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2年生閩楠幼苗為材料,探討不同遮蔭處理[0(CK,全光照)和30%、50%、70%遮蔭]對閩楠[ 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幼苗光合作用及其葉片解剖結(jié)構(gòu)的影響,為閩楠的合理栽培及人工林混交樹種的配置提供理論依據(jù)。結(jié)果表明:(1)與全光照處理(CK)相比,閩楠幼苗葉片凈光合速率( P n)、蒸騰速率( T r)、氣孔導(dǎo)度( G s)、最大凈光合速率( P nmax )、光飽和點(LSP)、光補償點(LCP)及暗呼吸速率(Rd)均隨遮蔭強度的增加而顯著下降;在30%和50%遮蔭下,幼苗能通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表觀量子效率(AQY),增加葉綠素含量來充分利用弱光環(huán)境;70%遮蔭處理則影響閩楠幼苗的正常生長。(2)遮蔭降低了閩楠幼苗葉片的氣孔密度,但單個氣孔器的面積顯著增加;遮蔭處理下,閩楠葉片和主脈明顯變薄;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厚度降低,排列稀疏,柵海比減小,有利于提高對光能的利用效率。(3)閩楠幼苗根、莖、葉及總生物量均在全光照下最大,遮蔭抑制了植株生物量的積累。研究發(fā)現(xiàn),閩楠幼苗在遮蔭處理下生物量積累和光合效率降低,但同時在葉片解剖結(jié)構(gòu)和功能上表現(xiàn)出對遮蔭的適應(yīng)性,從而表現(xiàn)出一定的耐蔭性。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