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的心電圖異常改變,分析臨床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了2010年至2012年來我院神經外科住院的197例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心電圖改變,患者經顱腦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證實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并于發(fā)病的0.5—1天內做常規(guī)床旁心電圖檢查,其中有128例患者在1~3周內進行2~4次心電圖復查,結合相關文獻對其臨床意義進行分析。結果共檢出異常心電圖128例,總異常率達65.1%,心電圖異常表現(xiàn)主要包括復極異常、節(jié)律異常、傳導異常、房室異常,其中又以復極異常中的ST—T改變在心電圖異常者中所占比例最高,占47.7%,其次是心律失常,占25.0%。腦干出血組心電圖異常率最高(83.3%),蛛網膜下腔出血組次之(80.6%),小腦出血組最低(22.2%),不同出血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電圖異常發(fā)生與出血性腦血管病的特定部位,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水、電解質失衡及腦、心血管病變存在共同病理基礎因素有關,對于各種心臟異常的發(fā)生,臨床醫(yī)師應根據(jù)心電圖檢查所見,給與足夠的重視,對判斷病情及預后有重要臨床價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