分鐘時間帶領學生總結在課堂上學習的文言文知識,并利用思維導圖或是知識結構圖將知識點羅列出來,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有更直觀的了解和掌握,逐步幫助他們完善知識體系。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主動歸納、總結的好習慣,熟練運用思維導圖,最終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小覷,既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又與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息息相關。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文言文的閱讀價值,積極探究能夠從根本上增強文言文教學效用的方法,以強化指導、優(yōu)化教學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提高文言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秀惠.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52):142.
[2]李晶晶.讓小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汲取先哲的智慧[J].課外語文,2020(36):111.
[3]程慧君.小學語文文言文的教學定位及教學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0(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